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中国
  • 我养的犀牛总是失踪,但这是好消息 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这个纪念日诞生于2010年,是为了提升公众对犀牛这一濒危物种的认识而设立的。同样在2010年,有一头名为Solio的小犀牛在肯尼亚出生。再后来,Solio被一位远在中国的朋友认养,于是有了今天的故事。2018 年 11 月,我认养了一只远在肯尼亚的犀牛。一年到期后我又续了 3 次,现在有了 4 张认养证书,今年 11 月应该也会继续。就是她,“我的”犀牛Solio,生活在肯尼亚的内罗毕国家公园|sheldrickwildlifetrust.org起初,我无意间在豆瓣鹅组看到组员晒她在大象孤儿院认养的大象幼崽,有些心动,就在其中提到的保护区认养网站上逛了逛。本来看中了一只大眼睛的长颈鹿宝宝,然而那几天,国内有关部门要出台管理办法,允许虎骨和犀牛角入药。我有点难过,考虑了一下就认养了 8 岁的犀牛小姑娘 Solio。当时我没有 visa 卡,还麻烦了一位朋友帮忙付账,由于我俩的沟通出了点岔子,最后拿到的证书是“恭喜 MOON.GAO(我的名字)收到了来自 MOON.GAO(还是我的名字)的圣诞礼物”……没过多久,关于那个让我忧虑的国务院《关于严格管制犀牛和虎及其制品经营利用活动的通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发布会上说,经过研究决定,通知的实施细则延缓出台,我国继续实行“三个严格禁止”——严格禁止进出口犀牛和虎及其制品;严格禁止出售、收购、运输、携带、邮寄犀牛和虎及其制品;严格禁止犀牛角和虎骨入药。就很开心,好像替 Solio 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好像与犀牛相关的事情现在也都与我有关了|sheldrickwildlifetrust.org“我的犀牛”Solio 的名字来源于 Solio Ranch(索里奥牧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私人所有的犀牛保护区。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通过引入犀牛和繁育,再加上较好的安全监管和栖息地环境,这里逐渐成为了肯尼亚最重要的黑犀牛保育地。Solio 小时候就和妈妈生活在 Solio Ranch,直到 2010 年 9 月。那段时间,Solio Ranch 被盗猎者盯上了,保护区里时不时有犀牛被杀。救助组织某天接到消息说,有一头受了重伤的母犀牛无法动弹,身边还有一头 5 个月大的小犀牛。但他们去到现场才发现,这头小犀牛根本不止 5 个月,可能都快一岁了,侵略性还十分地强,很难按计划用直升机接走。他们只好留下 2 名饲养员,陪小犀牛在寒冷的野外过了一夜,次日凌晨才用卡车把小犀牛运回孤儿院——据说到了的时候,这头小犀牛还把孤儿院里的小象都吵醒了,饲养员不得不比以往更早给它们喂奶……Solio刚到孤儿院时很怕人,但饲养员发现她喜欢被刷子刷,一开始用的还是长长的刷子,避免太过靠近Solio。后来Solio就没那么紧张了,还敢跟着饲养员散步|sheldrickwildlifetrust.org这头犀牛孤儿就是 Solio,但这些信息我只是在基金会的网站上看到的,我至今还没见过 Solio。我在朋友当中显摆这是我的犀牛,就被嘴坏的朋友问:是你的犀牛吗?她死了的话,犀角归你吗?我怒斥了这种惦记犀角的说辞,又反驳:这就跟我的男朋友(虽然并没有)一样,死了也没啥归我,我就是想给她花钱、想让她高兴行了吧。然后我意识到了,这是“我的”与“我拥有的”的区别。“我的”并不等同于从属关系,比如我的朋友、我的故乡、我的犀牛——朋友、故乡、犀牛都不是我拥有的,我拥有的东西应该是法律上有物权的。我拥有的只有证书。这是去年收到的证书,每年11月确认继续认养都会收到一张,现在我有4张证书了|作者供图所以,那确实是我的犀牛,尽管我并不拥有她。我知道她叫 Solio,是个出生于 2010 年的女孩子,她有一条腿受伤了有点跛,她的妈妈死于盗猎者枪下;她是一头黑犀牛,这一物种目前在野外大概只有 5000 只。这就是我的犀牛 Solio 了。No News Is Good News认养犀牛之后,基金会每个月都发邮件,介绍整个大象孤儿院的情况,也经常提到那些活泼可爱的小象又长大了之类的,但总是没有 Solio 的消息。我等了好几个月,直到 19 年 3 月,终于忍不住用蹩脚的英语发邮件问到底怎么回事;基金会回了信,说最近确实没看见 Solio,她应该过着野生犀牛的生活,因为并没有发现意外的情况。我忍不住跟做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朋友吐槽:这就是传说中的 no news is good news 吗?朋友告诉我说,没错就是这样,如果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保护区很容易发现的,因为草原上秃鹫很明显……脑补了一下,顿时就知足了。Solio小时候还在孤儿院时才有这么多照片|sheldrickwildlifetrust.org一直等到 2019 年 11 月,当我琢磨着要不要再养一年 Solio 的时候,我才发现邮箱里躺着 9 月时基金会发来的喜讯。原来,消失很久的 Solio,是生崽崽去了!我非常开心地在朋友圈报喜,并说出了“是个男孩,叫苏丹,母子平安,四舍五入一百斤”这种充满古装剧恶趣味的台词。考虑到犀牛的孕期可能超过 16 个月,那么,也许在我 2018 年认养她的时候,Solio 就是个准妈妈了呢。Solio和苏丹(Sultan),照片里的苏丹出生才3天|sheldrickwildlifetrust.org在我下意识地为新手妈妈 Solio 担心的时候,我想起来,其实我并不能给她更多支持。我非常清楚,我付的钱并不用在这头犀牛上,不会有财务记账专款专用,这笔钱是用在整个保护区的——所以,我认养 Solio 和认养那只大眼睛的长颈鹿宝宝也没有什么区别。这样也挺好,看脸的人类世界已然如此残酷,如果连大象孤儿院都靠脸分配水果,未免残酷得太过分了些。但与此同时,我也有点落寞,Solio 不是我可以揉到的狗子撸到的猫;她和我之间,真就只是我个人单方面经过一个基金会建立的羁绊,尽管我当初反驳说这不是“我拥有的犀牛”而是“我的犀牛”,但我还是会在意自己能拥有什么。持续失踪随后的这两年,我也继续认养 Solio,拿到了第三和第四张证书。基金会照例每个月给我发邮件,但整个 2020 年和 2021 年都几乎没有 Solio 的消息。甚至后来我换了邮箱,只有偶尔需要的时候才去看看旧邮箱,但在收件箱里连翻小半年,也往往没有 Solio。我当然失望,失望到后来渐渐也就不计较了,默认她过得不错吧。这个月,编辑找我约稿,我想去旧邮箱找找记录,没有想到她的消息居然更新了!今年 2 月,Solio 生下了第二个宝宝!是个女孩子!叫萨凡纳!儿女双全!Solio和萨凡纳(Savannah);至于已经两岁多的哥哥苏丹,他正在迅速地成为一头独立的犀牛,不过有人还是看到他和妈妈妹妹一起闲逛|sheldrickwildlifetrust.org我当时兴奋得发微信语音都磕巴了一下,并忍不住在朋友里小范围得瑟了一下,“我们家犀牛生二胎了!”当然也免不了被人问,Solio 在 2 月就生娃了,你这个当妈的怎么现在才知道……这个,因为失望很多次,已经懒得翻邮箱了嘛……我顶着自己糟糕的英语水平去网站上翻了一阵,终于找到了我迟迟盼不来她消息的真正原因:我恰好赶上她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段了。她比较小的时候住在孤儿院里,每年能更新八九次消息;而当她开始走向保护区深处、拥有自己的领地,消息就越来越少,以至于两年空白。如果不是今年生了崽崽,估计也不会被人发现。嗯,大概一个事情知道了原因就比较容易释然,哪怕明年没有她的消息,我应该也能理解了——说明野化很成功嘛!野化很难的,不仅要常常换饲养员,避免Solio跟人类太熟;还要带着Solio去栖息地里散步,让她和野外种群的犀牛隔空熟悉彼此的气味|sheldrickwildlifetrust.org唯一的“具体的犀牛”那么,这头犀牛之于我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我曾经开玩笑说,养犀牛还是有不少好处的啦,感觉自己整个人的格调都上了个台阶,假如我去那种人人都穿晚礼服端高脚杯的场合(虽然并没有),遇到养赛马养纯血猎犬的绅士名媛,也可以谈笑风生聊起自己养了 Solio 而不怯场呢……虽然严格来说Solio也并不是我“养”的|sheldrickwildlifetrust.org忽略掉虚荣,心里确实也有一些触动。在 Solio 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她就像《小王子》里提到的那样,在全球几万头犀牛中,成为了我独一无二的犀牛,成为了我心中唯一的“具体的犀牛”,不会再有另一头犀牛让我惦记它有没有吃好睡好了。而反过来,我却毫无疑问,没有被 Solio 驯化成她独一无二的认养人类。不过我也非常庆幸这一点,感性来说,是真心高兴还有很多人和我一起爱着我的 Solio,就算在他们眼里那是他们家的 Solio 也没关系;理智一点讲,我每年 50 美金其实根本养不活她啦,更不要说整个保护区。在孤儿院的Solio,隔壁住着另一头犀牛Maxwel;救助犀牛和其他野生动物需要大量花费,我的50美金只是极小的一部分|sheldrickwildlifetrust.org通过她,我好像知道了什么叫无条件的爱。很多父母嘴上总说对子女无条件的爱、只要你健康平安就好,真要是子女消失两年带个崽崽回来,父母早就疯了。也有很多人说粉丝对偶像的爱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可其实还有一大堆偶像失格的条款呢。但我对 Solio,真是除了平安健康别无所求,一年发个照片就知足……说这话也并不是为了数落广大父母和粉丝,只是,当我知道这种无条件多么偶然,我放下了一些执念,理解了那些有条件的爱。在我对 Solio 一厢情愿的羁绊中,我学习了比人类平均水平多很多的犀牛小知识,并且期待着有一天可以去肯尼亚见她。她是我和 5 个小时时差外的那片土地的联结,是我一边折腾翻译软件一边磕绊表达的动力,是我平凡城市生活里关于野性地球的幻想,也是我观照自己的一个契机。尽管我仍有许多关于认养动物的困惑,我都非常高兴自己认养了 Solio,并且没有意外的话,还会继续认养下去。犀牛的寿命,足够让我有更长久的时间来思考这些问题。Solio和苏丹,对于“我的犀牛”,我只能通过照片远远地看着她|sheldrickwildlifetrust.org我也想了解其它认养了动物的朋友们会怎么考虑这些问题,会单纯认为自己在帮助动物园,选这只或那只没所谓;还是会和我一样,也带着复杂情绪看待自己和动物建立的微弱联系,又自嘲着自作多情?Solio是一只黑犀牛,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物种。虽然叫黑犀牛,它们其实并没有多黑,这个名字更多是为了和体型更大的白犀牛区分开。白犀牛包括南白犀和北白犀两个亚种,南白犀尚有上万头,北白犀却已经功能性灭绝——4年前,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白犀去世,全球只剩2头雌性。 作者: 2022/09/22 17:31
  • 原创科普文章 :为什么要秸秆还田 (王欣宇)农业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推广秸秆还田势在必行,因为秸秆就地焚烧不仅污染环境同时也造成资源浪费。而土地多年施用化肥,已使得土壤板结、酸化,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推广秸秆还田,不仅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农民理解秸秆还田背后的深刻意义并且去学习掌握秸秆还田的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利用秸秆还田技术,才能使我们的农业生态发展的更好!很多农民朋友一定听过秸秆还田这个词。其实这个词早在2002年国务院关于国家环境保护的文件中提到过。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来,我国更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政策,秸秆还田可以得到各种优待和补助。在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双碳计划,即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加;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科学技术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秸秆还田呢?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就地在土地里焚烧呢?首先我们要知道,秸秆直接就地焚烧虽然方便,但是却有很大的污染。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碳氢元素及有机的硫元素等,在农田中直接焚烧,就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大量的烟尘等。其中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不仅是有毒气体,同时还是酸雨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会造成全球气温的缓慢上升。这些氮氧化物和悬浮颗粒等物质,一旦达到一定浓度,会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造成刺激,轻则导致咳嗽,重则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同时,秸秆燃烧产生的微小颗粒升到高空后,会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气,这便形成了灰白色的雾霾,会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秸秆就地焚烧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剧烈的污染,同时也严重地浪费了资源。我们都知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储存在植物体内。因此,秸秆中蕴含着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能量,我们称之为生物质能。这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同时也是唯一可再生的碳源。秸秆直接焚烧没有利用好这部分能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秸秆焚烧除了以上两点危害之外,还有一项特别严重的是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很多人认为焚烧秸秆不仅可以得到富含草木灰的灰烬,而且可以通过高温杀死土地中的害虫或病菌等,其实不然。反而,焚烧秸秆会使耕作层的温度急剧升高,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更要害的问题是,来自农田的秸秆不能还田,使农田的物质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土地的养分一味地供给而得不到补充,长久以往将打破生态平衡,使土壤中的养分减少,土地就会变得越来越贫瘠。焚烧秸秆放出大量的热量,还会使土地的水分蒸发,使土地的板结加剧,同样不利于作物生长。与秸秆就地焚烧相比,采用秸秆还田的种植方式还有多种优势。首先,秸秆还田避免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不会产生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酸雨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大大降低,且可以作为作物的养料供给。非常有利于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其次,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及丰富的营养元素。通过粉碎翻土等可以起到富裕土壤和节水保肥的作用。可以通过添加促进纤维素分解的微生物等作为促腐剂,使秸秆在土壤中有效的腐解,保护土壤肥力。同时,因为秸秆具有疏松的结构,将秸秆粉碎后翻入土壤中,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形成腐殖酸,可以与土壤中的钙、镁黏结形成团粒,增加土地的孔隙,有利于疏松土壤,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的有机组分和水分。秸秆还田有这么多优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秸秆还田当然不是直接将收割后的秸秆翻入土壤下,而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如果直接将秸秆埋入土下,由于秸秆分解也需要一定的能量,所以会出现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情况,因此我们在秸秆还田时应适当施一些氮肥。此外,如果植物本身有病菌虫害等,秸秆还田时还会带入地下,容易诱发作物再生病害,因此我们应在还田时充分粉碎秸秆,加入有益微生物菌种,人畜粪便,石灰等充分搅拌之后再进行还田。秸秆还田具体过程应该首先利用秸秆收获机将秸秆切碎并匀铺到土地表面,铺洒不到位的需要人工撒匀。粉碎后应施基肥,可以将尿素、碳酸氢铵或者碳酸钙等与秸秆腐熟剂拌匀撒到田地中,可以有效地加快秸秆腐熟,同时也不会引起秸秆腐熟时碳多氮少失衡,微生物与作物幼苗共同争氮的现象。铺洒完毕之后进行翻耕,将秸秆等埋到地下,翻耕要确保一定深度,防止秸秆富集于土地表面影响播种。秸秆还田时要尽快进行灌水,避免土地变得过松,孔隙大小比例不均,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农业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推广秸秆还田势在必行,因为秸秆就地焚烧不仅污染环境同时也造成资源浪费。而土地多年施用化肥,已使得土壤板结、酸化,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推广秸秆还田,不仅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农民理解秸秆还田背后的深刻意义并且去学习掌握秸秆还田的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利用秸秆还田技术,才能使我们的农业生态发展得更好! 作者: 2022/09/22 11:53
  • 重庆首现境外输入猴痘病例,我们需要担心吗? 昨日,重庆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成为我国大陆首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好在该病例入境重庆即被隔离管控,“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疫情传播风险低“。全球多国暴发的猴痘终于来到了国内,足见防疫不易。今日重温关于猴痘病毒的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心态,从容应对这一病毒。撰文 | 周叶斌(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博士)今年5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关于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的最新声明,声明指出,截止5月26日,全世界共有23个国家发现了257例确诊的猴痘病毒感染病例[1]。截至发文,世卫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猴痘已蔓延至30个国家[13]。而5月13日时,各国的猴痘病毒感染病例才开始上报、汇总到世界卫生组织,从5月13日到5月21日,报道的猴痘确诊病例不过92例[2],短时间内如此显著的病例增长,是否意味着猴痘也将如新冠一般对世界构成重大威胁?在不断更新的猴痘感染相关信息中,我们现在对这个病毒有多少了解呢?1 猴痘不是新病毒,也与猴子关系不大猴痘对于大众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可经历了两年多的新冠疫情,很多人对新型传染病高度紧张,时常担心下一“新冠”就是某个之前没听说过的病毒。不过虽然猴痘对大部分来人来说是个极为陌生的名字,猴痘病毒倒不是一个新出现的病毒。根据病毒分类,猴痘病毒是天花病毒以及牛痘病毒的“近亲”,都属于痘病毒。这种病毒在1958年就发现了,当时一个为实验研究而饲养的猴群里暴发痘症,最终分离出了一种新的痘病毒,被命名为猴痘病毒[3]。不过从之后的研究来看,猴子并非猴痘病毒的主要自然宿主。这种病毒的主要携带者很可能是在非洲的一些啮齿类动物。不仅猴痘病毒不是一个新发现的病毒,猴痘感染人的病例也早有记录。在1970年,西非的民主刚果记录下了最早的人类猴痘感染病例[3]。从此,中非、西非经常有猴痘感染病例报道。例如在2017年时,尼日利亚就经历了猴痘感染暴发,从当年的9月4日至12月9日共确诊233例感染病例[4]。即便是非洲以外,猴痘感染也时有记录。从流行病学调研来看,过往非洲以外的感染病例,都能追溯到非洲起源,比如感染者有中非、西非旅行史等。一个既体现了猴痘病毒的动物宿主特征,又表现该病毒流行地域特点的例子是2003年美国的暴发。当时,美国6个州共记录47例疑似与确诊的猴痘病例,截至目前仍是美国最大规模的猴痘疫情暴发。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所有感染都能追溯到接触了宠物土拨鼠。不过这倒不是美国本土的土拨鼠突然开始携带猴痘病毒。进一步的调研显示,这一批次作为宠物出售的土拨鼠曾和一批进口自非洲的动物圈养在同一个仓库。而进口的这批约800只小型哺乳类动物,总共9个物种,6个为啮齿类。后续检测发现其中3种啮齿类感染有猴痘病毒[5]。从这一案例来看,猴痘病毒主要的自然宿主是非洲的一些啮齿类动物,而直接或间接接触这些动物则是人类感染猴痘的源头。要注意的是,由于猴痘病毒有野生动物作为自然宿主,我们对它的防范不是以彻底消灭该病毒为目标,而是限制病毒向人类的扩散。2 猴痘感染危险吗?在这次猴痘感染病例的暴发中,网上也有关于这个病毒危险性的各种描述,一些文章甚至恐吓说猴痘病死率可达到10%,比起新冠要恐怖得多。其实这种说法是非常片面的。目前猴痘病毒有两个分支,一个是中非株,另一个是西非株。猴痘感染病死率的数据都是依据过往感染病例比较多的中、西非地区的历史记录计算的。中非株的病死率记录下来是约10%,西非株似乎威胁更小,病死率是1%[6]。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个疾病的病死率都受到卫生医疗条件的影响。猴痘更是非常特殊,病死率数据主要来自医疗条件限制极大的地区。对很多地方未必有大的参考价值。像前文提到2003年美国以及2017年尼日利亚的两次暴发,均没有病死案例,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医疗条件优于发生较多死亡病例的中、西非地区。至于猴痘感染的整个病程,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多的数据积累。大部分感染患者的潜伏期在7-14天,不过范围可达5-21天。潜伏期之后,感染者的初始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寒颤、疲劳等[7]。由于与天花都属痘病毒,猴痘感染也会发展为痘症。不过在症状上,猴痘与天花有一点非常不同:猴痘感染者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这可以作为临床上与天花迅速区分鉴别的证据。淋巴结肿大其实证明人体的免疫系统正在努力清除病毒感染,显示人体免疫系统是可以有效识别、攻击猴痘病毒的。大部分患者在发烧1-3天后开始出现痘疹——也是痘病毒感染的标志性特征——痘疹一般从脸部开始出现,逐渐发展到全身。痘疹最终会结痂脱落,整个病程在2-4周[7]。如果与更著名的痘病毒——天花相比,天花的致死率达到了30%,而且天花的传染性也更强[8]。猴痘的传播,如果从动物传到人的角度看,接触携带病毒的动物,特别是发生抓伤咬伤等是主要的转播路径[7]。但我们大部分人接触非洲的啮齿类动物机会不多,很多人更担心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这种传播发生在近距离的接触过程中。感染者痘症中的体液,甚至是结的痂都是具有传染性的。大部分人与人的传播是由于接触了感染者痘症、结痂、体液。不过如果近距离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通过飞沫等途径也有可能发生传播[9]。从这些传播路径不难看出,猴痘的传播是基于近距离接触,而且大部分情况是接触了感染者的体液,这使得猴痘的传播能力不像新冠那么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次暴发也显示了这个病毒传播比较局限。3 这次猴痘为什么引起广泛关注?既然并非新出现的病原体,从病程到传播能力等疾病特征也有不少了解,为什么在整个2022年5月,猴痘引发的关注有增无减呢?这可能与这次猴痘感染暴发的一些“特殊性”有关。首先,这次猴痘传播的范围超出了以往的暴发。以往猴痘感染往往是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但这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非洲外,从欧美到中东甚至大洋洲,23个国家均有感染病例出现:表1.非猴痘流行地区5月13日至26日上报至WHO的确诊、疑似病例[1]。由于猴痘病毒的传播能力不是很强,因自然宿主的地理分布,感染往往集中在非洲局部。因此过往那种偶然因旅行史、动物贸易影响某个国家或少数国家的情况更为合理。突然20多个国家有感染病例,可能意味着病毒之前在未进入各国监测视线的情况下就传播了一段时间。这是引起国际社会警觉的主要原因。其次,佐证过往“隐匿”传播的还有很多病例没有直接的非洲旅行史。单纯从病例数上看,非洲外257例感染并不多,而且除英国等少数国家外,不少国家病例数非常少。可是又不同于以往的暴发,这次不少国家的确诊病例没有直接到非洲的旅行史。像美国的第一例病例,有国际旅行史,可去的是加拿大旅行,在那里被感染[10]。这更让人担心猴痘是否之前就在非洲外有一段时间的传播。再者,如今欧美等国有些病例是来自本土人际间传播,这也无疑增加了本次暴发的严峻性。包括英国在内的一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少病例出现在男性同性取向人群,英国公卫部门也提出感染者在感染期应避免亲密关系,康复后8周如有亲密关系建议采取保护措施[11]。由于出现同性取向人群内的传播,一些人开始猜测猴痘是否也会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不过目前尚无相关证据,比如,我们并不知道猴痘病毒是否存在于感染者的精液内。英国公共卫生部门的建议,只是一种谨慎处理。这些感染完全有可能是肢体接触时碰触到了痘症、结痂等导致[9]。虽然这次猴痘暴发有以上让人担忧的“意外”特征,但很多信息指向这仍然是那个我们了解不少的猴痘病毒。从欧洲多个国家提供的测序结果看,这次引起暴发的是病死率更低的西非株[1]。目前非洲外未出现死亡病例,大部分感染从已有信息看并不严重,似乎也符合西非株致病性更弱的特点。实际上,从暴发的严重性看,更需要密切关注的是非洲五个国家的情况[1]:表2.非洲五国(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利亚、刚果共和国)猴痘疫情五个非洲国家累积猴痘感染超过1300例,其中死亡69例。最为严重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截至5月上旬,共有1284例感染,58例死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非洲今年一直处于猴痘感染的局部流行状态,这无疑也增加了感染向世界其它地区扩散的风险。而非洲外看到的感染,可能正是这种扩散风险的实际表现。4 应对猴痘病毒,我们有什么工具?最近网上一些文章极度担忧猴痘无药可治,这也是非常片面的说法。目前确实没有已经验证对猴痘有效的治疗药物,但这不是说我们对猴痘就束手无策。首先,大部分猴痘感染本身是相对轻微的,感染者不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大部分感染者只需要一定的维持治疗,不必为没有特效药而恐慌。其次,由于与天花病毒类似,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根据非洲等地的历史数据,天花疫苗接种对猴痘的有效性约为85%[1]。不过,随着天花被灭绝,全世界大部分地方早已不再大规模接种天花疫苗。因此人群对猴痘的免疫防护是比较弱的。可是,在重点人群中使用天花疫苗仍能帮助我们应对这次的猴痘暴发。猴痘病毒相对较长的潜伏期意味着即使是暴露后,接种天花疫苗也可能起暴露后预防的作用。对于高风险的接触者——比如感染者的家人、医务人员等,可以考虑在接触病患后尽快接种天花疫苗,根据以往研究,在接触后4天内接种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1]。在抗病毒药物上,替可维利马(tecovirimat)被一些国家批准用于猴痘病毒的治疗。不过由于过往猴痘感染疫情非常局限,这类抗病毒药物更多是依据动物实验的证据,然后有一些同情用药的个案,临床有效性谈不上充分。例如,英国研究人员于今年5月24日在《柳叶刀》发表了一篇论文,回顾分析了该国2018-2021年的7例猴痘感染病例[12]。其中有一位感染者使用了替可维利马治疗,在服药后无论是载毒量还是临床症状都出现改善。不过这样的个例显然不足以证明药物有效性。但如果猴痘疫情进一步扩散,或开始有病人出现较重的病症,那么此类抗病毒药至少作为同情用药,仍是一种选择。除了这些疫苗与药物外,我们也不要忘了基于流行病学调研的隔离感染者、减少密接风险等方法的用处。从基因组测序结果看,这次暴发的猴痘病毒与以往没有太大差异[1]。再结合现在的病例追踪,猴痘仍是一个传播力不那么强,需要密切接触才能传染的疾病。对有疑似痘症症状的人做更密切地排查、及时阻断传播,会是非常重要的应对措施,也极有可能起效。当然,有这些应对工具,并不意味着现在的猴痘疫情不是一种挑战。一方面,不少国家的实际感染数可能要比现在统计出来得多得多。在5月29日的猴痘疫情更新中,WHO汇总的病例总数是截至5月26日257例,但当时不少国家仍有很多疑似病例尚在分析。5月31日,WHO猴痘技术工作小组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已表示,病例数上升到了550例,波及30个国家[13]。截至6月2日,病例数量又上升至643例[14]。这无疑意味着病毒扩散程度比以往要严重,也需要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防控。另一方面,无论是天花疫苗还是替可维利马等潜在药物,全球现有的库存是有限的[1]。现阶段除少数高风险人群外,绝大部分人不会需要补种天花疫苗,也不会需要用到抗病毒药物。但猴痘病毒已经波及到如此多的国家,如何分配库存药物来起到最大作用,并及时扩充储备,将会是一项挑战。但是,我们没必要对现在的猴痘疫情恐慌。当前人类面临的威胁是:如果不及时控制,猴痘病毒进一步扩散,万一出现较稳定的人群感染,那么我们就有要长期应对这个病毒的危险。WHO以及各国公卫组织不断更新信息,改进应对方案,不是要让大家人心惶惶,担心猴痘是下一个新冠,而是希望通过加强疑似病例的筛查,及早控制病毒扩散。从传染性、扩散范围以及总体病例数来说,猴痘都不能与新冠相比。不过二者都具有野生动物到人的初始入侵路线。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与自然界的“冲突”也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其中就包括各种自然宿主本是野生动物的病毒不断“入侵”我们的生活。如何应对这种长期的新型传染病威胁,或许是今后公共卫生领域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作者: 2022/09/22 11:47
  • 如何让烦恼“退、退、退”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996 篇文章A:哎! 老家那里又有病例了,买的车票又要退,已经两年没回家了……。B:孩子作业拖拉, 总玩手机,不好好吃饭,想想都头大,说了又不听,打又打不得……。C: 最近业务指标没完成,又拿不到奖金了,还有可能被炒鱿鱼……。D: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感觉什么事都不顺心。E: ……生活中烦恼总会有的,你想躲也躲不过,避也没法避。烦恼可是人生的踏脚石,助你一步一步前进。烦恼也可成为人生的绊脚石,使你摔得遍体鳞伤。然而消除烦恼,让烦恼“走开”的办法也是有的。不妨试试以下几招吧!01排序法同时要做几件事情容易让人难以应付,产生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甚至血压升高。我们可以按事情重要程度排列一下,先急后缓,一桩一桩的处理,这样做既可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又可以使你精神放松,精力集中。02交心法有了烦恼,不要闷在肚子里。要主动找家人、要好的朋友、同事交谈,一吐为快。交谈的过程是一个谈出烦恼,争取得到他人的同情、理解和帮助的过程,在交谈中解烦除闷,得到安慰,减压放松。当“心”被关在“门”中就是“闷”,打开了门就可能开心了。03律动法当心里烦躁时,可以出去走一走,跑跑步,跳跳舞,打打球,借助于动改变心境,可以使你心情豁然开朗,将烦恼抛在脑后。听一段美妙音乐,可以使你心情舒畅。跟着音乐节拍,也可以自嗨几曲,让那烦恼都随着音符飘向远方。04助人法可以做些志愿者工作,在帮助他人时可以让你忘记烦恼,也能让你跳出自己狭小的空间来更客观地思考自己的问题。志愿者工作可给人带来诸多益处——如自信、快乐、减压、满足感等。05转移法就是转移注意力。如果注意力集中指向于产生烦恼的事或情境,那么烦恼就无法摆脱。这时,若能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事或情境,烦恼可能减轻或忘掉。例如,因某事与同事发生了口角而闷闷不乐,这时就不要想争吵的事,应去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06阅览法产生烦恼时,去阅览一下照片、图画、连环画册,你会在感知美、欣赏美之中排除烦恼。也可以去读一本幽默故事书,你会在幽默之中遣走烦恼。读书会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07寄托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种追求的目标。比如,可以争取在本职工作中有所创造,也可以在业余活动中争取佳绩。理想和追求,对于人的精神激发力是巨大的,如能将忧愁转变为创造价值的奋发行动,是高妙的解愁方法。08求助法对于有严重的心情烦躁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得不到很好地调节,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工作或学习等,可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也可以拨打心理热线寻求答疑解惑。大千世界,万事称心如意是不可能的。就像船舶航行在大海中总要遇到风浪,小树苗成长成参天大树总要受到风吹雨淋一样。但烦恼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不甘于深陷烦恼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充分发挥我们睿智的头脑,在烦恼中勤于思索,寻找摆脱烦恼纠缠的路径,定能走出困惑。当你回头看时,你或发现不仅摆脱了烦恼,而且深感了生活的真谛。作者:上海市奉贤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王春莲 主治医师王金德 主治医师来源: 达医晓护 作者: 2022/09/22 11:45
  • 泾渭分明,泾河与渭河,谁清谁浊? 从今天的航拍图上看,泾河流入渭河,泾河清渭河浊,泾渭分明,历史上一直是如此吗?李白杜甫说不。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干流从西往东,流经甘肃和陕西二省,在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全长818公里,是黄河最长的支流。渭河南边是秦岭北麓,北边是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可分为东西二部,西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为关中平原(渭河平原)。【关中,帝王之都】关中,西起宝鸡,东至三门峡,南接秦岭,北临黄土高原,东西长达三百公里。关中腹地为渭河、泾河、北洛河三河形成的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三河及其支流纵横分布,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渭河中下游关中平原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当时这里是母系社会,家庭以女性为核心,居住在半地穴的房屋中。半坡人狩猎、捕鱼、开垦农田、种植蔬菜、饲养家畜、烧纸陶器,共同劳动,共同分享成果。周公旦对关中的评价是:“被[pī]山带河,沃野千里,天下形胜,莫过于此。”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对秦惠文王评价关中:“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秦昭襄王时期,范雎对关中的评价则更为直接:“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秦汉之际,项羽灭秦朝之后,谋臣韩生建议项羽说:“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都以霸。”刘邦击败项羽,张良则分析:“关中,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唐朝建立之前,李世民建议李渊先攻取关中:“关中豪杰并起,未知所附,公若鼓行而西,抚而有之,如探囊中之物耳。宋朝之前,关中一直是帝王之都,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上高城万里愁,山雨欲来风满楼。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泾河清渭河浊】泾河是渭河的最长支流,从西北往东南穿行于黄土高原,在关中平原中部汇入渭河。泾河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现在“泾渭分明”是指泾河水清,渭河水浊,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夏季时,渭河上游流域更早进入雨季,径流量增加带来的泥沙增加,泾河清渭河浊。当泾河上游流域也进入雨季,两河皆浊,不过渭河上游降水量更大,泥沙也多,水也更浊。冬季时,两河均进入枯水期,泾河地质年代久远,河床下切至基岩,河流流经时卷起的底质少,仍然是泾河清渭河浊。西周时期,《诗经》里传唱:“泾以渭浊,湜湜其沚。”这里究竟说泾河浊还是渭河浊,学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笔者专门请教了姜狼和风长眼量两位作家,答案居然完全相反。姜狼说“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意思是泾水比渭水浊,但泾水流速慢时也能变清,形容一个人动静自如的心态。风长眼量认为“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意思是出淤泥而不染,泾水是一股清流,流入渭水没有立刻变浊,而是泾渭分明。究竟谁说的靠谱,大家可以留言讨论。战国末,秦国修郑国渠,引泾河入北洛河,灌溉农田。此时泾河的水应该是清的,而且水质很好,否则就没有多少灌溉价值,反而会让北洛河变浊。【泾河浊渭河清】汉朝时,《汉书》记载:“泾水一石,其泥数斗”。这里说泾河浊,一石是10斗,居然有泥沙数斗,可见泾河忽然变得泥沙特别多,这是怎么回事呢?公元前166年冬,汉文帝中期,匈奴老上单于亲率骑兵十四万,从河套地区攻入北地郡,连破萧关、朝那城,杀北地都尉卬,掳掠人民物畜甚多。萧关是关中四塞之一,匈奴攻破萧关,震动关中。随后匈奴兵分两路,一路沿巍峨的六盘山、陇山南下,攻克回中宫,放火烧毁。第二路在泾河上游掳掠,骑哨抵达甘泉宫附近。一时烽烟四起,汉朝骑哨往来告急,警报一日数十次。这次战争汉朝虽然勉强将匈奴赶走,但骑兵劣势尽显,汉文帝下决心建马场,大规模开展畜牧业。汉文帝时修建三十六苑(养马场),置三万人养马。到汉武帝即位时,三十六苑中保有40多万匹骏马。泾河上游就有不少马场,是当时主要养马地之一,牛羊更是以百万计。如此庞大的畜牧业,迅速透支了水草植被,泾河上游泥沙也就忽然多了起来。唐朝时,李白说:“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渭河的水清澈明净,奔流不息。此时渭河仍然是清的,泾河应该是浊的。杜甫说:“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很清楚记载了,当时泾河浊渭河清。从汉朝到唐朝,泾河上游这个方向,一直是牧马地甚至是战争爆发地,宋朝时期,泾河上游还是宋与西夏的前沿阵地,滥垦滥伐,泾河的水清不了。人类出于发展的需要,各个时期在渭河和泾河上游进行开发,开发程度的轻重会导致渭河和泾河泥沙量多寡。近年来随着黄土高原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项目有序开展,泾河与渭河上游自然环境都有所好转,特别是泾河上游变得山清水秀,所以我们今天航拍才会出现泾河水清,渭河水浊的局面,最理想的状态,是“泾渭不分”,泾河与渭河的水都清澈起来。(声明:本文来源地图帝,转载仅做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转载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异议,请于后台联系我们,我们会进行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作者: 2022/09/22 11:43
  • 木耳泡久了会产生毒素吗? 流言:木耳泡久了会产生毒素,食用后会中毒。真相:一则案例:2018 年 7 月 31 日,金华市某区某村民家中发生一起怀疑因食用浸泡时间过长的黑木耳引起的食物中毒的事件,一共3人中毒,一人经抢救无效后死亡。[7]造成此次中毒事件的关键原因,是当事人用浸泡了3天的黑木耳做了大白菜木耳炒饭和凉拌黑木耳。在长时间泡发过程中,木耳会滋生毒假单胞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图虫创意米酵菌酸对人和动物均有强烈的毒性作用,是引起食物中毒和致人死亡的主要毒素。它会导致中毒型肝炎,情况严重可引发多脏器衰竭,甚至死亡。因其毒性强,无特效解毒药。所以,长时间泡发的木耳绝对不可以食用。那么黑木耳泡发的时间控制在多少才安全呢?建议控制在4小时以内,且水温不要太高,一般30℃为最适宜的温度。有实验表明,黑木耳泡发超过6小时边缘就会出现开裂,严重影响木耳的品质,也更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8] 图虫创意参考文献:[1]王蒙, 姜楠, 戴莹,等. 国内外水果真菌毒素的限量及检测方法标准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 7(02):459-467.[2]刘华峰,韩舜愈,盛文军,祝霞,蒋玉梅.腐烂苹果中棒曲霉素的分布研究[J].食品科学,2010,31(07):51-53.[3]徐敏慧, 刘珂伟, 张晓慧,等. 马铃薯中龙葵素的研究进展[J]. 保鲜与加工, 2017, 017(001):112-116,121.[4]武亚帅,韩宣,邹优扬,王宗义,朱景新,高秀芝.有效去除马铃薯中龙葵素方法的探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05):1514-1519.[5]汪应瑞, 张玉石. 进食死河蟹后死亡1例报告[J]. 罕少疾病杂志, 2015, v.22;No.113(06):65-66.[6]刘小莉,彭欢欢,赵江涛,夏秀东,刘源,周剑忠.不同储藏条件下河蟹生物胺及品质变化研究[J].食品工程,2017(04):27-30+53.[7]申屠平平,朱珈慧,徐小民,吕恭进,王翠蓉,陶珍杨.一起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9,31(06):466-468+478.[8]马银鹏, 杜柏达, 张介驰,等. 影响黑木耳泡发率因素的研究[J]. 食用菌, 2017, 39(004):62-65. 作者: 2022/09/22 11:39
  • 温州何以成为“数学家之乡”? 7月31日,温籍数学家陈杲,获华人数学最高奖——ICCM数学银奖。陈杲,专注于复微分几何研究。2021年2月底,一项复微分几何领域的“世界难题”被他攻克。时光回溯到2009年8月。彼时,浩渺宇宙中的一颗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谷超豪星”。人们用这颗距地球大约1.31亿公里的小行星的名字,纪念和褒奖温州籍数学家——谷超豪的研究与贡献。15岁的陈杲,仰望星空,将之视为一颗探求未知道路上的启明星。数学家群体“群星璀璨”,是温州的独有现象。近百年来,温州涌现出苏步青、谷超豪、姜立夫等200多位数学家和数学教授。星光闪耀,温州何以拥有这么多的“最强大脑”,成为“数学家之乡”?温州数学名人馆内姜立夫(左)、苏步青(右)、谷超豪(中)三位数学家塑像。一中国人数学强,浙江人数学很强,温州人数学尤其强。据考证,在一个时期内,国内主要大学的数学系系主任有三分之一是温州人。市区白鹿洲公园内,有一座温州数学名人馆。通过展陈,参观者得以了解温籍数学家累累硕果的冰山一隅。从开拓者姜立夫,到苏步青、李锐夫、潘廷洸、柯召、方德植、徐贤修、徐桂芳等第一代数学家;再到白正国、项黼宸、徐贤仪、杨忠道、谷超豪、张鸣镛、张鸣华等第二代数学家;直至胡毓达、项武忠、项武义、姜伯驹、李秉彝、陆善镇等第三代数学家。温州数学家由原点逐渐开枝散叶,成为数学界天空中明星点点。一座城市走出如此众多的数学家和数学研究者,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苏步青展馆一角2003年,国际最高数学成就——沃尔夫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访问温州时,欣然题写“数学家之乡”。温州为何会成为数学家之乡?民间开玩笑说,“温州地处沿海,是不是因为吃鱼多、脑子聪明”?但,沿海这么多城市,为何独独温州出了这么多数学家?原因,想必并没有那么简单。二学界,曾专门研究过温籍数学家群体现象。1999年,转任温州大学校长的谷超豪召集胡毓达等一批学者,专门成立课题组进行研究。课题组十年成果的结晶,集中在一册35万字的《数学家之乡》著作中。除了追本溯源,综述学者成果,温州数学家辈出的原因,大体可以归结为——原因之一:近代知识分子新观念形成,温州有着重视数学的社会传承。甲午战争后,数学渐成“教育救国”思潮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1896年,温籍学者孙诒让创办了瑞安学计馆,这是中国最早的数学专科学校。不少温州地方学者认为,学计馆或许是温州数学萌芽的原点。在中国现代数学史上,还有许多个“第一”是由温州人创造的。1897年,温州举人黄庆澄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数学刊物《算学报》。1899年,温州地区出现“瑞安天算学社”,这是中国现代最早的地区性数学学会。温州逐渐形成了普遍重视学习数学的社会风尚。原因之二:永嘉学派“事功学说”影响,温州有着刻苦实干的地域品性。温州籍数学家群体的形成,与温州的文化传统也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南宋永嘉学派的影响。宋代温州出现了大量私人讲学的书院,书院教育对温州文化影响深远。如,创办于宋代的平阳会文书院,苏步青年少时就曾在此就读。又如,枫林的醉经堂书院是温州最早最著名的书院之一,数学家徐贤修就是从这里走出的。永嘉学派提倡“事功学说”,重视实用、务实创新的理念,对数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苏步青曾在解释温州为何出了那么多的数学家时说,温州地处东南一隅,当年研究其他学科没有实验室等硬件,而数学的研究只要用功,有纸头便可。瑞安学计馆旧址温籍数学家徐桂芳教授说过:“温州人的山水之灵气,刻苦踏实和勤奋好学蔚然成风,具有学习数学的基本素养。”原因之三:地处沿海地区,温州留学群体带回了新的数学理念,温州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温州是清末民初中国最早兴起出国留学热潮的地区之一。而日本是温州人留学的主要国家。当时日本在数学的近代化方面走在了中国的前面。1898-1949年,温州有397人出国留学,他们当中大多数学习数学。这些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担任数学教师,带动一批有数学才智的温州学子钻研数学。如苏步青就培养出我国当代数学家方德植,而方德植又培养了陈景润,代代相传。当时,温州乃至中国较早一批数学学科人才,大部分成了温州当地中小学校、私塾的教员,为未来数学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基础。三在温州数学名人馆,姜立夫、苏步青、谷超豪,三尊青铜塑像,让三代温籍数学家穿梭时空相聚,恍惚间也将参观者引入数学世界的堂奥。在不少人看来,“情怀”和“传承”是温籍数学家群体形成的核心要义。孙诒让在《瑞安新开学计馆叙》中记录:“瑞安褊小,介浙闽之间,僻处海滨,于天下形势,不足为轻重。然储材兴学,以待国家之用,而出其绪余以泽乡里,则凡践土食毛者皆与有责焉,固不容以僻远而自废也。”《算学报》在动荡的20世纪中叶,温籍数学家的心路历程,也在谷超豪多年后回忆青年时光的诗句中可见一斑,“稚年知国恨,挥笔欲请缨”。姜立夫创办算学系的时候,当时南开大学的算学系是名副其实的“一人系”,也正是“一人系”,开启了我国现代数学一个崭新的纪元。1919年前后,青年苏步青赴日本留学前夕,曾拜访刚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回国的温州同乡姜立夫。“数学这门学问好比一棵大树,我只是学到了一片叶子”等话语,在年轻的苏步青脑中植根,并长久地伴随他的学术研究生涯。谷超豪名扬学界后,他的老师苏步青曾不止一次讲过:“我的学生超过我了,但唯独有一点,他在培养学生上没有超过我。”多年后,从教60载培养出9个院士学生后,谷超豪感叹:“我终于可以对苏老有个交代了。”如同一场没有止境的学术长跑,接力棒在代际间薪火相传。如今,“数学家之乡”的中生代、新生代力量正在涌现。比如,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陈大岳、曾获得“斯隆研究奖”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数学系终身教授江迪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与物理中心特任教授陈杲等。薪火相传,弦歌不辍。近年来,温州大力加强“数学家之乡”的文化品牌塑造,先后将谷超豪故居迁移至白鹿洲公园,建成温州数学名人馆,系统展示温州数学发展沿革和部分温籍数学家成就;在平阳、龙港等地建成苏步青故居、苏步青励志教育馆、数学奥妙馆、姜立夫故居等数学名家展陈场馆和数学体验文化场所;与央视合作拍摄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苏步青》、系列专题片《来自温州的数学家》。2020年,中国数学会、南开大学、温州市人民政府在龙港市联合举行备受全国关注的姜立夫先生诞辰130周年活动暨中国数学教育研讨会,传扬和扩大了“数学家之乡”的影响力。“人杰地灵”,苏步青曾如此赞美自己的故乡。如果地方的优良传统和风气也是一种“灵气”,那么把温州之所以诞生如此众多的数学名家,归结为“人杰地灵”,也未尝不可。 作者: 2022/09/22 11:28
  • 鸡蛋和豆浆不能一起吃?这5个鸡蛋的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居家期间,没有一台冰箱打开后里面会没有——鸡蛋!不仅因为它营养又好吃,关键是它实在太方便了! 作者: 2022/09/22 11:27
  • 海洋灾害之首 风暴潮 作者: 2022/09/22 11:26
  • “秋老虎”接棒“伏热”,江南夏秋连旱形势不乐观 最近一段时间,南方的高温又出了不少,但这“秋老虎”的出现并不出意外。(相关预测可参阅《盛夏高温迎来最后的疯狂》)从9月5日开始南方各地高温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各地陆续出现了,从高温日数看,江南和华南北部最显著,特别是湖南,过去20天,大部地区出现了10天以上35℃的高温。8月31日以来全国高温日数8月31日以来全国最高气温实况相比而言江北的高温很短暂,湖北高温日数少于4天。但最高气温也都冲上了37℃,不过没有40℃以上的区域。从8月下到9月上的高温,为什么中间只经历了一周多的空挡,“伏热”就变性“秋老虎”了呢?经典说法用季节进程来解读,可以很简单的归结为出了三伏天(今年8月25日出伏)了,后面的热就是秋老虎;或者说6-8月是夏季,9月开始就是秋季。这没有问题,季节的转换意义正在于此。但在预报员眼中,两种高温的差异却不仅仅如此,而是有更多的意义。“秋老虎”与“伏热”在气象上的本质不同预报员眼中的天气与大众眼中的天气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仅包括了大众感知到的天气要素(比如说温度、湿度、云雨、能见度等),还包括了大众不知道的,造成这些天气要素的大气环流形势。天气要素方面,如果单从气温的角度,两者几乎没有差异,都是高温嘛。即便今年伏热因为极端性而比秋老虎气温高了很多,但也不足以区分两者。虽然最高气温不足以区分伏热与秋老虎,但实际上气温的日变化是可以区分的:伏热晚上也热,而秋老虎晚上就凉快很多了。另外,区分伏热和秋老虎的主要天气要素是湿度。简单说就是:伏热是闷/湿热,秋老虎是干热。以今年秋老虎最显著的湖南为例,选择其中最高气温与伏热天最接近的两天8月27日与9月5日(最高气温都在37-38℃左右)做个对比:2022年8月27日15时气温(红字)与相对湿度(白字)2022年9月5日15时气温(红字)与相对湿度(白字)伏热的8月27日相对湿度40%左右,而秋老虎的9月5日时20%左右。实际上,8月27日湖南40%左右的湿度并不算很大,是不太典型的伏热了,即便如此也比秋老虎要闷热许多。造成这种湿度差异的原因是控制两者的气团性质不同:伏热天实际上是海洋性气团控制,秋老虎是大陆性气团控制。传统上,前者来经常被说成是暖湿气流,后者来则是冷空气。可是这样一来,岂非就是:冷空气带来秋老虎高温天气?本质上其实确实如此,因为冷空气入侵并南下远去后就是高空下沉进而晴空日晒的天气,合适的情况干热的秋老虎就形成了。关于季风、气团的干湿冷暖属性其实是蛮复杂的,用最简单的概念来阐述就是:对于我国而言,大陆气团影响时,以低空的西北或东北风的冷空气形式为代表,干冷是主属性;而海洋气团控制时,以西南或东南夏季风的形式出现,暖湿是主属性。了解了这个,从下图展示的低空风就可以对于伏热和秋老虎的本质区别一目了然了。8月27日20时(左)和9月5日20时(右)850hPa风场(约1500米高度)上述海洋大陆两种气团的属性描述实际只在冬季成立,其它季节并不严格成立。比如说在夏季,在中低纬度,大陆气团是干热而海洋气团是冷湿的。在季节转换时自然更复杂。所以可以出现“冷空气造成秋老虎”的情况,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牵涉到冷空气的变性,冷空气控制下的晴空日晒,冷空气控制下的下沉增温等多种因素,就不展开说了。但不管怎么说,如果抛开温度谈湿度,那么大陆气团的干和海洋气团的湿就是绝对准确的了,所以,综上,干湿的差异就是伏热与秋老虎的本质差异。正因为干,所以下面的问题就很突出了。江南地区夏秋连旱形势不乐观形势一直如气象部门在8月就做出的预测那样发展,伏热高温的结束没有中断南方的气象干旱,而秋老虎的到来又使得形势更加严峻。中央气象台从8月18日首次发布今年的干旱预警以来,已经连续发了一个月。下图是昨日下午发布的气象干旱监测图:2022年9月20日全国气象干旱监测图(国家气候中心)气象干旱持续一个多月,农业干旱形势也不好:2022年9月20日全国气象干旱监测图(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给出的农业气象预测与建议是:“未来10天,江淮、江南等地大部降雨依然稀少,降雨量一般不足10毫米,部分地区农业干旱将持续或发展;江南中南部、华南等地部分地区多35~37℃高温天气,对晚稻孕穗抽穗略有不利。”“长江中下游地区仍要立足防旱抗旱,科学调度水源,抓住时机做好人工增雨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及时收获已成熟一季稻、棉花等秋收作物,并适时开展油菜播种育苗工作。西南地区要抓住降雨间隙加快秋收进度,注意通风储存、防止发芽霉变,并做好油菜播种等秋种工作。江南和华南晚稻产区要做好晚稻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采用以水调温、增施磷、钾肥等措施,促进晚稻生长发育。”2022年9月20日至29日农业气象关注重点(国家气象中心)虽然今天江南的秋老虎暂时南压下去到华南了,但是预计9月下旬江南地区总体仍然是少雨的,而且下旬中后期还会再来一波秋老虎高温。此外,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10月上中旬的上述气象干旱的大部区域依然是气温偏高和降水偏少的区域。国家气候中心2022年9月19日发布的气候预测公报综上,可以明确一点:未来的一个月,以江南地区为主的气象干旱区域,旱情仍将持续且可能进一步发展。 作者: 2022/09/22 11:22
  • 每周精选
  • 央视曝光!含1类致癌物,很多家庭在用→ 央视曝光!含1类致癌物,很多家庭在用→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