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中国
  • 你绝对想不到的4种错误饮食搭配,很多人天天都在吃!特别是第1种 许多人可能都有类似的困扰:明明粗粮吃了、蔬菜吃了、豆制品吃了……为什么我的血糖还是降不下来?这很可能是食物搭配出错了!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生活中经常出现的4种错误的食物搭配,你可能一直都没意识到~01土豆丝配米饭:“碳水炸弹”土豆富含淀粉,本身就可以当作主食,被称为“第二面包”。如果你拿来配米饭,相当于吃了两份主食,餐后血糖就会失控,不仅不利于营养均衡,也会长胖。除了土豆,莲藕、山药、红薯、芋头都富含淀粉。如果配米饭、馒头一起吃,堪称“碳水炸弹”。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02豆浆配油条:升糖指数蹭蹭涨豆浆是个好东西,升糖指数低,而且含有大豆异黄酮、优质蛋白质和一些维生素、矿物质,同时胆固醇不高,脂肪含量低,进入身体后既补充营养,又不至于带来一些健康风险。但如果用油条来配,升糖速度非常快。而且油条在高温下持续加热,还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还与大脑提前衰老有关,是心血管健康的大敌。03方便面配火腿肠:咸上加咸方便面和火腿肠都是高盐高钠食物,两者搭配一起吃,咸上加咸,不利于血压控制,间接影响血糖的控制。比如:某品牌方便面,一包面饼120克,含钠2388毫克;料包20克,含钠1052毫克。某品牌火腿肠,一根(30克/根)含钠约370毫克。这样的1碗泡面+1根火腿,相当于吃了2658毫克钠(1克盐≈393毫克钠),即6.7克盐。而《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建议糖尿病病友的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5g以内,合并高血压的病友可进一步限制摄入量。另外, 方便面通常是低温油炸熟透的,即使不泡水也能吃,糊化速度快,升糖速度高,不利于餐后血糖控制。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04馒头配稀饭:和吃糖没两样馒头本身升糖速度就快,稀饭也属于主食,升血糖的速度堪比喝糖水,而且煮得越久,糊化程度越高,越容易消化,升血糖的速度越快。尤其是早上8、9点恰好处于升糖激素活跃高峰期,吃馒头配稀饭,更容易导致血糖飙升。注意:除此之外,还有葱油饼+玉米粥,凉皮+肉夹馍等等都是主食+主食,升糖速度都很快,要少吃。054个控糖的搭配血糖升高,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使患者全身无力,总是要休息。视力也会受到影响,出现视力下降,还时常会有眼睛疲劳的情况发生。血管的负担也会增大,造成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甚至阻塞。严重时还会影响到肾脏,出现肾损害。所以日常的合理饮食搭配非常重要:1.主食的粗细搭配一天的主食中,有大约1/4~1/3的粗粮为好,也可以每周吃两次粗粮。 粗粮含有较多膳食纤维素,对肥胖、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薯类如红薯、土豆,可以适量代替部分粮食。2.副食的荤素搭配建议全天菜品有个荤素比,大致为1:3或1:4。比如,一顿饭4道菜,安排1个肉菜,1个豆腐和2个素菜。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3.干稀的搭配每餐搭配一些蔬菜汤、蘑菇汤,增加液体的摄入,每天喝水不少于1500毫升~1700毫升。4.做法的搭配建议蒸煮和爆炒的比例控制在2:1。煎炸则应尽量避免,如果吃的话,每周别超过3次,且最好在中午吃。每顿饭最好做一个凉拌菜,因为凉拌菜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蔬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本文专家:李新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复核:李南南 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工作部副部长 二级调研员 中国科普作家(医学方向) 作者: 2023/06/12 10:53
  • 全国安全生产月丨面对洪涝我们要准备什么? 当前,我国多地遭遇暴雨袭击,产生洪涝灾害。洪涝面前,应做好以下准备! 作者: 2023/06/12 10:51
  • 小心!不吃海鲜不喝酒,也会得痛风!只因……这些习惯你也有 据杭州日报报道,最近浙江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她右脚红肿,只能穿拖鞋。化验单结果显示,血尿酸浓度超过了500μmol/L。然而,奇怪的是这位女子这段时间既没有饮酒,也没有吃海鲜之类的高嘌呤食物,以往更没有痛风病史。究竟是为什么血尿酸这么高呢?接诊医生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应振华经过问询,初步判定,患者的症状的确为痛风,这与其近期使用的一些药物有关。原来患者已结婚三年,始终没有怀上孩子,辗转就诊后,最后明确不孕不育的原因是患了一种免疫性疾病。对症治疗半个月后,就出现了痛风症状。之后对药物进行了调整,该女子情况明显好转。医生提醒:“如果久服影响肾功能或阻止尿酸排泄的药物,都应该定期化验血尿酸的浓度,定期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预防痛风的发生。“生活中这8种情况会造成尿酸波动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一般来说,当体内尿酸生成增多或(和)排出减少时,就会引起尿酸升高。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越长,发生痛风的可能性越大。那么,哪些情况会影响身体内的尿酸含量呢?1. 喝含果糖饮料中山大学第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黄建林表示,近几年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常饮含果糖饮料会增加痛风发病率。果糖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双重作用导致高尿酸血症,无论一次性摄入大量果糖还是长期较多量消耗均可导致血尿酸升高。鲜榨果汁也是如此。2. 喝酒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支杰华指出,有人看到酒的嘌呤低就认为安全了。事实上酒精对尿酸的影响和嘌呤高低没有关系,它可以通过代谢干扰尿酸浓度,体内的酒精越多,残留的尿酸越多。[3]3. 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一般食物嘌呤含量大体可以遵循以下规律:动物内脏、贝类>干豆、坚果>叶菜>谷类>水果。[4]图表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三附院[4]4. 睡眠不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徐灵菡、章晓燕在该院公众号刊文介绍,我们曾对我国东部沿海9个省市的8289名成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受访者分为三组:每天睡5-6小时为睡眠不足组;每天睡7-8小时为正常睡眠组;每天睡9-10小时为睡眠过多组。结果发现,睡眠不足组中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人患有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达19.8%,显著高于正常睡眠组与睡眠过长组。[5]5. 不爱运动徐灵菡、章晓燕介绍,久坐、每日运动量减少,也会导致血尿酸升高。研究发现进行有氧运动时,血尿酸水平一开始会因为富含能量的嘌呤磷酸盐被暂时积累而立即增加,但随后血尿酸会随着运动被消耗而不断下降,最终到达比运动前更低的水平。6. 肥胖东莞市人民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韩光明谈到, 尿酸升高也与体重变化有关。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成人的血尿酸平均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体重成人的血尿酸浓度。[6]7. 患上某些疾病韩光明医生谈到,机体会有内源性嘌呤的产生增多的情况,如白血病、恶性肿瘤化疗后,银屑病、溶血性疾病,剧烈运动后骨骼肌ATP大量分解等。此外,慢性肾功能不全也会引起尿酸的排出减少。[6]8. 服用某些药物据杭州日报,应振华主任整理了常见引发痛风的药物:“比如部分中草药,像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对肾功能、尿酸排泄功能可能有影响,痛风患者要慎用;含有利尿剂的降压药,这类药物会降低肾脏排尿酸的能力,引起尿酸升高;还有部分血管扩张剂,可使肾血流减少,尿酸排泄减少,另外还有一些免疫抑制剂、抗生素,也要格外注意。” 作者: 2023/06/12 10:50
  • 摘下来和掉下来的榴莲,味道会不一样吗? 一百多年以前,著名的英国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花了8年时间游历了马来群岛,期间一种叫作榴莲的水果让他魂牵梦萦,甚至直言吃榴莲是“值得你特地到东方经历一下的人生大事”。华莱士的在马来群岛的所见所闻,都记录在《马来群岛自然科学考察记》这本书里 | Wikimedia Commons在倾注对榴莲的赞美之余,华莱士也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这种水果的危险:果实开始成熟之后,几乎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落果,不时砸到树下的路人。从天而降的榴莲打到人时,伤势不会太轻,硬刺常扯得人皮破肉绽。一位酋长曾被掉落的榴莲砸到头,原以为小命不保,所幸后来安然无事。榴莲这种水果就是这样的气质硬朗,它的采摘也需要别样的手段。下面这个摘榴莲的视频在网上火起来之后,网友们的每一口榴莲都吃得更有敬意了。硕大的榴莲从枝头剪下,以高速冲向地面,然后用麻袋一兜摘个榴莲而已,居然还分流派呢?其实榴莲的采摘方式,根据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食用习惯而不同。主要分为两大流派: 第一类是以泰国为代表的树上采摘的方式;第二类是以马来西亚为代表的成熟掉落式。虽然泰国和马来西亚西部接壤,地理位置接近,但两个国家对待榴莲的吃法有着天差之别。泰国大众偏爱外硬内软、甜度适中的果肉,吃起来口感一定要有一定的嚼劲,而马来西亚大众偏爱果肉柔软嫩滑、甜中带苦的果肉。这两种对待榴莲果肉的消费偏爱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地榴莲的采摘方式——泰国榴莲要达到这种效果一定要采摘后放熟,而马来西亚榴莲一定要树上成熟以后自然掉落。马来西亚槟城黑刺榴莲 | 不乖书生树上掉落下来的榴莲成熟度非常高,果子已经充分成熟,香气浓郁,果肉(假种皮)部分也足够饱满,用手指按压会变软但不会粘在手上为佳。猫山王榴莲| 不乖书生马来西亚一直秉持自然熟的才是最好的原则,并且认为泰国割下来的都是没有灵魂的。马来西亚旅游业也经常以“只能等待掉落,不会人为采摘”的华美文案,为一颗自来熟的榴莲赋予高贵的出身。榴莲是怎么从树上到你嘴里的?泰国人偏爱树上采摘这种方式,也是跟榴莲的特性分不开的。榴莲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热带水果,在接近成熟的时候采摘下来,果肉会因为呼吸作用而发生明显的变化,一般会变得更甜、更软、更香。这种采摘的方式方便了榴莲的长途长时间运输。因此在大宗的国际贸易中,泰国榴莲基本都用采摘下来的果子。泰国榴莲基本都采用人力采摘的方式 | 图虫创意具体采摘的成熟度要根据销售的地区来定,如果是当地或者近地销售,可以采摘成熟度比较高的,比如8-9成熟或者接近全熟的榴莲。因为运输时间短,当天清晨采摘,1内就可以运到水果摊,2-3天内就可以卖完,榴莲不会坏掉而失去商品价值。如果是出口到中国或者其它比较远的国家,路上时间比较长,一般采摘8成熟左右的。运输过程中想要保持榴莲的品质和新鲜度,有两个要点不容忽略,一个是榴莲本身的呼吸作用,一个是细菌的滋生。榴莲运输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新鲜度 | 图虫创意针对这两点,低温处理非常有必要,通过冷运货柜,把货柜的温度降低到10~15℃左右,让榴莲果肉的呼吸速度大大降低的同时也可以减缓细菌的繁殖扩增。运输的时候还要根据榴莲的状态及时调整温度,到了国内开柜的时候果子还很硬,有喷香的榴莲味又不开口的状态就是最好的。除了物理降温,还需要在装货柜以前对榴莲进行杀菌处理,主要方式是以浸泡姜黄粉为主的杀菌剂溶液,然后通风晾干或者吹干。在榴莲壳表面就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杀菌膜,减少微生物在榴莲壳上的滋生和传播。这颗榴莲表面残留的粉末就是姜黄粉 | 不乖书生榴莲在采摘的时候成熟度一定要达到,不然后期不会变熟,没有香气且味道寡淡,泰国农业部对此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提前采摘榴莲销售,降低泰国榴莲的水准,可能会被判处3年的有期徒刑外加1.2万人民币的罚款。但事实上,很多果园有时候为了抢先上市,卖个好价钱,也会提前采摘不够成熟的榴莲,到国内就是俗称的死包、生包。生包榴莲果肉夹生,吃起来脆且无甜味 | 不乖书生别看榴莲皮糙肉厚,摘的时候也是需要倍加呵护的,采摘之前要注意果子不能淋雨,即便淋雨也要等雨水干了再摘,不然容易滋生细菌。采摘工作也一般会找经验丰富的老手,这样摘到生果的概率才会大大降低。摘的时候用麻袋接着,不能直接摔到地上,因为摔到地上会让果刺受损,也会增大细菌趁虚而入的风险。由于目前还没有机械化的手段,榴莲采摘仍是一份比较危险的工作,每年工人因为采摘榴莲而受伤的情况都会发生。所以平平无奇一颗榴莲卖那么贵真的不无道理,吃的时候还是珍惜点吧。作者:不乖书生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作者: 2023/06/12 10:49
  • 吃在冰箱泡发两天的木耳会中毒?叶菜放冰箱24小时会致癌?真相是→ 冰箱,可谓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保质期短的食物交给它,不仅能保留食物的新鲜度,还能一定程度延长食用时间。最近,笔者看到一则“千万不能放冰箱的几种食物”视频,视频中主播介绍说:“食用在冰箱泡发两天的木耳会中毒”“土豆放冰箱,淀粉在低温情况下极易转换成多糖,其中一些多糖会导致中毒”“叶菜放冰箱24小时就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吃了会致癌”。除了视频中提到的几个冰箱食物储存流言外,网上还广为流传着“鸡蛋洗完放冰箱能延长保存时间”“买回来的水果都放冰箱才不容易坏”等说法,那么,这些说法到底是真是假?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下。视频截图01流言:食用在冰箱泡发两天的木耳就会中毒分析:假的,这句话太过绝对,冰箱里泡发两天并不是木耳中毒的根本原因。近年来,食用木耳中毒事件偶有发生,其原因是木耳泡发方式不得当。泡发木耳时,如果容器不干净,室温温度高、泡发时间又长、水浑木耳发黏,照吃不误的话,就有相当大的中毒风险了。导致中毒的罪魁祸首是一个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它是由椰毒假单胞菌疯狂滋长产生的代谢产物,毒性很强,没有特效药,平均中毒病例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1]在木耳泡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过大概率不是在冰箱里浸泡过程中产生,而是在放进冰箱之前就产生了,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更是如此。因为此菌喜欢在37℃生长,产毒最佳温度是26℃[2],而冰箱冷藏室温度通常在0-4℃。夏季气温较高,泡发木耳时建议:①木耳表面清洗干净,使用干净的容器和水,在冰箱冷藏室里泡发,大概3-4小时泡出来体积大、口感更有弹性。②吃多少泡多少,泡发好后尽快吃完,泡好之后在冰箱里储藏也不要超过24小时,吃不完,建议分装在保鲜袋,放冷冻室保存,最大化地降低风险。③泡发过程中,如果发现表面黏糊糊、发软或者有异味,果断丢弃。[3]02流言:土豆淀粉含量高,在冰箱低温环境下会产生多糖,其中的一些多糖会引起食物中毒分析:假的。别担心,更应该关注发芽的土豆。在低温储藏条件下,土豆淀粉会分解,转化为糖分[4]。所谓糖分,就是一种正常的“糖化”现象,带来的直接感受就是口感有些发甜,但并不会有毒。与其关心低温储存带来的影响,其实倒不如多关注下发芽的土豆。发芽的土豆含有较高的有毒生物碱-龙葵素,误食后可能会引起中毒。事实上,土豆在“娘胎地里”就自带少量龙葵素,这一特性源起于野生祖先,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以防被虫类蚕食。不过成熟的土豆含量极低,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在高温、有阳光的地方存放容易导致土豆发芽,或者表皮变成青色,此时土豆中的龙葵素含量会大大增加,多吃就很容易变成“有毒”杀手,导致身体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理论上,虽然加热和用醋会一定程度分解龙葵素,但也不能保证都分解。保险起见,建议直接扔掉为好。另外,土豆喜低温,要想口感好、耐储存,最好低温避光保存,不然容易发芽变绿。像夏天买来的土豆,建议套上不透明的袋子,放冰箱冷藏室保存并尽快食用。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03流言:叶菜类蔬菜,不要放冰箱超过24小时,否则容易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吃了会致癌分析:假的,太过绝对。其实,叶菜类常温放置产生的亚硝酸盐比冷藏要高。叶菜类确实是亚硝酸盐风险较高的一类,担心也是情理之中。主要是因为叶菜类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一定程度很容易转化为亚硝酸盐;如果摄入过量的亚硝酸盐,进而在体内转化为亚硝胺,会增加癌症风险。香港食品安全中心测定发现,菠菜、小白菜、生菜是3种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放置过程也容易产生较多的亚硝酸盐。[5]以很容易富集硝酸盐的菠菜为例,如果是新鲜的直接放冷藏4℃储存,冷藏时间不超过3天,从第3天起,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急剧上升。[6]也就是说可以放3个24小时。至于剩菜或者隔夜菜,如果把做好的蔬菜趁热封装,快速冷藏,“隔夜菜”的亚硝酸盐风险是可以忽略的。所以,上班带便当的小伙伴,其实不用太担心这个事情。怕就怕在室温过夜,那第二天就不建议吃了。唯一需要警惕的蔬菜是菠菜,因为即便是炒熟放冷藏,16小时后,其亚硝酸盐含量也可能会超过国家标准(蔬菜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应小于20mg/kg)。[7,8]所以菠菜最好还是一次性吃完。那么,该如何减少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危害呢?① 吃新鲜的叶菜类蔬菜。② 叶菜类焯水:沸水焯一下可以去除大部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成分。③ 现做现吃:吃多少,做多少,如果做多了,提前装好及时放冰箱冷藏,减少细菌滋生。烹饪好的食物,室温下放置2小时或冷藏放置超过24小时,就不建议食用了。④ 遵循“尽量不要剩菜、剩菜尽快吃完”的原则。04流言:鸡蛋洗完再放冰箱,干净又能延长保存时间分析:假的。不巧的是,鸡蛋提前水洗放冰箱反而可能缩短保质期,而且过程中还能污染厨具。如果购买带有包装的清洁蛋,连同包装直接放冰箱冷藏室储存就好。如果从菜市场买的散蛋粘有鸡毛鸡屎,很多人会忍不住清洗,但清洗的话,会破坏蛋壳本身的保护膜。鸡蛋外壳自带一层胶状膜——“白霜”,这样不仅覆盖蛋壳表面的气孔,还可以抵御细菌等微生物入侵,又能防止蛋内水分蒸发。直接水洗就会破坏胶状膜的完整性,抵御外界污染的防线被打破,微生物等病原体可能直接通过孔隙进入鸡蛋内部,污染鸡蛋。另外,鸡蛋内水分也会流失,时间久了很容易变质。正确的做法,如果买的鸡蛋一时半会吃不完,最好先不要水洗,怕脏的话,可“干洗”,比如用干布、干海绵或纸巾擦拭,套上保鲜袋密封再放进冰箱冷藏,吃之前再洗干净。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05流言:买回来的水果,都放冰箱,这样不容易坏分析:假的。有些水果,天然就不喜欢待在冰箱里。买回来的水果,不能一股脑儿的全部塞进冰箱,不是所有水果都能放冰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冰箱的冷藏温度通常设定为4℃,这样有利于保鲜。不过,它不是万能保险箱,来看看,哪些水果,不适合放冰箱吧。没熟前不能冷藏的水果:香蕉、菠萝、鳄梨(牛油果)、百香果、芒果、猕猴桃、番木瓜。[9]这类水果需要一些时间变熟,如果没全熟,不适合放冰箱。这时候他们对低温很敏感也比较娇气,一旦遇到低温,就无法变熟。柑橘类水果:这类水果也不喜冰箱,像柠檬、葡萄柚、橘子都易发生冷害,所以可直接放室温储存。还有像龙眼、石榴、杨桃在室温下可放很长时间,放冰箱反而容易出现冷害。结论冰箱不是万能的保险柜,储存蔬菜、水果也有一定的章法可循。夏日,建议使用干净容器在冰箱冷藏室泡发木耳,泡发好后尽快吃完,在冰箱里储藏也不要超过24小时;土豆在冰箱低温环境下储存不会导致食物中毒;蔬菜、水果秉承「现吃、现买、现做」的“三现”原则,可以很好地规避食品安全风险。参考文献:[1]耿雪峰,张晶,庄众等.2002—2016年中国椰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报告事件的流行病学分析[J].卫生研究,2020,49(04):648-650.DOI:10.19813/j.cnki.weishengyanjiu.2020.04.024.[2]陈佳.椰毒假单胞菌中毒机理及其预防措施研究[J].现代食品,2019(13):102-104.DOI:10.16736/j.cnki.cn41-1434/ts.2019.13.032.[3]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如何预防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的消费提示https://www.nmpa.gov.cn/yaowen/shchjgyw/20180905171301553.html[4]姚黎霞. 低温贮藏对甘薯和马铃薯及加工制品糖含量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9.[5] https://www.cfs.gov.hk/english/multimedia/multimedia_pub/multimedia_pub_fsf_172_01.html[6]马晓君.不同条件下菠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J].甘肃科技,2013,29(15):154-156.[7]刘娟,高艺芬,杨茜等.隔夜叶菜类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02):150-153.[8]GB 2762-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9]冯双庆主编.《果蔬贮运学(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 作者: 2023/06/09 10:01
  • 全面回顾中国大飞机的发展之路 2017年5月5日,上海浦东机场。这是中国最繁忙的民航机场之一,在平时,平均每分钟就会有一架飞机起飞。然而今天,机场却格外安静。下午2点,一架机身尾部装饰了蓝色条带涂装,绿色尾翼的客机,缓缓滑行至跑道头,随着两台涡轮风扇发动机的轰鸣,开始向前加速。而这正在上升的飞机,是我国最新研制的大型民航客机C919,这是他的首飞。随着飞机一同起飞的,还有现场观众的热情,其中一位白发苍苍西装革履的老人,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机场上的风将他的白发吹得有些凌乱,但没有吹干他眼眶中闪烁的泪水。一飞冲天的飞机,是他的梦想,望着振翅的银翼,也许,他的思绪回到了七十多年前。那时,天上飞的飞机,并不是承载梦想的天使,而是带来死亡的恶魔。一位少年躲在田间小沟里,透过头顶的树枝,他看到机身上涂有红日的飞机投下罪恶的炸弹,爆炸的巨响在四处响起。这位少年名叫程不时,此时,或许他也没有想到,这一生,他都将与飞机为伴,将他变成承载梦想的天使。没有“翅膀”的“雄鹰”:中国民航业的艰难起步时值抗日战争,由于日本全面占领了东南一线,抗战几乎所有的物资,都来自一条从印度到中国西南的航线。这条航线跨越喜马拉雅山脉,全程需要越过崇山峻岭,航线上下起伏,因此也被称为驼峰航线。在这架航线上飞行的飞机,多数是运输机,与机身上涂有红日的飞机不同,这些飞机带来的是抗战胜利的希望,因此,飞机有多大,希望就有多大。世界上最早可以盈利的民航飞机之一,正是飞过驼峰航线的DC-3,而二战结束后,大量战争中使用过的DC-3涌入民航市场,让民用航空事业蓬勃发展。飞机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世界变小,一条条航线有如连通世界的血管,给地球上的文明,带来了新的活力。新中国的民航,起源于两航起义,1949年,旧中国最大的两家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和中国航空公司的员工,携12架客机,从香港起飞,弃暗投明,加入了新中国的建设,共和国最早的民用航空事业,就此起步。从那时起,中国上空飞行的民航客机,越来越多,从活塞螺旋桨式的DC-3,CV240,到从苏联购买的涡轮螺旋桨飞机伊尔18,再到,从英国购买的喷气式客机三叉戟,到70年代,中国民航各型飞机超过了100架,经营初具规模。但对于一个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数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规模远远不够。而其中的一大制约因素就是民航飞机的研制。二战后,英美相继研制了大型喷气式民航客机,更快的速度,更舒适客舱环境,让乘坐飞机履行有了全新的体验。特别是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波音707客机,设立了现代民航客机的设计模板,以至于在此之后成功的民航客机,多数都与他有类似的布局。波音707是世界上第一种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喷气式民航客机。而商业上的成功,指的是无论是生产这种飞机的制造商,还是运营这种飞机的航空公司,都能够通过它挣到钱。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飞机需要有足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时至今日,世界上依然有许多人认为乘坐飞机飞行并不安全,而一架经常遭遇事故的飞机,必然更会受到乘客与航空公司的嫌弃,从而断送掉他的职业生涯。而经济性则是商业运行的必备属性,无论是飞机本身的成本过高,还是飞机的耗油量过大,再或是维修保养困难,在商业上都很难成功。波音707这种在当时近乎完美的民航客机,随着中美关系的破冰,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于1972年第一次来到了中国。中国人,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这种先进的民航客机,而当年那位在水沟中躲避日本飞机轰炸的少年程不时,也从铺天盖地的报道中看到了这架飞机。此时,他已经是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民航客机的副总设计师了。看着这架优雅甚至有些华丽的飞机,程不时的心情很复杂,作为一名飞机设计师,看到这样的作品很难不心生喜爱。但这样的飞机并不属于中国人,在那个年代,中国领导人出访,只能乘坐从国外租来的螺旋桨飞机,对此,欧洲媒体这样评论的:“中国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鹰。”这让摆在程不时眼前的工作有了更重要的意义。梦想曾经触手可及:运10的遗憾与ARJ-21的突破大飞机,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民用航空工业、甚至整个工业体系的整体水平。没有它,中国始终被西方瞧不起。程不时和一众航天人想啊,盼啊。终于,在1970年8月21日,国家下达文件启动大型飞机的研制任务,“708工程”正式立项,该机被正式命名为“运10”。那是中国首架喷气式民航客机运十项目立项的第三年,而这架飞机也才刚刚确定它的大体样貌,布局正是源于波音707这样的现代喷气式民航客机。圆柱形的机身更适应高空的座舱增压,而将发动机吊挂在机翼下方,无论是相比三叉戟那样的挂在尾部,还是相比像轰六那样置于机身内部,都更有利于维修保养,这对于一架需要持续商用飞行的客机来说,更有优势。因此,中国航空人放弃了起初在轰六的基础上改造客机的方案,瞄准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谁知,这一瞄就是8年时间。那时,中国最大的飞机便是轰六,它的翼展33米,最大起飞重量79吨,而这架飞机,是对苏联图16轰炸机的仿制,所有的设计均有据可循。而运十的翼展比轰六还要大10米,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10吨,在没有任何设计资料参考的情况下,难度可想而知。从全国各地的航空设计院所汇聚而来的科研人员展开了不分昼夜的研究,绘制和发放了143000页图纸,终于在1980年,将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民航客机运十送上了天。随后,又进行了四年多的试飞,甚至7次飞抵西藏拉萨,在试飞的同时,为西藏运输了大量物资。运-10体现出的优异飞行性能,时任波音公司总裁感叹:你们毕业了,我们只不过比你们毕业早了几年。而正当这架承载着全国航空人梦想与全国人民荣耀的大飞机骄傲地翱翔蓝天时,项目戛然而止,运十下马,航空人梦碎。对于运10的下马,有人说是缺钱,有人说是西方作梗,而如果我们翻看当时运十的设计和试飞资料后则会发现:当时该项目存在的问题中,有一项难度最大,那就是如何达到适航性要求。适航,这虽然陌生,但看起来尚容易理解的两个字,成了捆绑中国民用飞机一道枷锁,而这一锁,又是二十多年。适航,字面意思就是,适合航行。这里的航行指的是民用航线飞行。与军用飞机不同的是,民航客机因为载客量大,航行频繁,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极高。美国的军用高空高速侦察机SR-71黑鸟,在试飞以及服役过程中,因为可靠性问题摔下过三分之一,但这并不妨碍它因为出色的高空高速性能而成为一代名机,载入史册,但麦道公司的DC-10客机,在全部的不到400架飞机里面,有15架出事,这架客机就被称为“空难之王”以及"被诅咒的飞机",而协和客机仅仅摔了一架,就让它退出了市场运行。民航客机对安全性的缺陷,是零容忍的。为此,民航业起步较早的国家,制定了严格而详细的适航标准,大到飞机的结构强度、发动机可靠性,面对坠撞的变形、被飞鸟撞击后的反应,小到座椅排布,应急出口位置,操纵按钮和手柄的颜色和安全带的尺寸,均有涉及。而适航标准中的每一条,几乎都是来自于真实航线运输中的事故案例。SR-71黑鸟,配图来自图虫网可以说,西方国家是一边摔飞机,一边总结经验,一边制定了规则。这样的规则还在不断更新,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细致,民航客机的准入门槛,也越来越高。不向这个规则发起冲击,即使造出了运十,它也永远只能用来看,而不能投入运营。标准可以借鉴,但飞机是否符合标准,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试飞,但这样的工作在运十研发的阶段,并不成熟,比如运十飞行的许多参数,都没有符合国际标准的精准可靠的测量方式,这样原始的试飞方法和技术,并不能撑起现代客机的研制。委屈,不甘,并没有熄灭中国航空工程师的梦,只要一阵春风,一场春雨,这个梦就还会生长出来。2002年,国务院立项了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的研制工作,运十项目中保留下来的骨干力量,重新披挂上阵,在改革开放春风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航空人,也加入了队伍。红旗重新插上了阵地,新的战斗开始了,而这一次,我们直接就瞄准了世界最先进的民机适航标准。一架飞机是否适航,评价他的是民航管理部门,在中国,是中国民航总局,而在美国,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这些部门会对飞机的研制生产以及试飞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符合标准后,为机型发放型号合格证,型号合格证,则是一架飞机适航的标志性证件。而FAA几乎是民用航空适航认证的鼻祖,因而在国际上具有更高的效力,取得了FAA的认证,这架客机就几乎可以在全世界投入运营,而虽然中国民航总局对于民航客机的适航标准源于FAA,但适航取证过程尚无经验,为此,中国与美国合作,让FAA对中国民航总局审核ARJ-21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审查,相当于是请了一个裁判,来判断我们自己裁判的判罚是否准确。这就是影子审查,如果通过,从此FAA就会认定中国民航总局的适航认证同样符合他们的标准,从而不必再次进行审核,两国相互承认对方的适航认证工作,这就是双边适航。ARJ-21尝试进行影子审查,双边适航,一方面可以学习西方先进的适航试飞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之后的客机研制奠定基础。谁知,ARJ-21虽然是一家比较小型的支线客机,但它的试验试飞,却一波三折,仅仅是从首飞,到开始取证试飞,就经过了三年时间,而进入取证试飞后,更是举步维艰,而其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试验试飞的经验不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客机的试验和试飞,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模拟出各种在航线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而只要是模拟,就会和现实有差距,而试验人员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差距缩到最小,适航管理部门监督的,也是这些试验是否能够精确代表飞机在面对这些情况是的真实反映。例如,飞机上飞行速度仪表的指示是否准确,这需要一个校准过的,不受飞机表面气流影响的标准量具来衡量。在之前的军机试飞中,我们一般会在飞机前端加装较长的空速管来测量标准的空速,这样的方法在测量小飞机时可以避免机身对空速管的干扰,但对于大飞机来说,它的结果可能不准。在FAA的适航试验中,多数使用的是尾部伸出来的拖锥来测空速,这项技术,我国尚属于空白,需要从头开始摸索,选用甚至设计出标准的量具。中美两国虽然签订了影子核查和双边适航协议,但或许从一开始,美国人就没想过要让中国这个刚转来的新学生通过考试,对于试飞技术,依然采用封锁的态度,我来监考,但是复习资料,你要自己解决。就这样,从2002年立项,到2014年取得中国民航总局的型号合格证,12年的时间,ARJ21跌跌撞撞地走完了从设计到适航认证的全部过程,虽然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美国的影子审查,但适航标准并没有降低,最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航空工程师积累了适航认证经验,是时候向更高的山峰发起冲刺了。翱翔蓝天:C919的建造历程事实上,早在2006年,在国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大型飞机就作为重大专项位列其中。2008年,中国成立了专门用于研制和生产大型民用客机的企业——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中国商飞这款飞机被正式命名为C-919,中国航空人心中的梦想,有了新的名字。而如果说运十是一套检测飞机设计制造水平的测试题,ARJ-21是一套检测民航飞机设计和试验认证的模拟题的话,这次摆在中国航空人面前的,则是一场正考。这架飞机,不仅要符合标准,绝对安全,更重要的是,商业化运营,简单说来,就是能够挣钱。而此时,国际商用客机市场已经被空客和波音两家公司所垄断,天空中飞行的几乎所有大型商用客机,都是这两家公司的产品,这次中国要造的飞机,与世界上运营数量最多的中短途客机波音737以及空客A320属于同一级别,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必须走出一条我国从来没有走过的道路,因此,中国商飞不仅仅要瞄准了世界先进水平,更是要留出提前量,超前于世界先进水平,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在ARJ-21研制过程中历练出来的航空工程师团队,开始了新高峰的攀登。而带领这支工程师团队的,正是ARJ-21的第二任总设计师:吴光辉。他深切地知道,眼前的任务,不仅是一架新飞机的研制,更是对世界先进水平的一场追赶,而不进则退,是追赶中不变的真理。为了与时间赛跑,吴光辉带领团队实行了611和724工作制:611是指一星期工作六天,每天工作11小时,而在攻关的关键时期的724工作制,则是一周工作七天,每天24小时工作不间断,工作人员轮流倒班休息。即使这样,大飞机的研制难度,也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技术方案论证,是一架飞机设计的开始,它的主要目标是确定飞机的布局外形以及主要设计参数。这些设计参数,相当于是给之后的设计制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直接决定了产品最终的性能。C-919的技术方案论证长达半年之久,参与论证的包括全国13个省市来自航空航天、电子、冶金材料等行业以及高校的47家单位的465位专家以及20位院士组正的咨询组,这在中国民机发展史上史无前例。最终,C-919确定的目标是单通道150座机的中短程干线客机,基本航程4075公里,增程型能达到5555公里。同时,为了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在竞争中不败下风,这种飞机需要减小飞行阻力,减小重力,减小碳排放,在这些标准上要全面优于竞品,而使用成本要减小10%以上。在适航标准上,C-919预测了国际适航标准的发展方向,设立了许多高于国际适航标准的要求,而在客户体验上,从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团队就首先走访了多家航空公司,听取未来客户的要求与意见。作为C-919的首家客户,东方航空的团队每两周就会抵达商飞研发中心,讨论飞机的安全性、先进性、舒适性,在每一个细节给与建议,而为了更高地理解飞行,站在飞行员的角度来认识自己设计的飞机,让飞行员爱飞,旅客爱坐,已经五十多岁的吴光辉决定开始参加飞行员培训,并且拿到了飞行驾照。可以说,这是一架由客户需求定制而来的商用客机。更高的总体设计目标给各个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指标,新技术在C-919的研制过程中被大量采用。在气动设计上,C-919采用了先进的超临界翼型,这种机翼可以让飞机在更高的速度下以更低的阻力飞行,即使是在十年之后,它的空气动力效率依然可以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而在结构设计方面,大量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以及复合材料,减少重量。在电传操纵系统,航电系统的选用上,也采用了世界最先进技术,而这些技术,都来自世界最顶级的制造商。或许,当我们打开C-919的蒙皮,去欣赏它的机载系统,会看到来自世界各国制造商的商标,为此,有人会说,C-919国产的部分,仅仅是一个外壳而已。然而,我们应该清楚,商用客机的研制,与军用飞机的思路截然不同,作为一个民用商品,商用客机最主要的任务是在运营中创造价值,为此,各国的民用飞机制造商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国际合作的方式来研发和制造自己的产品,即使是在波音的飞机上,也有来自中国供应商的零件和设备,更不必提本来就是欧洲各国联合开发的空客飞机。中国军用大型运输机的研制和服役已经向全球宣告了中国独立生产制造大飞机的能力,但在商用领域,由于认证体系与使用需求的不同,在商业上,使用全国产设备,并不是最优解。来自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并不能作为低估C-919设计水平的依据,反而是我国商用飞机事业与世界接轨,迈向先进水平的标志,只有这样,C-919才能成为一款居“举全国之力,聚全球之智”的优秀商品。正如时任波音公司副总裁说过的那样:如果人们都可以把买来的零件组装并飞起来,世界上就不会只有两家大型民用飞机制造商了。事实上,仅仅是在新型结构材料的选型和测试上,C-919所采用的材料就经过了超过2500件试验件的试验,逐步建立起了材料规范体系和设计性能设计数据体系,这种新材料的选用,可以使飞机相关部件减重6%以上。而正是因为新材料规范体系以及设计性能数据的精确,让C-919的结构设计可以非常精确地进行。全机机动平衡工况极限载荷静力试验是对飞机机体结构的一次大考,在这个试验中,飞机要承受的载荷,是它在飞行中允许承受载荷的150%,而多出来的这50%,叫安全裕度。如果飞机在加载到150%载荷之前就已经出现破坏,就说明结构设计强度不足,而如果载荷远远超过150%但很多飞机依然没有破坏,就说明这架飞机虽然很结实,但强度过剩,设计浪费,结构重量还可以进一步减小。2018年7月12日下午,在民航总局代表的见证下,C-919上了地面试验台,60%……80%……100%……150%,保载三秒,三,二,一。C-919顺利通过了最大载荷测试,结构强度符合要求,而在后面的静力破坏试验中,C-919在载荷达到160%时出现结构破坏,完全符合设计时的计算,精确的结构计算,是大飞机设计的基础,这也体现出了我国强大的飞机设计能力。而在飞机设计中,这样的试验与计算只是冰山一角,而即使是国外供应商的产品,也需要商飞提出精确而合理的需求,与飞机系统紧密集成,有机融合,而这些工作当中,很多都是我国首次进行。2011年,C919,配图来自图虫网在2017年5月5日,C-919首飞成功,而白发苍苍的程不时,此时是C-919的名誉总设计师,中国商飞的飞机设计顾问组成员。面对腾空而起的大飞机,相信他也知道,首飞只是开始,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除了前面所说的结构试验之外,还有几百个适航验证试验和试飞项目需要进行。当年的ARJ-21,用了300项试验,528个试飞科目,2942个起降架次以及5257小时的飞行,才完成了适航验证,更大、更复杂、更先进的C-919,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失速、最小离地速度以及自然结冰试验,被称作C-919取证试飞中的“三大战役”。失速是民用飞机飞行员在飞行中不可触碰的禁区,一旦飞入深度失速状态,飞机将会失控,难以改出,最终机毁人亡,而失速试飞,则需要试飞员在飞机失速状态的边界不断试探,在不同的速度以及迎角下,试验出这架飞机的失速边界,这条边界就像是一条红线,未来会画在飞行员的飞行手册上,让飞行员远离。失速伞是试飞飞机一旦进入深度失速状态失控之后,把飞机拉回来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项技术,过去在我国是空白,而在C-919的试飞中,我国首次完成了这项技术的试飞,为之后对禁区的试探,提供了保障,而优异大坡度的滚转性能,也是飞机能够从失速状态改出的重要条件,通常,民航客机的滚转坡度不会超过60度,而在C-919的试飞中,这一数据达到了105度。在飞机机翼完全垂直于地面的状态下,依然可控,这也为试飞员带来了十足的信心。最小离地速度试验,则是要测试飞机能够离地的最小速度,为了试验出这种速度,飞机必须在最大的抬头姿态下在地面滑行,此时,飞机的尾部会与地面摩擦。为了试验这项性能,需要在机尾加装防止损伤的尾橇。试飞员则需要轻柔地将飞机机头抬起,保持尾橇擦地,在几乎看不见跑道的情况下保持飞机姿态稳定,获取飞行数据。若机头抬得过高,尾橇也无法保护飞机,结构将会损坏,而如果抬头不够,尾橇接触不到地面,则无法获取精确的数据。随着尾橇与地面接触摩擦出的一路火花,这项试验被试飞团队攻克,C-919获取了精确的最小离地速度,为以后的安全运行,又画出了一条精准的边界。2006年,一架空警200在安徽失事,机上除了机组成员之外,还有34名中国最顶级的预警机领域技术人员,其中还包括两名将军,而这惨烈的事故,正是源自于机翼结冰。在温度极低,湿度较高的区域飞行,水蒸气会在机翼表面冻结,结成的冰虽然肉眼看起来不起眼,却会给飞机的气动外形带来极大的影响,导致升力骤降,阻力上升,引发事故。而自然结冰试验,则是要专门寻找这样的环境,来测试飞机在结冰条件下的飞行性能,以及飞机上的除防冰设备,能否抵御这样的结冰环境。在ARJ-21的试飞中,为了寻找合适的结冰环境,它甚至专门飞到了北美的五大湖地区。然而,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难道在这么大的国土面积上,就找不出一块儿适合做结冰试验的天空?2020年12月,在航空工业试飞中心的带领下,中国航空人吹响了C-919自然结冰试飞攻坚的号角。在航空学与气象学交会的领域,专家学者专门使用气象飞机,在全国范围寻找结冰环境,初步掌握了陕西、新疆地区以及周边省份的结冰资源,形成了结冰预测,结冰气象实时检测方法,建立了结冰资源数据库,没错,在平时航行中飞机避犹不及的环境,在试飞中反而成了一种资源。终于,在2022年,飞机全面完成了自然结冰试验,在飞机缝翼处,如愿看到了三英寸厚的冰,并且记录下了飞机除冰装置开启后结冰脱落的全过程。杜毅洁是参与飞机结冰试验的飞行工程师之一,在飞机降落后,机头上依然有一大块冰,机务将它清理掉,掉在地上,摔成了好几块,杜毅洁捡起一块,带回了家,送给了她的儿子。在朋友圈里,她的儿子捧着那块冰,笑容灿烂,但仿佛又不能完全理解此中深意。而杜毅洁写道,一个出晚归妈妈回家给孩子的礼物,是机头上掉下来的一块冰。没错,这块冰,是中国航空人的勇敢、智慧与勤劳凝结而成的,是最好的礼物。颤振、空速校准、载荷、操稳特性、高温高寒试验试飞,闪电间接效应试验,溅水试验,全机应急撤离演示试验,C-919顺利完成了729个科目的试飞,2022年9月,完成了全部适航审定工作,获得了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并于2022年底交付给中国东方航空。中国的旅客人,即将能够乘坐自己的大飞机,遨游天际。伴随着C919上天,与喝彩相伴的,还有很多争议。“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不是全国产,不如不造”……诸如此类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但他们忽视了C919将带来的重大改变。曾经,中国大飞机研制停摆的几十年里,美欧的飞机趁机挤满了中国的蓝天,赚得盆满钵满。我们都听过那个“出口10亿双袜子换一架飞机”的典故,但与之相对的美国故事,却是“出口一架波音747,可以抹平进口12000辆汽车造成的贸易逆差”。据中国商飞统计,2021年,全球共有20563架客机,其中中国机队3695架,占比18%。这个比例在未来200年可能提升至21.1%!需求大,生产薄弱,势必会带来巨大的采购成本!买飞机不是买白菜,如果数以千亿计的采购订单,哪怕只有一部分转入国内,能拉动多少内需?创造多少就业岗位?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我国目前还不具备生产部分关键部件的能力,比如发动机。但先有了大飞机,才有了平台,才有了需求,才能带动民航发动机产业的发展。以前,我们用外国制造商的飞机,处处受制于人。飞机上一个灯泡坏了,厂家让你换整个组件,你只能忍气吞声。中国生产不了发动机,连一个灯泡都不会生产吗?并非如此,这就是垄断,飞机制造商可以用安全性为由拒绝中国企业生产的任何部件装上飞机。但现在,我们自己作为制造商,拥有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且通过了适航认证,我们就有权决定部件许可生产,这将打破欧美长期以来的垄断,逐渐构筑中国航空工业自己的产业链。更关键的是,C919的成功意味着中国航空工业的重大进步,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学子投身到航空专业当中,我们的航空人才不用再担心断档,不用再担心人手不足,这才是中国航空工业未来继续腾飞的基础!C919的问世,不仅是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一定会有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飞机翱翔于天际;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坚定、且自信地投身于中国航空事业;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坐上我们自己的大飞机,行遍祖国的大好河山,踏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C919只是一个开始,中国航空事业的伟大腾飞,不知道还要过多少难关,不知道还要面对多少质疑,不知道还要投入多少人的青春与热血……但我们坚信,这个伟大目标终有一日,能够实现!在中国商飞制造基地,停放着一架运10的样机,在样机旁边的红色石碑上,刻着四个大字。那正是数十年来,几代航空人传承至今的坚定信念——永不放弃!今年,程不时老先生已经93岁高龄了。也许,程不时老人也会乘坐这架他熟悉的飞机,遨游天际。这片天空,依然是几十年前他透过树枝遥望的那片,但这片天空下的世界,却是一个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的心爱之物,他的希望所寄,会将万千百姓的幸福,带向四方,让人与人的心贴的更近,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作者: 2023/06/09 10:00
  • 学了三年的东西,为什么高考完就忘了? 已故的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曾在他的畅销书《错把妻子当帽子》中提到过一个永远19岁的水手:因为年轻时过度酗酒导致大脑海马体萎缩,这个水手患上了遗忘症(amnesia)。他大脑的时间因此“凝固”了:任何新的知识都只能保存数秒或几分钟,随即就消失无踪。对于新认识的人,他很可能在对方刚做完自我介绍的时候就忘记了对方是谁。虽然他的实际年龄已过知天命之年,他还以为自己只有19岁——他每天都会被镜子里的自己吓到,不明白面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底是谁。即便是没有这种疾病的人,也无法躲过遗忘之手对记忆的掠夺。比如刚刚经历过高考的小伙伴们中,有很多人很快就会发现那些明明复习了很长时间的知识,那些明明在考试的时候还能清楚记得的知识脉络和拗口定义,在高考之后没多久就再也想不起来了。甚至有时候拿起笔记再看,也都觉得这些知识点仿佛路人。我学习→我考试→我过了→我忘了我学的东西。图片来源:blogspot.com事实上,除了一些非常罕见的超忆症(Hyperthymesia,例如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或学者综合征(Savant Syndrome)人群,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把所有知识永久保存在大脑中。遗忘是记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无论我们为了牢记某些事物花过多少心思,都还是需要接受这一事实。被忘掉的知识是什么记忆?典型的学习和记忆系统包含三个阶段:记忆的编码、储存和提取。除此之外,有些记忆还会产生一些后续阶段,例如遗忘(Forgetting)和再巩固(Reconsolidation)。在很长的时间里,心理学家们都把记忆系统看做一种单一系统,直到越来越多的证据改变了这种认识。美国心理学家拉里·斯奎尔(Larry R. Squire)将记忆按照持续时间、知识属性等分成了如下几类:持续时间最短的记忆是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它能够短暂地(毫秒到秒)保存视觉、听觉等感觉系统传来的信息,例如刚刚看到的画像、刚刚听到的声音等。接下来是能够在记忆系统中保存较短时间(秒到分钟)的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其中,为了完成某种行为任务而短暂储存在记忆系统中的短时记忆,被称为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而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有着最深远影响的是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它能够保存数年到一生之久,是构成我们思想、性格、处事方式等行为的基石。如果把长时记忆拟人化,它可以看做是一对性格鲜明的“兄弟”。“哥哥”叫做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他知识渊博,做事有条有理,无论是需要回忆某个英语单词是什么意思、某部小说的作者是谁,还是要记起某次生日派对上都有哪些人参加、收到了哪些礼物,他都可以详细告诉你。相比之下,“弟弟”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却仿佛是个来无影去无踪的精灵:他或是在你系鞋带的时候轻轻握住你的手帮你打好结(程序性记忆),或是让你看完午夜凶铃之后下意识的对电视机屏幕产生恐惧(经典条件反射);有时通过事先的经历体验让你对某件事物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感知启动),有时让你对反复出现的刺激产生习惯化等反应——而在这一切行为的发生过程中,你对他的存在全无察觉。因为这“弟弟”的行踪实在太飘忽不定,所以在提到遗忘这个现象时,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哥哥”外显记忆——它大体可分为与事实相关的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和与情境相关的事件记忆(Episodic memory)两部分。从二项式定理到机械能守恒,从氧化还原反应到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我们所学到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都属于语义记忆的范畴。一些研究提示,语义记忆比事件记忆出现得更早,也较不容易被忘记。记忆的分类。原图来源:Luke Mastin那为什么考完我就忘了?大多数情况下,知识是一种能够被用来进行决断、完成某种行为或对某人/物变得熟悉的信息。因为获取知识决定了行为完成情况的好坏(例如考试成绩的高低),知识可以按照其价值进行分类。拿“考试”这个行为来举例,能将人引向最优化的行为结果的知识,例如语文英语数学知识,就是有利知识(Beneficial knowledge);会妨碍行为完成的知识,例如玩电脑游戏所需要用到的,就成了不利知识(Disadvantageous knowledge);而无论掌握与否都不会对行为完成造成任何正面或负面影响,例如安吉丽娜·朱莉的三围什么的,则是无用知识(Unhelpful knowledge)。根据马科维奇和斯科特(Shaul Markovitch , Paul D. Scott)的理论,遗忘是指一个记忆系统中的知识发生缺失或被修改的现象,从而对某种行为的完成造成影响。在很多情况下,遗忘其实是新知识和旧知识竞争存储空间的结果,这可能由两种方式引起。一种原因是外显的遗忘机制,也就是有目的性地驱除了部分已存储记忆——就像用橡皮擦擦掉写错的字——从而通过去除负面记忆的影响来改善行为学表现,并且释放记忆空间。另一种原因则是内隐的遗忘,通常指因为学习新知识而导致旧有知识的丢失,所以又叫概念漂移(Concept drift)。概念漂移的发生常常是因为知识已经变得陈旧不适用,或者行为需求发生了改变。举个例子,比如你需要参加一个会议,原本时间安排在下午两点,于是你在笔记本上写上下午两点;随后,会议临时被推迟了一个小时,于是你把下午两点改写成了下午三点, “下午两点开会”这个记忆也就随即被遗忘了。根据遗忘导致的行为学后果,遗忘可以被分成正性遗忘(Positive forgetting)、负性遗忘(Negative forgetting)和中性遗忘(Neutral forgetting)。顾名思义,正性遗忘的结果是行为学表现变好,负性遗忘的结果是行为学表现变差,中性遗忘则对行为学表现没有影响。不难看出,这种分类方法是直接和上面提到的知识性质相关的:例如,当无用知识被遗忘时,中性遗忘产生;当有利知识被遗忘时,负性遗忘产生;当不利知识被遗忘时,正性遗忘产生。基础数学?不记得啦。4年前一部电影里的台词?一下就想到。这是你吗?图片来源:pinterest.com等等,学习和记忆行为怎么会这么功利?这也太不美好了吧!但是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事实其实正如此:考试之前,有利知识是和考试相关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完成考试这个行为,我们需要进行正性遗忘,也就是对不利知识进行压抑;而考试之后,需求发生了改变,放松紧张心情和补偿备考时期缺失的玩乐成为了主要目的,于是玩游戏看小说学习和考试无关的技能成为了有利知识,而之前的有利知识变成了不利知识或无用知识。如此这般,后果自然显而易见了。天哪,那忘了还能记回来吗?莫慌,记忆即使被遗忘了,也不代表它就永远消失了。很多情况下,即使你主动地想要遗忘某些记忆,这些记忆痕迹也往往无法被擦除干净。在记忆遗忘理论中,有一个很大的流派叫动机遗忘理论(Motivated forgetting theory),主张人们常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忘记不想要的记忆——这个理论最早可以追述到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他提出很多精神疾病的产生都是源于被压抑的和性欲相关的记忆。一项关于PTSD的研究结果提示,痛苦和令人困扰的记忆虽然是潜意识中发生的,因为当事人的主动抑制而很难被回忆起,但却依然留存在记忆系统中。这说明,主动的遗忘不一定是把文件夹里的内容清空,而很有可能只是丢失了能够找到这些“文件”的正确路径。由于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记忆很容易被牢固储存在记忆系统里,它们很难被擦除。如果你曾在解数学题或是默古诗词这种事上留下过痛苦的记忆,它们其实没有那么容易离你远去。当然,并不是所有知识都会伴随着强烈的情绪色彩——但即使是中性的知识,其实也没那么容易就被彻底忘记啦。我们知道,记忆在大脑中留下的印痕,和某些特定神经元和神经元网络的激活相关,只要这些神经元网络保持激活状态,记忆印痕就会一直存在;反之,记忆印痕就会逐渐褪去。一种名为“下降理论”(Decay theory)的理论就主张,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也会逐渐消失。一些知识点被忘掉,也许是因为随着考试的远去,与那些记忆相关的神经元网络太久没有被激活所致。但只要它们曾经被激活过,那么通过反复的重新激活和回忆,它们能够很快变得鲜活起来——心理学教授哈利·巴里克(Harry P. Bahrick)和琳达·霍尔(Lynda K. Hall)的研究发现,即使人们高中毕业之后很多年不再接触代数,只要给他们重新上一次课,他们就能够很轻易地恢复当年的水平。通过考试并不是重点遗忘理论总是有很多的。早在1924年,《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过一项有趣的实验:研究者让被试们先看10个无意义的音节,然后一部分人马上睡觉,另一部分人按照他们平日的习惯度过一段时间。之后的记忆测试结果显示,马上睡觉的人回忆起的音节显著比清醒的人多——这可能是因为清醒的人受到的后续干扰比马上睡觉的人更大。研究者据此提出“干扰理论”(Interference theory),指出后续的学习行为也可能干扰并减弱人们原来的记忆。如果实在不愿意在日后感慨“怎么高中知识点就全忘光了呢”,你或许可以对应不同的遗忘理论来做一些调整:比如让学习知识这一过程带上强烈的情绪色彩(“啊!数理化!你是我唯一的爱!”),有意识地通过回忆或者复习来加强原有的记忆痕迹,甚至或者在每学一点东西之后就立马睡一觉……但追根究底,确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学习目的更加重要。如果学习知识只是为了考试拿高分,那么在考试结束那一瞬间,这些知识的寿命也就到头了——因为它们的有利标签已经被自动换成了无用甚至不利标签。如果学习知识是为了将来学以致用,培养严谨的理科逻辑性思维能力和浪漫的文科素养修为,那么它们将会永远对你而言是有利的,才不会被轻易遗忘。图片来源:使徒子《如何科学使用超能力》参考文献1. Sean Mondesire and R. Paul Wiegand. Forgetting 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for Decomposition-bas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2014.2. Perner J, Ruffman T. Episodic memory and autonoetic consciousness: developmental evidence and a theory of childhood amnesia. 1995. J Exp Child Psychol 59: 516–548.3. P.J Bauer, S.S Wewerka. 1995. One- to two-year-olds’ recall of events: The more expressed, the more impresse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59: 475–496.4. Weiner, B. (1968). "Motivated forgetting and the study of r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6 (2): 213–234.5. Anderson, R. S. (1995).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f diversity in Curculionoidea". Mem. Entomol. Soc. Wash. 14: 103–114.6. Bahrick, H.P.; Hall, L.K. (1991). "Preventive and corrective maintenance of access to knowledge. Appl". Cognitive Psychology 5: 1–18.7. Jenkins, JB; Dallenbach, KM. (1924). "Oblivescence during sleep and waking". Am. J. Psychol. 35 (4): 605–12. doi:10.2307/1414040. 作者: 2023/06/08 09:49
  • “营养知多少”系列|酱油中的添加剂健康吗?合理添加并不可怕 不少人在购买酱油时,会看见酱油瓶身上配料表标注的添加剂很多,也由此担心酱油的健康性。那酱油中的食品添加剂到底有哪些,为什么要加它们?安全性怎么样?我们在购买酱油时又应当怎么选择呢?酱油里加的是哪些添加剂?任何一款酱油的主要原料,都是水、大豆(黄大豆或黑大豆)、小麦(面粉)、盐四种,它们会占据配料表的前四个位置。在这之后,还可能添加的配料是:第一类:白砂糖、果葡糖浆、三氯蔗糖等甜味物质。在这三种配料中,做咸味菜放一勺糖可以让菜的味道更鲜美、口感更醇厚。果葡糖浆是玉米淀粉经过酶水解制成的产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有清爽可口的甜味。三氯蔗糖是一种甜味剂,它甜度高,甜味正,我国许可用于酱油等二十多类食品当中。第二类: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肌苷酸钠和鸟苷酸钠)、酵母抽提物等增鲜物质。值得一提的是,增鲜剂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别吃过量。第三类: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等防腐物质。只需添加很少量的防腐剂,酱油便能达到防腐的效果,且不存在超标使用的风险。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都经过了世界各国几十年的广泛使用,目前尚没有发现其和癌症风险之间具有关系。第四类:焦糖色素。焦糖色素只添加于老抽类产品中,它具有强大的上色能力。现代工业所生产的焦糖色素有不同类型,有些用于可乐之类饮料,有些用于面包点心,有些用于酱油、调味汁等调味品中。酱油应当怎么选?按我国最新法规,只有纯酿造的酱油产品,才能被称为酱油。如果添加了未经酿造,用化学水解或酶水解方法制成、类似酱油的配料,都不能被称为酱油,只能称为调味液。所以消费者现在无需担心用配制酱油冒充酿造酱油的问题。如何选择酱油?首先,要看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氨基酸态氮 ≥ 0.40%:三级酱油。氨基酸态氮 ≥ 0.55%:二级酱油。氨基酸态氮 ≥ 0.70%:一级酱油。氨基酸态氮 ≥ 0.80%:特级酱油。有些产品具有更高的氨基酸态氮水平,最高可达1.20%~1.30%,这样的酱油是最优质的。它不仅滋味鲜美,味觉丰富,香气浓郁,从理论上讲,所含的多种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价值也更高。其次,要看酱油的用途。若为红烧类颜色浓重的菜肴,可以选购老抽酱油;若为味道鲜香、颜色清爽的炒菜、凉拌菜,可以选购生抽酱油。第三,要看钠的含量。对于注重健康的消费者来说,减少酱油的钠含量是一个重要选择。酱油的营养成分表,通常以每10克/毫升、或每15克/毫升的方式来标注钠含量。在将产品换算成10克的量以后,在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的产品中,选钠含量最低的一档便可。第四,不需太在意“零添加”“头道”“特酿”等词汇。是否为优质酱油,还需以数据为鉴。(本文作者为中国注册营养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范志红教授) 作者: 2023/06/08 09:48
  • 佛、菩萨、罗汉、天王,都负责啥业务? 作者: 2023/06/07 10:12
  • 习近平内蒙古行丨智慧灌溉 “水到渠成”——走进河套灌区 6月6日,习近平来到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考察。河套灌区位于黄河内蒙古段北岸的“几”字弯上,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现已形成完整的七级灌排体系,灌溉面积1154万亩。2019年,内蒙古河套灌区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当地加快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建成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该中心建有数字墙、大数据中心、数字沙盘等设施设备及调度应用系统,实现灌区当日水情通报、数据交换和用水计划传达,有效增强灌区科学调度管理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进度条,百分之13 作者: 2023/06/07 10:06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