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中国
  • 我国又有大动作!月球也要有导航系统了? 近期,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空局、韩国、印度等国家和组织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探月规划,其中不乏新颖的亮点,比如建设月球通信导航星座,利用低轨探测器、跳跃探测器等手段寻找水冰资源。新一轮探月活动即将拉开大幕,相比之前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探月任务,新任务有何不同之处?预计新任务又会应用哪些新技术、新思路呢?01打造月球版卫星导航卫星导航系统在地面导航、通信、资源探测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完全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是每一个航天大国追求的目标。为了支持在月球表面开展更复杂的任务,更好地对月球进行全面勘测,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国际竞争已经延伸到了月球附近。通信导航卫星服务探月任务示意图国家航天局曾公布,我国正在论证构建环月球通信导航卫星星座,首次发射可能在 2024 年左右进行。简单地说,这将是月球版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未来月面作业提供中继通信、导航等服务,为接下来更复杂的探月任务提供信息支持。欧空局同样启动了在绕月轨道上建立一个导航和通信卫星网络的计划,而在这方面“走得最快”的还是美国宇航局。2022 年 6 月 28 日,美国**“顶石”探测器升空,这也是美国近 10 年来首次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作为“阿尔忒弥斯计划”的先行者,这个只有微波炉大小的探测器被宣传为“世界上第一颗月球导航卫星”**,这标志着美国打造月球版 GPS 进入了实质性部署阶段。可能有人感到奇怪:月球上无人居住,也没有汽车行驶,对导航的应用需求极少,为什么一定要打造复杂的卫星导航系统呢?实际上,如果只是探测月球正面的话,那么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导航卫星就能满足任务需求了。但探测月球两极和背面时无法借助传统的导航卫星,人类有必要向月球发射特殊的“信使”。如今,人类正在迈入月球探索与开发的新时代,月面活动将越来越多。未来诸多无人探测器和载人航天器会成功登月,在复杂的月球表面上行动,迈出更多的“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这些都需要更加精准的导航信息、更加流畅的大容量通信保障,所以建设完善的月球通信导航星座是必不可少的。02为月球精准“画像”近年来,多国提出了对月球勘测轨道器的新需求。由于在低轨道绕月飞行,它可以提供高精度月球数字标高地图,还能够辅助勘测可能的着陆点,评估月球上的水和其他资源(包括可以用来发电的太阳光照情况),分析未来航天员可能面对的辐射环境等。美国宇航局在 21 世纪初出台**“新太空探索计划”**,首个任务就是 2009 年发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它运行在50公里高的极月轨道上,传回了全天候月温图、月面大地坐标、高分辨率彩色图片、月面紫外返照率等大量信息资料。未来,美国宇航局还规划发射核动力月球车,争取从月背采集更多样品,由航天员送回地球。2022 年 12 月 27 日,韩国首个月球轨道探测器**“赏月号”**成功进入预定绕月轨道。耐人寻味的是,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曾希望将“赏月号”的轨道高度调整为300公里,以便早日入轨,却在美国宇航局坚持下,使轨道高度维持在最初的目标 100 千米。原来,“赏月号”携带了美国宇航局的阴影相机,通过使用高分辨率摄像头观测月面,重点对月球南极永久阴影区进行精确成像,将帮助“阿尔忒弥斯计划”选定登月点和水冰痕迹,并服务计划于 2032 年发射的韩国月球着陆器。韩国首个月球轨道探测器“赏月号”“赏月号”从绕月轨道上拍摄“地出”尽管遭遇了“月船 2 号”的失败,但印度并未放弃探月雄心。今年初,印度空间组织宣布,印度第三次探月任务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发射。今年 2 月,印度月船三号着陆器通过了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测试,3 月完成了关键振动和声学环境测试,并增加了更多保障措施。未来,月船三号推进舱将主要承担中继通信任务,配合执行环月遥感任务的月船二号推进舱,共同支持重约 26 千克的月球车在月面工作半个月左右,从而为印度下一步探月任务提供更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各国更多探月任务正在推进中,普遍希望获取丰富的月球信息,绘制更精细的“月亮女神画像”。**我国今年将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未来,“嫦娥六号”将从月球背面采集更多样品,争取实现 2000 克的目标。日本的“白兔-R”已在今年 3 月底成功进入环月轨道,预计 4 月底这款商业航天着陆器将携带阿联酋首辆月球车、日本小型机器人落入月球正面北部阿特拉斯陨石坑,研究月壤、月岩和尘埃运动以及月面的等离子体状况。略显尴尬的是美国的“月球手电筒”,这颗立方星由“白兔-R”搭载,原计划进入距月面最近约 15 千米的绕月轨道,通过红外激光器和新型激光反射仪从月球南极永久阴影区寻找水冰资源。可惜其在测试“绿色推进剂”时遭遇故障,迫使“月球手电筒”的任务从绕月飞行降级为月球飞掠。03飞跃探测月面奥妙多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嫦娥七号”准备着陆月球南极,开展飞跃探测,寻找水资源。而未来“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将组成月球南极科研站基本型,包括月球轨道器、着陆器、月球车、飞跃器及若干科学探测仪器。此外,国外多家商业航天公司公布了使用跳跃机器人勘测月球表面的计划。未来月球飞跃探测器有望发挥更大作用那么飞跃探测、跳跃探测是什么意思?这类航天器执行任务有什么独特优势呢?目前,登上外星球的探测器可以分为着陆器和巡视器两大类。着陆器将巡视器送到外星球表面后,就已经初步完成任务。巡视器可以离开着陆点探测,但受限制较大。传统的月球车除了在月夜休息外,还需要频繁避开月面岩石、坑洞、坡道等障碍,行驶过程如履薄冰,不可能“飙车”。如果月球探测器可以“跳起来”,在月面上反复着陆和行进,无疑能够显著提高探测效率和综合效益。此外,月球表面一些区域情况不明,无法派遣传统的月球车进行探测,而月球飞跃探测器将在观测复杂地形时具备独特优势。更进一步,月球飞跃探测器可以直接“飞”进永久阴影区,只需事先利用轨道器搭载的微波成像雷达,对永久阴影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以便详细规划空中与着陆路径。预计它完成一次永久阴影区探测任务后,就可以回到光照区进行充电,以备执行下一次任务。当然,为了应对复杂的月面情况,月球飞跃探测器不能完全依赖太阳能,可以考虑提前储备一些燃料,且在关键时刻使用。未来,月球飞跃探测器如果有望利用核能技术,工作持续性和效率必将大幅提升。即便如此,想要让月球飞跃探测器和跳跃机器人在月球表面正常运行,仍是不容易的事。毕竟月球没有稠密的大气层,探测器频繁“起飞”难度不小,着陆时缓冲不足,风险更大。为此,科研人员还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努力。随着航天技术进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探测器以飞跃或跳跃的姿态为月球表面“增添动感”,揭开更多月球奥秘,进而为月球资源探测开发、月球基地建设以及人类长期驻留月球打下坚实的基础。放眼未来,探月活动必将在前进或挫折中不断呈现新亮点,吸引大众关注。因为它不仅扩展了人类的观察视野和活动空间,还促进了科技发展和成果应用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前沿科技潮流,更满足了人类进步的核心动力——好奇心。来源:中国航天报 作者: 2023/04/19 09:32
  • 春夏交时雨生百谷,“谷雨”对农业生产到底有何意义? 四月过半,告别乍暖还寒,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也即将来临。在渐暖的日光里,秧苗初插、作物新种。雨生百谷,一片繁华扑面而来。(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谷雨:雨生百谷为什么常说“春雨贵如油”?中国是东亚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事实上,谷雨时节我国大体上只有华南地区开始进入雨季。6月,雨带转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的雨会下个没完没了,俗称“梅雨”;7月,华北进入雨季。尽管如此,比起立春、惊蛰、清明这前几个节气,谷雨时节的雨水还是很快多起来了。(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有句农谚叫做“谷雨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是说谷雨前后若是下雨会是个好年景,预示着丰收,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好。所以,古往今来的劳动人民们,都很重视谷雨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谷雨也蕴涵着“雨生百谷”之意,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雨生百谷,劳作忙谷雨将谷和雨联系起来,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谷雨节气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好时节。这个时候,北方的小麦返青后开始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直至6月渐次成熟。小麦对水分的需求巨大,每生产1公斤小麦约需1公斤至1.2公斤水,眼下正是小麦最需要水的时候,如果缺水会严重减产、无法补救。即使在南方水稻产区,此刻也是在水田里插秧的季节了。没有水,农民们将无从着手。小麦、稻米都是谷物,古人很早就认为“雨生百谷”,这一时期的雨水被称为“谷雨”,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图片来源:新华网)谷雨时节南方也有摘茶的习俗,民间还有谚语“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过冬季的休养生息后,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采一些新茶回来泡水饮。谷雨时节采制的茶叶常被称为“雨前茶”或“二春茶”,为茶中上品。“谷雨莫等闲,春耕到眼前”,地里的活儿不等人,正如时光不待你我,就用珍惜和拼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火热夏天吧。综合来源:新华网、人民网等 作者: 2023/04/19 09:31
  • 最早的骆驼只有兔子大小?一文读懂骆驼的进化史 大家都知道,骆驼有个闻名遐迩的美称“沙漠之舟”,但在骆驼家族4000万年漫长的演化历史当中,它们其实和沙漠并没有什么缘分,绝大多数史前骆驼都生活在相对更舒适的环境中,即使是最耐饥渴的现代骆驼,形态也并非是为适应沙漠量身定制的。历史上的各种骆驼来源:valentint.blog早期瞪羚型骆驼已知最早的骆驼科成员,是生活在中始新世的昔祖驼(Poebrodon),可能只有兔子大小,由于已知化石材料过于有限,还无从得知确切的身体形态。但在昔祖驼之后不久,一类轻盈灵敏的小型骆驼就遍布了日益开阔的北美中部原野,这就是骆驼科走向草原的初号机——先驼(Poebrotherium)。先驼来源:prehistoric-fauna先驼最引以为豪的当属那对大长腿,而且四肢比例近似后世的瞪羚,可以说是同时期陆地动物奔跑速度天花板。在先驼身上,已经有了不少趋似现代骆驼的特征,比如最后一颗门齿和第一颗前臼齿的形态犬齿化,这让骆驼一开口就是一副龇牙咧嘴的表情。来源:gifer在晚渐新世,形态更进步的窄臼驼亚科(Stenomylus)取代了先驼,相比较为原始的先驼,它的臼齿比例更大、齿冠更高,更适应啃食日趋粗糙的草类植物。虽然在牙口方面有明显的进步,但身体形态反而是更加细小,更往瞪羚的形象上靠。从渐新世开始全球的气候逐渐转向干冷,草原面积与日俱增,早期骆驼近似瞪羚的生态位,使它们在与其他的骆驼竞争当中取得了主动权。窄臼驼在那个时代,是骆驼家族中最为兴盛的成员,但是一些骨骼细节特征显示,它并不是现生骆驼的祖先,在早中新世,逐渐衰亡,最终走向灭绝。窄齿驼来源:Twitter本来形态非常讨巧的瞪羚型骆驼,为何会最终消失在演化尘埃之中呢?这一点目前还无法完美解释,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新世同样适应草原环境的马科和叉角羚科陆续崛起,势必对骆驼科造成挤兑。论食草,骆驼的吃草效率不如马,消化吸收能力又不如反刍亚目的叉角羚,本来身为草原先驱的骆驼科,反而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至此,骆驼家族需要进一步升级,来应对北美草原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早中新世的北美来源:Wikipedia怪异的长颈鹿型骆驼晚渐新世时期,与窄臼驼共存的还有一种名为近祖驼(Gentilicamelus)的细小骆驼,可能是现生骆驼和羊驼的史前远祖。早中新世-中中新世,骆驼家族达到了多样性高峰,十几个属类形态各异的骆驼曾一度共同在北美原野驰骋,这时的占据主流骆驼依旧近乎于窄臼驼的加强版,四肢相对现代骆驼同样较短,以地面草类为主食。在这诸多驼类当中,尖趾驼(Oxydactylus)似乎预判未来的演化趋势,率先演化出了长颈部,试图采食高处的植物,不与其它食草动物在低处无效内卷。只可惜碍于娇小的身形,哪怕脖子伸直,高度也不超过一个成年人的身高,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尖趾驼来源:DeviantArt尖趾驼的意志被形态更为极致的高驼(Aepycamelus)所继承,在史前骆驼当中,高驼可以说是最像长颈鹿的骆驼。最常见的长颈高驼头部高度达到3米,晚期的大高驼甚至头高可超过5米,是当时最为高大的骆驼,由于显著的身高优势,北美几乎没有什么其他食草动物能够和高驼在同一水平线下竞争。也因此高驼成为了北美史上最稳定、长寿的骆驼科成员之一,几乎持续了一千万年之久,由于长颈鹿科从始至终未能进入北美,这套偷师来的演化策略获得了极大成功,在中中新世之后,绝大多数新兴的骆驼,都走上了这条长颈道路。高驼来源:Wikipedia但也有一些剑走偏锋的,像佛州鳄吻驼(Floridatragulus),选择拉长自己的脸,整个头部如同鳄鱼和骆驼的杂交。佛罗里达鳄吻驼来源:TGStat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骆驼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到中新世末,现生骆驼所属的真驼亚科横扫一切,一统骆驼王国。已知最早的成员是早中中新世的西方驼(Hesperocamelus),效仿那些长颈鹿型骆驼取食树木枝叶,成功淘汰了那些食草的原始骆驼。随着在距今1600万年前,分化出羊驼族和骆驼族。先说骆驼族,最早的成员是只有大羊驼大小的前驼(Procamelus),根据足部骨体形态推测,前驼已经长出了现代骆驼脚上宽厚的肉质足垫,同样是一类非常长寿的古驼,直到距今600万年前的中新世末才彻底灭绝,延续长达千万年。硕足驼来源:Dinopedia有句话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骆驼族历史上盛产各种庞然大物。1000万年前的硕足驼(Megatylopus),是最早的巨驼,体重估计已达1吨以上,几乎是当时北美最硕大沉重的偶蹄动物。根据对它的肩背部形态判断,证实已经具备驼峰,只是未必像今天的骆驼那般高耸。硕足驼来源:Dinopedia到了上新世,一批更加庞大的骆驼横行于北美大陆,包括巨足驼(Titanotylopus)、象驼(Gigantocamelus)以及北美史上最大的骆驼——梅氏伟驼(Megacamelus merriami),这种骆驼的身高估计达到3.3米,体重可达2吨以上,可能是史上最大的偶蹄目。演化史上的“驼然大物”来源:valentint.blog.bg今天的双峰驼、单峰驼好像是专门为了适应沙漠而出现的,长而密的睫毛可以在风沙中保护眼睛;开合自由的鼻孔可以阻挡沙尘;修长的四肢,扁平的脚掌,也适合在沙漠中行走。令人意外的是,骆驼习得这套神装的地方并非茫茫沙海,而是寒冷贫瘠的北方草原。这两种骆驼的直系祖先副驼(Paracamelus),为了逃避故乡北美激烈内卷而往北迁徙,甚至一度进入寒冷荒凉的北极圈以北。更是在之后,跨越白令陆桥,成为了第一批进入旧大陆的驼类,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北极圈的副驼来源:National Geographic极端的严寒气候不支持高大的植被生长,原本以食叶为主的副驼再次将食物转向粗糙干瘪的草类,它们演变出越来越发达的驼峰,其循环系统在千锤百炼之下愈发刚强,这份坚持让骆驼开启了一方新天地。在体型上也是再接再厉,叙利亚发现的莫氏驼(Camelus moreli)甚至要比梅氏伟驼还要粗壮高大,只是由于目前出土的化石太过零碎,还没法确定其为史上第一大骆驼。莫氏驼是今天单峰驼、双峰驼的同属近亲来源:prehistoric-fauna当骆驼在旧大陆方兴未艾之时,它们在北美老家却逐渐陷入了绝境,已知北美最后的真驼族成员西部拟驼(Camelops hesternus),最终在13000年前彻底消亡,作为整个家族龙兴之地的北美从此再无骆驼。拟驼来源:CTV News网红神兽是如何炼成的:羊驼族最后再来讲一讲羊驼族,相比于体型越来越彪悍粗犷的骆驼族,羊驼一类始终保持着相对原始纤细的形态。今天只有南美生存着两种野生羊驼——原驼和骆马,它们都是深居高山,体态细小。现生羊驼族四个物种来源:https://www.inca1.com/史前美洲最常见的羊驼族是半驼(Hemiauchenia),体型和小个体单峰驼相当,半驼是一类适应能力非常强悍的古驼,从晚中新世一直生存到一万多年前的更新世末,并在早更新世和其近亲古美洲驼(Palaeolama)一起,从巴拿马陆桥一路南下至南美,良好适应了开阔的南美潘帕斯草原。但是随后的更新世末灭绝事件,却最终也把这种坚强的古驼送进了坟墓。在南美的半驼来源:Reddit随着半驼和古美洲驼的消失,曾经占据了晚期骆驼科演化主流的长颈食叶型骆驼彻底灭绝,半驼的后裔原驼和骆马为了适应南美的山地环境,和远亲两种骆驼一样,再次将食性转向了低矮的草类。某种意义上,这种“回归原点”,真可谓是大自然给骆驼科开下的一个黑色玩笑。骆驼科的起源扩散来源:Reddit参考文献:1. Palmer, D., ed. (1999). The Marshall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Animals. London: Marshall Editions. pp. 274–277.2. A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sequence of the wild two-humped camel (Camelus bactrianus ferus): an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camelidae.3. Monophyletic origin of domestic bactrian camel (Camelus bactrianus) and its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tant wild camel (Camelus bactrianus ferus).4. Moore, Katherine M. (2016). "Early Domesticated Camelids in the Andes". In Capriles, Jose M.; Tripcevich, Nicholas (eds.). The Archaeology of Andean Pastoralism.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5. 《普林斯顿古兽图鉴》6. "Giant camel fossil found in Syria".by BBC News. 10 October 2006.7. 《Mammoths, sabertooths, and hominids : 65 million years of mammalian evolution in Europe》  作者: 2023/04/19 09:30
  • 家中这些噪音,你中过招吗?3个方法,教你削弱噪音! 吵死了!这大概是我们对噪声最直接真实的反应了。1910年,著名德国医学家,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得主罗伯特·科赫也说过:“总有一天人类将与噪声激烈搏斗,就像对付霍乱和瘟疫一样。”现在看来,他说得一点都没错。咱们日常生活中总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噪声,很多研究都表明,噪声对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于是,为了加强对噪声污染的认识,从2003年开始,每年的4月16日被定为世界噪声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噪声会带来什么危害,咱们身边都有哪些噪声以及如何对付它们。01噪声,软刀子伤人虽然噪声无形无质,但它无孔不入,能够伤人于无形。首先就是对听力的“硬伤害”。在过去,很多铁匠都耳背,这就是因为成天叮咣叮咣打铁,总是处于噪声环境中,耳内的听觉毛细胞会失去敏感性,日子长了,听力就会下降。除此之外,像很多工厂里各类机械全力运作时噪声也不小,如果不佩戴耳罩,也会导致听力下降。而突发性的巨大声响,如爆炸、撞击等,也会伤害耳朵导致暂时甚至永久失聪。还有一些低频噪声,甚至能直接作用于内脏。此外噪声还会带来一些“软伤害”。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在有噪声的环境中更容易心浮气躁,这可不是错觉,噪声确实不仅会伤害耳朵,还会让我们的身心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比如失眠、头痛、恶心、暴躁、注意力涣散等等。噪声的危害跟什么有关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自然是音量。与常识完全一致,噪声越吵则伤害越高。要衡量声音吵不吵,我们常常得用到一个单位叫做分贝(写作dB),比如我们常听说到了160dB人会疼痛难忍,甚至昏厥;喷气式飞机起飞时的噪声可达120dB;85dB以上的声音会使耳朵发生不可逆的伤害;安静的公园环境下有40dB等等。这里也需要提醒大家,分贝可不像kg、ml之类直观的单位,每增加3分贝,声压就要翻一倍,但我们的耳朵,通常对这区区3分贝变化不怎么敏感,了解了这一点,咱调音量的时候咱还是节制一点吧。除了音量之外,噪声的种类也会影响我们的感受,比如金属加工厂的刺耳噪音,比起音乐节上震耳欲聋的音乐,就更让人抓狂。而音量适度的白噪声,对很多人来说则有助于平静心情。02噪声,就潜伏在我们家里一说到噪声,我们常常一下会想到热闹的街市,繁忙的厂房,但其实咱们自己家里,也常会有噪声污染,而我们却往往难以察觉。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的适应能力真的很强,很多比较规律的噪声,像什么电脑机箱风扇、空调、冰箱等等,可能刚开始觉得有点吵,长时间运行后,我们就会自动忽略掉,该干嘛干嘛不会耽误。但如果音量较大,长此以往还是会对健康不利。还有一些噪声则本身比较隐蔽,像500Hz以下的噪声叫低频噪声,一方面这样的噪声并不容易被人听清,另一方面这类噪声传播力非常强,声音不用很大就能造成影响。常见的比如电梯运行,空调制冷,水泵等设备工作,都有可能带来低频噪声,可通过增加减震措施来缓解。除此之外,美妙的音乐尽管严格按定义来说不应属于噪声,但如果我们欣赏音乐时,特别是使用耳机耳塞时,音量开得过大的话,仍然会损害听力。此外,不少乐器全力演奏时,音量也非常可观,可能造成噪声污染。03噪声,可以这样削弱想削弱家里的噪声,其实总结起来就三个办法最实用:①削弱声源②隔绝传播③堵住耳朵……咱们家里的噪声源多为家电,要想削弱它们发出的噪声,首先在购买环节就可以货比三家,挑选工作噪声小的。同类设备通常功率低则噪声小,比如卧室用的空调就可以选功率低一点的,这样工作的时候噪声也小,不至于打扰睡眠。带有风扇的设备,比如电脑、吸油烟机、电风扇、空调等,使用时间长了,就可能藏污纳垢使噪声增大,因此我们要定期清理。此外,很多家电本来正常工作的时候音量可以接受,但使用较长时间之后可能出现故障,导致噪声音量大增,冰箱和洗衣机尤为常见,这种情况下咱得及时送修以降低噪声、避免损坏。当然,还有一些噪声可能来自邻居家或户外,我们一方面可以给门窗、墙壁做做隔音,另一方面可以找找原因,看看噪声是否超过标准,以便好好沟通。噪声检测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不过现在有很多手机App都能测分贝数,能给我们一个大概的参考。想要降低噪声的危害,最后还有一招,那就是使用降噪设备,比如主流的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开启降噪能够将噪声削减近30分贝,而入耳式的记忆海绵隔音耳塞,也能有效地阻隔噪声。作者|丁崝 科普作者审核|庞宇峰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五官科副主任医师 作者: 2023/04/19 09:29
  • 有新发现!这两块砖背后,藏着一个大秘密…… 绿釉莲花瓦当、蓝釉方砖、楔形砖……位于拉萨市曲水县才纳村的温江多遗址现场吐蕃历史文化的印记跨越时光在这里浮现近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组织召开2022年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众分享报告会展示了温江多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让我们一起探索吐蕃高等级建筑的神秘风貌出土于温江多遗址西南角佛塔的楔形砖是由方砖砍削加工而成的一端厚一端薄 外观呈楔形是唐代从初唐到盛唐时期高等级建筑上使用的建筑工艺瓦当是我国古建筑上常用的构件温江多遗址龟趺基址出土的绿釉莲花瓦当保存完整形制和釉色精美与唐昭陵出土的莲花纹瓦当相似是唐朝与吐蕃间密切交往的体现这是温江多遗址出土的砖瓦它们的种类形制呈现出典型的汉地特征多数带有蓝色、绿色、白色等多种釉色与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出土的琉璃瓦有相似之处这是温江多遗址西南塔景象,拍摄于2021年。图片来源: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塔基、墙基、房址、灰坑……温江多遗址的考古发掘是针对吐蕃行宫与佛寺遗址的首次科学考古工作揭示了吐蕃高等级建筑的形制与结构这是温江多遗址中区西部T0905探方的地层与遗迹,拍摄于2022年。图片来源: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席琳表示温江多遗址的考古发现是唐朝与吐蕃友好往来最好的历史实证为研究汉藏交流史、西藏建筑史、藏传佛教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在砖与瓦的方寸之间我们感受藏文化的神秘见证文明的辉煌感悟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考古发掘仍在继续让我们共同期待……来源:新华社 作者: 2023/04/18 11:25
  • 猴头菇,长得像猴头吗?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人类最佳的饮食结构是“一荤一素一菇”,原本秘藏深山的伞菌,如今悄然跃上了餐桌,成了人们舌尖上的“新宠”。而这其中,猴头菇凭借着自身极高的营养价值,于百菌齐放中“一菇独秀”。图片来源于作者,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猴头菇的由来猴头菇又名猴头、猴头菌、刺猬菌、菜花菌等,为担子菌纲齿菌科猴头属食用菌。虽然猴头菇的名字听起来不陌生,但是很多人未必见过真正的猴头菇本尊,猴头菇的形状很特殊,它的子实体圆而厚,菌盖生有须刺,须刺向上,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毛茸茸、圆乎乎,酷似猴子的脑袋,便收获了“猴头菇”的美称。图片来源于作者,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猴头菇是中国八大“山珍”之一,既是一种食用珍品,又是重要的药用菌,自古就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与熊掌、海参和鲨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 新鲜的猴头菇是米白色的,外面毛茸茸的东西,叫菌刺。新鲜猴头菇的菌刺软软的,含水分比较多,稍用力掐就会断,用来炖汤,味道很是鲜美。我国是野生猴菇的主要产地,猴头菌是腐生菌,在我国西南山区,主要在七八月份,才会现身于山区林中腐木上,在我国东北则一般在八九月份出没。由于野生猴头菇产量较少,现在基本是人工栽培的。猴头菇为何受大家欢迎?《中国药用真菌》记载:“猴头菇味甘、性平、能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治疗神经衰弱,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医治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猴头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硫胺素、核黄素等营养物质,同时还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有关研究表明,猴头菇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调节体内的血脂水平,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理想食品。猴头菇中含有的猴头菇多糖能够调节消化系统功能,促进胃黏膜的再生和修复,增强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对于胃溃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猴头菇中含有的猴头菇多肽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是宜药宜膳的理想食品。图片来源于作者,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如何处理干猴头菇新鲜猴头菇可以直接烹调,但因为不易贮存。市场上的猴头菇多为干制品,食用时须先涨发,俗称水发猴头。与普通的干制菌菇相比,猴头菇的泡发比较复杂,一般来讲,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进行泡发。1、将猴头菇用清水洗净放入盆内,加入沸水上笼蒸几个小时,直至手捏猴头菇无硬疙瘩时即可。2、将猴头菇洗净放入清水锅中,用小火慢慢煮焖几个小时,直至发透即可。3、将猴头菇洗净放入沸水锅中,加入适量食用碱用小火慢慢焖煮,直至将猴头菇发透,之后用清水先漂洗后冲洗,直至去净碱味。4、将猴头菇洗净放入清水锅中,用小火焖煮2—3小时,然后加入高汤或食用油,继续煮至猴头菇发透,当然也可以将猴头菇加高汤入笼蒸制。需要注意的是,泡发时在将猴头菇洗净后,最好先放在冷水中浸泡一会再加沸水入笼蒸制或入锅焖煮,这样效果更好,泡好后要把猴头菇的根蒂剪掉,不然煲汤会苦。撰文:唠科开脑洞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 2023/04/18 10:54
  • 喝冰水会牙疼?你的牙齿可能出了大问题!别再怪冰水了! 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你体验过这种剧烈的牙痛吗?有些人喝太凉或太热的水时,牙就会痛,甚至用凉水刷牙都会酸痛,但没有这些刺激,牙也就不会痛。这种牙痛多数与牙齿表面破坏有关,一般是有龋洞或外伤、磨损的牙比较常见。当牙齿没有温度刺激时,出现剧烈的牙痛,也就是所谓的自发性痛。而且夜间比白天痛得会更明显,难以耐受,痛的时候分不清是哪颗牙,甚至分不出是下牙痛还是上牙痛。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如果出现以上这种情况,牙齿可能是发生了急性牙髓炎或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了解急性牙髓炎前,先来认识一下牙齿的结构,看看“牙髓”到底是什么?01牙髓是什么?牙齿从口腔中能够看到的部分叫牙冠。牙冠外面的一层是牙釉质,里面一层是牙本质,牙本质不但是牙冠的一部分,也是牙根的一部分。牙本质中间部分的软组织就是是牙髓了。牙髓里有血液、神经和淋巴,能够营养牙齿。一旦牙齿受到损害,比如龋齿、外伤等,细菌通过牙体缺损的部位感染牙髓,就有可能导致牙髓炎。急性牙髓炎引起的牙痛有四大特点:1. 疼痛较为剧烈,一般很难耐受;2. 自发性疼痛,在没有刺激的时候也会疼痛;3. 夜间疼痛比白天更明显;4. 不能确定疼痛的牙齿,这是由于牙髓神经来自三叉神经,三叉神经分为上中下三支,疼痛反馈到中枢容易被混淆。急性牙髓炎引起的这种牙痛,因为牙髓腔里的压力很高,是无法通过吃药来缓解的,建议患者一定要及早到医院进行治疗。02急性牙髓炎怎么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治疗主要是摘除牙髓,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也就是常说的“根管治疗”。如果是龋齿引起的牙髓炎,用牙科钻针从龋洞中钻通髓腔,可以释放牙髓腔中的压力,疼痛立即缓解。由于急性牙髓炎的牙髓是有活力的,需要在麻醉下对牙髓进行操作。比较彻底的止痛方法,就是将牙髓摘除,也就是在局麻下将牙齿内发炎的牙髓(牙神经)取出来,取出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基本都会消除。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不论牙髓是否暴露,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生将牙髓摘除后,都应该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根管治疗是将牙髓彻底清理干净,同时将根管预备成需要的形状,再用生物相容性的材料,例如牙胶和封闭剂等将根管严密填塞,达到预防根尖周病变的目的。目前,根管治疗是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周炎等的最佳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杜绝口腔其他地方的细菌进入髓腔,让患牙不再发生病变,得以保留。那么,发生牙髓炎后就要把牙髓取出来吗?还能保留吗?03哪些牙髓炎患者可以保留牙髓?哪些不可以?牙髓炎分为可复性牙髓炎和不可复性牙髓炎。可复性牙髓炎一般表现为,牙齿在冷和热等刺激后出现一过性疼痛,疼痛时间很短,可为几秒钟,很快自行恢复。特点是温度刺激时疼痛,去除刺激后疼痛立即消失。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可复性牙髓炎对牙髓损伤较小,及时去除刺激因素并给予一定治疗后,牙髓能够恢复到原有状态,一般都能保留牙髓。不可复性牙髓炎分为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残髓炎和逆行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一般情况下就不能保留了,应取出牙髓,做根管治疗。04怎么预防急性牙髓炎?口腔中的细菌附着在牙齿上会形成菌斑,这些细菌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产酸能够腐蚀牙齿,形成龋齿;龋齿慢慢地会由浅龋发展到中龋、深龋,细菌及其毒素侵入髓腔,就会导致牙髓感染,引发牙髓炎症。牙髓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进一步发展成牙髓坏死、根尖周炎。因此,预防牙髓炎最根本方法的是预防龋齿,预防龋齿主要有以下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主动了解口腔保健知识、有效刷牙、定期洁牙、儿童萌出六龄齿后及时做窝沟封闭。二级预防:定期到口腔医疗机构进行口腔检查,至少每年一次口腔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如果牙齿已经出现疾病,一定要及早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有龋齿的时候一定要早早补牙,以免发展成为深龋、牙髓炎等。在有牙周炎的时候一定要尽早治疗,以免形成严重的牙周炎,逆行感染到牙髓。预防牙髓炎先要从预防龋齿开始,预防龋齿就要从娃娃开始,从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到老时才能有一副健康的牙齿。牙口好,吃东西才会香,有利于身体健康。出品:中华医学会作者:侯本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主任医师审核:栾庆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主任医师 作者: 2023/04/18 10:27
  • 甜食吃多了容易痴呆? 原来“傻白甜”是真的                                     作者: 2023/04/18 10:27
  • 有颜且有毒,打卡郁金香请小心! 春天到了,各地的公园里百花盛开,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去拍照打卡。其中,有一种花尤其受到大家的喜爱,它就是郁金香。郁金香的花期在每年的三到四月,它的色彩明亮艳丽、花形典雅,随手一拍就是超美的春日大片。然而,对于这股“郁金香风”,有网友却十分不看好:郁金香不是有毒吗?靠这么近去拍照,是不是不太安全?来源丨pixabay大家都喜欢的观赏花卉郁金香居然有毒?这是真的吗?难道以后赏个花都要提防中毒不成?郁金香是什么花?郁金香是百合科郁金香属的一种多年生鳞茎类球根花卉,拉丁学名为Tulipa,它是荷兰的国花,但原产地却是在地中海沿岸、中东亚和土耳其等地。1981年,在重新修订的《郁金香国际分类鉴定名录》中,根据郁金香的花期、色彩和形状等性状,将郁金香总共分类为4大类、15个类型。分别是单瓣早花群、重瓣早花群、胜利群、达尔文杂交群、单瓣晚花群、百合花群、花边群、绿斑群、伦布朗群、鹦鹉群、重瓣晚花群、考夫曼群、福斯特群、格里氏群和其他混杂群。来源丨pixabay目前,郁金香的园艺栽培品种已经超过了8000个,由野生郁金香与栽培品种经过多次杂交繁育而成。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我国中国科学院就开展了郁金香的杂交育种研究,到2021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就选育出了11个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郁金香新品种。目前国内选育出的郁金香属植物总共有18 种,其中有13种分布在新疆地区,其余5 种分布在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各省。我国自主培育的郁金香品种来源丨屈连伟; 邢桂梅,“中华郁金香新品种群”创建之路(下)郁金香的品种很多,颜色也是多种多样,比如有白色、红色、粉色、绿色等的郁金香花,但目前没有蓝色的郁金香品种。其中,比较特别的是黑色郁金香,主要品种有“小黑人”“夜皇后”等。来源丨百度百科大多数的郁金香没有很浓烈的香气,味道较淡甚至没有香味。现代栽培的郁金香花期一般为1-3周,郁金香本身不耐热,高温照射下容易衰败凋谢。风靡全球的郁金香你能想象吗?郁金香这样小巧可爱的花朵,竟然能在17世纪的荷兰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泡沫经济事件。事情发生在17世纪的荷兰,当时欧洲出现文艺复兴,且大航海开始兴起,欧洲人生活水平极大提升,为后续的郁金香热奠定了经济基础。当时,郁金香作为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受到许多人,尤其是贵族们的喜爱,尤其是一些受欢迎的郁金香品种,价格开始水涨船高。那个时期,部分郁金香品种如“总督”(Viceroy)的种球可以卖到2500荷兰盾(荷兰货币),而当时8头猪才卖到230盾。还有最受欢迎的品种——“永远的奥古斯丁”(Semper Augustus)种球据说能卖到10000荷兰盾,这个价格可以买下当时的一栋别墅......“永远的奥古斯丁”来源丨redbubble.com“郁金香泡沫”由此展开,但泡沫注定易碎。高昂的收益促使当地的花农们扩大种植面积、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郁金香,这却导致郁金香变得不再稀缺,价格开始下跌。几个月内,郁金香的价格涨跌幅度巨大,由此引发了世界上第一场泡沫经济事件,经济学中将其称为“Tulip mania(郁金香狂热)”有趣的是,这场热潮中,备受人们追捧的郁金香品种大多有着绚丽的特殊图案。但后人研究发现,这种图案其实是因为郁金香被病毒感染所致,这种病毒名字叫郁金香碎色病毒(Tulip breaking virus),通过蚜虫来进行传播。碎色郁金香 来源丨维基百科虽然这种病毒能使郁金香产生美丽图案,出现两种及以上的绚丽色彩,但却会使得种球的繁育能力下降,导致种球过早地退化。不过前几年,经过科学家的不懈研究,也繁育出了不少健康又美丽的碎色郁金香,比如Keizerkroon红黄双色郁金香、Zurel白色带紫红火焰郁金香等。郁金香有毒?事实上,郁金香有毒是真的,但对人类影响不大,主要是对猫、狗等动物有致命的毒性。试想一下,如果郁金香对人类有毒,那荷兰作为郁金香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占据国土30%以上,那荷兰人民不就等于每天生活在毒窝里了?其实,郁金香的毒素主要来源于其球茎里的生物碱,如郁金香甙A、金香甙B等,但这种毒碱并没有挥发性,除非是直接触碰和食用,才会出现中毒现象。正常情况下,人赏花并不会去吃花,而小猫小狗却的确可能会撕咬植物花卉,导致误食毒碱而中毒。郁金香与猫来源丨pixabay因此,只要不长时间与郁金香接触,尤其是有破损的郁金香,就不会中毒的。但是如果家中有小孩或者宠物,就需要格外注意,建议还是不要在家培养郁金香,难保哪一天小朋友和小动物们好奇心膨胀,就误食了这些“毒花”。总而言之,“郁金香对人体有害”是假的,“郁金香很美”是真的。如果你也喜欢郁金香,那就趁着这个花期多多去欣赏欣赏吧~ 作者: 2023/04/18 10:26
  • 中年发福竟与代谢无关!想要甩掉“肥肚腩”,饮食建议做到这3点! 迈入中年之后,“发福”成了横亘在每个中年人面前的一大难题。迈过29岁这个“坎”之后,想要保持苗条的身形会逐渐变成hard模式......过去吃什么都不胖的人,现在喝水都发胖;过去一顿三碗饭,现在半碗就管饱。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01为什么中年发福来的这么迅猛?过去我们总认为,这口让人发胖的锅需要基础代谢来背,走上下坡路的身体代谢让我们无法消耗摄取的能量,从而积攒在体内转换成了大把大把的脂肪。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却打破了这个认知——其实,我们20~50岁期间的能量消耗是稳定,并没有在跨过某个坎之后就出现急转直下的降低。比较明显的代谢水平下降,其实出现在60岁之后,人体已经迈入衰老时。60岁之后,新陈代谢每10年会降低7%左右,到了90多岁时,日常的能量消耗平均会被50多岁的人群低20%~25%。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的下降,尤其是肌肉质量的下降,新陈代谢的降低也会越发显著。显然,刚刚30多岁的中年人,远没有到代谢降低的这一步。咦?代谢没降低,吃的东西也没有徒增,为什么还会发胖?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原因很简单,动得少了。在研究中,人们发现30岁以后的人群比20岁的人群少动了20%左右。[1]遥想当年,20岁的我们精力旺盛,能熬夜K歌散步,还能说走就走,拎起行囊就一路硬座到西藏。而30岁的我们,被生活压榨得疲惫不堪,别说每天运动了,就是每天晚下班一小时就够让人心力交瘁了。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动得越来越少了,被繁重地工作死死地焊在了工位上。虽然我们吃不多,身体基础消耗也没变,但我们原本有的额外运动消耗没了,整体算下来能量还是能轻松累积下来,成为我们腰间的游泳圈,脸上的双下巴……不仅如此,迈入中年后我们还面临着压力、熬夜、情绪问题等等“催肥剂”。以及加班、带娃等一系列让我们有心运动也没时间运动的阻碍事件;再加上忙于工作只能吃高油高热量的外卖或者精加工的食品,而没有时间自己去做一顿美味又健康的食物……总而言之,中年发福,哪里是我们不想减肥,分明是我们被生活压迫得死死,根本没工夫减肥啊!也难怪,如今的中产们追求的潮流已经不是名车名表了,而是谁有钱又有闲,能够每周甚至每天坚持运动。02怎么减缓中年发福速度?中年发福其实与代谢水平无关,主要由我们的生活方式决定:日益减少的运动量,和增加的压力,以及为了释放压力而暴风吸入的不健康食品们,都是中年发福的推手。看到这里,你或许想说:如果我有钱有闲,我当然也能每天运动啊!确实,肥胖与个人经济情况也有很强的关联:收入水平、职业类型、受教育程度都会影响到人的体型。此外,性别也会影响到同年龄段内人群的体型。比如同样是中年,高学历男性就会比低学历男性更胖。有趣的是,在女性群体中确实反过来的,高学历的女性会比低学历的女性更苗条。这背后,显然也与个人经历、职业导致的个人观念差异有关。但是,已经踏入中年的我们,显然已经来不及从奋斗改变这些外在条件了。想要对抗中年发福,还是得靠最经典的那一句”管住嘴,迈开腿。”对于缺少时间的中年人来说,像年轻时那样每天花上几个小时去做高强度有氧运动已经不现实了,但每天从工作和家务中抽出十几分钟或者半个小时来做做HIT一类的短时高效运动还是可以的,它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提升你一天的能量消耗。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当然,管住嘴也同样重要,毕竟我们的运动量只有一点点,多吃的每一口高热量食物都在助推我们的发胖。要怎么管住嘴?其实不难,但需要长期坚持。首先,摄取食物需要考虑整体的营养素密度,像高糖甜品、饮料,以及酒类、油炸食品、饼干、泡面一类的食物最好少吃。是的,你最爱的奶茶也最好戒掉,这不光减肥还省钱,毕竟几十块一杯的奶茶除了给你带来短暂的快乐,剩下的全是发福的痛苦。其次,一定要长期关注摄入的总热量,以及膳食结构。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都要适量摄入,为了减肥目的可以优化结构,主食可以在白米饭里增加些粗粮的摄入,比如燕麦米、糙米、荞麦,甚至是杂豆也很不错。没必要为了减肥,而生生饿肚子,毕竟我们还需要满满的能量去应对事务繁忙的每一天。最后,多吃蔬菜,适当吃水果,保证摄入了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果吃的不够,可以考虑吃复合维生素片补充,预防维生素摄入不足。 作者: 2023/04/17 08:46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