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中国
  • 别把过敏当感冒!春日防 “敏” 指南来了! 创新内蒙古 每年的春暖花开时,都会有人惹上一些特别的“小毛病”。比如总是打喷嚏、鼻痒,严重时候还会嗅觉减退,很多人认为自己是感冒了,但反复几个月不见好,难道真的是抵抗力降低了吗?小心哦!这可能是花粉过敏如何区分过敏和感冒,下面的要点很重要——01喷嚏次数不一样感冒喷嚏发作次数及连续喷嚏数量相对较少,一般每次1~2个。过敏性鼻炎发作期每天常有数次阵发性的喷嚏,每次少则3~5 个,多则十几个甚至更多。02鼻子是否发痒感冒时,鼻子最主要的症状不是痒,而是长时间鼻塞、流涕。过敏性常见症状为鼻痒和大量清水样鼻涕及鼻塞。03有没有全身症状感冒常伴有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过敏一般不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04眼睛状态如何眼睛过敏,会经常揉眼睛,严重时会频繁眨眼。如何预防过敏症状01注意温度变化有些患者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如炎热天气进到开冷风的房间时,出现类似鼻过敏的情况,出入温差较大的房间时,佩戴口罩来保持鼻子的温度,待温度适宜后,再摘下口罩。02控制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螨尘、动物皮屑等,防疫期间的酒精也会出现过敏,过敏原检查为阴性的物质也不能疏忽大意。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勤换衣物,勤晒晾被褥等,记得赏花时戴好口罩。03清洗鼻腔可减少鼻腔内过敏物质。使用专业洗鼻器每天早晚两次用淡盐水清洗鼻腔,动作和缓,避免呛咳。抗过敏!关键是要调体质过敏是一个群体问题,也是一种“基因问题”,在国医大师王琦创建体质学说时,将过敏体质单列为一种,称为特禀体质。虽然过敏的问题来源于基因,但某段基因是否表达、怎样表达受很多后天因素的影响,有大量临床研究已经印证,过敏体质可以通过中医药干预而改变,所以体质是可调的。王琦认为,预防过敏性疾病就是要想方设法尽量保持身体的平和。下面介绍两道预防过敏的药膳,有助于维护身体平衡,预防过敏:01固表粥乌梅15g,黄芪20g,防风10g,冬瓜皮30g,当归12g。放砂锅中加水煎开,再小火慢煎成浓汁,取出药汁后,加水煎开取汁,用汁煮粳米100g成粥,加冰糖趁热食用。02葱白百合粥粳米100g,百合30g,薄荷6g,金荞麦10g。锅中加水适量,放入粳米、百合45分钟左右,最后加入葱白、薄荷,调味服用。小贴士:药膳仅供日常调养使用,过敏严重者,可咨询医生寻求系统中医药治疗。(来源:人民网科普) 作者: 2025/03/18 16:28
  • 研究发现纳米机器人可清除血栓 科普中国 哈尔滨医科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团队一项联合研究发现,纳米机器人集群能够在精准清除血栓过程中发挥作用,将推动血栓治疗从被动给药向主动靶向诊疗转变,为血栓性疾病的高效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冷晓萍说,对于血栓性疾病,传统溶栓治疗往往受血液层流屏障限制,药物难以渗透至血栓核心,不仅降低疗效,还会增加复栓风险。受游动细菌涡旋运动的启发,团队提出一种仿生动态集群策略,也就是利用纳米机器人主动打破层流屏障,提升溶栓药物的递送效率。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贺强团队在纳米机器人设计与制备方面拥有技术突破,冷晓萍团队在超声医学评估及临床转化领域积累深厚。两个团队合作研制的一款新型纳米机器人,能够自主运动并形成类涡旋动态集群,可有效突破血栓周边的层流屏障,实现精准药物递送。在大鼠下腔静脉狭窄血栓模型中,研究团队采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成功监测到溶栓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纳米机器人集群可显著改变血栓周围的层流模式,形成涡流,大幅提高药物与血栓的接触效率,实现高效溶栓。在深静脉血栓模型中,这一策略可在6分钟内清除4毫米静脉血栓,并展现出清除陈旧性致密血栓的优势。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认为,这项研究充分体现了医工交叉优势,创新性提出“动态集群-流体调控-精准释药”三位一体的药物递送机制。这一技术的应用将为血栓性疾病治疗提供更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日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应用化学国际版》上。来源丨新华网 作者: 2025/03/10 16:02
  • 自主研发!全球首次,成功应用 科普中国 日前,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氢腾”燃料电池在南极秦岭科考站成功发电,标志着全球首次实现氢能技术在南极应用。技术人员调试发电产品。图片来源:国家电投集团“氢腾”燃料电池是微电网的核心部件之一。在风光条件良好的时段,该燃料电池系统使用多余的电力制氢,通过存储氢气实现储能;在风光发电条件不好时,通过氢燃料电池将氢气转换为电能和热能。因此,“氢腾”燃料电池在微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既发挥着储能作用,又起到分布式能源作用。据了解,此次应用于南极秦岭站供能的微电网系统,配备最大储氢容量50立方的储氢罐,单独用“氢腾”燃料电池发电可为站区提供连续24天、最大30千瓦的供电。该燃料电池系统可模块化扩展,功率范围覆盖50千瓦至数十兆瓦,发电效率可达50%,热电综合效率可达90%以上,设计寿命4万小时。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发电,这款产品每发出一度电,可节省约400克标准煤,减少约1千克二氧化碳排放。策划制作来源丨科技日报 作者: 2025/03/07 17:30
  • 早春必吃的野菜!高钙、富含维 C和抗氧化成分,可惜很多人当草…… 原创 李纯 科普中国 春天万物复苏,各种野菜也争相萌发。荠菜、香椿、槐花、马齿苋,这些野菜大家肯定不陌生,但是,你听说过面条菜吗?这个曾让农民头疼的“麦田钉子户”,居然是春天里的极品野菜。每到此时,不少人都会去田间地头挖面条菜,但需要强调的是:真的不建议你这么干!因为万一认错采摘到了形似但却有毒的杂草,误食可能会有中毒风险。好在,面条菜已经市场化,被大量种植,大家依然可以安全的品尝到春天的“鲜美馈赠”。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面条菜的营养和花式做法。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麦田里的顽固杂草面条菜因为嫩叶煮熟后柔滑似面条,在河南等地得了这个接地气的名字。面条菜也叫米瓦罐,学名叫麦瓶草,是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它从小麦播种时就“浑水摸鱼”——种子混在麦种里发芽,幼苗贴着地面长成灰绿色莲座状,自带白绒毛伪装,和小麦苗几乎"真假难辨"。等到春天小麦拔节,它也跟着蹿到 30 厘米高,抢在收割前把细沙般的种子撒进土里,给农田管理添了不少麻烦,所以,它也是藏在麦田里的顽固杂草。这种原产黄河流域的野草,现在已广泛分布于全国主要粮食产区。从河南的麦田到江苏山东的荒地草坡,从西北旱地到东北黑土地,凡是种庄稼的地方,总能看到它抢营养、占地盘的身影。为什么面条菜能这么顽强?全靠三大生存本领:● 花朵的灯笼状结构能储存晨露当水源。● 种子表面有黏液,可以粘在农机和动物身上传播。● 地下的种子能休眠多年,遇到合适环境才发芽。靠着这些本事,它成功在农田里存活了几千年,成为最难清除的野草之一。图源: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不过这个让农民头疼的野草,身上却藏着让人意想不到的营养价值。营养有啥特别的?面条菜和绿叶菜等蔬菜一样,热量低且纤维含量高。除了这个优势外,面条菜可是营养宝库。1维生素 C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数据,每 100 克新鲜面条菜含 49 毫克维生素 C,比橙子(33 毫克/100 克)高出近 50%。简单来说,如果不考虑烹调损失,吃一把面条菜(约 200 克)就能满足成年人全天维 C 需求。高温短时烹调,可以减少维生素 C 的流失,焯水后凉拌就挺不错。凉拌时加几滴醋就更好了,因为酸性环境有利于维生素 C 的保存。2矿物质面条菜的钙含量达 153 毫克/100 克,是纯牛奶(107 毫克/100 克)的 1.5 倍。不过因为是植物性来源,吸收率低于牛奶。建议搭配维生素 D 相对较高的食材(如蘑菇、蛋黄),能让补钙效果事半功倍。除了钙,面条菜的铁含量在植物里也很高。每 100 克含 4.5 毫克的铁,对比菠菜(2.9 毫克铁/100 克),面条菜的铁含量是其 1.6 倍,是蔬菜里为数不多的补铁高手。配合自带的维 C,可使提高植物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3抗氧化成分面条菜的胡萝卜素含量为 4160 微克/100 克,这相当于 500 克芒果的含量,比胡萝卜(4107 微克)还略胜一筹。胡萝卜素不仅有抗氧化作用,还可以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 A。焯水后加植物油拌食,可以提高胡萝卜素的吸收率。除了胡萝卜素,抗氧化的黄酮类也很丰富。汪双喜等学者研究发现,面条菜中提取的谷胱甘肽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刘美艳等人的实验也验证了,在苏北常见的野菜中,面条菜(米瓦罐)的 SOD 的活性远远高于其他 4 种野菜。图源:参考文献[6]怎么吃更安全?如果想吃,推荐在可靠的渠道买,比如农贸市场、超市或者线上买菜平台等,这些渠道通常会定期进行抽检,能够确保食材的安全性。一些线上买菜平台还会提供质检报告,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在购买时,注意选择叶片鲜绿、无黄斑、无虫蛀的面条菜,避免购买到受污染或变质的产品。图源:某线上买菜平台如果坚持要自己采摘,需特别注意两点:● 一是选址要远离污染源,距离公路近的野菜容易受到汽车尾气的污染,容易导致铅、镉容易超标;● 二是准确辨认植物,如果你不是经常挖野菜,非常容易混淆,建议就别采摘了,以免采摘到外形相似但有毒的植物。刚从野外采回的面条菜,表面可能会附着一些泥土、杂质和农药残留等,在食用前,一定要将面条菜清洗干净,可以叶片朝下用流动水冲洗 30 秒,去除表面泥沙减少杂质残留。怎么做好吃?1蒸面条菜:最经典的吃法口感软糯,清香可口,能干掉两碗饭!1.  鲜面条菜摘去老根,清水冲洗干净,甩干水珠备用。2.  在菜的表面喷上油,撒上适量的面粉(玉米面和,让每一片叶子都均匀地裹上面粉。3.  将裹好面粉的面条菜放入蒸笼中,水开后大火蒸 3 分钟左右。4.  调个蒜泥汁:蒜末+生抽+香油+辣椒油,倒入蒸菜中混匀。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2凉拌三丝:清爽开胃1.  面条菜洗净后放开水中焯 1 分钟左右,捞出晾凉后切段。2.  胡萝卜擦丝,泡发好的粉丝剪短,在沸水中烫软捞出。3.  三丝混合后装盘,撒上熟芝麻。4.  灵魂料汁:2 勺香醋+1 勺生抽+半勺糖+适量芝麻油,搅匀后浇上去。3野菜煎饼:早餐新宠1.  面条菜切碎,打入两颗鸡蛋,加面粉调成酸奶状面糊。2.  平底锅刷层薄油,舀一勺面糊转圈摊开。3.  小火煎到边缘翘起,翻面再烙出焦黄脆皮。4.  卷上酱牛肉片和黄瓜条,比煎饼果子还带劲儿。除了上面列出的 3 种吃法,面条菜还可以炒着吃,和鸡蛋、豆腐、腊肉都是绝配,随便搭都好吃。做汤、做成饺子馅儿也都不错,可以试试。你家还有面条菜的特别吃法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咬春秘籍”!趁着春光正好,快去菜市场逮住这抹绿色,给餐桌添点野趣吧。不过要提醒的是,过量食用面条菜,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等。一般来说,每次食用量最好不超过 150 克。参考文献[1]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麦瓶草.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5021633/http://www.bioinfo.cn/db05/KmzwSpecies.php?action=view&id=1856[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营养科学全书 第2版(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3]刘红君,靳松涛.野生蔬菜——面条菜研究综述[J].现代园艺,2023,46(12):15-18.DOI:10.14051/j.cnki.xdyy.2023.12.045.[4]张健,刘美艳.米瓦罐的营养成分分析[J].营养学报,2005,(01):75-76.[5]刘美艳,张健.5种野菜的抗氧化成分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01):58-59.[6]汪双喜,李书娴,甘海金,等. 麦瓶草谷胱甘肽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34(9):18-21. DOI:10.13729/j.issn.1671-7813.Z20200237.[7]iPlant 植物智. 麦瓶草. https://www.iplant.cn/info/Silene%20conoidea?t=z&id=842AB158BB71911F[8]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策划制作作者丨李纯 注册营养师审核丨王康 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         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策划丨钟艳平责编丨钟艳平审校丨徐来 林林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作者: 2025/02/28 11:54
  • 为什么心脏会突然“咯噔”一下? 原创 小央画话 央视网[1] 王春.我国学者发现心跳“发动机”的“点火”原理.科技日报.[2] 赵延灵.心脏的功能有多强大.央视网.https://news.cctv.com/2024/01/09/ARTIJV6cQwDm9HjKAZt3rsOx240109.shtml[3] 刘子若,李子仪.年轻人猝死频发!关于心血管疾病这些你需要知道.人民网.http://jx.people.com.cn/n2/2020/0619/c186330-34098709.html[4] 科普中国.猝死警告!出现这3个信号,可能是心脏在求救!.[5] 工人日报.心衰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被称为“心脏病的最终战场”.[6] 健康时报.心血管不健康的饮食前三名!很多人都这样吃,55岁后尤其要注意!.[7] 健康时报.久坐人群心血管病风险高!每天30分钟,或让血管“年轻5岁”.   监制 | 李绍飞策划 | 刘莹   绘制 | @是子雯不是蚊子审校 | 孟夏 作者: 2025/02/28 11:53
  • 全国首个船舶“慧眼”成功完成目标任务 科普中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发的国内首套可以 360° 无死角观看、监测海面及海洋环境的船舶之“眼”,顺利完成海上无人船舶科研试验项目的目标识别任务。其不但在白天能看得远、看得准,还在夜晚或大雾等极端海况下也慧眼如炬,可以全天候对海上目标进行远距离实时识别与监测。高分辨率多模全景视觉系统准备做试验调试。这一船舶“慧眼”是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历经 14 年技术攻关所研制的高分辨率多模全景视觉系统。“我们聚焦智能视觉感知系统的关键难题,解决了环境感知、目标探测等技术应用领域的‘看不见’、‘看不清’和‘看不懂’三大难题。”项目负责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蔡成涛教授介绍。高分辨率多模全景视觉系统安装在“海豚1”上。据悉,研究成果在智能船舶、环境检测、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的视觉识别中表现出众,成功预判并预警了数次因视野盲区所导致的船舶碰撞,已应用于全国首艘科研试验船“海豚1”,并在多个企业的视觉航海感知系统、拖轮上的视觉自主靠离泊环境感知系统、安防监控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策划制作来源丨科技日报责编丨何通审校丨徐来 林林 作者: 2025/02/25 16:03
  • 全球最快高铁,有新消息! 科普中国 不久前,全球最快的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完成了样车设计并成功下线。眼下,研发团队正在展开一系列科学试验和性能验证,为动车组早日投入商业运营创造条件。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 摄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工程师们在为CR450动车组样车做称重试验。CR450动车组运营时速可以达到400公里,但为了减少对轨道的冲击,在既有线路上跑起来,列车必须减重10%以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辆所副研究员陈璨介绍:“就跟人一样,你要瘦,又要足够壮。一个是结构变化,一个是材料的变化,逐项逐项去攻克。”围绕首次应用在动车组的永磁牵引电机,研发团队进行了数百次极端工况模拟试验。为了降低列车高速运行中的空气阻力,科研人员克服共振、散热等难题,首次将车底整个转向架区域包覆起来。“保证整车的平整度,这样在运行过程中它的阻力才会最小。”中车长客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高级主任设计师哈大雷告诉记者。目前,CR450动车组样车牵引、制动、噪声等各专业试验团队已经完成了静态、低速动态调试试验,接下来将进行逐级提速动态运行试验。2025年,国铁集团将利用沪渝蓉高铁武宜段等新线联调加快完成CR450动车组型式试验,开展多速度级多场景科研试验和运用考核。策划制作来源丨新闻联播审核丨一诺责编丨徐来 林林 作者: 2025/02/24 17:30
  • 速率提升 4760 倍!迈向实际应用 科普中国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提出了单向量子直接通信理论,并成功研制出实用化系统,创造了在104.8km标准光纤通信实验测试中连续168小时、速率为2.38kbps的稳定传输纪录,量子直接通信从理论构想迈向实际应用阶段。此项研究由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相关团队合作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已在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如何利用能量极低且极易受干扰的量子态,在高噪声、高损耗以及存在窃听风险的量子信道中实现安全可靠的通信,一直是量子直接通信领域亟待攻克的核心难题。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介绍,单向传输可将量子态传输距离缩短一半,大幅降低损耗,是提升量子直接通信性能的关键。此项研究中,科研团队成功突破了高噪高损信道编码、信道掩码增容、高速量子态调制解调等系列关键技术,提出单向量子直接通信理论方法,利用同一组光量子态同时实现了信息的安全传输与密钥协商,成功解决了量子直接通信的技术难题,还完成了实用化通信端机的研制。与2022年的系统相比,速率提升了4760倍,极大提升了量子直接通信的性能。“这项研究成果开启了量子直接通信实用化建设的新征程。未来,量子直接通信系统有望广泛应用于政务、金融等对信息安全要求极高的领域,切实增强通信安全性。”龙桂鲁说。策划制作来源丨新华社审核丨一诺责编丨徐来 林林 作者: 2025/02/24 10:38
  • 一氧化碳中毒的六个误区 创新内蒙古 (来源:应急管理部) 作者: 2025/02/17 16:22
  • 这4个“毁眼”行为不要再做了!再不注意,眼睛真的要“报废”了…… 原创 科普中国新媒体 科普中国 策划制作审核丨晋秀明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视觉丨朱航月责编丨王梦如审校丨徐来 林林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作者: 2025/02/17 16:20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