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卫生
  • 近期多地出现本土疫情,元旦春节还能安心出行吗?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张尼)12月以来,四川、黑龙江等地接连出现新增本土病例,引发社会关注。时至年末,元旦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增加,民众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假期我们能安心出行吗?  12月以来6地出现本土疫情,春节能放心返乡吗?  时间进入12月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继续走低,同时中国本土多地出现了零星疫情。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山东胶州、四川成都、内蒙古满洲里、黑龙江东宁、绥芬河、新疆吐鲁番,这6个地方先后出现了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这其中,东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防控工作指挥部还在12日发布通报,13日0时起实行严格交通管制,人员车辆不准离开本地。  眼下,元旦、春节双节临近,伴随的还有人流、物流增加,国内疫情防控究竟面临怎样的形势?对此,近期多位权威专家已经给出研判。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醒公众,曾经发生过疫情的地方,在冬季再次发生疫情的概率比其他地方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方不会发生疫情,所有涉及到境外人、物进入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疫情。  他强调,入冬以后,境外绝大多数国家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幅度上升,感染的人数和污染的物品在增加。对于国内防输入,防人、防物两个方面,都增加了压力。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中国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属于常态化防控当中的一个正常现象。  而对于春节期间的疫情传播风险,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分析称,在今年国庆期间,也曾遇到过大规模的人员流动,算是做过一次压力测试,事实证明,只要防控措施得当,风险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但专家强调,春节的情况有所不同,一方面,春运期间的人口流动规模要比国庆长假大得多,另一方面,冬季气温越低病毒存活时间越长,再加上民众过节会走亲访友,较大规模的室内聚集也都会增加新冠疫情传播的风险,所以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风险肯定会增大。  曾光认为,虽然春节期间人员大流动,但只要人群中没有感染者,就不会发生传播范围较广的重大疫情。从这个角度上讲,春节期间大家回家过年是没问题的。但今年过春节肯定还是不鼓励互相串门,或大规模的室内聚集。  发热门诊严阵以待,严格实行首诊负责制  事实上,为了应对冬春季的疫情传播风险,卫生健康部门已经严阵以待。  本月初,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称,近期,国家卫健委对全国冬季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组建了国家防控专家队,开展了在线培训和实战演练,目前全国累计有295万人参加了培训。针对局部地区的聚集性疫情,国家卫健委也第一时间派出国家级专家组,指导做好疫情处置。  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还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大概建设完成了发热门诊7000多个。  另外,近日,国家卫健委还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设置的通知》。  上述《通知》中已经明确要求在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诊室。发热诊室应当严格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拒诊、拒收发热患者。所有到发热诊室就诊的患者,必须登记有效身份信息或扫“健康码”。  此外,依照要求,基层医疗机构需对全部发热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和血常规检查,不具备检测能力的,需通过与其他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的方式为发热患者提供检测服务。  人物同防!铁路、民航采取严格防疫措施  两节期间,特别是春运开启后,人员流动将会明显增加。如何减少春运期间的疫情传播风险,做好“人物同防”是铁路、民航等部门的重点工作。  例如,国铁集团此前已表示,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通过铁路传播的风险,铁路部门采取了加强站车防控、落实通风消毒措施、加强站车工作人员管理、强化应急处置等多方面措施。  另外,铁路部门还会坚持落实冷链食品等货物查验制度,按照地方政府防控部门要求,配合做好核酸检测抽检,加强货物运输疫情防控工作;对装载车辆、货位、货柜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提高消毒效果,并做好记录,等等。  民航局则表示,将参照往年安排,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成立春运工作领导机构,制定保障方案,在疫情防控、安全运行、运力保障、航班正常和旅客服务等方面,切实加强对春运工作的组织领导。  此外,早前民航局还修订出台了第六版《运输航空公司、运输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在新版的指南中,同时增加了货运航班防疫风险等级和防控要求,增加冷链、货运、行李等航空物流关键环节的预防消毒工作和货运人员、行李人员等关键岗位的防护要求。  元旦、春节返乡,谨记这些建议!  对于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假期,专家们有哪些疫情防控的建议?  曾光表示,首先,大家在春节返乡的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坐火车、飞机时要全程佩戴好口罩,如果发现邻座的人没戴口罩,也要提醒他戴好口罩;在车上要讲究个人卫生,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如果发现体温偏高的情况要及时上报;现在车站、机场,火车、飞机上都有消毒液,要勤洗手。  其次,回到家乡过春节期间要尽量避免去室内人多的密闭空间,减少走亲访友和人数较多的聚集。  此外,冬季也是流感和肺炎的高发期,曾光建议可以先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因为一旦感染了流感或肺炎,身体抵抗力就会下降,也不利于对新冠肺炎的抵抗。如果在春节前新冠肺炎疫苗能够出来,大家也可以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而对于65岁以上且患有基础慢性病的老龄人群,曾光不建议春节期间长途劳累奔波,留在当地过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个人群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救治难度会更大。  吴尊友表示,重点要做好无症状感染者的检测发现,对于高风险人群定期核酸检测。此外,在行业中,尤其是从事进口冷链物品和任何进口国际物品的从业人员,都要进行定期核酸检测,及时把结果同社会分享。(完) 作者: 2020/12/16 16:04
  • 逾300万病例分析显示 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重症风险更高|国际战“疫”行动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梦然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一项涵盖逾300万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全球分析显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症监护的可能性几乎是女性患者的3倍。这项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上的流行病学研究还发现:男性患者因新冠肺炎死亡的风险更高。此前有一些证据显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的疾病严重度偏高,但是这一点未经大规模全局数据分析的证实。鉴于此,南非开普敦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荟萃分析,调查了性别是否是新冠病毒感染和新冠肺炎死亡率的一个风险因子。他们分析了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6月1日来自政府网站和公开发表文献中的92篇报告,总计涵盖3111714例已记录性别的病例,病例来自全球46个国家,美国则包括44个州。研究团队发现,分析样本中男性和女性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比例并无差异。但是,样本中男性患者因为新冠肺炎而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概率更高(是女性的2.84倍),男性因新冠肺炎死亡的概率是女性的1.39倍。研究人员认为不同性别的免疫反应差异可能是他们所观察到结果的一个影响因子。但是,其他生物因子和性别相关共病可能也有影响。研究团队最后提出,虽然还需要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但是目前这些数据对于新冠肺炎的临床管理和缓解策略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2020/12/16 15:57
  • “知道有副作用也愿意尝试” 网红减肥药受追捧 来源:人民日报  近年来,一些国外药品受到消费者青睐,不少人长期从事代购生意。但是,有些国外药品中含有我国明令禁止的成分,不仅有明显的副作用,而且长期服用也会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应当多向专业人士咨询。同时呼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对药品代购行为的监管,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安徽合肥市民王迪(化名)通过代购,买到了备受网友追捧的某国外减肥药,但是服用不久就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舌燥、心跳加快等身体不适症状。对此,代购给出的解释是“属于正常反应”。王迪觉得这款减肥药效果确实明显,也就没再多想,继续服用。  然而今年8月,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指出以该减肥药为代表的一批网红药品中,含有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成分,长期服用容易造成药物依赖,损害健康。王迪说,这让她十分后怕。  近年来,一些国外减肥药、眼药水、药膏等药品在国内流行起来。这些药品在网络、微商等渠道销售,通过邮寄、代购途径进入我国市场,不仅没有任何资质许可,其中有些药品还含有我国禁止使用的成分。  这些药品是怎么进入我国市场的,有哪些危害?如何进一步加强网络卖药行为的监管?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些网红药因“见效快”而在国内市场流行,网购流程很简单  王迪所使用的减肥药,是国外一家美容机构生产的,因其见效快、减重明显,2013年起在国内市场流行开来。  记者找到一些卖家宣传资料,均声称服用这款减肥药后,一般一个月可减重8至15斤。江苏南京市民于兰(化名)从2017年开始服用这款减肥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从130斤减到90斤。王迪服用这款减肥药第一个疗程后,也从120斤减到了100斤。  明显的减重效果让这款减肥药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各种代购、微商大量出现。王迪说:“代购卖药时,还专门拍摄了在药店门口排队领药的视频,以证明药品的来源可靠。寄给我的药是用透明小药袋装起来的,然后封进白绿两色包装袋,袋子上写着我的名字。”  今年8月,部分网红药品含违禁成分的消息发布后,不少代购、微商销声匿迹,但是网购的渠道并没有彻底断绝。记者以“某减肥药”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仍能发现不少网文打着“科普”的旗号,吹嘘该减肥药的功效,有些还附上了代购的联络方式,声称“诚信代购”。  记者联系到一名代购,表示想购买一个疗程的某减肥药。对方简单询问记者的个人情况后,发来一份调查问卷,要求记者填写身高、体重、血压、心脏状况、过敏史等一些基本情况。代购还表示,主药、辅药的搭配根据个人体质、减重需求等会有不同变化,售价从2200元到4800元不等。记者问:“现在还可以正常出货吗?”代购表示可以正常出货,有代购、直邮等方式,但都需要提前转账。“会有什么副作用?影响健康吗?”记者接着问。对此,代购表示:“这款减肥药是国外合法销售的药品。”  部分网红药含违禁成分,有副作用,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困扰  “喷一下,鼻塞立刻缓解”的鼻炎喷雾,“只需一天,症状全消”的感冒药,还有“全身伤痛都能治”的止痛药……近年来,国外一些药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成为网红药,并形成了庞大的代购市场。在一些微商、代购的宣传中,往往突出强调“见效快”。  记者采访了一名做常用药测评的网友,他表示,网红药之所以被大家追捧,主要原因就是见效快,“有一款感冒药,只要服用一天,就能基本缓解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一些减肥药也是这样,确实能快速减重,这对试过很多方法都瘦不下来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即使知道有副作用,很多人也愿意尝试。”  王迪表示,第一次服用网红减肥药就感觉不想吃饭、口干、头晕,睡觉很容易惊醒。还有消费者表示,吃药后精神很亢奋,但整个人的状态并不好,还会呕吐。在这款减肥药生产机构的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了它的正式名称:芬特明(phentermine)。  据上海市禁毒办提供的资料显示,芬特明作用于拟交感神经,通过抑制食欲达到减肥作用,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没有经过科学证明。含有芬特明成分的药品在一些国家被批准用于肥胖症的辅助治疗,但是在我国,芬特明是被明确管制使用的精神类药品。据上海同仁医院药剂科主任李玲介绍,口干、失眠等都是服用芬特明后的常见不良反应,除此之外,它还可能产生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严重不良反应,不建议长期服用。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像这款减肥药一样,疗效快但副作用不小的网红药并不在少数。  比如国外生产的一款鼻炎喷剂,可以迅速缓解鼻塞等症状,但有消费者表示,一开始效果很好,停用后鼻炎却比以前更严重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师王哲表示,“这是因为鼻炎喷剂里有种成分可以快速收缩鼻部血管,但如果长时间使用,极易导致药物性鼻炎,使原本的过敏性鼻炎更加严重。”  还有一款号称可以迅速去除红血丝的眼药水也常常被代购推荐,但它含有盐酸四氢唑啉。专业人士指出,这种成分产生的作用是暂时的,频繁使用更会产生依赖性。  此外,有些药品虽不含明显有害的成分,但有明确的禁忌事项和用法、用量限制。比如一款止咳药,有代购宣称该药品“天然无副作用,适合婴幼儿”。而王哲表示,这款止咳药中含有乙醇,对儿童健康可能造成损害。  “药品具有两重性,既有治疗作用,同时会有不良反应。”李玲认为,用药不可盲目跟风,要遵从专业指导。公众选择和使用药品要谨慎,多向专业人士咨询,至少要了解其中的主要成分。  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强化行业自律  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和合法权益,我国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制度,特别是按照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药品零售必须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取得经营许可证,无证不得经营药品。  根据财政部等部委《关于调整扩大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公告》(2019年第96号),《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2019年版)》中并不包含药品。无论是跨境电商平台还是个人,通过海外代购方式销售清单以外的药品均涉嫌违法经营。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网络平台存在海外药品代购,很多药品代购只是利用其在国外工作、生活的便利,并不具备相关资质,也没有药师或药学技术人员的指导。一些微商为了发展业务,还在国内招收“代理”帮助其推广和销售药品,只需要预付货款就可“加盟”,对资质没有任何要求。目前,对这种海外代购药品的监管是难点,更需要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教授陈永法认为,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购买的境外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都不能得到保障,对于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有很大威胁。他说:“一方面,境外药品来源的真实性无法核实,没有权威部门的审核把关,药品的安全性无法考察;另一方面,缺乏专业指导的购买和使用,往往易造成健康隐患,甚至二次伤害。”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已经有数十起因为代购药品而获刑的案例。今年5月1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一起代购某国外减肥药的案件作出判决,被告人王某在没有取得药品经营许可的情况下,与他人共同代购某国外减肥药,通过导游夹带回国,加价销售牟利,犯非法经营罪。2019年12月26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销售某国外减肥药的冯某燕、唐某月等6人因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食品,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依托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海外药品代购,销售渠道多、散、杂,通常具有隐蔽性,难以进行全流程追溯、监督。”陈永法认为,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监管效率;电商平台应当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加强日常管理,对海外药品代购信息及时处理,营造良好的药品网络销售环境;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通道,严厉打击非法药品代购行为;大力开展科普宣传,为公众普及网络购药安全知识。(记者 沈童睿 巨云鹏 人民网记者 沈王一) 作者: 2020/12/15 15:40
  • 秋冬儿童哮喘易反复?专家教你做好防护 来源:羊城晚报  秋冬是哮喘高发期。由于患者的气道敏感,在过敏原的刺激下,比如冷空气、动物皮毛、尘螨等,容易引起明显的支气管收缩痉挛,进而出现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甚至呼吸困难等。专家表示,经过规范治疗,大部分的哮喘儿童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但由于很多家长对儿童哮喘的认识不够,使得目前儿童哮喘的控制水平仍不理想。  5岁前儿童,五个症状要警惕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报道,我国有3000多万哮喘患儿,其中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约1000万。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呼吸专科主任医师郭素华说,一部分哮喘患儿因哮喘在夜间发作而睡不好觉,还有一部分哮喘患儿无法正常参加游戏或体育运动,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  对5岁之前儿童哮喘的诊断,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和指标可用,但如果孩子具有以下临床症状特点时,则需要高度警惕:  1)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  2)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  3)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  4)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  5)抗哮喘治疗有效,停药又复发。  另外,如果宝宝还具有过敏性体质,如婴幼儿时期常有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或者家族有过敏性疾病史,对诊断哮喘有提示作用。对怀疑有哮喘的宝宝,可以尽早参照哮喘治疗方案开始试验性治疗,并定期评估治疗反应,如治疗4-8周无明显疗效,则建议停药并作进一步诊断评估。  哮喘需做好全程化管理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往往只重视发作期的治疗,而忽略了缓解期的治疗,不能做到坚持用药。  郭素华表示,哮喘的临床缓解期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时期患儿哮喘尚未发作,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但是气道还是存在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长期会使肺功能降低甚至引起不可逆的气道重塑。通过吸入糖皮质激素或者口服白三烯受体调节剂可以控制气道的慢性炎症和高反应。  对哮喘患儿来说,“防治之道”是坚持全程化管理,既需要在哮喘的急性期做好及时的治疗,也需要治疗哮喘的慢性持续期,以及哮喘的临床缓解期。  Tips:日常家庭防护要点:  1. 避免和控制哮喘的触发因素:避免吸入性过敏原(如螨虫、花粉、动物皮毛、霉菌等),或者接触食物性过敏原(如坚果类、牛奶、海鲜等)。  2.及时识别哮喘发作征象,随身备好药物:家中常备快速缓解药物(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带孩子外出时也要随身携带药物。  3.自我监测:掌握简易肺功能峰流速仪的测定方法,记哮喘日记,应用儿童哮喘控制问卷判定哮喘控制水平,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4.了解各种长期控制药物和快速缓解药物的作用特点,正确掌握吸入技术及不良反应的预防。  5.控制治疗的剂量调整和疗程:要与医生经常保持联系,遵医嘱用药,病情稳定以后每3个月复诊,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孩子的病情调整药物剂量。(记者张华 通讯员 林惠芳) 作者: 2020/12/14 10:26
  • 世卫报告公布全球十大死因 心脏病仍是“头号杀手”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日内瓦12月9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过去20年全球十大死因中,非传染性疾病占了7个,其中心脏病仍是“头号杀手”,糖尿病和痴呆症跻身前十。  这份名为《2019年全球健康评估》的报告涵盖了2000年至2019年的全球健康数据。数据显示,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在全球十大死因中占据7个,而此前只有4个。其中,心脏病在过去20年里一直是“头号杀手”,目前死于心脏病的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6%。自2000年以来,死于心脏病的人数增加了200多万,其中一半以上发生在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而欧洲区域的心脏病发病率相对下降。  阿尔茨海默症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跻身全球十大死因之列,2019年在世卫组织美洲区域和欧洲区域均排名第三。全球范围内,死于这类疾病的人中妇女占65%。  2000年至2019年,全球糖尿病致死人数增加了70%,其中男性死于糖尿病的人数增加了80%。在世卫组织东地中海区域,死于糖尿病的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在世卫组织所有区域中增幅最大。  报告还发现,过去20年中人类寿命在延长。2019年人类预期寿命比2000年延长6岁以上,全球平均寿命从2000年的近67岁上升到2019年的73岁以上。  此外,残疾人数呈上升趋势。很大程度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和健康问题也是导致失去健康寿命的最大原因。与2000年相比,2019年因心脏病、糖尿病、中风、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失去健康寿命的人数有近1亿人。  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需要“迅速加强对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全面公平地大幅度改善初级卫生保健。他说,“从抗击非传染性疾病到管理全球大流行病,强有力的初级卫生保健显然是一切的基础。” 作者: 2020/12/11 09:26
  • 矫正手术不是近视“救星” 做好青少年近视防控才治本 来源:中国妇女报  临近岁末,在北京同仁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早上8点不到,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就看见候诊大厅里已排起长队,“来这里做近视矫正手术的人,都要在这个大厅的几个科室中完成一整套眼部检查,然后拿着检查结果去找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正在排队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近视500度左右,有10年戴眼镜史,因为工作原因,必须通过手术摘掉眼镜。王先生感慨,来同仁医院做近视矫正手术的人非常多,自己早上7点多就开始排队做检查,估计下午才能看上医生。记者了解到,像同仁医院这样的大型综合性眼科医院,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一天大概要进行20~30台近视矫正手术,平均每名医生一年有将近上千台手术量。  近年来,近视矫正手术越来越受到众多近视患者的欢迎。一方面,人们审美需求不断提升,戴框架眼镜“不方便、影响美观”等观念促使更多人走进医院;另一方面,近视患者规模总量不断上升,低龄化趋势加剧,近视不可逆的现实导致了一部分人群不得不依赖近视矫正手术来改变现状。  近视矫正手术并非“想做就做”,18岁以下青少年不宜  “目前近视矫正手术分为角膜激光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一般中低度近视及角膜条件允许的高度近视患者会首选前者。”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学视光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宋红欣教授介绍,目前主流的全飞秒、半飞秒手术相比过去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安全性得到了更有效提升。相对半飞秒手术,全飞秒手术对眼表影响更小,它手术切口小,恢复快,干眼发生几率也更少。而且不管是全飞秒手术还是半飞秒手术,都经历过近十年的临床实践,手术各方面经验已相当成熟,安全性及有效性都得到了证实。  近视矫正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促使年轻人的摘镜意愿愈发强烈。“从目前门诊情况看,手术需求主要集中在18岁到35岁的年轻人,以及参军青年、民航飞行员、演员等特殊群体。”宋红欣说,“近视矫正手术本质属于美容性手术,通俗说就是按照个体的精准屈光度数在其眼角膜上量身定制了一副‘眼镜’,把原来的框架眼镜移到了眼睛上,但此种手术是无法真正治愈近视的。”  “但近视手术是有严格的年龄规定,适应年龄在18~50岁之间。”宋红欣解释,18岁以下近视群体因为处于度数增长最快、视力还未趋于稳定阶段,禁止做此类手术;而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也要慎重考虑手术的必要性。“人这一辈子总是要戴一副眼镜,45岁以上人群即使做了近视矫正手术,也会面临老花眼问题,最终可能需要再戴上老花镜。” 宋红欣说。  近视矫正手术优先考虑做激光,需理性看待术后“后遗症”  2010年左右,人工晶体植入手术(ICL)开始在我国广泛推广,其“可逆性强、不损伤角膜”等优点受到众多高度近视患者的青睐。“如果角膜过薄,度数过高,切削角膜已经超出安全范围,ICL无疑就成为一种可选择的矫治方案。”但宋红欣提醒,ICL是内眼手术,相对于角膜激光手术风险更高,植入后可能出现眼压升高、白内障等并发症,并非零风险。宋红欣还强调,现在一些私立医院极力推荐ICL,只强调其优点,避谈其不良反应,是因为角膜激光手术的仪器维护成本较高,而ICL手术前期投入小,定价高,利润空间更大。宋红欣指出,近视矫正手术总原则是:能做激光手术的优先做激光,不符合条件的再考虑ICL植入手术。  目前,人们对近视矫正手术态度成两极分化:赞同者认为角膜激光手术安全性很高,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低,自己可以接受术后可能产生的不适症状。而另一部分人则质疑:术后夜视力下降,干眼、红眼、近视回退等问题依旧存在,尚未有解决方案,术后损伤是“不可逆”的。  相对于过去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来说,目前的角膜激光手术方式对角膜损伤已经大幅降低,干眼、红眼几率随之下降,但有些患者在术后的确出现了夜视力下降等问题。宋红欣解释,一般手术会在6~6.5毫米的手术区域进行,患者术后通过这个区域去看外界事物,但瞳孔较大的患者,在夜间瞳孔可能会放大到7至8毫米,超出了手术矫治区域,因此有可能会在夜间出现炫光、视力下降。“这不是手术后遗症,而是手术方式上的局限性。”宋红欣说。  高度近视患者则非常关注“术后近视回退”几率。宋红欣认为,从临床观察统计看,近视回退患者比较少见,但术后用眼不节制、过度疲劳用眼仍会导致视力回退。“一般成年人的近视度数是趋于稳定的,这也是手术的先决条件,但如果术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一天长达十几个小时以上,本身近视度数有可能加深,造成在‘眼睛上做出的眼镜’度数不够,因此出现视力回退。”  宋红欣说,术后又出现近视,与患者本身用眼习惯存在很大相关性。他建议,角膜激光手术更多属于美容性质,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用眼需求和摘镜意愿考虑是否手术,并且对术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要有心理预期,应理性看待手术风险。  近视矫正手术火爆背后,青少年近视防控还需落到实处  近视矫正手术日益火爆的背后,也显现出青少年近视总量不断上升、近视低龄化形势严峻、中高度近视发病率增多等令人担忧的问题。全国预防近视专家小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青少年近视高达两亿人,其中城市小学生近视率为49%,初中生为76%,高中生为84%,大学生则高达90%。家长们对此既无奈又无助,有些家长甚至把希望单纯寄托于孩子成年后的近视矫正手术。  宋红欣坦言,近视高发不仅仅是视力问题,“等孩子过了18岁就去做近视矫正手术”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目前低龄化高度近视趋势令人担忧,高度近视已成为我国致盲发病率的最高致病因,如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裂孔及变性在高度近视患者中的发病率要高于非近视人群10倍以上。”而做完近视矫正手术只是把“眼镜”换了一个位置,近视眼造成的眼底病变并不会因为手术而消失。  宋红欣强调,家长们首先应在孩子近视防控上下足功夫,尽量不要让孩子近视过早发生,发生近视后也不要让近视进展过快。他提醒,目前防控近视的方法有限,千万不要轻信不法机构 “逆转近视、治愈近视” 的不实宣传。目前医学上还不能做到真正治愈近视,当下关键在于让孩子近视增长速度慢下来。  宋红欣建议,一是加强青少年户外活动,每天累计两个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可以有效延缓近视发展。因为自然光能够刺激人体多巴胺分泌,有效延缓眼轴增长,并且在户外瞳孔会缩小,景深增加,造成视网膜成像清晰,可有效缓解近视恶化。二是正确使用角膜塑形镜(OK镜),以及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  眼科专家还提出科学用眼的“20、20、20黄金准则”,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即:在孩子看20分钟书后,向20英尺外的地方远眺20秒钟。“做到了这3个20,可以极大帮助孩子延缓近视。” 宋红欣说,只有家长耐心、用心去培养孩子正确的科学用眼习惯,才能在根本上遏制近视。(记者 徐阳晨) 作者: 2020/12/10 09:55
  • 人到中年夜尿频 脾肾双补温肾阳 来源:羊城晚报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 张忠德  医案:骆老师,女,44岁,夜尿频半年  44岁的骆老师是一名教师。年轻时任教多班,常常加班批改作业、设计教案、申报教改课题等,忙碌的夜晚靠喝咖啡提神。现在虽只任教两个班,课程减少,晚上也能睡上整觉了,但最近半年她开始出现夜尿频多,严重时一晚需要起夜3-5次。反复起夜严重影响了骆老师的睡眠,每天顶着黑眼圈上班,感觉比年轻时熬夜还辛苦;夏天在空调办公室中,大家都穿短袖,骆老师永远穿着厚厚的外套。站着讲半节课就腰酸腰痛,不得不坐下来。胃口也比以前减半,还时不时拉肚子、大便稀烂。入冬以来,骆老师的诸多不适更加严重,于是找到德叔求治。  德叔解谜:脾肾两虚,水湿无以气化  骆老师长期熬夜,劳累过度,靠饮用咖啡来提神,久而久之,损伤了脾胃阳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阳气不足,日久导致肾阳不足,令脾肾两者的阳气均出现亏虚。脾和肾是人体水液代谢中的重要脏器。若是脾肾阳虚,则体内水液无法正常处理,膀胱的气化功能受到影响,便会出现夜尿频;若是水液停留在胃肠道,逐渐就聚集成水湿,影响胃肠功能,就会出现胃口差、拉肚子、大便稀烂。脾胃虚弱,负责保护身体的卫气生成不足,难以抵御风寒,出现怕冷。肾阳不足,腰部阳气不够,自然就容易腰酸软。治疗上,德叔以补气温阳、健脾固肾为主。服用中药1周后,骆老师的夜尿减少到每晚1-2次,甚至有时能不起夜,胃口差和怕冷也好转,现定期复诊调治。  预防保健:穴位艾灸及按摩  此类夜尿频多,可居家进行穴位艾灸,补益脾肾阳气。选穴关元、气海、神阙穴。具体操作方法:将点燃的艾条置于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灸;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1周灸2~3次。不方便使用艾灸时,亦可采取穴位按摩法,选穴关元、气海、中脘、神阙。操作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置于穴位处按揉,力度要适中;每个穴位按揉150~200次,每日1次。  Tips: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肚脐下3寸(4横指)处。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肚脐下1.5寸(2横指)处。  神阙穴:即肚脐。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  德叔养生药膳房:巴戟杜仲煲竹丝鸡  材料:竹丝鸡1只,巴戟10-15克,杜仲15克,白术15克,精盐适量。  功效:补气健脾固肾。  烹制方法:诸物洗净,竹丝鸡斩大块,沸水焯水;将上述食材放入锅中,加清水1750毫升(约7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1.5小时,加入适量精盐调味即可。此为3~4人量。  (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沈中) 作者: 2020/12/09 10:46
  • 靠牙膏能杀灭幽门螺杆菌?11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来源:北京青年报  11月“科学”流言榜发布:靠牙膏就能杀灭幽门螺杆菌 吃梨可以治咳嗽 献血影响人体免疫力都是扯  心脏支架已被淘汰了?没这事  就在前不久,“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心脏支架从上万元砍成700元地板价”的新闻着实振奋人心。不过“心脏支架过时了,在美国已经被淘汰”的声音也随之而来。心脏支架真的过气了吗?没这回事。刚刚发布的11月“科学”流言榜发布。除此之外,秋冬季吃梨可治疗咳嗽、脱糖电饭锅蒸饭可降低米饭中70%的糖分、“抗幽牙膏”能杀灭胃里的幽门螺杆菌等健康类谣言,也纷纷上榜。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流言:与普通电饭锅相比,用脱糖电饭锅蒸饭可降低米饭中70%的糖分  真相:根据2019年年底我国发布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测定方法》,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专家分别对“脱糖电饭锅”和普通电饭锅蒸出来的米饭进行了“双盲”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电饭锅蒸出来的米饭,进入人体之后,形成的血糖实际上是没有差异的。也就是说,同样数量的米饭,被人体吸收后转化成了几乎同样多的血糖。所谓“脱糖电饭锅”并没有起到给米饭“脱糖”的效果,一些卖家宣称的降糖率达70%更是无从谈起。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淀粉就是一种多糖,需要经过十分复杂的消化分解,最终变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脱糖电饭锅”想通过洗掉淀粉的方式阻止人体血糖提升,这是不切实际的,很难办到。此举还会导致部分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流失,对人体健康不利。  科学控糖最重要的是管住嘴,迈开腿,这两个相比,更加重要的还是管住嘴。所谓又能吃、又不动、又能降血糖的方法,都没有科学证据。  流言: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癌,只有“抗幽牙膏”能杀菌  真相:幽门螺杆菌确实是I类致癌物,但这并不表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癌。胃癌的发生还受遗传、饮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只有1%发生胃恶性肿瘤,中日韩等东亚地区可能会偏高些。  同时,幽门螺杆菌偏爱生长在胃窦部位,并非口腔,牙膏根本作用不到胃里。所谓“抗幽牙膏”既起不到预防效果,也谈不上杀菌作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办法主要是“四联方案”,即两种胃药搭配两种抗生素,连续服用14天。可即便如此,药物的杀菌率也只有80%多。另外,目前也没有公开报道提到哪种中药或中药处方能肯定杀灭幽门螺杆菌。  面对幽门螺杆菌,在治疗上也并非“见菌杀菌”,因为不是每个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需要做杀菌治疗。当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为阳性时,对于一些有危险因素的人群,比如有胃癌家族史、消化性溃疡病史、萎缩性胃炎、难治性胃病或者患有淋巴瘤等跟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人,必须做杀菌治疗;还有一部分人如出现相关胃病症状,需要结合胃镜检查,由医生决定是否进行杀菌治疗;对一些没有胃癌家族史的无症状感染者,杀菌治疗并不是必须的。  流言:心脏支架过时了,在美国已经被淘汰  真相:心脏支架又称冠脉支架,是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的器材,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症状,并大幅降低急性心梗患者的死亡率。心脏支架治疗冠心病,主要通过不开刀的方法,从手腕或大腿根的血管将支架送到心脏的血管,然后将它撑开,达到解除心脏血管狭窄的目的。心脏支架是治疗冠心病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另两种是药物和搭桥手术。  根据2019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和疾病报告,中国每年有近100万人接受支架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普及,加上中国冠心病发病不断增加的趋势,今后做支架的患者还会更多。  有学者分析了2013年至2017年美国1752家医院和日本1108家医院放支架的情况,结果发现,美国接受支架治疗的患者在2013年约为55万例,2017年则增加到63.8万例,增长15.8%。日本2013年冠脉介入是18万例,2017年是24.7万例,增加了36%。  由此可见,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支架都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对急性心梗患者,支架是首选的救命措施。由于心梗是致死性疾病,尽早开通血管,恢复血流,不但可挽救生命,还能挽救即将坏死的心肌,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手段。  流言:秋冬季多吃梨可治疗咳嗽  真相:咳嗽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具体来说,如果耳朵、鼻子、咽喉、气管、支气管、胸膜等部位受到刺激,会把刺激上报给延髓;延髓里的咳嗽中枢指挥咽肌、膈肌等肌肉,让我们深吸一口气、关闭声门,接着剧烈地往外呼气,以祛除不良刺激。  换句话说,咳嗽的原因非常多,表现也各不相同。咳嗽伴发热,意味着感染;咳嗽伴胸痛,要考虑到肿瘤的可能;每年秋天都咳嗽,或许是慢性支气管炎;咳嗽伴呼吸困难,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对于这些疾病,都应该早检查、早治疗,梨子其实帮不上什么忙。梨子水分占了将近90%,靠吃一两个梨治病,并不现实。  流言:献血会影响人体免疫力  真相: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的屏障、由吞噬细胞等组成的先天防御系统,以及由B细胞、T细胞组成的获得性免疫系统。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都属于白细胞。白细胞有一定的寿命,到了一定的时间,人体就会把老的白细胞破坏掉;与此同时,骨髓等造血组织,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新的白细胞。所以,献血不会影响免疫力。  献血对健康的人也没有长期损伤。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毫升至5000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至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病患都不主张输血。由此可见,献血2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单次献血后,人体可以很快恢复。  红十字会、政府相关部门等献血管理组织,对献血间隔作了严格规定,为志愿者留出了充足的恢复周期。理论上讲,多次献血对人体也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 2020/12/08 10:55
  • 被心脑血管疾病盯上的年轻人 切莫错过早期康复时机 来源:中国青年报  心脑血管疾病在很多人印象里是老年病,但实际上,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此病。预防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要科学锻炼、规律生活、戒烟,情绪不要过于激动,定期到医院检查,做好预防。如果不幸被脑卒中“盯上”,如何做好康复呢?  日前,广东省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陈红霞以脑卒中偏瘫最常见、防治较为困难的并发症——脑卒中后肩痛,又称“偏瘫肩”在康复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例,向大家介绍了脑卒中早期介入康复的重要性。  “偏瘫肩”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发生率为48%-84%。一般来说,患者早期不会疼痛,脑卒中发病两三个月后,疼痛感会很明显。因此,陈红霞表示,预防很重要,尽早干预病情才不会往严重的方向发展。  “卒中后的肩痛增加患者的痛苦,长期慢性的疼痛,易造成患者情绪抑郁焦虑;妨碍康复治疗,影响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另外,还增加上肢(手)残疾的概率及程度。”陈红霞说。  陈红霞介绍,临床常见的“偏瘫肩”分类为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肩及肩周软组织损伤。偏瘫肩的解剖学原因包括韧带、肌腱、滑液囊、肌肉、关节、骨骼、神经源等方面。“中枢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的患者数量偏少,更多的患者疼痛是因为护理或者运动不当导致肌肉、肌腱、软组织的损伤”。  陈红霞表示,由于肩关节灵活,可以360度活动,不像膝关节或者是只有屈伸功能的关节那样关系牢固。因此,脑卒中以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由于肌力低下、张力不够或者痉挛容易导致关节半脱位,牵拉神经肌肉、肌腱,导致后期的疼痛。早期就要对患者的偏瘫侧上肢进行电刺激、Bobarth手法等治疗,矫正肩胛骨位置,恢复肩部原有的锁定机制;刺激肩关节周围肌肉,使之产生肌张力和主动收缩。在不损伤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前提下,保持肩关节无痛性全范围活动。对于已经发生了疼痛的患者,对偏瘫侧上肢进行牢固的支持后,再进行上述治疗。  “如果患者活动不当,非常不利于上肢功能的恢复。”陈红霞指出,良肢位的摆放非常重要。所谓的摆放是指患者卧、坐、站或行走时的摆放,而不是躺在床上的摆放。侧卧在床上时,偏瘫侧上肢应跟躯干呈90度;坐在床上时,腿部和躯干呈90度;坐在椅子上时,肘放在桌上,双手前伸,双脚平放于地面。患者站立或行走,需要肩托的支持时,要根据其功能障碍的情况选择肩托。选择的原则是兜得住偏瘫侧上肢,使关节对位,戴上肩托的肩膀浑圆程度与另一侧一致。已经痉挛的患者可能需要家属帮助或者借助一些支具来摆放。  “要全方位监控患者的卧、坐、站。我们自始至终都提醒患者注意上肢的位置。医护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看着患者,陪护、患者、家属也都要注意。如果做好防范,可能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不会产生疼痛。”陈红霞说。  肩手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肩手疼痛、感觉异常、血管功能障碍、水肿、出汗异常及营养障碍等。“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上肢残疾的一个重要原因,基本上手握不住、伸不展。如果不进行干预,可能手就致残了,我们一定要在一期就及早控制住。”陈红霞说。  陈红霞介绍,肩手综合征一期,患者的手会突然水肿,且很快发生运动范围明显受限。水肿主要出现在手背,手的颜色呈橘红色或紫色,特别是手处于下垂体位时有微热及潮湿感。一期常持续3-6个月,若积极治疗,一般可改善状况,控制发展。未经治疗则有些人很快进入第二期,第二期肩痛、运动障碍、手的水肿减轻,血管运动性变化(如皮肤湿度增加和发红)。患手的皮肤和肌肉明显萎缩、手指呈爪型,X线可见骨质疏松,治疗困难。如果进入第三期,水肿和疼痛完全消失,未经治疗,手的活动能力将永久消失,造成永久性的后遗症,成为固定的特征性畸形手。  还有一种常见的“偏瘫肩”叫肩及肩周软组织损伤。陈红霞表示,经过肌骨超声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的筛查,发现1/3的患者在急性期就有肌肉、肌腱的损伤。她提醒患者要注意筛查,尽早治疗。  陈红霞送给患者们一份肩痛管理与康复策略:只要患者还有上肢的功能障碍,就要预防肩痛的发生。“肩痛的预防与管理方面要听从医生的宣教,保持正确的体位,进行物理治疗,必要时使用支具支撑。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中医针刺、康复训练等都有效,实在没办法才实施外科手术。手术不是目的,还是要预防为主”。  陈红霞特别提醒,长期疼痛的患者大多会抑郁。如果估计患者的功能在两三个月恢复不了的时候,应该早期进行抗抑郁治疗,给患者服用药物或者进行心理辅导,这样对患者的情绪和治疗配合度非常有帮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作者: 2020/12/08 10:53
  • 流言:发现“结节”要立即切除,否则会癌变 来源:科学辟谣 流言:发现结节后一定要立即切除,不能等,否则日后肯定会癌变。真相解读:在做一些医学影像学检查时,比如彩超、胸片、CT、核磁等,我们会看到“甲状腺多发结节,肺右下叶小结节,乳腺结节”等医学术语。一提到“结节”,大家总会害怕,会与肿瘤、癌症等词联系起来。那么发现结节后一定要立即切除,不能等吗,结节日后肯定会癌变吗?“结节”一词在影像学报告中是一种肿块形态描述性用语,不代表“结节”性质,“结节”指影像诊断或医生触诊发现的异常的病灶,通常这个病灶较小,不代表肿物性质;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常见的三个部位结节。肺结节----------随着胸部低剂量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肺部结节被发现。肺部的结节,大多数属于良性病变,不必过分紧张。据统计,肺结节中仅约有1%是恶性的。发现肺,首先要根据结节的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做好定期复查,必要时做增强扫描。如果有高危因素,包括吸烟史、粉尘接触史、家族史(一级亲属肿瘤史)等,可以三个月或半年复查一次胸部CT。如果结节出现异常变化和增大,需要去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好发于女性,多数结节是良性的。男性的甲状腺结节,恶性几率大。近些年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彩超下甲状腺结节的分级与术后病理一致性可以达到97%。如果彩超提示沙砾样钙化、边缘不清、实性、周围有淋巴结肿大、分级为4级以上,需要注意恶性有可能,还需要结合结节的大小与部位有专科医生判断,必要时可以做细针穿刺病理检查,如果确定恶性,尽早手术。乳腺结节-----临床上有多种乳腺疾病都能表现为乳腺结节,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炎、和乳腺癌等。大多数乳腺结节都是良性的,一般无需手术治疗,若结节为实性,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差,或突然增大有恶变倾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决定手术前也可以做细针穿刺诊断,但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乳腺肿块旋切技术。女性可以学会平时乳房自检的手法,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是乳腺彩超、钼靶成像,必要时可做乳腺核磁。特别是35岁以上的女性,要坚持每年至少一次的乳腺常规检查。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辟谣专家:李莉 天津市海河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复核专家:周琦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作者: 2020/12/07 10:37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