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卫生
  • 骗人!根本没有“健康的胖子” 科普中国网     肥胖,总是会带来一些健康隐患。|图虫创意  作者 | 张仁美 济生会医院临床营养师  尽管网络上“以瘦为美”的极端观念经常让人诟病,但胖也是真的不可取。  据统计,全球肥胖人口总数已经超过3亿,且仍在逐年增加。肥胖与代谢关系非常密切,肥胖者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代谢问题。但有一类肥胖者,他们的代谢指标和常人无异,看起来除了体重超标以外并没有太大的异常。这样的“健康的胖子”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那么几位,他们时常炫耀自己的特殊体质,自称“肥而不腻”。  然而,一项针对38万人的最新研究却显示,健康的胖子其实并没有那么健康。  胖还是不胖,BMI说了算  2021年6月10日,发表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旗下学术期刊《Diabetologia》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肥胖的人,即使目前的代谢特征正常,但长期来看,其患糖尿病、心脏病、中风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还是更高。  这是怎么回事呢?要明确这个结论,我们得先知道什么样才叫肥胖。  肥胖是一种脂肪组织在体内过度堆积的状态。脂肪组织有着储存能量、保温隔热、保护内脏器官以及调控内分泌等重要作用,是生命的必需品。但过多的身体脂肪却会引起各种疾病。一旦体内脂肪超标,我们的外观就会表现出所谓的“胖”。  但胖这个词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因此,我们通常用一个简单的数值——身体质量指数(简称BMI)来判断人的胖瘦程度。  BMI的计算方法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比如某人身高1.8米,体重70公斤,那他的BMI=70/(1.8)2,约21.6。临床上肥胖的判断标准之一便是BMI指数在25.0以上。  在中国,BMI大于24就会被视为超重。    BMI指数对照表(中国标准)。在我国,BMI大于24视为体重超重,28以上则为肥胖症,需要医学干预了。|徐斯佳整理  形成肥胖的原因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外在和内在两个类别。外在的原因包括饮食过量和运动不足等,内在的原因则包括遗传、疾病以及代谢异常等。通常的肥胖都是内外两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肥胖和代谢,到底谁是因谁是果?  很多人饭量并不大,但缺乏运动,一旦代谢水平跟不上,就会出现腹部脂肪堆积,造成内脏脂肪型肥胖等后果。而另一些人明明饭量不小,运动量也非常普通,但就是不会发胖,这便是代谢水平较高的结果。  代谢水平与个体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人代谢水平差异明显。而同一个人在其不同年龄段,代谢水平也有很大差异。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身体的代谢水平会逐渐下降,这种下降从30岁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老年阶段。这也是人到中年忽然发福的根本原因。    中年肥,是代谢水平下降的结果。|图虫创意  肥胖和代谢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很难说清到底是谁造成了谁。一般认为,代谢异常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而肥胖又可以反过来影响代谢。  而我们今天报道的这项研究,可以说为肥胖影响代谢提供了潜在证据。同时,这项研究的结论也明确地显示,无论代谢是否达到异常的水平,肥胖对身体健康的损害都是客观存在的。  代谢水平应该如何衡量?  有很多方式都可以描述代谢水平,体检中有很多相关检查项。但判断代谢能力不存在BMI指数或者体脂率这样的单一指标,而是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体,比如血压、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甚至腹围,都可以作为代谢水平的判断标准。  在该研究中,把“代谢水平正常”定义为6个给定指标中的4个以上达标。而判断肥胖则采用BMI指数,即BMI≥30定义为肥胖。这样,所有38万受试者就被分成四大类:代谢正常非肥胖、代谢正常肥胖、代谢非正常非肥胖和代谢非正常肥胖。  其中代谢正常非肥胖,就是身体处于良好状态。而代谢非正常肥胖,就是体重失控的同时代谢紊乱。代谢正常肥胖和代谢非正常非肥胖则比较特殊,可以分别理解为“看起来健康的胖子”和“看上去健康但其实已经不健康的瘦子”。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两种身体状态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对脂肪组织的分类做一个简单说明。  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大有不同  脂肪组织大体上可以分为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两种。内脏脂肪主要以腹部为中心分布,集中堆积在腹部器官周围。而皮下脂肪主要分布在全身的皮下组织中,特别是臀部和大腿处。与皮下脂肪相比,内脏脂肪不易外显,通常在腹部开始隆起之前,内脏脂肪就已经在体内积聚了。这就是大多数不健康的瘦子所处的状态。而看起来健康的胖子与此恰好相反。    脂肪的分布对于“健康”而言是关键。|图虫创意  一般来说,内脏脂肪堆积比皮下脂肪堆积对健康的损害更大,内脏脂肪堆积往往意味着脂类代谢功能的弱化。在BMI指数≥30的肥胖人群中,大约有10~30%可以被判定为代谢健康。与其他肥胖人群相比,他们内脏脂肪堆积的情形较少发生,大部分人的肥胖是由皮下脂肪堆积造成,我们姑且可以称他们是健康的肥胖。  之前,有证据表明,代谢健康的肥胖者,患上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后的致死率并不比代谢健康的正常人高。和代谢不健康的肥胖者相比,代谢健康的肥胖者普遍更加年轻,他们看电视时间更短,更加喜欢运动,文化程度也更高。可以认为,相比而言,代谢健康的肥胖者拥有更低的健康风险。甚至有一些说法认为,代谢健康的肥胖并不是真正的肥胖,只要身体没有不适,就可以继续保持现有的生活方式。  无论如何,胖都是需要警惕的状态  然而,本次研究却给出了不同的结论。在随访11.2年之后,研究人员发现:与非肥胖的人群(无论是否代谢健康)相比,虽然代谢健康的肥胖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高,但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了60%、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增加了20%。代谢健康的肥胖患者,其全因死亡率和心衰死亡率分别增加12%和44%。  与代谢健康非肥胖的人群相比,代谢健康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前者的4.3倍。此外,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风、心肌梗死以及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总之,代谢健康的肥胖很可能只是向代谢不健康肥胖过渡的中间状态,一旦体重持续提升,这种转变的速度就会加快。本次研究就发现,在随访过程中,研究开始时代谢健康的肥胖者中,有三分之一在3到5年内出现了代谢不健康现象。换句话说,所谓的“健康的胖子”是一个伪命题,肥胖无论如何都不是一种良好的、可以置之不顾的身体状态。  正如负责本次研究的Frederick Ho博士所说:“无论肥胖患者的代谢健康情况如何,体重管理对他们都是有益的。” 作者: 2021/07/01 09:44
  • 宝宝一到夏天就“虚”?这道汤能开胃、止汗、长身体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陈喆  夏季出汗多,有时稍微带孩子出门一趟,回家之后,孩子就明显没精神,脸色不好,一个字总结,就是看起来特别“虚”。  很多家长将“虚”归咎为孩子不肯好好吃饭,尤其是看到孩子冬天好不容易进补来的一点肉,一到夏天就蹭蹭往下掉,让不少宝妈们又急又气,都希望我开点食疗方,让孩子开胃、好好吃饭。殊不知,孩子胃口不好,也是孩子出汗多、气随汗泄造成的。  夏季外界阳气充裕,但人却恰恰相反,人体的阳气是往外散发虚浮、内里亏空的。气不足,妈妈们手艺再好,煮出来的食物再喷香,孩子也很难大快朵颐;强迫孩子多吃,还容易导致脾胃受损、吃撑积滞。  谁都让自家孩子气足、精神好、吃得香,脸色红润、长高长肉,该怎么做呢?有一道食疗方能够解决。  气虚明显的孩子  用好健脾益气第一方  我敢说,绝大多数孩子天生都是气虚质,气多多少少都是不足的。经过后天的养育,有的孩子养得好,体质会逐渐趋于平和质,长得好、少生病。  有的孩子由于错误的喂养及其他生活习惯,气虚质会朝其他方向发展、兼夹,往阴虚、阳虚等体质偏颇。新手家长若不会辨证体质,我建议都从气虚质着手调理。  先来看看气虚质的明显表现:脸色不好,青青黄黄;气候变化时易感冒;易积食、消化不良;容易出汗;偏食挑食或能吃不长;生长发育慢,瘦瘦小小;大便先干后烂;舌淡红偏肥胖,易有厚舌苔;声音、哭声较低,微弱;严重者常大叹气。  如果你家孩子符合上述4点或以上的特征,最近确实比之前更“虚”一些,就可以用这道方子补益:小儿四君子汤。  最开始的时候,四君子汤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药组成,被誉为补气健脾第一方,我们先来看看组成。据记载:“气虚者,补之以甘,参、术、苓、草,甘温益胃,有健运之功,具冲和之德,故为君子。”  成年人服用四君子汤,最初方子为:  四君子汤  人参9g: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心经;能大补阳元、补脾益肺、益肾补血。  白术9g: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能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茯苓9g: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能健脾利湿,宁心安神。  炙甘草6g: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能补脾益气。  上为细末,每服两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以上四味药组合起来,可以起到益气健脾、补益脾胃之气的功效,且功效平和,不偏不胜,恰如君子,故名四君子汤。  成年人生活、工作压力大,日常饮食不规律,劳倦过度,损伤脾胃根本;调理饮食、作息习惯的同时,就可以按照上述方子每周服用1次。  那么,孩子气虚,应如何化裁四君子汤,平时又该如何正确服用呢?  怎么给孩子用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原方中是有人参的,给孩子服用还是不太合适,因此可以稍作调整,将人参换成健脾补气的太子参,就组成了更适合孩子的小儿四君子汤: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小儿四君子汤  材料:太子参9g,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3g。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2碗水,小火煲取至1碗服用。每周1~2次。  功效:健脾理气。增强上焦肺与中焦脾的功能。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如何服用小儿四君子汤?在孩子不积食、无外感炎症等病痛的前提下,建议分3种情况服方:  ① 孩子长期(至少3个月)脾胃虚弱较严重,容易积食、生长发育不好、脸色瘦瘦黄黄时:小儿四君子汤每天煲出1碗,1天内可分3次服完1碗,连续喝3~5天,会有比较好地改善。之后每周1~2天,煲出半碗至1碗,1天内可分次服完。  ② 上述的一些小儿气虚的典型症状,孩子有的有、有的没有,情况时好时坏,脾虚持续1个月左右:小儿四君子汤每天煲出1碗,1天内可分3次服完1碗,连续喝2~3天。之后每周1~2天,煲出半碗至1碗,1天内可分次服完。  ③ 偶尔积食的孩子,可以将小儿四君子汤作为保健用:每周1~2天,煲出半碗至1碗,1天内可分次服完。或将上述中药材按比例打粉拌匀,每周2次左右,取30g左右粉末,大半碗开水冲泡10~15分钟,给孩子服用(无需喝渣沫)。  也可用上述中药材煲粥、煲汤给孩子服,每周不超过2次,每次大半碗即可,孩子会更能接受。  当然,对于这类身体相对健康、气虚不严重的孩子,太子参+陈皮泡水、小儿健夏方都是保健的好选择,不一定选四君子汤,家长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  如何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加减食药材?  ① 孩子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外感炎症消除后仍然久咳小咳,或哮喘缓解期:小儿四君子汤药材中加2g陈皮,组成异功散。  ② 孩子中焦湿热, 消积祛湿改善后,可以这样健脾祛湿:小儿四君子汤药材中加3g半夏、3g生姜、2g木香、2g陈皮、2g砂仁,组成香砂六君子汤。  ③ 孩子没胃口或喜肉食,但平时一吃肉就容易积食,偏胃强脾弱、能吃不长个:小儿四君子汤药材中加3g山楂、8g麦冬。  ④ 孩子长期轻度积滞,舌苔总是偏厚,大便干硬,一直在消积,找不到健脾益气的时机:小儿四君子汤药材中加8g枳实,或5g鸡内金,严格控制饮食连服3~5天,属于攻补兼施的范畴。  注意,如果上述攻补兼施,孩子的脾胃消化仍难好转,证明孩子的脾胃已经十分虚弱,建议家长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理脾胃,不要继续自行用消导力度强劲的鸡内金等中药材,这些药材用得太多,也是会损气破气的。  以上是关于小儿四君子汤的具体服用方法。夏日炎炎,应该如何顾护好孩子的消化,给孩子健脾益气?  除了四君子汤,最关键的,还是保证孩子不积食。按需喂养,少食多餐,吃少、吃热、吃软、七分饱……必要时,配合新三星汤消食导滞。  在孩子消化好、无病痛的情况下,才能适当使用健脾的食疗方为孩子健脾。  因此,消化好,不积食,体内没有废料垃圾“缠绕阻碍”着身体气机的高效运转,再补气,才有用,这是所有保健、补益、调养的大前提。否则,给身体加再多“油”,任凭体内“齿轮”再想转动,都难冲破缠身的积滞痰湿。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21/07/01 09:40
  •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过半!3个方法帮助孩子护眼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岑颖  书本、试卷、屏幕……当下的青少年每天被这些物品环绕,从纸质书到电子屏,变的是信息的载体,不变的是眼睛的损耗。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保护眼睛,是青少年迫切需要注意的问题。那么,在学业压力之下,我们应该如何行动呢?以下这些好习惯须记牢。  沐浴阳光,劳逸结合  户外活动能够有效地放松眼睛。学生们可以将学习和锻炼结合起来,每天适当地进行户外运动。同时,还应当注意劳逸结合。在看书学习的时间达到40~45分钟后,孩子们可以停下来休息10~15分钟,通过远眺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眼睛。  注意读写姿势和灯光  在读书和写字时,人的姿势正确与否将影响到用眼的状况。建议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遵循“一拳一尺一寸”的原则。人的胸部与桌边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眼睛距离书本一尺的长度,手指离笔尖的距离是一寸。除此以外,应当选用亮度适宜的台灯,并开启房间的顶灯来补充光源。  适量摄入胶原蛋白和胡萝卜素  在食物方面,均衡饮食、合理地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保证身体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此外,可以适量地吃一些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牛奶、鸡蛋和猪肝等,少吃高糖食物。  一旦出现了疑似近视的症状,家长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该带孩子去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医生会根据检查的结果给出科学的建议。  采访专家: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副主任医师、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特邀专家丁琦 作者: 2021/06/30 09:42
  • 疫苗中毒株的不同会造成痛感的差异? 来源:科学辟谣 流言:      最近,不少小伙伴在朋友圈抱怨打新冠疫苗要受好几重罪,打针当下痛,打完了接下来的几天痛,而且更邪乎的是第二针比第一针还痛。对此还有不少人回忆起接种其他疫苗时的经历,甚至有人称疫苗中毒株的不同也会造成痛感的差异。真相解读:      最近,不少小伙伴在朋友圈抱怨打新冠疫苗要受好几重罪,打针当下痛,打完了接下来的几天痛,而且更邪乎的是第二针比第一针还痛。不过,在医生们看来,这样的说法恐怕更多还是撒娇卖萌求安慰占主要成分。新冠疫苗的注射和吸收过程,并不会明显地比注射其它疫苗更痛。不过,既然聊到了打针的痛,我们倒是可以借这个机会说说打疫苗痛不痛到底取决于什么因素。图虫创意 01 打针时的痛与注射方式关系密切      其实不光是打疫苗会痛,我们正常注射其他针剂也一样会在患处造成一定肿痛。打疫苗时的“痛”,大概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针刺瞬间造成的刺痛和针剂进入人体当时的肿胀痛。第二,注射完成后,针剂在体内吸收时的胀痛和反应痛。这些疼痛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与注射的方式以及药剂类型关系密切。      首先,针头进入人体时的刺痛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都知道人体皮肤是一个多层结构,由上到下分别是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在皮下组织下方则是肌肉。皮肤的不同部分构造不同,性质也有很大差异。以上结构中,最爱在我们打针的时候出来刷存在感的,就是真皮和皮下组织了,它们中大量分布着的痛觉感受器,在人类的痛觉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图虫创意      按照注射时针刺方式的不同,真皮遭到创伤或者破坏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人类感觉到的疼痛也有强弱之别。一般来说,临床上最常见的四种注射方式分别是皮内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在这四种方式中,针头最终到达的部位分别是,表皮及真皮交界处、真皮附近的静脉内、皮下组织以及肌肉。      为了能够精准到达注射部位,针头的角度也得有所调整。皮内注射针头角度最平,几乎是贴着皮肤钻进身体,而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分别为25度、45度以及90度。图虫创意      所以,理论上来说,假如针头粗细和长度一致,上述四种注射方式中,肌肉注射应该是痛觉最低的。毕竟此时受到破坏的真皮区域面积最小。肌肉对药液容纳程度高,因此推注时药液不会发生堵塞,也无需施加很大的推力,因此痛觉相对更低。目前的多款新冠疫苗都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此外,经典的乙肝疫苗和不少抗生素注射液也都采用的是肌肉注射。而皮内注射由于角度平,很可能会造成针头在真皮区域疯狂试探的尴尬局面,加上这里的皮肤致密度高,穿刺和推药的阻力大,自然痛觉更明显。大家回忆一下青霉素皮试就可以知道这种酸爽的滋味了。图虫创意      静脉注射就是我们平时进行体检和输液时采用的方式,痛觉适中。皮下注射的药液吸收速度要慢于静脉注射,但是要快于肌肉注射,胰岛素和麻风腮疫苗等经常采用这种方式。当然,除了注射方式,针头的长度和粗细也会影响痛感。新冠疫苗的注射用针非常小,可以说由针本身造成的注射痛苦在各种针剂中属于最低水平了。02打完针后的注射部位为什么还要疼上一阵子?      药剂进入身体后,初期必然会在注射部位附近造成一定的肿胀,这种肿胀本身对皮肤中的痛觉传感器有压迫作用,自然会形成胀痛、触痛等。所以,退一万步说,就算注射的不过是生理盐水,也一样会有痛感。      另一方面,药剂在吸收过程中还会形成反应痛。这种反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针剂中包含的各种成分与人体发生生化作用,所造成的刺激痛,曾经是绝大多数人童年阴影的青霉素就是这种效应的代表。例如青霉素钾注射液中含有钾离子,刺激性较大,容易引起疼痛,甚至会造成患者晕厥。为减轻疼痛,现在多采用其它改良溶媒,以减轻臀部疼痛。图虫创意      其二,与一般的针剂有所不同的是,疫苗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制剂,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疫苗进入身体后,会在局部造成炎症,免疫系统把注射位置附近当做与入侵病原体决战的前线,投入大量资源,释放多种杀伤性免疫因子,自然会造成局部的疼痛甚至是发烧等副反应。      很多人每年都会施打流感疫苗,每年的痛感和反应也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由于流感病毒的特殊性,每年的流感疫苗中其实都包含着当年流行毒株的灭活或者减毒版本。因此,甚至有人称疫苗中毒株的不同也会造成痛感的差异。但从免疫学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作者: 2021/06/30 09:41
  • 抑郁的头号元凶竟然是它,一定要注意预防!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熊猫医生医学漫画”供稿抑郁的头号元凶竟然是它,一定要注意预防! 作者: 2021/06/21 15:36
  • 想让孩子长个子?家长别错过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猫大夫医学漫画”供稿想让孩子长个子?家长别错过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作者: 2021/06/17 11:04
  • 配戴隐形眼镜总是不舒服?眼科专家支招选购方法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刘子若 曾雷霄  当下,越来越多人为了形象放弃笨重的框架眼镜而选择隐形眼镜。但是隐形眼镜的选择和日常配戴存在着不少“雷区”,有时会让配戴者感到不适,出现眼睛干涩、视力下降甚至眼部感染的状况,那么选择和配戴隐形眼镜如何避雷?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这些人群不合适配戴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以下几类人群是不适合配戴的:  第一,有眼部健康不良状况的比如眼压过高、重度干眼、感染性结膜炎的患者,或者是一些全身性疾病患者比如糖尿病患者等是不适合配戴隐形眼镜的;  第二,依从性差,不注意个人卫生,不能自觉定期检查眼部状况的人群;  第三,过敏人群,尤其是对镜片材料及护理产品成分过敏的;  第四,生活、工作环境中需要经常面对风沙、挥发性化学物质的人群,配戴隐形眼镜可能会增加眼睛受损的概率。  另外,尚在发育期的初高中生也是可以配戴隐形眼镜的,比如OK镜,这是一种特殊设计高透氧硬性接触镜,医生会指导青少年配戴以控制近视发展速度。还有一些青少年由于双眼的屈光状态差别较大,不适合配戴框架眼镜,可选择隐形眼镜。但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配戴美瞳,美瞳的透氧性相对较差,并且市面上的美瞳质量参差不齐,易购买到不合格的产品。  选对隐形眼镜,各项参数要留心  适合配戴隐形眼镜的人群在购买隐形眼镜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产品,同时还需要注意对隐形眼镜参数的选择。  首先是隐形眼镜的度数一定要准确。配戴隐形眼镜,同样需要去专业机构验光,确定准确的度数,如果度数不合适,长期配戴可能影响视力健康。在有散光的情况下,如果散光度数不高,可以使用常规球面隐形眼镜,但如果散光度数过大,最好还是定制散光设计的隐形眼镜。  需要注意的是,已知框架眼镜的度数,也不可以直接根据已知的度数购买隐形眼镜。因为框架眼镜是戴在鼻梁上,与角膜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称之为镜眼距,框架镜度数与直接配戴在角膜上的隐形眼镜有所差异。隐形眼镜的度数选择需要在框架镜验光基础上进行镜眼距换算。  其次是镜片的基弧。基弧是指镜片曲率半径,基弧大小和镜片内表面的陡峭程度有关,基弧越小则越陡峭,戴在眼睛里也会越紧。基弧参数不合适的时候,会降低配戴的舒适感,因此需要根据角膜曲率测量参数来选择隐形眼镜基弧的大小。  除此之外,透氧度和含水量这两个参数也不能忽略。透氧度越好,角膜就能够“舒适地呼吸”。通常情况下,镜片越薄,透氧度越好,含水量越高的镜片携氧量也高,但由于自身需要保持镜片湿润性,反而会吸取眼睛里的水分,造成眼睛的干涩。所以这两项参数需要同时考虑,不同的人群需要衡量自身的情况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最后,从舒适度和安全度来说,抛弃周期越短的镜片相对更清洁,引起眼部感染的几率更小。  日常护理不能马虎  选对了隐形眼镜,平时配戴还要注意护理:  第一,隐形眼镜盒、配戴工具等日常用具需要定期消毒和更换,配戴和摘取时要注意手部的清洁;  第二,在游泳、洗澡、睡觉期间一定要摘下隐形眼镜,否则可能会给眼睛带来感染的风险。并且,摘下眼镜后要及时使用护理液进行浸泡消毒;  第三,平时每次配戴尽量不要超过8小时,同时要注意抛弃周期,不要让镜片超期服役,要做到定期更换;  第四,如果出现了眼睛干涩等症状可以滴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如果不适情况严重时需要及时取出并就医;  第五,记得去医院定期检查眼部健康状况。  受访专家: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达医晓护医学智库特邀专家周佳奇  栏目支持: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作者: 2021/06/17 10:53
  • 这些指标是早期癌症发现的关键,但需要正确解读!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熊猫医生医学漫画”供稿这些指标是早期癌症发现的关键,但需要正确解读! 作者: 2021/06/10 15:21
  • 流言:接种新冠疫苗后就不会被感染了 来源:科学辟谣 流言:随着安徽、辽宁、广州等地陆续出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后,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又迎来一波小“高峰”。而在只需接种一针即可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出现之后,很多关于接种新冠疫苗的疑问、谣言也随之增多,比如有说法认为,接种新冠疫苗后就不会被感染了。真相解读: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针对该病毒的疫苗也刚刚进入临床应用,病毒、疫苗相关的特殊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新冠疫苗对人群的保护作用是肯定的,注射疫苗后大部分人群可以获得有效的保护,不再发病;即使少部分发病的人群也表现为临床轻症患者,极少有重症临床患者。从目前的研究报告来看,我国疫苗的保护率大约为75%左右,也就是说打过疫苗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仍然可能感染病毒。另外还发现,病毒已经出现了变异株,现有疫苗对变异株的作用还有待研究。注射疫苗后仍然可能感染病毒应该不是个例,只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疾病发生的风险。注射疫苗后仍然需要注意个人防护,遵守公共场所的防护规定。关于一些网络传闻中提到的“接种疫苗后的人自己没事儿却把病毒传给别人”,应该就属于接种后被感染的情况。新冠患者的轻症患者中有一部分没有明确的临床症状,或症状非常轻微,不易被患者自我感觉发现,但核酸检测呈阳性,这一部分患者被称为无症状感染者。他们确实感染了新冠病毒,只是自己表现轻微而没有察觉,之后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但被感染的其他人的临床表现却不一定仍然还是轻微的。 作者: 2021/06/10 15:16
  • 别再自欺欺人!世界无烟日来和吸烟做个了断 科技日报  作者:于紫月  今天是5月31日,是第三十四个世界无烟日。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是慢性呼吸疾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众多疾病的罪魁祸首,同时二手烟对健康的伤害也很大。此外,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5月11日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新冠病毒影响的人群中,吸烟者发展为重症和出现死亡的风险更高。  不过,网上流传着一些说法似乎让“老烟枪”们又看到了不用戒烟的“希望”。比如,抽茶烟更健康、吸烟时只要不吸入肺就无害、老烟民突然戒烟会伤身……那么,这些说法是否靠谱?真相又是什么?对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茶烟是健康烟?  真相:其燃烧产生的灰烬含有害物质  继电子烟后,一种新型的“烟草”——茶烟,日益火爆。所谓茶烟,就是把茶叶当作烟草来抽。在商家的广告宣传中,茶烟的外观、吸食方式、味道等都与传统香烟类似,但不含尼古丁,因此商家称其为“健康烟”。  “这一观点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执行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烟草病学与戒烟中心主任肖丹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茶烟只是以茶叶代替烟草,或在卷烟中添加茶叶、茶叶提取液,又或者在滤嘴及卷纸上使用了茶叶成分等,茶烟燃烧产生的灰烬中有害物质依旧存在,还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也持同样观点。他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茶叶是我国传统饮品,饮茶是通过消化道吸收茶叶中的有益成分;“抽茶”则是将茶叶燃烧,让人吸入烟雾,二者南辕北辙、截然不同。“这就像我们吃肉可以吸收蛋白质等营养元素,但若将肉烧成灰后,让人吸入,则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他说。  抽电子烟很安全?  真相:其烟雾具有细胞毒性  近年来,电子烟销量迅速增加。不少商家以“安全的烟草替代品”为卖点宣传电子烟,实际情况到底如何?  肖丹介绍,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类似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大多由烟液(含尼古丁、香精、溶剂丙二醇等)、电源、雾化部件和控制单元等构成,在电源供电和控制单元作用下,烟液受热雾化后形成烟雾和可吸入气溶胶,从而产生与使用卷烟相似的体验。  “虽然电子烟中焦油、悬浮颗粒等有害物质含量有所降低,但大部分电子烟仍以使人致瘾的尼古丁作为主要成分,与传统烟草相比,只是换汤不换药。”张建枢进一步表示,电子烟中往往会加入多种芳香剂和化合物,因此吸电子烟的人还有吸入其他有毒化合物的风险。  简言之,电子烟“安全”“替烟产品”的营销背后,不仅裹挟着传统卷烟的“杀伤力”,更潜藏着鲜为人知的“原生”危害,不容小觑。  肖丹表示,研究发现,电子烟液中含有甲醛、乙醛等羰基化合物。众所周知,甲醛具有极强的致癌性,并且会抑制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的运动,进而对呼吸道产生损害。有研究还发现,随着烟液的温度升高,其甲醛、乙醛等的浓度明显增加。此外,电子烟液中还检出了烟草特有的亚硝胺,其中N-亚硝基降烟碱等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Ⅰ类致癌物。  “电子烟气溶胶中也含有有毒物质。”肖丹指出,气溶胶中可检出锡、铜、镍、砷等重金属元素,这些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逐渐累积,可对健康造成损害,尤其是神经系统。电子烟气溶胶的纳米粒子质量很小,其被吸入后,可能会就此长期“潜藏”在人体肺部最深处中,带来的健康隐患甚至比吸卷烟还大。此外,电子烟气溶胶中的羰基化合物含量与电子烟中加热圈温度呈正相关,随着加热线圈温度的升高,气溶胶中有害的羰基化合物浓度也在升高。  “电子烟烟雾具有细胞毒性。暴露于电子烟烟雾中的细胞更容易发生DNA损伤和死亡。”肖丹表示,电子烟气溶胶中含有丁二酮等物质,可以损伤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功能。另外有研究者发现,电子烟液体和气溶胶可对人肺成纤维细胞、肺上皮细胞和人胚胎干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导致细胞凋亡、损伤等。  “这些科学证据都在警醒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电子烟可对人体产生损害的事实。”肖丹说。  抽低焦油卷烟危害小?  真相:任何降焦方法都无法减少危害  “吸烟有害健康”早已为公众熟知,伴随着我国居高不下的吸烟率,烟草早已成为公众健康的头号杀手。当烟草制品出现“低焦油低危害”字样时,吸烟者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是一种伪科学的说法。”张建枢表示,国内外众多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任何降低焦油的方法和添加剂,都无法真正减少卷烟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低焦油不能与低危害等同。  “事实上,无论是高焦油卷烟还是低焦油卷烟,只要是烟草制品,在燃吸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焦油含量降低不代表致癌物含量也降低。”肖丹说。  相关毒理学研究证明,焦油含量下降时,焦油中的某些强致癌物含量并未减少,如亚硝胺类物质、稠环芳烃等,因此降低卷烟焦油量并不能减少烟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另外,市面上在售的“低尼古丁烟”,商家以“低尼古丁危害小”为营销噱头。“抽这种烟往往会导致‘补偿吸烟’现象。”肖丹表示,因为卷烟中尼古丁的含量降低后,吸烟者为了维持体内尼古丁的浓度,会采取“补偿行为”,即吸得更多。随着吸烟次数和数量的增加,吸入烟草中的其他有害物质也会增加。  “不要怀疑,所有的烟草制品,包括低焦油烟、低尼古丁烟,都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要想降低吸烟造成的危害、降低罹患相关疾病的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吸烟。”肖丹说。  吸烟只要不吸入肺就对身体无害?  真相:只要吸烟就不可能不过肺  只吸不咽,烟雾只要不吸入肺部,对身体就无害。这观点正确吗?  “只要吸烟,就不可能不过肺。”肖丹表示,在开始吸烟的一瞬间,烟雾就随着吸气气流快速进入肺部,这一过程我们自己是无法控制的。此外,吸烟时呼出的烟雾会再次被人体吸入,相当于吸二手烟。烟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致癌物质通过呼吸进入肺部,并吸附在衣物上,大幅增加吸烟者和家人患呼吸道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同时,这种所谓“不过肺”的抽烟方式对口腔、喉咙的伤害依然存在。肖丹指出,卷烟中的有害物质残留在口腔、鼻、咽、喉等部分,使唾液腺发炎、味蕾受损,味觉和嗅觉能力也会被大大减弱,还会导致口臭、牙齿变黄变黑、牙周病、口腔白斑病等疾病,同时会使吸烟者患口腔癌、支气管癌、喉癌等癌症的几率大大增加。  突然戒烟反而伤身?  真相:戒烟后出现戒断症状属正常现象  民间有种说法:不要轻易戒烟,突然戒烟,反而会伤身。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肖丹指出,有些“老烟枪”突然戒烟后,会有特别想抽烟、心痒、坐立不安,甚至头痛、失眠、焦虑等症状,从而感觉自己好像生病了。临床上,这些症状属于戒烟后出现的“戒断症状”。“多年的吸烟行为,已让他们的身体对烟草产生依赖,突然戒烟后身体自然就会出现一些异常。这些异常反应,往往是身体逐渐变好的表现。”她说。  网上传言称,戒烟后容易得肺癌,这一说法的真实性又如何呢?  “这一结果正是由于长期吸烟导致的,与戒烟无关。”肖丹指出,突然戒烟后被诊断出癌症,要么是时间上刚好碰巧,要么就是因出现戒断症状去医院检查,发现了癌症。如果是在戒烟之前主动去检查身体,同样会查出癌症。是否得癌症与戒烟毫无关系,长期吸烟恰恰会大幅提高患癌风险。  “因此我们希望所有烟民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开始戒烟都不迟。”肖丹强调。  吃某些食物能排“烟毒”?  真相:只有戒烟才能真正排“烟毒”  众人皆知吸烟有害健康,但总有人割舍不下手中的烟。于是,为迎合这部分人,网上有人发布了排“烟毒”食物,常见水果梨、杨桃、枣都在其中。  “迄今为止,学术界并未给出吃某些食物可排‘烟毒’的证据。”肖丹表示,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物理上,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人体肺部及其他器官,导致慢性呼吸道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化学上,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诱发过氧化反应等,增加人体罹患多种疾病的风险。而食物经过胃肠消化,变成小分子被吸收进入血液,无法起到排“烟毒”的作用。  有些人会说,有一些植物的提取物(茶叶等)中含有各种抗氧化成分,能对吸烟导致的人体过氧化状态,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肖丹认为,从这一角度来看,喝茶或者食用某些植物的提取物,可能多少有些好处,但这种好处是有限的,且缺乏科学证据。  “总之,目前尚无充足的科学证据表明,吃某种食物能降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要想真正排‘烟毒’,只有戒烟一条路。”肖丹强调。 作者: 2021/06/01 15:50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