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宣传
  • 枸杞红了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收获枸杞  近日,杭锦后旗沙海镇五一村四组,枸杞迎来收获季。眼下,烈日炎炎,然而枸杞种植户全然不顾烈日当头,从采摘到晾晒,起早贪黑各个乐在其中,都在争取今年有一个好收成。  杭后是“中国枸杞之乡”,而沙海镇是全国枸杞核心种植产区,种植枸杞已有5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镇种植枸杞1.2万亩,年产干果5000吨,产值达1亿多元,枸杞特别耐盐碱,是重盐碱地的优良绿化材料,也是沙海镇农民的致富果。  注重品质不断提高枸杞竞争力  沙海镇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思路,加快枸杞质量提升,推动枸杞由现在的无公害逐步向绿色、有机迈进。沙海镇在种植过程中,广泛应用“提高作物周围CO2浓度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原理,采用CO2捕集剂,增加CO2浓度,额外补充有机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使得绿川沙海红枸杞口感更甜美。同时一定浓度的CO2可以有效防治害虫,并减少了化肥农药用量,得到防虫抗病增产的目的。这一做法,再加上精深加工,让绿色原料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同时,沙海镇多管齐下狠抓品牌建设,多方联动加大品牌宣传效果,目前已完成SC食品安全生产认证工作,有效提高了枸杞的市场竞争力,完善了绿川沙海红枸杞品牌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规范了产品产前、产中管理、产后加工标准和操作规范。  利用“互联网+农业”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多管齐下拓宽销售渠道,借力“大数据”“互联网+农业”,与京东、后套乐购、蜂窝建立电商交易平台,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促进枸杞网上销售。利用微博、微信商店等新型媒体,实现枸杞创收。结合新媒体运营商制作系列“乡愁——故乡的味道”宣传绿川沙海红枸杞,并经常性地开展枸杞劳务引进工作,同时精心制定宣传计划,通过走村入户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劳务典型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劳务经纪人和农牧民了解枸杞产业,实行生产销售同步化。  发展“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增收  沙海镇摸索出“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现有载体上不断创新机制,鼓励引导农户将种植的枸杞送到基地和合作社进行精细加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的“三统一”经营模式运营,实现合作社与农户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跟踪上门检测农户枸杞使用农药和化肥是否达标,达标后,合作社以高于市场每公斤10元的价格收购。  为了促进枸杞产业发展,沙海镇组织成立了沙海镇枸杞协会,后注册为合作社,命名为绿川沙海红枸杞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为绿川沙海红,取意为绿色的河套川,沙海的红产业。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成员也由成立初的5人增加到120人,带动农户5000多户。(记者 张敏/文 巴彦淖尔日报社签约摄影师 刘永平/图) 作者: 2020/07/14 11:00
  • 内师大附中面向我市招收12名学生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记者7月13日得知,为使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师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基层,按照自治区教育厅要求,2020年师大附中在我市临河地区以外招收12名旗县户籍且在旗县初中学校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录取后在师大附中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语)授课。  参加我市中考的考生可提前批次网报师大附中志愿,师大附中不再单独组织招生考试。志愿填报时间为8月8日8:00~11:30。考生可登录巴彦淖尔市教育局官方网站(http://jyj.bynr.gov.cn),进入“考试服务”专栏,点击“中考服务”,输入考生信息登录后进行网上填报,也可通过智能手机关注“巴彦淖尔市教育”微信公众号,点击“微服务”下的“中考平台”登录后进行志愿填报。  录取由市教育局按照考生志愿以考生成绩为依据由高到低择优进行,若出现成绩相同的情况,按数学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原则进行录取,其次按照物理、化学、语文、英语、道德与法制、历史、地理、生物的顺序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凡被录取的考生,由师大附中发放录取通知书。  填报师大附中志愿的考生可同时填报师大附中巴彦淖尔分校实验班,于2020年8月8日16:00后登录中考平台查询录取结果,若没有被师大附中和师大附中巴彦淖尔分校实验班录取,可在8月9日8:00~18:00继续填报我市普通批次高中志愿。  师大附中录取工作结束后,录取名单将在巴彦淖尔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公示,无异议后报送至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记者 杨志利) 作者: 2020/07/14 10:53
  • 让“天赋河套”品牌热度持续上升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近日,久负盛名的杭锦后旗三道桥镇西瓜开园售卖。三道桥镇举行“网上开园”信息发布会,为当地西瓜进行了一场“云推介”和“云销售”。  往年,三道桥镇西瓜一开园上市就引来外地客商扎推“抢瓜”,西瓜甚至供不应求。今年,受疫情影响,前来采购的外地客商减少很多。为助力农户卖瓜,巴彦淖尔日报社通过图文发布、抖音快手直播等方式,“云端”助力销售。报道发出后,呼和浩特、包头、乌海、阿拉善等周边盟市,还有我市临河、五原、中旗等旗县区的客商不断致电瓜农购买西瓜。从7月3日到6日的4天时间里,外地客商调运西瓜50多万斤,零售8万多斤。  三道桥镇西瓜“网上开园”“云上销售”这一创新举措别出心裁,令人称道。由于疫情,今年我市农畜产品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挫折困难面前,三道桥镇不等不靠,想方设法为农民解决销售难题,这种积极作为值得借鉴。尤其是在今年这种特殊形势下,我市“天赋河套”品牌授权产品以及河套优质农畜产品要打破传统销售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让“云销售”热起来,让“天赋河套”品牌热度继续上升。  2018年,“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大幕开启。两年来,我市以“天赋河套”品牌为引领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优质农产大幅溢价,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业加快转型,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天赋河套”品牌也荣获2019中国农业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10项大奖。从“单打独斗”的家庭分散经营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全产业链发展,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土特产到统一规格、统一包装、统一品质的高档商品,“天赋河套”品牌带动河套优质农畜产品实现了质的飞跃。  当前,实施“天赋河套”品牌“大引领”行动已被列入我市全力推动河套灌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中。未来,我市将全面提升“天赋河套”品牌影响力,力争3年内品牌价值达到300亿元,到2025年品牌价值达到400亿元。  “天赋河套”,两年前种下的这粒种子,在全市人民的精心培育下已在巴彦淖尔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今天的“天赋河套”,寄托着巴彦淖尔人更多的希望,承担着引领巴彦淖尔现代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光荣使命。此时,我们绝不能满足成绩、停滞不前。尤其是在今年疫情防控这样的特殊形势下,更要采取有效措施开拓创新,让“天赋河套”品牌热度持续上升,为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黄景莲 ) 作者: 2020/07/13 11:16
  • 我市与快手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7月10日,我市与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副市长邱永红代表我市在协议上签字。  与快手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我市推进电子商务和其他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天赋河套”品牌影响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地方媒体资源,聚拢短视频、直播、媒体、网红、电商等上下游企业资源,打造短视频行业产业链,助力我市优质农畜产品推广和文旅产业发展。同时,快手科技将充分发挥自身平台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与巴彦淖尔日报社联合成立快手电商学院,帮助我市打造短视频创作者孵化、直播、电商业务培训交流平台,推动我市网红经济发展。(记者 田昌) 作者: 2020/07/13 10:44
  • 五原县上半年发放惠农补贴资金16926.28万元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截至2020年6月底,五原县通过“一卡通”系统共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16926.28万元,惠及277055人(次)。  发放的各类惠农补贴资金共涉及38项,包括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长寿补贴、其他残疾人事业补贴、村干部生活补贴、抚恤补助、耕地轮作、农机具购置、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土地流转补贴、农村医疗救助、农村牧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补助、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生活补贴、城镇“三支一扶”人员生活和交通补贴等。(通讯员 李宜帅) 作者: 2020/07/08 11:36
  • 杭后推广大棚种植新技术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今年以来,为了促进杭锦后旗设施农业科技的快速提升与发展,解决大棚生产中存在的一茬有余、两茬不足,秋茬采收期短等问题,依托自治区财政示范推广项目和“院市共建”科技合作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与市农牧业科学院共同设计了大棚“四膜一布”和大棚内“套膜”保温增温技术模式,由杭锦后旗农牧和科技局(蔬菜办)配合完成核心区示范建设。  据了解,示范区通过核心技术“四膜一布”和大棚内“套膜”保温增温技术试验示范使得两茬合计亩增收2450元~2900元,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示范项目本着“生物菌绿色防控”理念,从土壤、种苗到植株全生育期采取生物菌“以菌治菌、以菌治虫”绿色防控技术,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助推了杭锦后旗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步伐。(通讯员 郭春梅) 作者: 2020/07/08 11:34
  • 隆兴昌镇:盐碱地上建起万亩产业园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这段时间,五原县隆兴昌镇2万亩盐碱地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鲜食西红柿现代产业园里,数百位工人侍弄西红柿,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隆兴昌镇利用五原县成熟的土地改良技术和自身产业发展优势,在荒滩盐碱地上建起了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附近的村民在园区当起了产业工人,进一步增加了收入。  村民结伴打日工  “以前我们去很远的地方打工,还得骑车,现在步走一会儿就到园区了,打工挣钱挺方便。”园区附近同联村的农户张秀英与村里的妇女结伴来园区打日工。  鲜食西红柿现代产业园建成投产后,不仅让长期外出打工挣钱的农户实现就近就业,同时也让困难农民有了就业岗位。  同联村的赵金虎高兴地对记者说:“园区离我们家近,过来干一天挣一天的钱,晚上回去还不耽误喂牲口。”  盐碱地变成“聚宝盆”  五原县隆兴昌镇2万亩盐碱地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以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为目标,严格落实“天赋河套”品牌生产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绿色化发展、品牌化建设。鲜食西红柿现代产业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领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合作社签订种植技术服务与产品购销协议,约定以每斤0.4元的价格收购。按亩产2万斤计算,每亩西红柿可收入8000元,除去种植成本4750元,每亩收入可达3250元。园区对果蔬实行价格指数保险、种植业保险“双保险”锁定,既保自然灾害又保市场价格,让当地农民和合作社种得放心。同时,农民还可到园区打工增加收入,园区西红柿从种植、管护到采摘,用工时间达5个月,高峰时日用工需求达300多人,按每天140元的工钱计算,农民打5个月工可增加收入2万元左右。  依托盐碱地改良技术,昔日一片片盐碱化严重的土地如今成了隆兴昌镇发展特色产业的“聚宝盆”,也成为当地农民就近就业的新去处。今年,隆兴昌镇计划通过产业园区带动近2500人实现就近就业。 作者: 2020/07/08 11:32
  • 常志刚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鼠疫防控工作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7月6日,市委书记常志刚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对我市鼠疫防控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安排部署全市鼠疫防控工作。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晓兵,市委副书记、秘书长、政法委书记李中增,副市长岱庆格日乐及市卫健委、公安局、网信办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我市鼠疫疫情发生后,国家和自治区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鼠疫防控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鼠疫防控工作相关要求和部署,严防死守、全面管控、压实责任,全面细致做好防控工作,千万不能心存侥幸、不能麻痹大意、不能有丝毫放松。要全力救治病患,对密切接触者严格执行居家隔离或者集中隔离措施,在疫区所有出入口设置堵卡,对出入人员进行严密监测,做到无一遗漏、无一死角,确保疫情不扩散、不再有新发病例、不交叉感染。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综合手段,适当扩大流调范围,对疫区及相关区域挨家挨户逐一摸排,切实做到无盲点、全覆盖。要加强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全面掌握防控物资供需情况,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物资供应顺畅。要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及时发布疫情动态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加大防疫知识宣传力度,增强群众鼠疫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协调调度,形成工作合力,严防鼠疫疫情扩散和输出。要毫不放松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严而又严、细而又细、实而又实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记者 黄景莲) 作者: 2020/07/07 16:02
  • 全市鼠疫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7月6日,全市鼠疫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临河召开,通报全市鼠疫防控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防控工作。副市长岱庆格日乐出席。  会议指出,发生鼠疫疫情后,我市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加大防控力度,确保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会议要求,要全力救治患者,积极开展疫区处置。要严格交通管制,外防输出,内防扩散。要加强流调排查,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综合手段,加强对疫区的网格化管理,挨家挨户全面排查;对10天内有疫点及周边地区旅行史,或到过疫点的居民,要追踪到人,登记造册,上门观察,落实密切接触者及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工作;对流调排查到的密切接触者及重点人群,要严格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要加强院感防控,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隔离、消毒和防护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重点单位、场所管控,减少公众聚集。要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消除鼠、蚤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鼠疫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记者 包亦登) 作者: 2020/07/07 16:00
  • 敢破坏生态环境?栽树去!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本报讯 6月29日,五原县首个“公益诉讼生态修复林”基地在隆兴昌镇防沙林场天义城作业区落成。  该基地占地面积107亩,由五原县林草局提供林地,现种植新疆杨10155株。该基地的建设,旨在针对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涉及生态环境民事和公益诉讼案件、林业行政案件中,负有生态环境修复义务的当事人在无法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时,在规定区域内补植复绿以替代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2019年9月,五原县森林公安局侦破一起特大滥伐林木案件。被告人李某某、王某、孙某某于2018年6月至8月在五原县套海镇向阳村、响导村、红赛村无证滥伐农田防护林676株,合蓄积量245.7011立方米。该案系五原县首例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020年6月案件宣判后,3名被告人履行公益诉讼生态修复责任,由五原县森林公安局指定,在该县防沙林场天义城作业区补植新疆杨3500株。  五原县森林公安局监督林业行政案件中负有生态环境修复义务的当事人承担生态修复责任,截至目前,共责令30名违法行为人在该作业区栽植新疆杨10155株。五原县森林公安局与五原县人民检察院将这片树林命名为“公益诉讼生态修复林”,并安装设立了“公益诉讼生态修复林”宣传标识牌。  “公益诉讼生态修复林”基地集生态修复、法治宣传、警示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将为该县生态修复发挥积极作用。(记者 焦锦平 通讯员 李俊) 作者: 2020/07/03 11:05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