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宣传
  • 推动农村电商持续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农村电商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有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农村电商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是农村电商充分发展的基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基本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普遍覆盖。推动农村电商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宽带、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农村互联网建设规模、提高农村互联网传输效率;加快物联网、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农村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推广适合农村、方便农民的信息化产品。  加快农村物流仓储体系建设。农产品具有时效性强、季节性强、存储难度大等特点。建立仓储、包装、物流体系特别是冷链物流体系,有利于推动农产品在更广范围快速流动,为农村电商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可通过整合邮政快递、商贸、交通、供销等资源,加快完善县乡物流体系,鼓励多站合一、服务同网;合理规划冷藏库、冷冻库等设施布局,推动建设一批现代化农产品冷链快递物流基地。  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生产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保证,是现代农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手段。推动农村电商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标准,加强对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市场准入、流通销售等重点领域的监管,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生产组织、监督管理、质量认证,实现产品可追溯、质量有保证、附加值有提升。  加大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对农民、合作社人员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利用网络渠道销售农产品的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培养一批既懂理论又懂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人才。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  (作者系江苏徐州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徐 锋 刘林青) 作者: 2020/05/07 11:40
  • 一个多月预订1.5万只基础母羊,订单排到了6月 “三好生”金草胡羊为啥这么火?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复工复产后,内蒙古金草原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谷饲园区热闹状态更胜往常:一批批农民考察团纷至沓来,一辆辆满载母羊的货车驶出厂区。公司销售部经理王东普可忙坏了,预约参观的电话接到手软,还要马不停歇地与农户签订单。“3月初以来,来自山西、宁夏,呼包鄂以及我市的上百个农户跟公司签了约1.5万只基础母羊订单,这接近去年全年的数量。”王东普说。  五原县隆兴昌镇荣丰办事处义丰村三组农户王锋利就是订户之一。3月底,他和村里40多户农户向金草原公司购买4000余只基础母羊。可是,因市场需求量大,按照订购先后顺序排期,他们需要等到6月初才能“收货”。即便如此,大家还是毫不犹豫地交了订金。  金草原的基础母羊为何如此抢手?记者在对农户的采访中找到了答案。  好品种“养”出好收成  王锋利养羊近20年,养过山羊、绵羊、寒羊等多个品种,是村里的养羊能手。2018年4月,王锋利第一次到金草原参观,“肤白貌美”、身形匀称、温顺乖巧的胡羊让他眼前一亮,工作人员的介绍更让他看到了致富“商机”。  “胡羊是咱们这儿的新品种,市场前景不明,还是谨慎点投资哇。”亲戚朋友这样劝他。但王锋利还是买了100只基础母羊“试金”。短短一年多时间,这些胡羊下了两茬羔,平均每只每茬产羔2只,王锋利喜不自胜,觉得这条路走对了。  “我养了一年就收回了成本,村里人又羡慕又后悔。” 总结胡羊的优点,王锋利滔滔不绝,“比起寒羊,胡羊体格小、省草料;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不爱闹毛病,好养活;喜欢圈养,很省心;生长快,有多胎遗传基因,产羔率高、泌乳性能好;肉也好吃,细嫩有嚼劲,营养价值还高……”  尝到了养胡羊带来的甜头,去年,王锋利将家中喂养的寒羊全卖了,决定一心一意养胡羊。“好品种才能‘养’出好收成,今年再养上200多只,收入几十万元不成问题。”王锋利信心满满地说。  好模式“联”起致富路  王锋利养胡羊“发”了,这消息在村里一传十十传百,好多人都找他“取经”。在他的带动下,去年,不少村民从金草原购买了基础母羊。让大家坚定养殖信心的重要原因还是金草原提出的放母收羔“25+1”模式。  王东普向记者介绍,公司从2018年启动实施10万只基础母羊放母收羔“25+1”农企利益联结模式,即25只基础母羊配1只种羊,由政府给予养殖相关政策支持,公司做担保并协调金融机构为农户发放低息贷款,农户利用贷款从公司买羊。在母羊产羔断奶50余天后,公司将以公羔羊每公斤高于市场价6元和母羔羊每公斤高于市场价4元的价格回收农户的羔羊。所有售出的母羊均由公司附赠保险,构建起“政府+企业+银行+养殖户+保险”的多方位联动农企合作机制。  “按照每只胡羊产羔2只、羔羊断奶后平均毛重35斤/只、回收价格在850元左右计算,农户每养1只基础母羊可实现利润1700元,如果每户认领25只,年可增收4.2万余元。”王东普说。  放母收羔“25+1”模式的推广,有效解决了农户缺少资金的难题,降低了农户的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收入,不仅可以让贫困户在与主导产业良性互动中实现脱贫,还加快了当地肉羊品种的改良和繁育步伐。据了解,2018年,公司给五原县天吉泰镇140户贫困户发放母羊1500多只,给五原县隆兴昌镇、新公中镇,磴口县补隆镇等乡镇的200多户贫困户发放母羊2000多只;2019年,公司共放出2万只母羊,全市7个旗县区以及呼和浩特、银川、鄂尔多斯等地区的800余户农户受益。  越来越多的农户与金草原“联”手,享受到“25+1”模式的红利。为了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胡羊养殖,帮助更多农户创收致富,今年,金草原在乌拉特后旗建设现代化胡羊养殖园区,项目建成后,两年内可提供优质胡羊基础母羊30万只。  好服务送上“定心丸”  肉羊养殖一直是我市优势传统产业,近年来,国内羊肉市场供不应求的态势日渐凸显,农户养羊热情空前高涨。然而,对胡羊这一“新新羊类”,农户还是不敢轻易“尝鲜”。金草原提供的“保姆式”服务,则给农户吃下“定心丸”。  “公司向农户提供的都是月龄相近、身心健康的“定胎”基础母羊,这些羊从出生就有‘身份号码’,交配、受孕时间以及注射疫苗、驱虫情况等都可追溯。农户养殖过程中,公司统一提供饲料配方、精细化饲养技术服务、圈舍管理指导。因为有数字化追溯系统,母羊何时该配种、何时该产羔、何时打防疫针,系统都会提前发出通知,到时公司会派技术人员上门提醒并给予指导。”王东普说,“一直以来,农户重育肥出栏、轻母畜繁育的现象普遍,饲喂也是粗放型,即有什么喂什么,疫病防控知识也缺乏。我们希望通过‘手把手’指导,让农户了解标准化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水平,进而加快实现肉羊养殖现代化。”  对此,王锋利深有感触。有丰富的养羊经验,加上金草原的服务,让他摆脱了以往养羊“起早贪黑、手忙脚乱、干净衣服一穿就脏”等困扰,产下的羔羊全部达到回购标准。去年,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又盖了4栋标准化圈舍。“等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后,我打算盖厂房,带动更多人养胡羊发‘羊’财。”盘算着以后的日子,王锋利信心十足。(记者 袁雅芹 胡东育) 作者: 2020/04/28 15:51
  • 临河区:土地流转为农村老龄劳动力“转”出新出路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2020-04-21 09:56      农民在拱棚内打理秧苗  建设钢结构拱棚助农增收  “我来合作社打工3年了,每年光这一项差不多就能给家里增加4万块钱的收入,加上转包地的租金,还有我自己家的一栋温室,算下来收入也不少了。”狼山镇富义村五组村民惠光明说。  惠光明今年55岁,是临河区狼山镇富义村五组村民,家有承包地25亩。为了不断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富义村引进内蒙古德顺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引导该村一、二、五、六组的30多户农户将280亩土地以每年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给合作社,建设钢结构拱棚230栋,集中种植彩椒。  惠光明的孩子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老两口,眼看着自己和老伴儿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干不了重体力活儿,加之孩子也不想他们太辛苦,就想着把地转包出去。为此,对于建彩椒园的事情他特别支持,当时就把合作社规划区内的近7亩地全都流转了。2019年,他只留了一栋几年前自建的温室,其余的地全部以一年一亩400元的价格转包给了同村村民耕种。现在,惠光明老两口除了在自家温室里忙活之外,空闲时候就在合作社打工,一年下来收入非但没减反而增加了不少。“我们年纪大了,就算种地也只能种点省事的,一亩地一年的纯收入也就七八百。现在租给合作社,自己什么都不用管,就能拿700块钱,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真的是好事情。”惠光明说。  据狼山镇幸福村党支部书记杨勇介绍,如今该村留在家里种地的大多在40岁以上,其中60岁左右的约占30%。再过5~10年,这部分人的土地谁来种?这些人靠什么养老?针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带来的诸多问题,幸福村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土地流转的相关要求,超前谋划,于2019年引进华盛农业有限公司,以每年每亩700元的价格,在该村流转土地400亩,建设钢结构拱棚210栋,种植绿色有机甜瓜,当年亩均纯收入近万元,实现企业、农户双赢。  土地流转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和种植收益,加速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还可以为农民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渠道,更为老龄化农村劳动力找到新的出路。  近年来,临河区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作为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有序流转。截至目前,全区共流转土地68万多亩,其中流转入企业146325亩、流转入农民合作社72092亩、流转入家庭农牧场37033亩。(通讯员 吕春云 文/图) 作者: 2020/04/21 15:21
  • 抢抢抢 花花花 临河首批600万元消费券发放,你抢到了吗?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2020-04-20 11:07         4月18日10时,临河区防疫抗疫促进消费加快经济复苏暨中国银联“重振引擎·天赋河套百日惠民消费节”活动启动,临河区首批600万元消费券通过“云闪付”平台向临河市民及在临河务工、游玩的群众发放。  消费券分3批发放  共1000万元  据了解,消费券分3批发放、总规模为1000万元,分别由市区两级财政和商务部门共同出资500万元,中国银联内蒙古分公司投入资金500万元,活动范围涵盖餐饮、日用百货及电器类、超市等多个领域。  中国银联内蒙古分公司副总经理陈广文介绍,近期,中国银联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指导下,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开启“重振引擎计划”, 通过“云闪付”平台助力发放消费券,为城市重振引擎增添活力。本次活动是自治区“春暖草原,千家万店百日惠民消费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银联“重振引擎计划”正式落地我市。  市民高兴 商家积极  “发放的消费券主要是针对我们日常生活消费,在商家折扣让利的基础上叠加使用,我觉得很实惠。今天专门来这里买些卫生纸、食用油、酸奶等。” 当天,领到消费券的临河市民石先生高兴地来到万客乐超市采购。  根据操作流程,记者也领到了消费券,整个流程非常便捷;不少市民也很快从手机上领到了所需的消费券。巴彦淖尔维多利总经理王欣表示:“本届消费节是以政企联合方式开展的一次消费大联盟活动,意义重大。作为参与单位之一,维多利将坚持诚信为本的理念,竭诚为广大消费者服务。”  和君餐饮宽窄巷子店长魏清说:“消费券的发放会对餐饮企业起到引流作用。我们先期已经将‘云闪付’平台相关程序、设施配备完善;在顾客消费前和结账时,工作人员也会提示顾客可以使用消费券进行支付。”  据了解,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广大经营户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不断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服务和适销对路的商品;鼓励广大市民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走进商圈购物消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让商圈恢复人气的同时,推动生产生活秩序回归常态,让临河市场“活”起来、百姓的消费“火”起来,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战双赢”。(记者 张静/文 杨晓军/图) 作者: 2020/04/20 16:24
  • 5项河套小麦地方标准批准发布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近日,巴彦淖尔市《河套小麦栽培技术规程》《河套小麦产地环境质量要求》《河套小麦原粮及小麦粉》《河套小麦生产气象条件要求》《河套小麦品种选用及种子质量要求》5项河套小麦地方标准正式批准发布。  河套小麦标准体系建设是2019年自治区第一批现代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项目,主要反映巴彦淖尔市区域优势产业特色,实现河套小麦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可追溯,是推动河套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这5项地方标准将为河套小麦生产提供标准依据,对提升河套小麦区域品牌价值,提高河套小麦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已列入内蒙古自治区“蒙字标”认证标准体系。(记者 黄景莲) 作者: 2020/04/01 10:11
  • 你申领“健康码”了吗?没申领的抓紧啦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出关于推行电子健康卡(码)的通告,通告指出,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应用大数据手段助力科学精准管理疫情防控期间人员流动,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便利和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使用防疫健康信息码的部署要求和技术标准,内蒙古自治区居民电子健康码(以下简称“健康码”)已在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客户端“蒙速办”APP和各盟市“健康服务公众号”完成部署。  居民“健康码”和“健康通行码”是一回事吗?  记者了解到,“健康码”是全国通用的就诊服务码,是卫生健康部门根据居民身份证以及其他法定证件,为城乡居民办理的统一标准的、全国通用的就诊服务码。由电子健康码系统服务平台统一生成、统一认证、统一管理,全国通用。“健康码”一次申领,终生有效,是居民获得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载体,居民可以通过“健康码”查阅自己的健康信息记录;“健康码”取代了医院自行发放的就诊卡,居民使用“健康码”可以在院内“一码通”扫码就诊;居民申领的“健康码”在全区范围内互通互认;居民可以通过一部手机、一个“健康码”获得诊前预约挂号,诊中做检查、取药缴费,诊后健康管理等服务;注册“健康码”的居民在“健康巴彦淖尔”服务平台可以享受网上办事、问诊咨询、家庭医生签约等多项便捷健康服务。“健康通行码”是疫情防控期间基于“健康码”而发放的居民通行证明,成功签发后,会根据实际情况自动生成: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健康码”,是用于疫情防控期间跨区域交流,保障人员顺利出行的健康通行证。从3月19日开始,我区已向全国30个省(区、市)发了互认函,我区与湖北省以外的省(区、市)“健康码”互认。“健康码”分为红色、黄色、绿色三种。持“绿码”的居民,测体温正常后,可正常出行;持“黄码”“红码”的居民,必须按照防疫相关要求严格管控,直到转为“绿码”后才可正常出行。 城乡居民应据实填写健康信息,如发现有谎报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其相应责任。 作者: 2020/03/25 11:31
  • 开学在即,学校是怎么准备的?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3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出通知,全区高三和初三年级于3月30日同步开学复课;初高中其他年级、中等职业学校和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根据综合评估研判情况,渐次错时开学复课;高等院校按教育部统一部署安排开学复课。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结束。为了复课,学校做了哪些准备?校园生活会有哪些改变?为让大家对此有更直观、清晰的了解,3月23日,记者走进市一中、临河一中、临河五中、临河四中,探访了解了各校的具体防疫举措。  市一中:2秒人脸识别测温 错峰上下学、就餐  在市一中大门口,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两台人脸识别测温仪。市一中副校长任攀锋站在测温仪前面,仅2秒,仪器上面便显示了他的姓名和体温。  任攀锋介绍,这两台人脸识别测温仪是市一中为了缩短师生入校园时间,避免人群聚集采购的,系统里已输入了全校师生的信息。学生全部复课后,市一中将采取分年级错峰上学放学的措施分散人流,年级之间错峰20分钟,据测算,每个年级跑校生出入校园需15分钟左右。  经检测体温异常学生,将按规定隔离处置。  物资储备室里,摆放着84消毒液、酒精消毒液、口罩、帽子、防护服、酒精棉、免洗手凝胶、额温计等等用于疫情防控的物资。工作人员正在将酒精消毒液兑成可按压的小瓶,这些小瓶酒精消毒液将分发给教职工。学校储备了11000只口罩,复课后,倡导师生自备口罩,这些口罩将发给没有佩戴口罩的师生。  学校食堂里,工作人员正在做卫生清扫、消毒工作。食堂窗口张贴着一班、二班……的字样,地面上,贴着排队保持距离的标志。复课后,各年级将错峰就餐,学生分班级在固定窗口打饭。每张餐桌上只允许一人就座,校领导将陪餐监督。  学生宿舍内,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任攀锋介绍,高三复课后,将分散住宿,每个宿舍内住宿不超过三个人。宿舍实行封闭管理,无关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宿舍。每天对所有进入宿舍的教师、学生实行实名验证,并进行健康登记,不允许任何人带病进入宿舍。所有进入宿舍人员都必须戴口罩。  临河一中:学生6路纵队进校园 校门口安装红外线检测仪  3月24日,记者在临河一中物资储备室里看到,口罩、消毒液、额温枪等已经备好,大门口的警卫室里,红外线测温仪也已安装调试好,学生进入校门可以实时监测。  临河一中高三有20个班,1150名学生如何能快速、有序、安全地进入校园?临河一中副校长王志诚绞尽脑汁,把学校制定出的方案一再地细化,生怕有遗漏。  王志诚说,开学前,学校建立教职工和学生假期行踪与健康监测机制,做到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摸清底数并建档登记,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同时进行了线上线下培训。开学后,高三年级学生需按照班级排成6路纵队,2分钟进2个班有序进入学校。学校会每天组织人员在校门口检查学生通行证,并检测体温。早上和下午到校前,家长要在家给孩子测量体温,有发热症状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并向班主任报告,班主任汇总后上报学校。教职工进出校门也要带通行证,进入校门需检测体温,超过 37.3℃的师生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向学校报告,一律不允许进入校园。学生进入教室前,班主任再次对全员进行体温检测,有发烧咳嗽等疑似症状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做好必要防护并转送隔离观察室。  疫情期间,学校对教学区、餐厅、公寓等重点公共区域每日早、中、晚消毒三次,储备了足量的口罩、消毒液、体温仪、手套、洗手液等防护物资,额温仪每班一只。每个班级划定了活动区域,学生下课后要在指定区域活动。教学区保证良好通风,学生实行错峰放学,家长不能在校门口聚集,学生放学后不在外逗留。  “针对住校生,从早上起床测温开始,到如何排队出楼道门以及什么时间可以回宿舍等,学校制定了详细的‘一日工作流程’,并由专门的管理人员每日进行汇报。目前,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做好开学准备工作,预计28日全部到位。”王志诚说。  临河五中:错峰进出校园 学校聚集性活动全部暂停  在临河五中校园里,正背着喷壶在给教学楼通道、楼梯等消毒的工作人员介绍,最近几天,工作人员每天给学校通道、卫生间等区域消毒两次。复课前,要清理校园所有卫生死角、废弃物品,要对所有办公室、教室、库室、卫生间、水房、公共场所、垃圾桶等全部进行消毒处理。复课后,安排每天两次消毒,办公室、教室放学后门窗不关闭、不上锁,保持室内空气畅通。  卫生间里,工作人员正在摆放免洗手凝胶。洗手池旁边,张贴着预防新冠肺炎七步洗手法。物资储备室里,储存着口罩、头套、防护服、84消毒液、酒精消毒液、免洗手凝胶等物品。  临河五中校长杜剑锋介绍:学校要求严格做到“五个一律”,严格管控学校校门: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检测体温,对有发烧咳嗽等疑似症状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要求师生在家都自备体温计,到校前在家完成晨检,无症状者方可到校上岗上学。全部复课后,三个年级错峰15至20分钟进出校园。所有人员进入校门前一律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进入校园,体温异常者立即转移至隔离观察区,询问14天内有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途径史或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如有,立即拨打120通知相关医院派车接诊,并报告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  疫情期间,学校教职工食堂、超市、社团活动、家长三进活动全部暂停,不得举办全校、全年级等聚集性活动。  临河四中:上好防疫第一课 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  “为了做好开学前各项工作,学校从校领导到教师,分成7组,对办公室、教室和各库室等喷洒消毒液,擦拭桌面。为学生做好各项服务,现在学校整个环境清扫、消毒工作已经完成。”临河四中校长张晓波介绍。  记者了解到,临河四中的开学第一课将与众不同,今年将上好“防疫第一课”。该校把防控疫情当作头等大事来做,多方联系采购各种防护设备,按照要求设立了卫生保健教室、健康观察室等。同时,消毒液、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均已备好,并为每班配备额温枪,每天要求对学生三测体温。  据了解,该校初三年级共14个班686名学生,30日开学后每班50个人,老师和学生均戴口罩上课,家长尽量给孩子提前自备好口罩。  “开学后,学校会对学生近期线上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检测完分析研判后,或者穿插复习,或者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强化。现在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家学习可能会与其它同学拉大学习差距,学校会综合考虑进行针对性辅导,确保孩子们成绩都不落下。”张晓波说。(记者 杨志利 焦世聪) 作者: 2020/03/25 11:27
  • 巴运临陕城际公交 22日起发车时间有调整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为更好地满足临河、陕坝两地间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巴运临陕城际公交从3月22日起,首班7:00发车,晚班19:30停发,每隔10分钟一班,票价全程6元。  发车地点主要有:临河火车站、陕坝汽车站、临河一职乘车点,临河汽车站每日有公交摆渡车。另外,临陕公交公司还安排了20:47的临河火车站接站车,请广大市民互相转告,放心乘坐!该公司将以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乘车环境欢迎各位乘客的到来!(文·图/魏宏雷) 作者: 2020/03/25 11:27
  • 巴彦淖尔市“12396”:农牧民随叫随到 的“专家”   这段时间,巴彦淖尔市“12396”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后台工作人员和科技服务专家,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等形式,实现了平台科技服务信息内容更新不间断、农牧业技术难题解决不延迟,做到科技服务不打烊。  几天前的一个早晨,12396微信群接到一位牧民群众求助信息,反映他家的羊羔呼吸急促且排尿困难,并把羊羔解剖后的图片发到了微信群中,询问患病原因。畜牧专家刘银德根据症状分析了病因,并给出了十分详细的解决方案,羊羔患病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疫情防控以来,巴彦淖尔市“12396”科技信息平台重点更新了实用技术、科普信息、农产品行情和气象信息等内容,及时将适用的生产技术、牲畜疫病防治技术及农情灾害预警等技术信息置顶,方便用户查阅。同时上传更新疫情防护相关科普知识、辟谣信息、抗击疫情的最新进展等,倡导平台用户科学防护,共同战胜疫情。  为了让农牧民及时接收到最新信息,巴彦淖尔市各旗县区农牧科技部门以及新型经营主体服务专家,通过开展视频培训、视频服务等渠道,加强线上服务指导,拓宽信息服务形式,为农牧民排忧解难。乌拉特中旗农牧和科技局在征集培训内容的同时精编培训课件和微视频,在微信群转发,并利用QQ、微信和12396信息服务平台展开培训及咨询答疑。五原县农牧和科技局以线上培训为主,将关于春耕备耕生产需求等相关培训视频上传至12396平台,供用户观看,并通过微信、12396APP等软件进行线上答疑。乌拉特前旗专家在快手平台进行直播,工作人员将直播内容录制下来并上传到12396APP平台,方便没有观看的用户反复学习观看,成为农牧民“随叫随到的专家”。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田惠荣 作者: 2020/03/24 16:26
  • 我市新增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我市新增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近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三批下达了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名单,我市草原晶鑫食品有限公司、蔚蓝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美洋洋食品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被新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1家。  去年,市科技局组织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邀请自治区科技厅专家组织举办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班,并通过送政策进企业进园区、专家辅导、中介机构服务等方式,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 ,全年共培育企业35家,最终审核通过13家。对被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我市将给予10万元的奖励性补助。(记者 黄景莲) 作者: 2020/03/19 11:27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