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中国
  • 扶梯底部两排大刷子,是用来给路人刷鞋的吗? 我小时候自动扶梯是新鲜玩意儿。假期我爸会带我去城里,来来回回坐扶梯玩一下午。尽管现在扶梯非常普及了,但我们对它的疑惑不减反增:扶手好像总比台阶快,是工作失误吗?台阶两侧一排排刷毛,是干嘛的?扶梯旁边的斜坡上,为什么有一个个凸起?扶梯上人很多,会不会把扶梯压垮?看完这篇,你脑中关于扶梯的无用知识又增加了。扶手更快为保命下次坐扶梯的时候,把手搭在身侧的扶手上。等你到了扶梯末端,多半会发现,原本在身侧的手,已经跟着扶手到身前去了。扶手滚动的速度比台阶快,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了吗?并非如此。在现行的相关国家标准中,强制规定扶手的速度要比台阶快0%到2%——也就是说,可以一样快,可以更快,但不能慢[1]。不仅如此,如果系统检测到扶手比台阶速度慢且持续了一段时间,就会让整个扶梯停止运行[1]。这是因为,一旦发生危险需要避让,要是你的胳膊在身后(也就是扶手比台阶慢),整个人的活动范围会受限;要是胳膊在身前(也就是扶手比台阶快),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更大,躲避危险就会更灵活。这样设定扶手速度,也是血的教训。在网上能搜到不少新闻,说坐扶梯的时候,台阶在滚动但扶手是静止的,人站上去握住扶手就很容易向后摔倒。所以,把扶手速度调得稍快一点,是为了保命啊!刷毛不是刷鞋的扶梯台阶两侧,有一排硬邦邦的刷毛。所有观察到这一点的人绞尽脑汁,结合生活经验得出一个最靠谱的结论:这个刷毛是用来刷乘客鞋子的。有点道理,但道理不对。这一排刷毛,学名叫围裙板防夹装置,盖在台阶和侧面挡板的缝隙斜上方,免得乘客过长的裤脚、裙摆、鞋带被夹进缝中,也能阻挡硬币之类的小玩意儿掉进缝隙里损坏扶梯。明白了吗,这玩意儿不仅不能给你刷鞋,而且还是专门不让你伸脚过去的!金属球不是攀岩的你一定注意过扶梯扶手外侧的金属半球、金属块,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人们对它的用途有很多猜测:防止成龙大哥在打斗时从扶梯上滑下来;公用文玩,让乘客给球包浆;方便攀岩爱好者……其中最接近正确答案的猜测,还是防成龙。这个半球状的东西叫防滑行装置,主要是怕熊孩子把扶梯外侧当滑梯玩,也可以防止乘客把行李搭在扶梯外侧。有很皮的网友说,加了防滑行装置后,把扶梯当滑梯更刺激了。我就给你看看更刺激的防滑块。其实,为了防熊孩子以及部分熊大人,扶梯还得装防爬装置、阻挡装置。没有查到这些装置诞生的背后是否有故事,大家脑补且吸取教训吧。另外,很多大超市会在扶梯两侧的空位摆上促销商品——这确实能防止熊孩子滑滑梯,但让顾客在扶梯上伸手取物、弯腰选购还真是挺危险的。电梯不会被压平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在早晚高峰的时候,担心扶梯上的人太多、导致扶梯被压平或者压垮?这种担心实属多余。在相关标准中,规定了扶梯至少能够承受每平方米5000牛顿的载荷,这还不包括扶梯的自重。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在宽1米、水平长10米的扶梯上,静止状态中能承重5000公斤,差不多是80个成年人的体重之和。以上是理论,实际运行中情况比较复杂。比如宽1米、长10米的扶梯上,可以承载80个人,但万一这些人还带着特别重的行李呢?所以很多超市的扶梯入口会设置阻挡购物车的栏杆,或者装一部可以放购物车的扶梯,一方面防止购物车倾倒的风险,一方面防止扶梯超载丨图虫创意如果扶梯真的超载了,是会“罢工”的。在监测装置和电气安全相关装置的要求中,被列举出来的第一项就是“过载”。这种情况下监测模块一般会切断电动机的电源,从而保护电动机。总之,如果扶梯上人太多你觉得危险,不用担心超载压平扶梯,等人少了再上去就行。不建议左行右立乘坐扶梯时,不着急的人靠右边站,把左边空间留出来给赶时间的人用,这成了很多人的习惯。但这个观念恐怕得改改了。首先是安全问题。早在2016年,南京地铁一项扶梯检测数据表明,95%的扶梯右侧磨损严重,有倾斜的问题[2],广州地铁也发现过类似问题[3]。这些问题会导致扶梯安全隐患增加、使用寿命缩短。另外,扶梯不仅处在滚动中,而且一级台阶的高度比普通楼梯更大,所以左侧匆忙赶路的人一旦没站稳、摔倒,就可能连带着很多人一起摔倒。其次,把左边空间让出来,并不会给着急赶路的人省下多少时间。《北京晚报》做过一个实验,在同一个地铁站里,站在扶梯上不动,从站内到站口需要45秒;如果一路完全没有阻碍、快步跑上扶梯,仅仅能少用21秒;要是这样猛冲的过程中还得躲避行人、行李,那只能剩下8到15秒。另外,如果大家都站在扶梯上不动,理论上扶梯可以承载更多的人,毕竟在扶梯上行走,需要前后都有活动的空间[4]。世界上很多城市都不提倡左行右立了,那我们该怎么坐扶梯呢?四个字:站稳扶好。最后还有一个扶梯相关的问题,我确实想不出来为什么。希望知道答案、猜测答案的朋友们在评论里传授一下知识:在扶梯上大家都是站着的,为什么我们却说“坐”扶梯啊? 作者: 2022/12/07 15:15
  • 预防新冠,全天候多场景防疫攻略来了!速速收好! 作者: 2022/12/07 15:14
  • “太阳的微笑”或预示地磁暴可能袭击地球?其实不是特别可怕 最近,一张图片和相关新闻报道多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太阳的“微笑”。10月2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这张照片,并配文称:“今天,NASA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捕捉到了太阳的‘微笑’。在紫外线成像中,这些太阳上的暗斑被称为日冕洞,是高速太阳风涌入太空的区域。”推特@NASASun发布的太阳“微笑”照片和配文(图片来源:推特截图)该照片公布后,网友们有的大呼“可爱”,并大开脑洞,在太阳的“微笑”原图中加上帽子、笑脸等各种元素;也有部分网友发出了“小心太阳风暴”的担忧。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不少相关报道,但身边好像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尽管媒体做了很多的宣传,也强调了这一现象对地球的危害,但一通术语下来,又好像啥也没明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太阳的“微笑”到底是什么,它真有那么可怕吗?新闻媒体报道:提防“太阳的微笑”从图片来看,太阳上黑色的条纹确实很像一张笑脸的眼睛和嘴巴。这张实拍照片是由NASA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卫星(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简称SDO)捕捉到的,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英国《卫报》、美国趣味科学网站等媒体以“微笑的太阳有可能给地球制造问题”为主题进行了相关报道。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0月29日刊发了一则题为《“微笑”的太阳本周末可能会用地磁暴袭击地球》的报道。报道中指出,有人说,当你微笑时,全世界都和你一起笑。可是当太阳微笑时,全世界会沐浴在倾泻而下的等离子体中。这正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向我们展露可爱“笑脸”时出现的令人遗憾的潜台词。《卫报》对事件报道的截图(图片来源:卫报网站)这些报道基本援引了“太阳‘微笑’时太阳风等离子体会对地球倾斜而下”的说法。同时,根据相关报道,科学家预测这股“带电粒子风”将在10月29日或30日的某个时候撞入地球磁场,届时有可能会引发一场小型地磁暴,进而可能扰乱在轨卫星的运行,并给地球带来小规模的电网波动。“微笑”是如何形成的?卫星拍摄太阳“微笑”所使用的光,并不是咱们肉眼看到的光,而是紫外线,即波长比紫色光更短的光。作为一颗主要成分为氢元素的大球,太阳的内部不断发生高强度核反应,当能量传输到外层时,最外层的氢原子处在100万度以上的高温中,从而变成氢离子(质子)和电子混合成的“等离子体”,并不断释放出各种波长的辐射——紫外线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利用紫外线对太阳拍照时,就可能得到太阳“微笑”这样的图片。既然是用紫外线拍照,紫外线强的地方会更亮,而紫外线弱的部分则更暗,“微笑”的眼睛和嘴巴就是日冕上3个巨大无比的暗区,每个都比地球大几十倍,称为“冕洞”。通常情况下,冕洞中物质的温度和密度比周围小得多,并且其中的太阳磁场是开放向外的,这就使得太阳的那些高温等离子体能够沿着磁力线向外高速喷发,当其进入太阳周围的太空时,就形成了高速的太阳风。媒体报道中的“倾泻而下的等离子体”、“带电粒子风”,指的就是这些物质。可想而知,高速的太阳风比平时普通的那些更有威力。常见的高速太阳风在地球周围可以达到1000千米每秒(有趣的是,太阳风是越飞越快的,刚离开太阳时反而没有这么快),大约2-3天可以从太阳上“吹”到地球。经过图片色彩处理后,能看到太阳向外强烈的喷发(图片来源:人民网)为什么说太阳的“微笑”会引起地球磁暴?既然我们能看到太阳正对着地球“微笑”,那么可想而知,来自冕洞的高速太阳风也会朝着地球的方向喷发。这些带电粒子流会对生物造成伤害,还会破坏卫星等电子设备的电路,但万幸的是,地球周围有磁场的保护。朝向太阳一面,在大约几万千米远的范围内,地球的磁场从南向北像笼子一般把地球圈住,带电粒子无法直接穿透这个“笼子”,磁场会施加偏转的力让它们绕行。然而,太阳风也带着太阳的磁场。在一定条件下,太阳和地球的磁场相互作用,会把太阳的带电粒子和能量送入地球周围的空间,从而改变太空当中环绕地球的电流,变化的电流也引发磁场的变化,最终引起了整个地球的磁场扰动。科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为“地磁暴”,简称磁暴。媒体报道中太阳“微笑”对地球的影响,指的正是磁暴。此次太阳的“微笑”,真有那么可怕吗?磁暴究竟有什么危害呢?磁暴相关的电磁活动可能会伤害卫星等航天器,干扰航天器的正常飞行;同时,也会产生杂音掩盖通讯时的正常讯号,甚至使通讯中断;严重的时候,磁暴会在地面输电网络中引起大电流,导致电网电流的波动,甚至破坏输电网络。为了衡量磁暴的强度,科学家观测了全球磁场变化,计算了一种参数叫做Dst指数,以纳特(nT)为单位,这种指数在0上下变化,负值负的越厉害说明磁暴越强,比如弱磁暴的Dst指数约为-30~-50nT;中等磁暴的Dst指数约为-50nT~-100nT;强磁暴的Dst指数约为-100nT~-200nT;超强磁暴的Dst指数小于-250nT。综合以上内容,我们来梳理一下媒体报道中的前因后果——10月26日拍摄到太阳的“微笑”说明冕洞朝向地球,释放的高速太阳风大约两至三天到达地球。根据估计,大约10月29日至10月30日开始影响地球,在这几天内会出现大概Dst=-30~-50nT的弱磁暴。我们来看下图Dst指数的变化,Dst指数下降了,但下降的不多,最低为-53nT。-50nT的磁暴非常弱,每年会出现许多次,因此,我们很难感受到日常生活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国际地磁中心发布的2022年10月Dst指数(图片来源:https://wdc.kugi.kyoto-u.ac.jp/dst_realtime/202210/index.html)为什么太阳的“微笑”如此壮观,引起的磁暴却没有多强呢?首先,类似的冕洞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微笑”的图形比较吸引眼球,但对于太阳来说只算“偶露峥嵘”;其次,正对地球的“微笑”,正对地球喷出的物质需要2-3天飞到地球的位置,但这段时间地球已经绕着太阳飞行了一段距离,很难被直接冲击。因此,可能危害地球的太阳“微笑”,仅就这一次来说,并不是特别可怕。结语关于太阳喷出的粒子流是否会命中广阔宇宙空间中“小小”的地球这一问题,需要科学家们进行精密严谨的计算后得知。倘若存在重大风险,科学家们会向全世界发出警报,因此不必过于担心。编辑:应奕可 作者: 2022/12/07 15:10
  • 大脑从20岁就开始衰老?延缓大脑衰老,只需这样做! 作者:徐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审核:李菁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我们知道,人在达到一定的年龄之后,皮肤会慢慢变差、骨质会慢慢流失……身体各个脏器的功能都会逐渐下降,包括我们的大脑也会衰老,脑健康的状态会逐渐向脑亚健康、脑疾病转化。比如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感觉到疲倦,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以前擅长的工作现在不能胜任……这些症状可能都是大脑衰老、大脑亚健康的表现。一、大脑是从20岁就开始衰老吗?关于大脑发育的说法实际上是两条线,我们千万不要把它想象成20岁以前大脑只有建设、没有破坏,20岁以后大脑只有破坏,没有建设,不是的。我们要把人的大脑想象成一个不断运转的太极图。比如在孕期的前3个月就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时候,胎儿的大脑要产生大量的新生神经元,但同时,包括脑内的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它会像拿个剪刀一样把不恰当的连接给剪掉。如果在这个阶段,包括到出生以后,他的大脑连接是杂乱无章的,就会很容易得自闭症、孤独症。所以脑细胞的新生和破坏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那么为什么我们往往说20岁是一个生理巅峰呢?按照《黄帝内经》讲,女性是以“七”为节律,一七、二七、三七,20岁左右发育基本完成,男性是以“八”为节律,一八、二八、三八,也是20岁左右发育基本完成。不管怎么样,后面进展的过程还是一个动态新生和破坏的过程。但是由于脑内新生的东西远远弱于破坏的,所以对于大脑来说,不可能像壁虎一样,尾巴掉了,还能再长一个出来,也不可能像海参一样,肠子吐掉了,隔段时间也能长出来,大脑是不可能的。所以对大脑来说,要做到全生命周期的脑健康干预,从出生的时候就讲究优生优育,在青少年阶段最起码要进行12年的系统规划学习,从而增加我们的脑储备或者认知储备。那么对于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来说,他还要接受大学的5年,甚至研究生阶段再加3年、再加5年、再加6年,甚至终身学习,在成年期持续不断地学习就是增加你的脑储备、认知储备。到了中年,一般来说在45岁左右就要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各种慢性病,以及外源性的病理伤害做斗争,一旦出现疾病,及时地诊断,分层、分级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丰富的社交网络,科学规范的作息、饮食和运动的自我调理,还要加上主动进行健康体检,定期去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都是全生命周期需要去关注的。二、怎么延缓大脑衰老?在过去,我们喜欢用一个披萨饼或者一个大饼来描述,就是哪些是造成大脑衰老或者脑疾病的,一条条去抠下来,有自由基损害、干细胞衰竭、血管功能破坏,或者一些异常的理化刺激等待。事实上我们可以用三个维度、三个环套在一块。第一个,提高脑认知储备,包括有效地学习、扩充社交网络、掌握新技能,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提高脑认知储备的一个方式。第二个,对于已有的、可能会造成脑损伤的疾病进行有效地管控,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把慢性疾病控制到没有进展,或者是尽可能缓慢进展的状态,本身就是对大脑的保护。第三个也非常重要,就是要减少各种各样的炎症性破坏。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这三个大饼合在一块,它们共性的东西是很多的。第一就是运动,运动既能够提高脑认知储备,也能够对慢性疾病起到非药物的干预作用,同时还能够减少对大脑的炎症损害。第二个是科学的、规律的睡眠,我们要特别强调有一些是职业性的,比如说医护人员长期倒夜班的行为,确实是有损害的。想要对这种有损害的熬夜行为进行干预,可能就要适当调整睡眠周期,遇到倒夜班以后睡眠紊乱,就要通过药物、非药物结合起来去有效地保护。第三个是饮食方面的管控,在营养学方面分炎性饮食和非炎性的健康饮食,比如这种油炸的、高碳水的食物,一般认为是容易致炎的。不好的饮食吃多了,益生菌受到限制,有害菌可能就会增多,它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内毒素来破坏我们的大脑,同时也会影响其他的脏器系统。所以认知、脑储备、运动、睡眠、饮食这几个环节,它们是持续互相促进的,不是说只要做好其中一个环节的管理,就能够实现很好的健康。衰老更多地是像一个病理性的、无法回避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把衰老的进程延缓,那么大脑的健康就能维持得更久一些。 作者: 2022/12/07 15:09
  • 语言不通,思维也会不同么? 语言不通,思维也会不同么?作者:猫狞科普网络上流传着不少玩笑,笑点都是不同民族的差异。例如,中国人的口算能力比美国人高不少,只要试试美国人的乘法口诀表就知道,和我们的一一得一相比,实在是太冗长绕嘴了。而法国人一出马,我们就输了,原来他们的数字表达古怪,竟成了他们口算的得力武器。这些说法可能没什么实验证实,但是却和不少人的经历符合。也许,我们的语言真的影响力口算能力?每一天,我们是如何感知身边的种种事物的呢?软的、湿的、大的、长的……我们感受这个世界,用各种不同的属性划分它。左边、右边,东南西北,我们用不同的方位来表示事物的位置。今天明天、之前之后,位置也表现在时间之流中。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一种语言的在描述物品时,根据软硬来变化词根;如果一种语言表达方位的方法是靠海一边和靠陆地一边;如果一种语言用从左至右来表达时间的先后,那么,说这些语言的人和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否不同?这些问题在十九末成了重要的问题。欧洲学者解除了各大陆的民族和语言,开始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大学者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考察了各种语言后,开始宣称德语、英语和其他印欧语言更为完美。之后,不少学者在研究土著民族时发现,相对于他们的母语,土著语言中有太多看起来毫无规律的东西。有些人索性认为,这些都是土著语言劣等的表现。还好,有另一位学者不这么看。德裔美国人类学家弗朗茨·博厄斯(Franz Boas)通过研究因纽特人的语言,指出那些看似不同的发音,并非方言,或者无规律的变化。当地人交流时对于这些变化的感知,和前去调查的学者感知的并不一样。与其说这种感知的差异是语音的差异,不如说,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差别。这种语音的特点对于因纽特人的意义,也许完全不同于处于另一文化中的学者。博厄斯的学生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深受他这种思想的影响。他着迷于研究美洲原住民的语言,和他的学生本杰明·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一起,他们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语言相对论。例如,沃尔夫认为,一种印第安人的语言霍皮语和英语不同,没有表达连续时间单位的能力,因此他们对时间的认知和说英语的人完全不同。再比如他们指出,很多实验员在危险的环境下吸烟,是因为受到了描述环境时语言的影响。最为著名的恐怕是对于因纽特语言的那个论断:对于因纽特人来说,有一大堆表达“雪”的词汇。他们认为语言会决定思维,不同语言的人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人们将这个观点概括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之后的事情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他们的假说被神话,也被抨击。拿神话来说,那个因纽特人语言中有多少描述雪的词汇,从十几种,以讹传讹变成了几十种,几百种,最后竟然有一千种的说法。各种语言之前的差异,也被拿来当作“德国人严谨、法国人浪漫、中国人数学好而日本人集体观念强”的证据,也不管其中有多少根本是语言不通的臆测,多少是循环论证而已。总之,语言差异、民族差异和思维差异对于很多人纠缠不清,有时甚至助长了对于其他文化的刻板印象。从当年博厄斯反对的偏见,变成了偏见的强化版,这可真是讽刺。和神话的一面正相反,对于萨丕尔和沃尔夫当年研究的批评则成了学术界的主流。他们举的很多关于土著民族语言的例证,经过详细的考察,其实站不住脚。从乔姆斯基,到近年来著名的神经科学家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更是主张普遍语法等理论,认为当年那些研究严谨程度实在堪忧。对于假说,语言学家也提出了强弱两个版本;弱版本将语言决定思维弱化成了语言影响思维。即便如此,很多研究还是受到了批评。尽管有“大牛”指引方向,对于乐于争鸣的科学界,也总有人逆流而上继续探索。例如近几年的一位学术新星,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雷拉•波洛狄特斯基(Lera Boroditsky)使用的方法就似曾相识:通过研究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人们存在的认知差异,试图找到语言对思维的影响。例如她和她的同事们研究的澳洲土著民族 Pormpuraawa 人。这些人的语言中没有左右的概念,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只能按照东南西北来处理空间位置关系。你不能说,站在我左边的这个人,而要说,站在我南边的这位。从小说这种语言真可谓一种特别的训练,一个当地小女孩能闭眼分辨东南西北。而他们对于时间的认知也和其他地方的人不同。拿出一组故事照片,让人们按从前往后来排列,说英语的人习惯从左到右,而说希伯莱语的人从右往左,对于 Pormpuraawa 人,麻烦来了——坐南朝北时还是坐北朝南时,他们排布的方式正好相反,因为他们能依据的只有绝对方向。波洛狄特斯基推论,汉语里的时间状语大多和上下有关,搞不好对于中国人,最舒服的排序方式是由上自下。我们都知道,很多民族对于颜色有不通的划分方式,有些民族对蓝色和绿色不做区分,有些又细分了红色到黄色的光谱。这种划分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呢?俄语中,深蓝和浅蓝是两个不同的词汇,波洛狄特斯基就发现,对于分辨蓝色的光谱,俄语母语者明显比英语母语者更迅速准确。不同语言对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说法也不同。杯子被打碎了是一个事件,如果是故意打碎,说英语的人和说日语的人对于谁打碎的记忆能力一致,而如果是偶然打碎,日语母语者就经常记不住是谁打碎的。因为对于偶然事件,日语中不需要提示施动者。汉语中,对十一、十二、十三这样的字眼明确提示了十进制,英语的 eleven、twelve 就不明确,结果,中国小孩对于十进制的掌握会早于英语母语者。总之,和当年萨丕尔的经验与描述不同,如今的学者利用实验的方法,试图找到真正的、语言影响思维的证据。如果文化心理学走跨文化研究的路线,认知语言学则早早就开始了对乔姆斯基理论的反动。他们最关心的不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而是语言研究的更根本问题。乔治·拉可夫(George Lakoff)等学者针锋相对,把认知当成了语言研究的关键。且不管那些复杂的语言学问题,我们来看看拉可夫本人是怎么给出建议的吧。这位学者对于公共生活积极入世,写作了《政治心智》、《别想那只大象》等著作,将他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带到了政治领域。他指出,善用语言的政治人物都在制造一个又一个的语言框架,这些框架左右了对话者的思维。还记得小布什在国情咨文中这样描述对伊开战:通过联合国途径是“举手获准”,这个词让人联想起小学生报告老师,让听众反感这种行为。而对于减税政策,他的政府使用的词汇更是暗示他在停止错误政策的损失。对于民主党,一旦辩论中也用了这些词,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对方预设的语言框架,不仅被牵着鼻子走,而且还帮忙向选民强调了政敌的价值观。这一套游戏非常巧妙,背后是一整套价值观。拉可夫指出,对堕胎、控制枪支、对外政策和税负政策的态度,看似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美国的左右两派却能在这些问题上每一个都针锋相对。这是因为这些政策背后隐含着两套价值观,一种是严父式的,一种是养育式的。严肃道德,强调男性品质,强横和主张自己管理自己的严父式价值观深藏于美国保守派话语的背后,联系了选民们一系列非理性的认知,也是共和党右派很多言论语言框架的基础。针对这种价值观,讨好它还是讲求理性,很多时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要想获得认同,需要有自己的语言框架,坚定自己的价值观。这,也是语言和思维交互作用的一面。波洛狄特斯基等人的研究继续受到语言学者的批评,认为他们的实验设计不够严谨。而拉可夫的理论,不知道对于美国政客能有什么启发。倒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们周遭本来就有很多想法不同的人,在强调说不到一块去之前,也许可以先听听,他们是如何认知这个世界的。 作者: 2022/12/05 11:49
  • 为什么看东西时,眼前会出现细菌一样的漂浮物? 三百多年前,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并描绘了细菌的形态,从此,这种地球上最为古老,数量最多的微小生命体正式进入了人类的可见范围。肉眼可见的“细菌”来源|viki不过,很多人在看向天空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与“细菌”形态相似的条状物或点状物出现在视野中。难道我们的眼睛也成了显微镜,人人都能肉眼看细菌了不成?其实,这些东西并不是细菌,而是我们眼内浮游在玻璃体的混浊物。玻璃体究竟是什么?里面的漂浮物又是从何而来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能让我们肉眼看“细菌”的玻璃体。1. 容易被忽视的“大透明”说起眼球的组成部分,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近几年在器官移植领域大放异彩的角膜,还是白内障手术的重点关注对象晶状体,亦或是成像精度至今没有人工制品能够媲美的视网膜……离体眼球剖面图来源|《眼科学》虽然这些结构在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但我们眼睛中体积最大的组成部分却几乎无人提及,它就是玻璃体。即使是专业的眼科检查,也常常会将玻璃体作为屈光介质而直接忽略。实际上,玻璃体是填充整个眼睛的胶状物质,容积高达4.5毫升,占据了眼球总容积的4/5。在以精密小巧著称的眼球中,这样的体积已经算得上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了。人玻璃体标本来源|Sebag, Jerry. (2008). Vitreoschisis. 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那么,这个没有存在感的“大透明”,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作为眼屈光介质的组成部分,正常的玻璃体是一种无色透明的胶质体,其中含有98%的水和0.15%的大分子,例如胶原、透明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剩余的固体物质则包括各种离子和低分子量物质,这些物质使玻璃体呈凝胶状态,质感与果冻类似。因此,玻璃体具有良好的塑形性、黏弹性和抗压缩性,能够对眼球中的晶状体、视网膜等周围组织起到支持和减震作用。除此之外,玻璃体还是眼球内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储存库。由此可见,尽管容易被忽视,这个“大透明”却在我们的眼睛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玻璃体为什么会混浊?那么,原本透明的玻璃体中为什么会出现杂质,变得混浊呢?其实,大多数的玻璃体混浊,是一种年龄性改变。来源|《眼科学》玻璃体代谢缓慢,不能再生,人出生时的玻璃体为凝胶状,大约在4岁时凝胶状的玻璃体就开始逐渐脱水收缩,透明质酸逐渐消耗溶解,胶原的稳定性被破坏,水与胶原分离,在玻璃体内形成液化腔,这一过程被称为玻璃体的液化。到了14-18岁,原本被胶冻样玻璃体填充的玻璃体腔内已经有大约20%的容积为液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液化部分的玻璃体结构解体,原有的胶原网状结构塌陷,在液化腔周围形成形态不一、无色透明的胶原纤维。在明亮的环境中,光线透射过混浊的玻璃体,就会在视野中出现形态多样,数目不一的“细菌”。来源|pexels除了正常的生理变化,眼内炎症,玻璃体内积血,长眼轴等多种因素,都会引起玻璃体混浊。3. 如何给我们的视野“除菌”一般情况下,眼前偶尔出现的“细菌”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生理性玻璃体混浊只需要定期复查眼底,警惕视网膜裂孔形成即可。如果感觉生活受到了影响,可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促进微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的药物,改善相关症状。除此之外,使用激光将玻璃体内的混浊物爆破成微小颗粒,促进其眼内吸收,也有助于消除玻璃体混浊导致的不适症状。来源|unsplash而眼内炎症或玻璃体内积血等因素导致的病理性玻璃体混浊,对正常生活影响较大,并且原发疾病还可能导致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往往需要手术切除全部或部分玻璃体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在玻璃体切除手术后,患者的晶状体会因为缺少协助其获得养分和排出代谢物的玻璃体,最终导致白内障的发生。原来我们之所以能肉眼看“细菌”,都是拜这个眼睛中默默无闻的“大透明”所赐,尽管大多数的玻璃体混浊都不需要特殊处理,大家也不必对此感到恐慌,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应该尽可能地保护眼睛,远离导致玻璃体病理性混浊的危险因素。毕竟,一旦这个“大透明”出现问题,也是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的! 作者: 2022/12/05 11:48
  • 咖啡会越喝越困吗? 咖啡进入人体后究竟发生了哪些反应?它是否会让人上瘾?它是否存在安全剂量?它对人体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害?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咖啡的真相一、当我们喝咖啡时,我们到底在喝什么?咖啡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品之一。本文中提到的咖啡指仅用咖啡豆为原料制作出来的纯咖啡(美式咖啡),而不是日常生活中流行的加奶加糖或加其他调味品制作而成的含咖啡因饮品。很多人喜欢喝咖啡,是因为咖啡能让我们提神醒脑。要理解咖啡如何让我们精神百倍,首先要明白我们的困意到底从何而来。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在细胞内,它会提供能量维持身体运转的,在细胞外,它会产生腺苷与神经元受体结合,进而抑制神经元的放电和活动,于是你就会感到疲惫。腺苷图示,图源百度百科咖啡因图示,图源百度百科巧合的是,咖啡中的主要成分咖啡因拥有跟腺苷类似的结构。这意味着咖啡因也可以插入腺苷受体中,但是咖啡因并不能发挥腺苷的作用,而且还占用了腺苷的位置,因此减少了对神经元的放电和活动的抑制,你就可以保持清醒和专注。但是受体并不只存在于大脑之中,肾脏之类的脏器中也有受体。假如肾脏里的腺苷受体被咖啡因阻断,就会抑制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导致你要更频繁地上厕所。二、喝咖啡也讲究适时适量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对咖啡因摄入的宽容度都是有限的,假如体内的腺苷受体因为你长期大量饮用咖啡而被占用,你的身体也会采取手段来对抗这种情况。你的身体为催促你休息需要尽快进入疲惫状态,要达成这一目的,就会生成新的腺苷受体,强行降低大脑的运行速度。到了这一阶段,假如不改变你以往的咖啡摄入量,你就会觉得咖啡不再像之前那么奏效了。你可以选择摄入更多的咖啡来阻断这些新产生的腺苷受体,以此来保持清醒,但代价是当你突然停止摄入时,比正常状态下多出来的腺苷受体,就会让腺苷过度发生作用。进而让你产生嗜睡、头痛、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等症状。所幸这些过量的受体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会自然消失,你的身体很快就会从咖啡因戒断症状中恢复。所以如果你有长期饮用咖啡的习惯,你的身体很可能已经对咖啡因产生轻度依赖,但这种轻度依赖并不是类似烟酒或毒品那样严重的成瘾性依赖,所以不必太过担心。虽然不必太担心咖啡成瘾的问题,但是喝咖啡也不宜太多。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出,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咖啡因的上限是400毫克,也就是大约四杯美式咖啡的量。人体内的咖啡因水平在口服后约30分钟会达到顶峰,咖啡因的平均半衰期是4~6个小时,主要是通过肝脏中的酶来降解。有的人大半夜喝上一杯咖啡也能安然入睡,有些人中午喝完咖啡,到了晚上依然辗转反侧,这很大程度是由于基因决定的。如果想要减少咖啡因对夜间睡眠的影响,可以尽量选择在下午三点之前饮用完咖啡。同时,建议各位服药的时候,不要用咖啡送服。因为咖啡因本身就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精神类药品之一,它很有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的正常吸收和代谢。另外,目前关于咖啡因对发育中的胎儿以及对发育中的大脑的影响还不明确,所以孕妇与儿童要慎重考虑咖啡因的摄入。虽然目前有很多研究论证了咖啡对预防一些疾病的有效性,但是通过饮用咖啡来预防疾病显然不是明智之选。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适量饮用咖啡并没有什么问题。咖啡就像所有饮料一样,不可能百分百健康,但也未必就是造成一切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作者:唐雨资料来源:汪文忠《咖啡与人体健康》、生物谷、中国临床营养网 作者: 2022/12/05 11:48
  •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酒泉12月4日电(记者黄明、李国利、张汨汨)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航天员陈冬安全顺利出舱。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19时20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此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成功着陆后,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身体健康。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航天员刘洋安全顺利出舱。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6月5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期间,先后进行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在轨迎接2个空间站舱段、1艘载人飞船、1艘货运飞船的来访,与地面配合完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交接班,见证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快的世界纪录等众多历史性时刻,并利用任务间隙,进行了1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活动。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航天员蔡旭哲安全顺利出舱。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陈冬成为中国首个在轨驻留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 作者: 2022/12/05 11:47
  • 最新!多地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一图速览→ 连日来,全国多地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涉及核酸检测、出行、就医等诸多方面。一起来看↓目前,疫情尚未结束,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勤洗手常通风、在公共场所活动期间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作者: 2022/12/05 11:46
  • 人天生就会撒谎? 流言:父母都不喜欢看到自己孩子撒谎。所以第一次发现孩子撒谎的父母,内心往往是恐惧的:”我的孩子是不是学坏了呀?怎么这么小就学会了撒谎,这正常吗?”甚至有人认为孩子一出生就决定他会不会撒谎。真相:这种想法很正常。因为大家觉得,撒谎嘛,人天生就会,如果孩子内心纯洁就会行为端正,不撒谎;如果孩子学坏了,学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就会撒谎。那么,要阻止孩子撒谎,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从小告诉孩子撒谎是不对的,然后在孩子诚实的时候进行表扬,在孩子撒谎的时候进行批评惩罚。父母相信,或者说希望,只要自己做到这两点,自己的孩子就不会撒谎。图虫创意可现实很不如人意。研究发现,96 %的孩子都会向父母撒谎[1]。为什么会是这样?也许我们应该换个思路看待撒谎。研究人成长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家首先对撒谎行为提出了一个疑问:人天生就会撒谎吗?研究结果发现,两三岁以前的孩子没有能力撒谎。撒谎看似很简单,其实它需要非常高级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在人两三岁,甚至三四岁以后才能具备[2]。也就是说,在三岁左右之前孩子基本没有能力撒谎。撒谎需要的最重要能力是要能明白,人的行为是由这个人的内心想法决定的,而不是由现实情况决定的;而且,在人内心的想法与现实情况不符的时候,也就是人内心的想法是错误的时候,人会根据这个错误的想法去行动。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能明白,当现实情况是“抽屉里的巧克力被我吃了”,但假如他能种一个错误想法“巧克力是被猫吃了”到妈妈心里,那么妈妈就不会根据现实情况,而会根据她这个错误想法去行动——打猫而不是打孩子。而更小的孩子会以为妈妈永远都会根据现实情况决定自己的行为。图虫创意这些能力的获得既需要孩子大脑的不断发育,也需要孩子与人的相处经验不断丰富。这就意味着:当孩子出生的时候,他们是没有撒谎能力的。小孩子不撒谎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等到孩子三四岁以后,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孩子自然就会出现撒谎行为。这个时候的撒谎行为大多是为了避免惩罚。所以,当你发现三四岁孩子撒谎时,不必那么惊慌,这说明孩子不再是“小动物”一样的小人儿,而已经在融入人类社会的路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小孩子的撒谎行为和成人用撒谎达到自己不道德目的的行为是不能简单划等号的。好,我们知道了“人天生是否就会撒谎”这个问题的答案,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那我们要如何教孩子不要用撒谎来达到不道德的目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再来了解一个道德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成果。道德的核心并不是理性,而是情感;或者可以这样说,道德的核心并不是知道对错,而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在意。图虫创意美国的一名连环杀手加里·吉尔摩说过这样的话:“我总能杀得了人……我可以毫不在意他们的感受,完全无动于衷。我知道我干的事情大错特错,但我仍然会毫不犹豫放手去做。”[3]事实上,连环杀手里有很多都是缺乏正常人情感的心理变态者。他们的可怕不是因为缺少知对错的理性思考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缺少感受同情心、羞耻感、内疚感这样的情感能力。这些情感才是道德的核心组成要素——道德情感[4]。道德情感表明我们能对他人付出关心,它们才是让我们在意自己是对是错的深层原因。如果对他人没有关心,我们就不会在意对错和道德。所以,道德的核心并不是知道对错。如果知道对错就能阻止我们伤害他人,那监狱里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了——有多少罪犯在犯罪前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呢?情感才是道德的核心。图虫创意那么,要让孩子真正意识到撒谎是不好的行为,就不能只告诉孩子撒谎是错的,更重要的让他们意识到撒谎对他人的伤害。具体来说,当孩子撒谎的时候,下面的话往往对孩子不起什么作用:“说实话才是好孩子”或“如果你偷吃了巧克力,我不生气,但你要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偷吃了。”因为孩子的内心可能害怕父母说话不算数,也可能会以为父母知道自己偷吃会伤心,那还是让父母不知道自己偷吃对父母更好。相反,父母可以这样说:“对于妈妈来说,最难受的就是你不对我说实话,如果我发现你骗我,我会很伤心,就像你发现妈妈骗你的时候你会很伤心一样。如果你能对妈妈说实话,妈妈会开心。”撒谎真的不只是对错问题。 作者: 2022/11/21 16:01
  • 每周精选
  • 央视曝光!含1类致癌物,很多家庭在用→ 央视曝光!含1类致癌物,很多家庭在用→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