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中国
  • 【智惠农民】除谣记:转基因会违背自然规律吗? 作者: 2023/03/15 09:16
  • 剧毒生物的天敌吃剧毒生物会中毒吗? 剧毒生物大家都知道不少,比如毒蛇类,水母类,甚至前段时间的热搜——蓝环章鱼,以及一些蛙类等等,那这些剧毒类的动物有没有天敌呢?动物世界给大家科普不少,所有的动物都是有天敌的,不然食物链就会被打破,生态也就无法维持平衡了!那有的人就迷惑了,那剧毒生物的天敌吃了这些剧毒生物,会有什么结果,会不会被毒死?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我们做个假设,生物A能产生毒素x,它的天敌是生物B。那么就会出现三种情况。01,B拥有和A一样的毒素机理既然A分泌x毒素,而A没事,那么可以想象,A肯定拥有一套对抗自己毒素的机制,这种机制B完全可以一模一样的拥有。这是自然界中非常常见的情况,比如下图的这种漂亮的生物,叫做海蛞蝓,它就是通过摄取有毒的藻类来加强自己的毒性。这种情况下,x毒素反而是它的补品了。02,x毒素由于发挥毒性的条件不成立,对B没有作用大部分毒物都是蛋白质和小分子肽的复合物,而蛋白质的发挥活性需要足够的条件,包括温度,ph值,只要你破坏了这个温度和ph值,那么就没意义了。所以,为什么很多肽药物只能注射而不能口服,比如胰岛素。同样,你把蛇毒加热一下,就失效了。最直观的就是煮鸡蛋喽03,x毒素对B有作用,但是B避开了这种情况下是非常常见的。浑身是毒的生物很少见。毒素这种物质,虽然部分是为了捕食,但是有些是为了对抗天敌。这对于绝大多数生物都是奢侈,所以大多数生物不会合成这种物质的。只有一小部分生物会拥有毒腺来分泌毒素,比如蛤蛤,比如蛇。但是你只要在捕食的时候避开这个毒腺即可。就像蛇的毒腺,鹰在捕捉蛇的时候,会重点破坏蛇的毒腺,然后吞食蛇的身体。那么,如果鹰被蛇毒伤害了呢?那就死呗。技不如人,物竞天择。至于一直合成某种抗体,除非是那种一直以这种天敌为食物,否则的话,它根本没必要去合成。生物是很精密的,不会无限浪费自己的精力,以人类和毒蛇为例:对于人类我们这个物种,进化上,会选择一个稳定对策,也就是有部分学者提出的“进化博弈论或对策论”,简单的说,某一项功能的收获应该和投入成比例,而非不计成本的投入。首先,你不可能天天碰到蛇或者被毒蛇咬(极其小概率),而且作为高级生物,我们在应激性上几乎是处于生物圈的顶端。我们还可以尽量远离蛇生存的区域,或者对于从业者,穿上专门的防护设施,这意味着,我们被蛇,被毒蛇咬的概率,极其小。其次,如果你一直保持较高的应激性和警觉,身体一直合成蛇毒抗体,那么,对人类自身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内容。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无心于自己的事情,自然就会被自然筛选掉。所以,我们不合成蛇毒抗体。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这种合成能力,都是有针对性的,而非广泛的合成,地球上生物那么多种,我们都合成各种抗体,啥都不用干了。 作者: 2023/03/13 15:01
  • 甲流、诺如也有“新冠后遗症”?会变得更可怕吗? 近来引发一些学校停课的甲流、诺如等病毒,其实千百年来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新冠疫情过后,它们的流行表现暂时不同于过往,但终会恢复到平常状态。过去,我们能与这些常见传染病共存,未来,我们很可能会以更小的代价共存。撰文 | 周叶斌近期,多地有学校因部分学生感染新冠或流感采取了停课或线上教学的措施。刚刚经历了新冠疫情高峰,许多人心有余悸,对各类传染病也抱着更大的戒心,担心第二波新冠疫情是否来临,或者别的病毒是否会冲击我们的生活。其实,有很多传染病长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新冠应该也会加入它们,成为与我们共存的一种常见病。在逐渐走出大流行的后新冠时代,我们既要注意一些过去几年被忽视的传染病可能会再度出现,也要理性看待各种常见病毒的实际风险,采取合理但不过激的应对措施。1人类社会一直是与病原体共存的社会新冠三年,普通大众对“病毒”二字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是恐惧。因此当听到某个学校有孩子感染甲流或者某地暴发诺如病毒,很多人都是后背发凉,生怕又有新的疫情要来了。其实人类社会一直在与很多常见病原体共存,包括最近上过新闻的甲流、诺如病毒,都是常见的病原体,算是我们的长期“伴侣”了。这些病毒可能听名字感觉陌生,但说到常见症状,例如冬天了突然得了“重感冒”或者“吃坏东西”拉肚子,绝大部分人一生中都有类似经历。对于此类“小病”,我们也不会太放在心上,可如果真要刨根问题,这些“小病”的背后很可能就是那些最近上新闻、让我们担惊受怕的病毒。甲流全名是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有很多种,一些主要感染鸟类或其它哺乳动物,比如自20世纪末在全球不断扩散的H5N1就是一种主要感染鸟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它在分类上也属于甲型流感病毒。但新闻上报道的孩子们感染的甲流,是指季节性流感中的甲流。也就是长期存在于我们社会、在冬季更高发、形成季节性特征的流感病毒。季节性流感病毒主要有两个甲流株系——H1N1与H3N2,以及两个乙型流感病毒株系——Victoria和Yamagata引起。一般来说甲流占据了季节性流感的主流,不过在儿童中乙流比例一般比成人中稍高。每年具体的流行病毒株也会有变化。可是总体而言,冬季出现大量甲流病例是很正常的。像美国疾控中心CDC估计,从2010到2020,每年季节性流感引发的有症状疾病在900万到4000万例左右,可以说是非常普遍[1]。另一个近期上新闻的诺如病毒,是导致传染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2]。诺如病毒引发的症状在国外又被称为冬季呕吐病(winter vomitting disease),反映了它也喜欢在寒冷天气暴发的特点。同样喜欢在冬季出现的还有另一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症状往往表现为普通感冒。不难看出,许多病毒似乎把冬季当作了舒适区。这其实和它们的宿主——也就是我们人类——的行为模式有关。在寒冷的季节,我们聚集在室内的时间更多,也就给了这些病毒更多的传播机会,容易造成暴发。呼吸道病毒如流感、RSV是如此,即便是引起肠胃炎的如诺病毒,也是人传人为主,如在感染者呕吐后通过气溶胶传播。因此,还是在冬季人群聚集更多环境下容易暴发。2后新冠时代,常见传染病也在走出疫情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专家们经常说甲流这些传染病常见,可是最近几年都没听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首先,很多常见传染病病毒是被我们长期忽视的。这从一些病毒的发现史也可以窥见一二。例如RSV病毒直到1956年才被科学家发现,而且最初还因为是在黑猩猩中被发现,被命名为“黑猩猩上呼吸道病原体”,后来科学家们意识到这个呼吸道病毒感染在人群中极为普遍,三岁前几乎所有人都感染过,而那些被感染的黑猩猩是被饲养员们传染的,才改名为“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3]。诺如病毒也是类似,它的命名来自1968年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一个小学的疫情暴发,可实际上1930年代丹麦也记录过类似暴发,而从不同株系的基因组分析看,有几个株系更是在公元前一两千年就已分道扬镳,这些病毒搞不好在人类有文明前就伴随我们了[4]。可见,一些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病毒也一直被我们忽视,普通大众没怎么听说过也很正常。即便是季节性流感这个每年高峰都带来大量住院甚至死亡的传染病,平日对传染病或公共卫生关注较少的人,也很可能与感冒混淆。可在新冠疫情后,公众对传染病的威胁有了深刻体验,媒体也会较多地报道各类传染病病例,这自然会给人带来病毒突然多了的感观。其次,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人类社会逐渐走出新冠大流行的阴影时,一些常见传染病也在“恢复正常”。在前文中,冬季传染病扎堆暴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的行为模式,寒冷时节人们聚集更多,为病毒带来了扩散的最佳机会。可是过去三年新冠大流行期间,全球各地的人类行为模式都出现了短时间的剧变,也影响了诸多常见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参考美国近年来的季节性流感检测阳性率变化[5]:图1. 美国自2015/16流感季以来的流感检测阳性率变化(来源,引文[5])2020/21是新冠全球大流行后的第一个流感季,可是该年流感病毒近乎绝迹,可以说那一年根本就没有流感季。流感消失的背后恰恰是当年人们的行为模式巨变。而在2021/22流感季,美国当时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提升,逐渐放开各种新冠疫情管控,流感也稍有恢复,可是病例数仍远低于往常,还出现了罕见的双峰:当年冬季高峰病例不多,春天出现了另一个小高峰。2021/22之交的冬天发生了什么?正好是奥密克戎第一波疫情冲击全球的时候,此时人们的行为因疫情难以复原,流感这个传统呼吸道传染病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可到了2022/23流感季节,也就是去年冬天开始至今,全球很多地方都开始与新冠共存,人们的行为模式与新冠大流行前的差异越来越小:节日里走亲访友,观看世界杯,观众席爆满……随着人类社会、人类行为的恢复正常,流感这个常见传染病也开始恢复“正常”了。像在美国,感染高峰时的阳性检出率与新冠疫情前已经差别不大。不仅流感如此,RSV在欧美也经历了类似的“失踪到回归”。不同国家地区疫情管控调整的时间不同,因此这些传统流行病恢复的情况也会有一定差异。中国到2022年底才进行了新冠防疫调整,我们可能现在才面对流感等病毒的“复原”。三年来与这些人类社会中长存的“老友”未见,如今再度遇到,难免会有突然出现更多病毒的感觉。但是,真相并非突然出现了新病毒,而是老病毒和我们的社会一样,开始恢复了。3预存免疫与病毒的“新冠后遗症”虽然流感等传染病也开始走出新冠疫情的影响,但从欧美等地的情况看,仍然会有一个转型期。在短期内,我们也会看到一些传统流行病的异常表现。例如美国2022/23的流感季,从疾病峰值看,与过往流感季节类似,可发生的时间却比以往早了不少,从2022年的第40周,即10月就开始升温,比以往大部分年份早了近两个月。这也反映到了流感住院人数上[5]:图2. 近6个流感季节美国每周每十万人流感住院人数(来自引文[5])从每周的每十万人流感住院人数看,美国2022/23流感季节的高峰在每十万有五六十人,与2018/19、2019/2020两季类似,属于正常范围,低于2017/18尤为严重的流感季,高峰却比过去早来了两个月。同时,这次流感在美国来得早去得也早,2023年2月感染人数就大幅下滑,如果之后不再反弹,那么等于是在过往流感高峰时就已经结束了流感疫情。既然人类社会和其它病毒都在走出新冠的阴影,为何还有这种“异常”呢?因为人的行为模式回归未必与季节规律一致,在短期内,这些病毒的活动规律会更贴近人的行为变化时间,要恢复到原有季节性还需一个过程。但还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刚刚摆脱新冠大流行不久,人类对诸多常见病毒的预存免疫还未恢复正常。类似于新冠,流感等病毒在人类社会引起的疫情严重程度也受病毒致病性与人群免疫基础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流感病毒在不断变异,绝大部分变异是细微的,对人体免疫系统来说只是抗原的小变化,即抗原漂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经过多个流感季节中反复感染后,会对流感产生较好的免疫基础,限制流感的影响。可是当流感发生较大的变化,发生了抗原转换,此时免疫系统过去反复感染积累下来的预存免疫就效果有限了,容易出现严重的流感季节。在过去三年的疫情影响下,流感、RSV等常见病毒的流行模式出现了连续几个流行季的异常,同时也让我们的预存免疫偏离了正常水平。而预存免疫的“失常”也让病毒有更大可能表现“反常”。例如RSV一般和流感一样在冬季才会进入高峰,可在2021年夏天,美国却遇到了新冠疫情后的第一个RSV高峰[6]:附图. 美国在2021年8月(蓝色曲线)出现了反常的RSV感染高峰(来自引文[6])而从2022年10月起,美国的幼儿RSV感染也是激增,出现了一个往年未见的异常高峰[7]。RSV的高危人群在年龄结构的两端:一个是新生儿,由于从未感染过,没有免疫基础,因此比较脆弱;另一个是老年人,由于身体本身比较弱,也有一定重症风险。在往常,幼儿到2岁后基本都感染过RSV,从此凭着过往感染的免疫基础,再感染RSV往往都是轻症。可是RSV疫情消失的几年里,很多幼儿即便过了2岁也没有预存免疫,这就导致RSV连续出现在时间或者严重程度上的异常表现。同理,诺如病毒感染虽然表现为腹泻、呕吐的急性肠胃炎,但新冠大流行期间社交距离增加与戴口罩等行为都会抑制该病毒的传播。因此很多国家地区在疫情防控较严格的早期都很少出现诺如暴发[8-9]。但反过来说,诺如病毒在社区间传播的同时,也在人群水平上累积了对应的免疫力,所以经过新冠管控后,人群免疫预存下降,诺如病毒反而有可能出现比以往更强势的反弹,这也是在英美等国都观察到的现象[10]。从这个角度来说,常见病毒也在经历“新冠后遗症”,要经过一个适应期才会完全恢复过往的流行情况。有些病毒经历的“新冠后遗症”可能更为严重,例如季节性流感的两个常见乙流病毒株中的一个Yamagata株系,自新冠疫情暴发后很少监测到,即便是在2022/23流感季,流感整体已经恢复,该株系还是难觅踪影。我们不能排除在过去三年内,由于找不到宿主,该株系灭绝的可能[11]。4理性应对复原的常见病毒刚经历了新冠疫情高峰,再度面对各种常见病毒的“回归”,有一定程度的担忧也很正常。不过,在“甲流”“诺如病毒”频频成为热词的今天,我们还是可以参考以往应对这些常见病毒的科学经验积累,理性面对,减少焦虑。首先,在短期内,我们要对一些常见病毒表现反常做好心理准备。如前文中提到的,欧美各国开始与新冠共存后,无论是流感还是RSV都出现过不同于以往流行规律的表现,这是因为人的行为模式与预存免疫两个方面都未完全回复如常。中国的防疫政策调整还不久,很可能也会遇到相似的反常。2022年底刚恢复大规模的人群出行、流通,可能导致现在才进入流感上升期,而此时美国的流感疫情已经接近尾声。中国步入后新冠时代的常见流行病表现“异常”,不代表常见病毒要大变,只是一切逐渐恢复常态的过渡时期表现,我们不必过于恐惧。其次,有些预存免疫上的欠缺可以人为弥补。低于寻常的预存免疫,可能让我们在面对一些常见病毒时也更脆弱一些,不过绝非不可挽回。像最近引起一些学校改变教学计划的甲流,根据欧美2022/23流感季的跟踪,当下流感季的流感疫苗有较好的保护作用[12]。尽快接种流感疫苗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之前新冠大流行带来的预存免疫缺失,也可能更好地应对流感病毒的死灰复燃。再次,那些常见病毒仍然是有着自身的特征,致病性上也会遵循原有规律。甲流、RSV、诺如病毒等作为常见病毒,致病性是比较稳定的,也有对应的高危人群,大部分集中在婴幼儿与老年人。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此类规律做好相应的防备。例如,医疗系统可以准备好高危人群求医增加的可能性。以及在学校、养老院等高危人群聚集的地方采用额外的防护措施,在寒冷季节适当改善室内通风状况,就会减少一些流感、RSV的威胁。诺如病毒也能通过个人注意手卫生、加强学校餐馆等地的卫生状况等措施来防范。最后,科学、医学水平在不断提高,因此,即便各种常见病毒不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但我们应对它们的办法会越来越多。例如,伴随着依据疫苗抗原结构设计上的突破(相同的技术也用于当今一些高效新冠疫苗中),可能很快就将有两款面向老年人的RSV疫苗面世[13]。过去,这些常见病毒没有阻止我们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今后,我们应对这些病毒的方法只会随着科技发展而变得更优。过去,我们能与这些常见传染病共存,未来,我们很可能会以更小的代价共存。参考资料[1] https://www.cdc.gov/flu/about/burden/past-seasons.html[2] https://www.cdc.gov/hai/organisms/norovirus.html[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575961/[4]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619155/[5] https://www.cdc.gov/vaccines/acip/meetings/downloads/slides-2023-02/slides-02-22/influenza-02-Grohskopf-508.pdf[6] https://www.cdc.gov/vaccines/acip/meetings/downloads/slides-2022-06-22-23/03-RSV-McMorrow-508.pdf[7] https://www.cnn.com/2022/10/21/health/rsv-hospitals-what-to-know-wellness/index.html[8]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662166/[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888229/[10] https://www.vox.com/health/2023/2/17/23603035/norovirus-stomach-flu-vomiting-nausea-diarrhea-outbreak-norwalk[1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524051/[12] https://www.cdc.gov/vaccines/acip/meetings/downloads/slides-2023-02/slides-02-22/influenza-03-Olson-Lewis-Tenforde-508.pdf[13] https://www.cdc.gov/vaccines/acip/meetings/downloads/slides-2023-02/slides-02-23/RSV-Adults-04-Melgar-508.pdf 作者: 2023/03/13 15:00
  • 科学60s丨你焦虑吗?抽点血测一下 作者: 2023/03/13 15:00
  • 【国际妇女节】 愿你岁月静好,不负春光,不负韶华 内容来源:人卫健康公众号综合整理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协和产科医生的高龄二胎手记》分享到:             作者: 2023/03/13 09:36
  • 警惕,这类食物吃多了会让人变笨!快看看你是不是每天都在吃? 通常来说,大家会比较关注食物对个人体形、健康之类问题的影响。不过,一些新的研究发现,有些食物会对我们的神经系统、认知能力产生影响——简单来说,有些食物很可能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蠢笨。01令人吃惊的发现2022 年底,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美国医学会神经病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研究论文题为《超加工食品消费与认知能力下降的关系》,探讨了“超加工食品”和认知能力下降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从数万名巴西公务员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 10775 人——排除了热量摄入极端过多或极端过少的人(每天少于 600 大卡或者每天多于 6000 大卡),另外,还排除了服用可能对认知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的药物的参与者。然后,研究者对这一万多研究对象进行了 6-10 年的随访,分析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与认知能力下降速度之间的关联[1]。总的研究结论是:当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超过每日总能量的 19.9% 时,整体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会提高 28%,执行功能下降的速度会提高 25%。这里所说的“整体认知能力”包括执行功能、语言流利度和记忆力等,而“执行能力”则是指规划和执行目标的能力。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有人都会出现一定的认知功能衰退问题。但那些吃过了太多超加工食品的人,可能会更早、更快地出现认知功能衰退。换言之,吃太多超加工食品会让人变得更加笨。02年轻人更容易受影响该项研究一个重要的发现是,这种影响在年轻人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研究发现,在 60 岁以下的人,特别是在 35-59 岁的人当中,大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会更强烈地加速整体认知能力和执行功能下降,而在 60 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几乎无法观察到这种影响。以这项研究为出发点,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如果你想要延缓认知能力衰退,也许应该控制一下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了。03什么是超加工食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超加工食品呢?这个研究使用了 NOVA 分类,这是一个根据加工程度对食品进行分类的系统。它将食品分为 4 类:第 1 类和第 2 类:未加工或最低限度加工的食品,以及调味品。包括最低限度加工的水果、蔬菜、谷物、豆类、坚果、肉类、鱼类、牛奶等,以及天然调味品和香辛料等。第 3 类:一般加工食品(加工程度较低)。包括罐装水果、罐装鱼类、奶酪、培根等。第 4 类:超加工食品。这是经过复杂加工的食品,添加了香料、色素、甜味剂、乳化剂或其他食品添加剂。比如包括:起酥面包、蛋糕、饼干、各种酱料、巧克力、糖果、熏香肠、腊肠、汉堡、热狗、披萨、火腿、油炸零食、膨化零食、冰淇淋、雪糕、布丁/慕斯、加工果汁、人造饮料、蒸馏酒等。因此,吃太多第 4 类超加工食品与认知衰退加速有关。04超加工食品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其实,超加工食品的危害并非来自加工过程本身,而是它们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缺乏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而富含糖和油脂。2. 高热量、易饱腹,如果过多摄入这种食品,会导致营养不良和炎症,从而影响大脑和全身健康。大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与认知衰退、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和肥胖风险相关。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加工食品的加工目的是为了让它们更富含营养,以满足某些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比如婴幼儿配方奶粉,这些食品自然没有上述的不良影响。05吃什么能够减缓认知能力的下降?过量食用超加工食品会导致认知能力的迅速下降。那么,有哪些食物可以帮助减缓认知能力的下降呢?一些研究表明,适当摄入某些食物成分有利于减缓与年龄有关的认知能力下降。1. Omega-3 脂肪酸Omega-3 脂肪酸是有关方面研究最多的成分之一。一些临床试验数据表明,补充 Omega-3 脂肪酸可以改善年轻人和中年人的认知状态,维持正常认知功能,并预防与年龄相关的认知缺陷,同时在已经患有轻度认知缺陷的人群中也观察到了改善效果[4-6]。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从补充 Omega-3 脂肪酸中受益,一些研究表明,在健康的老年人中,补充 Omega-3 脂肪酸并没有改善认知能力;在已经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人群中也没有用处[4]。2. 鱼类在各种食物中,鱼类是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食品之一。建议优先选择鲭鱼、三文鱼、沙丁鱼、鲱鱼、比目鱼、凤尾鱼、金枪鱼等,因为这些鱼类积聚汞相对较低,而且富含 Omega-3 脂肪酸。除此之外,贻贝、虾等海产品也可以补充 Omega-3 脂肪酸。3. 核桃有用吗?很多人认为核桃能够补脑,主要是基于形状的相似性,但这显然是不可靠的。不过,核桃中脂肪含量高达 58.8%,其中 10% 是 Omega-3 脂肪酸,这在各种坚果中算是非常突出的比例。但是与食用鱼相比,核桃并没有优势。4. 植物中的抗氧化成分一些植物性食物中富含抗氧化成分,如维生素 E、叶酸、黄酮类化合物和类胡萝卜素,这些成分被发现有助于延缓大脑衰老[7]。这些成分主要存在于叶菜、坚果、水果和全谷物等食物中。研究发现,绿叶蔬菜特别是蔬菜中的绿色部分效果最为显著,而一些浆果,如草莓、黑莓、树莓、蓝莓等,在水果中的抗氧化成分效果也非常明显[8]。参考资料:[1] Gomes Gonçalves N, Vidal Ferreira N, Khandpur N, Martinez Steele E, Bertazzi Levy R, Andrade Lotufo P, Bensenor IM, Caramelli P, Alvim de Matos SM, Marchioni DM, Suemoto CK. Association Between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s and Cognitive Decline. JAMA Neurol. 2022 Dec 5. doi: 10.1001/jamaneurol.2022.4397.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6469335.[2] Schnabel L, Kesse-Guyot E, Allès B, Touvier M, Srour B, Hercberg S, Buscail C, Julia C. Association Between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Mortality Among Middle-aged Adults in France. JAMA Intern Med. 2019 Apr 1;179(4):490-498.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8.7289. PMID: 30742202; PMCID: PMC6450295.[3] Du S, Kim H, Crews DC, White K, Rebholz CM. Association Between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Incident CKD: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m J Kidney Dis. 2022 Nov;80(5):589-598.e1. doi: 10.1053/j.ajkd.2022.03.016. Epub 2022 Jun 6. PMID: 35679994; PMCID: PMC9613500.[4] Beilharz, J.E.; Maniam, J.; Morris, M.J. Diet-Induced Cognitive Deficits: The Role of Fat and Sugar, Potential Mechanisms an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Nutrients 2015, 7, 6719-6738.[5] Cederholm, T.; Salem, N., Jr.; Palmblad, J. Omega-3 fatty acids in the prevention of cognitive decline in humans. Adv. Nutr. (Bethesda) 2013, 4, 672–676.[6] Fontani, G.; Corradeschi, F.; Felici, A.; Alfatti, F.; Migliorini, S.; Lodi, L. Cognitive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supplementation in healthy subjects. Eur. J. Clin. Invest. 2005, 35, 691–699.[7] Martha Clare Morris, Christy C. Tangney, Yamin Wang, Frank M. Sacks, Lisa L. Barnes, David A. Bennett, Neelum T. Aggarwal, MIND diet slows cognitive decline with aging,Alzheimer's &Dementia,Volume 11, Issue 9,2015,Pages 1015-1022[8] Devore EE, Kang JH, Breteler MM, Grodstein F. Dietary intakes of berries and flavonoids in relation to cognitive decline. Ann Neurol 2012;72:135–143.作者:顾中一审核:高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 作者: 2023/03/13 09:35
  • “达到2000℃!我们现在就是领跑了……” 全国政协委员曲伟是航天科技集团航天飞行器气动热领域专家他深耕30多年,自主创新助力航天飞行器从“跟跑”“并跑”迈向“领跑”一起来了解他的故事↓助力航天飞行器飞行小热管有大能量据曲伟介绍大到载人飞船小到空间站里的计算机有害热量和气体都是一种安全威胁需要靠热管等一系列技术“化险为夷”原来,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由于速度非常快前缘会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气动热气动热如果积得多了就会把材料烧毁外形变了之后所有飞行状态都会改变这样就会产生崩溃性的灾难而热管的高效散热对确保飞行器的安全来说至关重要曲伟说:我们国家的“三室两厅”太空‍“豪宅”在发射之前进行了很多轮可靠性论证引以为豪的一个就是用热管的工艺来处理所有上天的这些器件解决“卡脑子”问题实现从跟跑到领跑在热管领域钻研30多年曲伟见证并参与了我国热管技术从跟跑、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全过程他说:“这10年的发展非常快最早是500℃的高温热管然后是1200℃的超高温热管现在已经能达到2000℃这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我们现在就是领跑了”曲伟还将材料研发的突破比喻为解决“卡脑子”的问题实际就是从“0”到“1”的突破这需要交叉学科的融合与反复的实验论证曲伟介绍说:“我们院也重点支持了一个飞行器的飞行实验经过5年的科技攻关实际上在某靶场飞行的状态还是非常好的用航天人的话说遥测数据正常、完整可靠实现了比较好的科技创新”未来飞行器的速度越大热量就聚集得越快就更需要突破自我找到更快的导热技术让飞行器“保持冷静”曲伟表示:“现在,高超声速飞行器是很多发达国家非常关注的咱们看过李小龙的电影他出拳的速度非常快他打对手的时候不管怎么防都防不住高超声速武器就有防不胜防的能力要想做好这个事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自立自强,笃行不怠致敬航天科技人 作者: 2023/03/13 09:33
  • 沙尘天气下的健康防护提示 沙尘天气下的健康防护提示沙尘天气下,污染物可通过眼、鼻、喉等黏膜组织及皮肤,直接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或过敏反应。沙尘颗粒还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患。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是敏感人群。沙尘天气时,敏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发作性喘憋及胸痛时均需尽快就医。因职业需要必须在室外活动的人群,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沙尘天气发生时,居民应尽量留在室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①及时关闭好门窗,必要时可以用胶条密封住门窗,防止沙尘进入室内;②采用湿墩布拖地、湿抹布擦拭等湿式清理灰尘的方法,保持室内清洁干净,避免室内尘土的再悬浮;③可使用加湿器、洒水等方法保持空气湿度适宜;④有条件的室内开启空气净化器。如若需要外出,应注意个人防护:①佩戴口罩,减少风沙对呼吸道造成损伤。沙尘天气会同时存在浮尘、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宜佩戴N95及以上防护口罩。②可佩戴防风的眼镜,避免风沙对眼睛造成损伤,如若风沙进入眼睛切忌用手搓揉,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或滴眼药水,如仍有不适应及时就医;③佩戴帽子、纱巾等防尘用具,用纱巾包围头部,避免风沙对皮肤、头发、耳朵等造成损伤;④外出回来应立即洗手、洗脸,用清水漱口,清理鼻腔,有条件的应该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舒适。此外,沙尘天气时,空气干燥,易出现唇裂及鼻子、咽喉干痒等情况,应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湿润,缓解咽喉的不适症状。以上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将及时删除。 作者: 2023/03/13 09:32
  • 为什么吃菠萝会“扎嘴”?原来它真的带“针”! 审核专家:史军 植物学博士 知名科普作家春夏之际,天气变暖,街边水果摊上买水果的人都多了起来,各种五颜六色的水果看得人心情愉悦。但是,其中有一种水果,吃起来却让人不太安心,当你在吃它的时候,它竟反过来在“吃你”!它就是“菠萝”。来源丨pixabay吃过菠萝的朋友都知道,每次吃完菠萝,嘴巴总觉得涩涩的,还有点疼,好像被针刺扎过一样。为什么会这样?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好好了解一下。菠萝“扎嘴”的原因菠萝之所以会扎嘴,原因在于菠萝里含有的蛋白酶(bromelain)和草酸钙(raphides)。当我们吃菠萝时,菠萝里富含的蛋白酶会分解掉口腔黏膜上的纤维蛋白,导致黏膜受损,使我们产生刺痛感。而草酸钙是一种白色结晶状的粉末,在显微镜下呈“针”状,草酸钙进入口腔后,也会刺破我们的口腔黏膜、舌头、咽喉等组织,造成损伤,产生扎嘴的感受。有观点认为,相比蛋白酶,草酸钙才是导致菠萝扎嘴的元凶,但这一说法目前没有得到科学认证。来源丨李秀丽,张文君,鲁剑巍,王荔军.植物体内草酸钙的生物矿化[J].科学通报,2012,57(26):2443-2455.事实上,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看,菠萝中含有的蛋白酶和草酸钙为它筑起了一道防线,让任何品尝过菠萝的动物先在嘴巴上尝点苦头,从而避免各种动物和昆虫的伤害。现如今人类将其作为水果食用,就不可避免地要承担起“针扎”的后果了。为了吃菠萝不扎嘴,人们使用盐水来泡菠萝,但这真的有用吗?用盐水泡菠萝,就不扎了吗?先说结果。用盐水来让菠萝不再扎嘴的方法,效果有限,主要是心理作用。菠萝中的草酸钙在盐水中会溶解,在这一点上确实会减少一些草酸钙针晶的含量。而菠萝蛋白酶的活性抑制,需受到温度、金属离子浓度等的影响,简单的盐水是没办法彻底解决的。来源丨pixabay研究发现,盐会使得酶失去活性。但这里用到的盐一般指的是那些“金属的离子化合物”,比如含铅离子、汞离子等的重金属盐,对菠萝蛋白酶的抑制效果较明显。而我们用来泡菠萝的盐水,用的是食盐(NaCl)水,Na+离子对于蛋白酶的活性抑制效果较其他金属离子明显较差。所以如果用低浓度的盐水泡菠萝,并且泡的时间还比较短的话,是无法有效地使蛋白酶失去活性的,只能对其活性有较小程度的抑制。来源丨欧英杰,菠萝蛋白酶酶活力影响因素及测定酶活力方法的研究进展,广东省食品工业公共实验室、广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2015年,《食品科技》上有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用7%的氯化钠溶液将菠萝浸泡10分钟,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会被有效抑制。而制作7%的氯化钠溶液,相当于在1升水中加入70g盐,这个浓度相比平时我们用的盐水浓度高很多。因此,用食盐水来泡菠萝,只能起到些许抑制扎嘴的效果,但效果不大,更多的是给我们一点“心理安慰”。如果真的对“扎嘴”的感觉深恶痛绝的话,比起泡盐水,不如试试把菠萝煮熟。加热会导致蛋白酶失去活性,真正做到“不扎嘴”的效果。来源丨pixabay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吃菠萝不再扎嘴呢?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吃“凤梨”!“凤梨”为啥不扎嘴?等等,凤梨和菠萝不是同一个物种吗?没错,从分类学角度来说,凤梨和菠萝确实是同一种植物物种,都属于凤梨科凤梨属,学名都是Ananas comosus。供食用的菠萝主要有四类,分别为卡因类(Cayenne Group)、西班牙类(Spanish Group)、皇后类(Queen Group)和杂交类4个大类,包括上百个品种。有些叫菠萝、有些叫凤梨,在形态、造型、大小上也各不相同,有时候根据商家的宣传,我们也很容易会把它们误以为是不同的水果。以2015年为例,国内的菠萝产区种植的菠萝,大部分都是皇后类里的巴厘菠萝,比如著名的徐闻产区。所以我们在水果摊上常见的菠萝大概率是这一种,这种菠萝叶片带齿,果皮一般是橙红色,味道较为浓郁,果肉口感脆甜。但存在扎嘴的问题。来源丨维基百科/David Monniaux那么,为什么吃“菠萝”会扎嘴,吃“凤梨”就不会?这是因为一些品种的“凤梨”里蛋白酶含量较低,所以食用起来不会有明显的扎嘴感。例如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金钻菠萝”“香水菠萝”等。总的来说,盐水泡菠萝就“不扎嘴”,这个说法是不严谨的!如果真的对菠萝扎嘴这一情况深恶痛绝,想要吃菠萝不扎嘴,也可以考虑将菠萝烹饪后食用,或者不吃菠萝,转吃“凤梨”就好了。近几年,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带有不扎嘴性状的菠萝品种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在现在,市场上能买到的许多菠萝都是切开就可以直接吃,不必担心会扎嘴了。来源丨维基百科/Eric Guinther另外,对于易过敏人群也要注意,菠萝有可能会引起口腔过敏综合征(OAS)。如果你吃完菠萝后出现红疹、身体皮肤发痒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就有可能是出现了过敏,这时需视情况对待,严重的需及时就医问诊。水果是一种健康的食物,但食用上也要因人而异,吃的健康、开心最重要啦~ 作者: 2023/03/13 09:32
  • 用嘴喘气,到底错在哪了? 最近,网上有许多关于“口呼吸”的讨论。有人说,长期用嘴巴喘气,有可能影响牙齿、面容,甚至是体态;也有人说,用口呼吸矫正贴给嘴巴加一道封条,就能慢慢改掉用嘴喘气的习惯。总之,喘气大有学问,不经历一番辛苦肯定学不会……微博话题那么,这些说法,到底有几分真呢?01用嘴喘气就是口呼吸?按照这个标准,世界上就没有正常人了。一般来说,我们依靠鼻子进行呼吸。这么做,有许多好处。一是自然,生下来就会。二是健康,鼻毛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鼻腔可以对空气进行加热、加湿,而鼻子里的免疫系统,可以消灭许多细菌、病毒。然而,每个人都会遇到“不一般”的时候,比如,跑步、游泳的时候,进而不得不用嘴巴喘气。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运动离不开肌肉,而肌肉活跃会消耗大量的氧气。鼻子吸入的空气不够用,人体自然会想办法从别处弥补。所以,医生说的“口呼吸”包括两个条件:第一,患者处于安静状态;第二,通过口腔的气流超过一定比例(25%~30%)。临床上,常用双镜面测试对此进行检测。先让受试者休息一会儿,然后取一面冷藏过的双面镜,横着放到其鼻孔与上唇之间,看看镜子有没有出现水雾。如果镜子上下两面都出现了水雾,便是口呼吸。不过,这种办法只能检查口呼吸是否存在,具体轻重如何,需要更进一步的检查。02口呼吸都是习惯引起的?绝大多数不是。如前所说,鼻呼吸是最自然的呼吸方式;只有在氧气不够用的时候,人体才会想别的办法。氧气不够用的情况,包括两种:一种刚才已经提到,比如运动的时候;另一种跟疾病有关。感冒、流感、鼻炎,可以引起鼻腔堵塞;而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也会影响鼻腔通气。不过,最常见的是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如果将上呼吸道比作一处山洞,那么,腺样体相当于景点的检票口。正常情况下,它处于鼻腔和咽喉交界处,对进入的空气进行检测,看看里面有没有细菌、病毒。如果有,腺样体可能因为炎症而增长,进而堵塞呼吸道——检票口发生争吵,进出的要道就不那么顺畅了。儿童又有些特别,他们的鼻腔比较狭窄,腺样体也不像大人那样成熟。因此,3~6岁的小孩,常常因为腺样体肥大而出现张口呼吸。有没有习惯引起的张口呼吸呢?也不是没有。患有上述疾病的小孩,可能得到治疗,也可能没有得到治疗;得到治疗的,有可能治疗比较及时,也有可能治疗不太及时。最后一种,可能因为病程太长、养成习惯,在疾病消失后,仍然张口呼吸。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主要出现在青少年身上。03错误的呼吸方式会毁容?存在争议;再者,比起容貌,有更需要关注的方面。网上对口呼吸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容貌方面;也确实有一些研究显示,长期口呼吸,可能导致下巴后缩、脸部变长,出现腺样体面容。不过,一方面,这些研究存在争议,也有结论相反的调查;另一方面,主流意见是,遗传决定脸型,多数环境因素只有微妙的影响。正如北大口腔医院的曾祥龙教授所说,忽视遗传背景,忽视口呼吸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过分强调口呼吸与特定面型的相关性,可能会误导患者。腺样体面容第二个经常讨论的,是口呼吸与牙齿的关系。中国儿童早期矫治规范化诊疗项目专家组认为,儿童口呼吸可能引起错 作者: 2023/03/13 09:07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