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健康
  • “谈糖色变”?糖尿病患者还能吃糖吗? 原创在糖尿病患者眼里,糖这个东西即使再美味,他们也不敢大快朵颐,因为害怕高血糖带来的各种危害。更有甚者可能还会“谈糖色变”,认为他们的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吃多了才得上的,不仅如此,在他们的观念里,得了糖尿病更不能吃半点含糖的东西。那么这种观点正确吗?按照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于康的话来说,迄今为止,并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表明吃糖多就会得糖尿病,这正如同不能认为不吃糖或少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一样[1]。我们知道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体内葡萄糖代谢紊乱所引起的。除胰岛功能不全会引起糖尿病外,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和内分泌因素等也会引起该病。比如患有胰腺、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等疾病时,均有可能引起糖尿病。吃糖与糖尿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简单地将糖与糖尿病扯上关系,这并不是科学,也没有科学依据。那么糖尿病患者还能吃糖(蔗糖或白糖)吗?在《谁说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中[2],作者提到,过去认为,蔗糖分子机构比较简单,比粮食中的淀粉消化吸收更迅速,所以餐后血糖升高得更明显,也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但是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蔗糖升高餐后血糖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强,在同等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条件下,其升餐后血糖的作用甚至还要比某些粮食慢一些。正是基于以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明确指出:糖尿病患者可以摄入少量的食糖,蔗糖提供的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0%。换句话说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糖的,只不过糖的摄入要控制,尤其像喝糖水或吃饭加糖这样的方式,应尽量避免。当然如果糖尿病患者本身特别爱吃糖,2010年《糖尿病天地:文摘刊》[3]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也可以用甜味剂代替糖。那么甜味剂是什么呢?什么东西才算得上是甜味剂呢?甜味剂其实是一大类食物,虽然它有甜味,但并不能提供能量或者说基本上不提供能量,像天然植物罗汉果、甜菊苷,还有一些化学合成的,比如糖精、阿斯巴甜等都属于甜味剂。虽说甜味剂可以代替糖,但这并不是说甜味剂想吃多少就可以吃多少,任何国家包括中国政府在内,对甜味剂的使用都是按照国家规定允许的品种和用量的范围内。消费者只有把食用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对他们来说才算是安全的。所以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这样的观点并不正确,大家其实不需放弃那些不必要的饮食禁忌。当然如果实在不放心,大家也可以在吃了甜食后,用血糖仪及时去检测血糖。 作者: 2022/01/11 16:39
  • 吃生姜去皮和不去皮,差别竟这么大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科普中国联合出品网友提问:我平时做饭时,喜欢放点生姜,而且我会习惯性去皮,但我老公说不去皮更好。听说去不去皮真的有讲究,说是跟性味有关。请问是真的吗?另外,生姜发芽了还能不能吃?“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有没有道理?没错!吃生姜时去不去皮,确实有一定的讲究。从中医角度来说,生姜味辛、性温,而生姜皮味辛、性味凉。所以,吃姜去不去皮,要看你做什么菜,还要看食用者的身体状态。一般情况下,烹饪时最好留皮,可以避免上火,这点在炎炎夏日尤为重要。但如果是脾胃虚寒的人,平时又喜欢吃一些绿豆、苦瓜、绿豆芽等寒凉食物,就应该将生姜去皮。还有,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肺炎、胃溃疡等患者不宜吃生姜,以免病情加重。至于发芽的生姜,其本身没有毒,只不过发芽后,姜本身的水分以及营养物质会慢慢减少,姜也会变得干瘪粗糙,风味下降。最后,关于“烂姜不烂味”的说法,这是不科学的。总之,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发芽的姜比较容易腐烂变质,而“烂姜”就更不能吃了。保存贴士:生姜不宜放冰箱保存,放在阴凉通风处就行了。温度太低或太高,生姜都容易腐烂。 作者: 2022/01/05 16:59
  • 才知道!这5种食物不能空腹吃,受伤的不仅仅是肠胃 原创王桂真一说起空腹不能吃什么?很多人会说出一大串食物。空腹的状态下,有些食物可以吃,但是有些食物却不建议您食用。这些不建议您空腹吃的食物,空腹食用后对于身体带来的危害比较多,希望您在了解食物名单后尽量避免空腹食用这些食物。1柿子柿子在中国人眼中带有美好的祝福,所谓的“柿柿如意”就来自于柿子的谐音。柿子在成熟之后,甜味十足,很多人也喜欢上了柿子。即使在寒冬腊月,也可以买到这种好吃的水果。只不过柿子中含有一定量的鞣酸,虽然成熟的柿子中鞣酸含量较低,但是口感脆甜的柿子中鞣酸的含量却较高,主要集中在柿子皮中。空腹状态下吃柿子,尤其是带皮食用柿子,这些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形成结石而影响身体健康。即使是饭后吃柿子,也要注意食用量,以免影响身体健康。2酒水酒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餐桌上总是离不开酒水的身影。有些人即使自己在家吃饭,也会小酌几口。但是很多人在喝酒的时候,胃处在空腹的状态下。这种做法不仅影响胃部健康,也更容易出现醉酒的情况。除了水,酒精也可以在胃里被吸收一部分。而在空腹的状态下,胃部对于酒精的吸收会更多。酒水冲刷胃壁,胃粘膜不断被酒精侵蚀,胃黏膜受损可能会引起胃溃疡甚至胃穿孔的发生。虽然再三提醒网友不要喝酒,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难以做到完全戒酒的情况。在不得不喝酒的时候,要记得先吃点主食再喝酒。主食中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能够促进酒精的排泄,减少酒精对于人体的危害。3荔枝荔枝是南方特有的水果,到了荔枝上市的季节,很多人难以抵挡荔枝带来的诱惑。但是在吃荔枝的时节,很多人却出现了“低血糖”。而这种 “低血糖”,其实就是空腹食用荔枝而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何空腹吃荔枝会出现这些问题?原因与荔枝中所含有的果糖有着重要的关系。荔枝之所以吃起来有较强的甜味,主要与果糖有关。果糖的甜度,远远高于蔗糖和葡萄糖。。虽然果糖也能充当能量物质,但是果糖并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它需要在肝脏中转化为葡萄糖以后才能被人体所利用,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也会消耗能量(葡萄糖)。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也远远低于饭后状态,这个时候再额外消耗葡萄糖,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4冷饮夏天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吃冷饮,吃完冷饮之后感觉浑身都舒坦。只不过冷饮虽然带来凉爽的感觉,却也有注意事项,空腹不能吃就是其中之一。在空腹状态下食用冷饮,会出现哪些不良后果呢?冷饮的特点之一就是温度较低,从冰柜中取出的冷饮一般都在零度之一,而我们身体的温度则在三十度以上。寒凉的食物,让嘴巴瞬间感觉到了丝丝冷意,但是在进入胃部之后,因其温度太低影响胃酸分泌和消化酶作用,降低胃部蠕动,造成胃动力不足,消化不良等问题。5咖啡早上起床后喝上一杯咖啡,很多人会感觉瞬间找到了神清气爽的状态。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有着提神醒脑的作用,可以让人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但是,喝咖啡也有时间,空腹状态下不宜饮用咖啡。咖啡因对于胃有较强的刺激性,也会让胃产生更多的胃酸,可能会引起胃出现反酸的情况。而且,如果在喝咖啡的时候加入糖,空腹状态下的糖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经常空腹喝咖啡,不仅胃病会找上门,肥胖也可能会找上门。早上起床后,记得以上食物不要空腹吃,可以先吃点其他食物垫垫肚子,再吃以上食物。空腹的饮食黑名单,记得收藏,也要转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避免身体健康受到不良影响。 作者: 2021/12/24 09:38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健康吃梨好处多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干燥的冬季,很多人喜欢食用甜润多汁的梨来滋润嘴唇和喉咙。民谚说:“一颗荔枝三把火,日食斤梨不为多”,足见人们对梨的喜爱。不过,因为梨子性凉,冷天吃梨容易让肠胃“不高兴”。如何更加健康地吃梨,不妨听听专家怎么说。为什么喝梨汤能“润肺止咳”梨的种类繁多,有通体光滑、果肉洁白如玉、似雪如霜的雪花梨,也有果皮粗糙、果实似球、酸甜适口的沙梨,还有梗部突起状似鸭头、清甜爽脆的鸭梨,也有形如圆柱、皮薄多汁、松脆甘甜的贡梨……梨的营养丰富,现代研究表明,每百克梨(指果肉)除含85%的水分外,还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有机酸。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成员阮光锋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梨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而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有助于改善视力。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它能促使皮肤、指甲、毛发的正常生长,预防和消除口角炎。冬天气候干燥,很多人出现咽干咳嗽的症状,因为相信梨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所以常常煮冰糖雪梨水来“对症治疗”。对此,阮光锋认为,现有的研究结果并没发现梨含有止咳、润肺效果的成分,吃梨或者喝梨汤能缓解因干燥引发的嗓子不舒服、咳嗽等症状,并不是因为梨有什么特殊的成分,只是因为补充了水分的结果。阮光锋进一步解释说,梨除了含有丰富的水分,还有较多的果糖和山梨醇,这两种糖可以快速吸收水分,再缓慢释放出去,让消化道黏膜可以湿润得更久一些,从而消除喉咙干燥的感觉。梨还是辅助减肥的佳品。权威资料显示,一个中等大小的梨只有100卡热量,但纤维的含量却可以达到5克左右,相当于人体每日纤维需求量的1/4。阮光锋解释说,大量的纤维容易使人产生饱腹感,从而控制饭量,减少人体对脂肪的摄入,同时,纤维还可以帮助肠胃减少对脂肪的吸收,从而起到减肥的作用。吃梨有哪些正确“打开方式”有人说每天早晚各吃一个梨有助于健康,也有人说梨性寒,生吃会肚子痛,容易导致腹泻,尤其体质虚寒、腹部冷痛者千万不能生吃。阮光锋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其实都不是吃梨的正确“打开方式”。有些人吃完梨会觉得不舒服,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有些品种的梨,果肉中有硬渣,口感比较粗糙。有些人消化不好,会觉得粗糙的膳食纤维不舒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天气冷了温度低,凉的水果会引起肠胃不适。这时候可以考虑少吃,或者将梨加热煮汤水之后再吃。而如果自己肠胃没有问题,生吃、凉吃都没有问题。梨在水果家族中的营养优势并不十分突出,只能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而且,梨个头大,小一点的也有200-300克,大一点的就一斤多了,加上糖分多,吃得太多对健康反而不好。而且一早一晚都只吃梨,显然也不符合我国膳食指南推荐的食物多样和适量原则。那么,梨到底该如何吃呢?阮光锋表示,可以参考以下几点:跟其他水果换着吃、混着吃。我国膳食指南建议大家要注意饮食多样性,争取每周吃的蔬菜水果至少有10种。水果不能只吃梨,可以跟苹果、冬枣、柿子、葡萄等混合,每种水果吃一点。吃梨要适量。建议成年人每天吃200~350克的新鲜水果。不同品种的梨,个头大小、单个重量差异很大。水果吃过量了,容易有糖分过量、能量过剩的问题。根据梨的大小控制自己的食量,不要吃太多就好,没有必要规定吃几个。不用太在意“什么时间吃”。吃水果并没有“一定要什么时候吃才好”的讲究,但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饭前吃水果或者正餐中间吃水果,比饱餐一顿后再额外吃个水果更好,既有利于控制热量避免发胖,也不容易让人肚子胀。梨的挑选储存有什么诀窍如何挑品质优良的梨,阮光锋提醒大家记好以下诀窍:掂重量。个头比较大的梨不仅果肉多,水分也充足。同时,买梨时可以把两个差不多的梨拿起来掂一下,比较重的梨水分含量比较多,吃起来更甜。而如果掂起来比较轻,说明梨的水分已经大量流失,这样的梨吃起来干巴巴的,没有甜味。捏软硬。买梨时可以摸摸梨的外皮,捏捏梨的软硬程度。如果梨比较硬,果肉比较紧实,那么这种梨就是水分含量多的新鲜的梨。如果摸起来外皮偏软,而且触感是软塌塌的,就说明这个梨已经放置很久,买回家后不能久放。保存好。买回家的梨如果包裹着白色泡沫网,一般不要将泡沫网去掉,直接将梨平铺着放到阴凉处保存,基本上可以保证一个星期不会腐坏。如果放到冰箱保存,首先要注意不要让梨碰到水,同时注意控制温度,最适宜的温度是零下1摄氏度到1摄氏度,最高不超过5摄氏度。相关链接糖尿病者慎食梨有些“科普”知识说梨也有公母之分,而梨的公母取决于梨脐(也就是梨底部的凹陷)的深浅。梨脐深且周围光滑整齐的是母梨,个大光滑,味佳汁多,口感好。而梨脐浅的是公梨,大多水少干涩。梨要挑母的,细腻多汁且甜。阮光锋认为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很靠谱:梨没有公梨、母梨之分,所谓公梨母梨并不是专业的生物学分类,而只是由花萼脱落与否而得名的俗称。花萼脱落,有凹陷的,通常被称为母梨;花萼宿存(不脱落),有凸起的,通常被称为公梨。梨的花萼脱落、宿存,是一种普遍现象,是由梨的品种特性决定的。比如库尔勒香梨的花萼通常既有脱落又有宿存,而苹果梨的花萼只有宿存,鸭梨、雪花梨的花萼则只表现为脱落,还有的梨花萼多数宿存少数脱落、或者多数脱落少数宿存。所以,即使有的梨恰巧是花萼脱落的甜,但并不是可以推而广之的“铁律”。梨虽然是佳果,但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频者,睡前少吃梨;如果吃凉的、冰的梨会感觉胃不舒服、拉肚子等人群,最好煮熟再吃,以防寒湿症状加重;梨含有糖量高,糖尿病者当慎食。 作者: 2021/12/17 11:09
  • 甜食摄入过量,危害可不只是让人发胖 来源:科学辟谣 流言:吃甜食多吃进去的热量会让人变胖,不过只要从别的地方想办法减掉就可以了。真相:吃太多甜食的不良后果,可不止是发胖。        奶茶、巧克力、雪糕、马卡龙……甜滋滋的味道,让很多人都无法拒绝。含糖的食物,不仅吃着口感甜蜜,就连心情都会跟着变“甜美”。图虫创意        但经常吃甜食的人身体可能会面临4个不好的变化。其中,第一个变化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联,而最后一个变化是很多人都不想看到的。那么,都是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变胖        甜食往往含糖量较高,配料中常包括白砂糖、蔗糖、红糖、冰糖、麦芽糖浆、蜂蜜等添加糖,热量也比较高。比如下图这样的一块甜点小蛋糕,热量就高达376千卡/100克。        温馨提示:用营养成分表中的千焦数据÷4.184,得到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千卡啦。比如下图这款就是1575千焦÷4.184≈376.4千卡。▲图:某品牌甜点蛋糕        还有很多人都爱吃的口感酥脆又很甜蜜的拿破仑,热量高达533千卡/100克,吃上100克就相当于一顿饭的热量了呢。▲图:某品牌拿破仑        如果有经常吃甜食的习惯,并且又没有增加运动去消耗多余的热量,难免会导致摄入的能量过剩,出现脂肪堆积,最终增加肥胖的风险。        而肥胖是会增加慢性病发病风险的,其中就包括糖尿病。《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中引用的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腰围分别≥85厘米和≥80厘米时,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腰围正常者的2~2.5倍。龋齿        大家都知道常吃糖易导致龋齿,这主要是因为甜食中的糖分会给口腔中的细菌提供“舒适”的生长繁殖环境,细菌和糖联起手来就会逐渐地把牙齿搞“垮”了,最后形成了龋齿。可别小看了龋齿,如果不及时治疗,进一步会形成龋洞,到时候遇到酸、甜、冷、热的美食都只能看看或者闻闻了,如果进嘴那就是个“刺激”,疼痛感会十分明显,更严重的还会导致牙齿丧失,咀嚼困难,从而影响进食。        另外,龋齿并不是小孩子的专利,成年人也是会龋齿的哦!图虫创意        根据我国《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3岁、4岁、5岁年龄组的乳牙患龋率分别为50.8%、63.6%、71.9%;12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为38.5%;15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为44.4%;35-44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为89.0%;55-64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95.6%;65-74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98.0%。        由此可见,成年人的龋齿患病率要高于未成年人,年龄越大龋齿的患病率就越高。所以,成年人的牙齿健康问题更应该提起重视。        另外,牙疼起来真的很要命!长痘        有研究表明,高GI的食物可能跟痤疮有关。[4、5]而这里的高GI食物,指的是吃下去后人的血糖更容易大幅升高的食物,很多高糖食物都有这样的特点。在《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中饮食方面也有提到预防痤疮得限制高糖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痤疮的发生。图虫创意         而甜食中的糖,GI都是比较高的,比如葡萄糖、绵白糖、胶质软糖、蜂蜜的GI分别是100、84、80、73,妥妥的都属于高GI食物。而很多人喝咖啡的时候经常会放的方糖GI也不低,为65,属于中GI食物。[6]        也就是说,甜食吃的多了,确实会容易长痘哦!要想减少皮肤长痘,那就得尽量降低饮食的GI。怎么降低呢?        有些食物单独食用GI会比较高,但如果当餐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GI就会降低。比如馒头的GI为82~88,属于高GI的食物,而搭配了芹菜炒鸡蛋或酱牛肉一起吃,GI就会降低为49,进入了低GI的范围,这可比单独吃馒头餐后血糖要平稳的多。[6]        所以除了少吃糖以外,还得注意:主食粗细搭配,比如做杂粮杂豆饭、杂粮馒头;多吃新鲜蔬菜,每天保证300~500g,相当于平均到每餐为1~2拳头大小的量(做熟后);每顿正餐都搭配适量的蛋白,比如肉、蛋、奶、豆。这样的搭配有利于增强饱腹感,也利于延缓餐后血糖上升,同时也要注意少吃含有添加糖的糕点、甜饮料。皮肤变差        甜食吃得多,会加速皮肤的老化进程。        葡萄糖、果糖等,能和体内的DNA、脂肪、蛋白经过一系列的反应生成糖基化终产物(AGEs) ,而AGEs能损伤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加速皮肤的衰老。        所以甜食吃的越多,就越容易皮肤衰老。要想保持年轻貌美,还真得注意少吃糖!        最后总结一下,过多的摄入糖对身体健康有害,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克/天以内,相当于5块左右喝咖啡用的方糖。但如果实在摆脱不了“甜蜜的诱惑”,那就尝试用代糖吧,比如赤藓糖醇、木糖醇、罗汉果甜苷等,但也要注意别多吃。        就算是为了好身材、不牙疼、年轻貌美,大家也要注意少吃糖哦!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 作者: 2021/12/14 15:38
  • 如何正确认识和选择保健食品? 来源:羊城晚报对于正确认知和科学选择保健食品,消费者应该掌握哪些小技巧?  首先,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代替其他食品,要坚持正常饮食。  其次,保健食品适用于特定人群,具有调节机体、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保健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目前国家法定允许声称的保健功能共有27种,包括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增加骨密度、辅助降血压等。同时,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素补充剂也纳入保健食品管理。  因此,消费者要依据自身情况选择保健食品,选购时要详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看看自身是不是该产品的“适宜人群”或“不适宜人群”,保健功能是否适合自身需求,切勿选择声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保健食品。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儿童、孕妇、乳母要谨慎选择,根据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科学合理选用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  “蓝帽子”标识是保健食品统一的专有标识。只有获得国家注册批准,或通过各省市场监管部门备案的保健食品,才能在产品标签上使用“蓝帽子”标识。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认准“蓝帽子”标识;同时,要查看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及其生产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可到企业所在地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网站查询确认其合法性;消费者应到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商场、超市、药店购买保健食品,不可轻信推销人员的口头宣传。购买后记得索要购物小票或发票,若质量有问题,购物凭证是投诉、索赔、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凭据。  保健食品一般都是较长期食用才能达到保健的目的,消费者不要被虚假广告欺骗,只要见到“疗效”“速效”字眼就要提高警惕;个别保健食品在宣传促销时,以患者“亲身经历”介绍产品功效、宣称功效与产品说明书不相符等,消费者切莫轻信,以免上当受骗;此外,不要相信产品宣传中提及吸收率、沉积率、使用率、有效率、治愈率等涉嫌产品功效的断言或保证。  如果对保健食品方面知识有疑问,可咨询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丁玲) 作者: 2021/12/09 16:14
  • 科学普及 | 玉米棒上怎么会有不同颜色的玉米粒? 原创中国作物学会你发现没有,市场上买的玉米棒子,大都整个颜色一样,但也有一些玉米棒子上面的玉米粒,颜色不一样,有时甚至有几种颜色。那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玉米是被子植物,属于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玉米雌雄同株,花虽然不算十分美丽,但是非常重要,是它们繁殖后代的重要器官。雄穗在植株顶部,到了玉米开花的季节,雄蕊开花(散粉)会稍微早于雌蕊开花(抽出花丝)。雄穗在开花的5天到8天时间里,能产生2000万粒以上花粉粒。玉米的花粉很小很轻,有点微风,成熟的花粉就撒落于植株周围成圆锥体的数十平方米的空间处,给长在同一株植株上或其他周边植株上的雌蕊授粉。如果有较强劲的风,花粉传播距离可以长达300米,甚至更远。玉米雌穗一般长在植株上部往下大约6~7节处,与雄蕊分开。为了延续它的生命,它必须在开花的10天左右里,捕捉到雄蕊落下的花粉。为此它想尽了办法:一是它的花柱比那些普通的花柱长得太多了,能伸到二、三十厘米,甚至更长,看上去好像“胡须”一样,所以雌穗开花又叫吐丝;二是在花柱上长出了许许多多细细的分叉;三是在花柱的表面分泌些黏液。这样,这几百根“胡须”绝大多数都能抓住花粉。花粉粘在柱头上半小时后,就开始萌发,它伸出花粉管钻入到柱头的里面,这时花粉里的生殖细胞会分裂,形成2个精子,沿着花粉管运动,在这细长的“胡须”中向着子房前进,经过21至24小时,到达子房里面的胚囊,成熟的胚囊里有1个卵细胞和2个极核细胞,当带有颜色基因的一个精子与其中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后就是胚,它是下一代生命的开始;它还决定了以后长出来的玉米粒是什么颜色。另一个精子与2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发育后形成胚乳,胚乳占种子总重量的75%以上。贮藏养分,可为以后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每根“胡须”都连接着一个子房,这几百个子房全都受精发育了,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玉米棒子 。但有时,雄蕊开花时,风比较大,花粉就会被吹到距离比较远的玉米植株上去,给那儿的雌蕊授粉了;而给自己植株雌蕊授粉的却可能是其他植株上雄蕊吹来的花粉。比如,这棵玉米基因决定的籽粒颜色是黄色的,而吹来玉米花粉的所带的基因决定玉米籽粒是紫色的、黑色的或红色的,那么,长出来的玉米棒子上就色彩斑斓。这种花粉带来的颜色等性状改变的效应被称为“直感效应”。这实质上就是玉米的自然杂交。自然杂交并不是坏事,因为来自不同植株的花粉,二者的遗传性差异较大,受精后发育成的后代往往具有较强大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我们知道,玉米的原产地是墨西哥,但是最早的玉米长的是这个样子。如果没有经过5000多年的自然杂交、优胜劣汰,和人们的有目的的给它杂交育种,怎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呢?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如果一个玉米棒子上有几种不同颜色的玉米粒,那么,就至少有几种从其他颜色玉米植株上飘来的花粉给这株玉米授粉了。原创中国作物学会你发现没有,市场上买的玉米棒子,大都整个颜色一样,但也有一些玉米棒子上面的玉米粒,颜色不一样,有时甚至有几种颜色。那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玉米是被子植物,属于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玉米雌雄同株,花虽然不算十分美丽,但是非常重要,是它们繁殖后代的重要器官。雄穗在植株顶部,到了玉米开花的季节,雄蕊开花(散粉)会稍微早于雌蕊开花(抽出花丝)。雄穗在开花的5天到8天时间里,能产生2000万粒以上花粉粒。玉米的花粉很小很轻,有点微风,成熟的花粉就撒落于植株周围成圆锥体的数十平方米的空间处,给长在同一株植株上或其他周边植株上的雌蕊授粉。如果有较强劲的风,花粉传播距离可以长达300米,甚至更远。玉米雌穗一般长在植株上部往下大约6~7节处,与雄蕊分开。为了延续它的生命,它必须在开花的10天左右里,捕捉到雄蕊落下的花粉。为此它想尽了办法:一是它的花柱比那些普通的花柱长得太多了,能伸到二、三十厘米,甚至更长,看上去好像“胡须”一样,所以雌穗开花又叫吐丝;二是在花柱上长出了许许多多细细的分叉;三是在花柱的表面分泌些黏液。这样,这几百根“胡须”绝大多数都能抓住花粉。花粉粘在柱头上半小时后,就开始萌发,它伸出花粉管钻入到柱头的里面,这时花粉里的生殖细胞会分裂,形成2个精子,沿着花粉管运动,在这细长的“胡须”中向着子房前进,经过21至24小时,到达子房里面的胚囊,成熟的胚囊里有1个卵细胞和2个极核细胞,当带有颜色基因的一个精子与其中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后就是胚,它是下一代生命的开始;它还决定了以后长出来的玉米粒是什么颜色。另一个精子与2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发育后形成胚乳,胚乳占种子总重量的75%以上。贮藏养分,可为以后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每根“胡须”都连接着一个子房,这几百个子房全都受精发育了,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玉米棒子 。但有时,雄蕊开花时,风比较大,花粉就会被吹到距离比较远的玉米植株上去,给那儿的雌蕊授粉了;而给自己植株雌蕊授粉的却可能是其他植株上雄蕊吹来的花粉。比如,这棵玉米基因决定的籽粒颜色是黄色的,而吹来玉米花粉的所带的基因决定玉米籽粒是紫色的、黑色的或红色的,那么,长出来的玉米棒子上就色彩斑斓。这种花粉带来的颜色等性状改变的效应被称为“直感效应”。这实质上就是玉米的自然杂交。自然杂交并不是坏事,因为来自不同植株的花粉,二者的遗传性差异较大,受精后发育成的后代往往具有较强大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我们知道,玉米的原产地是墨西哥,但是最早的玉米长的是这个样子。如果没有经过5000多年的自然杂交、优胜劣汰,和人们的有目的的给它杂交育种,怎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呢?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如果一个玉米棒子上有几种不同颜色的玉米粒,那么,就至少有几种从其他颜色玉米植株上飘来的花粉给这株玉米授粉了。 作者: 2021/11/16 15:58
  • 喝矿泉水也需要精挑细选?其实它们功效差不太多 来源:科学辟谣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瓶装饮用水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是饮用天然矿泉水,它来自于地层深处,相对不容易受到污染,又经过长期的流动渗透不断与地下岩层作用,水中含有一定量矿物质、微量元素等。        二是饮用纯净水,是将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经过蒸馏、离子交换、反渗透等方法去除水中矿物质、有机物、微生物后加工成的,水中几乎不含矿物质。        三是其他类饮用水,可细分为饮用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和其他饮用水。饮用天然泉水与饮用天然矿泉水大有不同,它也采集自地下,但却是相对易污染的浅层水,而且由于与地下岩层作用时间较短,水中含有的矿物质成分相对较少,达不到国家标准规定的矿泉水界限指标;饮用天然水是采自地表的自然来源的水经过有限的加工处理,保留其本身矿物质的水;其他饮用水则是水源经适当加工,额外加入一定量矿物质制成的产品。        在日常生活中喝水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保障身体健康。我们不必太过于纠结饮用水的纯度和矿物质含量,只要是安全有保障即可,大家在购买瓶装饮用水时可以参照以下几点建议:1、看标签是否完整,合格的饮用水产品应带有QS标识,标签应清晰标注其产品名称、净含量、制造者名称、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2、看瓶盖是否完好、平整,瓶子倒过来是否有漏水现象;3、看瓶内的水体是否有其它颜色或絮状物的沉淀,如果存在这类现象就不宜选购。          总的来说,瓶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十分严格,经过精密仪器的层层净化灭菌后还有出厂检验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抽查,一般不会存在饮用水瓶内发现异物等不卫生的问题。只要大家在正规渠道上购买品牌影响力大的产品,尽管放心饮用。 作者: 2021/11/05 09:42
  • 膳食指南上说要多摄入蛋白质?其实指南上说的是提高优质蛋白比例 来源:科学辟谣 流言:膳食指南上都说了,要多摄入蛋白质,所以应该多吃点肉,鸡肉脂肪含量低,可以多吃。真相:膳食指南上说的是增加优质蛋白的比例,而不是简单地多摄入蛋白质。        近日,不少网友都关注到了这样两则新闻。一则消息是李女士长期用温水冲调一杯蛋白粉,居然查出了慢性肾病;另一则消息是,家住杭州的某男性为了健美只吃鸡肉,在一个月内就消费了160袋鸡胸肉,看到体检报告才发现肾损伤了。来源网络        难道说,高蛋白饮食非但不是在补充营养,反而是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肾脏健康杀手吗?蛋白质到底吃多少才合适?        首先我们要理解蛋白质在人体中处于什么地位。蛋白质是七大营养素中的大哥级人物,不仅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更是在各种生理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结婚生子,再到平静的离开,每天都离不开蛋白质的滋养。但这里提到的蛋白质,可不只是瓶瓶罐罐里装的蛋白粉,更多的是来源于每日实实在在摄入的食物。        既然,人体日常蛋白质的来源是饮食,那什么是所谓的“高蛋白饮食”呢?        高蛋白饮食指的是在日常所吃的膳食中含有更高比例的蛋白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身和瘦身的关注度增加,高蛋白质饮食越来越受到青睐,尤其是在青年人饮食中占有较高比例,甚至还一度被标榜为21世纪首选的,最健康和安全的饮食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认为高蛋白饮食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倡的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是一回事,这其实是个误区。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蛋白质占总能量供给量的10%~15%为宜。年龄越小,蛋白质供能占的比例适当增加。为改善膳食蛋白质质量,在膳食中应该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一般要求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应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30%~50%。图虫创意        高蛋白饮食则不同,它是要提高蛋白质的摄入总量,一般超过推荐摄入量2倍。刚刚提到的李女士长期服用蛋白粉,以及杭州小伙子一个月内吃掉160袋鸡胸肉,很可能发生蛋白质摄入过量的情况。 作者: 2021/11/04 09:56
  • 坚果虽好 还得警惕滋生霉菌! 来源:北京青年报坚果是指具有坚硬外壳的木本类植物的籽粒,包括核桃、板栗、杏核、扁桃核、山核桃、开心果、香榧、夏威夷果、松子等。坚果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类食品。但坚果在潮湿环境下,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受霉菌污染。这可能会带来什么危害?食用和购买时应注意什么?  什么是霉菌?  霉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且没有较大子实体的部分真菌的俗称,也叫“发霉的真菌”。霉菌种类繁多,现已发现的有超过45000种。食品表面长出的一些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就是霉菌。  霉菌污染可能会使食品品质降低,但并不是所有霉菌都是有害的。许多霉菌在发酵工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如豆腐乳发酵(毛霉)、抗生素(青霉素、灰黄霉素)生产、植物生长激素(赤霉素)合成等。  坚果受霉菌污染有什么风险?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 19300-2014),烘炒工艺加工的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霉菌不能超过25 CFU/g。如果检出坚果霉菌超过标准限值,可能意味着其食用价值降低,甚至不能食用。  霉菌污染的坚果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取决于霉菌是否代谢产生已知的、毒性明确的真菌毒素。如黄曲霉代谢产生黄曲霉毒素等,而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质之一,大量摄入时会引发急性中毒。  消费者如何防范霉菌污染危害?  首先,细心选购坚果。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场所,购买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避免购买过期食品。尽量购买密封包装的坚果,并选择合适大小的包装,按需购买。  购买散装坚果时,要注意坚果外形和果肉形态,挑选果实饱满、颗粒均匀、无霉斑、无虫蛀痕迹的坚果。  第二,合理储存坚果。最好现吃现买,坚果开袋后应尽快食用。如果吃不完,应密封保存并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  第三,不食用霉变坚果。食用之前,如发现坚果表面有丝状、绒毛状物质,或较为明显的霉斑,请不要食用。  咀嚼时,发现有苦味、霉味或辛辣味,尽快吐出来并及时漱口。  专家执笔人  杨大进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监测一室主任  李大婧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  孙秀兰 江南大学教授 作者: 2021/11/03 09:26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