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健康
  • 高血压患者,该何如注意饮食? 中国好营养  作者:中国营养学会首届营养之星 胡晓岚  高血压患者一年四季的饮食都是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的:    营养饮食原则:适宜能量,食物多样化,低盐低脂,高膳食纤维平衡饮食。  每日进餐的次数:宜少量多餐,每天4~5餐,避免过饱。    烹调:采用蒸、煮、烩、焖、炖、拌等,少用油炸、煎等烹调方法。  多选用食物:富含钙的食物:乳类及其制品、豆类及其豆制品;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如青菜、芹菜叶,胡萝卜,香菇,柑橘、苹果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类。    禁用少用食物:过咸食物——如咸菜、咸鱼、咸蛋,腌制食品;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肥肉、贝类,花生、瓜子、核桃等;烟、烈酒、浓茶、咖啡及辛辣刺激食品;精制糖、如白糖、红糖、甜点心,蜜饯,甜饮料等(当出现低血糖时例外)。  控制体重:以能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正常:18.5~23.9  消瘦:小于18.5  超重:24.0~27.9  肥胖:≥28.0  对超重、肥胖者体重不宜骤减,一般以每月减重0.5-1.0kg为宜。    冬季除了饮食注意事项,更多的是良好生活习惯的保持。  高血压不是突然发生的,都是日积月累而来的,所以调理与保持都是一个坚持的过程。  (内容来自悟空问答社区@胡晓岚)   作者: 2019/05/06 15:22
  • 经常健身记得补充B族维生素 这些食物可适当多吃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马鸿飞  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加入了健身大军中。在这种情况下,与健身有关的各种营养素成为了热门话题。有说法称,经常健身的人应该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这是为什么?如何补充B族维生素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经常健身的人为什么需要补充B族维生素。山东营养学会理事、济南大学营养学副教授綦翠华指出,B族维生素是维持神经兴奋度和保持精力充沛的重要物质,它能加快能量代谢,消耗堆积脂肪,提高锻炼效果,助长肌肉力量。健身运动时补充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需要大量B族维生素帮助代谢,如果消耗过多导致其缺乏,可能引起代谢障碍、免疫力下降甚至致病。  綦翠华表示,B族维生素由12种以上维生素组成,其中跟运动密切相关的是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维生素B6。维生素B1主要跟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还会影响脂肪代谢。维生素B2与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代谢都有关。体内的糖原转变为可利用的葡萄糖、氨基酸转变为能量都需要维生素B6。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补充B族维生素呢?这需要了解B族维生素的来源。人体胃肠中的一些微生物可以产生少量B族维生素,同时,人们还需要在食物中获取B族维生素,一般来说,动物的肝脏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牛奶、酵母、谷物、豆类、西红柿中也含有B族维生素,可适当多吃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和其它营养素相比,B族维生素比较“娇气”,因此,大家在烹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B族维生素具有水溶性,为了避免其流失,在淘米时不要反复搓洗。  2.碱是B族维生素的天敌,因此无论是煮粥、和面还是腌肉,最好不要加碱。  3.长时间加热也会导致B族维生素流失,因此,煮粥、煲汤时间不要过长。  本文由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沈迎建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19/05/06 15:18
  • 讨论食品安全之前 先补上科学认知这堂课 科技日报  作者:张盖伦  “这样的组织能堂而皇之地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论坛和展会,还有人给它站台,确实匪夷所思。这是一场闹剧,值得反思。”近日,在中国农业大学组织召开的科学认知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研讨会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说起前段时间成立的“反食品添加剂联盟”,有颇多感慨,“我们对食品安全的敏感度远高于国外,但一般公众的认知水平又没有跟上,于是错误的认知就有了市场。”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但是,公众的诸多认知误区却成为我国食品产业发展的掣肘。  多位与会专家指出,“反食品添加剂联盟”能有人叫好,既说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任重道远,也说明风险沟通、科学传播必须被摆在重要位置,“要充分利用自媒体争夺话语权”。  被误解的食品添加剂   前段时间,注册地在香港的“反食品添加剂联盟”在北京举行活动。该联盟提出,为了国人健康,食品行业应杜绝食品添加剂。  这一诉求让专家感到荒唐。因为,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怎么可能不用到食品添加剂?只是在很多时候,公众将“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混为一谈,打错了板子,弄错了对象。  2011年有学者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分别有近6成和超过7成的人认为,苏丹红和三聚氰胺属于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和苏丹红危害健康,它们是食品添加剂,所以公众认为食品添加剂也危害健康。”但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王蓓认为,这一逻辑链条站不住脚。王蓓解释说,实际上,三聚氰胺和苏丹红是添加剂而非食品添加剂,如果将它们添入食品,那其实是“非法添加物”。  而且,同一种化学品可以是不同产品的添加剂。比如,小苏打可以用在橡胶产品和食品中,还能做为医疗品。曾经,“鞋底面包”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就是因为有人指出,面粉中含有的增筋剂偶氮甲酰胺同样也是鞋底的原料之一。然而,偶氮甲酰胺确实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只要用量合理,并没有安全风险。  也有人认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普遍低于国外,所以就算一种食品添加剂合法,也未必健康。王蓓指出,这也是一种误解,我国禁用的过氧化苯甲酰(一种面粉增白剂)在美国就是允许的。“我国很多标准与国外一致,有些等效采用国际组织标准,我国相关管理机构也会实时、动态监管食品添加剂安全。”  “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王蓓强调,“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安全。”  可以反对食品添加剂滥用,但不应反对食品添加剂本身。王蓓讲的这些知识,于业内人士而言是常识;但研讨会现场的其他领域专家也表示,在这堂科普课之前,他们确实对食品添加剂了解不多。  被错误感知的安全风险   公众关注食品添加剂,从本质上来说,关注的还是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白军飞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是个发展问题,“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在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经历过食品安全事件的集中爆发,这在客观上推动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它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即使是在今天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而且,很难完全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只能降低问题的出现概率,将其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和水平内。“食品安全问题既是科技、制度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白军飞表示,食品安全治理依赖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但如果不能从经济上分析市场主体的行为和动机及其制约条件之间的关系,治理效果就会打折扣,很容易出现投入巨大但收效不成比例的情况。“消费者会用脚投票,政府在进行管理时,也要知道如何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它或许解释了公众对食品安全传言为何总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消费者的信任,摧毁容易建立难。白军飞表示,公众普遍有趋利避害的心理,而且很容易在主观上放大坏的影响。  其实,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来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现象已经得到有效遏制,高压监管发挥了作用,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预防与处置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信心也有所回升。不过,这脆弱的信心仍旧经不起反面案例的折腾,需要谨慎维护。  数据也能说明问题。2018年第四季度我国食品安全抽检的合格率为97.5%,与2017年相比基本稳定;而公众经常吐槽的肉制品、奶制品的合格率还高于平均水平。  “我们不得不承认,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对食品安全现状的认知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实际风险和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差距很大,而且差距有拉大之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曾寅初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其实有两个层面,不仅有客观的“安全”,还有主观的“安心”。相关部门不仅要降低食品安全的实际风险,也要降低公众感知到的风险。  培养正能量的意见领袖   食品安全水平在提高,但公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这说明我们的科学普及做得还是不够。”罗云波说。  他思考的是,怎么利用自媒体争夺“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怎样培养能做出正确引导的食品安全意见领袖。“我们传播方式也要学习民间,不是台上一坐, 一杯茶,吹一吹,来讲讲科普的知识就好。还是要去和公众对话、互动。”  曾寅初也建议,政府部门和科学共同体都应该做好风险沟通工作,善用新媒体,进入社区,和公众面对面。不过,即使真的能把所有信息都告诉公众,还是得做好心理准备——不是所有人都会同意你的观点。曾寅初说,质疑没有问题,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但自由选择的前提,应该建立在前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  其实,像反食品添加剂联盟这样的新闻事件,如果抓得住,引导得好,同样也是科普的良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玉发教授就表示,要掌握传播技巧,抓住科普热点。他认为,提高食品安全认知是一场持久战,要从青少年做起,食品安全科普应该进课堂,特别是进青少年的课堂。“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也该形成常态。”  “我最大的感受是,食品安全认知问题还是一个交流问题。”听完了整场研讨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处长白鸿坦言,自己也是从事相关工作之后,才慢慢知道一些食品安全领域的大专家。“在普通百姓中,咱们业内的大专家没什么知名度。其实,大专家也该在科研工作之余,积极发声。”而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科普信息要入脑入心,确实得重复;只靠少部分人去重复,公众可能觉得可信度不高,还得鼓励不同的科学家参与其中。“我们还是要思考,到底怎么做,才能让主流的科普触及大多数人。”白鸿强调。(张盖伦) 作者: 2019/05/05 09:47
  • 胆囊结石是怎么吃出来的?健康饮食应该做到这6点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曾维根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较高,很多人深受其害,其病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地域、遗传、种族、性别、饮食习惯等。有网友称:“胆囊结石是吃出来的。”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不良饮食习惯与胆囊结石的密切关系。那么,哪些饮食习惯容易引发胆囊结石呢?  1.长期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会导致身体里面的血脂水平升高,进而引发高脂血症。肝脏是代谢脂肪的主要器官,血脂过高会导致胆汁中的脂类超标,形成胆固醇结晶,胆固醇结晶从胆囊中析出,就会形成胆囊结石。  2.饮食过量可导致肥胖,肥胖可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常常会伴有胰岛素抵抗,导致患者胆汁淤积、脂质代谢异常;同时,胰岛素抵抗又可引发高胰岛素血症,这会促进肝脏摄取胆固醇,减少肝脏分泌胆汁酸,进而导致胆固醇浓度过高,容易形成胆囊结石。  3.胆汁从肝脏产生以后,储存在胆囊里面,胆囊会将胆汁浓缩5倍至10倍。人在进食之后,胆囊会释放胆汁,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饮食不规律,特别是不进食早餐,就会导致胆汁长期储存在胆囊里面,胆固醇等成分就会析出,进而形成胆囊结石。  4.长期低脂饮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导致胆汁酸缺乏,使胆囊结石更容易形成。同时,有些肥胖患者为了减肥,会保持非常低脂的饮食,导致体重迅速下降,此时,身体内部的脂肪被大量消耗,胆固醇增加,胆汁淤积,进而更容易形成胆囊结石。  那么,从饮食的角度来说,该如何预防胆囊结石呢?这里向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保持规律饮食,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饥一顿饱一顿。规律饮食可以定期促进胆汁排泄,起到预防胆囊结石的作用。  2.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例如肥肉、油炸食物、动物内脏、猪油、黄油等。  3.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较多膳食纤维,这样可以促进胆固醇排泄。  4.适量补充维生素C可以改变胆汁成分,增加卵磷脂含量,延长胆固醇形成结晶的时间。因此,适量补充维生素C也可以预防胆囊结石。  5.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6.适当摄入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两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有益,适量补充可以预防胆囊结石。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建议每周摄入70g~100g坚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住院医师曾维根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住院医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青年学组委员曾维根  审核: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骨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姚京辉,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副主任药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青年学组副组长李津  学术支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青年学组 作者: 2019/05/05 09:21
  • 喝红酒可以减肥吗?真相:红酒的好处真没有这一项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作者:马鸿飞  近期,“喝红酒能减肥”的说法在网络上颇受追捧,有明星盛赞此方法可帮助人们在较短时间成功减肥。但是,也有网友表示自己自从使用了红酒减肥法,居然越来越肥。那么,喝红酒到底能不能减肥呢?  就红酒本身来说,的确有不少好处。红酒不仅可以预防胃溃疡,降低感染幽门螺旋菌的风险,还有资料显示,每天晚餐饮一小杯红酒的人比喝水的人心脏更健康、胆固醇水平更低、睡眠质量更好。而且,研究显示,优质的红酒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多酚,能够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新陈代谢水平,因此有酒依赖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每天饮用100ML以内的优质红酒。  但是,至于红酒有没有减肥的功能,答案是否定的。一般情况下,肥胖是因为我们从饮食中获取的热量大于消耗的热量,多余的热量在体内转换、储存,长期如此便形成了脂肪。因此人们要想减肥成功,就要控制三餐摄入的热量,同时增加运动。提倡喝红酒减肥的人认为喝红酒可以放慢进餐速度,但进餐速度与喝不喝红酒没有直接关系,不喝红酒照样可以放慢进餐速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本身就提倡细嚼慢咽的良好进餐习惯,每个人都需要培养放缓进食速度,一餐食物吃20分钟以上的进食习惯。  那为什么有的人喝了红酒会增肥呢?这可能和红酒的品质以及个人习惯有关。一杯红酒的热量一般为80大卡左右,在饮料中并不算太高,因此少量饮用不会增肥。如果饮用红酒后体重反而增加,则可能是是因为喝到了假酒,或者饮酒量过多造成的。  本文由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沈迎建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19/04/10 16:24
  • 小火慢炖不是越慢越好 "超时老汤"或可引发多种疾病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作者:赵云彩  煲汤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煲汤时讲究小火慢炖,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效地溶解在水中,使人能更好消化和吸收。有的人认为炖煮的时间越长,其中的“精华”才能被煮出来,营养价值才越高。但其实,在高温下长时间烹煮,食物中的很多物质会发生改变,甚至遭到破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方面,煲汤时间过长,容易造成食物的营养流失。就肉汤来说,煲汤时间越长会导致蛋白质含量越低。同济大学医学院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人员选择了蹄膀煲、草鸡煲、老鸭煲,通过检测发现:蹄膀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1小时后明显增高,之后逐渐降低;草鸡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0.5小时后逐渐升高,且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在加热1.5小时和0.75小时后分别可达到最大值;鸭肉的蛋白质在加热1小时后含量基本不变,脂肪含量则在加热45分钟时升至最高值。实验证明,过长时间煲汤并不能达成人们心中所愿,汤中的营养并不会无限制的增多。  对于骨头汤来说,煲汤时间越长,也不会像人们想象得那样,汤中的钙含量越高。中国注册营养师陈彩霞解释,骨头中的钙是以磷酸钙的形式存在的,几乎不溶于水。就算经过再长时间,汤中的钙含量还是很低。  而对于鱼汤来说,煲汤太久反倒还会破坏其中的营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指出,用鱼煲汤的时间以短为好,因为鱼肉较细嫩,只要汤煮到发白就可以了,再继续炖不但营养会被破坏,鱼肉也会变老、变粗。  另外,煲汤时间过久还会在不同程度上损伤食物中的维生素。如果汤里要放蔬菜,必须等汤煲好以后再加入,煲煮数分钟后即可,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煲汤时间过长不仅会导致营养流失,另一方面,还会增加人体疾病危险。由于炖煮时间过长,肉汤和鱼汤中嘌呤、脂肪含量高,易引发高血压、痛风、慢性肾病等疾病。炖汤中如果加入绿色蔬菜,炖煮太久会使钾和草酸盐含量升高,慢性肾病患者饮用后,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本文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19/04/01 09:46
  • 带“筋”的食物才含膳食纤维?别掉入“纤维”误区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作者:王家婧  有的人为了补充膳食纤维,每天会吃很多凉拌芹菜。因为芹菜口感粗糙,所以他们觉得芹菜含有较多膳食纤维;而凉拌着吃,是因为怕加热或者切碎后破坏它的膳食纤维。那么,是不是口感粗糙、带"筋"的食物才有膳食纤维呢?切菜、加热会不会破坏膳食纤维呢?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在接受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时表示,膳食纤维是由可食性植物细胞壁残余物及与之缔合的相关物质组成的一类碳水化合物聚合物,该物质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消化。膳食纤维包括水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两大类。  那么,是不是口感粗糙、带“筋”的食物才有膳食纤维呢?事实并非如此。阮光锋解释,人们对于膳食纤维的主观感受大多是受到了“纤维”两个字的影响,感觉芹菜里的“筋”就是膳食纤维。事实上,芹菜的“筋”是植物组织中的维管束结构,它并不等同于膳食纤维。一些口感不粗糙的食物,比如嫩豌豆、四季豆、黑豆等豆类,虽然煮熟后质地细腻、口感绵软,但其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却远高于大家推崇的芹菜。一些没有明显“筋”的蔬菜,比如苋菜、西兰花、菠菜等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同样高于芹菜。  很多人还说切菜、加热会破坏膳食纤维,这是真的吗?其实,这完全是杞人忧天。切菜的确可以将蔬菜中的管束结构切断,但并不会破坏膳食纤维。而且,膳食纤维的性质很稳定,日常烹调加热不足以破坏它的结构,也不能改变它的生理特性。  最后,阮光锋提醒,虽然膳食纤维的好处很多,如调节肠道菌群、缓解便秘、调节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但也不能过量摄取,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营养不良、患有胃肠疾病或做过消化道手术的病人,以及患有老年性便秘的人。  受访专家: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  把关专家: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薛涛 作者: 2019/03/25 15:45
  • 煮鸡蛋有讲究 鸡蛋煮太久好脂肪会“变坏”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作者:马鸿飞  鸡蛋的烹饪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煮鸡蛋应该是最为常见的。很多人都认为煮鸡蛋操作简单,但煮鸡蛋的讲究并不少,特别是关于时间的把握。今天,人民网科普中国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煮鸡蛋的那些事儿。  一方面,鸡蛋煮太久会破坏其营养素。鸡蛋煮的时间太久,不仅会导致其中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等营养素被破坏,还会致使其中的脂肪酸、胆固醇发生氧化。鸡蛋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DHA等,本就容易被氧化,在加热的过程中,随着温度上升,氧化反应的速率加快,氧化后的不饱和脂肪酸如同一位“良民”变为“妖魔”一样,它们进入人体会增加自由基产生,甚至会破坏DHA和细胞结构等。  另一方面,鸡蛋煮时间太短也存在安全隐患。若加热不充分,不仅不能有效杀灭其中的沙门氏菌等有害菌,还不能破坏鸡蛋的生物素结合蛋白等抗营养物质。  那么,鸡蛋煮成什么样最好呢?一般来说,最好的状态是:蛋清已经凝固,而蛋黄刚刚凝固,且质地软嫩、颜色金黄。蛋清、蛋黄凝固,说明此时中心温度可达到70℃左右,沙门氏菌已被杀灭,抗营养物质也能被去除;蛋黄刚微微凝固说明煮的时间不会过久,这时候营养物质的氧化程度相对较低。以下是一个煮鸡蛋的时间表,大家可以参考:  1.煮沸两分钟,此时的蛋黄扔呈橘红色,刚开始有点胶黏感,未熟;  2.煮沸四分钟,蛋黄呈明黄色,柔软,中心仍未半固态,刚熟;  3.煮沸五分钟,蛋黄仍未明黄色,中心呈凝脂状,中等熟;  4.煮沸六分钟,蛋黄中心固化,外周已经开始变干,全熟;  5.煮沸超过七分钟,蛋黄变硬,边缘发灰,且时间越长越明显。  最后,大家记得把鸡蛋从锅里拿出来后要立即用凉水冷却,否则残余的温度会让鸡蛋继续加热而变老。  本文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19/03/01 10:52
  • 食用植物调和油调了什么油?选购时要看清这些标签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作者:申佳平 潘玮  食用植物调和油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厨房必备品,近年来,“把各种油掺在一起”的食用植物调和油以其独特的营养搭配,被很多人看作是家庭食用油的“不二之选”。但是有媒体报道,我国食用植物调和油市场乱象不断,不良商家存在以次充好、高标低配的做法,让食用植物调和油的真正面貌成“谜”,损害广大消费者利益。那么,食用植物调和油到底是什么?人们在选购时又该注意什么呢?  食用植物调和油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品油按照营养和风味的需要,按一定比例科学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这样的油不仅脂肪酸组成比例的平衡性好于单一食用油,还含有单一油品所不及的多样营养成分。食用植物调和油中包含的多数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含有较多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玉米油、黄豆油、葵花油等含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可脂、椰子油和棕榈油等来源于热带植物,富含饱和脂肪酸。  对于追求健康生活的消费者来说,食用植物调和油中各种油的健康搭配和合理比例尤为重要。我国于2018年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并于同年12月正式实施,新国标提出“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标签标识应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并明确规定在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前提下,生产者可在配料表中或配料表临近部位使用不小于配料标示的字号,标注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简单来说,新国标发布后,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植物调和油时通过查看商品包装就能揭开产品的“真面目”。  营养专家王晓丽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植物调和油时,最需要对比的不是品牌和价格,而是配比和营养。她提出,“消费者要看配料表,看营养标签。没有一种油含有所有的脂肪酸比例都是合适的,只有混搭着吃或者是更换着吃。”另外,消费者应根据日常烹调方法合理选择和使用食用植物调和油。例如,选择煎、炸烹饪方式时,油温较高,适宜选择菜籽油含量较高的调和油;而橄榄油、藻油、亚麻籽油等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伴随物含量较高,富含此类油品的调和油不宜进行高温烹调,建议用于调凉菜或直接浇在烹调好的菜肴上食用。  本文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19/02/26 10:34
  • 过年躲不掉的喝酒大战 专家教你如何有效解酒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作者:张磊  过年期间,各种聚餐、走亲访友的活动都纷纷排上了日程,聚会多了人们难免会饮酒,也很容易出现醉酒的情况。有人说喝浓茶能解酒,这个方法真的可行吗?真正有效的解酒方法有哪些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夏朋滨介绍,浓茶只会让醉酒的人更加兴奋,醉酒再加上醉茶,会让人加重醉酒的状态。因为喝完浓茶后,心跳会加速,导致大脑兴奋过度,引起脑部供氧不足,不但不能帮助醒酒反而会让人更加头疼。  其实,解酒不应始于酒后,真正的解酒应贯穿于酒前、酒中、酒后全过程。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喝酒前可吃油腻的食物或喝牛奶。这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酒前进行干预,可有效防止酒醉和缓解醉酒后的不良反应。酒前吃油腻食物是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防止酒精渗透胃壁,延长乙醇在体内的吸收时间,这是饮酒不醉的主要诀窍。而酒前半小时喝牛奶可以保护胃黏膜,预防酒醉性胃炎。  第二,喝酒中可喝酸奶或多吃蔬菜、豆制品。喝酒的间隙喝杯酸奶也可以帮助解酒,因为酸奶中的乳酸会和乙醇反应产生水;由于酒精对肝脏的伤害较大,喝酒的时候应该多吃绿叶蔬菜,利用蔬菜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保护肝脏;豆制品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喝酒时也可以吃一些豆制品。  第三,喝酒后应立即吃甜点或水果。夏朋滨介绍,食用水分多、含糖高的水果可以促进排尿,加速酒精的代谢,减轻醉酒的状态。  本文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进行科学性把关。 作者: 2019/02/11 17:28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