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健康
  • 明明科学喂养为何消化越来越差?宝宝喂养攻略来了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许尤佳  最近,有位家长求助,说一直严格按照“七分饱”、常消积的方法,给宝宝呵护脾胃,但是为什么宝宝脾胃却越来越敏感,整体消化功能越来越弱呢?之前宝宝每餐都吃得肚子圆滚滚,胃口也很好。自从顾护消化以来,为了追求健康的舌苔和大便,遵循“吃少”的原则,每餐食物不断减少,宝宝喊饿也不给多吃,就是怕吃撑。这导致现在稍微多吃两块肉,宝宝都会立即积食积热,而且瘦弱,脸色差,身高体重均不达标,抵抗力弱,每个月都因为呼吸道疾病跑医院。  我经常强调,顾护好孩子的脾胃消化,是养育孩子的重中之重。不过,任何喂养方法都要用对,我最担心的恰恰是对育儿方法“半桶水”的家长,一知半解,走了弯路而不自知。在常推荐的“儿童喂养三步走”中,家长究竟最容易在哪些方面出错?我们今天来一一查漏补缺。  ①少吃,不等于不断减少食物  吃饭是获得人体精气血津的重要途径,为生长发育提供“动力原油”。有的家长可能会因为我总说不要给宝宝吃撑,就有些矫枉过正了,不断给宝宝日常饮食减少分量,甚至总是吃素,导致宝宝吃不饱。三分饥,七分饱的小儿喂养法自古有之,也确实是我常提倡的科学喂养法。但这里的“三分饥”,并非克扣宝宝营养的意思。  如果减少食量后,宝宝出现哭闹喊饿,脸色苍白、萎黄、无华,生长发育延缓,身高体重不达标等,这就是宝宝一种警告信号,即目前摄入的营养可能不足以支撑TA的日常所需,喂养需要重新调整。中医十分讲究平衡、和谐,如果一个中医保健法给宝宝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副作用,那肯定是哪里做错了。  真正正确的“七分饱”做法,应该是给宝宝少食多餐,做到食物品种多、每种分量少,注意食物性味,尽量少吃寒凉的食物。这种喂养方法,其实和现代营养学也是相契合的。  那为什么文章开头那个家长的宝宝,没注意饮食的时候顿顿吃得香,顾护脾胃后反而越吃越少?原因有两点:  1.“小儿无知,见物即爱,岂能节之?”  宝宝之前的“胃口好”,餐餐吃得肚儿圆,其实是有隐患的。餐餐吃撑,宝宝的脾胃肯定是受损的。后来宝宝体质弱、常生病,都和之前的积食有直接关系。  2.顾护脾胃的细节出错了  家长有可能错误理解了“七分饱”的意思。维持宝宝脏腑运转的正气,需要靠食物供给。总是越吃越少的话,也会营养不良。  ②舌苔也有一点滞后性  我们常说舌苔是反映脾胃健康的晴雨表。很多家长奉“舌苔”为喂养风向标,舌苔稍稍变厚,就立刻调整饮食、甚至马上就用消食导滞的药。但是,有些家长反应宝宝消食后过一段时间舌苔又厚了,实在摸不到舌苔规律,不知如何调理。  需要注意,宝宝的舌苔信息是会稍微滞后的。比如,宝宝昨天舌苔干净,今天突然有些白厚,有可能是昨天甚至前天的喂养都过量了,不只是今天的喂养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耐心记录宝宝每天的饮食状况,一有积食,首先及时反思。  ① 是食物量过多了?是否需要减量?是否变成少吃多餐?  ② 是不是这两天吃的某一类食物不好消化,宝宝这个年龄段需要暂时避开?  不是只有不断减量这一个选择。如果要选择暂时减量,当宝宝的消化恢复正常后,就应该循序渐进地加量,恢复营养。  吃撑就是积食吗?还有不少家长会把吃撑和积食混为一谈。有的宝宝脾胃的自我恢复能力较强,偶尔一餐吃撑,只要运动一下、下一餐饮食清淡点,就能恢复。但有的宝宝脾胃功能较弱,连续吃撑,就会转变成积食。  其实,如果日常喂养做好“七分饱”,宝宝吃撑的机会就会少一些;偶尔吃撑的情况下,其实是不需要立即用药物来消食导滞的。为何消食导滞用药一定要这么慎重呢?  ③消积药材用得不对  常有家长问询,中医里“破气”“泄气”是什么意思。可以这样理解:消食导滞是借助外力帮助宝宝把体内多出来的积食消减掉。如果用得不对,“外力”在消减废料垃圾的同时,容易损伤到我们自己本身。因此,我也常强调,即使三星汤十分温和,也不能当成日常茶饮,没事就给宝宝喝。   甚至还有非常损害宝宝身体健康的恶性循环:宝宝积食——用错消食导滞药——身体泄气——脾胃虚弱——更易积食——用更猛的消食导滞药——身体泄气——脾胃严重受损……这需要及时就医调理。  通常来讲,只要家长在喂养上做足功课,三星汤足以对应宝宝偶尔的积食。如果家长发现三星汤效果不大,甚至加了料的祛湿四星汤、五星汤的效果都不明显,很有可能是宝宝湿气严重、宝宝气虚严重、宝宝气阴两虚等。这些情况,家长辨识起来有一定难度,也建议尽早找医生,别耽搁。若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让原本正确的喂养方式功亏一篑,甚至反而更伤宝宝身体,就太不值得了!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20/07/07 15:33
  • 功能饮料真的有特效吗?青少年千万要小心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刘子若  炎炎夏日,冰凉饮品受到追捧,但是在饮料区有这样一类产品隐藏风险,那就是功能饮料。很多功能饮料的广告吹嘘自己可以补充各种微量元素,或是在运动后能够迅速恢复体力。越来越多青少年被其口感、包装、宣传而吸引,出现过量或不正确饮用功能性饮料。殊不知,这类饮品只适用于成年人大量运动后喝,青少年使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功能饮料一般是在水里加入了维生素、葡糖糖、矿物质、电解质、功能性脂肪酸,还有咖啡因、牛磺酸等成分的调味饮料。它包括运动饮料、能量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有保健作用的饮料。功能饮料中的电解质可以调节体液平衡,几乎所有的功能饮料都含有糖肽键,目的是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加快运动后恢复。  在没有补充需要的情况下使用功能饮料,特别是糖类、牛磺酸、咖啡因等成分,对老年人、儿童和患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甚至有危害。而氨基酸、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日常饮食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如果补充过多,反而会造成不良反应。有的功能性饮料还含有钠和钾,对室内办公为主的白领和没有大量流汗的普通人而言,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盲目乱补,反而适得其反。  功能饮料中含有的咖啡因,对青少年和儿童带来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的。大量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品会对神经、心血管系统产生危害。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1、影响儿童睡眠。不少青少年为追求“提神”的效果而饮用含咖啡因的功能饮料,容易引发失眠、减少深度睡眠时间,进而影响青少年睡眠质量。  2、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生理影响。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过量或空腹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会摄入过多咖啡因,使神经系统中毒。并且,功能饮料中的咖啡因会引起过度兴奋,降低机体的神经系统认知功能,进而导致危险行为的发生。  3、对心血管产生危害。有研究表明,过量饮用功能饮料会使青少年心律失常,这是由于在功能饮料中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导致的。  4、引发头痛。摄入高浓度咖啡因可能会使其患上慢性头痛。  家长和孩子都应该警惕,选购时一定要注意查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别再为了追求时尚而过量长期饮用功能饮料了。  本文由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国家一级营养师吴建平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20/07/06 09:44
  • 暑天吃薯阳气清补!给宝宝这样吃薯不胀气通便秘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许尤佳  一说到薯,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冬天吃的烤红薯。宝宝早餐吃上一个半个,浑身暖洋洋的,走出家门也不惧寒冷。薯类食物普遍能补中焦脾土,确实适合冬天补益。但其实,夏天比冬天更适合给宝宝吃薯。“暑天吃薯”,可不是随便说的。  常见的早中品薯类在芒种播种,8月份成熟。而市面上时兴的新品种小香薯、小蜜薯,通常6、7月份就能丰收了。给宝宝吃这些月份的新薯,薯里有来自大地的滋养,能使身体的阳气充盈起来。  给宝宝吃薯  从脾胃到肠道,细腻清补  薯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  家长多给宝宝吃薯,主要是因为薯类食物好消化,宝宝吃了大便顺畅。薯类还属于粗粮,可以时不时代替精米细面,丰富宝宝摄入的营养——薯类的赖氨酸比大米、面粉高得多,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纲目拾遗》中称,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  宝宝夏天出汗多,津液流失大,身体里的阳气浮于肌表,容易气随汗泄。所以宝宝容易蔫蔫的,脸色不好。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宝宝在夏天脾胃消化也容易不好。吃薯类食物能起到的补中益气效果,不像冬天吃羊肉那样大补,更不像吃人参鹿茸那样峻补。  薯类质地细腻软糯,内含丰富的淀粉、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铁、钙等多种营养物质。宝宝吃进肚,在补充营养的同时,也不会给脾胃添负担。经过肠道的时候,其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还能带动肠道蠕动,宝宝不容易便秘,更不易积食。整体气机也能轻盈运转。所以,薯类的补,属于清补、温补,最适合夏天精神不好、稍有气虚的宝宝。  薯类品种那么多  选口味,更要看功效  大家常见的薯类食品,有红薯、白薯、紫薯几种。还有常被忽略的薯蓣——也就是山药。几种薯类的功效差不多,只存在细微区别。选薯的时候,可以考虑宝宝的口味:  红薯(番薯)  ——糖分高,口感好,宝宝一般爱吃。但要注意控制量。  白薯  ——口感稍干,生津润肺功效最好。但其中淀粉含量高,吃多了容易胀气。  紫薯  ——清甜可口,便秘宝宝首选。养心护肝的功效也比较突出。  山药则特殊一点:  山药  ——健脾益气,平补脾阴。但有收涩功效,不适合便秘宝宝服用。  宝宝夏天吃薯,需要注意不要像冬天那样烤着吃,容易越吃越燥。夏天应该“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随息居饮食谱》)。也就是说,煮着吃最好。  红薯、白薯  宝宝吃红薯也不宜吃太多,建议切小块,和黄糖一起熬煮成夏日糖水。我们说过,夏天吃姜补阳气,红薯“煮时加生姜一片,调中与姜枣同功”(《纲目拾遗》。手脚冰凉的宝宝可以常喝红薯糖水。  材料:红薯250g(约1个),生姜、黄糖少量。  做法:红薯切块,生姜切丝或切片,约1~2片;红薯入锅,加约5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放入姜丝或姜片,煮3分钟后放黄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脾益气,宽肠通便,活血驱寒。  适用年龄:2岁以上宝宝适量服用。蚕豆病宝宝可服。  由于红薯和白薯都不宜多吃,上面的红薯糖水也可由100g红薯、100g白薯熬制成双薯糖水。  紫薯  紫薯尤其适合煮成粥,给便秘的宝宝食用。  通便紫薯粥  材料:紫薯200g,大米100g,燕麦50g,瘦肉碎50g。  做法:大米、燕麦洗净,下锅,加约5碗水,大火烧开后加入切块紫薯,煮约40分钟至大米稀烂;调大火后加入瘦肉碎,煮熟后即可食用。  便秘宝宝1周可吃1~3次。  功效:健脾通便。  适用年龄:2岁以上宝宝对证可服。蚕豆病可服。  山药  山药的药用价值虽然比白术稍低一些, 但偶尔给宝宝吃些山药糖水作为食疗,可以温和地补脾胃。  胡萝卜山药糖水  材料:胡萝卜250g,山药250g,黄糖适量。  做法:胡萝卜、山药切成小块,下锅,加约5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加黄糖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助消化。  适用年龄:2岁以上宝宝适量服用。蚕豆病宝宝可服。  注意宝宝喝完糖水后,可以稍微吃几块薯,如果感觉有饱腹感,就不要再吃了。  至于那种很甜的、烤到流蜜的小蜜薯,只要控制好量,少食也是可以的。  一吃薯就胀气怎么办?  消化好时再吃!  《纲目拾遗》有说: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薯类食品本来吃多了就容易产生气体,导致肚子胀。如果本身就消化不良、中焦被废料、垃圾堵塞的宝宝,则不宜吃薯。  薯类是通气的,宝宝一吃番薯就容易放屁,会不会有点耗气,反而补不了阳气呢?其实,宝宝吃薯放屁,是腑气通畅的表现,排出的气体是无用的废气,不会损耗自身的阳气。极少数气虚宝宝,如果吃薯类过量,积食了,结合入腹的其它食物产生过多气体,频繁放屁的同时,脾胃重新恢复正常运转会耗气。宝宝会因为积食而更加虚弱,和吃薯本身没有关系。等宝宝消化好了,还能继续吃薯,但一定要控制量。  所以,建议容易积食的宝宝,不能每天吃薯,可以隔2~3天吃1次。每次的量,可以择半个到1个入粥、做糖水,或做成更好消化的薯泥。薯类食物少食补中,过量伤脾胃。不仅吃薯如此,给宝宝喂养更要遵循适量原则。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20/07/06 09:42
  • 喝茶、喝红酒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别被“偏方”骗了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刘子若、李子仪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养生被提上日程,心血管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当前,对于心血管疾病的科普仍处于薄弱环节,各种“偏方”、谣言左右着人们的健康选择,甚至会耽误治疗时机。  谨慎应对,正确看待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强调时间的重要性,既需要及早发现、及早干预,也需要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心肌梗死,心脏缺血超过20分钟就开始坏死,6小时大概80%的心肌已经坏死。所以,遇到心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但即使患有心血管疾病也不必过度担心,正确看待疾病也是治疗的一部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曾提出心血管疾病的五大处方,包括营养处方、运动处方、药物处方、戒烟处方和心理处方。因此,放松心态、遵从医嘱、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对于心血管疾病康复至关重要。  关于心血管疾病脏病的谣言与误区  1. 睡眠姿势并不会造成心血管疾病。  人睡眠过程中体位是不断变化的,并没有一直保持一个姿势睡觉。而且,任何体位长时间都不利于人体循环。对于体位的纠结,只会徒增焦虑情绪。  2. 心血管疾病没有“特效药”,健康多元膳食是关键。  尽管从营养学上看,绿茶有抗氧化功效,对于血管有一定益处,但人体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心血管与诸多脏器相连接。单靠一种食物的摄取很难保证心血管的健康,保持膳食的多样化,促进多种元素的吸收更重要。  此外,虽然有研究表明红酒的摄入一定条件下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病,但同样也证明了其摄入与患癌机率成正比。因此,并不鼓励将酒精摄入作为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案。  3. 遇到心脏病发作,拨打120急救是首要任务。  从医学的角度上看,“掐人中”针对的是晕厥的人群,通过强烈的痛感,进而促进患者苏醒,但对于心血管疾病发作的人,外部刺激是无效的。如果仅是心脏疼痛,可通过服用硝酸甘油、保心丸等缓解;如果是心肌梗死,首先应呼叫120急救,其次为患者寻找找一个舒适的姿势,以减轻心脏的消耗。  受访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达医晓护“心”欣向荣杂志主编崔松  作者: 2020/07/03 11:00
  • 安全买菜图鉴|买菜时怎么防止感染新冠病毒? 有来医生   烟火气息浓厚的菜市场人流较大,空气流通缓慢,在疫情再次抬头的情况下,市民外出采购时该如何保障自身安全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侯凤琴为您支招,一定要仔细聆听/阅读哦!    侯凤琴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疾病科  1. 做好个人防护。在外出采购之前,首先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必要时可以带一双一次性手套。  2. 错峰采购。建议大家尽量避开早高峰买菜期,挑选人流少的时候去,避免人多造成交叉感染。  3. 找准目标。买菜之前先想好要买什么,到地方后直奔目标,尽量避免闲逛闲谈。在买菜过程中,尽可能不抖动蔬菜,以防新冠病毒在空气中漂浮。  4. 网上购买。现在快递、外卖都比较方便,建议在网上购买,以减少接触机会、降低感染风险。  新冠病毒若沉降在蔬菜表面,有潜在感染人的风险。  用手摸了蔬菜后,如果不洗手,摸了眼睛或鼻子,就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  如抖动蔬菜,病毒也有可能漂浮到空气中。  所以,买完蔬菜之后,尽可能别抖动。  回到家后,可以把蔬菜放置在阳台几个小时,  或者把蔬菜放到水里泡一段时间,  然后再用清水长时间冲洗蔬菜。  做菜时要尽可能地做熟,不要生吃。  新冠病毒若沉降在水果表面,也有潜在感染人的风险。  买回来的水果,尽可能先放一段时间;  吃之前先用清水泡一段时间,  再用流动的清水长时间冲洗,  这样相对来说就会更安全一些。      刘朝阳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呼吸内科  蔬菜水果虽然有潜在感染人的风险,但大家不要过于惊慌。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刘朝阳介绍,一般情况下,蔬菜水果被污染的可能性很小,但若在采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员参与,感染者咳嗽、打喷嚏的飞沫可能沉降在蔬菜表面,或通过手部接触传递病毒。但这种可能性对全国多数疫情较轻的地区而言风险较低。  新冠病毒的特点是耐冷怕热,尤其对热敏感。在56℃的环境下,30分钟即可灭活,而沸水或者炒菜的温度往往达到了100℃甚至更高,病毒立刻就被杀死了。因此,高温烹饪一般即可消灭病毒,无需过于担心。  此外,一些本身带有果皮的水果,如橘子、香蕉等,表皮就是很好的天然防护层,能够隔绝病毒的入侵。苹果、鸭梨等无表皮水果,在食用前最好削去果皮,用清水清洗干净以后再食用,同样可以保证食用的安全性。 作者: 2020/07/03 10:51
  • 冬病夏治宝宝适用吗?用这3种食物巧搭配驱阴寒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许尤佳  宝宝冬天养得好,注意合理进补,春天就会少生病,夏天就能窜得高。夏天如果顺应季节,养育得法,冬天就能少生病。一年四季的儿童保健,其实是相辅相成、有连续性、有因果关系的。现在正值夏季,我们可以讲讲中医“冬病夏治”的保健理念,脏腑稚嫩、体质虚寒的宝宝尤其适用。  冬天的病为何夏天能治?  冬天主阴,夏天主阳。冬病之所以能夏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宝宝的身体相当于一个储蓄阳气的小银行。在阳气充足的夏天,先蓄满能量,等到了秋天才比较容易收敛阳气。寒冷的冬天做好养藏,宝宝就不至于那么体弱多病,因为体内还有阳气的储备。尤其像哮喘、咳嗽、呼吸道感染、虚人感冒、脾虚积食等儿童常见病,本就是由于宝宝阳气弱、体质虚寒,加上秋冬外界环境阴盛阳衰导致的。冬病夏治,其实也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温补阳气的契机在夏天  大自然中的阳气来自太阳散发的热量,随季节升、浮、降、沉循环。每年的长夏,进入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天地在这个时节提供了最有利于人体补充阳气的环境。为何宝宝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在夏天阳气充足的季节也常常犯病?就是因为人体的阳气都发散到体表,体内的阳气就容易虚。如果宝宝总是外出在太阳下跑跳,汗出得多了,阳气也会随之流泻。即使动则生阳,但补的没有流失的多,宝宝也会越来越虚弱。  所以,找到“向体内吹阳气”的正确方法,才能真正夏补阳,冬少病。  夏日宝宝补阳:三伏贴、艾灸、暖宝宝  想要帮宝宝在夏天温补阳气,不能像冬天那样大补。我们介绍过冬天如何吃羊肉补虚。但夏天脾胃是接纳不了这种厚腻食补的,至于人参、鹿茸这种峻补之物,更不适合宝宝。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三伏天帮宝宝贴三伏贴。用灸的热力,在相应的穴位上,打开人身穴道的门户,经皮肤贴敷补入阳热之药,充盈阳气,最为事半功倍。  除了三伏贴,现在可以着手去做的,是帮宝宝艾灸。如果觉得艾灸比较难,还有简单点的方法,即睡前可以在宝宝的肚脐、后颈大椎穴位置贴暖宝宝。注意要隔着衣服贴,避免烫伤。  还有一种更天然的方法,就是晒太阳。早上9~10点、下午4~5点,太阳不太强烈、无风无雨的时候,带宝宝出门晒晒后背、头顶、脚丫。注意不要让宝宝过于兴奋、跑跳、大汗淋漓。  3种食物驱阴寒,把阳气吃进小肚子  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从现在起,可以给宝宝吃点略辛温的食物了。我们之前说过,夏天给宝宝炒菜,可以适量加些葱姜蒜。注意选姜时老姜偏辣,下锅炒菜的时候一定要放少量。嫩姜味道平和一些,可以在宝宝消化好时烹煮嫩姜炒牛肉,只吃牛肉不吃姜。给宝宝煮豆浆,蒸鸡蛋羹,煮粥,也可以加姜温补。  姜汁豆浆  材料:生姜片5g,黄豆50g。  做法:黄豆浸泡8小时,洗净沥干水分,倒入豆浆机、加入姜片,注入适量清水后打成豆浆;滤渣后即可用少量糖调味饮用。  功效:驱寒温阳、开胃健脾、温补气血。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可服。蚕豆病宝宝可服。  姜汁红糖水  材料:生姜片5g,红糖5g。  做法:材料入杯,开水泡10分钟后,放温,分次服用,1周1次。  功效:驱寒温阳、开胃健脾、温补气血。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可服。蚕豆病宝宝可服。  红糖+红枣+粥  宝宝着凉时,喝一碗红糖水可以较快发汗驱寒。  注意红糖相对燥,不是虚寒体质很明显的宝宝,不建议经常喝。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但不建议宝宝像大人那样把红枣当零食吃——会过补。红枣搭配粥服用恰到好处。  粥也是夏天温补的好食物。李时珍认为“粥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但宝宝也不宜餐餐吃粥,容易消化不良。隔几天一食,不仅好消化,更能较好融合各类食材,比较好地健脾、温补。  糯米红枣红糖粥  材料:糯米30g,去核红枣2枚。  做法:糯米、红枣下锅,加约5碗水,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煎煮1小时,放入红糖调味后分次服用。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无病痛、消化好时食用。  预防冬季常犯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吃白果山药红糖粥。  白果山药红糖粥  材料:白果5个,山药20g,红糖5g,大米30g  做法:白果去壳去膜,清水浸泡30分钟;材料下锅,加约3碗水,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煎煮1小时,放入红糖调味后分次服用,只吃粥水,不吃渣。  功效:补中益气,消暑祛湿,健脾敛肺。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无病痛、消化好时食用。  宝宝有热,先清热后补阳  无论是艾灸还是温补阳气的食疗方,即使再温和,也是偏温、偏燥的。宝宝如果有热证,就不适合用这些方法补阳气了,要先对证清热。  可以这样快速判断:有热证的宝宝,常有草莓舌+手心发热的症状。  如果宝宝常常想喝水,还爱喝冰水,有嘴唇干燥、皮肤干燥等缺水表现,多是出汗过多、阴津匮乏导致的热。要补津液。  如果宝宝有口气,大便、睡眠不正常,多是积食过久导致的热,要清积食。  如果宝宝表面有热,但肚子、脚丫冰冰凉,还常腹泻,多是上热下寒或外热内寒,调理起来比较复杂,建议按医生指导调理。  等热证消了,再帮宝宝温补阳气。感冒、发烧、消化不良等小病小痛时,不能温补。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20/07/03 10:47
  • Ⅱ型糖尿病患者怎么吃?这份食谱请收好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李响  民以食为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食疗也成为了医生的好助手。这份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准备的超详细饮食指南,一起看看吧!  饮食治疗是Ⅱ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科学均衡的糖尿病饮食能够使血糖/血脂等指标接近正常生理水平、提供符合生理需要的各种营养,改善健康状况(各种不同人群)、纠正代谢紊乱、预防和治疗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防止和延缓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神经系统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给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八大饮食建议:  1、合理控制能量的摄入:通过测体重可评价总能量摄入是否合理。建议每周称1次体重,并根据体重调整食物摄入量和运动量,肥胖者应逐渐减少能量摄入并注意增加运动,使体重逐渐下降至正常标准的5%左右。  2、坚持平衡膳食:每天均衡选择主食类、蔬果类、肉蛋奶类、豆类、油脂类。  3、主食要适量: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0%,以粗粮、米面及薯类为主,避免食用单糖类,如糖果、炼乳、蜂蜜、甜饮料、蛋卷、加糖罐头、中西式甜点心等。  4、限制脂肪摄入:少食或不食鸡鸭皮、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蟹黄、虾卵、鱼卵芝麻酱、汉堡、硬果类如花生、瓜子、核桃等。  5、每天食入适量优质蛋白质食物:牛奶、蛋类、瘦牛肉、禽肉及鱼、虾等海产品、大豆制品如豆腐干、豆腐、豆浆等。  6、清淡少盐:控制盐量6g/天,高血压患者3g/天,不食咸菜、腌制食物、豆腐乳、芝麻酱等富含盐的食物。  7、烹调方法宜蒸、煮、炖、拌、汆,减少过多烹调用油,减少炒、烧方式,不宜煎、炸。最好使用植物油,每天控制在30g(3汤勺)。  8、合理安排餐次,规律一日三餐~五餐,定时定量。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本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营养师李响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20/07/02 10:13
  • 宝宝早餐如何“花式”搭配?照着这篇做营养又美味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许尤佳  “早餐吃得像皇帝”,是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饮食养生要诀。好好吃早饭,对于孩子来说尤其重要。但是这个“好好吃”,是指多吃点、吃饱点,还是指吃多样呢?是经常换花样,还是只挑最有营养的那几样吃呢?  怎么安排宝宝的早餐,确实是门学问。前段时间“孩子早餐别吃粥”的论调,也引起了家长们的大讨论。我们家长群很多人都来问我:不是说粥能润肠道,对消化好吗?为什么被说没营养?到底宝宝早餐能不能吃粥,该吃什么粥,怎么吃才对?其实,“孩子早餐别吃粥”这个观点也是有上下文的。专家指的是疫情期间要重点增强孩子抵抗力,只吃纯素的稀粥、白粥营养不够。这么说也没错。我常建议家长给宝宝煮稀粥、白粥吃,是强调在宝宝有积食,或大病初愈、消化系统需要自我修复的前提下吃。而随着脾胃恢复,稀粥需要慢慢调整成青菜粥、瘦肉粥、烂面条,直到正常饮食。  关于体质健康宝宝的日常早餐,我的建议是:早餐应该吃得花样多,有营养。今天就来教教家长们,如何给宝宝安排花式早餐。  宝宝早餐大前提:丰富、控量、耐饱  我主张宝宝的早餐种类要丰富多样,但是量要少。举两个错误示范,这两种情况都不好:宝宝每天早上都吃鸡蛋面条,顿顿吃得饱,但营养太单一;宝宝每天吃得很丰盛,量和成人一样多,很容易积食“热气”。我们常说宝宝每餐七分饱刚刚好。其实,对于一上午在幼儿园或学校、中间没有加餐的孩子来说,早餐稍微吃饱一点没关系,消化系统可以有一整天的时间来消化。不过,如果早餐吃得饱,午餐也吃得好,那么回家吃的晚餐就要吃少、吃清淡,更要控制量。这三餐之间如何平衡,需要家长根据宝宝的消化情况灵活调整。  我曾见过来问诊的家长长期调理宝宝脾胃不得法,最后找到根源:宝宝中午在幼儿园总是吃很多肉和米饭,下午还有糖水、水果,放学后爷爷奶奶怕宝宝饿,还会偷偷喂小零食,晚餐再来一顿丰盛的。这样积食当然好不了。绝大多数的宝宝看到好吃的、喜欢吃的就会多吃,不懂控制。大人在量的把握上非常重要。  粥粉面饭蛋奶肉该怎么给宝宝安排?  今天我们提供的早餐指引,大前提都是宝宝消化好、无病痛。如果宝宝有积食、生病了,吃法是需要在此基础上减少、换素,遵医嘱灵活调整的。  1.粥  粥本身其实十分适合早餐食用,能温和地滋润脾胃,唤醒宝宝的消化系统。担心白粥没有营养的话,可以在粥内加入蔬菜、肉类。而且我们推荐过很多顺应时节的应季食药材煲粥,能起到食补的作用。给宝宝喝粥,和喝汤一样,年龄小、消化系统稚嫩、比较容易积食的宝宝,粥可以煮稀烂一点。年龄稍大、新陈代谢旺盛的宝宝,在脾胃能承受的范围内,可以加稠一些,食材也可以多几样。  许尤佳教授推荐营养早餐粥  夏日山药小麦粥  材料:水发大米50g,水发小麦50g,山药30g。  做法:山药去皮切丁;锅内注约5碗水烧开,材料下锅,烧开后转小火煮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止渴消烦热,清热滋阴,滋补肝脾。  2.粉面  煮得稍微软烂一些的粉面,宝宝一般都爱吃,也好消化。有家长问是否能用高汤做底给宝宝煮粉面,味道比清水煮更好吃?我的回答是可以,但是一定要控制量。汤在熬制的时候已经含有大量营养在里面了,如果粉面的分量多,再搭配些蔬菜肉类,宝宝很可能吃一顿饱一天。而且,不要按照大人的量给宝宝煮粉面,而应按照年龄适量食用。可以买儿童面条,或者在容器上选择宝宝的小碗,一碗的量就够了。汤粉汤面是比较好的选择,加入适量蔬菜、肉类还能均衡阴阳。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说,一周吃1~2次炒面炒粉,也是可以的。  许尤佳教授推荐营养早餐粉面  西红柿鸡蛋河粉  材料:河粉50g,西红柿1个,鸡蛋1个。  做法:西红柿切片;锅内注清水烧开,倒入河粉,煮至熟软后盛出备用。另取炒锅,加油打鸡蛋后煎至成形,加入西红柿,翻炒后加水拌匀,稍煮片刻至其入味。加入河粉,撒葱花、食用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开胃,生津。  3.饭  早餐吃饭的宝宝可能比较少。不过有家长喜欢把头天晚上的剩饭拿来早上给宝宝做蛋炒饭吃。炒粉炒面能偶尔吃,炒饭当然也可以。但是年龄较小的宝宝最好不要吃炒饭,隔夜米饭炒后米粒偏硬,没那么好消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隔夜菜不宜“再加工”当早餐。偶尔吃一两餐,量不要大,还是可以的。  4.蛋  鸡蛋又便宜又营养,大小宝宝都能吃。但是,根据烹煮的方法不同,消化的难易程度也不同。3岁以下宝宝,鸡蛋羹更适合娇嫩的脾胃;3岁之后,可以试着吃一些炒鸡蛋。白煮蛋、茶叶蛋这种需要剥壳的蛋,营养价值最高,但也最难消化。一般来讲,不太建议学龄前宝宝吃这种蛋。一般一天1个鸡蛋就够了,但是也要注意,今天吃了鸡蛋,如果发现消化不好,第二天就需要调整,不建议再接着吃。总之要看前一天的消化情况如何再决定。  5.奶  很多孩子早上爱喝酸奶,但酸奶比较寒凉,不适合经常给孩子喝。夏天很热的时候,可以少喝一点放至常温的酸奶。给宝宝选早餐奶,建议选常温或微温的高钙奶、纯牛奶。对于还需要在早午之间、晚餐之后喝配方奶的宝宝,早餐奶可以用果汁、菜汤等替换。等到不怎么喝配方奶了,为了保证每日所需钙质4~6岁宝宝,每天最好摄入300~600ml的牛奶;6岁以上宝宝,每天要喝300ml左右的牛奶。还有很多家长纠结早餐给宝宝喝豆浆还是喝牛奶。其实两者各有所长,交替着喝对宝宝更有益。  6.肉  强调早餐品种丰富,和清淡并不冲突。给宝宝在早餐吃肉,要少量。比如,在煮粥粉面、炒饭的时候,可以加20g瘦肉碎。有家长时间比较充裕的,爱给宝宝早餐煎鱼排。不建议早餐吃滋腻肥厚的东西,煎炸物、大鱼大肉尽量少吃——油条、油饼,其实也不太适合宝宝早餐吃。  许教授小贴士  早餐营养如何“花式”搭配?  宝宝的早餐当然远不止上面几种。还有包子、饺子、面包、三明治、麦片,宝宝能吃吗?早餐的水果又要怎么吃呢?我常说,宝宝都是按需喂养,无法给出一个固定的食谱表,让家长照着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要保证膳食多样性,每日食物摄入应在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家长们可以按照以下的早餐原则,给宝宝烹煮花式早餐:干稀结合,搭配水果。  干的,就是我们说的粥粉面饭、面包、麦片等,烤红薯、蒸土豆、蒸玉米也算在内。稀的,包括牛奶、豆浆、鲜榨果汁、菜汤等。水果,以平性、当季水果为主。在这基础上,还要考虑实际,灵活搭配。比如:宝宝的主食吃麦片,里面已经加了牛奶和水果,但是少了肉蛋。这时就可以给宝宝煎一个鸡蛋、一根鸡肉肠来搭配。如果宝宝吃烤红薯作早餐,就可以搭配稀粥。这时,如果再喝牛奶豆浆,就过量了。  我们要记得,品种丰富,量要少。建议家长买有分隔区的儿童餐盘,而不是让宝宝直接用大人容量的碗,这样往往能很好地控制食量,也会让宝宝对吃饭有更多兴趣。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20/06/30 09:45
  • 爱吃红枣的人速看!这样吃红枣当心身体越来越差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胡燕琴 缪中荣参考文献:[1] 朱虎虎,玉苏甫·吐尔逊,斯坎德尔·白克力.新疆大枣的抗肿瘤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4):188-191.主审:首医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猫大夫医学漫画”供稿 作者: 2020/06/30 09:43
  • 12种常用食药材巧搭小补,帮宝宝安然度夏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许尤佳  最近我们介绍了很多夏天实用的保健食疗方,比如适合宝宝祛湿的儿童夏日三豆饮,但仅凭煮几碗汤汤水水,还不足以让宝宝安度整个夏天。今天,我们就来系统讲讲儿童夏季保健的总攻略。收下这篇“锦囊”,这个夏天,宝宝的身体就不会差了。  忌大补,南北方宝宝都要小心“上火”  我常说,儿童保健离不开对每一个季节特点的把控。我们在说具体可行的夏季保健方法之前,一定要先掌握夏季的气候特点,它有助于我们选择正确的养育方式。  “夏主长”,但不能峻补。夏天是万物孕育、成长并逐渐趋于成熟的季节。宝宝春季的时候是否养育得当,看夏天有没有蹿个,就知道了。不过,很多家长会误以为夏天既然“主长”,就要多补钙,多助长。其实,夏天又湿又热,阳气浮于肌表,身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处于空虚、虚寒状态,脾胃消化根本经不起峻补。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记住:夏天宝宝长高,更多是春天养育的反馈;夏天是所有季节里最不适合大补的;饮食喂养上不能给脾胃消化增添负担。  夏天热,会带来“火”。家长对“热”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温度上。不同的热会对宝宝的身体带来不同的火。  北方干燥炎热:肺火易燃  北方地区偏干燥,夏天一到,热邪与燥邪会同时影响宝宝,肺火很容易烧起来。很多北方地区的宝宝,夏天很容易呼吸道感染,干热的地域气候特点占了很大原因。因此,在呵护宝宝的总原则上,要以清热润肺为主。比如说,在宝宝体质不会过于寒凉的情况下,雪梨糖水可以适量喝。  南方湿热黏腻:心火、肝木不安宁  和北方地区相比,南方的夏天总是黏黏的。最近时不时有场雷阵雨,空气中湿度很大。暑湿上犯,宝宝的心火、肝木就容易过盛,脾胃也会更虚弱。具体可能表现在:春天肝火过旺导致的脾气大,到了夏天更严重;饮食上胃口不佳,比平时更难喂进饭。南方的宝宝要降火,是在呵护脾胃的同时平心火、生津液、解暑热。  有没有绝大多数宝宝都适用的安夏法呢?  夏季保健的5大心法  ① 减苦增辛,加点葱姜蒜。  夏天炎热,对宝宝的喂养就不能再像春天那样“减酸增甘”了,而应该顺应夏季气候特点,变为“减苦增辛”。  减苦,不仅仅是指味觉上的苦味食物,更多是“苦寒”的意思。夏天很多应季蔬果都比较寒凉,在给宝宝吃的时候,把控量非常重要。比如桑葚,宝宝吃的时候,精确到几天吃1次,1天吃几颗,其实是有必要的。再比如冬瓜、苦瓜,可以给宝宝偶尔吃,但不要每天吃,更不要几种寒凉食物轮换着吃,会很伤孩子的脾胃。  增辛,不等于无节制地给宝宝吃辛辣的东西。而是说在照顾宝宝脾胃消化的前提下,炒菜时适量加入葱姜蒜等味辛的调味料,达到养心护肺的功效,还能给夏天容易气随汗泻的宝宝养阳气。  总体而言,夏天给宝宝吃的菜肴要清淡爽口,油不要多放,量不可贪多。喂养可以遵循“吃辛护肺,吃炒暖脾胃,吃少量微凉的瓜果解暑”原则。  ② 正确吹空调,提防中阴暑  夏天家长都会注意避免宝宝出门暴晒跑跳,所以中暑的情况不太多。但宝宝贪凉吹空调、“中阴暑”的情况却很多。“中阴暑”是中医说法,指的是宝宝过度贪凉,常常吹电风扇、空调散热。空调温度过低,会让寒邪袭于肌表,毛孔一下子全闭塞,热闭于内、暑湿困于内而致病,出现类似“中暑”的症状:头昏脑涨、时寒时热、吐泻无汗。当然,不是说宝宝就完全不能吹空调、吹风扇,而是要注意风口不要对着宝宝吹,尤其头面部、天突穴、神阙穴、涌泉穴要顾护好。  穿衣上,反而要注意“防冻”,保证背暖、肚暖,出汗勤换衫。如果宝宝刚回家、大汗淋漓,要先在室温下给宝宝擦汗,最好平静下来,洗温水澡,更换干爽衣物。在有需要的情况下,比如晚上睡觉时,再酌情开空调。注意,即使家里开空调,也最好开窗透气。室内要加湿。  ③ 睡好子午觉,晴天缓行  我总是叮嘱家长,晚上9点就要让孩子上床,10点左右最好睡着,做到早睡早起。不过,夏天昼长夜短,宝宝睡觉稍晚一点也可以。让宝宝睡好“子午觉”十分重要,可以起到养心的作用。比如,夏天宝宝具体的作息可以这样安排:晚上9:30~10:00上床入睡;早上7:00左右起床;中午11:00~13:00睡1小时左右的午觉。  夏日如果要外出散步,注意不要选择阴天、雾霾天、刚下完雨以及空气太湿热的时候出门。天气晴朗的时候,上午10点左右、下午4~5点,可以带宝宝出门走走。  ④ 呵护情志,适量运动  比起夏季常见病,我更想提醒家长们关注宝宝的情志问题。夏季肝木、心火过亢,再加上被迫经历了超长“居家寒假”,复学后,孩子的情志很容易出现这些问题:过于兴奋,在校期间跑跳、疯玩;不适应上学节奏,注意力不集中,神游天外等。  所以,要呵护好孩子的情志,适当让宝宝外出“广步于庭”,做做运动是好的。适当出汗,能调和身体的阴阳平衡。对于返校的学生来说,家长可以开始教导保健要诀,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特别注意的是,戴着口罩大量运动会导致呼吸阻力加大,心肺负担加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缺氧、气胸等危急生命的情况,家长要和返校的孩子说明严重性。平时也可以煲安心莲子水等宁心安神的汤水给宝宝喝。  ⑤ 食药材煲水,解暑祛湿兼小补  夏天不适合大补,但顺应气候特点,用一些恰如其分的食疗保健,对身体很好。  夏季可以用用这些保健食药材:炒扁豆12g、干山药10g、太子参5g、麦冬5g、佛手8g、砂仁3g、五指毛桃15g、芡实8g、莲子8g、石斛5g、陈皮2g、炒薏米10g。  以上食药材灵活选择2~3味,搭配在一起,在宝宝消化好、没病痛时煲水、煲粥,或加50g瘦肉煲汤,能起到益气、健脾、养胃的不错功效。家长可以多尝试不同的搭配,找到宝宝最能接受的口味。  注意喝这些汤水时3岁以下宝宝1周1次,3岁以上宝宝1周2~3次。如果经常喝炎夏健脾方、儿童三豆饮等夏季食疗方,也要算在每周补益汤饮的次数之内,不要喝过量了。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20/06/29 10:51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