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 临河区双河镇临铁村集体经济发展  内蒙古农牧厅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镇临铁村位于包兰、临策铁路和总干渠南,西邻金川和先锋两座大桥,具有得天独厚发展的生态优势、旅游优势和区位优势。临铁村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人口726户2297人,耕地面积3044亩。村党支部下设7个党小组,现有党员47名。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45人。临铁村在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稳步增长。      积极盘活集体资源。一是乡镇定方向。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谋划部署,多次组织镇村集体经济座谈会和现场观摩交流,外出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拓宽干部视野,提高引领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为全镇各村协同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和环境,保障持续推进集体经济工作。二是支部抓落实。 临铁村发挥支部、能人、政策带动作用,立足特色、用好资源,把“土地资源”变成了群众致富的“金疙瘩”,让产业发展效益惠及更多群众。三是行动出成效。支部以“富民党组织”为抓手,自2019年开始,不断探索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临河铁村地处近郊,地少人多,前些年盖起的100多栋温室,一直效益不高。临铁村利用100栋闲置温室大棚为基础,把四组原有的温室大棚加以规划、设计和调整,打造农、文、旅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采摘园。为切实提高温室大棚的经济效益,聘请高级农艺师全程指导,种植以采摘草莓、白莲脆、灯笼红、羊角蜜、七彩柿子、油桃、樱桃、李子、葡萄、博洋九等10余种新鲜时令果蔬,实现可四季采摘。当年每栋温室效益达8万元。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温室收入的基础上,2022年又引进了高效灵芝和无花果等特色种植,当年每栋温室效益达到12万元,形成了“一村一品N特色,产业强村花满园”的局面。临铁村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5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达到28万元以上。该村不仅盘活了原有的100多栋温室,还带动其他村民新建了30多栋,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经济效益。      支部领办合作社、群众得实惠。2023年,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村民麦后复种燕麦草,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到合作社中,由合作社统一收割、耕种、管理、销售、分红。现场签订麦后复种燕麦草订单186份,预计村民分红达210万元,村集体上半年收入达到23万元,为生态宜居、产业发展、公益事业等注入新动能。      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片区经济。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临铁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打造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产业全链条。与本地龙头企业合作经营,在合作中实现农民得实惠、村集体见收益的共赢,并立足区域农业优势和特色,释放活力,挖掘潜力,主导片区规模化特色产业,为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2019年创新建立了600余平米集腌制、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田禾园酱菜厂,并与村民签订了蔓菁、芥菜、萝卜等酱菜原料订单,村民当年增收80万元。2021年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25万元 ,企业投资95万元,扩建近800平米酱菜厂厂房(分拣、清洗、腌制、包装、产品展示等区域),11月底正式投入运营。当年通过国际标准的SC认证,品种有腌制酸黄瓜、小乳瓜、蹦蹦菜、洋姜、糖醋蒜、芥菜、蔓菁等10多个品种。       加强品牌化经营,扩宽销售渠道。村党支部一直以“富民党组织”为抓手,不断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巴市第一个网红支部书记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对酱菜厂的产品进行宣传和带货直播,粉丝量达9000人,浏览量高达60万次,获赞量达4.5万赞, 用平实的语言与镜头,拓宽了酱菜和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让“河套硬一盘,下饭又解馋”的巴市特产酸黄瓜走出内蒙古,飞到“北上广”。2020年成功注册成功了属于自己的“彭记田禾园”商标。      做好收益分配,发展实惠两不误。临铁村将经营收益经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公开进行分配。收益分配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将村集体可分配收益资金50%用于做好困难党员群众扶贫帮困、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等公益事业。二是将可分配收益资金25%用于正常生产运营维护、扩大再生产等,特别是对党员群众广泛参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项目优先列支,保证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三是将可分配收益资金25%用于补充村级组织和合作社运转经费。 作者: 2024/01/30 11:04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做到“三个提升” 是说新语 求是网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做好“三农”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把全域无垃圾治理和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全民参与着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图为2021年8月24日,丹霞山下的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梨园新村。 人民图片 王将/摄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这些年,各地在发展乡村产业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规模小、主体弱、链条短、同质化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抓好乡村产业,关键是把“土特产”三个字琢磨透,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农村流通,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乡村经济新的增长极。建好平台载体。统筹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各类平台载体建设,集成政策、集合要素、集中服务,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着重提高区域内产业集聚发展能力,通过平台载体提档升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完善利益联结。发展乡村产业根本要让农民增收致富,不能富了老板、穷了老乡。要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促进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让广大农民更多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加强资本下乡全过程监管,有效防范和纠正投资经营中的不当行为。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这些年,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还很多。要围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干一件成一件,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加强乡村规划引领。重点是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避免在空心村无效投入、造成浪费。编制村庄规划要注重实效性、可操作性和执行约束力,确保真正有需要、能落地、真管用,不能为编而编,防止规划变成“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乡村建设要注意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不能盲目照搬城镇建设的模式,把乡风乡韵搞没了。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把改善人居环境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完善农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一体化推进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推动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不断擦亮乡村绿色本底。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现阶段,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仍是大趋势,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的重要切入点,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不断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强支部。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健全选育管用机制,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健全基层职责清单和事务清单,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推动解决“小马拉大车”等基层治理问题。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凝聚力提高了,我们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才能更加坚实,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才更有保证。抓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围绕提升治理效能,进一步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把矛盾纠纷尽可能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树新风。改进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市优质文化向乡村延伸覆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增加有效服务供给。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创新移风易俗抓手载体,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持续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详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章《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来源:求是网 作者: 2024/01/25 10:24
  • 临河区2024年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这样干→ 黄河金岸魅力临河  作者: 2024/01/19 09:53
  • 助力乡村振兴 | 科技扎根塔然高勒乡引发的巨变 白莲 创新内蒙古 寒风凛冽,初雪飘零。位于鄂尔多斯市塔然高勒乡巴音布拉格嘎查的奶山羊养殖繁育基地暖意融融,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圈舍一字排开,各种现代化喂养机器有条不紊运转、饲料精准投放,膘肥体壮的奶山羊纷纷上前争相食用。在基地奶山羊养殖繁育研究中心,80余只山羊妈妈依次被送往“手术室”,通过“输精”“采胚”“测胚”等技术环节,提高优质奶羊繁育能力、改善奶羊品种结构。“这是自动喂养机、恒温水槽……我们这里的高科技设备和供电供水、卫生防疫、废物处理等综合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说起智慧奶山羊羊场,基地负责人刘志林如数家珍。自治区科技厅联合内蒙古赛科星家畜种业与繁育技术有限公司、内蒙古农业大学以及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通过实施奶山羊养殖繁育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在巴音布拉格嘎查逐步建成集现代管理、繁育、营养、疫病控制等技术于一体的复合型现代奶山羊示范养殖基地,助推嘎查奶山羊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推动村集体经济“活”起来。“我家80只奶山羊都放到基地养殖了,去年纯收入有4.8万元,自己完全不用操心,等着挣钱就行。”嘎查养殖大户斯庆图娅开心地说。“再不用外出打工了!”嘎查牧民柴达尔返乡后,依靠奶山羊养殖不仅能支撑3个孩子的日常学杂费用,还购置了一套新房。“从长远来看,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必须在强化科技支撑上狠下功夫,摸准产业发展规律,加强科技应用推广,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自治区科技厅派驻巴音布拉格嘎查的驻村第一书记李静说:“我们在奶山羊产业发展中探索出‘党支部+企业+专家团队+农户’合作模式,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提升当地奶山羊养殖繁育技术水平,为村集体每年创收约460万元。”悄然发生变化的,不只巴音布拉格嘎查。在该乡乌定补拉格村,草原黑蘑种植产业正为种植户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新路径。乌定补拉格村地处丘陵沟壑区,常年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草场和耕地面积较少。2022年以来,自治区科技厅派驻第一书记之后,引进食用菌种植项目,打造草原黑蘑生产基地。通过与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孙国琴团队合作攻关,产学研深度融合带动乌定补拉格村种植业优质高效发展。“室温23度、土温16.2度,湿度适宜,菌群配比精准……”不久前,该村村民郝有宽来到蘑菇基地,认真察看蘑菇长势。蘑菇栽培的技术要点,他早已烂熟于心。“这是我们新培育出来的蘑菇品种,你看,刚刚破土冒芽……”经过4个多月的培训学习,郝有宽已经成为当地的“土专家”。“现在在专家带领下,我们用上了自己研发的菌种,生产成本一下就降下来了。”郝有宽对蘑菇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在自治区科技厅驻村帮扶过程中,注重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村民用现代农业技术武装头脑,不断激发“造血”能力。越来越多的“郝有宽”,正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和组织网络优势,坚持科技赋能、协同聚力、精准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我们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扩大帮扶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为村强民富产业兴的美好画卷添薪加柴。”自治区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 2024/01/11 11:28
  • 蔬菜大棚 种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近日,白脑包镇永胜村新型太阳能光热储能供热温室大棚里的番茄进入成熟期,一颗颗鲜红、圆润饱满的番茄挂满藤蔓,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捡装盒,大棚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该新型太阳能光热储能供热温室大棚项目位于永胜村七、九组,作为白脑包镇2021年争取的全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之一,于2021年10月正式批准建设,项目流转农民土地363亩,总投资4307万元,园区有新型太阳能光热储能供热温室28栋、春秋棚27栋、新型棉帘拱棚7栋,实际种植面积202.8亩。温室大棚按照跨度11米、长度220米、顶高5.7米标准建设,装备国际领先的太阳能设施农业土壤跨季度储供热系统。“该系统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将太阳能收集起来,以热风循环系统将热能输入大棚内,确保冬季晴天土壤温度不低于15℃,连阴天4-7天内保持在13℃左右,在保证果蔬产量和品质双提升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四季均衡上市。 ”韩文君说。“冬闲人不闲,忙着去挣钱。冬天地里没活了,我就出来打点工,在大棚里工作也不受冷,离家也近,非常方便。我每天大概工作9个小时,最少能挣150元,多劳多得。”永胜村八组村民杨小爱一边说着话,一边采摘番茄。大棚负责人韩文君说:“我们目前有40多名工人,主要负责日常管理、田间浇水、植株打茬、采摘分捡等工作,园区每日根据市场订单安排采摘,分拣装车的番茄最后由冷藏车运输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销售。种植运营后,每年上交财政200万元,财政将其中的20万元返还用于扶持和壮大永胜村的村集体经济。”据悉,今年大棚里培育了两茬作物,头茬培育出的辣椒苗,就近销售给了当地村民。第二茬是目前已经成熟收获的瑞克斯旺福特斯72-152番茄,该品种的番茄果实饱满、体态圆润、颜色鲜红有光泽,酸甜多汁、清爽可口、口感上佳。平均每颗单果重10-15克,每穗可长10-12个果,具有长势强、植株可无限生长等优点。亩产量8000斤左右,每斤上市价格15元左右。温室大棚的建成投用,不仅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大棚种植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又丰富了村民的“菜篮子”,鼓足了村民的“钱袋子”。 作者: 2024/01/09 15:04
  • 党建+乡村振兴 | 临河区八一乡:温室大棚种蔬菜 产业兴旺促增收 巴彦淖尔党建 现在气温已降到零下十几度,但温室大棚里的黄瓜根根青翠欲滴、清香诱人,一串串西红柿挂满了秧架……连日来,在临河区八一乡联丰村的采摘园里生机盎然,工人们在秧架间穿梭、采摘、装箱、打包,一派繁忙的景象。“今年,我们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推行错季蔬菜‘订单式培育’,温室大棚累计收益可达5000余万元,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聚宝棚’。”联丰村党支部书记柴振清介绍道。近年来,临河区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动力”,坚持“抓党建、强堡垒、选人才、兴产业、优生态、创文明”的工作思路,立足自身区域发展特色,大力推动“党建引领、支部包片、网格治理、示范带动、责任奖惩”工作机制常态化,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八一乡坚持产业先行、绿富共赢,坚持“红带绿、绿促红”党建、产业融合发展,育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农村增靓”的共赢之路,跑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加速度。“现在大棚里的黄瓜、草莓、西红柿等10多种蔬菜已陆续进入采摘,线上、线下销售火热,每天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正在大棚里忙碌的采摘园负责人王龙说。他的大棚有3座,占地约15亩,是2020年从村集体承租过来的,属于壮大村集体收入项目,现种有草莓、叶类蔬菜,有机、无公害、耐储存、行情好,非常受市场青睐,每年收入都在30万元左右,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解决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问题,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党建引领产业兴,错季蔬菜富农家。近年来,八一乡坚持党建引领特色产业,不断加大设施农业发展力度,积极扶持温室大棚错季蔬菜产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着力打造高品质现代农业生产和服务平台,已形成一条覆盖组培育苗、有机肥料、科技种植、订单农业、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的全产业链,助推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临河区注重强基创先,以“党建红”模式为引擎,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将支部建在产业上,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走出了一条“支部领航产业、组织合作运作、党员群众参与”的富民党建之路,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产业兴,则乡村兴。下一步,八一乡党委将不断优化工作举措,加快产业发展步伐,让产业与群众形成紧密联系,把错季蔬菜种植作为发展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渠道,不断从农业技术、农业基础设施、拓宽销路等方面下功夫,深入挖掘本地本村特色农副产品,丰富农产品种类,进一步发展多种特色产业模式,带领村民守好“摇钱树”,走上“致富路”,全乡“齐丰收”。(马杨阳)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作者: 2023/12/27 15:28
  • 学习语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巴彦淖尔党建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今天,小编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会。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没有产业的农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农民增收路子拓不宽,文化活动很难开展起来。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  ——2022年12月23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强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创造更多经验。  ——2023年9月21日,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的讲话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更多依靠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整治、乡风建设,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抓好办成一批实事,让群众看到新变化。  ——2023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江西考察时的讲话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  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我们要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  ——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在河北承德考察时的讲话  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2022年12月23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很关注乡村振兴。希望你们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让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在江西考察时的讲话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加快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和农民生活品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2023年12月15日,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的讲话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作者: 2023/12/22 15:08
  • 党建+人才培养 | 乌拉特前旗:凝聚人才活力 赋能乡村振兴 巴彦淖尔党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培养一批爱农村、懂技术、善管理的乡村人才队伍。近年来,乌拉特前旗聚焦乡村振兴人才,聚力赋能“书记”项目,以引才聚才为重点、选才育才为基石、信才用才为导向、爱才留才为保障,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保障。释放政策红利,让人才“引得进”在破解乡村“人才瓶颈”上下功夫,推进人才向基层一线集聚。印发了《乌拉特前旗关于乡村振兴人才“聚力赋能”工程的实施方案》《乌拉特前旗选拔优秀人才公告》等文件,为人才引进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大学生“集聚”计划和“扬帆筑梦”行动,引进大学生244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创新引才模式,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启动仪式,为各类就业群体搭建服务平台,解决了企业用才需求。厚植成长沃土,让人才“育得好”在人才培育机制上出实招,深入实施“头雁”能力提升行动,采取“现场授课+实践教学”的模式,组织人才培训6批次、145人次,拓宽“头雁队伍”抓党建、抓治理的工作思路。加强年轻干部的选拔,提拔基层一线选调生进入苏木镇领导班子,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增添活力。推动专家人才与产业发展有效衔接,扎实开展集体经济“双提升”行动,为集体项目注入乡村振兴产业扶持资金,项目牵引带动作用日益凸显。选派135名专业人才开展“送技上门”活动,培养了一批扎根农村、熟悉农村的乡村振兴“新农人”。提高人才效能,让人才“用得活”在完善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上做文章,凝“才”聚“智”。推进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企业作为人才“摇篮”和“练兵场”的优势,鼓励职业学校通过“订单式”方式与企业共同培育人才,旗职业中专100余名牧业人才实现校企共育。深化拓展“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三服务一促进”等活动,征集基层需求37项,选派195名专家人才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田间课堂点对点的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深入挖掘乡土人才,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持续做优做细“乡土人才蛋糕”,120余名乡土人才活跃在田间地头。优化服务环境,让人才“留得住”在做优人才服务环境上出实效,以优质人才环境打造引才“磁场”。实施“1+3+N”人才相关制度,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服务提供政策保障。紧扣人才需求,建成集政策解读、人才活动于一体的人才驿站27家,打造服务窗口,实现7个服务事项网上通办,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召开全旗党建工作会议,表彰“河套英才”“三服务一促进”“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活动先进单位、团队及个人。落实“关心关爱专家人才的十三条措施”,通过节日慰问、给专家人才一封信、人才座谈等形式,为专家人才送去党组织的关怀,进一步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张敏)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作者: 2023/12/15 09:39
  • 临河区:大棚里的冬日“增收曲”→ 黄河金岸魅力临河 “冬闲”变“冬忙”,人勤气象新。初冬时节,走进八一乡联丰村,蔬菜温室大棚整齐划一。联丰村四组村民刘艳峰正忙着为温室大棚里的黄瓜掐须、整枝、绑蔓。一株株青翠欲滴的黄瓜幼苗竞相生长,一朵朵鲜嫩的黄瓜花点缀其中,大棚里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家今年种了2棚黄瓜,长势很好,而且市场价格也好,今年冬天又能有个好收入。”刘艳峰一边打理黄瓜苗一边笑着说,一棚黄瓜4个月的时间,能卖2茬,纯收入3万多元,她家光两栋黄瓜温室大棚就能挣6万多元。联丰村依托设施农业黄瓜种植这块金字招牌,群众们实现了增收致富。联丰村党支部书记柴振清介绍:“联丰村1998年建起第一批温室大棚,到现在已经建成了680栋,均由农户自己经营。目前,联丰村还是临河区最大的育苗基地。每年春天,有350栋大棚育苗,今年一共育了300万盘蔬菜苗,主要有番茄苗、朝天椒苗、辣椒苗等,秧苗销往额济纳旗、磴口、五原、包头等地。”在这里,温室大棚成为了家家户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春季育苗、秋冬种菜,结合休闲采摘……可以说是一年四季,人闲棚不闲。黄瓜种植户王忠明幽默地说:“在我们联丰村不愁挣不上钱,只要勤劳,大家不是在自己家棚里挣钱就是在别人地里挣钱。”一根黄瓜滋养一方水土,一根藤蔓牵引美好生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快实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工程,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等措施增强产业竞争力,用心用情做好‘小黄瓜’推进乡村振兴的‘大文章’,在丰富百姓‘菜篮子’的同时,鼓起农户的‘钱袋子’。”八一乡党支部书记张帅说。在干召庙镇浩彤园区吴万灵的草莓采摘温室大棚,一垄垄草莓生机盎然,簇簇绿叶间点缀着一颗颗色泽鲜亮的草莓,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香甜,让人垂涎欲滴。采摘园内,游客们提着篮子,穿梭于垄沟之间,一边品尝,一边拿出手机记录开心的瞬间,在温室大棚中尽情享受采摘的乐趣。“我在他们家采摘3年了,这里的草莓不仅个头大,而且非常甜。”前来采摘草莓的市民李女士说。“今年,我种了两棚草莓,有香野、章姬、天使八号三个品种。目前第一茬草莓已经成熟上市,由于草莓的品相佳、口感好,这段时间有很多老顾客过来采摘,人多的时候一天的销售额能达到三千多元,光草莓这一个棚,大概6个月的时间纯收入5万左右。”种植户吴万灵介绍。他种了9年大棚,今年是种草莓的第7个年头,为了保证草莓的口感,他不仅选择优良的草莓品种自己育苗,在管理上也下足了功夫,种出的草莓不仅健康营养,而且粒大饱满、酸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除此之外,吴万灵还种植了一棚黄瓜、一棚小菜进一步增加收入。干召庙镇副镇长贾迎春介绍,目前,该镇共有设施农业园区3个,通过立足实际、整合优势资源,巧打种植时间差,设施农业重新焕发生机,让农民种出了增收致富的好“钱”景。据了解,目前临河区以鲜农、八一联丰、金伯利、浩彤、金榕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园区已发展到 21 个,用于春季育苗的约1.2万亩,用于正常生产蔬菜约1.78万亩,种植种类涵盖黄瓜、西红柿、青尖椒等多种果类蔬菜。其中,以八一乡为主的育苗基地已成为临河区最大的育苗基地;以干召庙浩彤园区为主的设施农业园区逐步发展为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标杆示范区;以乌兰图克镇鲜农园区为主的果类菜综合产区正在逐步走向集约化、智慧农业发展道路;以新华镇为主的远郊乡镇韭菜产区已远近闻名,并且其韭菜产品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让农业转型升级农民走上致富路,一茬茬新鲜的蔬菜、水果,奏响了冬日“丰收致富曲”。“下一步,临河区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立足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化农业设施大棚建设,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科技服务等措施,引导农民走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之路,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设施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临河区农牧业局副局长苗三明说。 作者: 2023/12/08 17:40
  • 党建+乡村振兴 | 杭锦后旗:支部领办合作社 带领村民奔富路 巴彦淖尔党建 近日,杭锦后旗团结镇民先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们欢聚一堂,迎来了全村人的大喜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分红大会,股民侯小山、徐建忠等人清点完现金,激动地表示,“如今,政策好,跟着党支部创业,分红一分不少。真好!”据了解,民先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吸收97户农户入股63.7万元,同时,全村70岁以上农民免费享受最低收益分红,主要从事葵花籽粒色选、小麦、玉米、高粱等仓储服务,今年为入社成员分红62900元,进一步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村民有分红、人人笑颜开的背后,是杭锦后旗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杭锦后旗坚持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推进强村富民的重要抓手,集中力量在9个镇打造28个典型示范合作社,吸引939户农户入股4017万元,着力将党的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旗委统筹谋划,制定下发《杭锦后旗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实施方案》,要求各镇党委对照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旗委组织部成立专项工作组,开展实地督查、座谈会等活动70余次,对已建成和有意向领办合作社的村党组织进行深入探讨推进;先后组织9个镇及旗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村党组织书记,赴友邻旗县和山东烟台观摩学习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通过实地观摩成功案例,对标先进,学习经验。旗直各有关部门单位结合区域特色,做好业务指导、项目筛选、技术服务等工作。各镇党委召开宣传动员会、答疑解惑座谈会50余次,入户走访100余次,鼓励村党组织书记、能人党员带头创办致富项目。村“两委”成员细化落实领办责任,引导村干部参与合作社事务,各领其责、各司其职,牢牢抓住村党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导权,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三道桥镇众诚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分红现场,一摞摞现金承载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一年来的辛勤和汗水,一张张笑脸洋溢着村民和集体“双增收”带来的喜悦和幸福,47名脱贫监测户收到分红资金118071元。三道桥镇和平村村民孙记平看着手中一沓厚厚的百元大钞笑得合不拢嘴:“今年我领到了合作社的14145元分红。如今我们的日子蒸蒸日上,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三年来,三道桥镇和平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共分红950余万元,集体经济“壮”起来了,群众腰包“鼓”起来了,乡村产业也更旺了!年关将近,杭锦后旗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分红热潮持续升温,年底939户农户预计可实现400余万元分红,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村民共享合作社发展红利,真正实现了“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益”。(高锋)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作者: 2023/12/01 10:38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