• 气象知识
  • 9月12~13号全市出现分布不均匀的中到大雨天气 9月12~13号全市出现分布不均匀的中到大雨天气 乌兰察布市气象台2019年9月13日07时发布雨情信息:9月12日07时-13日07时我市出现分布不均的中到大雨天气,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元山(丰镇)52.2。具体城镇降水量(单位mm)如下:四子王14.6,中旗18.1,后旗14.9,商都21.7,化德17.5,卓资23.9,凉城32.2,集宁21.5,前旗33.8,兴和49.3,丰镇40.1。自动雨量站降水量小于10㎜有29个测站,10—25㎜有100个测站,25—50㎜有101个测站,50—100㎜有5个测站。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全市多云转晴,3-4级西北风。 作者: 2019/09/13 07:16
  • 12号下午到13号上午有降雨过程 乌兰察布市气象台2019年9月11日09时发布预报信息:9月11日至13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全市将出现两次降雨天气过程。预计11日,全市有小雨;12日午后到13日上午,全市大部地区有中雨,南部地区有大雨,大部分地区过程累积降雨量可达10~35mm。13日白天最高气温降至16~20℃,14日凌晨最低气温降至3~7℃,北部高寒地区可能出现轻霜冻。此次过程以降雨、降温天气为主,局部地区可能伴有对流天气,请相关部门提早做好应对措施,提醒各旗县市区气象局做好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作者: 2019/09/11 09:39
  • 秋天如何防御气象病 秋天如何防御气象病 秋天昼夜温差大,应注意预防气象病。 作者: 2018/10/10 15:24
  • 暴雨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暴雨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三)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四)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作者: 2018/07/03 10:23
  • 雷电天气教孩子注意安全 雷电天气,教孩子注意安全 1.要让孩子知道,在雷雨天气千万不能在大树下避雨,也不宜靠近建筑物的外墙和电气设备,应停留在离电力线或电气设备1米以外的地方。 2.应告诉孩子,雷雨天气不能到楼顶玩耍,因为楼顶易招雷击。雷雨天时,最好迅速进入屋内,并关闭门窗,不要用手去触摸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管道,因为金属管道如果接地不良,雷电流有可能通过金属管向人体放电。 3.雷雨天,让孩子不要去游泳或划船,不要停留在水面附近,避免进行户外活动,也不要在雷雨天气打伞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可以选择穿雨衣。 4.要让孩子懂得,雷雨天气不能使用电视、电脑、电吹风、手机、收音机等电器,同时也应切断电源插头,否则容易引来雷击。 5.让孩子知道,在户外躲避雷雨时,不可躲在棚屋、岗亭等低矮、简易的建筑物中,这些建筑物没有防雷设施,而且大都处在旷野中,遭受雷击的概率比较高。 6.如果遇到雷雨天气时正好在户外,要让孩子选择比较低洼的地方,然后蹲下,双手抱膝,让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头,但是手不要接触地面。 7.父母要告诉孩子,如果在雷电交加时,感到手、头、颈部有蚂蚁爬行的感觉,或者头发竖起,说明将有雷击。这时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 8.在雷雨天气让孩子千万要去除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饰品。 作者: 2018/07/03 10:15
  • 什么是强对流天气? 内蒙古近两个月干燥少雨致多地干旱 未来五天高温持续   4月以来,内蒙古多地高温少雨,致使北部牧区、乌兰察布、赤峰等地出现旱情,面积达到6.7亿亩,严重影响农牧民生活和农牧业生产。预计未来五天(6月28日-7月2日),内蒙古开启晴热高温模式,尤其是西部偏西地区,最高气温或达38℃,干旱仍将持续加重。   4月以来,内蒙古北部牧区、呼伦贝尔西部、乌兰察布、赤峰大部呈现气温高降雨少的特点,土壤墒情不足,截至今天,上述地区降水量不足50毫米,局地较常年同期降雨偏少8成,致使旱情出现并发展,给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据统计,内蒙古干旱面积达到6.7亿亩(除阿拉善盟),占草地、农田、林地总面积的52.1%。 近期,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出现旱情,牧草偏低。(图/孟晓峻)   受旱情影响,内蒙古中西部牧草减产明显,其中,克什克腾旗牧草尚未返青,二连浩特、苏尼特左旗、四子王旗等地牧草返青后受旱枯死,其余大部牧区牧草高度偏低。与近十年同期牧草产量相比,锡林浩特市周边减产5成以上,锡林郭勒盟以西的大部牧区减产3成以上。 干旱致农牧减产,不少动物越发瘦弱。(图/孟晓峻)   气象专家建议,农民朋友需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结合当前土壤墒情及天气形势发展变化,加强防御间断性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另外,高温天气出现时,公众需适当减少外出时间,并注意保持充足饮水和充足睡眠。 作者: 2018/07/03 10:09
  • 人工增雨知多少? 人工影响天气知多少? 内蒙古自治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干燥、降水少,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且年季变率大,干旱发生频繁。内蒙古全区遭受的各种自然灾害中,旱灾占45%左右,居各类灾害之首。 从全区范围看,除大兴安岭和岭东部分地区属湿润、半湿润区外,全区大部分地区处在干旱、半干旱区,其范围占自治区总面积的60%以上,二连浩特市、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至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以西的边境一带及阿拉善盟大部几乎全年干旱,为严重干旱区,额济纳旗常年处于极干旱状态。 据统计,内蒙古年平均降水量为276毫米,而全区大多数农作物在生育期内都要求有300—500毫米降水量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大部地区作物生长季节的降水量仅为150~200毫米,巴彦淖尔市河套平原等地区更不足100毫米,只能满足大多数农作物一半或不足一半的水分需求。 干旱发生还有明显的季节性。虽然内蒙古各地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程度旱情发生,但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最直接、危害最大的是春夏(夏秋)季干旱。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地区春季降水总量不足年总量的1.5成,大风多、蒸发强,水分严重亏缺,春旱发生频繁,重春旱年农区发生频率为1.5成,牧区达1.8成。夏季各地降水虽然可占年总量的7成左右,但降水变率很大,雨水分布极不均匀,有时总雨量虽不少,但往往集中在一两场雨中,同样会因水分亏缺形成较长的干旱时段,夏旱、伏旱、秋吊发生较频繁,农牧区夏季重旱频率分别达2.8成和1.6成。 水分是草原牧草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雨水多并且季节分配合理对牧草的返青、快速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非常有利,同时对保持土壤水分和防治地表土壤风蚀沙化有利。所以,春季、夏季人工增雨作业对春季牧草返青、快速生长、生物量的积累非常有利。同时,春夏季人工增雨作业还能抑制沙尘天气发生和各类疾病的传播,对牲畜的出牧、采食、体能恢复、抓膘等比较有利。 农牧业生产需要水,生态建设也离不开水。由于特殊气候条件和地形结构,内蒙古还是我国北方冰雹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近年内蒙古森林草原火灾频发,给林业、木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这些不利因素不仅严重制约着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对人工影响天气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的规模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年均增雨14亿吨以上,防雹保护面积约4500万亩,年均减少冰雹灾害损失约3亿元。那么人工影响影响天气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它是在一定的有利时机和条件下,通过人工催化等技术手段,对局部区域内大气中的物理过程施加影响,使其发生某种变化,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的一种科技措施。人工影响天气包括的内容有人工增雨雪、人工防雹、人工消雾、人防霜等。人工影响天气常用的方法按搭载的工具有飞机、火箭、高炮和烟炉增雨雪,而防雹主要使用高炮和火箭。 以人工增雨为例,人工增雨是在有利于降水的天气条件下,采取人工干预的方法,在自然降雨之外再增加部分降雨的一种手段。它可以有效地进行农业抗旱、解决人畜用水以及森林防火的问题,合理开发和利用空中云水资源。人们根据云的高度、厚度、范围以及通过雷达、卫星等科技手段获得的信息加以综合分析,分别向云中致冷剂(如干冰等)、结晶剂(如碘化银等)、吸湿剂(食盐、尿素等)和水雾等,以改变空中云滴的大小、分布和性质,干扰气流,影响水滴的平衡,以期达到增雨的目的。 人工增雪,原理类似于人工增雨。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水汽饱和度,其次必须有足够的凝结核。人工增雪的原理就是在拥有一定饱和度的云中增加凝结核。由于碘化银的晶体与雪晶的六角形单体尺寸非常相似,单体的原子排列也十分相近,晶体间距也接近。通过飞机、火箭等播撒工具把碘化银微粒播撒入云中,增加云中的凝结核达到增雨的目的。而冬季人工增雪对草原区的土壤保墒、增墒和土壤风蚀等非常有利,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对内蒙古中部偏西及以西地区草原牧区防治黑灾(人畜饮水困难)、土壤保墒、增墒非常有利。 人工防雹,就是通过人为方法对某一地区的可能产生冰雹的云施加干涉,使得云中的能够形成冰雹的雹胚不能进一步发展成冰雹,或者使得小冰雹在没有形成灾害性冰雹前提前降落到地面。 不是所有的云都可以用来人工增雨的,有雨必先有云,但是有云不一定有雨。晴天或天上的云很薄是不具备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的。只有当云系发展到一定的厚度,这个厚度一般是大于2千米,而且,云中缺乏冰晶,拥有丰富的低于0摄氏度而不结冰的水,云体外面也需要有充足的水汽通过辐合抬升不断补充到云体当中,这样的云体才具备了人工增雨的作业条件,此时通过飞机或地面火箭等将催化剂携带到云中的有效部位,就能够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在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后,一般在5到30分钟后见效,最直观的效果就是降雨量明显增大。 打个比方说,降雨云系就像一块沾了水的海绵,如果自然作用不够,云里的水分就不能被充分挤出来。催化剂在云中起的作用,就好像是盐卤点豆腐,使本来不会产生的降水得以产生,已经产生的降水强度增大。 人工增雨作业的影响范围到底有多大呢?一次人工增雨作业的影响范围大约是以作业点为中心半径10千米内的区域。这就表明,不是在某一点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降水就会下在这个点,降水落区会因风力和云的移动而产生变化。人工影响天气进行的是一种局地的小天气事件的调节。我国从1958年开始主要是以抗旱为主的人工增雨,现在领域逐渐拓宽,包括森林灭火、消雾、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的高温等。但是它的作用总是有限的,是局部的,是人们在认识自然之后做的一种对自己有利的适应性调节,调节的范围极其有限,而气候的变化则是一个大范围长时间的天气事件,人工影响天气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去改变气候。 作者: 2018/06/28 18:49
  • 气象知识                                气象知识:一毫米降水知多少。气象学上,一般把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气象部门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表示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一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一毫米。一毫米降水落到地面上到底相当于在田地里降了多少公斤的水呢?一亩地面积是666.7平方米。空中降下一毫米的雨,一亩地上就相当于“浇下了”0.667立方米的水,一立方米的水重1000公斤,所以,每下一毫米的雨,约等于每亩地获得667公斤的水。据测定,降10毫米的雨,可使旱地浸透6至12厘米(砂土11-12;壤土8-10;粘土6-7厘米)。                             作者: 2018/02/26 11:05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