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宣传
  • 生猪供应相对过剩仍将持续 养殖户或陷重度亏损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生猪同比增长60.9%,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95.2%。今年1月下旬开始,猪肉价格连续8个月回落,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也没有出现猪肉价格反弹。10月份第2周,集贸市场的猪肉平均价格每公斤21.03元,比今年1月份下降了60.8%。  持续回落的猪肉价格,让消费者可以痛快地大口吃肉了,但也让不少生猪养殖户陷入了焦虑。以养猪大省四川为例,上半年生猪出栏2928.7万头,产能刚达常年水平,价格却跌破成本价每斤8.5元。  据了解,生猪生产从年初逐渐恢复,一大批高水平的规模猪场快速崛起,猪肉价格也随之快速回落。年初还赚得“盆满钵满”的生猪养殖业,如今不得不面对亏损局面。专家表示,当前生猪价格已跌至近年最低,不少养殖场(户)发展生产积极性受挫。9月份,全国养猪场(户)亏损面达到76.7%。  未来一段时间猪肉价格走势如何?养猪场(户)的“亏损周期”还会持续多久?  对此,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表示,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的生猪产量同比还将明显增长,生猪供应相对过剩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如不实质性调减产能,猪价低迷态势难以扭转,尤其是明年春节过后的消费淡季,猪价可能继续走低,并造成生猪养殖场(户)重度亏损。  当前,猪肉价格持续走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年二季度,生猪生产已完全恢复。当前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过剩,主要因为生产仍在惯性增长。”孔亮解释称,生猪市场供应“中期看仔猪,长期看母猪”。今年3月份以来,规模猪场每月新生仔猪数均在3000万头以上,并持续增长。8月份至9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  生猪生产事关“三农”发展、群众生活和物价稳定。因此,关注生猪生产,不仅要关注一时的价格涨跌,更要关注和解决产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防止生猪生产大起大落,尽量熨平‘猪周期’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重点。”孔亮表示,针对生猪产能过剩的苗头,从6月份开始,农业农村部密集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有序安排生猪出栏。随后,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努力稳定生猪生产秩序。7月份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结束增长势头,环比连续3个月减少。  据孔亮介绍,目前,一些养殖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企业采取“十头母猪淘汰一头低产母猪,一窝仔猪多淘汰一头弱仔,育肥猪提前10天出栏”等措施,这对于企业减少亏损和行业去产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459万头、生猪存栏4.38亿头,均相当于2017年年末水平。这也意味着生猪生产已全面恢复。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为推动生猪养殖加快走出困境,防止生猪生产和供应出现大的起伏,农业农村部将按照产能调控方案要求,落实地方分级调控责任,重点抓好生猪产能调减工作,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及时发布产能过剩预警,鼓励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顺势出栏肥猪,使生猪产能尽快回到合理水平。同时,保持用地、环保、贷款和保险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不搞“急转弯”“翻烧饼”,防止损害基础生产能力,影响长期的市场稳定供应。(经济日报记者 吉蕾蕾) 作者: 2021/10/29 09:46
  • 杭后玉米高效栽培模式接受专家验收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近日,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党久占组织自治区、市、旗三级专家来到杭锦后旗头道桥镇民建村院地共建科技示范园区,对“玉米一穴双株间作大豆高效栽培示范”和“小麦套种玉米一穴双株稳粮增饲高效栽培示范”的玉米进行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按照玉米实收测产方法进行测产,经测产玉米平均亩产达到2050斤,最高亩产2246斤,亩产值突破3000元。  这两项高效栽培模式是党久占在充分应用玉米一穴双株栽培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立足河套灌区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气候条件,按照减膜、减肥、增效、可持续的绿色生产要求,创新推广的高效立体套作技术。其技术的核心可概括为两减、一增、两提升。两减即通过优化带型,可减少地膜50%、减少氮肥20%;一增即玉米一穴双株增密种植,使玉米亩种植密度达到5000株以上,同时充分发挥了边行优势,达到密而不蔽,确保产量较单种不减少;两提升即提升了耕地质量和种植效益。(记者 杨志利)  作者: 2021/10/18 10:52
  • 农产品的市场营销现状和策略        市场营销是指计划和执行关于商品、服务和以创造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传递价值给客户,并进行交换的一种过程。是企业市场营销部门根据公司总体战略与业务单位战略规划,在综合考虑外部市场机会及内部资源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市场,选择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并予以有效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目前我们国家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一、农产品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目前各地农产品初级产品过剩,精深加工农产品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初级农产品过剩势必造成市场价格波动,因为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变化。所以只有在根据市场分析的基础上,保证农产品均衡稳定的生产和发展,才能使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上。二、生产者品牌意识不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检验消费的唯一标准,市场销售者根据各自需求和喜好选择农产品,品牌是消费者识别产品的重要依据。比如我们日常消费的奶制品,伊利和蒙牛的认可度就普遍高于各地五花八门的牛奶品牌。品牌产品在风味、质地、口感等方面存在巨大优势。三、农产品监督体系不健全。近年来,随着“蒜你狠”“豆你玩儿”等农品引发的市场波动越来越多,部分农产品因监管不到位,囤积出奇,导致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紊乱,不利于市场供需调整,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和不规范,导致消费者多花很多钱,农民却没有赚到钱。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品种单一,缺少特色,生产效率和农具的使用效率也很低,没有标准化种植概念,农产品质量没有保证。加上各种污染以及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规模销售。五、农产品保鲜要求高,季节性明显,对运输存储要求高,影响销售市场的扩大。农产品都是季节性生产,需要快速进行分销,若通过存储再销售,存储条成本较高,影响销售成本。稍有不慎,大量积压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毁灭性的,这也导致农产品市场很难扩大。六、农场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观念滞后,营销理念并不明确。伴随国家的宣传和互联网的普及,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销售概念,但实际过程中,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并不多。农产品开拓市场、迎合市场的能力远远不足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七、销售创新跟不上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改革开放后,农产品市场确实有了一定的规模发展,但是农产品营销还不够科学和规范。需要进一步与时俱进、紧跟市场需求,推动农产品市场营销创新。从单纯的生产什么卖什么过度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八、农场品生产规模小,系统化布局受限。我国大部分农产品是家庭生产,自产自销,缺少对产品市场的调研。农民大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先种植少量农产品看看效益,然后再决定是否大面积种植,即使面积种植也不具备规模。九、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缺少精深加工。农产品种植后,菜农自己到市场零售或者卖给收购商贩居多,少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做精深加工,初级产品技术含量低,销售价格自然低。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几点建议一、扩大农产品营销渠道。农产品能不能及时销售出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营销渠道是否畅通。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选择策略,不仅要求保证产品及时到达目标市场,而且要求选择的销售渠道销售价格高,费用少,最大程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价值。二、实行品牌化营销策略。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而名牌农产品则意味着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信誉。品牌化营销策略要求农产品本身具有较高的品质,如较高的营养价值、可靠的卫生安全性等,这是农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最为核心的产品。三、大数据估计目标市场的需求。目标市场的需求是指在既定的市场环境中,某一类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的总额。这种市场需求数量的变化取决于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喜好程度、购买能力和经营者的营销努力程度。如果某种产品确实为消费者所喜爱,并且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断提高,经营者的营销策略正确,就有可能增加需求数量。四、农产品绿色化、健康化。由于人们对绿色无公害和营养健康越来越重视,绿色、无公害和安全健康成为最普遍、最基本、最强烈也是最大的需求。基于这点,农产品有必要进行绿色、健康化改革。五、政府加大对农产品的调控和监督力度。政府在农产品市场营销活动中应积极提供信息服务、法律服务、保险保证和加大市场检查力度,以降低农产品市场营销活动的不确定性,以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六、鼓励农民集体合作,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要想保证有足够的产品数量,唯一的方法就是扩大种植面积,种植面积的扩大有利于制定长远的营销策略,保证经济的平稳性。农民通过集体合作生产,可以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充分利用劳动力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在提高农产品数量的同时还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七、精深加工营销策略。农产品通过精深加工增值的例子,比比皆是,企业不仅能获得了农产品的增值部分,农民同时也获得了加工的收入。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八、细化市场发现市场空白点。所谓市场细分是指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将市场细分为若干个具有类似需求的消费者群的过程。市场细分后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由具有类似需求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或是按年龄划分,或是按收入划分。这样,生存与发展就有了目标,保证利润与效益。九、加强科学技术的引进,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品价值,实现增效增收。科学技术的引进不仅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还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既能增加农产品的存储周期,还能克服农作物的季节性,农产品在反季节销售不仅价格高而且销售火爆,市场供不应求。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农产品的市场营销现状以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增强农产品市场营销的能力,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作者: 2021/10/13 10:47
  • 两部门:禁止直接或间接从蒙古输入牛及其相关产品 来源:央广网央广网北京9月29日消息(记者 苗雁)据国家海关总署网站消息,日前,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称,为防止蒙古牛结节性皮肤病传入我国,禁止直接或间接从蒙古输入牛及其相关产品,禁止寄递或携带来自蒙古的牛及其产品入境。(截图自国家海关总署网站)具体公告内容如下:2021年9月7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通报,蒙古东方省(Dornod)的3家农场于8月21日至8月27日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这是蒙古首次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为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防止疫情传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公告如下:  一、禁止直接或间接从蒙古输入牛及其相关产品(源于牛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  二、禁止寄递或携带来自蒙古的牛及其产品入境。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三、在进境船舶、航空器、公路车辆和铁路列车等运输工具上,如发现有来自蒙古的牛及其产品,一律作封存处理,且在我国境内停留或者运行期间,未经海关许可,不得启封动用。其废弃物、泔水等,一律在海关的监督下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擅自抛弃。运输工具上如发现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严格依法对污染或可能污染区域监督实施防疫消毒处理。  四、对边防等部门截获的非法入境的来自蒙古的牛及其产品,一律在海关的监督下作销毁处理。  五、凡违反上述规定者,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六、各海关、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分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规定,密切配合,做好检疫、防疫和监督工作。 作者: 2021/09/30 09:17
  • 追着太阳种西瓜 在西瓜界,一直有本“生意经”:市场上每10颗大棚西瓜,就有7颗出自浙江省台州市的瓜农之手。对这一翻创业景象,当地人称“追着太阳种西瓜”。去冬今春,五原县套海镇迎来了一批种西瓜的“浙江人”,镇里为此建起了占地6000亩的麒麟西瓜产业园,8月份开始,碧绿光滑、圆润饱满的麒麟西瓜以每斤2块4——3块的批发价卖到了全国各地,“追着太阳去种瓜的甜蜜事业”,让农民们尝到了甜头,生活更有了奔头。亩产6000——10000斤的麒麟西瓜,亩均利润1万多,9月中旬卖完了,还不耽误棚里再种一茬贝贝南瓜,轻轻松松还能收入个4、5千元,一个大棚三茬作物,2万5的利润,还干啥呀?还要啥自行车?要啥手表呀?下一步,被誉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县的五原县,要以推进“天赋河套”品牌建设为契机,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鼓励、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尝试管理新技术,引进试种新品种,着力推广像麒麟西瓜这样适应性强、附加值高的新品瓜果,引领新的种植方向,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转自五原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2021/09/29 09:41
  • 第二轮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将启动 稳妥应对猪周期下半场 来源:中国经济网近来,关于猪肉的新闻颇多。据报道,四川有农户卖一头猪亏损七八百元,当地已启动省级5000吨冻猪肉储备收储。有关部门表示,第二轮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即将启动,持续时间更长、规模更大。据农业农村部数据,9月份第3周,全国活猪平均每公斤价格13.45元,同比跌63.4%;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3.25元/公斤,同比跌58.2%。在本轮猪周期的下半场,有必要冷静分析如何更好应对。  当前生猪产能已完全恢复,猪肉供应出现过剩苗头,但生猪生产仍在惯性增长,以至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价格仍在下跌。2月至8月,规模猪场新生仔猪数月均增速为2.5%,按生产周期计算,今年9月至明年2月的生猪出栏量还将持续增长。  猪肉生产和价格波动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是因为猪肉供应弹性大,需求弹性小,同时在肉类消费中比重大、价格对CPI走势的影响大。生猪供应量多一点或少一点,对应的价格波动幅度很明显。当前,年出栏500头以下的中小养殖户仍占养猪场户数量的99%以上。按照户均出栏20头计算,每户多养或少养一头,供给就会波动约5%。而据测算,供应每波动1%,价格就波动约7%。加之,生猪生长周期长,一旦波动趋势确立,中途较难改变。可见,猪肉价格涨落天然具有放大效应。  应对猪周期下半场,要以预警为主、调控兜底。有关部门已明确生猪稳产保供的目标是全国猪肉年产量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近几轮猪周期表明,生猪保供要靠稳固的基础产能来说话。能繁母猪是猪肉供应的“总开关”,只要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保持在合理区间,仔猪生产就有保障,猪肉供应就能大体稳定。有必要根据能繁母猪存栏的不同情形,划分绿色、黄色和红色3个调控区域,明确相应措施。8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相应调控措施正在启动。  应对猪周期下半场,要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在生猪全产业链中,养殖环节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风险最大。不同于贩运和加工环节的市场风险,养殖环节还要承担成本刚性上涨、动物疫病风险。最终是,养猪户在肉价下跌时毛猪售价跌幅更大,而在肉价上涨时毛猪售价涨幅则偏小。因此,越是在行情低迷时,养猪业越要重视猪场管理,注重疫病防控。当前,养猪场户应选择放慢生产节奏,优化母猪存栏,淘汰低产母猪,增加中高端猪肉产品的比重。与此同时,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布局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应对猪周期下半场,要保持长效性支持政策的稳定。全球主要养猪国普遍存在猪周期,这是市场规律对养猪业进行资源配置的表现,但周期频率、剧烈程度、应对方式各有不同。对我国来说,可以拉长周期、缓和峰谷,尽量避免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生猪规模养殖比已从2017年的46.9%提高到2020年的57.1%,多部门突破性地解决了行业多年的土地、环保、资金等痛点。然而,越是在养猪场户困难的时候,越要保持用地、环评、金融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的稳定性,避免养猪场户过度淘汰母猪,损害基础产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作者: 2021/09/29 09:37
  • 我市打造饲料产业集群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9月26日至27日,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饲料产业集群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市委常委、副市长邱永红分别出席仪式。内蒙古海大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玉峰,包头北辰饲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志诚,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战略投资官、董事会秘书兰佳分别出席。  此次集中开工项目2个、签约项目1个,总投资37000万元;巴彦淖尔1家拟上市企业进入筹划阶段。相关项目涉及饲料生产、饲料研究开发等领域。  邱永红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表示祝贺。他强调,相关项目的落实将促进巴彦淖尔肉羊、奶牛、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并对饲料加工产业提档升级、规模化养殖振兴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有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畜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为巴彦淖尔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撑。依托于巴彦淖尔巨大的牛羊养殖规模和畜牧业发展潜力,今年,巴彦淖尔先后引进了全国第二大饲料生产加工企业广东海大集团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饲料生产加工企业北辰饲料。9月26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与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合作,该企业是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引进的第一家国内500强民营企业。加上巴彦淖尔本土最大的饲料生产加工企业富川饲料,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聚集了国内、区内和市内最大最优质的饲料生产加工企业,打造高端绿色饲料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希望相关企业以项目开工建设奠基为起点,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安全优质放心的产品,努力打造西部饲料头部品牌。同时希望相关部门靠前服务、精准服务,着力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这4个项目分别是新希望18万吨反刍饲料厂项目、广东海大集团内蒙古海大饲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生物饲料项目、内蒙古鹿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生物饲料产业项目、巴彦淖尔拟上市企业富川饲料公司进入上市筹划阶段。 作者: 2021/09/28 15:12
  • 五原:打造农业产业园 带领村民奔富路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金秋时节的河套大地,到处都是丰收在望的景色。五原县胜丰镇灯笼红香瓜产业园区里,张建军夫妇的大田灯笼红销售已接近尾声。2020年一家人种瓜收入20多万,今年的行情从温室大棚里的灯笼红上市就一直不错,等到大田里的瓜都卖完了,收入不比去年差。  从过去搭个简陋雨棚在路边叫卖、销量全靠运气,到现在手机一点、来自全国的订单尽在掌握,张建军感慨地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园区的集聚效应,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收入。  胜丰镇特殊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种灯笼红香瓜,许多人家都有种植灯笼红的习惯,尤其是张建军所在的新红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灯笼红,但在销售上人们大多是单打独斗,路边摊销售,没有形成市场规模,更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为了提升效益,形成规模,促进农民增收,胜丰镇在新红村建起了总种植面积1000亩的产业园,吸引了69户农户入园经营。从温室大棚到钢架拱棚再到大田种植,延长了灯笼红香瓜上市时间,电商入住园区,拓展了灯笼红销售渠道,集体注册品牌,提升了灯笼红的知名度。2020年园区年利润实现5000万元。  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五原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农企共赢”的思路,在园区内植入多种产业融合形式,培育多元产业主体,创新产业融合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多业态复合、产城融合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同时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强化部门协作,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产业园区融合集聚,激活农村资源要素,积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园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五原县建成各类农牧业园区138个,覆盖全县78%的行政村,构建起了以县城为中心、交通干线为延伸、辐射全县域的产业园区布局。带动形成订单合同、“农企银”协作、科技支撑、股份合作、土地流转等多种农企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农户3.8万户,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32%。  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引领带动下,五原县县域现代农牧业发展成效显著,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170多项全国、全区荣誉。  作者: 2021/09/18 16:14
  • “巴彦淖尔十大网红农产品”评选宣介活动启动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9月7日,“巴彦淖尔十大网红农产品”评选宣介活动在“天赋河套”总部基地启动。市委常委、副市长邱永红出席启动仪式。  此次活动由市绿色产业统筹发展办公室、市场监督管理局、巴彦淖尔日报社、市邮政管理局、巴彦绿业实业有限公司主办,中国银行巴彦淖尔分行协办,将从我市“天赋河套”授权产品和优质特色农产品中评选出一批体现本土特色和现代农牧业科技成果的名特优新网红农产品,并进行全网宣介、传播。评选对象为市内企业、合作社组织或家庭农牧场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绿色优质农产品,产品设计特色、时尚,体现互联网思维,在网络渠道销售和在社交平台形成一定传播热度,凝聚起人气,且线上销量、销售额等达到一定规模,或得到网红代言推荐;在巴彦淖尔范围内生产,突出产业特色,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独立包装和自主商标品牌,有一定市场知名度。产品申报时间为9月8日~10月8日。  作者: 2021/09/08 11:02
  • “天赋河套”书写精彩巴彦淖尔故事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农产品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  从2017年市委提出并创建“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至今,“天赋河套”的前进步伐愈加稳健坚定,铺展在河套大地上的发展蓝图愈加华美惊艳。  回首来路,才知道走出了多远;亲历奋斗,才明白付出的意义;眺望未来,才更加理解如何把涓涓细流汇聚成百川成海的澎湃伟力。举全市之力打造“天赋河套”品牌,是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自身优势特色、坚持系统观念、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科学实践。  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巴彦淖尔正以“天赋河套”品牌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力引擎,以世界眼光谋划、用生动实践作答,全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立足资源禀赋  剑指高端市场  巴彦淖尔是一块颇得上天眷顾的沃土。黄河千百年来携带上游泥沙从这里经过,冲刷出土壤肥沃的河套平原。得黄河水滋润、坐拥北纬40度黄金种植带绝佳的光热资源,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让河套物产丰饶,让“河套地区是适宜高品质农产品种植地带”的结论实至名归。鲜美的羊肉、筋道的雪花粉、香甜的华莱士、醇厚的河套酒……外地人说起河套,都能说上一两样特色产品。  如果说,巴彦淖尔特色优势农畜产品是一块天然璞玉,那么建设推广“巴彦淖尔”品牌就是对这块璞玉匠心细磨、精心雕琢,使其愈加璀璨夺目。立足河套农业的自然禀赋和独特优势,我市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充分发掘河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市场优势,把“天赋河套”品牌定位为统领全市最具优势和特色的农畜产品,面向高端市场、服务高消费群体,最大限度释放河套优势特色高品质产品的潜在价值。  我市科学编制粮油、肉乳绒、果蔬、蒙中药材、饲草、生物质能等六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每个产业都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扶持有关企业上市,努力形成若干个百亿级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目前已培育和引进中粮、鲁花、河套酒业、金草原等291家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7197个,探索形成了产业延伸型、功能拓展型、新技术新业态引领型等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同时,大力推进盐碱地改良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系统性推进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率先在农业领域提出并践行“亩均效益论英雄”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农业“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四大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力创建国家农高区,建设中以、中美等5个中外现代农业合作园区,建立从生产加工到市场、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质量保证保险体系,建成集展示交易中心、云仓中心、电商中心等为一体的“天赋河套”总部基地,整合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建设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积极推进商标注册防御性保护,建立品牌监管使用、举报维权等配套制度,为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打牢基础。  打造鲜明符号  逐梦经济蓝海  事物迅速发展、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有着与时俱进的理念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今天的“天赋河套”超级符号已惊艳世界,把巴彦淖尔优质特色农畜产品推向高端市场,向全国和世界提供绿色有机食品。  自创建以来,“天赋河套”品牌先后荣获中国农业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17项重量级大奖,品牌影响力全国排名第一,授权产品实现溢价30%以上,带动全市优质农畜产品溢价15%以上。“天赋河套”授权产品先后进入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亮相北京国际农产品展览会、天津国际肉类与食品进出口博览会、内蒙古香港绿色农畜产品推介会等展会,各类优质农产品供应到人民大会堂、中央党校、京西宾馆、北海舰队,出口93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巴彦淖尔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原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食用向日葵生产交易集散地、全国最大的无毛绒分梳基地、全国最大的脱水菜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番茄原料生产和番茄制品加工基地,现代农牧业产品远销五大洲93个国家和地区,河套农畜产品出口连续12年“领跑”内蒙古。“天赋河套”已成为带动优质农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实现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提升巴彦淖尔形象的重要引擎,开启了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先河,成为闪耀在黄河几字弯的一颗熠熠生辉的品牌明珠。  擘画宏伟蓝图  奔赴幸福未来  目标,是引领发展航向的灯塔;实践,是衡量使命担当的标尺。  《中共巴彦淖尔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巴彦淖尔将发挥“天赋河套”总部基地平台作用,强化品牌市场引领,完善品牌质量标准和追溯体系,加快品牌体系培育,做优做强品牌产品群,将“天赋河套”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名农产品品牌。  为更好更高质量地实现既定目标,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重要指示精神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沿黄生态环境“大保护”行动、现代农牧业发展基础“大强化”行动、农牧业发展体制机制“大创新”行动、农牧业一二三产业“大融合”行动、“天赋河套”品牌“大引领”行动、农产品质量“大监管”行动、富农带农机制“大构建”行动等“七大行动”,全面确立我市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全力推动河套灌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实施“七大行动”,预期到2025年,巴彦淖尔将绿水青山优势凸显,绿色生产方式基本普及,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基本形成,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基本建成,河套灌区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供给优质农畜产品的示范区,河套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成为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  展望未来,谋定于心,成事于行。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界,从产品自信到品牌自信,以“天赋河套”为统领的巴彦淖尔农牧产业正步履坚实、砥砺前行,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具有巴彦淖尔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上加速奔跑!  作者: 2021/09/07 10:03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