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卫生
  • 大姨妈太烦人了!这些知识都不了解,还想做女神? www.kepuchina.cn 本文专家:郭晓强,博士、生命科学领域科普作家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了!女同胞们是不是都开开心心的过节去了?平时女性朋友们都深受“大姨妈”的困扰,“大姨妈”太烦人了!今天,我们有必要清楚的认识一下它了。即使过了今天,也不要停止对女性朋友的关爱呦!你了解“大姨妈”吗?月经为啥叫“大姨妈”?传言,一个小女孩初来月经时,忽然看见下体一摊血,先纳闷一声“咦(姨)”,后紧张大叫一声“妈”,从此月经就有了一个江湖别名“大姨妈”。“初潮”大姨妈首次到来被称为“初潮”,以前初潮年龄一般在12到15岁之间,随着社会发展,近些年这一时间明显提前。月经周期青春期女性的月经周期较不规律,跨度可从21天到45天,成年女性则比较稳定,平均28天。大姨妈往往会伴随女性30多年时间,一般到50岁左右消失,称为“绝经期”。当然,妊娠期和哺乳初期也会暂时告别大姨妈。大姨妈现象主要在人、猿和猴等高级灵长类生物中存在,当然其他个别生物,如蝙蝠等也出现。“大姨妈”是咋来的?大姨妈周期到来(月经期)形成的原因在于性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初期子宫内膜开始增厚(类似于为将来胚胎发育提供装修服务),并为胚胎植入准备好丰富的营养物质。每个月经期的中间(大约第14天)机体排出一枚卵子(偶尔也有2到多枚),它在急切等待另一半精子的到来,如果精子到来融合形成受精卵,此时子宫内膜成为胚胎进一步发育的温床。而如果这个周期内精卵未结合,则子宫内膜脱落并排出从而出现大姨妈。等这次大姨妈排除完毕后开始新一轮周期,周而复始,就成为伴随女性30多年的生理现象。关于灵长类生物缘何把子宫内膜部分营养物质排出体外,而不完全吸收重新利用的原因目前学界尚无统一认识。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巨大浪费,不利于物种的繁衍(毕竟大多数动物都不存在大姨妈)。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损失营养成分同时也有利于有害物质的排出,整体而言是有利于生命的生生不息。为啥来个“大姨妈”就死去活来的?大姨妈的到来总会为女性带来诸多不便,出现乏力、情绪烦躁、腰疼腹疼等各种症状。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心理层面心理层面上,女孩子会对这种不速之客的定期到来产生焦虑和恐惧(题外话,有时候不来可能更恐惧)。二是生理层面由于隐私原因和相关生理知识缺乏,那么对“大姨妈”这种神秘现象的处理会更加无助。因此,部分女孩在大姨妈到来前常常出现手足无措、情绪低落、暴躁易怒甚至更严重的行为异常,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期前综合征”。症状轻者可自行解决,严重者则需要找专业人士进行心理疏导。为什么会痛经?另外,不得不提,很多女性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在痛经中度过。来“大姨妈”已经够烦恼的了,再加上痛经,真的是难以形容。痛经发生原因在于机体为了将脱落的子宫内膜残骸顺利排出体外而释放前列腺素进一步通过刺激子宫收缩实现,而恰恰正是这些大量前列腺素导致了痛经发生。有没有办法缓解痛经呢?不同女性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痛经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减轻疼痛的策略也存在不同。加强锻炼轻度痛经一般可自行处理,最常用策略是加强定期锻炼,保持血液畅通。腹部热敷或者给与腹部热敷,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而缓解疼痛。药物止痛也可以适当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来实现。对于严重痛经,就需要到专业诊所或医院进行正规治疗了。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和激素类避孕药。实际生活中,许多女生为了特定原因(如升学、比赛等)需要推迟月经的到来,她们往往也采用口服避孕药的策略来实现。注意!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案。那么,男性是否有“大姨夫”?既然女性有生理周期“大姨妈”,那么,男性是否有“大姨夫”呢?真是激发了各种好奇心啊!有时候在也存在“大姨夫”一说,部分热带国家的男性偶尔也会出现尿液带血,但实际上它不是生理现象,而是寄生虫感染的结果,所以说这个“大姨夫”名不副实。责任编辑:王超 作者: 2018/03/08 16:36
  • 惊呆!憋尿竟有这些危害,你都知道吗? www.kepuchina.cn 憋尿这种事情,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或是在长途大巴上;或是在找不到厕所的大街上;或是在暖和的被窝中;或是在开会中途……不管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因为一时偷懒,都不该把憋尿当成一种“功力”。对,你不憋一次,还真不知道自己有多能憋。可你知道每次憋尿,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多少不好的影响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憋尿的“六宗罪”!说了这么多憋尿的坏处,就是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不憋,就不憋,尿嘛,终究是留不住的。如果非憋不可,你可以这么做:用力抓你的小腿,轻力揉捏小腿肚;用力缩紧臀部,重复五次;交叉双腿,身体微前倾。当然这只能缓解你憋尿痛苦的燃眉之急。当然,你也别因为偶尔憋了一次尿,就担心焦虑,毕竟膀胱不像气球那么脆弱,憋一次,一般还不会炸。责任编辑:王超 作者: 2018/03/08 16:34
  • 十万个为什么|阿司匹林不只能镇痛?  来源:科普中国网   每逢头痛牙疼,人们首先想到的药物往往是阿司匹林。它的学名是乙酰水杨酸,早在1898年就已被人工合成后投入市场。我们的祖先在千百年前就发现嚼柳树皮——即土法摄取水杨酸——具有止痛的效果。然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才弄清阿司匹林镇痛的机制。  当身体某处受到伤害,此处细胞的细胞膜难免破裂。细胞的“伤口”会释放出一种叫作“花生四烯酸”的物质,它在一定条件催化下会转变为另一种称为“前列腺素”的分子,而前列腺素恰好能使肌体对各种刺激产生的痛更敏感。阿司匹林的作用,在于阻止从花生四烯酸到前列腺素的转变,从而干扰了疼痛的“升级”。这一发现对痛觉研究和镇痛药的开发具有历史性意义,有关科学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近来,人们发现阿司匹林不仅能镇痛,而且在抗血栓、保护心脏等方面也是一把好手,甚至还能防治癌症,不愧是一剂“长葆青春”的“百年老药”。翁史钧[责任编辑:白璐] 作者: 2018/03/07 17:54
  • 帕金森病的表现不只是手抖 患病后千万别放弃治疗 www.kepuchina.cn 提到帕金森病,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双手不停抖动”的老年人。不少人还对帕金森病谈之色变,认为只要患上这种无法被根治的疾病,就相当于被宣判了“死刑”。事实上,帕金森病的表现不只是“手抖”,而且患上帕金森病之后也不应该放弃治疗,这是怎么回事?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帕金森病到底是什么。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四大核心运动症状”,即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其中,静止性震颤以上肢手部震颤,即“手抖”较为多见。同时,据《大连日报》报道,帕金森病患者还会表现出一些非运动症状,如痴呆、抑郁、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疼痛、直立性低血压、尿频尿急、便秘、流涎、多汗等,其中有些症状可以发生在疾病早期甚至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如嗅觉减退,往往在震颤、动作迟缓等运动症状出现前3~7年已经表现出来,是目前最被重视的早期预警信号;抑郁可出现在帕金森病的任何阶段,但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疾病初期,抓住这个早期信号对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很多人都关心如何治疗帕金森病的问题,据《光明日报》报道,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没有一个能够普遍、有效地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不过,患者也不应该放弃治疗,积极接受治疗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光明日报》介绍,康复干预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缓病情进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发现,吞咽障碍、步态和平衡障碍等导致帕金森病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而通过相应的导引康复干预,可大幅降低这一风险。除此之外,脑起搏器植入手术也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参考消息网曾援引过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关于脑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报道。在该报道中,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空宇航工程系教授、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李路明表示,脑起搏器是迄今唯一能够直接调控、刺激大脑,改变大脑行为的人工系统,它一方面能够满足众多神经疾病的治疗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研究神经疾病以及脑科学研究的利器。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建国则向大家介绍了一种变频刺激脑起搏器,他表示,中国研发出的变频刺激脑起搏器突破了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单一频率刺激治疗模式,对帕金森病患者起步困难有明显疗效,能缩短起步时间。(田一一)本文由北京市首钢医院内科主任姚震进行科学性把关。责任编辑:王超 作者: 2018/03/02 10:17
  • 千万别跟智齿较劲!专家建议:这3种情况该拔就拔 www.kepuchina.cn 长智齿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比较痛苦的经历,因为智齿经常会引发牙疼、牙齿发炎等问题,而且疼痛往往反复发作,以至于许多人常常想“拔”之而后快。那么,智齿一定要拔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关于智齿的知识。智齿是人类进化遗留下来的产物,通常人类有32颗恒牙,其中真正有利用价值的只有28颗,另外四颗即为智齿,通常在16岁~30岁之间长出,由于智齿萌出时间较晚,而人在这个年龄段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所以被人类看成是“智慧到来”的象征,也因此被称为智齿。一般情况下,长28~32颗牙齿都属正常现象,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长智齿,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长4颗智齿,无论长几颗智齿都属正常现象。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所有的智齿都必须拔掉,如果智齿生长的位置正,未来可以正常萌出,而且智齿冠周软组织从未没有出现疼痛、发炎的症状,也没有龋坏,同时又与对合的牙齿有正常的咬合关系,这种情况下的智齿是有咀嚼功能的,可以选择保留智齿。那么,到底哪些情况才需要将智齿拔除呢?1.智齿发生蛀牙。由于智齿长在口腔的最后方,平时刷牙很难刷到,导致食物很容易在牙齿间残留,因此智齿很容易出现蛀牙,智齿若发生蛀牙要尽早拔掉,以杜绝后患。2. 智齿侵犯邻牙。随着人类的进化,食物的不断精细化,人类的牙弓越来越小,导致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常常会倒在第二大臼齿上,而造成第二大臼齿清洁不易,且与其他牙齿排列过紧,也极易造成其他牙齿清洁不到位,严重时还会导致脸颊肿胀、剧烈疼痛,若发生这种情况也建议拔除智齿。3. 没有对咬牙。智齿一共有四颗,但是每个人长智齿的数目不一定,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长齐四颗智齿,因此,如果智齿的对面没有相应的智齿对咬,也建议将智齿拔除,以免影响咬合。也有人担心拔除智齿对口腔功能会有影响,但其实即便将智齿拔出,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人的28颗牙齿可以完成正常的咀嚼、发音等功能。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管娟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达医晓护”供稿 作者: 2018/03/02 10:13
  • 脸上有斑烦恼多 激光祛斑究竟适合你吗  来源: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脸上有斑是许多爱美女性最讨厌的事情之一,它甚至能让女性朋友变得自卑而敏感。近年来,激光祛斑受到爱美女性的欢迎,国内一些美容院也纷纷开设了激光祛斑业务。那么,激光祛斑利用的是什么原理呢?激光祛斑适合哪些斑?做完激光祛斑,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激光祛斑的原理。《科技日报》介绍,激光祛斑一般运用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经过皮损中含色素细胞中的色素颗粒在极短的内选择性吸取激光产热,使色素细胞和颗粒爆破崩解,再慢慢为人体吞噬细胞清除代谢掉,整个过程约需2~3个月。激光能解决不同类型的疾病,但需要采取不同种的激光,这是因为激光是单色性的,一个波长的激光对某一类颜色特别敏感,能够把这一类颜色都去除掉。如果治疗得当,激光祛斑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黄褐斑(图片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据浙江在线网报道,不同色素斑对激光的反应不尽相同,有些适合进行激光治疗,有些却对激光反应不佳。在选择激光祛斑之前,患者应到皮肤科医生处确诊色素斑的类型、需要治疗的次数及治疗后效果等,然后再决定是否使用激光祛斑。一般来讲,激光祛斑对太田痣(黑脸)、雀斑、颧骨斑(颧部褐青色痣)、老年斑、老年疣效果极佳,对黄褐斑、咖啡斑、色素痣、斑痣的治疗效果也较好。但是,色素沉着、黑变病、毛表皮痣(Becker痣)等对激光治疗反应个体差异性大,需要治疗的次数也不一定,可以先做局部尝试性激光治疗。  那么,做完激光祛斑后,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据《齐鲁晚报》消息,激光祛斑后,需要局部进行冷敷,以缓解治疗后出现的疼痛;在激光祛斑的3~5天内不要接触水,治疗部位有痴皮的在两周内可自行脱落,无需用手抠掉,不然会造成色素沉着严重,且易遗留疤痕。同时,应多吃富含VC、VA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多吃含铁、锌等微量元素较多的食品,如瘦肉、鱼、豆类、大白菜、萝卜等。还要注意多饮水,以增进皮肤的修复。此外,为避免治疗后色素沉着产生,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  这些关于激光祛斑的小知识,你都了解了吗?希望大家能从实际健康出发,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来祛斑。(江淑敏)   作者: 2018/02/24 16:48
  • 春季养肝重在“生”要防“躁” 春季养肝重在“生”  春季人体气血的特点是从内脏走向体表,春天肝气升发,肝病患者容易病情活动,易出现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失眠、肝功能异常、黄疸等问题。此时养肝重在一个“生”字。  宜到户外郊游踏青,放松精神,平时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发怒。春季不要过早脱掉冬衣,做好春捂,有利气血运行。推荐太极拳等动静结合的运动。日常宜多吃性温、具有生发作用、健脾养肝的药食两用之品,如荞麦、豆芽,姜、葱白、猪肝、大枣、淮山药、小米、枸杞等,建议配合太子参陈皮大枣茶(太子参15 克,大枣5 枚,陈皮3克,煎煮后代茶饮)进行调养。  由于春季容易出现肝气过盛而影响脾胃,因此春季养肝还强调健脾益胃。推荐山药扁豆饭,做法:粳米100 克,扁豆20 克,新鲜淮山药50克,加适量水,大火煮沸,然后小火焖熟即可。 谷类是养肝首选食品  在所有食物中,以枸杞、青苹果、青枣、山萸肉、枣仁、动物肝脏为养肝上品。要戒酒烟及一切对肝有损害的食物和药物,如腌、熏的食物,加了防腐剂的罐装食品,被黄曲霉素污染了的食品等。清淡、青色的饮食、天然原味的绿色青菜有利于肝脏,中医讲“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经”。  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而刺激、辛辣、大鱼大肉、油炸的食物会增加肝的负担。人干的活儿多了,就会被累倒,肝也是一样,也会出问题。养肝血的食品首选为谷类,其次为桂圆、栗子、红枣、核桃;蔬菜有绿豆芽、黄豆芽、菠菜、芹菜、莴笋、香椿、香菜、春笋等。 中医推荐的三款养肝汤       猪肝枸杞子汤  主料:猪肝100克,枸杞子30克。  制法:猪肝与枸杞子一起滚烫,调味即可。  功用:能补肝、养血、明目。  丹参黄豆汤  主料:丹参10克,黄豆50克,蜂蜜适量。  制法:丹参洗净,黄豆用水浸泡1小时。将丹参、黄豆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煲汤,至黄豆烂,拣出丹参,加蜂蜜调味即可食用。  功用:补虚养肝,活血祛瘀。丹参味苦微温。活血祛瘀,安神宁心。黄豆能健脾宽中、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这些都有利于补虚养肝。  红枣花生汤  主料:红枣50克,花生80克,冰糖50克。  制法:红枣、花生洗净,同放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至花生熟烂,加入冰糖再煲片刻,即可食用。  功用:补脾和胃、养血止血。 春天养肝三部曲  俗话说“菜花黄,疯子忙”,春天油菜花开之时,正是很多精神疾病容易复发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万物都呈生长、生发之势,人们也更容易出现烦躁、急躁、亢奋等情绪,因此,春季要尤其注意防“躁”。  中医认为,春“躁”主要与肝的活动有关。肝气一般在春季相对旺盛,人的精神也会相对焕发,从冬季居家不出的状态,开始到外面踏青,活跃起来。一些本身性格急躁、肝火旺的人,或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就容易跟随外界阳气的骤升,引动体内的肝热,出现焦躁、心烦、不满、失眠、发脾气等肝火亢盛的表现。  向大家介绍一套调神三部曲,即了解、接受和管理,对缓解生活中烦躁、焦虑、发怒等不良情绪很有帮助。  1.了解:烦恼每个人都有,关键是如何应对。当焦躁等情绪来临时,首先应当了解你当下的情绪,觉察到它,然后思考这个情绪是从哪来的,因为什么。  2.接受:然后正视你的情绪。有些人遇到烦心事就强迫自己忍受,或者用忙别的事情来把它淡忘。这其实都不利于情绪梳理,容易导致肝气不舒。正确的方式是接受情绪,不拒绝七情的自然表露。  3.管理:最后,要采取主动方式管理情绪。遇到烦躁、焦虑等情绪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游泳、散步、打球等方式来调整压力;另一方面要学会表达,经常向知己、家人倾诉自己的不快,或者用记日记的方式做自我表达,或外出踏青、郊游,在自然环境中喊一喊、唱一唱、跳一跳,把烦躁情绪宣泄出来,情志自然就平和了。此外,还要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满足感,不要给自己过分压力,保持心平气和,和谐人际关系,对神志调节也有益处。 情绪紧张会伤肝  如今,人们的许多不良生活习惯时时在伤肝,比如情绪紧张、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或贪杯酗酒,这都是“伤肝”举动。头晕眼花、气色萎黄、郁郁寡欢、爱发火、视力下降(或眼球干涩)、女性月经不调等都可能是肝出了问题。另外,长期肝气郁结,指甲可见竖纹,变薄、变脆;肝血不足,头发少而干枯,而且白发较多。  调养肝脏包括养肝和清肝,养肝重在睡眠,现代人经常熬夜,对于肝脏的损害尤其严重。“夜猫子”大多双目赤红,这是肝火上升的症状。《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保证睡眠时间,“清肝泻火”,这能预防肝气升发太过。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巴彦淖尔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作者: 2018/02/23 11:09
  • 威胁健康的第一杀手不是癌症而是它!做好这8点,能降低风险  来源:科普中国微平台  本文专家:谷艳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副主任医师  近日,最新的中国人心血管数据出炉了!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估计全国心血管病患者2.9亿,我国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罹患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得了心血管疾病?又该如何预防呢?文章告诉你这些要点。  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是什么?  “鼎鼎大名”的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心血管病是指心脏及其血管的疾病,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溢血、脑梗死等其他还有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因,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跃居各类疾病之首。  为什么心血管病人越来越多?  人们吃得越来越好,可是为什么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饮食和锻炼是主要影响因素,还有一些危险因素会导致心血管疾病。  体力活动不足  缺乏体力活动的人易患心血管病。    不合理膳食  吃得越来越油了,是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油脂摄入过多,会导致血液中脂肪酸过多,沉积在血管里造成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大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血压升高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冠心病的发病率。  超重/肥胖  肥胖已被公认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过分肥胖会加重心脏负荷。它和冠心病的直接联系是因为它影响血压、血脂的水平,另外肥胖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1.转变观念  防患于未然,注重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应从促进健康的生活行为出发,以及改善危险因素来实现。  2.戒烟限酒  吸烟增加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高血压应戒酒,因饮酒会降低降压药物的药效。男性如饮酒应20~30克酒精/天(40度白酒1两),女性10~15克/天(半两)。  3.营养管理  现有的证据显示,从膳食中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以及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会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  而合理科学的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一般营养注意以下几点:  在平衡膳食基础上,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每天尽量保证50 ~75 g杂粮。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摄入。  控制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保证摄入充足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20 ~25 g。  控制钠的摄入量, 每天食盐不超过6 g。  4.情志管理  情志因素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不同的情志因素会病及不同内脏,导致脏腑功能的失调。    应该加强情绪管理,保持平静的心境,保持心理平衡,“恬淡虚无”,淡泊宁静,知足常乐,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证身心健康。  5.睡眠管理  心血管功能与睡眠之间在生理上互相联系, 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我国的睡眠障碍患患者数超过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人的一生中约1/3 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以保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与稳定。    长期的睡眠质量不好或者失眠,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我们应该加强睡眠管理,调整好自己生物钟,生活要有规律。  6.适度运动  静坐少动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密切相关,运动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运动还能降低血栓栓塞风险,改善心肌缺血,降低猝死风险。  运动形式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和传统运动。    有氧运动包括:行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等。无氧运动包括:静力训练、负重等运动。  运动时间: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时间通常为10-60分钟,最佳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天,最好每周7天。  7.定期体检  检查体重、血压、血脂、血糖是否达标。    8.药物处方  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冠心病等,均应专科正规治疗。    服药应规律和坚持,患有冠心病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心绞痛发作时含服。 作者: 2018/02/11 10:09
  • 学会搓指头,让你告别“难言之隐”! 手指按摩是讲究方法的,做正确了,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五指按摩防疾病顺序:按摩时男性先左手,后右手。女性则相反。时间: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左手拇指的两侧,感觉疼时再坚持10秒钟。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上下夹住左手的拇指,用力按压,坚持3秒钟。力度:用力要先轻后重,逐渐增加力量,到能接受的最大限度为止。10秒按摩拇指,针对心脏病可缓解心脏疾病,过敏性皮炎,脱发,喉咙痛。10秒按摩食指,针对胃炎可缓解便秘,食欲不振,胃痛,慢性胃炎。10秒按摩中指,针对肝病可缓解肝脏疾患,疲劳,食欲旺盛,耳鸣,头晕。10秒按摩无名指,针对感冒可缓解感冒,咽喉疼痛,头痛,尿频,汗多,宫寒。10秒按摩小指,针对颈椎病可缓解颈椎、腰椎痛,月经不调,视疲劳,失眠。温馨提示:在揉捏中,即便是稍微疼痛,也和那个手指的穴位有关联,表示所属的某部位不正常了,此时,需要把那疼痛的手指仔细的揉搓,以促使疾患尽速好转。 作者: 2018/02/08 16:10
  • 中年牢记养生三字经         人到中年(45到59岁),是思想、性格相对成熟的黄金期, 身体 “零件” 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磨损、 走起下坡路,遭遇一些健康低谷。 早在500年前, 我国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就曾提出 “修理中年, 以求振兴” 的养生法。 如今,这一观点得到现代医学的认可,专家表示,安度中年健康低谷,能为长寿打下基础。 健康低谷困扰中年人  王先生是名机关干部,50岁的他挺着“将军肚”,身体已明显发福。以前,王先生爬6楼毫不费劲,可现在走段上坡路都会气喘吁吁。不仅如此,上班时他还老犯困、常忘事。“身体大不如前!”王先生时常这样感慨。  40多岁的外企经理李先生每天早出晚归,疲于开会和应酬。他说:“经常觉得特别倦怠,吃饭不香、 睡不好觉, 身体像被掏空了。”  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专家沈雁英教授看来,王先生、李先生正在经历中年健康低谷。 她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人生命节律,将45到59岁定义为中年, 并称之为 “生命高危期”。  人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到35岁为活跃期,器官逐渐发育完善,总体来说比较健康;36到44岁为下滑期,部分器官功能开始衰退,某些疾病形成;45到59岁为高危期,多数疾病高发,有的甚至危及生命,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癌症等;60岁后虽有高危期的延续,却相对安全。这样一看不难发现,人到中年确实存在健康低谷。  中年遭遇健康低谷是个自然规律,每个人都难以逃避。99.69%的中年人觉得自己“很累”;当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23.8%的中年人体力下降,17.76%非常焦虑,16.88%遭遇失眠,10.17%胸闷气短。  “这些症状都是遭遇健康低谷的表现。” 沈雁英说,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承担着人生旅程中最大的压力,赡养老人、教育子女、工作目标等都是压力来源。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张学新教授表示, 人到中年, 事业上早已没有年轻时的热情和冲动,成功者面临高处不胜寒的压力,未成功者则抱怨怀才不遇。“中年就像一个水深火热的沟坎, 是心理健康的瓶颈期。”  自然衰老再加上身心疲惫,中年人幸福感也会坠入低谷。国外研究发现,人的一生中,幸福感呈U形曲线, 年轻、 年老时最快乐, 谷底出现在中年。 五个健康红灯需警惕  根据临床经验,专家们总结出中年健康低谷中最需警惕的5个健康红灯, 一旦出现必须积极应对。  查出 “三高” 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刘德平表示, 心脏从40岁开始衰老, 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开始降低。调查发现,50岁以上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冠心病的人明显增加。以北京为例, 50岁以上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超过50%。一旦查出 “三高” 问题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改变生活方式。  气喘吁吁 沈雁英指出, 肺是人体中走下坡路最早的器官。研究显示,肺活量从20岁起缓慢下降, 如不注意锻炼, 到了40岁, 有人爬几层楼梯就会气喘吁吁。生活中,吸烟、厨房油烟、空气污染等都会加速肺部老化。因此,人到中年不能忽视运动, 快走、 跑步等有氧运动要和举重、俯卧撑等无氧运动相结合。  经常便秘 随着年龄增长,肠道蠕动减缓,肠壁弹性变差,容易出现便秘。 大便长时间滞留体内,可能导致包括肠癌在内的多种疾病。 沈雁英建议, 便秘时, 最好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比如粗粮、果蔬等, 还要多喝水、 多运动。  腰酸背痛 多国研究发现,中年是肌肉、骨骼的衰退期,表现为肌肉开始萎缩、 弹性降低、 收缩力减弱;骨骼出现脱钙过程,骨质密度降低。因此,很多人到了中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关节问题,比如老寒腿、腰酸背痛等。  小病不断 俗话说,40岁以前人找病,40岁以后病找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免疫力可能变差,各种疾病也会趁虚而入,三天两头感冒、总觉得疲劳、浑身不舒服都是免疫力变差的表现。 中年健康 “三字经”  怎样才能顺利走出中年健康低谷呢?张景岳等古代名医认为, 应深呼吸、 多吞津来养肺;减饭量、 别贪凉来养胃; 护关节、 勤练腿来养骨;少熬夜、测脉搏来养心。 现代医学认为, 人体自然衰老无法避免, 但健康生活方式可延缓生理退化速度,是捍卫中年身心健康的关键。专家总结出一套 “三字经”,不妨学习一下。  吃得好 人到中年要戒贪食,每餐吃七分饱,保证规律饮食。同时,饮食要均衡, 适当多吃新鲜的果蔬和粗粮,少吃油炸、烧烤等食品。  睡得足 按时起床、睡觉, 养成规律作息,尽量保证每天7到8小时的睡眠时间。 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天最好午休半小时。  动起来 保证每周运动3到5次, 每次30分钟以上。 还要避免久坐,上班族最好每隔1小时就站起身来, 扭扭腰、 伸伸腿、 走一走。  乐开怀 学会放下压力, 要知足常乐, 欣赏拥有的东西,常怀顺其自然的心态。家庭关系有矛盾时, 要多跟家人沟通。 在心情烦躁或有压力时, 不要憋在心里,可以跟朋友倾诉,也可通过听相声、看喜剧等进行解压。  防未病 多学健康知识, 提升健康素养, 定期体检。 发现身体不适, 及时就医, 不要硬扛,尤其是慢性病患者,要学会疾病的自我管理。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巴彦淖尔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作者: 2018/01/29 10:49
  • 每周精选
  • 央视曝光!含1类致癌物,很多家庭在用→ 央视曝光!含1类致癌物,很多家庭在用→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