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中国
  • “微笑卫星”,完成正样研制! 科普中国 9月27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简称“微笑卫星”)工程通过评审委员会卫星正样研制总结评审暨卫星平台正样起运评审。这标志着“微笑卫星”工程已完成了国内的所有研制工作,进入又一个新的里程碑。2023年1月起至今,“微笑卫星”正样研制阶段完成了国内测试、系统接口对接和环境试验等所有研制工作。按照中欧联合工作计划,卫星平台和载荷舱预计于2024年10月运抵欧洲空间技术中心(ESTEC),与欧洲航天局(ESA)负责研制的载荷舱一起开展正样星整星的集成与测试。预计于2025年7月运往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2025年底前择机发射。“微笑卫星”工程是中国首次与欧洲航天局(ESA)进行任务级全方位深度合作的空间科学探测任务,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收官之战。“微笑卫星”工程的科学目标是探测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大尺度结构和基本模式;认知磁层亚暴整体变化过程和周期变化;探索日冕物质抛射事件驱动磁暴的发生和发展。工程总体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欧洲航天局联合组成,卫星总体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卫星将采用欧洲阿丽亚娜空间公司织女-C(Vega-C)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策划制作来源丨科技日报责编丨一诺审校丨徐来 林林 作者: 2024/09/30 16:35
  • 国庆假期将至,这份安全锦囊请查收→ 创新内蒙古国庆假期将至平安过节这份国庆假期安全锦囊请查收↓↓↓(来源:应急管理部) 作者: 2024/09/30 16:31
  • 进入秋季,小心这六类疾病! 创新内蒙古 秋季是寒暑交替的季节气候干燥、冷暖多变昼夜温差逐渐变大易发生季节性疾病秋季需要警惕哪些常见疾病?又该如何应对?让我们一起来划重点!(来源: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 作者: 2024/09/27 10:15
  • 出坞下水!我国这一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科普中国 9月24日,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热采一号”在山东威海出坞下水,标志着我国海上稠油热采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规模化、高效化撬动海上稠油资源开拓新路径、激活“新引擎”,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端稳能源饭碗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稠油即相对黏稠、流动性差的原油,宛如“黑琥珀”一般,开采难度很大。作为世界四大稠油生产国之一,我国稠油资源量约有198.7亿吨,仅在渤海海域,稠油储量就占原油总探明储量的近一半。据悉,“热采一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首个海上移动式试采平台“海洋石油162”升级改造而成。项目于今年1月启动,改造重点包括新增海水处理系统、蒸汽锅炉系统、氮气系统等。项目团队攻克了高温高压注气管线、电缆传输等多项技术难题,对原平台100余台套设备进行拆除利用,并完成新平台500余吨钢结构的焊接和管线电缆安装工作。策划制作来源丨科技日报责编丨一诺审校丨徐来 林林 作者: 2024/09/27 10:13
  • 静电危害大!入秋后这个隐患必须注意! 创新内蒙古 秋季天气干燥,极易产生静电,所以入秋后有一个防范重点,就是防范静电事故,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安全知识吧!静电的危害1爆炸和火灾爆炸和火灾是静电带来的最大危害。静电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当带电体与不带电或静电电位低的物体互相接近时,如果电位差达到 300V 以上,就会出现火花放电。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若已达到周围可燃物的最小着火能量,而且可燃物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就会立即发生燃烧或爆炸。2静电电击对人体的危害静电电击只发生在瞬间,通过人体的电流为瞬时冲击电流,其危害主要表现在 3 个方面:直接伤害、二次伤害、精神紧张。人体遭受电击时,会精神紧张,发生误操作、高空坠落、摔伤或触碰机械造成伤害等后果。3静电生产环境等的危害静电可以使生产中的粉体沉积,堵塞管道、筛孔等,造成输送不畅引起系统憋压,超压能导致设备破裂。贮运塑料等产品过程中,静电放电会导致产品熔融、粘结、变色甚至分解变质、报废等。静电放电能量可能导致计算机、生产控制仪表、安全控制系统中的硅元件损坏,引起误操作而酿成事故。静电的防范1生活中的防静电1、多穿丝绵少化纤,洗涤保管要注意。秋冬季节尽量选择柔软顺滑的丝绵类衣物,少穿易起静电的化纤类衣物。针对常见的毛衣、针织衫等衣物,清洗时可提前用柔顺剂浸泡一遍,或将柔顺剂用水稀释,喷洒于衣物上,可以使衣物变得柔软,从而有效减少因摩擦产生的静电。保管衣物时,在衣物之间夹进报纸,或将纯棉衣物夹放在编织衣物之间,也可以防止衣物摩擦产生静电。2、定时洗头勤打理,酒精产品需远离。秋季天气转干,容易使发质变干且滋生头皮屑。污垢黏着的头发是静电产生的温床,所以一定要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打理。除此之外,酒精的挥发会让头发更干,所以在给头发做定型时尽量不使用含酒精产品。此外,选择木头或骨质的梳子,可以在梳头时避免静电产生。3、勤洗手部去静电,各类乳液来保湿。对于人体自身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洗手,保持手部湿润,这样可以在水中释放掉皮肤表面的静电荷。平时还可以使用保湿效果好的护手霜、面霜、身体乳液。4、健康饮食多喝水,蔬菜水果样样齐。多吃蔬菜、水果、酸奶等酸性食品,多饮水,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可以减轻静电影响。5、室内每天要通风,花草绿植来帮忙。每天保持一段时间的室内通风,最好使用空气加湿器,室内摆放一些花草绿植。6、车门隔衣巧来开,车内用品选对材。对于有车一族,开车门前可以先隔着衣服接触车门排掉身上的静电,同时注意车内保湿。选择座套、坐垫及脚垫等用品时,最好使用真皮或纯棉制品。2加油站的防静电1、加油时不要使用手机等电器设备,也不要有拍打衣物、用化纤梳子梳头等这些易产生静电的不安全行为。2、加油前先放电。加油站内的自助加油机本身有释放静电的设计,加油时先触碰一下加油机机身,可放掉身上的静电。3、加油过程中不要回到车内,防止静电再次上身。4、注意运用好加油枪。加油前可将加油枪在油箱口轻碰一下消除静电,加油时将油枪尽量深入油箱口,可减少汽油蒸汽的挥发,相当于从源头上减少了起火介质。万一碰到油枪口冒火,千万不要惊慌,应马上停止加油作业,然后将加油枪口远离油源,迅速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 2024/09/25 09:26
  • 每个人体内都可能有癌细胞!做好这 9 件事,让癌症都“怕你”! 原创 科普中国新媒体 科普中国 参考文献[1] Arute, F., Arya, K., Babbush, R. et al. Quantum supremacy using a programmable superconducting processor. Nature 574, 505–510 (2019).[2] Feng Pan, Pan Zhang. Simulating the Sycamore quantum supremacy circuits.[3] Google Quantum AI and Collaborators. Phase transition in Random Circuit Sampling.策划制作审核丨潘战和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博士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视觉丨朱航月责编丨王梦如审校丨徐来 林林 作者: 2024/09/25 09:24
  • 身体出现这3个高危迹象,说明你真的累过头了! 好奇博士 科普中国 策划制作来源丨好奇博士审核丨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 研究员责编丨一诺 作者: 2024/09/25 09:23
  • 雷雨天气,警惕这种病!专家提醒→ 科普中国 入秋以来,过敏性鼻炎在北方地区进入高发期。一场秋雨一场凉,近期不少城市因为雷雨天气加剧了空气中过敏原的释放与散播,导致“雷暴哮喘(thunderstorm asthma)”患者在各大医院激增。19日下午至20日凌晨,甘肃省兰州市主城区出现降雨和雷阵雨天气,不少市民出现剧烈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而前往医院就诊。医生根据临床经验,明确诊断这类患者病症属于“雷暴哮喘”。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甘肃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张红说,“雷暴哮喘”通常表现为哮喘发作、呼吸困难、喘鸣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呼吸窘迫,这类患者往往是有哮喘病史、过敏性鼻炎或是过敏体质的人。专家介绍,“雷暴哮喘”是指在雷雨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多发生在花粉季节,可表现为局部地区哮喘的大规模暴发,症状有轻度至重度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胸部疾病诊疗中心主任柳小平说,植物上未脱落的花粉以及悬浮在空气中的花粉,因雷雨天气释放出大量直径更小的颗粒或碎片,这些颗粒或碎片随下降气流或雨滴返回地面。“雷暴天气使花粉变成更微小的颗粒,更容易进入呼吸道。”柳小平说,“雷暴哮喘”发作时,过敏患者可第一时间选择使用抗过敏药物和抗炎、扩张支气管药物,再配合用一些止咳等对症药物。“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扩张支气管药物,能够起效快,缓解气管痉挛。”他说,如果哮喘发作后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仍然不能缓解,或症状持续加重,应该及时就医。专家提醒,季节更替期间是过敏高发季节。易过敏人群平常要注意天气变化,遇到雷雨天气尽量少出门,在家时关闭门窗,少接触过敏原。外出时不仅要防护鼻腔,还要注重对面部、眼部的防护。日常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通过户外锻炼提高免疫力。策划制作来源丨新华网责编丨一诺审校丨徐来 林林 作者: 2024/09/24 11:07
  • 长期感受不到快乐的人,都有一个不太健康的习惯 壹心理 科普中国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现象:上司批评了自己一句,就不停地复盘和检讨自己哪里做错了,没心思去做其他工作;朋友评价了一句自己今天的穿着,回家就不停照镜子,老觉得自己哪哪都不对劲……这就是内耗者的一个共性——穷思竭虑。即反复咀嚼、回味一件事,特别是让人不愉快的回忆。久而久之,便形成难以打破的思维习惯,甚至再也感受不到快乐。为什么我们会不受控地陷入“穷思竭虑”中?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思维习惯,走出内耗?今天,就来好好和大家聊一聊。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强迫性穷思竭虑,是一种自我保护策略不知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遇到焦头烂额的事情时,把注意力从负面情绪转移到思考问题的根源上,会更有安全感。本质上,“穷思竭虑”是我们应对负面情绪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反复思考时,你会认为自己能重新夺回事情的掌控感,并有机会推翻不好的结果。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这是由于个体认知不可调和,产生和事实截然相反的诸多观念,导致个体失去“统觉(apperception)”能力。如果你经常陷入“穷思竭虑”而无法自控,那么就要小心:你可能已经产生“强迫思维”。产生“强迫性穷思竭虑”的人,很容易会对已经既定的事实,反复思考、反复推翻、反复求证。自己有时也知道没有必要这样做,但最后无法自控。就像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里,女儿发消息问唐志军:“人类存在这宇宙中的意义是什么?”作为科幻杂志主编的唐志军答不上来,后来,女儿因抑郁症自杀去世,这个问题反复萦绕在他内心。他想来想去,始终想不出答案,觉得这个问题自己回答不了,便寄希望于外星人能回答。他的生活逐渐脱离现实:渴望从电视机里寻找“外星人的信号”,痴迷于寻访外星生命体的痕迹,花大价钱只为看一眼假冒的“外星人遗体”……不难发现:长期穷思竭虑,让唐志军进入一种近乎“白日发梦”的妄想状态。即使吃了毒蘑菇生死未卜,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依然是托朋友问一问外星人:“你问问他们,我们人类存在这个宇宙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女儿临死前留下的问题,成了唐志军永远也钻不出的牛角尖。越想逃避现实,就越是想不通,越痛苦、迷茫、不安,越要逼自己去找到答案,认为这样才算给去世的女儿一个交代。其实,唐志军正是通过“强迫性穷思竭虑”,来转移女儿离开所带来的痛苦。美国心理学家苏姗·诺伦-霍克西玛(Susan Nolen- Hoeksema)提到:不断陷入反刍思维,是应对消极情绪的一种方式。包括重复和消极地关注痛苦,关注可能的原因和后果,不断思考让自己感到抑郁的内容,试图通过找到答案,来让自己好起来。然而,用穷思竭虑来逃避现实,很可能会陷入更长时间的焦虑和抑郁。就像唐志军,过度思考女儿临死前的问题,逼自己不断复盘女儿自杀的创伤,用刀子反复“戳”自己。最后变得个性偏执、拒绝社交,日子也过得越来越虚无……穷思竭虑的人总以为,思考能带来掌控感和安全感,只要找到答案,一切都会好起来;实际上,这份过度思考把自己置于很危险的境地:不断回顾过去的决策、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深感焦虑、过度担心别人的看法、对外界的一切反馈都敏感多疑……很多时候,你过度思考和担忧的问题本身没有现实意义,只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暂时性的心安而已。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为什么我们会陷入穷思竭虑?穷思竭虑者的过度思考,绕不开三个深层动机:1积极假设对想太多抱有积极假设,认为“只要把问题想清楚搞明白了,我的问题就解决了,症状就能改善”。但这其实是一个悖论:自认为思考就能解决问题,却永远找不到答案,不仅没有换来心安,反而越来越痛苦。美国心理学家苏姗·诺伦-霍克西玛解释道:“穷思竭虑者,会无意识陷入到对强迫观念和症状的反刍之中。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解决症状,实际上在维持症状,此类对思维反刍的信念,反而会导致反刍思维一直持续。”2认知失调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做过一组实验,请被试者做很无聊的事,比如卷毛线,但要其对后面的被试者撒谎:“这个活动很有趣。”被试者分为两组,一组撒谎后会得到 10 块钱,另一组什么都得不到。结果发现,什么都没得到的那一组更容易出现认知失调,因为他们需要思考一个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撒谎行为:“我一分钱也没有得到,到底为什么要撒谎呢?”费斯汀格的解释是:被试者心口不一致时,脑中有了两个认知因素,“这很无趣”和“我对别人说这很有趣”,两者相互失调。为了消除心理上的失调感,TA 们便要找理由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由此可见,生活中存在大量冲突的人,更容易为了给自己找一个理由,陷入穷思竭虑:“嫁给他太痛苦了,但大家都劝我别离婚。”“体制内的工作太无趣了,但很多人都很羡慕我。”“我一点都不喜欢社交,但大家都说我太内向了。”到底哪个认知才对?这类过度思考,其实都是在找理由解决认知失调带来的焦虑与不安。3强迫抑郁很多心理诊断,都将“穷思竭虑”归为强迫性思维的一种。它比较容易出现在有强迫倾向的人身上,比如反复思考:“我走的时候到底锁门没有?”“天然气关了吗?”“窗户关了吗?”而强迫倾向的根源,是用高控制的强迫行为来对抗负面情绪。所以,穷思竭虑者会通过极度关注生活中一些小细节,为之无尽的思考,来对抗情绪上的难受。此外,穷思竭虑也可以归于持久的、循环的抑郁性思维。哲学家罗素在《幸福之路》里写道:人很多时候不快乐,就是太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我们能在很多抑郁情绪严重的人身上,看到穷思竭虑这种常见表现,比如:心情差的时候更容易胡思乱想;心情转好了,就自责自己为什么要过度思考。由此,反复内耗,无法放过自己。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如何戒掉穷思竭虑的思维习惯?心理学家 Guy Winch 在演讲中提到:研究表明,哪怕只是分心短短两分钟,都足以打破那一刻的穷思竭虑。如果你正处于穷思竭虑的状态,试试分心两分钟,你会发现效果立竿见影,症状好转很多。这个小练习适用于偶尔想太多的人,要是长期穷思竭虑,已经养成习惯,光是转移注意力恐怕很难产生改变。这时,我们还能为自己做什么呢?首先,停止责备自己。在心中默念一句话:“不要责备过去的自己,当时的你就只有这个水平。”既然穷思竭虑是为了对抗负面情绪,那么,接受自己不那么完美,就会让穷思竭虑失去原动力。怎么做到接受呢?具体操作起来,就是不责备、不否定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事情:“任何人都有想不通的事,这很正常,想不通就别想了,或者休息会儿再想。”“这件事、这个人说的话代表不了什么,没必要放大它。”总之就是:接纳自己不完美,并允许一切发生。同时,探索自己的深层想法:“我之所以想那么多,是在用思考来驱散不安,或许我可以找找其他更好的方式。”然后,允许自己适度发疯。有人陷入穷思竭虑时,会通过捏痛自己来恢复清醒,这不是一个好习惯,但“适度发疯”确实可以把自己从穷思竭虑里“拉出来”。比起被囚禁在大脑的虚假设想里,就主动制造一些外界刺激,这能让身体对外界的感知更敏感,从而离开思维困境。比如,尝试蹦极、滑翔伞、攀岩、漂流等刺激运动;或者自言自语、手舞足蹈、在床上打滚、和朋友一起压马路……做一些看似“发疯”但可以释放压力和宣泄情绪的事情。最后,用行动覆盖思考。在穷思竭虑的循环中,我们 80% 的精力时间都专注在“想”和“感受”上,也就是停留在自己创造的虚假而消极的世界里。所以,要打破这种局面,我们就要把 80% 的注意力挪到其他地方——客观的当下、具象的事情。动起来,去做好每一件具体的小事,是驱散不必要的忧愁最直接、最关键的方式。去跳绳、跑步、打扫房间、找人聊天、写作、画画……行动可以冲开头脑的束缚,使我们重新感受到身体的存在价值,进而把力量集中起来,让我们好好活在当下,活在现实中。要是没有力量去行动,不妨在手腕上戴一根橡皮筋。意识到自己又开始想太多时,就弹自己一下,用这种方式给自己按下暂停键,转移思绪。如果以上方法你都试过,仍然难以从穷思竭虑的困扰中走出来,就要考虑抑郁症、强迫症的可能性,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治疗。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写在最后从穷思竭虑中走出来,其实就是从自己的世界走出来,走到现实世界里,让外界的阳光照亮内在的阴影。真正的安全感,来自始终有一颗能对自己负责、有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强大内核。所以,别再和痛苦纠缠,去和痛苦共处吧!有句话说得很好:“每个人的一生都在走自己的剧本,所以我们只能把自己当作问题,把自己当作答案。”希望我们能够活得真实且强大,敢于面对不确定的人生。策划制作来源丨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作者丨李心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责编丨王梦如审校丨徐来 林林 作者: 2024/09/24 11:06
  • 科普之窗|办公场所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创新内蒙古 (来源:应急管理部) 作者: 2024/09/24 11:04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