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中国
  • 家人们,维生素软糖真的不能吃太多!原因是→ 科普中国维生素软糖和普通软糖没有太大区别,所以最好别吃太多。现在,膳食补充剂的选择可太多了。无论你想补充什么东西,欧米伽-3、维生素 C 或是钙铁锌,你都能找到对应的软糖形式。比如,胶原蛋白桃子味软糖、草莓和西瓜味的软糖,以及蔓越莓味的益生菌软糖和热带风情口味软糖——这被宣称能让你心情愉悦。此外还有些软糖声称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系统,对头发、皮肤和指甲有好处。对于小孩子,商家还开发出了“变形金刚”复合维生素软糖(Transformers multivitamin gummies)和小马宝莉复合维生素软糖(My Little Pony multivitamin gummies)。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可以说,现在是软糖的“黄金时代”。这似乎是件好事。比起吃药,谁不想吃桃子口味的软糖呢?但健康食品可以与糖果一样好吃的说法,也太令人难以置信了,不过事实确实如此。软糖保健品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产品,但软糖并非如此。以淀粉为原料的土耳其软糖早在 18 世纪末就出现了。在 19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最早出现的一批软糖被称为“无人认领的婴儿”(unclaimed babies,因为它们的形似婴儿,显然当时有很多无人认领的婴儿)。20 世纪 20 年代,德国糖果商人汉斯·里格尔(Hans Riegel)创立了一家名为哈瑞宝(Haribo)的糖果公司,并开发了一款基于明胶的小熊软糖,至今仍在出售。不过,又过了 60 年,哈瑞宝软糖才流通到美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软糖无处不在,你能想象到的形状它们都有:蠕虫、青蛙、鲨鱼、蛇、西瓜、甜甜圈、汉堡、炸薯条、培根、可乐瓶、手镯、创可贴、大脑、牙齿、眼球、士兵、胡子、乐高积木。但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和 21 世纪初,保健品行业才开始尝试将保健品做成软糖形式。出发点并不新鲜:正如《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里所唱的,“一勺糖可以帮助药物下咽。”(A spoonful of sugar makes the medicine go down.)Flintstones 复合维生素咀嚼片自 1968 年以来,就一直都属于硬质、咀嚼型。它们比药片口感好,但尝起来就像在吃粉笔一样,不过是甜甜的。相比之下,维生素软糖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它们吃起来和糖果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美国消费者实验室(ConsumerLab,美国保健品独立测试评价机构)的总裁托德·库珀曼(Todd Cooperman)说,这也许就是它们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当库珀曼在 1999 年创建消费者实验室时,软糖保健品尚不存在。成人维生素软糖直到 2012 年才进入市场。现在,软糖保健品已经随处可见。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价值 70 多亿美元的产业,到2027年,这一数字预计将翻一番。但是,软糖保健品吸引人的地方也令人担忧。事实证明,它们和糖果一样好吃的原因通常都是因为它们的含糖量与糖果的相当。库珀曼表示,最早的软糖保健品基本上就是“裹”了维生素的糖果。此后,随着产品不断改善升级,现在,食品科学家已经能够把维生素融入到软糖里了,同时保留了软糖的风味和稠度,以及含糖量。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过量服用也有害吃一点糖不是世界末日,但过量摄入保健品中过多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对身体有害,尤其是儿童。库珀曼说,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与其他形式的补充剂相比,软糖是一种更不可靠的给“药”方式。因为相比于传统的药片或胶囊,凝胶质地的软糖对热、光、湿度和其他污染物的抵抗力更弱,所以维生素和许多其他化合物在软糖中降解的速度更快。为了免受那些污染物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保健品生产商会在产品中添加比包装上宣传的多得多的物质。所有的保健品都是如此,但是许多软糖保健品更是如此。在 2023 年对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评估中,消费者实验室写道:“维生素软糖最有可能含有比所标含量多得多的成分。”在被评估的四种软糖保健品中,有三种所含物质的含量几乎是预期的两倍,而第四种只含有其应有含量的四分之三左右。最近对褪黑素和 CBD 软糖的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一些软糖所含物质的量是标签上所示含量的 347%。因为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一般不把保健品当作药物来管理,所以成分含量的巨大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但实际药物则不然。尽管通常情况下,服用过多的保健品没有服用过多的处方药那么危险,但过量服用保健品仍然对身体有害。因而,有一些科学家建议:“不要买软糖。”也许软糖保健品的流行是不可避免的。保健品行业之所以变得如此庞大,部分原因在于它会以各种手段宣传自己的产品,比如称自己的产品可以增强免疫系统或保持骨骼健康,同时保健品公司还无需遵守对药品的严格监管要求。事实是,保健品导致食品和药品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而软糖保健品的出现让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因为其营销的理念就是:健康的东西可以而且应该像糖果一样好吃。但许多科学家认为,它们之间的界限应该被保留,并不是所有东西都需要吃起来像糖果一样。 作者: 2024/03/13 17:14
  • 黄河防凌知识科普 创新巴彦淖尔►►►什么是流凌入冬以后,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受水体过冷却和水流紊动的共同影响,形成的冰在水面或水体随水流动的现象称为流凌。河道的局部河段或断面首次出现流凌,即指该河段进入凌汛期。►►►什么是凌汛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抬高,最终漫滩或决堤,称为“凌洪”。根据凌汛的形成发展状况,黄河凌汛期分为“流凌期”“封冻期”“开河期”。►►►凌汛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一是冬季气温低,受冷空气或寒潮活动影响,河流有结冰期,这是凌汛产生的基础;二是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有较明显的南北流向,封河时自下游向上游发展,开河时自上游向下游进行,冰凌在演变过程中易受阻堆积,常常会形成冰塞、冰坝,缩窄过水断面,导致上游壅高水位,这是凌汛产生的主要原因。 ►►►凌汛通常发生在什么时间小北干流河段通常于每年的11月下旬或12月初出现冰凌,次年2月中下旬冰凌消失。主要冰情有岸冰、流凌,局部河段会出现封冻,甚至出现冰塞、冰坝。►►►黄河凌汛的关键期是哪个阶段封河期是黄河凌汛的关键期。在河道流凌期间,随着气温降低,流凌密度越来越大,冰凌逐渐聚积冻结,自下而上逐段封冻,这便是封河期。由于封河期冰凌可能造成河道堵塞,冰与水共同冲击堤防会加大溃决风险,严重时造成河水漫溢、堤岸决口等冰凌灾害。►►►凌汛有哪些危害冰塞形成的危害:通常发生在封冻期,且多发生在急坡变缓和水库的回水末端,持续时间较长,逐步抬高水位,对工程设施及人群有较大的危害。冰坝引起的危害:通常发生在解冻期,常发生在流向为由南向北的纬度差较大的河段,形成速度快。冰坝形成后,冰坝上游水位骤涨,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凌情监测包括哪些内容凌情监测主要包括:流凌密度、岸冰宽度和厚度、封河上首发展、冰盖冰花厚度、冰塞冰坝发展、封河长度、开河上首发展、凌汛洪峰、冰期水位、流量、水温、气温等。►►►什么是“开河期”春初,气温升至摄氏零度以上,封河冰开始融解;随着气温继续升高,冰盖脱边、滑动,封冰解冻开河。黄河开河一般分为“文开河”和“武开河”两种形式。以热力作用为主形成的融冰开河,称为“文开河”。河道封冻后,河槽蓄水量不大,冰量较少;当日平均气温升至摄氏零度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日照和辐射热增强,水温升高,封冻河段一般自上而下开始融解,冰质减弱;在来水流量不大、水热变化平稳的情况下,逐段解冻开河,冰水安全下泄。以水力作用为主的强制开河现象,称为“武开河”。河道封冻期间,由于上下游河段气温差异较大,封河后的冰厚、冰量、冰塞等也有差异。春初,气温升高,上段河道封冻先行解冻开河,封冻期河槽积蓄的水量急剧下泄,形成凌汛洪水,洪峰流量沿程递增,水位上涨。这时,下段河道因气温仍低,冰凌固封,在水流动力作用下,水鼓冰开。此种开河有时大量冰块在窄弯或浅滩河段阻塞,形成冰坝,水位陡涨、漫滩偎堤,即成严重凌汛,如防御不及甚至酿成决溢灾害。►►►凌汛期公众应该注意什么凌汛期间,公众切记要远离河道,尤其是封河初期和开河期,由于冰面尚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肉眼无法判断冰面的承重能力,人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时,冰面容易破裂,人一旦不小心落入冰水中就十分危险,同时滩地和临河地段容易上水,要避免逗留,以免遭受冰凌围困。来源:山西黄河 作者: 2024/03/12 15:21
  • 这3种电器千万不要自己修,拔了插头也带电! 科普中国微波炉坏了。找人修?舍不得钱。买新的?更舍不得!要不自己修修看?我国每年触电死亡的人数超过 3000 人,其中因家电触电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 1200人。听到这个数字后,有人想了想,拔掉微波炉电源插头再开始修,很快就被电流打得一蹦三尺高,抱着胳膊嗷嗷喊疼。你知道吗?哪怕断了电,电器还是会把人电坏的!拔掉插头,电器还有电!拔掉电器的插头,并不代表这个电器就宕机了、变废铁了,它们的内部,可能依然是带电的。有的电器,内部自带电池。我们把台式电脑的插头给拔了,过一会儿再接上电、开机,即使没联网,电脑显示的时间依然是准的。这是因为,电脑的主板上有计时器。而给这个计时器供电的,是一颗自带的、小小的纽扣电池。红色箭头指向的,就是电脑主板上的纽扣电池丨wikimedia commons/Porsche 911GT2有的电器,则是内部自带电容。电容在电器中有很多作用,但今天咱们只需要记住一个知识点:电容,就是电的容器,里面有电,不管插头拔没拔,这个容器里面都有电。我们常用的家电中,装了电容的有冰箱、风扇、洗衣机、微波炉、抽油烟机、电视等。这些电器,就算拔了插头,里面还有个装着电的容器,它还带电!各种电容器丨wikimedia commons/Eric Schrader断电后修电器,被电一下会怎样?如果拔掉插头开始修电器,被电容打了一下,会有什么后果呢?假设电到我们的,是电脑主板上的纽扣电池,那就没啥问题。这粒电池的电压只有 1.5 伏,对人体还是很安全的。但如果碰到了电容,问题就复杂和严重起来了。空调和冰箱的电容,电压一般都不超过 220 伏,而安全电压是 36 伏。不小心碰到的话,可能会有点刺痛,感觉手麻麻的。微波炉特殊一点,它配备了高压电容,电压可高达 2000 伏,妥妥的高压电了。要是在修微波炉的时候,被这玩意儿打一下,那是真疼!相当疼!运气很差的,还可能被电死!一名男子在断电的前提下修微波炉后,因触碰电容器而触电身亡丨walb.com另一起类似案例丨northjersey.com万幸的是,家用电器的电容,都装不了太多的电,触电时间持续不到千分之一秒,电流强度就会降到安全水平,一般来说电不死人。但我们对安全的追求,远远比“不死人”高吧?谁想莫名其妙被狠狠电击一下啊?一个微波炉电容器,箭头所指的地方千万不要碰!丨engineeringexpert.net大型的商业、工业电器,电容里储存了更多的电流,误触的后果十分危险。别省那点修理钱,请专业电工来吧!国外网友讨论了一个剧院人员忘记给电容放电的案例,侥幸未死丨Reddit这 3 种家电,别自己修自己动手修电器,小到手表,大到电视,似乎是彰显动手能力和持家本事的好机会。但总体来说,我们并不建议非专业人士亲自动手。原因有二:首先,我们不明不白地拆开机箱,很可能自己修不好,或者把里面搞得更糟糕,到头来费了一番力气,还要请师傅上门来搞定,或者买新的,得不偿失;然后,就是说一万遍也不嫌多的安全问题了。出于用电安全考虑,以下3种家电,是万万不要擅自修理的。1微波炉微波炉的电容,可能是常见家电中最大的。自己修或许能省 200 块,但何必自找一个被电击的机会呢?2“大屁股”显示器别以为没人用这种显示器了啊!乡下老家说不定就在用,更别提它们还是复古游戏爱好者的必备配置。这种显示器的“大屁股”里面,装有比微波炉厉害得多的电容,被电一下不得了。3上年头的老家电爸妈结婚时置办的电风扇坏了,尽管舍不得丢弃这件爱情信物,但也最好不要自己动手修。近几年的电器,多数都给电容并联了一个放电电阻——在电源被切断 1 分钟后,它能让电容中的电压下降到 50 伏以下,保障了用电安全。但上了年头的老家电,则未必有这种设计,就连专业电工在维修老家电时,也会格外小心被电容电击。                             作者: 2024/03/12 09:22
  • 阳性!已有人中招,症状很像感冒 掌上巴彦淖尔近日浙江杭州市20岁的朋朋(化名)恋爱不久后进了医院原来,3个月前朋朋遇到了女孩小曼恋爱没多久朋朋开始出现发烧、嗓子痛等症状以为是流感就没放心上直到连续发烧一周脖子也跟着肿起来他才意识到要去医院了朋朋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医生发现他的B超显示颈部淋巴结肿大而且肝功能也有异常进一步检查后明确了病因↓↓↓结果显示EB病毒相关指标阳性他被确诊为“急性EB病毒感染”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接吻病”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唾液传播0190%以上的成年人都携带EB病毒其实,EB病毒感染全球普遍存在,多呈散发、局部小范围流行,大多数表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金洁解释:90%以上的成年人体内都携带有EB病毒,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曾经隐性感染过接吻病。但是由于自身抵抗力强,而且体内的免疫反应机制也很完备,成人感染接吻病后可能没有任何异常症状。虽然可能没有症状,但是成人携带的EB病毒却极其容易传染给孩子等机体抵抗力较弱的人群。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携带有EB病毒,虽然他并没有什么症状,检查也是显示良好,但病毒仍具有传染性。02与感冒症状相似,如何分辨?好在朋朋及时发现并接受了治疗,目前已经恢复。假如他没有及时发现,EB病毒进一步发展下去,很可能会侵犯更多组织器官。医生表示,早期识别和对症治疗对治疗接吻病非常关键,EB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与流感的症状相似,会出现发烧、鼻塞流涕、咽痛等,因此很容易被混淆。接吻病最典型的症状在于反复发热,一般不少于5-7天,持续不退,而普通感冒或流感导致的发热一般在3-5天内有所好转。所以,只要发现发热持续不退,尤其是小孩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不要硬抗,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进一步发展。03如何预防“接吻病”?孩子除了减少亲吻孩子,建议成人避免嘴对嘴喂食孩子,不给孩子吃大人咀嚼过的食物。孩子使用单独的餐具和水杯,并在餐桌上准备公共筷子。成人急性期病人应呼吸道隔离。保持手部清洁是阻止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接触公共设施后,务必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洁双手。在人群密集或病毒流行期间,佩戴口罩可以减少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的风险。营养丰富、均衡的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果蔬和全谷物。同时进行适度的体育活动能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与EB病毒感染者有过亲密的身体接触,特别是在病毒高发季节。安全的性行为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因为EB病毒可能通过唾液等体液传播。通过血液检测可以早期发现EB病毒感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群体,如老年人,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来源:杭州市一医院、杭州广播电视台、杭州交通918、赤峰日报 作者: 2024/03/11 11:38
  • “二月二,龙抬头”?其实龙本来没想在这一天“抬头”…… 科普中国 作者: 2024/03/11 09:12
  • 倒头就睡的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Murphy 郑迪 科普中国 如果阿拉丁神灯能实现愿望,那一定有人选这 3 个:第一,吃啥都吃不胖;第二,每天起床都能好好排便;第三,(最后也最重要)走到哪都能——也不知道那些三秒入睡的人都是怎么做到的?不管外面多嘈杂,总是说睡就能睡着。甚至有时候明明还吵着架,转个身就鼾声如雷了。让人气得不知道说啥好,最气的还是这些人怎么就能那么快睡着呢!其实身体一直在准备睡觉我们身体里有两套系统在帮助我们进入睡眠。系统一分泌促进睡眠的物质,让身体感觉到困倦、想睡,主要有两种:腺苷、褪黑素。从睁眼清醒开始身体就开始积累腺苷,积累到一定量人就会感到困。另一种物质,褪黑素(睡眠荷尔蒙),通常在正常睡眠周期前 2 小时开始分泌。它会随着浓度升高开始调节身体的温度等,让身体更好地进入到睡眠状态。系统二用来识别白天和黑夜,让身体知道日落而息,也被叫做“昼夜节律”。当身体(眼睛)识别到外界慢慢变暗,大脑就会控制活动的神经元,让他们“安静”下来。在系统一和系统二的认真工作下,当我们上床睡觉的那一刻并不是睡眠的开始,身体其实早就蓄势待发进入梦乡了。(备注:这个过程在 2~19 分钟不等)一般正常情况下,人平均能在 10 分钟睡着。毕竟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物本能。为什么偏偏就我睡不着呢?科学家说对于那些倒头就睡的人很可能是基因决定的。研究发现,一些人控制睡眠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身体释放的促睡眠的激素会更多,神经对昼夜节律也更加敏感。言外之意,倒头就睡也是一种天生的能力。图片来源:网络而大部分人的入睡可能会被各种各样的因素干扰到。白天睡太多,原本积累的腺苷在白天被消耗掉。光线“太充足”,人工照明的出现让生活中,白天黑夜甚至可以颠倒过来。睡眠相位后移,有一类人命中注定比其他人睡得晚(起得也晚),这类人因为基因对日光不敏感或反应迟钝这就导致身体内部的睡眠节律比大部分人晚,而且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咖啡因摄入过多,咖啡因会和腺苷受体结合,所以白天喝的每一杯美式、拿铁 、奶茶都可能是罪魁祸首。种种因素让很多人等到躺到床上的时候,身体根本没做好准备,也就无法做到倒头就睡。而且往往是越躺越睡不着。但最痛苦的还是,你醒着,但旁边的人却睡了。最后对于实在没办法好好睡觉的朋友,还是教大家几招:➊ 和床好好培养感情买遮光的窗帘(月光都别放过)、眼罩、耳塞,等到想睡的时候再上床。让身体形成记忆:床是用来睡觉的。➋ 到点“出家”给手机上锁或者把手机关在门外,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每天一到点,就暂时告别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例如……关机。➌ 实在睡不着别硬睡如果在床上躺了 20 分钟还睡不着,建议起来洗个热水澡,或者看会书(给大脑一些催眠信号),等到有困意了再上床。祝大家今晚都好眠!参考文献[1]  Clifford B. Saper, et al, Hypothalamic regulation of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s, Nature, 2005[2] Ritchie E. Brown, et al, CONTROL OF SLEEP AND WAKEFULNESS, Physiol Rev., 2012[3] Wanling Peng, et al, Regulation of sleep homeostasis mediator adenosine by basal forebrain glutamatergic neurons, Science, 2020[4] artlett DJ, Biggs SN, Armstrong SM. Circadian rhythm disorders among adolescents: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ptions. Med J Aust. 2013[5] Theresa E Bjorness, Robert W Greene, Adenosine and Sleep, Curr Neuropharmacol, 2009[6] D. Thomas, W.M. Anderson, 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 (MSLT), Encyclopedia of Sleep, 2013[7] Eric Murillo-Rodriguez, et al, “Basic Sleep Mechanisms: An Integrative Review”,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gent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2012 作者: 2024/03/08 15:11
  • 说真的,别再用塑料瓶装东西了! 海德拉 科普中国很多长辈都有这样的习惯:无论是饮料瓶、矿泉水瓶,他都会洗干净、撕掉标签用以储物,比如,小饮料瓶装酱油醋等调料,大饮料瓶装米、面、粮、油等等。走进很多长辈的厨房,都可以看不少类似的塑料瓶“废物利用”。这看起来是件环保节约的好事儿,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长期用塑料瓶装食品,有不小的健康隐患。爸妈厨房的各种塑料瓶,图片来源:林林为什么不推荐重复使用饮料瓶、矿泉水瓶?在我们生活中,塑料制品可以说随处可见。小到各种瓶瓶罐罐,大到家具、建材,随便站起来走一圈,就能找到不下十种塑料制品。尽管都是塑料,但其实塑料制品之间也有差别。 在塑料制品上,我们通常都能找到一个三角箭头的标志,三角中的塑料从 1~7 不等,代表的是它们的原料树脂的规格。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不同等级的塑料制品,有着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场景。我们身边接触到的大部分塑料制品,通常都是不可重复使用的 1 号 PET 材质,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比如长辈们喜欢用的饮料瓶、矿泉水瓶、各种一次性的包装袋、包装盒、塑封等基本都是 PET。这种材料轻巧、无异味,化学性能稳定,气密性强,可直接用于食品包装,是应用最广的饮料包装材料。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市场上的 PET 塑料品,只要遵守国家标准,在符合存放条件、存放周期的情况下,有害物质的迁移量都需要低于标准量,不会给人体带来健康风险。但要注意的是,如果重复使用,或更换盛放的东西,或在不适合的条件下存放,很可能导致本来安全的塑料瓶变得不安全。1改变盛放的东西,可能带来安全风险饮料瓶、矿泉水瓶等在设计生产时主要针对水、碳酸饮料、果汁、茶饮等液体,如果让它来承装其他液体,可能会因为液体性质的变化而让有毒物质释放变快、变多。比如,用饮料瓶盛放醋,液体的 pH 值 降低,很可能会让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增多。有研究发现,用 PET 塑料瓶分别装 4% 的乙酸、10% 的乙醇和 20% 的乙醇时,装乙酸的瓶中的有害物质锑的迁移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种。2高温会让饮料瓶变得不安全PET 不耐高温,不能用于承装超过 70 度的食物或热水。如果承装过热食品就会形变,同时会迁移出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有人用饮料瓶、矿泉水瓶分装食用油,并放在炉灶周围,这是非常非常不推荐的。高温环境会急剧加剧饮料瓶中有害物质的迁移与扩散,带来健康风险。3饮料瓶会老化,带来健康风险我们知道瓶装水/饮料都有一个保质期,这个保质期除了是饮品本身风味、品质保存的极限,其实还是塑料瓶本身的保质期。因为 PET 本身也会因长时间使用而老化,从而导致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增加。有些长辈家里,用塑料饮料瓶装大米、小米、红豆、调味料等食物,一用就是大半年,甚至好几年都不换。更别提,有的人还把它放在炉灶旁边,风险可是大倍提高。爸妈厨房使用大半年的塑料瓶,图片来源:林林迁移出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饮料瓶、矿泉水瓶等 PET 塑料瓶,在使用过程中迁出的有害物质,可大致分为两类:1制作过程中使用的金属催化剂“锑”锑具有生物毒性,可通过皮肤、消化道等路径进入人体,对皮肤、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或器官造成损害。虽然小剂量的锑对人体影响不明显,但它存在一定的蓄积作用,长期慢性摄入,会给人体各器官、各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伤。2其他有机物为了增加 PET 的耐用性、强度等,通常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以邻苯二甲酸酯(PAEs)为代表的塑化剂。这种塑化剂会扰乱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同时提高癌症风险,给健康带来潜在隐患,能少接触就尽量少接触。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如何正确使用塑料制品?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不可替代的。除了常见的饮料瓶、矿泉水瓶,大家生活中也会买一些塑料储存罐之类的来盛装食物。不同的塑料在盛装食品时,有不同的注意事项。使用时,只有遵循好使用说明,比如使用温度、盛装物品种类、是否可以重复使用等等,才能保证安全、无健康风险。塑料制品都有一个三角箭头的标志,三角箭头中间写着数字,代表是几号材质,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除了“1 号 PET”,我们还整理了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接触到其他几类塑料及其使用注意事项,供参考。2 号 HDPE高密度聚乙烯对于高温的耐受力稍高一些,可以承受 110 度的高温。除了制作成塑料袋、塑料桶等形式,多用作建筑中的管材、 门窗、纤维制品、中空容器、薄膜以及注塑制品等等。HDPE 同样会在长期使用中释放有害物质,因此不建议用于盛放食品。3 号 PVC聚氯乙烯分硬性和软性两种,通常用于日用品类,比如塑料手套、塑料板材、日用品塑料瓶等。要注意的是一些劣质保鲜膜,也会使用 PVC 材料,这种保鲜膜不适合高温加热。4 号 LDPE低密度聚乙烯常见的有保鲜膜、密封袋等,可适当耐受 90 度左右的温度,但超过 110 度可析出有害物质,不建议装高温食物。5 号 PP聚丙烯如果习惯用塑料盒装食物,可以专门购买符合标准的 PP 塑料盒。PP 塑料制作的微波炉餐盒、奶瓶等耐高温,可以装热水、热食物等。PP 材料也是所有塑料中唯一可微波炉加热的材质。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可进微波炉的餐盒盒体是可进微波炉的 5 号 PP 材质,但盒盖可能是不能进微波炉的材质,因此加热时需要拿掉盒盖,否则也会导致有害物质释放。6 号 PS聚苯乙烯主要应用于一次性餐具、饼干盒、文具等,耐热性较差,不建议承装高温食物和重复使用。7 号 PC聚碳酸酯可以用于制作可重复使用的水瓶、奶瓶等,也可用于制造日用品,如水桶、行李箱等。PC 材料耐酸,但不耐油、紫外线、强碱等,不耐微波,不适合装厨房调料。 作者: 2024/03/08 15:10
  • 十问十答新质生产力 巴彦淖尔农发中心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新质生产力到底是个什么“力”?十问十答帮你看懂!01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02新质生产力的英文翻译是什么?新质生产力的英文翻译为“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03新质生产力一词最早是在何时提出的?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04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05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什么?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06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的关系是什么?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07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08如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09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什么?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10各地如何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作者: 2024/03/07 16:47
  • 这种大家都喝过的“健康饮料”,可能一点都不健康! 张锦香 科普中国 近年市场上出现很多乳酸菌饮料,人们在对它大量消费的同时也不禁有疑惑。▶ 乳酸菌饮料真的含有并且可以补充益生菌吗?▶ 它是如何作用于肠道发挥保护肠道的作用的呢?▶ “0 脂肪”的乳酸菌饮料,真的没有脂肪,可以大量饮用吗?今天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乳酸菌饮料是什么?乳酸菌饮料其实是一种含乳饮料,含乳饮料分为:●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其中配制型含乳饮料的代表就是小朋友们熟悉的旺仔牛奶和优酸乳。而后面两种饮料的区别在于:▶发酵型含乳饮料是由乳酸菌和其他菌共同发酵的饮料;▶乳酸菌饮料是只由乳酸菌发酵的饮料。那常见的酸奶,跟乳酸菌饮料是一回事吗?   虽然二者都经过发酵,但乳酸菌饮料≠酸奶,乳酸菌饮料口味酸甜,呈液体状,内容物比较稀,是牛奶加水、糖、香精、酸味剂、发酵剂等制成的含奶的饮料。一般来说,含乳饮料蛋白质含量需要达到≧1.0%(g/100g),乳酸菌饮料的蛋白质含量标准稍低,需≧0.7%(g/100g)。从存放条件来看,市面上乳酸菌饮料主要分为两种:▶低温活性乳酸菌饮料,是含有大量活益生菌的乳饮料。▶常温灭菌型(非活菌)乳酸菌饮料,不含活性菌的益生菌饮料。而酸奶,其实并不属于饮料,它属于“发酵乳”。一般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这两种发酵菌种发酵而成,蛋白质含量一般≧2.3%(g/100g)。从单纯的数据来说,乳酸菌饮料中蛋白质和钙的含量都低于酸奶,而含糖量较高。乳酸菌是如何保护肠道的呢?乳酸菌是一种肠道有益菌,有研究指出其具有一些相关功能,比如:●维持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抑制肠道有害菌生长繁殖;●调节肠道免疫功能;●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促进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等。而这些也正是许多乳酸菌饮料商家所宣传的卖点。不过,尽管益生菌对胃肠道微生物菌群与人体免疫调节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目前鉴于人体的胃肠道生态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复杂性,益生菌与胃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具体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而且,即便乳酸菌有用,也并不代表乳酸菌饮品也有用。喝乳酸菌饮料真的可以补充乳酸菌吗?可能可以,但没有充分证据支持其效果,实际意义不大。一般来说,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出厂时的活菌数为 1×106CFU/mL,而低温活性乳酸菌饮料在运输、保存过程中都会造成乳酸菌数量的减少。饮料买回来后,还需要在 2℃~10℃ 的环境中冷藏,而且保存时间越长,活菌数就会越低,如果放在室温下保存,活菌数还会下降得更快。所以等你从超市把饮料买回家,再在某个晚上打开冰箱,准备美滋滋地喝一瓶冰饮料的时候,饮料中的乳酸菌可能已经所剩无几。而我们摄入的食物,都要经过胃液、胰液和胆汁等强力杀菌消化液的“洗礼”,才能到达小肠,进行消化吸收。那么饮料中残存的一部分乳酸菌,如果要成功到达肠道内生长繁殖,发挥作用,还要先扛过好几轮消化液的“攻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光靠喝饮料补充的乳酸菌只能说是“杯水车薪”了。乳酸菌饮料所添加的益生元、膳食纤维对肠道有用吗?可能有用,但不太必要。1益生元益生元是一种选择性的发酵成分,是益生菌的“食物”,它会选择性地刺激一种或几种菌落中的细菌生长与活性,从而可能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益生菌和益生元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常见的益生元有低聚果糖、菊粉、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它们都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便便的润湿感。不过腹泻的人如果大量服用益生元,肠道会持续蠕动,增加腹泻症状。所以饮料中添加的益生元,作用是和益生菌共同发挥作用,但就像上面说的,因为进入到肠道的活菌太少,即使能够对肠道产生有益影响,作用也比较有限。2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可食用的多糖类成分,它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可以影响其他食物的消化,也有助于软化大便、促进规律排便。它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果胶及木质素等。膳食纤维对健康确实也重要,但通过日常蔬菜水果的摄入也足够,没必要为了摄取膳食纤维而专门选择乳酸菌饮料。想通过喝乳酸菌饮料来维持肠道健康?不如多吃些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3“0 脂肪”的乳酸菌饮料,真的健康吗?不图益生菌的“作用”,那标着“0 脂肪”的乳酸饮料总比可乐雪碧更健康吧?错了错了,虽然从乳酸菌饮料的营养成分表中,其脂肪含量确实为 0g,但这类饮料一般含糖量较高,碳水化合物含量约在 7g~10g/100 ml。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我国居民每日摄入的添加糖不超过 50 克,最好控制在 25 克以下,对于 14 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是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是不喝或少喝。添加糖包括人类制造食品时所加入的蔗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葡萄糖和果糖等,也包括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淀粉糖浆、麦芽糖浆、 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甜味的淀粉水解产品。如果饮用 100ml/瓶的乳酸菌饮料,那么 2~3 瓶即达到甚至超过了每日添加糖推荐量。由于饮用“0 脂肪”的乳酸菌饮料,人们会在不经意间摄入过多能量,造成能量过剩,最终转化为脂肪的形式贮存在体内,从而埋下肥胖的隐患。并且,大量的精制糖也会影响脂肪代谢,成为一个“甜蜜杀手”。因此,鉴于益生菌与胃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并且乳酸菌饮料在运输、保存等过程中造成的菌量减少,实际上对于肠道健康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其同时还含有较高的含糖量,孩子偶尔喝问题不大,但经常喝可能会导致肥胖、龋齿。所以,不推荐大家日常大量饮用乳酸菌饮料,也不建议将乳酸菌饮料当成一种“保健饮品”。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含乳饮料》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yulan.php?itemid=149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yulan.php?itemid=21746[3] UpToDate: 益生菌用于胃肠道疾病[4] 唐曼玉,王晚晴,强敬雯,等.益生菌与肠道菌群、免疫调节的相互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22,43(16):486-493[5]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M]. 北京,2022: 94. 作者: 2024/03/05 17:09
  • 注意!羽绒服再这样洗可能就废了!正确的清洗方法看这里!  科普中国 阳春时节迎来新一年的春暖开花,冬季保暖服装的清洗和收纳在此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冬季服装的保暖性能优异,单件价格普遍较高。对冬季服装的合理清洗和收纳将有利于保持服装良好的保暖性能和外观美感,延长服装的使用寿命,在下一个冬季到来的时候再次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日常最常见的冬装像羽绒服、呢子大衣、毛衣等等都该怎么洗怎么收~羽绒服,千万别干洗羽绒服是很多人冬季御寒的首选服装品类,羽绒服的优异防寒性能主要来自于其填充物——羽绒的特殊结构。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羽绒是“羽”和“绒”的混合物,绒子含量是衡量羽绒服保暖性的关键因素。绒子又称绒朵,呈现朵状的立体结构,由一个绒核和放射出的许多细小绒丝组成,像只小蒲公英一样。绒朵上的绒丝呈现中空结构,包含着静止的空气。绒丝与绒丝之间、绒朵与绒朵之间可以锁住大量的空气,这些静止的空气提供了优异的保暖性能。羽绒服一般采用防风防水的致密面料,羽绒就填充在面料与里料之间,蓬松而富有回弹性,固定了大量的静止空气,使得羽绒服的热阻很高,达到很好的保暖效果。羽绒服的这种特殊材料组成和结构特征,决定了羽绒服在清洗时有诸多注意事项。所以,清洗前要认真阅读水洗标,羽绒服的水洗标通常会明确标识“不可干洗”。这是因为服装干洗的原理是使用有机化学溶剂对服装进行处理,去除服装上的污渍,所用的溶剂中不含有或只含有极少的水,是一种“干进干出”的洗涤方式。但羽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目前最常用的干洗剂四氯乙烯会损坏羽绒的蛋白质成分。对羽绒强烈的脱脂作用也会造成羽绒毡并、板结,使羽绒发硬,失去蓬松性,保暖性能受到损坏。同时,很多羽绒服的面料经过防水涂层工艺处理,干洗剂会对某些化学组成的涂层进行部分溶解,造成羽绒服面料的损害。羽绒服,用水这样洗水洗时,有人直接将羽绒服扔进洗衣机,这样又会存在造成洗衣机“爆炸”的可能性。洗衣机清洗羽绒服发生爆炸,主要是在洗衣机清洗羽绒服的过程中,羽绒湿水聚集成坨,高速甩干会让原本就存在于羽绒服里的空气在短时间内集聚,充满面料和里料间的某处空间。这些气体在狭小空间内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冲破外层的面料而爆发。现在很多洗衣机都推出了专门的羽绒服清洗功能,但是洗衣机长时间的反复高速旋转、搅拌依然会破坏绒朵结构,造成保暖性下降。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那么羽绒服到底要如何洗,才能既达到清洁的目的,而又不破坏羽绒的结构,同时又安全高效呢?羽绒服一般推荐轻柔手洗,轻柔手洗的主要目的是尽量减少对绒朵结构的破坏。另外,选择中性洗剂或者羽绒服专用洗剂,加水待洗剂溶解后,将羽绒服充分浸湿进行清洗。面料表面比较脏的部位可以使用小软毛刷轻轻刷干净(有涂层面料不建议轻刷,轻刷会破坏涂层)。清洗干净的羽绒服轻轻挤压干水分之后,悬挂在通风处晾干,避免暴晒。在晾干的过程中可以轻轻拉扯结成坨的羽绒,使其散开,达到充分晾干的目的,防止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而发生霉变。彻底晾干的羽绒服,轻轻拍打使其恢复蓬松状态。羽绒服宜在清洁干燥处悬挂收纳,保持较好的蓬松状态。不建议采用真空收纳袋进行压缩收纳,真空压缩会造成绒朵之间的挤压,有可能折断绒朵的结构,同时造成面料褶皱,难以恢复。在整个冬季的羽绒服使用过程中,建议尽量减少羽绒服的清洗次数,对比较脏的部位可以采用局部清洗的方式,尽最大可能保持羽绒服的保暖性能。毛呢大衣,千万别水洗毛呢大衣也是常见的冬季保暖服装,一般采用纯羊毛、纯羊绒或者羊毛、羊绒与化学纤维混纺制成。羊毛纤维具有特殊的表面结构,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羊毛纤维表面覆盖着鳞片。鳞片具有棘齿特征,鳞片根部附着于毛干,鳞片的梢部伸出毛干的表面而指向毛尖。羊毛的这种鳞片结构造成纤维之间的摩擦因数较大,当使用水洗方式,特别是热水、碱水洗涤时,鳞片组织膨胀张开。此时如果揉搓或者搅拌,就会造成相邻的鳞片之间纠结缠绕,相互牵制。表现在宏观上,就是织物长度收缩、厚度变厚,用纺织术语说就是“缩绒”“毡化”,毡化严重的羊毛材质服装难以恢复原状。羊毛材质的毛衣同样具有这样的“烦恼”,所以羊毛材质的大衣和毛衣最好送到专业的洗衣店采用干洗,但是也不要洗得太频繁,减少干洗剂对羊毛纤维造成伤害。羊绒衫和毛衣,可以这样洗相比于羊毛,山羊羊绒的纤维鳞片排列更加疏松,呈现环状,并且紧贴毛干,“定向摩擦效应”更弱,较不容易缩水。这种纤维表面的特点也让羊绒服装穿起来更柔顺、不扎人,保暖性也往往更好。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羊绒材质的服装可以选择自己手洗,选用羊绒专用清洗剂,在使用说明指导下正确使用,采用冷水轻柔挤揉的方式清洗,避免大力搓洗,挤干后在阴凉通风处平铺晾干。如果消费者掌握不好清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送到干洗店进行干洗,同样建议干洗次数不要太频繁,以免破坏羊绒纤维。羊毛和羊绒材质服装在收纳时要注意防蛀防霉,防蛀可在衣柜里放入樟脑丸,潮湿地区要特别注意通风干燥保存,期间可以将衣服多拿出来几次进行晾晒通风。现在也有很多毛衣其实并没有使用动物纤维,而是使用化学纤维例如聚酯或者腈纶制成,纺织科技赋予了这类化学纤维制成的毛衣在外观和手感上具有跟羊毛或者羊绒毛衣相似的特点。清洗维护起来也相对简单,建议用洗衣袋套上之后放入洗衣机采用常规的清洗方式即可。然后,采用平铺方式晾干,防止毛衣在湿态下自身重量增加导致被拉长变形。收纳时将毛衣折叠好,平放在衣柜即可。参考文献[1] 万方凯.服装企业要慎重选择服装的“干洗”[J].中国纤检,2016(02):54-55.DOI:10.14162/j.cnki.11-4772/t.2016.02.010.策划制作作者丨宋立丹 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 产业研究部咨询工程师 作者: 2024/02/29 11:59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