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中国
  • 多国共建“人造太阳”达成重要里程碑 科普中国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官网4月30日宣布,经过数十年努力,这一由30多个国家参与建造的“人造太阳”已完成其“电磁心脏”——世界最大、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全部组件建造。该成果被ITER称为“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人类向实现可控核聚变能源迈出关键一步。探索可控核聚变ITER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托卡马克装置,旨在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聚变过程,探索可控核聚变技术商业化可行性,由欧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共同资助。其聚变原理是将氢同位素结合形成氦,并在过程中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与太阳的能量来源相同。与目前的核能发电不同,聚变不会产生长期的放射性废物,而且使用的燃料在海水中含量丰富。ITER组织发言人拉班·科布伦茨介绍,该系统运转时,将首先把2至3克氘氚混合气体注入托卡马克环形腔室,然后通电流,形成等离子体,再用磁体构建“无形的磁笼”加以控制。此后,外部加热系统将等离子体温度升高到1.5亿摄氏度,粒子高速运动克服电荷斥力,发生聚变,释放巨大能量。在全面运行时,ITER预计仅需输入50兆瓦的加热功率,即可产生500兆瓦的聚变功率,十倍能量增益将证明聚变作为能源的可行性。新建成的脉冲磁体系统是托卡马克装置的“电磁心脏”。ITER组织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说:“这非常重要,因为在聚变装置,尤其是磁约束聚变中,最重要的部件就是磁体本身。”这一磁体系统由中心螺线管和六个环形极向场磁体协同工作。中心螺线管是一块总高18米,直径4.25米的圆柱形磁体,磁场强度达13特斯拉,相当于地球磁场的28万倍,强大到足以举起一艘航空母舰,结构强度可承受的力相当于航天飞机发射推力的两倍。环形极向场磁体是直径9米至25米的超导磁环,中国参与制造。完整组装后的脉冲磁体系统重量将接近3000吨。“这非常了不起,我们正处于组装阶段,进展非常顺利。”巴拉巴斯基说。全球合作树立典范巴拉巴斯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ITER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技术的复杂性,还在于其在政治变局中得以维持的国际合作框架,其超越地缘政治取得的成就尤其引人注目。”作为全球最大、最复杂的科技合作项目之一,位于法国南部的ITER已被广泛视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典范。从1985年倡议提出、2006年条约签署,到2007年装置建造开始、2010年场地建设开工、2020年重大工程安装启动,该计划参与方并肩携手,奋力前行。该项目由欧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和俄罗斯等持续合作,数千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在三大洲数百家工厂共同为之努力。磁体制造所需超导线材超过10万公里,由6个国家的9家工厂生产。其中,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统的“生命线”。作为ITER中国工作组重要单位之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了超导体、校正场线圈、磁体馈线、电源、诊断等众多采购包,占中国承担ITER采购包任务的大部分。根据协议,成员国以建造和供应部件的形式承担ITER建设的大部分成本。这意味着每个成员国的融资主要用于其自身公司,用于研发生产ITER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部件。在此过程中,这些公司也推动创新并积累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全球聚变供应链。所有成员国均可获得100%的知识产权。商业化前景可期“现在是聚变领域最激动人心的时期。”英国伯明翰大学核聚变能源讲席教授阿伦·巴塔查里亚接受采访时说,“最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一两个人、一两个国家在做,而是全球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真的令人振奋。”过去5年,私营企业对聚变能源研发投资激增。2023年11月,ITER理事会认识到这一趋势带来的价值和机遇,鼓励ITER组织成员国的国内机构积极与私营部门合作,转移ITER积累的知识,以加速核聚变实现进程。2024年,ITER启动了与私营部门的知识共享和研发合作项目,今年4月还举办了公私合作研讨会,推动聚变技术创新。不过,巴拉巴斯基提到,目前关于聚变能源商业化的预测存在很大差异。在最近举行的研讨会上,30家私营企业代表给出的时间从2028年到2040年不等,甚至更久。差异源于技术路径不同,而每种方法都需解决基础工程问题,因此商业化时间难以精确预测。来源丨解放日报 作者: 2025/05/19 10:38
  • 1 个简单动作,就能判断膝盖疼是不是有问题!快来看看你中招了没 邓婷 科普中国俗话说得好,人老先老腿,膝关节是人体最主要的承重关节之一,结构复杂灵活,因此也是全身各关节中最容易“生病”的关节。据统计,60 岁以上男性中 60%~70% 的人都患有骨关节炎,女性患病比例则更高。膝关节骨关节炎可以导致关节疼痛,尤其在活动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甚至致残,给日常的生活带来不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然而,仍有许多人对膝关节相关疾病认识不足,存在不少膝关节过度损耗、损伤加重,甚至延误治疗的现象。当膝盖开始出现摩擦感、发凉、发紧、疼痛等症状时,这就是在提醒你需要引起重视了。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一个小动作就能判断你的膝盖有没有问题如果不知道你的膝盖是什么情况,先按照下面的方法走两步。“鸭子步”测试膝盖状态 图片来源:Men's Health你需要缓慢下蹲到最深,然后像小鸭子一样左右腿交替蹲着向前行走。如果下蹲过程中感觉膝盖前方有针刺一样的疼痛,或者觉得膝盖很酸胀,说明膝关节的髌骨软骨可能有损伤。如果行走过程中膝盖卡住动不了,或者觉得膝盖内侧或外侧明显疼痛,则说明半月板可能有损伤。测完之后如果没什么任何不适感,那恭喜你,你还拥有一对健康的膝关节,要注意保护哦!如果感觉有问题的话,请建议尽早到骨关节科就诊,必要的时候完善膝关节 X 线、MRI、超声、CT 等检查,以免病情延误。注意:此方法对大腿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有一定要求,不建议 50 岁以上的人尝试。测之前要做好防护,或在他人陪同下进行,如果关节已经有严重的疼痛、肿胀等症状,也不建议再做这个测试,以免加重膝关节的病变。如果鸭子步还不能满足你自测的欲望,以下这个准确度极高的测试也可以尝试下:Thessaly 测试。首先站立在平坦的地面上,将被测试膝盖弯曲至 20 度,将另一只脚轻轻抬起,也可以一只脚踩在另一只脚上,以保持平衡。图片来源:Samarpan 物理治疗诊所请家人握住被测试者双手,帮助被测试者保持平衡,让测试者在这个姿势下旋转膝盖,一侧膝盖向内旋转,一侧膝盖向外旋转。被测试者在旋转的同时,需要感受是否有疼痛或不适,同时需要注意是否感觉到膝盖的卡住感或不稳定感。分别测试内侧和外侧半月板,每种旋转方式进行 3 次,每次旋转持续约 5 秒。如果测试引起疼痛或卡顿,则该测试被认为是阳性的。内旋引起疼痛:表明存在外侧半月板损伤,外旋引起疼痛:表明存在内侧半月板损伤。测试时注意以下 2 个问题:可以先在膝关节正常位置下进行旋转,用来训练被测试者。测试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屈膝角度不变。最后,再次提醒大家,自测方法并不能完全代替专业医生的诊断,因此,建议在膝关节有症状时尽快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这些习惯或行为会加重膝关节负担那么,如何避免自己的膝盖受伤呢?我们总结了 6 个可能会加重膝盖负担的行为和习惯,快自查!1久坐久站久坐久站可以说是骨科的死对头了,这个习惯会造成腰椎、髋关节、膝关节的慢性劳损。为什么呢?因为膝关节是通过挤压作用将关节滑液里的营养物质送进软骨细胞内,一直坐着不动,关节虽然没有负重,但关节软骨也没有像海绵吸水般的挤压-松弛的过程,自然吸收不到营养。同理,无论什么姿势,维持时间过长,都会对膝关节产生同样的效果。日积月累,持续营养不良,关节软骨会变得疏松脆弱。现在很多年轻人平时没干啥,但膝盖莫名酸痛还经常发凉,一找原因多半就是办公室久坐的锅。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另外,久坐还会让腿部肌肉萎缩,因为肌肉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主要器官,肌肉变弱了,稍微多走点路跑个步,膝关节稳定性变差会更加容易磨损,膝盖就会疼给你看。2蹲坑和跪姿人在做跪姿运动、屈曲半蹲(如打太极拳)或爬楼梯时,髌骨会承受非常大的拉力和压力,这个力量通常可以达到体重的 4~5 倍,跪姿时可达 8 倍之多!反复且不断变化的应力作用于膝关节,膝关节的骨、软骨、韧带就经常需要超负荷工作,因而会产生膝关节的不适或疼痛。如果膝关节长时间处于这种高压状态,会增加软骨的磨损,软骨一旦受损,膝关节失去了缓冲垫的保护,骨头开始磨骨头,就会出现疼痛直到发展成关节炎。所以无论干活还是休息时,都应当尽量避免蹲跪姿势。3盘腿喜欢盘腿坐的人要注意了!膝关节的侧副韧带就像皮筋一样,是有弹性的。盘腿坐的时候,膝关节侧副韧带持续受到牵拉,长此以往,韧带会被逐渐拉松,降低膝关节稳定性,增加膝关节磨损风险。此外,盘腿还会造成膝关节内侧间室压力增高,内侧间室软骨长期高压也会导致软骨损伤。4硬地面上练跳绳在硬地面上跳绳时,水泥地面没有力量缓冲,落地产生的冲击力直接反给膝关节,而且速度越快、重量越大,反冲力越大。同理,在家光脚跳操,穿着普通板鞋、布鞋打篮球等行为也会给膝关节带来很大的冲击力,持续时间长了或者频繁进行类似动作,一样会加速膝关节损伤。5爬坡、爬楼健康的年轻人爬楼梯或者爬山问题不大,但膝关节有损伤、体重超重或老年人不建议将爬山或楼梯作为锻炼方法。因为当上下山的时候,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 3~4 倍,尤其在下山时缺少重力缓冲,身体的瞬时重力会集中加载到一侧关节,对膝关节的损伤更加严重。膝关节有问题的人应该能感受到,爬山的时候通常是下山比上山更难,下楼梯比上楼梯更不舒服。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6肥胖肥胖是造成骨关节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的体重大多超过了膝关节所能承受的正常重量,导致膝关节受力不均,关节负荷增加,加大了软骨边缘的摩擦,加速了软骨丢失、骨赘形成,肥胖还会导致姿势、步态及运动习惯的改变。事实上,在过去,一些长期做体力劳动,如搬运重货物或挑担子的人,虽然他们很精瘦,却也是关节炎最爱的一类人。此外,肥胖还可通过其他代谢并发症间接影响关节,如糖耐量受损、血脂异常症等,这些都可以使人体关节的内环境出现紊乱,间接促进骨关节炎的产生和发展。这几个动作建议你多做1仰卧直腿抬高如果您的膝盖不在最佳状态,请先对股四头肌(大腿前部的肌肉)进行简单的强化锻炼。这个动作对膝盖几乎没有压力。仰卧在地板或其他平面上。弯曲一侧膝盖,将脚平放在地板上。保持另一条腿伸直,将其抬高至对侧膝盖的高度。三组重复 10~15 次。图片来源:Samarpan 物理治疗诊所2俯卧直腿抬高平躺,双腿伸直。收紧臀部的肌肉和一条腿的腿筋,然后向天花板方向抬起,保持 3~5 秒,降低。重复 10~15次。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3侧卧直腿抬高侧身躺,双腿叠放,靠近床面的腿弯曲增加支撑力,伸直上面的腿并将其抬高至 45 度。保持 5~10 秒钟,放下并短暂放松。重复 10~15 次。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4靠墙静蹲背对墙面约 50cm 站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缓慢屈膝将腰背部和臀部紧贴墙面呈半蹲位,双膝关节方向与足尖一致并朝向正前方;膝关节向前不超过脚尖,双膝不可内扣。30~60 秒/组,组间休息 1 分钟,共 3 组;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增加下蹲程度,但不可超过 90°;也可视个人运动能力和训练情况将双足足尖抬起仅足跟着地,以增加训练强度;有膝关节肿胀或疼痛者禁做。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5双膝夹球抬腿坐在椅子上,腰背保持直立,将球或水瓶放于两腿膝盖中间,双腿夹紧,轻轻踮起脚跟,这时会感受到腿部肌肉发力。坚持 40 秒(图片中只是演示动作,停留时间较短),缓慢放下休息,再继续,连续做 10 次,早晚各做一遍。图片来源:wikiHow注意事项:1.任何锻炼请谨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如果锻炼过程中疼痛加重,停止练习或减少运动量,不要盲目坚持。2.如果你的膝关节在急性疼痛期,建议先求助医生对症消炎止痛,不要做任何锻炼。策划制作作者丨邓婷 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 主治医师审核丨纪刚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策划丨林林责编丨王梦如审校丨徐来 林林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作者: 2025/05/15 11:31
  • 当代人,正在被这种“绝症”折磨...... 原创 张琪 科普中国 “医生,我眼前出现了黑点!”“大夫,我的视野在飘柳絮!是不是眼睛出了什么问题?”相信不少人在生活中都遇到过类似的症状。飞蚊症,作为眼科界的“流量担当”,干扰了不少患者的生活。不仅如此,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也总有人因为飞蚊症而烦恼。它不会造成实质性的损伤,但每天清晨睁眼的瞬间,那些如影随形的黑影就准时"打卡上班",带来挥之不去的烦躁与焦虑。更让人烦躁的是,这种情况无法彻底清除,算得上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绝症”。图源:某社交平台那飞蚊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先来看看下面这张图↓↓↓来源:网络想象一下,如果眼前的世界长期飘着虫子、柳絮或线条等等,确实让人很恼火。那这种疾病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飞蚊症!飞蚊症其实是玻璃体内“漂浮物”惹的祸!飞蚊症又叫玻璃体混浊,因此想要了解飞蚊症是怎么来的,不得不提的就是玻璃体。玻璃体是存在于眼球后 4/5 空腔内的无色透明胶质体,前方靠近晶状体,后方紧邻视网膜。它不仅是眼球重要的屈光部件,还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支撑作用。玻璃体堪称人体最精密的生物凝胶,98% 水分构成的透明基质中,交织着 II 型胶原纤维和透明质酸,其纤维排列密度达到每平方毫米 15000 根,间距仅有 0.3 微米,这种精密结构让最先进的光纤都自愧不如。不过,玻璃体再精密,也可能会变性液化。这个过程如同果冻的水分渗出,然后出现体积缩小、玻璃体浓缩,胶原逐渐塌陷,就会产生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混浊漂浮物。后期玻璃体还会逐渐与眼球的后壁脱离开来,这就是玻璃体后脱离。打个比方来说,眼睛如同照相机,视网膜是幕布,晶状体是镜头。外界光线透过角膜、穿过晶状体和玻璃体,就会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转化成视觉信号,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从而感知到视觉。但是,当玻璃体出现漂浮物,便会通过光线投影在视网膜这块“幕布”上,形成的阴影便会随眼球转动产生“相对运动”,患者就会体验到难忘的视觉特效——飞蚊症。就像用手电筒照见空气中的灰尘,越靠近光源(玻璃体前部),影子舞动越妖娆。研究发现,一个直径 0.2 毫米的混浊物,可产生放大 5 倍的阴影效果。所以,那些在你眼前出现的光圈、黑点、柳絮......可能都是“顽皮的漂浮物”在你的玻璃体内玩“行为艺术”。那些年你追过的“黑影”,原来还有不同款!1老年款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青春经不起时间的磋磨,玻璃体也不例外。年龄增加是玻璃体液化混浊最常见的原因。据观察,30 岁后玻璃体逐渐开始出现液化,50 岁人群玻璃体液化率达 58%,80 岁以上几乎 100% 存在玻璃体液化后脱离。特点:混浊物通常呈现点状/环状/蛛网状,美国眼科学会指南指出这类患者 90% 无需治疗。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2近视款近视人群,特别是高度近视人群容易出现。近视每增加 3.00D 度数出现的风险增加 2.3 倍。特点:混浊物通常呈现团絮状或丝状,如有玻璃体后脱离还可能出现环状物。3出血限定款多为眼部外伤、糖尿病、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等疾病造成的眼内出血所致。特点:短期内眼内黑影急剧增多,混浊物通常呈烟雾状/红色团絮状,伴随视力明显下降。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还可能伴有闪光感和窗帘状的视物遮挡感等。4炎症特定款由葡萄膜炎特别是后葡萄膜炎导致的玻璃体内渗出和炎症细胞增多引起。特点:玻璃体内呈星状/尘埃状/雪球样混浊,可伴有眼前黑影飘动、视物变形、视力降低、中心暗点等。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患上飞蚊症怎么办?其实不用特别担心,90% 的飞蚊症都为年龄相关性的玻璃体自然老化结果,对生活质量影响不大的前提下无需治疗建议观察。但如果症状特别明显,影响生活,部分患者可遵医嘱尝试服用碘制剂治疗。另外,也可使用 YAG 激光消融漂浮物。但一定要谨记,不管是用药还是治疗,请和眼科医生共同评估风险收益比。若同时伴有视力明显下降/变形、视物遮挡感、闪光感等,请立即就医,确认是否伴有其他眼部疾病,如前文提到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糖尿病眼底出血等。此外,我们列举了一些养护玻璃体的小 tips 供大家参考注意。· 篮球/拳击时对抗性运动时配戴护目镜。尽量避免外伤及极限运动等,以减少剧烈的玻璃体震荡;· 外出戴墨镜阻挡紫外线引发的玻璃体氧化应激反应· 避免过度近距离用眼,控制近视发展:每用眼 20 分钟眺望 6 米外 20 秒以上。当然,最重要的是注意每年定期进行眼部检查,要像“车辆定期年检”一样关注和爱护我们的眼睛。参考文献[1]Bishop, P. N., et al. (2016). Nature Materials, 15(7), 724-731.[2] Johnson, M. W., et al. (2017). 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182, 99-106.[3] Aging Eye Study Group. (2018). Ophthalmology, 125(9), 1384-1392.[4]Wong, Y. R., Tan, C. S., & Wong, T. Y. (2019). Myopia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vitreous floater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60(6), 2143-2150.[5]Durrani, A. F., & Jabs, D. A. (2021). Inflammatory vitreous opacities in uveitis: The MUST trial data reanalysis. Ocular Immunology and Inflammation, 29(3), 589-595.[6]García, M., Fernández, E., & Rodríguez, G. (2021). 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vitreous floaters' shadow formation. Optometry and Vision Science, 98(11), 1278-1285.[7]Sebag, J., Yee, K. M., & Wa, C. A. (2015). *Natural history of vitreous floaters: A 10-year follow-up stud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3(11), 1033-1041.[8]Delaney, Y. M., Oyinloye, A., & Benjamin, L. (2022). YAG laser vitreolysis outcomes: European multicenter trial.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106(8), 1092-1097.[9]AAO Retina/Vitreous Panel. (2022). 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10]Chew, E. Y., Clemons, T. E., & Agrón, E. (2013). *Long-term effects of vitamins C and E, β-carotene, and zinc o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REDS2 report 28*. Ophthalmology, 127(6), 721-730.策划制作作者丨张琪 卓正医疗眼科医生审核丨刘刚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眼科副主任医师策划丨一诺责编丨一诺审校丨徐来、林林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作者: 2025/05/14 18:02
  • 发生地震时,这件事高层住户千万不要做! 原创 科普中国新媒体 科普中国 5 月 12 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我们生活的城市,有着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它们是城市繁荣的象征。然而,如果地震来袭,这些建筑也会瞬间变成危险之地。身处高楼,该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这是一份关乎生命安全的“自救指南”。策划制作联合出品|科普中国x应急管理部 作者: 2025/05/12 17:26
  • 纳米级精度!我国研究团队首次实现→ 科普中国 西湖大学仇旻教授团队首次采用冰刻技术,在活体生物表面实现精准微纳加工。这些微小的“纹身”展现了超高精度的纳米加工技术和极佳的生物相容性,为研制纳米级医疗设备乃至活体微型机器人带来新的曙光。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刊发在《纳米快报》期刊。基于冰刻技术的水熊虫表面碳质微纳结构表征。图片来源:西湖大学“冰刻技术,即把传统光刻加工的光刻胶替换为冰。将电子束打在冰层上直接雕刻出冰模板,避免了洗胶污染,也为其应用于活体生物加工提供了可能。”论文第一作者杨治蓉解释说,冰刻过程中的“冰”,既可以是普通的水冰,也可以是有机分子低温凝结形成的固体。在实验中,杨治蓉先让水熊虫进入具有强抗逆性的隐生状态,此时其代谢几乎停止。紧接着,她将特制的纳米有机冰膜覆盖在水熊虫身上。随后,经过电子束曝光,指定区域的纳米冰膜变为常温稳定的固体图案,水熊虫“纹身”成功了!科研人员杨治蓉在山上挖苔藓捉水熊虫。图片来源:西湖大学后续的实验发现,为水熊虫量身定制的“纹身”即使经过拉伸、溶剂浸泡和干燥处理,依然牢固如初。这项成果为微生物传感、仿生器件和活体微型机器人等领域开辟了新路径。策划制作来源丨科技日报 作者: 2025/05/12 17:24
  • 早睡 1 小时,变化有多惊人?第一个就没想到 科普中国 这是不是你?深夜 12 点,躺在床上第 800 次发誓再刷 5 分钟就睡,一看时间:什么!!!怎么就凌晨 1 点半了???手机屏幕的光映在脸上,越来越深的黑眼圈和浮肿的脸都在无声控诉:朋友,说好的早点睡呢?睡眠不足的坏处就不多说了,道理都懂:1.全身肥胖、腹型肥胖的风险显著增加,睡得越晚,风险越高;[1]2.抑郁的患病风险显著升高;[2]3.糖尿病风险上升,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3、4]难怪江湖上有一句流传已久的真言:早睡 1 小时,能解决 80% 的人生问题。缓解抑郁、可以减肥、血糖平稳、胃肠功能改善……可不就是人生 80% 问题的答案。记得转给你的熬夜搭子:早点睡,早点睡,你将获得全身器官的称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1.早睡一小时,躺着就能瘦瘦瘦!一项来自 26 个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睡得晚和睡得少都与全身肥胖和腹部肥胖风险增加有关。[5]习惯晚睡,还必须早起的人,胖上加胖。简单来说,睡眠与肥胖的关系是:睡得少,吃得多;睡得多,吃得少。早睡,只要早睡 1 小时,事情会变得很不一样。一项随机临床实验表明,平时睡眠不足 6.5 小时的成年人,睡眠时间每增加 1 小时 = 能量摄入减少 162 千卡 ≈ 少吃 1 碗米饭。[6]两周下来,不改变睡眠习惯的人,胖了约 1 斤;多睡了 1 小时的人,瘦了约 1 斤。研究发现,习惯性睡眠不足的人,只要多睡一小时,每日饮食会减少约 10 克的添加糖,[7]相当于喝奶茶无痛获得了低糖的好处。比起苦苦自律少吃,不如今晚早点睡。2.早睡一小时真的会变开心!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早睡能有多快乐:社交平台截图为了探索早睡早起和抑郁的关系,科学家们对 84 万成年人的睡眠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基因上偏好早睡型的人比晚睡型的人更不容易患重度抑郁症。[8]睡眠中点(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的中间)每提前一个小时,重症抑郁的患病风险将降低 23%。也就是说,对无法自己决定起床时间的打工人,早睡一个小时,就对我们的情绪有保护作用。遇到困难睡大觉,真的有用!早点睡,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焦虑水平。一篇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上的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与焦虑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9]一晚上的睡眠剥夺,会让健康的成年人焦虑水平上升 27%,一半的参与者甚至超过了焦虑症状的临床诊断标准。一晚上的睡眠剥夺后,焦虑水平显著上升 图片来源:研究截图 同一研究中的对比实验则指出,充足的睡眠可以恢复调节焦虑至关重要的大脑前额叶机制,帮助稳定情绪,抵抗焦虑。睡眠充足,大脑内侧前额叶皮层活动增加,焦虑水平下降。图片来源:研究截图 睡个好觉,或许就是焦虑的解药。3.早睡一小时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每个晚睡的人,或许都体会过心脏不舒服的感觉。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真有紧密的关联。睡觉时间每提前 1 小时(不早于晚上 10 点),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会显著降低。[10]晚上 10 到 11 点睡觉,心血管疾病风险最低;11~12 点入睡,心血管发病率高出 12%;午夜 12 点及以后入睡,心血管发病率高出 25%,风险最高。图片来源:研究截一项大型队列研究也发现,与晚睡型人群相比,早睡型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更低,代谢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更低,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11]4.早睡一小时美到你发光!研究发现,睡得晚、睡得少,我们的脸会明显发黄、含水率降低、气色不好。图片来源:研究截图每天早睡 1 小时,堪称零成本护肤大法。想想医美多贵,买护肤品多贵,早睡就有了实际的动力。蹲蹲大家今天的早睡打卡,一起把做医美、买护肤品的统统都省下来,早日实现存钱自由。总结一下:早睡一小时,变美变瘦变开心超健康!除此之外,还能保护血糖健康,保持思路清晰,提高专注力,让人记忆力更好,预防老年痴呆 ……早睡,可能最快重启人生的办法:图片来源:社交媒体上的早睡分享道理都知道了,如何实现早睡而不仅仅是 flag 呢?我们帮大家整理了一些实现早睡的小妙招:早睡小贴士  早上固定时间起床。2.  起床后拉开窗帘见阳光。3.  按时吃早餐。4.  白天避免久坐,没事多动一动。5.  晚上睡前要避光(包括避手机)。记得转给一起熬夜的朋友 or 对象,今晚一起互相监督吧!参考文献[1] Markwald RR, Melanson EL, Smith MR, Higgins J, Perreault L, Eckel RH, Wright KP Jr. Impact of insufficient sleep on 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food intake, and weight gai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3 Apr 2;110(14):5695-700.[2] Daghlas I, Lane JM, Saxena R, Vetter C. Genetically Proxied Diurnal Preference, Sleep Timing, and Risk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AMA Psychiatry. 2021;78(8):903–910.[3] Knutson KL, von Schantz M. Associations between chronotyp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UK Biobank cohort. Chronobiol Int. 2018 Aug;35(8):1045-1053.[4] Shan Z, Ma H, Xie M, Yan P, Guo Y, Bao W, Rong Y, Jackson CL, Hu FB, Liu L. Sleep duration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Diabetes Care. 2015 Mar;38(3):529-37.[5] Tse LA, Wang C, Rangarajan S, Liu Z, Teo K, Yusufali A, Avezum Á, Wielgosz A, Rosengren A, Kruger IM, Chifamba J, Calik KBT, Yeates K, Zatonska K, AlHabib KF, Yusoff K, Kaur M, Ismail N, Seron P, Lopez-Jaramillo P, Poirier P, Gupta R, Khatib R, Kelishadi R, Lear SA, Choudhury T, Mohan V, Li W, Yusuf S. Timing and Length of Nocturnal Sleep and Daytime Napping and Associations With Obesity Types in High-, Middle-, and Low-Income Countries. JAMA Netw Open. 2021 Jun 1;4(6):e2113775. [6] Tasali E, Wroblewski K, Kahn E, Kilkus J, Schoeller DA. Effect of Sleep Extension on Objectively Assessed Energy Intake Among Adults With Overweight in Real-life Setting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Intern Med. 2022;182(4):365–374.[7] Al Khatib HK, Hall WL, Creedon A, Ooi E, Masri T, McGowan L, Harding SV, Darzi J, Pot GK. Sleep extension is a feasible lifestyle intervention in free-living adults who are habitually short sleepers: a potential strategy for decreasing intake of free suga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 Am J Clin Nutr. 2018 Jan 1;107(1):43-53.[8] Daghlas I, Lane JM, Saxena R, Vetter C. Genetically Proxied Diurnal Preference, Sleep Timing, and Risk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AMA Psychiatry. 2021 Aug 1;78(8):903-910.[9] Ben Simon E, Rossi A, Harvey AG, Walker MP. Overanxious and underslept. Nat Hum Behav. 2020 Jan;4(1):100-110. [10] Nikbakhtian S, Reed AB, Obika BD, Morelli D, Cunningham AC, Aral M, Plans D. Accelerometer-derived sleep onset tim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 UK Biobank cohort study. Eur Heart J Digit Health. 2021 Nov 9;2(4):658-666.[11] Knutson KL, von Schantz M. Associations between chronotyp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UK Biobank cohort. Chronobiol Int. 2018 Aug;35(8):1045-1053.[12] Matsubara A, Deng G, Gong L, Chew E, Furue M, Xu Y, Fang B, Hakozaki T. Sleep Deprivation Increases Facial Skin Yellowness. J Clin Med. 2023 Jan 12;12(2):615.策划制作来源丨丁香医生(ID:DingXiangYiSheng)审核丨詹丽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教授责编丨钟艳平审校丨徐来 林林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作者: 2025/05/06 10:11
  • 我国多种关键医用同位素实现批量化生产 科普中国 日前,《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迎来高速发展。其中,同位素自主供应能力实现显著突破,镥-177、钇-90、镭-223、碘-125等多种关键医用同位素实现批量化生产,高丰度13CO气体等稳定性同位素自主化生产进展迅速;成功研发国内首台S波段10MeV/32kW大功率工业辐照电子加速器;华北、华东靶向诊疗医药生产基地等进入生产线安装和辐射安全许可证取证阶段,已在全国布局37家核医药中心,实现对国内主要区域放射性药物生产销售全覆盖;国内首个骨显像用PET显像剂——氟[18F]化钠注射液等多款新型放射性药物获批上市。同时,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商运核电机组为57台,总装机容量5976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核电累计发电量4447亿千瓦时,居全球第二,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72%,年度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3.34亿吨,其中福建、辽宁核电发电量占比超过20%;在建核电机组28台,总装机容量3370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18年保持全球第一;国内核电主设备累计交付114台套,较2023年增长一倍。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煤电发电量占比逐步降低,核电作为高效稳定、不受自然条件制约的低碳能源,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性支撑。报告预测,2030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将跃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40年我国核电装机或达2亿千瓦,发电量占比将达到约10%。来源丨光明日报 作者: 2025/04/30 15:50
  • 痛风“祸根”被揪出!我们对嘌呤的误解实在太深了…… 创新内蒙古 (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 2025/04/25 15:15
  • 【保密提醒】谨防AI成为泄密“跑风口” 原创 钟声 保密观 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AI写作、AI对话、AI合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断用于办公场景,特别是AI写作深受办公人士的青睐,仅需输入关键词就可一键生成文章,快速提高办公效率。殊不知,AI工具在便捷办公的同时,也带来一定泄密风险。依托AI出方案  敏感内容网上传某涉密单位工作人员李某,在起草一份涉密方案时,听同事说AI写作很好用,只要写上主题和需求,就可以帮忙写出文稿。李某在好奇心驱使下,在手机上下载一款AI写作应用软件,并私自将该涉密方案的部分敏感内容输入AI写作工具,通过AI代写生成网络文件资料。事件发生后,李某受到严肃处理。借助AI提效率  科研成果遭泄露某科研机构一研究人员保密意识淡薄,为快速完成研究报告,擅自使用一款流行的AI写作应用软件辅助办公,将部分核心数据及实验成果上传到该应用,导致该研究报告中的部分涉密敏感信息被泄露,在网上流传,给该科研机构造成经济损失,也给国家利益带来损害。事件发生后,该研究人员受到严肃处理。隐患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高度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平台,AI接收的国家秘密信息会被作为大语言模型进行学习训练,数据获取、处理、存储、运算、传输各环节均面临泄露风险。AI数据挖掘功能可基于海量原始数据进行多维推理和关联分析,哪怕只是截取涉密文件片段,也存在被攻击窃取或经关联汇聚后泄密的风险。纪律提醒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使用AI办公须绷紧保密之弦,使用合法合规的国产大模型,强化风险意识,规范使用流程,不得将涉密文件、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以拍照、输入、复制以及其他任何形式,部分或者全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进行处理,坚决避免AI办公泄密。法规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非涉密信息系统、非涉密信息设备存储或者处理国家秘密。《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九条明确要求,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加强对训练数据和训练数据处理活动的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处置网络数据安全风险。 作者: 2025/04/24 09:55
  • 全电驱动!世界最大,正式投用 科普中国 4月22日,由中交集团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最大全电驱可拆装环保绞吸船——“浚澜”船,在官厅水库清淤试点工程中正式投入使用。“浚澜”船是中交集团为官厅水库治理量身定制的“清淤利器”。该船搭载可拆装疏浚装备领域最强的电力驱动挖掘输送系统,绞刀功率达600千瓦,作业时如同“水下金刚钻”,能够轻松应对中高强度土质,每小时标准疏浚量达2000立方米,相当于每小时可以挖出一座标准游泳池。其最远输送距离可达5公里,最大挖深25米,接入深水模块后挖深可达60米。该船采用双动力模式,接入高压岸电,可实现施工作业零碳排放。同时,借助模块化设计,船体可以实现“积木式”拼装拆卸,拆成九大模块后可以实现陆地运输,在码头拼装后可在A级航区拖航,实现水陆两栖灵活调遣,可适应国内绝大多数江河湖库。来源丨科技日报 作者: 2025/04/23 11:24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