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中国
  • 清醒点,世上没有越吃越瘦的食物! 你听说过“负卡路里食物”吗?一种相当流行的传闻说,一些食物消化所需能量大于食物本身所提供的能量,所以把它们吃下去能量就会越吃越少,可以轻松变瘦。这是真的吗?如果询问一位科学严谨的营养专家,他的答案大体会是这样:没有科学研究能证明“负卡路里食物”存在,要想控制体重,还请少吃多动、均衡饮食。这答案没毛病,但多少有点无趣。不过,也有人会选择全新的答题思路。来自阿拉巴马大学塔斯卡卢萨分校(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Tuscaloosa)的一个研究团队表示:想知道“负卡路里食物”是真是假吗?那就给蜥蜴吃芹菜吧。蜥蜴不仅要吃芹菜,而且只能吃芹菜…… | 图虫创意为什么给蜥蜴吃芹菜?2019年3月,这群人在论文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公布了自己的论文[1]。他们的思路是这样的:既然“负卡路里食物”缺乏研究证据,那我们就来亲自做个实验。只不过,这实验的画风确实有点迷惑。找来9只蜥蜴,只给人家吃芹菜,等待蜥蜴嘘嘘、拉粑粑,等蜥蜴拉完粑粑做灌肠,然后把收集的粑粑全部烧掉……这什么情况?首先,选择芹菜是因为这种食物算是“负卡路里食物”的代表。芹菜富含水和纤维,同时能提供的热量确实很低。如果严格地只吃芹菜,同时把食物、排泄物的能量和代谢变化全部记录下来,应该就可以知道“负卡路里”的说法是真是假了。接下来,还得找个负责吃芹菜的倒霉鬼。根据研究者的说法,鬃狮蜥(Pogona vitticeps)以其性格温顺、杂食、消化道与杂食哺乳动物相似的特点,被不幸选中成为投喂对象。鬃狮蜥,好惨一蜥蜴 | Wikipedia/Frank C. Müller, Baden-Baden蜥蜴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说被试鬃狮蜥“不幸”呢,在实验开始前,它就要先经历一段难熬的时光:先是可怜巴巴地被禁食10天,把以前吃进去的食物该消化的消化,该拉出来的都拉出来,以确保没有残留食物的干扰。然而这样还不够,为了清除残留的排泄物,灌肠才是最彻底的手段……经过这些实验准备,消化道被掏空的鬃狮蜥被送入封闭的小型代谢室内监测代谢率。接下来,可怜的被试们终于可以开饭了:相当于蜥蜴身体重量5%的芹菜。研究人员说,鬃狮蜥性格温顺,可以乖乖配合吃完所有的芹菜,非常适合做这个实验。Emm,真的不是因为饿了十天没力气反抗吗?在试验期间,英勇的研究人员化身年度最佳铲屎官:他们热切地盼望着鬃狮蜥的每一次粑粑和嘘嘘(注:不同于人类的尿液,蜥蜴的“尿”是白色的尿酸排泄物),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排泄物收集起来干燥称重,然后放在量热计中全部烧掉,计算排泄物的总能量。对了,为了确保收集完全,在实验结束前研究人员又给鬃狮蜥灌了一次肠……原图 | Juan Carlos Dominguez M结果如何?一番测量之后,研究团队计算出了食物的能量流向:鬃狮蜥吃下总能量约7.83千焦的芹菜,其中平均有29%和14%的能量分别以粑粑和嘘嘘的形式排出了体外,花了33%的能量用于消化和同化。这样算下来,芹菜的能量还有24%留了下来。芹菜确实热量很低,但它依然不是“负卡路里”。此外,论文作者还指出一个让减肥人群更难过的问题:人类毕竟和鬃狮蜥不同,在消化食物时,我们的代谢增长更少。也就是说,人类通过消化芹菜消耗掉的能量比例应该更小,实现“负卡路里”就更不可能了。不过,吃蔬果还是好的虽然没有发现负卡路里食物,但果蔬这类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确实对控制能量摄入很有帮助。毕竟它们虽然提供了一点能量,但是这些卡路里不能满足机体一天的耗能。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们依然是相当健康的。说到底,控制体重靠的还是整体的均衡饮食,而不是吃某一种特定的食物。看在可怜的鬃狮蜥份上,就别再纠结什么“负卡路里食物”了吧。参考文献[1]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586958v1.full[2]https://www.popsci.com/negative-calorie-foods-lizard 作者: 2022/05/24 09:17
  • 吃木耳前要泡,泡久了会中毒,这个度如何掌握? 作者: 2022/05/23 09:31
  • 人未老发已白,年轻人“少白头”是怎么回事? 人未老发已白,年轻人“少白头”是怎么回事? 作者: 2022/05/23 09:24
  • 攥紧“中国种子”,对我国粮食安全有多重要?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新时代新使命,如何打好这场现代农业的“翻身仗”?这要从一粒种子说起……撰文/记者 王雪莹 编辑/吉菁菁新媒体编辑/李云凤采访专家刘录祥(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郭刚刚(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种质资源中心副主任)“中国田里中国种,中国碗里中国粮”,粮食安全是关乎十四亿人民生计的国之大者,种子是粮食的芯片,一粒良种就像一把创造奇迹的钥匙,关系到我国国富民强、科技强国。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目前我国多种作物种子仍依赖进口,如何改变现状?过去二十年间,中国为了实现种源自主,都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果?◈ ◈ ◈食为邦本,本固邦宁常言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粮食产量决定了百姓的“饭碗”端不端得稳,更关系到国际竞争中一个民族的主动权。近年来,全球人口总数不断增长,世界可用耕地资源紧缺日趋凸显,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局部战争和世纪疫情,大幅增加了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愈发诡谲多变,世界各国围绕粮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种子作为粮食的基础,对种业高地的争夺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又一个新战场,谁能率先拥有突破性的创新良种,谁就能拥有世界种业竞争的主动权,从源头上守住国家安全底线。在全球竞争的大环境下,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全人类”。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美国种业公司孟山都就曾以“种子”为“枪”,在阿根廷进行过一场臭名昭著的“农业屠戮”:1996年,深陷外债危机的阿根廷政府希望通过大豆增产来缓解财政危机,并因此接受了孟山都公司的大豆种子“援助”。▲阿根廷人走上街头呼吁抵制孟山都(图源:RT)一开始,孟山都以普遍低于市价的诱人价格出售种子和农药,并且不收取任何专利费。为此,当地农民纷纷放弃种植传统大豆而转向孟山都的新品种。不到六年时间,阿根廷近99%的大豆市场都被孟山都一举拿下,而阿根廷本土的大豆种子和农药企业却因不堪重负而纷纷倒闭。就在阿根廷人以为这是一场国际援助的“双赢”时,1999年,孟山都突然要求阿根廷农民缴纳种子专利费,并以此为由,向阿根廷大豆出口的主要欧洲买家提起诉讼,以此向阿根廷政府施压……就这样,一场关于种子的“援助”却让阿根廷丧失了对本国大豆产业的控制权。无数阿根廷农民破产,阿根廷政府不得不支付了高额赔偿,并被迫为孟山都敞开了国门,彻底沦为国际市场上任人宰割的“鱼肉”。然而,丢失种子主权的悲剧不仅在阿根廷上演,从巴西到墨西哥甚至在我国,也都曾有过类似的“种子之殇”。很少有人知道,1995年以前的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然而,从净出口国到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如此巨大的转变也是因为一粒种子。据媒体2019年的相关报道, 2000年,孟山都在中国考察期间偶然获得了一粒中国的野生大豆种子。后来,他们以此为基础成功找到了野生豆种的高产和高抗性基因,并培育出成本更低、产量更高、转化更高、抗性更好的新型豆种。然后孟山都故技重施,在短短几年间就迫使中国大豆原料供给骤减。面对国内豆农供给不上的产量,所剩无几的中国大豆加工企业只能转向美国市场,被迫以高价收购大豆,而此时美国金融市场却风云突变,大豆价格7个月内跌幅超过50%,不久,美国企业又以逾期交货为由向中国大豆企业发起了巨额索赔……至此,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全线崩溃,中美大豆产业的国际地位也随之易主。而现在,曾经手握全球90%以上野生大豆种源的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仍然高达85.5%,“大豆之殇”痛彻至今!小小的一粒种子,联结的是国家的兴衰与存亡,种业是农业的基础,种业安全才有粮食安全,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暗流涌动的国际市场,想要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就必须将农业“基本盘”——种子的安全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 ◈中国地种中国种,中国种产中国粮对于拥有世界近1/5人口的中国而言,想要养活14亿张嘴,每天至少需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而我国的可用耕地总面积尚不足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10。此情此景,全世界都不禁要问“谁来喂饱中国人?”,而这样一个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它的答案只能是“中国人自己”。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只有种优才能粮丰,只有粮安才能民安。“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习近平总书记用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想要在有限的耕地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产量,满足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向“吃得好”的食物消费升级,优化种子是关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端好、端稳手中的“中国碗”,我国种业产业一直在摸爬滚打中前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江苏淮安市村民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收割小麦(图源:新华社)“目前,我国水稻、小麦、大豆、油菜、棉花等农作物生产用种均为自主选育,玉米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提高到了91%,蔬菜提高到了87%以上。良种对作物增产贡献率达45%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强有力的种源支撑”,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说,水稻和小麦品种更是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自给率达100%”。对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与经济所知识管理与情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郑怀国更直言,“我国的主粮品种可以说已经实现了自给,能够满足我国市场需求。”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年申请量已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始终稳定保持在98%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农作物良种覆盖超96%,良种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更超过了45%。“十三五”期间,我国种业产业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育种制种基地,建设了52个杂交制种大县、100个区县良种基地,为提高我国良种质量和数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除了部分高档蔬菜品种如番茄、西兰花种子进口依赖度较高,我国常见的蔬菜种子自给率也达到87%以上。截至2019年年底,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蔬菜种子达到69个。仅以山东寿光一地为例,在当地种子公司销售的黄瓜、豇豆等蔬菜种子中,国产种子的占有率就超过了90%……“洋种子”垄断中国菜地“一家独大”的时代,如今早已是“过去式”了。尽管国产种业快速崛起,但不可否认,我国对进口种子仍有较大需求。中国种子贸易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农作物种子进口量为7.27万吨,总进口额高达32亿元人民币,种子进出口赤字高达 17.36 亿元人民币。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国依然是一个高度需要种子进口的国家呢?“6~7万吨的进口种子量看起来很多,但较之于我国每年用种子大约100亿公斤这样一个体量上,这个比率也是微不足道的,0.1%都不到,所以首先从总量上讲,我们根本就不是一个大量进口种子的国家,”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录祥告诉记者:“第二个从结构上讲,我们的主粮作物像水稻、高粱、小麦这些,种子也是基本做到绝对安全的,进口比较多的只是高端蔬菜品种”。2021年,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布会上表示,尽管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弱项,但总体来讲,“我国农业用种安全是有保障的,风险也是可控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科技和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是国内,近年来,我国种业也持续在国际市场发力。据第一财经报道,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完成了对瑞士先正达公司的收购。对此,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运营总监陈超表示,随着并购整合的完成,“以拜尔为代表的欧盟,以科迪华为代表的美国,以先正达为代表的中国,这三家合并起来的话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应该是达到了50%、60%”。至此,全球种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定,未来,中国将在世界种业市场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种子管理员聂东明在存有16万份种子的种 质资源低温样品存放 库里,找出科研需要的荃优 607、川种优3877、南晶香占等水稻杂交种子(图源:长江日报)几十年间,中国种业在愈挫愈勇的道路上逐渐强大。让中国的土地用上中国的种子,用中国的种子为中国人打出足够的中国粮食,正是现代种业“芯片”的不断创新与突破,为我国农作物供种提供了牢固的保障,更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种业自强,建设农业强国从改良一个品种到全产业链的开发,中国饭碗里盛着的是中国育种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与智慧,折射出的是中国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转型所付出的努力。保护种子安全从良好的大环境开始作为国家战略性的基础性核心产业,种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支持,更离不开法规保障。200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将作物种质资源纳入依法管理阶段;2015年《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发布,明确了以安全保护和高效利用为核心的总体工作思路,提出三个体系、四项主要任务和五大重点行动计划;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主要农作物品种区试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相继出台……短短二十年间,通过对种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中国种业实现了从“科研单位育种+企业推广”模式,向“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的快速转变。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18年,我国种业市场已从330亿元增至1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7%。建设完善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尤其要求“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作为植物重要遗传信息的载体,每一粒种子都记录着一个世界,这也让种质资源成为每一个国家关键性的战略资源。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下,谁拥有的种质资源越丰富,谁的基因开发潜力就越大,谁就越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换而言之,为了实现农业科技强国的目标,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强大的国家种库。从1978年我国建成第一座低温种质库,到2021年新的国家作物种质库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落成并投入运行,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单体最大、最先进的国家级种质库。▲国家作物种质库外景(来源:农民日报)“我们库的设计容量是150万份,能够满足我们国家未来50年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精准鉴定、新基因发掘和育种的重大需求,”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种质资源中心主任李立会表示,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覆盖了世界上所有种质资源保存方式,种子贮藏寿命达到50年。“(它的)保护能力可以说是世界首位,综合保护水平达到世界先进”,作物种质资源中心副主任郭刚刚告诉记者,新库作为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林、草、药用等植物种质资源,以及微生物、动物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方面,将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它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长期、集中安全保存能力,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也让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和先进,”他说。目前,国家作物种质库作为我国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安全保存的“大本营”,已与1座复份库、10座中期库、43个种质圃、214个原生境保护点、1个种质资源信息中心以及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中期库和种质圃,共同构成了由国家主导的国家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云南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库(图源:川观新闻)举例来说,在云南,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和云南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库,分别珍藏着我国36%的种子植物物种和10%的农作物野生种质资源,随着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的日臻完善,我国种业产业在应对各类自然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时也将更有“底气”。生物育种助力中国种业发展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粮食问题早已不是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国与国之间相互博弈的重要砝码。谁率先找到技术的新突破、抢占新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先机。“中国种业与自己相比发展得很快,品种自主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和国外先进水平比,我们种业的差距还是很大”,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世界种业已经进入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特别是国际种业巨头都在抱团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推动生物育种技术快速发展,无疑对我国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农业科技强国有着重要的作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尊重科学、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2022年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在推进种业振兴中,应“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是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的根本路径。在国家系列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转基因育种的技术水平已经进入国际第二方阵的前列,在监管方面也已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和管理体系。万建民介绍,目前,我国已经掌握具有重大育种价值的新基因396个,逐步打破了跨国公司在基因领域的垄断,在农作物基因编辑、单倍体育种等核心育种技术上也取得了明显突破,粳稻和小麦遗传转化效率分别超过了80%和20%,大豆和玉米也达到了10%以上。随着生物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一批包括棉花、番木瓜在内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作物新品种。▲在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科学家正在做水稻的基因分型分析工作。通过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的扫描筛选,为培育出高质量的种子保驾护航(图源:长江日报)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已获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近200个,种植率达99%以上,累计推广应用面积3.15亿亩,新增产值超440亿元,为中国棉花产业独立自主、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除了在棉花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抗虫棉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防治棉铃虫对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危害,杀虫剂用量降低了70%~80%,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做好一粒种子,既是事关14亿中国人“饭碗”的民心工程,更是关乎中华民族国家安全的安全工程。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历史的新征程上,让我们吹响科技的号角,从培育一粒好种子做起,打好这场种业的“翻身仗”,用中国的优良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共同谱写时代新篇章。出品:科普中央厨房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2022/05/20 10:08
  • 一滴血都没流却失血过多而亡,这是真的吗? 你可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或者相似的版本:有人对即将处以绞刑的囚犯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死囚固定,并在他的手腕上划开了一道口子,让血滴落到桶里,然后蒙上了囚犯的眼睛。随后实验人员打开水龙头让水滴流到另一个桶中。囚犯误以为水滴声是自己正在滴血的声音,没过多久便死了,并且死状和失血过多而亡一样。但实际上,囚犯手上的伤口早就已经凝血,根本不足以致死。图 | Pixabay这个故事是真的吗?这样的场景真的有可能导致人的死亡吗?就目前的考据来说,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尚不完全清楚。而至于这样的场景是否会让人死亡,答案是,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有这种可能。故事也许是假的但人可能真的会被“吓死”不少地方都提到过这个故事,一种广泛流传的说法是,一名叫做马丁·加拉德的美国心理学家实施了这项实验,但如果进一步核实,会发现并没有这样一个科学家,更别提他的生平纪录。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荣誉教授、著名心脏病学专家伯纳德·朗(Bernard Lown)在他1996年首次初版的著作《失落的治疗艺术:在医学中实践同情心》(The Lost Art of Healing: Practicing Compassion in Medicine)中也提到过这个故事,他指出这个案例来源于一本印度医学期刊,但书中并没有提到该期刊的名称,暂时也找不到具体的文章。伯纳德·朗以及他的著作 | hsph.harvard.edu所以目前来说,这个故事仍然缺乏绝对可靠的信息来源,只能对它的真实性存疑。今天这里想谈论的是第二个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刨除伦理道理的顾虑,假设真的存在这样的场景,那么一个人有可能因为这样的事情而死亡吗?“被吓死”心理预期引起生理反应其实影视剧中也经常借鉴到类似的情节——剧中是通过幻术让被害者以为自己身处火灾现场 | 电视剧《盛唐幻夜》当然影视剧通常都有玄幻或是夸张的成分,不过究其本质,所有类似的故事情节描述的都是一种难以解释的死亡。在整个过程中,死者死亡之前都认为自己正处在一种令人恐惧的场景里,并且最终死于这种模拟的恐怖中。1942年,美国生理学家沃尔特·布拉德福德·坎农(Walter Bradford Cannon)发表了一篇文章,并提出了“伏都教死亡”(Voodoo death)的概念。所谓的伏都教死亡,也叫做“巫毒教死亡”,就是在心理暗示和情绪冲击下引起的猝死,坎农假设恐惧可以影响一个人,使其身体状况因心理困扰而恶化。与单纯的“被吓死”相比,这种死亡通常会呈现出和所处环境、接触事物、心理预期等相关的生理表现,就比如前面提到的囚犯呈现出失血过多而亡的样子。所以说,伏都教死亡实际上描述的是一种心因性死亡或者心身死亡。单纯“被吓死”,死状通常是相似的,而“伏都教死亡”却可以有不同的死状 | Pixabay坎农在文章中还列举了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他提到一个毛利的妇女曾吃了一些水果,但后来被告知这些水果来自禁地,于是她深感神的灵魂会杀死自己,结果第二天中午便去世了。又比如文章中讲到了一位叫做罗布(Rob)的北昆士兰土著,在被巫医指过骨头后(当地人认为被巫医指过骨头意味着即将死亡),他突然变得十分虚弱,而当巫医澄清这是一个误会后,他又很快好转了。图 | giphy.com这些例子都是来源于落后并且有强烈迷信的地方。坎农也提到,这种死亡现象非常特殊,对于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人来说,它是陌生甚至难以置信的。当时坎农还提出了这种死亡背后可能的生理机制,但这种机制后来被认为是错的,也有不少学者质疑文章中案例的真实性,甚至指出不能完全用“心理-生理”的联系来解释这种死亡。但令人吃惊的是,这么多年来,坎农提出的“心理困扰会引起真实生理反应”的假设并没有被推翻,反而是被填补、阐述以及普遍接受。很多研究者甚至试图通过影像学等方式来解释它的生理基础。反安慰剂效应很多研究者认为,伏都教死亡应该是一种比较极端的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你也许知道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但不一定听说过反安慰剂效应。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予他一颗没有任何药物成分的糖丸,但患者的情况却得到了改善,这是安慰剂效应。和安慰剂效应相反,反安慰剂效应通过负面假设和条件来发挥作用,比如没有乳糖的饮料却引起了乳糖不耐症患者同样的胃部症状。反安慰剂效应是安慰剂效应的“邪恶双胞胎” | npr.org研究者们经常会把反安慰剂效应称作安慰剂效应的“邪恶双胞胎”。可以这样想,就像安慰剂效应是从惰性或虚假治疗中产生积极反应或治疗效果一样,反安慰剂效应则是从无害治疗中产生消极或有害反应。一些奇怪和极端的医疗现象也许可以归因于反安慰剂效应,比如因为身处Wi-Fi环境中而出现头痛、头晕或者类似过敏的症状。你可能会感到怀疑,认为这种神奇的效应只存在于想象中,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让我们知道,虽然它不可预测、违反直觉,但却真实存在。实际上,无论是安慰剂效应,还是反安慰剂效应,它们都不仅仅是引起了心理上的变化,更存在真实的生理反应。你的不适可能来自你的预期目前,反安慰剂效应集中体现在医疗手段副作用以及疼痛相关研究中。2013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对于部分人来说,服用降胆固醇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超过其益处。报告还突出了他汀类药物最显著的副作用——肌肉疼痛。这篇文章在英国引发了一场风暴,不少网络媒体对研究的片面解读导致大约20万患者在6个月内停止服用该药物,并且副反应的报告率大幅度上升。实际上,服用他汀类药物后报告的副作用更多地与反安慰剂效应有关。2017年,《柳叶刀》(Lancet)上发表的一项针对10180人长达两年的追踪研究显示,相比于不知情时,如果患者和医生知道在使用他汀类药物,肌肉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比例会显著增高。图 | news.umich.edu而在这项大规模研究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不少研究发现并报告了类似的现象。有研究让120名良性前列腺增生但勃起功能正常的患者随机接受非那雄胺的治疗,以缓解前列腺疾病的症状。一半的参与者被告知药物可能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而另一半则不被告知。最终,第一组中有43.6%的人报告他们经历过一种或多种副作用,而不知情组报告副作用的比例只有15.3%。基于另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的结果——非那雄胺用药一年后副作用的最大百分比为15%,研究者认为第一组的数据是偏离实际情况的。《英国医学杂志》也曾报道过,接受虚假治疗的手臂疼痛患者,药物组(实际是糖丸不是真的药)近1/3的人报告出现了嗜睡、口干、躁动等症状,针灸组(针头可伸缩,受试者不会真的被扎到)近1/4的人报告针灸部位有疼痛、肿胀、发红。而这些副作用正是患者之前被告知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图 | Pixabay《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则用神经影像学的方法支持了这种临床观察。当接受热痛苦刺激的健康参与者被告知镇痛药给药中断时,尽管实际上给药仍在继续,但受试者报告的疼痛指数却从39上升到了64。而此时的影像学检查显示,受试者大脑中疼痛强度编码区域中的神经活动也有显著变化,并且与受试者所报告的疼痛程度相吻合。实际上,反安慰剂效应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涉及多个级别的神经生物学变化。德国汉堡大学彭多夫医学中心的研究者表示,人的认知可以调节大脑皮层-脑干-脊髓的疼痛下行神经通路的连接,从而影响疼痛的感知,诱发反安慰剂效应。而除了疼痛感知,触觉、压力觉、温度觉等其他感知觉的神经回路也都在调节反安慰剂效应中起着作用。不过尽管如此,要完全揭示效应背后的生理机制及相互作用,还是需要时间的。对你来说只是不适对有些人却是生命危险那么,这种效应最严重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有文献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名26岁的男性,与女友分手后陷入了失落情绪中。随后,他看到一所大学里关于抑郁症的临床试验广告,由于他几年前就有过抑郁发作的病史,于是报名参加了试验。他被分在了对照组,拿到的药物也是安慰剂,但他以为自己服用的是有抗抑郁效果的药物。服药两个月后,因与人争吵,他情绪受到冲击,一口气服下了29粒胶囊。他害怕自己用药过量,于是立刻前往医院。在急诊室里,他经历了严重的低血压,需要静脉输液才能维持足够的血压,否则有生命危险。图 | wedorecover.com实际上,反安慰剂效应虽然是普遍存在的,但造成的实际效果往往受到个人性格的影响。英国赫尔大学的研究员朱莉安娜·马佐尼(Giuliana Mazzoni)表示:“安慰剂和反安慰剂效应都存在非常强烈的个体差异。有些人很容易受到影响,但也有人根本没反应。” 比如疼痛就是一种非常主观的体验,人们感受到的疼痛程度不仅仅取决与疼痛刺激的实际强度,还受到一系列内部信念和调节这些信念的外部因素的影响。需要指出的另一点是,相比于正面预期,人们会更快地接受负面预期。神经生理学家卢瓦纳·科洛卡(Luana Colloca)表示:“反安慰剂效应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负面影响出现的时间有时会比人体对药物的生理反应还要早得多。”不想被这种负面效应牵着走该怎么办?与安慰剂效应相似,反安慰剂效应可以由他人的语言建议、个人自身的预期以及过往经验引起。而由于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价值观和经验的差异,所以不同文化下的反安慰剂效应也会有所不同。有研究指出,和实际暴露于高度疼痛诱导的效果相比,口头诱导的反安慰剂效应有时候甚至可以达到一样的强度。对于某些患者来说,仅仅是告诉他们副作用就足以引起那些症状。比如在知情同意过程中提供的信息和不良反应的告知会加重反安慰剂效应。对于某些人来说,仅仅是阅读药物说明书上的副作用就能起反应 | Pixabay而如果要引起反安慰剂效应,发表在《疼痛》(Pain)上的一项荟萃分析指出,“口头建议+调节”的模式比单纯的口头建议引起的效应更强。所谓的“调节”,通常是在实验前让受试者接受一些训练和操作,比如让他们观察真实的疼痛。于是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例子,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假如故事中的死囚正好是一个反安慰剂效应极强的人,从经验来讲他又确定流血过多会造成死亡,再加上先前划开一条小口的“调节”……一系列因素的组合也许真的有可能造成死亡。但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个人处在相似的场景中都一定会接受这样的暗示,也就是说,这样的致死概率其实是极小的。反安慰剂效应是可变的,极端的风险也很低,但有时候却还是能带来明显的反应,并且可能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实践中最小化反安慰剂效应是十分重要的。图 | Pixabay医护人员常常面临的一个困境是,一方面他们需要准确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但一方面对于某些患者来说,这种告知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加强反安慰剂效应。所以或许需要重新考虑疾病管理的传统观念,比如疼痛管理上尽量避免放大疼痛的副作用。比起告知患者“少数人会出现某症状”,其实更好的说法是“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这才是更能减少反安慰剂效应的方法。而对于普通患者来说,由于自身的信念和期望可以影响临床治疗,那么多与专业医生沟通、多关注和了解治疗的价值,可以有效地减少效应的负面影响。而如果你的家人和朋友正在接受医学治疗,一些积极、温暖的语言暗示也可以起到好的作用。 作者: 2022/05/19 10:04
  • 最新研究:晒太阳防痴呆!但晒多晒少都会痴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郁金泰团队联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教授谭兰团队,开展了一项纳入36万余人、长达9年随访的研究,发现适当晒太阳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该研究首次揭开了户外光照时长与痴呆的关系,为预防痴呆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4月25日发表于《英国医学委员会—内科学》。“光照是影响生物钟节律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条件的变化通过视觉通路向大脑中生物钟结构发送信号,进而调整生理和行为的节律。同时,光照还可以通过非视觉通路影响大脑功能。”郁金泰告诉记者,“不过,此前没有大规模的队列研究来揭示光照时长和痴呆发生的关系。”为搞清楚这一问题,该联合团队利用英国生物样本库队列,纳入了362094名37岁至73岁的非痴呆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平均随访时间长达9年。所有参与者分别报告了夏、冬两季节每天接受户外光照的平均时长。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研究发现,在9年随访期间,共有4149名参与者被诊断为新发的痴呆。户外光照时长与痴呆发生之间呈典型的非线性“J型”关系,即过短或者过长的户外光照时间都会增加痴呆风险。“最佳的户外光照时长为夏季每天2小时,冬季每天1小时,平均为每天1.5小时。”郁金泰说。研究发现,与平均每天接受1.5小时户外光照的人群相比,户外光照时长每减少0.5小时,痴呆风险增加28.7%;户外光照时长每增加0.5小时,痴呆风险增加7.0%。户外光照时间比最佳户外光照时间短,更增加痴呆风险。这一结果在年龄大约60岁的老年人群中更加显著。“户外光照通过影响体内维生素D的方式预防痴呆的发生,因为维生素D参与大脑健康的多种关键途径,包括神经保护、免疫反应调节、抑制炎症和调节氧化应激等。”谈到户外光照和痴呆发生机制时,谭兰说,“户外光照还通过作用于人体内部时钟—视交叉核,调节昼夜节律,从而影响认知功能。” 作者: 2022/05/19 10:01
  • 剑走偏锋造出科幻级战车,难道钢铁侠要改行做军工? 有钱人就是任性,这是现代流行的一句网络语。这句话放在现实版的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头上似乎恰如其分。他说干就干,现在手头至少控制着10家世界级公司。在攫取到人生第一桶金后,就按捺不住让自己的科技之心快速膨胀,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成立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创并开启了私营航天新时代。他制造的火箭和飞船别出心裁,将世界按部就班跟在上世纪美国登月飞船后面爬行的航天技术甩了十八条街。他首创并成功实现了火箭回收技术,制造出120多米高,一次可装载100人,载货100吨的庞大豪华飞船。更奇妙的是这种飞船既可停在地球轨道“加油”,也可缓缓降落回收。他还发明了一双“筷子”,当飞船返回地球时,这双“筷子”会及时伸出夹住飞船,将其稳稳安装在新的火箭之上,重复利用。由此大大降低了发射和运载成本,让航天受益者逐步平民化,也为载人移民火星提供了可能。随着他在航天领域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的科幻级大戏不断上演,他的“特斯拉”电动车也改变了世界汽车发展的方向,成为引领电气化汽车的风向标,从此仿造者蜂拥而上,纯电汽车已经充斥街头。马斯克声称,他旗下所有高科技企业,都是为了未来人类登陆火星创造能在火星上使用的技术,如地下隧道高速火车、电动汽车、脑机接口、机器人、室内农场、星链卫星、太阳能发电等等,采用甲烷为燃料猛禽火箭发动机,也是为了将来从火星返回的飞船能够就地取得燃料。但有人不同意他的鼓吹和粉丝们的拥簇,认为他就是一个资本家,唯利是图才是他的本性。俄乌战争中他旗帜鲜明的支持乌克兰俄乌战争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所以我一直不愿意涉及,因为只要发表某个观点,或者没有观点只是阐述事实,也会得罪了这边和那边,弄得不好还要被扣上一顶大帽子,吃不了兜着走。所以,本人今天也不想评论什么,也不管这场战争谁是正义谁是邪恶,是不是一定要此地无银的称什么特别军事行动,就只得商榷了。但战争总归是战争,杀人一千自损八百。马斯克在这场本以为立马会结束却变得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显得异常活跃,其中表现最亮眼的是他用星链卫星挽救了濒临绝境的乌克兰。这个俄称为“特别军事行动”的战争一开始,俄国就切断破坏了乌克兰全国的网络,而现代战争没有网络,就又聋又瞎,必输无疑。打抱不平的马斯克上场了,将已经发射上天的数千颗星链卫星,免费提供给了乌克兰使用,在极短时间里重新恢复了乌克兰的网络,而且比过去的网络要高级很多。这样,乌军长了眼睛的炮弹导弹就稳准狠地不断砸在俄军头上,俄军不但损失了莫斯科号旗舰和鳄鱼级大型登陆舰,还被摧毁数百成千辆坦克,至少有8位将军和十几名校级指挥官命陨他乡。当然战争是极端残酷的,乌克兰在俄军狂轰滥炸下,也是尸横遍野损失惨重,还有许多平民被害。现在到底谁输谁赢,仅凭一些不对称的消息来源,无法定论。不过至少这场本来力量悬殊的所谓“特别军事行动”,没有像俄方及其跟风者们嚷嚷的那样,乌方将会像一只被捏死的蚂蚁一样,毫无悬念地马上完蛋,反而高潮迭出,战局朝着越来越不利于俄方的方向发展。当然这与欧美等国不惜代价地提供高科技武器和财力支持,俄方实际上成了一个没落帝国面对全球强国的战争形势分不开。即便如此,如果乌克兰没有那位被一些人贬称为“演员”的总统坚韧不拔,没有马斯克的网络支持,在又盲又聋下,不会有如今局面。战争的最终结局如何,尚未定论,但似乎越来越明朗,很符合我一开始的预测。你要问我预测了什么,我不会在这里说,因为说了会得罪很多人。那么,马斯克为啥造起了坦克,难道他要改行?一直以来,马斯克对火星情有独钟,曾多次扬言,此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将100万人送上火星,自己死后也将埋葬在火星。我对那些说他“唯一本性是逐利”的流言嗤之以鼻,我相信,他的火星梦会一直做下去,至于最终能不能实现,我也不敢妄言,但这是另一回事。我相信他没有转行,只不过很可能未来会加上一行。他造坦克并非空穴来风,这件事起因于德国最大的军工企业莱茵金属,是莱茵金属要造坦克,找马斯克合作,利用他的科幻级大脑,制造出科幻级的坦克。俄乌战争唤醒了许多人,或者说唤醒了许多国家,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国家改变了国策。德国就是如此,启动了从1945年战败以来首次增加国防预算,一些军工大公司当然就趁热打铁了。在俄乌战争中,俄罗斯的坦克是主力战队,但战绩却不佳,网上流传着俄坦克炮塔被炸得飞上天的视频。据英国国防部长华莱士估计,俄方已经在战争中损失了坦克至少达到800多辆。网上有流言,由于发达国家对俄的制裁,俄无法得到高档芯片,许多坦克只能依靠拆卸冰箱、洗衣机上的芯片来替代。我无法考证这是不是真的,但至少说明一点,现代战争不是凭恫和数量就能取胜的,而是要靠科技,没有科技的武器再多,也是一堆废铁。一直以来,德国的工匠精神风靡全球,现在想找一款精致的高科技坦克顺理成章。但要高科技,自然会找到在机器制造方面已经成就斐然的马斯克,而马斯克一直旗帜鲜明,尤其在俄乌战争中产生了对坦克浓厚的兴趣,自然很乐意接受。因此,由马斯克承担了设计制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坦克任务,就在前几天,马斯克和德国莱茵公司共同展示了他们合作的坦克。这些坦克有好几款,更准确地说是被称为轻型火力支援战车。科幻色彩的新型战车会改变未来吗?其中一款叫LYNX120型战车,重44吨,装有一门120毫米滑膛炮,一挺同轴7.62毫米机关炮和一挺无人炮塔机枪,可以发射可编程爆炸射弹。之所以做成轻型,是因为没有设置厚厚的装甲,这是汲取了俄乌战场的教训。在俄乌战场,俄方厚达700毫米的装甲也在导弹和穿甲弹面前如同一张纸,毫无防御能力,连炮塔都被炸上天。因此,未来的坦克或者战车,最重要的是能够快速机动,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而这种轻型战车正好能做到这一点。不过战车不仅仅轻或灵活就能躲过打击,在这辆长车上配备了高智能的防御系统。战车上装有紫外线侦测系统,能够提前13秒侦测到来袭的弹头,这个时间足够其启动自动防御系统,包括自动屏蔽信号、发出光电、红外和气溶胶云等干扰物质,让敌方弹头打偏或从上空飞过,也可阻止其到达前落地爆炸。更为新奇的是战车采用了马斯克的拿手技术~电动力。战车和坦克不再烧油弄得乌烟瘴气轰鸣震天,配合其防雷达照射设计的科幻外观,大大增强了隐蔽性和机动性;强大的电力还能够直接满足激光武器和一系列现代智能系统的用电需求。在战车的控制室里,就像一间游戏厅,而未来战争就像在打一场游戏过程中完成。那么,马斯克从此会进军军火界吗?他参与设计制造具有科幻色彩的新战车会引领未来武器的发展方向,或者说会改变未来战争过程与模式吗?拭目以待。但我想马斯克不会改行,他的重心依然是火箭飞船和火星,他依然要去火星,只不过任性而剑走偏锋了一把而已。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讨论,感谢阅读。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作者: 2022/05/18 10:02
  • 最新研究表明喝牛奶增加癌症风险?牛奶还能喝吗? 多喝牛奶的益处,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然而最近有研究发现喝牛奶竟会增加患癌风险。前几天,《BMC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1],研究团队基于超过 50 万中国成年人的随访调研数据,结果发现:更多的乳制品摄入与更高的肝癌和女性乳腺癌风险相关。也就是——牛奶或奶制品摄入越多的人,越容易得肝癌和乳腺癌。最新研究:中国成年人乳制品摄入量与癌症风险相关这次研究涉及到 50多万人,样本量算是比较大了。参与者年龄介于30至79岁,来自全国10个不同的地区(5个城市地区和5个乡村地区)。研究者通过问卷形式向他们收集包括乳制品在内的主要食物种类的食用频率信息,发现20.4%的人经常食用乳制品(每周至少一次),平均每天消耗80.8克;68.5%从不或很少食用乳制品,人群平均乳制品的消耗量为每天37.9克。研究者发现,经常食用乳制品者的癌症总体发病风险提高9%,肝癌发病风险提高18%以及女性乳腺癌风险提高22%。每天每多摄入50克乳制品,总体癌症风险、肝癌风险和女性乳腺癌风险就会分别提高7%、12%和17%。有人质疑,这样得出的研究结果,会不会过于简单粗暴?会不会是其他原因导致的癌症风险提高?研究者们已经努力排除了混杂因素,包括年龄、地区、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抽烟、饮酒、体力活动、癌症家族史、身体质量指数(BMI)、大豆和新鲜水果摄入量以及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针对肝癌)等等。(不过,实际上随机调查问卷方式还是很难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调整了这些可能导致混杂效应的因素后,最终得出结果:乳制品摄入与癌症发病风险呈显著性正相关!也就是说,无论在何种相关因素下,过多地摄入乳制品都可能让人更容易得癌症,尤其是肝癌和乳腺癌。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这个研究就没什么「漏洞」吗?那这个研究就没什么“漏洞”吗?当然有,任何研究都有局限性。比如说,该研究的癌症病例数量还不够多,不能推及到全部中国人群,也无法对一些不太常见的癌症类型,比如淋巴癌和前列腺癌,进行可靠的统计学分析。同时,该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而非随机对照试验,所观察到的关联性并不能用于确定乳制品摄入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采取随机对照试验,可以证实乳制品摄入和癌症风险的因果关系。具体操作就是,把符合要求的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摄入定量乳制品)和对照组(不摄入乳制品),在一致的条件和环境里进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对实验对象进行癌症筛查,统计癌症发病率,得出乳制品摄入与癌症风险的因果关系。当然,这样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违背伦理的。实验对象可能会对研究人员说,“你预设喝过多牛奶会得乳腺癌,还让我入组参与试验,你还是人吗?”所以,乳制品摄入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深层机制,需要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那么,乳制品还吃不吃?其实在这篇论文发布之前,关于乳制品与癌症风险的研究已经层出不穷了。比如,此前一项主要针对西方人群的研究表明,过量的乳制品摄入,会增加前列腺癌风险,我们可在文献里找到,多大的摄入量会增加前列腺癌风险[2]。也有研究指出,乳制品在结直肠癌发病率中产生保护作用,即摄入一定量的乳制品,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3] 。而这项研究的作者提醒我们:虽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常食用乳制品和某些癌症之间可能存在直接关联,但必须意识到,乳制品所含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健康十分重要。仅仅根据目前并没有经过验证的研究结果而拒绝乳制品的摄入是不明智的。”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为300-500克,实际上国人的摄入量是远远没有达到的,平均只有30克左右。就目前来说,喝到推荐量更重要。当然,所谓“过犹不及”,过量的奶及奶制品的摄入不仅不会给身体带来好处,还会增加我们身体的负担,可能导致肥胖,引发多种疾病发生的风险。如果想补充蛋白质,我们还可以选择豆浆与牛奶交替喝。豆浆中虽然钙和蛋白质的含量不如牛奶高,但也可以提供一定的优质蛋白,而且富含不饱和脂肪,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参考文献:[1] Maria K , Du H , Timothy K , et al. Dairy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ncer: An 11 Yea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J].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 2021(Supplement_2):Supplement_2.[2] Dagfinn A , Navarro R , Chan Doris S M , et al. Dairy products, calcium, and prostate cancer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5(1):87-117.[3] Laura B , Nancy B , Nerea B T ,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Dairy Product Consumption and Colorectal Cancer Risk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 Studies[J]. Advances in Nutrition, 2019(suppl_2):suppl_2.[4]阴明杰, 吴丹. 论牛奶的营养价值与健康的密切关系[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END审核专家:王国义,食品安全博士后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责编/心与纸 作者: 2022/05/18 09:39
  • 身体出现哪些信号,代表心脏在向你求救? 本文审稿:陈海旭,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副所长,硕士生导师 作者: 2022/05/18 09:14
  • 医生紧急提醒:红霉素软膏千万不能长期使用!赶紧告诉家里人 王伟,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刘治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药师,北京药理学会抗感染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气越来越热要说起这个季节最让人讨厌莫过于蚊子被它咬一口真是瘙痒难忍每当这时候身边常有人说抹点红霉素软膏就好了除此之外无论是皮肤过敏或者长痘也会有很多人推荐它仿佛这就是一款“万能药”最近红霉素软膏登上了热搜引起众多人的关注医生提醒红霉素软膏绝对不能长期使用一旦滥用等到真正需要使用的时候身体可能会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那么红霉素软膏到底是一种什么药?应该如何科学使用呢?接着往下看红霉素软膏是一种什么药?红霉素软膏,顾名思义,主要成分是红霉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抗菌药物,对大多数的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少量红霉素混合在黄凡士林和石蜡中制成含量1%的软膏,就是我们常见的红霉素软膏了。主要用于治疗哪些病症?说明书上提到红霉素软膏的适应证包括:1、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2、小面积烧伤、溃疡面的感染,这里需要强调烧伤和溃疡面是小面积的、程度较轻的情况,严重者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3、寻常痤疮。痤疮也称为青春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不是所有的痤疮都需要使用红霉素软膏,症状较轻且没有感染时是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而当毛囊堵塞进而引起的毛囊炎时,应用红霉素软膏才是对症的。除了红霉素软膏,还有一种红霉素眼膏,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能不能混用呢?一起来看…红霉素软膏和红霉素眼膏有啥区别?1、红霉素眼膏用于沙眼、结膜炎、或者眼外部感染,应用时涂于眼睑。而红霉素软膏是涂抹在皮肤表面的。2、因为要涂抹在眼睑内,红霉素眼膏是要求近似无菌的,生产过程要严格控制无菌。而红霉素软膏主要局部涂抹于皮肤表面,不是无菌制剂,两者绝对不可以混用。3、一般来说,红霉素眼膏的浓度是0.5%,红霉素软膏的浓度更高,是1%。因此,如果把红霉素眼膏当软膏使用,可能会因为浓度不够影响皮肤局部的抑菌抗感染作用。应如何科学使用红霉素软膏?1、建议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红霉素属于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不当或者滥用会导致病原菌耐药情况的发生。应用红霉素软膏前,请先咨询医师或药师,在医生或药师确认并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后使用。2、警惕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虽然相较其他抗菌药物,红霉素相关过敏反应报道较少,但在用药前一定要仔细告知医生或药师自身情况(如过敏史等),如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如用药部位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或其他不适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去医院就诊。3、不可长期滥用红霉素软膏应用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情况的出现,即细菌对抗菌药物的击杀“刀枪不入”,耐药菌越多,感染的治疗也就越发困难。综上所述红霉素软膏不是万能药!不是万能药!不是万能药!红霉素软膏中主要含有抗菌药物红霉素属于抗感染的药物因此不适用于蚊虫叮咬、过敏等非感染情况使用前需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如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停药冲洗皮肤必要时就医治疗 作者: 2022/05/17 09:13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