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卫生
  • 过敏犯了,竟是因为身边这个东西 保健益谈   秋季是过敏的高发期,皮肤发痒、红血丝明显、出现丘疹红斑……很人都在抱怨已经被过敏折磨得异常难受。  在过敏性疾病的专病门诊上,我们最常接触的疾病是面部接触性皮炎、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引起皮肤过敏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遗传因素,二是接触过敏物质。具体到日常生活中,过敏原的存在是过敏性皮肤病反复发作最重要的原因。换言之,只有找到并脱离过敏原,才能达到根除过敏性皮肤病的目的。  如何寻找过敏原?目前医院中常规的检测手段包括点刺试验、斑贴试验、血液变应源检测、光敏试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寻找可疑的过敏原。但是,过敏原检测并非万能手段。无论是哪一种方法,所能够检测的过敏原种类以及数量均有限,很多过敏原还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  那么,生活中有哪些常见又容易被忽视的过敏原呢?  一、护肤品/化妆品  将护肤品/化妆品列为最容易被忽略的过敏原并非危言耸听。门诊上接触到的过敏患者,大部分为女性。很多患者因为使用的是用了很长时间的“老牌子”或者所谓“药妆”,盲目否认护肤品/化妆品与过敏的相关性。这实在是大错而特错。  皮肤作为人体的最外一层屏障,担负着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就包括吸收功能。我们所使用的护肤品/化妆品中,含有不同数量、不定种类的防腐剂、增香剂等添加成分。上述物质经皮肤吸收后,极易被人体免疫识别,并发生过敏反应。反复使用,就是面部接触性皮炎复发的根本原因。掌握正确的护肤理念,减少使用护肤品的种类和次数,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过敏的发生。  二、床单被褥、窗帘等  家庭中,我们每日使用的床单被褥、地毯、纱帘,乃至所穿着的衣服中都有尘螨。尘螨极小,肉眼不可见,却是诱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皮炎常见的过敏原。如果生长环境适宜,尘螨可孳生于室内任何场所。建议定期打扫卫生,尤其是卫生死角。当然,应用科学的防螨手段,也可以减少尘螨的孳生。  三、蚊虫叮咬  很多孩子因为丘疹性荨麻疹(反复出现的红色丘疹、水疱伴瘙痒性皮疹)就诊。当告知病因是由于蚊虫叮咬时,家属大都会极力否认。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家里卫生很好,看不到蚊虫的踪迹,就不会发生蚊虫叮咬引起的过敏。事实上,蚊虫的叮咬防不胜防。带着孩子去小区、公园玩耍的过程中,就很容易被叮咬。此外,家中豢养宠物,室内养殖花卉,城市生活的孩子偶尔回农村生活,爬山,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旅游等,都可能因蚊虫叮咬发生过敏。  四、染发剂、洗洁精  有一位理发师出于职业接触的原因,手部反复出现过敏,严重影响他的工作。经过检测,发现过敏原恰恰是他经常接触的染发剂。还有美甲师、建筑工人、美容师,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很多物品,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很多女性患者,也会因为做家务时接触洗衣粉、洗洁精,甚至是用抹布打扫卫生,诱发手部湿疹。  五、金属饰品  一般常见会造成皮肤过敏的金属制品包括发夹、耳环、拉链、项链、眼镜架、手表、皮带扣环、扣子、剪刀、镍币等。珠宝也是重要的过敏源。一旦发生过敏,即可引起接触周围的皮肤红肿、瘙痒、淌黄水等接触性皮炎的表现。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是对金属过敏,可找皮肤科医师作贴布试验,确定是否应避免接触含镍制品。  作者:安金刚  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肤病医院 作者: 2019/10/09 16:50
  • 抽烟会使超级细菌变得更“强大” 来源:环球网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会诱发多种癌症,但英国《科学报告》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还发现,烟雾还会使一些超级细菌变得更“强大”。  英国巴斯大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院博士梅塞姆·拉贝与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牛津大学等的科学家组成研究小组,在西班牙选取了6种能导致皮肤感染、肺炎和心内膜炎等多种疾病的菌株,并将其暴露于烟草产生的烟雾之中,以观察它们的抗药性。结果显示,部分菌株脱氧核糖核酸(DNA)突变速度加快,出现小菌落突变株。这些菌落变种具有极强的持久性、侵袭性和黏附性。换言之,烟草产生的烟雾会使超级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显著增强,更具攻击性,也更加难以清除。  拉贝表示,新研究预期烟雾会对超级细菌产生影响,但没想到影响会如此大。烟雾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后会引发一种“紧急求助”反应,增加微生物DNA的突变率,产生耐寒持久的变种,能够更好地抵抗抗生素。烟雾中含有4800多种化合物,对健康百害而无一利,该研究为吸烟再添一项罪证。(王兴旺) 作者: 2019/10/08 09:35
  • 新方法可重新激活“压制”肿瘤的基因 新华网  作者:张家伟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27日发布一项研究成果说,一些对肿瘤具有“压制”作用的基因往往会被癌细胞“关闭”,而新发现的方法可将它们重新激活,从而对抗肿瘤。  据介绍,一些基因在活跃状态下能够阻止肿瘤的生长,但癌细胞常会利用一种名为PRC2的蛋白质来抑制这些基因的作用,将它们“关闭”。  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说,他们发现如果用核糖核酸“绑定”蛋白质PRC2,它就无法发挥“关闭”上述基因的作用。  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培养了一些肿瘤组织的细胞,其中上述基因的作用已经被蛋白质PRC2抑制,但在利用技术手段将核糖核酸与这种蛋白质“绑定”后,这种蛋白质就离开了相关基因,这些基因抑制癌细胞的能力被重新激活。  伦敦大学学院的理查德·詹纳教授说,下一步将测试这种方法能够用于哪些类型的癌症,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的癌症疗法。 作者: 2019/10/08 08:58
  • 生命中难以承受之“痛”,别让它找上你 保健益谈   痛风重男轻女  痛风,其实就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大多数高尿酸血症人群可终生无症状,只是在查体时发现血尿酸升高。少数出现症状的病人中绝大多数最早出现关节炎,而且发病非常快,我们叫做急性痛风关节炎。这种关节炎90%以上表现为单个关节肿痛,大脚趾最常见。  一般来说,男性血清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女性血清尿酸水平超过380μmol/L,就是高尿酸血症。血尿酸越高,痛风的发生率越高,大概有10%的患者会发生痛风。据统计,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接近两亿人,痛风患者近2000万。患者的平均年龄,男性为48岁,女性53岁,男:女为15:1。超过50%的痛风患者超重或肥胖。  高尿酸不仅引起痛风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不仅引起痛风性关节炎,还能够增加各种疾病的患病风险,比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等。例如,高尿酸和高血压存在独立的相互关系,血尿酸每增加60μmol/L,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就增加15%~23%;肾结石在痛风患者中发病率近30%,高于一般人群。  急性期“想把关节砍了”  痛风急性期是指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主要为单个关节的红肿热痛。原因很简单,就是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在关节沉积,尿酸盐的结晶几乎都是针状的,所以很容易破坏关节局部滑膜细胞、免疫细胞,引起关节炎症,进而引起关节红肿热痛。  这种疼痛一般都很剧烈,哪怕一阵轻风抚过,都会引起揪心的疼痛,大概因此叫痛风。一些患者曾经对我说:“医生,我真的想把这个关节给砍了,太痛了!”  间歇期表面似乎相安无事  痛风的间歇期一般没有症状,所以很多患者“好了伤疤忘了痛”,又开始大吃大喝,然后疼痛再发作,如此往复循环。随着病情进展,发作次数逐渐增多,疼痛症状持续时间延长,无症状间歇期逐渐缩短,且受累关节逐渐增多,出现痛风石以及肾脏改变。  痛风石就是在关节或者耳朵上出现软软的结石,然后慢慢变硬。痛风的肾脏病变主要是由于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导致的,如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急性尿酸性肾病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是尿毒症。  急性期重点在止痛  痛风急性期,主要是消肿止痛。常用的止痛药有三类:  1.非甾体抗炎药(环氧化酶抑制剂)  这一类药的种类很多,包括西乐葆、依托考昔、尼美舒利、双氯芬酸、布洛芬以及美洛昔康等,是痛风急性期首选药。但是,这类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容易引起胃肠道副作用(比如胃炎、胃溃疡以及胃出血等)以及心血管事件风险增高。胃肠道损伤相对较少的止痛药,是环氧化酶-2特异性抑制类,如依托考昔、西乐葆等,目前应用较广。  2.秋水仙碱(老药)  服用秋水仙碱的传统方法是:一开始吃2~4片(0.5毫克/片),后每2小时加1片,以此类推,直到疼痛缓解为止,一天最多吃8~10片。近年来研究发现,低剂量秋水仙碱(1.5~1.8mg/d,3~4片/天)的止痛效果和高剂量秋水仙碱(即传统方案)的止痛效果没有太大差别,而副作用明显减少。所以,建议大家服用秋水仙碱采用小剂量方案,每天吃3~4片,分两次吃。  秋水仙碱的副作用以腹泻最为常见,很多病人刚吃两三片,痛还没有缓解,腹泻就开始了。出现腹泻必须停用秋水仙碱。另外,长期服用秋水仙碱需要关注血常规的变化。切记:秋水仙碱不降尿酸,不能代替降尿酸治疗。  3.激素  激素是一类非常好的快速止痛药物,上述两种药止痛效果不好时,医生一般会考虑给予口服或静脉点滴激素。有研究表明:口服30毫克/天的激素,止痛效果好,短期使用,副作用也较小。关节腔局部注射激素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止痛效果快,副作用小。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会带来不少副作用,应尽量避免。  其他辅助方法,例如外贴止痛膏药或者中成药膏等,也是一种止痛方法,但效果有限。减少关节活动、冰敷,也很有效。  间歇期要规律降尿酸  间歇期,需要规律地降尿酸治疗。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血清尿酸的饱和浓度是360μmol/L,超过360μmol/L就可能有尿酸结晶沉积了。沉积会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形成痛风石或者肾结石等一系列副作用。  所以,把血清尿酸降低到360μmol/L,沉积在身体的结晶就会从关节里再溶解出来,溶解完了,痛风石就消退了,痛风也就好了。  目前降尿酸的药物有以下几类:1.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非布司他、别嘌醇。2.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  别嘌醇  这是一个降尿酸老药,用了40多年,目前仍是一线用药。它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尿酸生成。当然,副作用也不少,如药物性皮疹、肝功能异常等。这其中,有个致命的副作用就是超敏反应综合征(AHS),产生这个副作用,与被称为HLA-B*5801的基因有关。研究报道:发生AHS的患者HLA-B*5801几乎都是阳性;而这个基因在汉族人群阳性率很高。所以,在使用别嘌醇之前,检查一下HLA-B*5801基因还是有必要的。  非布司他  它相对是一个比较新的降尿酸药。非布司他和别嘌醇的作用机制相近,但非布司他是特异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别嘌醇除了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还可能抑制其他酶的活性,所以别嘌醇副作用多一点。非布司他发生AHS这样严重药物反应的几率很小。还有,非布司他主要经过肝代谢,所以肾功能轻中度不全的患者,可以使用非布司他。但是,服用非布司他发生肝功能异常的比例也很高,所以在服药期间,要监测肝酶。  苯溴马隆  这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作用机制是,减少尿酸在肾脏的重吸收,让尿酸全部通过尿液排光。所以,它最适合尿酸排泄减少型的患者(24小时尿酸排泄小于700mg)。这个药降尿酸效果非常好,缺点是,尿酸排泄增加了,肾结石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所以,有肾结石的患者,尤其是尿酸盐结石的患者需慎用。而且,在使用苯溴马隆的时候注意一定要使用碳酸氢钠等药物,碱化尿液,让尿的PH值>6,多喝水多排尿,这样才不会发生结石,又能很好地降尿酸。  大家注意了,尿酸也不是降得越低越好,一般维持在300μmol/L的尿酸是比较理想的。尿酸太低(小于200μmol/L)会增加肾脏疾病以及脑卒中风险。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病人应该严格限制酒精摄入,尤其应避免喝啤酒。只有在生活调理、饮食控制和合理用药的综合治疗下,病人的血尿酸才能长期保持理想水平,从而不犯病或尽量少犯病。  作者:何懿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 作者: 2019/09/29 09:32
  • 天气干燥 嘴唇也要呵护好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2019-09-26  秋季天气渐凉,气候干燥,你的嘴唇是否也干燥起皮?忍不住用舌头舔舐或者用手撕扯,只会对嘴唇造成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呵护嘴唇呢?  除了天气方面的因素,嘴唇干裂的常见原因涵盖呼吸、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    比如有些人习惯用嘴呼吸,空气通过口腔流动会使嘴唇水分流失,可试涂润唇膏或者避免用嘴呼吸。在饮食方面,柑橘类水果里的酸性成分会刺激嘴唇,使其对阳光敏感,导致干裂。此外,缺乏维生素也会引起嘴干,某些维生素对保持嘴唇健康状况很重要,包括维生素A、B、C、B2及E等。另外,服用某些药物也会导致嘴干。  与面部皮肤相比,唇部的皮肤没有角质层以及脂质的存在,使得唇部皮肤本身的保湿能力远远低于其他部位,同时还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伤害。  唇部皮肤虽然脆弱,但护理起来并不复杂,成本也不高,不同润唇膏的成分也有所不同。有些相对高端的唇膏可能会加入较多的亲脂性保湿因子,例如角鲨烷,补充唇部皮肤所缺少的脂质;一些相对低成本而安全的唇膏会加入凡士林,它的主要作用是让皮肤形成一个保护层,锁住水分,对外则形成封闭的保护层。因此,买护唇膏不必选贵,适合自己就好。  对于外在原因引起的嘴唇干裂,润唇膏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过度依赖唇膏也不可取。一些产品中的成分会让唇部皮肤变得更干燥,反复涂抹可能导致嘴唇对唇膏产生依赖,自身调节能力降低。为保持嘴唇湿润,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喝水,并提高室内湿度。如果嘴唇很干,晚上睡觉前涂一次唇膏就足够了。  对于身体原因引起的干裂可用食疗。嘴唇干燥多是自身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可在饮食中多增加一些牛奶、绿叶蔬菜、鱼、蛋等进行补充。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郭童 作者: 2019/09/26 16:45
  • 拿什么拯救你,被偏方坑苦了的国人! 健康时报  作者:鲁洋  看偏方小,能治大病!”这句话你是不是经常听说?  在墙上、电线杆上,到处贴着偏方能治癌、治皮肤病、治糖尿病、高血压的广告。  鱼刺卡喉喝醋吞饭团?何首乌能黑发?生吃鱼胆明目?内服珍珠粉能养颜?……这些“偏方”的说法你是不是也经常听老一辈讲,或者自己深信不疑? 特别是当你饱受癌症的折磨,病急乱投医时,是不是也轻易的相信了?  反正医院也看不好,试试偏方说不定有用呢? 其实,很多时候偏方不治病,而是要命!  被偏方坑苦了的人,个个都是悲剧!  1. 生吞泥鳅清除宿便,导致肠穿孔  2019年8月26日楚天都市报报道,61岁的李先生在网上看到一个“生吞泥鳅具有清除宿便、祛湿排毒”的偏方,便买来十几条活泥鳅,准备试试其功效。  没想到的是他吞下一条活泥鳅没多久,腹部就出现剧烈疼痛,大汗淋漓、坐立不安,家人立即送到医院。医生诊查后发现是泥鳅导致了肠穿孔,手术时医生发现食管大面积损伤,腹腔已化脓感染,再晚一点送来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2. 给孩子喂活蝌蚪下火或感染寄生虫  去年,网上一女子给孩子喂活蝌蚪的视频引发了大家的关注。视频中,家长把还在游动的蝌蚪一口一口的放进了宝宝嘴里,还骗宝宝是小鱼!懵懂的宝宝也就这样吃了下去!   而家长给孩子喝蝌蚪的原因,竟是为了给小孩“下火”。医生提醒,蝌蚪本身携带不少细菌和寄生虫,随意生吃很可能会导致感染寄生虫  3. 用无花果水给孩子洗脚,皮肤烧伤、溃烂  青岛市妇儿医院医生@DR_任发了一条微博,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照片中的这些孩子们太惨了,一双双小脚严重肿胀、鼓起巨大的水泡、皮肤溃烂到惨不忍睹!而罪魁祸首,竟是家里老人用无花果水给孩子洗脚,导致皮肤大面积被化学性灼伤。  4. 喝珍藏3年冬瓜水开胃,孩子住进ICU  2018年3月据广州日报报道,广东的吴女士为了给自己的三个孩子“开胃降火”,给他们喂食珍藏了3年的土方自制“冬瓜水”,结果导致3个孩子亚硝酸盐中毒,出现生命危险而住进ICU。   5. 孩子胃口差放血治疗,致严重感染  2017年8月,浙江大学儿童医院,医生接诊了一名2岁童乐乐。乐乐从小身体就瘦弱,并且胃口还不好,他父母因为听信偏方,用放血疗法可治愈,于是用刀片割破了孩子的手掌心后,却引起孩子严重感染。  这些“祖传偏方”,你信过几个? 作者: 2019/09/17 10:09
  • 牙齿有缺损?两滴修补液“种”出牙釉质 科技日报  作者:洪恒飞 周 炜 江 耘    两滴仿生修补液,能让缺损牙齿表面“长”出与天然牙釉质几乎一致的修复层。  受访者供图  令人痛苦的蛀牙,是从牙釉质的破坏开始的。  自恒牙长成的第一天起,人体牙釉质就在缓慢地消耗着,细菌酵解食物中的糖类物质释放出酸以及酸性饮料都会加速它的消耗。一旦牙釉质的防线被突破,整颗牙就像失去了保护伞。  不久前,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教授团队发明一种仿生修补液,在牙釉质的缺损处滴上两滴,48小时内能在缺损表面“长”出2.5微米晶体修复层,其成分、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与天然牙釉质几乎一致,并与原有组织无缝连结,浑然一体。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  仿生矿化 48小时实现再生  修复牙釉质,堪称是仿生领域一项最“硬”的挑战,科学家们没有停止过尝试。常见的补牙材料,例如复合树脂、陶瓷和汞合金等,发挥的大多是“填料”作用,适用于“大洞”修补,但对小缺小裂却填不进去,并且与天然组织之间也不能完全结合。  “牙釉质主要的成分是羟基磷灰石晶体,其排布非常致密,纤维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首先通过紧密聚集形成直径约5微米的釉柱,然后这些釉柱进一步交叉排列形成高度有序的层级结构,让牙釉质坚如磐石。”论文第一作者、浙大化学系邵长鹆博士介绍说,由于缺乏包括细胞在内的生物有机基质,牙釉质无法再生。  由于牙釉质结构的复杂性,过去无法有效获得与天然釉质多级结构一致的大面积修复层,达不到临床应用要求,也没能真正在牙齿上实现修复。论文通讯作者、浙大化学系刘昭明博士说,理想的修复方法,应该是材料、结构、力学性能三者的统一,而且能实现原位修复。  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2000年前后,科学家得以观察到动物的成骨过程。  “斑马鱼骨骼的生长,海胆的刺的生长,都是一个在无定形矿物层上实现晶体外延生长的过程,我们发现,对牙的修复过程与生物的成骨过程非常类似。”唐睿康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修复策略,有望将牙修复从“填补”时代带入到“仿生再生”阶段。  研究团队成员将富含磷酸钙团簇的溶液,用滴管滴在人工龋齿表面,随后将其放入到一个模拟口腔唾液环境的溶液中,然后等待。  接下来的48小时里,虽然肉眼看不出任何变化,但事实上,牙齿表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牙釉质长出来了。  “龋齿的表面首先形成了一个仿生矿化前沿。”唐睿康说,这个仿生矿化前沿能完全的结合在需要修补的牙釉质界面上,同时能引导接下来晶体的实现外沿生长,让羟基磷灰石长出类似于釉柱结构的晶体,并朝特定的方向有序排列。  实验测量显示,48小时后,牙釉质“长”高了2—3微米。“也就是说,牙齿上长出了一种连续的材料,一个与原组织一模一样、完全结合的生物结构。”邵长鹆说。  以假乱真 开展多样化修复  “我们用了与人体相同的材料,实现了结构性的完全修复,和本体组织几乎一模一样。”刘昭明对这一研究十分自信。  “真”到什么程度?邵长鹆第一次拿修复后的电镜照片给唐睿康看,唐睿康端详了半天,将信将疑:“这还是原来的牙吧,是不是修复材料脱落了?”  研究团队还进一步测试了修复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人员用纳米压痕技术测试牙釉质修复层的力学强度。结果显示,长出来的人工牙釉质,其硬度和弹性模量与天然牙釉质的数值几乎相同。  “也就是说,我们不但在结构、外形上修复了,在力学性能上也实现了修复。”刘昭明说。  “虽然我们实现了天然牙釉质的结构性原位修复,但牙缺损形式繁多,下一步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一步研发修复模型,确保该技术的可控与有效。”邵长鹆说。 作者: 2019/09/17 10:06
  • 认识常见的急救误区 关键时刻不出错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2019-09-12  在日常生活中,如遇突发急救事件,需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如果大家能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有利于科学、规范施救。“世界急救日”到来之际,教你如何机智地避开生活中的一些急救误区。  1.溺水后倒过来控水  如果溺水者未清理呼吸道且没有心跳,而采取了俯卧位倒水,会使得溺水者缺氧加重、缺氧时间延长,拖延了心肺复苏则会耽误溺水者抢救的时机。  正确急救措施:溺水者被救出后,首先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物,解开领口,使其平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再给予两次人工呼吸。  2.喉咙卡刺 硬吞食物  硬吞馒头或米饭,咽下鱼刺的做法也不可取。可能使鱼刺扎得更深,更不易取出;还可能引起食道出血等损伤。另外,大口喝醋,软化鱼刺这种做法并不科学。还可能造成咽喉黏膜损伤,加重水肿。  正确急救措施:若鱼刺处于较浅部位,可用镊子或手夹住轻轻拔出。如果鱼刺位置较深,不易发现或当事人已不能说话,建议及时就医。  3.被毒蛇咬了,用嘴去吸毒液  有人被毒蛇咬了之后,同伴连续用口帮其吸出毒液是影视剧中常见的镜头,这种急救方法并不值得推荐,负压吸吮虽然对于毒液排出有一定帮助,但是对于施救者来说,可能会引起中毒。即便是施救者口腔内没有伤口,部分毒素也可以通过口腔黏膜进入到吸吮者体内。如果施救者牙龈或口腔内有破口,中毒的可能性就更大。  正确急救措施:应第一时间拨打120,尽可能对咬人的蛇拍照或录像,方便医生辨认蛇的种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用大量清水清洗伤口并包扎,松紧以能插进一个手指为宜;心跳过快会加速血液循环,患者受伤后应减少走动,避免情绪过分紧张。  4.流鼻血时仰头  这样做容易让血液流到口腔、食道或是鼻腔后方、气管甚至肺部,轻者引起不适,严重者会导致气管堵塞呼吸困难。  正确急救措施:首先,患者可以坐立起来,身体略微前倾。其次,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孩子鼻翼上端,将出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中隔,持续压迫3到5分钟,大多数出血就可以止住了。  5.噎住了,喝水顺一顺  日常生活中,我们吃东西时不小心噎着了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很多人认为,噎住了就要喝水,其实这样只会加重并引起呛咳,如果不小心呛进肺里,还会引起窒息,严重的话,甚至会引发吸入性肺炎。  正确急救措施: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也就是腹部冲击法:如果成人被食物噎住,用冲击腹部产生向上的力,将堵住气道异物驱除,使人获救。急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另一手捂拳,双手急速用力向上冲击,直至阻塞物吐出。而如果被噎者可以喊叫、咳嗽出声、说话,此时可以让其用本能反应自主清理呼吸道,不应该使用海姆利克急救法。  如果是儿童或婴儿,家长可以让孩子保持俯卧姿势,并将孩子放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让孩子身体略微前倾;接着,用双臂环抱孩子两腋,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孩子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通过冲击上腹部,突然增大腹内压力,抬高膈肌,增大呼吸道压力,可使肺内空气被迫排出,进而使阻塞气管的异物上移并排出体外。同时,家长还可以用压舌板或手刺激孩子喉部,使孩子因反射发生咳嗽、呕吐,进而将异物排出。  6.食物中毒盲目催吐  误食有毒液体或者食物中毒时,不能盲目催吐,更不要让患者喝任何东西。催吐可能造成患者咽喉更多的损伤或堵塞气道。如果患者吞咽了腐蚀性的东西,液体反流会进一步烧伤咽喉。  正确急救措施:尽快拨打120,并立刻了解中毒者服用了什么东西及时间和数量,以备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李浩 作者: 2019/09/12 09:14
  • 过敏性鼻炎准时来访,专家教您如何“拒客”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牛建蕾  随着秋天的到来,天气变得舒适宜人,用秋高气爽形容是再贴切不过了。但是新的烦恼开始产生,季节性过敏又准时到访了,过敏其实就是临床上所谓的变态反应,而是某种物质进入人体或者接触到某种物质所引起的一系列机体的不正常反应。这个季节发生的过敏性鼻炎多与花粉有关。要怎么样才能将它拒之身体外呢?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  1.遗传因素,过敏性鼻炎患者具有特应性体质,通常显示出家族聚集性,患者家庭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如果双方父母都有过敏史,子女的患病率可高达40%-60%;一方患有过敏性疾病,子女的发病率在20%-40%;父母都没有过敏症状的,子女过敏率低于20%。  2.环境因素,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诱发和加重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的重要因素。生活学习压力大、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睡眠不足、过度减肥等诱因均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过敏;生活环境中植被绿化面积的增加也容易让致敏过敏原增多,增加患病机会。  过敏性鼻炎都有哪些症状?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吸入过敏性物质后,产生过敏反应,首先表现为阵发性的打喷嚏,伴清水样的鼻涕,由于鼻粘膜水肿,出现鼻堵、嗅觉减退的症状。部分患者甚至还会出现咳嗽、暂时性耳鸣、听力减退、头痛,或伴有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相应症状(如哮喘,荨麻疹、腹痛,泄泻等)。花粉诱导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伴鼻痒、眼痒、眼部红肿、耳痒和咽痒及上腭痒的临床症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通常早、晚加重,日间及运动后好转。患者通常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如并发鼻窦炎后可有发热,面颊部胀痛,乏力和纳滞等症状。  过敏性鼻炎如何治疗呢?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要依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评估,首先到医院做过敏原的筛查,了解引起自己过敏的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它。花粉过敏的患者外出需佩戴口罩,回家后关闭门窗,清洗鼻腔;尘螨过敏的患者需注意环境清洁卫生,家里的床单、被套、枕套、地毯、窗帘等要经常换洗,避免尘螨引起过敏;对动物皮毛过敏的患者也应回避相应过敏原。过敏性鼻炎症状稍重的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常用鼻内和口服给药,疗效在不同患者之间可能有差异,如鼻用糖皮质激素、鼻内减充血剂、鼻内抗胆碱能药物,可有效缓解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口服药物首选抗组织胺类的药物和白三烯拮抗剂;对其他药物治疗无反应或不能耐受鼻用药物的重症患者,可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短期治疗。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还可选择特异性免疫治疗,即脱敏疗法,少量多次接触过敏原,坚持两到三年的时间,70%-80%的人可以达到有效控制,一般维持6-8年不患病。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唯一可以改变其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脱敏治疗的效果不是终生性的,会有复发的可能,但症状会有所减轻。  本文由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王学艳教授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19/09/10 09:13
  • 新研究:睡太多或太少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新华网 2019-09-04  除了吸烟、喝酒等众所周知的心脏“杀手”外,睡眠时间也是影响心脏健康的因素之一。一项国际研究发现,睡觉太多或太少都会增加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新近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周刊的这项研究报告显示,每晚睡眠时间在6至9个小时可以降低心脏病风险,而太多或太少都会使风险增加。  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以英国生物样本库里超过46.1万人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这些人的基因情况、睡眠习惯和医疗记录等,并进行为期7年的跟踪调查。这些人年龄在40岁至69岁之间且没有心脏病史。  研究人员把身体活动、经济状况和心理健康等30项因素纳入分析范围,发现睡眠时间是一个影响心脏病风险的独立因素。他们发现,对于已存在心脏病风险因素的人而言,睡眠时间保持在6至9小时可降低18%的患病风险;而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群患心脏病风险比睡眠时间保持在6至9小时的人群高20%,睡眠时间大于9小时的人群患心脏病的风险则高34%。  这项研究没有进一步探索睡眠时长影响心脏病风险的机制,不过先前研究对此有过一些解释,比如睡眠太少会影响动脉内壁和骨髓生长等,也会导致形成影响心脏健康的不良饮食习惯;而睡得太多会激发体内炎症,这也与心脏病相关。 作者: 2019/09/04 10:17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