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宣传
  • “天赋河套”农产:献给世界的友好食物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八百里河套米粮川。九曲浩荡黄河的几字弯北,阴山南部,是丰饶富庶的巴彦淖尔市。大漠炙热的阳光,塞外开阔的暖风,黄河贯穿而行的水流,滋养出这里无与伦比的农畜产品。河套优质农畜产品中,品质以去年以来经过层层筛选被授权使用“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者为最。2018年,河套农产品品牌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通过纳斯达克大屏向全球宣布:河套特色优质农畜产品将成为“献给世界的友好食物”。   三胖蛋瓜子 巴彦淖尔市三胖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三胖蛋系列原味瓜子,仁大且香脆,连续三年网络复购率突破85%。也就是说,每100位尝过三胖蛋瓜子的人里,就有85位再次下单。  “三胖蛋”的每一粒瓜子都要经过颜色、重量、大小、新鲜度、饱满度层层严格筛选,确保饱满、香脆。外包装为黄罐的瓜子,更是要达到每颗3厘米以上等严苛的标准。  授权品牌产品:三胖蛋原味瓜子、三胖蛋高端原味瓜子礼盒   河套酒 河套酒业创建于1952年,是自治区酿酒行业的龙头企业。  主导产品有以“河套王”“河套老窖”系列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以“河套陈藏”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和以“御膳春”保健酒、“百吉纳”奶酒为代表的营养滋补型三大系列多个花色品种。河套王酒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指定接待用酒。  授权品牌产品:河套王酒52度、河套王酒36度、39度河套王酒、42度河套王酒、36度五星河套王酒、38度河套老窖十年陈酿、47.5度70年大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河套王礼盒酒。   先锋枸杞 乌拉特前旗以枸杞为支柱产业,前旗境内的先锋枸杞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位于前旗的内蒙古昌兴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枸杞子、干果类食品的种植、生产加工和出口。  经相关部门科学鉴定,先锋枸杞富含铁、锌、锂、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硒含量较高。  授权品牌产品:昭君红枸杞   天衡仿野生中药材 内蒙古天衡制药有限公司是天衡医疗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是全国首家采用仿野生方式种植中药材的企业。  天衡的仿野生中药材,是在原生态产区,重建药材生长需要的野生环境,保留杂草和虫子,完全靠野生环境下药材与自然的抗争和物种之间相互竞争的力量,激发出药材基因中潜藏的药效,从而种出药效极高的药材。  从2017年开始,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在乌拉特前旗种植中药材,除黄芪、甘草、苁蓉等常见品种外,还有红花、金银花、山药、三七、牛蒡等42种“专、精、特、优、新”的品种,面积已达1万亩。  授权品牌产品:红花、黄芪   王爷地苁蓉 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在乌兰布和沙漠建设苁蓉有机原料基地,创新研究了一条低成本、高接种率、生长周期短的苁蓉接种模式,形成一套肉苁蓉人工栽培高产综合技术体系。  经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对王爷地公司架子滩基地产的荒漠肉苁蓉成份测定:松果菊苷含量为20.17%、毛蕊花糖苷含量为7.12%,总含量为27.22%,含量高于药典标准(药典总含量不少于0.3%)。2009年5月通过了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有机认证。  授权品牌产品:王爷地肉苁蓉、王爷地甘草   兆丰有机面粉 2013年,兆丰有机小麦种植经过国内有机认证,180项农残检测和欧盟有机认证554项农残检测完全达标,同时获得了国内和欧盟有机认证。同年,兆丰河套面业的“鸡鹿塞”石碾有机面粉也通过了国内和欧盟有机食品认证。  授权品牌产品:兆丰有机雪花粉、特制石碾有机面粉、兆丰石碾雪花粉、兆丰石碾麦纤粉、兆丰面粉*有机精选、兆丰石碾家用粉、兆丰瑞雪面粉礼盒装、兆丰麦粒粉礼盒装。   河套牌面粉 许多人认识河套牌面粉,是从“拉面大王”厉恩海的拉面表演开始的。“河套面粉面筋含量特别高,而且恒丰集团面粉加工设备是一流的,小麦的面筋值和营养保持完好,面粉保持原来的麦香味,没有任何添加剂,是最好的原生态面粉。我数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使用的都是恒丰集团生产的河套牌雪花粉。”厉恩海多次说。  内蒙古恒丰食品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三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面粉生产线,并引进世界一流的检化验设备,日处理小麦850吨,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粮食加工企业集团。  授权品牌产品:恒丰雪花粉、恒丰手拉面   圣牧有机牛奶 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有限公司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腹地,无污染的一片净土上。  在这里,奶牛的生活质量可不是一般的好,它们进食有专属营养师,病了有“家庭医生”,渴了喝矿泉水,每天下午去“运动场”休闲放松,挤奶区配备中央水空调和音乐播放系统,还有专门的保健师做蹄浴、美甲……  圣牧高科现有牧场23个,每天的鲜奶产量为1350吨。如果用火车拉运的话,大概可装满23节车厢。  授权品牌产品:圣牧有机牛奶、圣牧有机酸奶   旭一有机牛肉 旭一牧业用现代化方式养殖,坚持走绿色、生态、循环养殖之路,养殖流程达到了有机标准,产品打入高端销售市场。  为了保证饲草料的安全和充足供应,旭一牧业流转了5000多亩土地建饲草料基地。每年企业与农户签订玉米青贮和优良苜蓿订单1万多亩,并为种植户提供牛粪等有机肥,从源头为肉牛的“饮食”提供保障。  授权品牌产品: 旭一有机牛肉系列产品  (记者 杨志利/文 高晓龙 胡东育/图) 作者: 2019/08/05 17:36
  • 2020年饲料中全面禁止抗生素 饲料业、养殖行业应提前应对 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决定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与此同时,兽药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进口兽药,代理商停止进口相应兽药产品,同时注销相应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和进口兽药注册证书。  就在前不久,农业农村部还公布了《关于2018—2021年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可以看出,饲料端“禁抗”,养殖端“减抗、限抗”,已成为大势所趋。那么,这些变动将会给饲料行业和养殖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孙立武: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公告要求,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药外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公告一出,立即引起大家的讨论。有人奇怪,为什么要“禁抗”呢?  我们知道,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药物添加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就已经开始应用于畜牧业的生产。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最大程度地提升了治疗和预防动物传染病的可能性,这使得规模化养殖有了实现的基础。  50多年来,畜产品从奢侈品成为价廉的日常食品,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功劳不可否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的滥用也引发种种问题。正如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武书庚所说,饲料药物添加剂本质上是抗生素,因此使用必须规范;若不规范使用,则会引发兽药残留超标、细菌产生耐药性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对食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的风险隐患。现如今,市场对于畜牧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些药物添加剂,自然不符合社会的要求。因此,饲料‘禁抗’、药物‘限抗’已经是大势所趋。  然而,“禁抗”的到来,也引发了很多人的疑问。对于养殖户来说,很多人担心,“禁抗”之后,畜产品的产量是否会下降?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很多人却担忧,“禁抗”的到来,会使得畜产品的价格大幅提升?  对于这个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大部分人都认为,“禁抗”带来的影响并没有大家没想象中那么大。首先,我们从产量上来讲。有研究数据表明,使用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一般比不使用的对照组增产5%-25%。不过,这一数据并不能代表全部,毕竟有的产品过分夸大其作用,真正的功效并不会这么突出。  另外,牲畜产量的快速增长有很多因素,从育种到科学的营养配比,再到饲养环境的管理,都有重要的作用。促生长类药物添加剂只是影响产量的因素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预防动物的应激反应,动物不生病、少生病,当然就长得好,产量自然也会高。但预防疾病不只有药物饲料添加剂一种方法,提升管理水平、使用替代药品都是可以的。  接下来我们再从消费者的角度谈。不得不承认,畜牧产品的质量一旦提高,其价格也会跟着有所提升。但是,在如今的市场中,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早就超过了对低价的需求,这些绿色产品换来的是消费者身体的健康,又有什么不值得呢?况且,没了药物饲料添加剂,还会有更加先进的方式保证动物健康,牲畜也不会因为生病而大量死亡,更不会因为减产而导致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  可以看出,想要在“禁抗”之后保障市场的平稳,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找到药物饲料添加剂的替代方案。对此,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武书庚表示,“抗禁”后的替代方案还是比较成熟的,主要是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尽可能消除疫病产生和传播的环境。说白了,就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预防保护。只有做到这三步,牲畜的健康才能得到扎实保障。  实际上,药物饲料添加剂的滥用,和管理水平低是有关系的,如果管理水平跟上,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等各种条件都比较好,本来就不应该也不需要总是用药。问题是,一些人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提升管理水平,只好通过大量用药防止疫病的产生和传播。农业农村部已经给出了禁抗、限抗和减抗的时间表,也是期望推动畜牧养殖业绿色发展,更上一层台阶。 作者: 2019/08/05 17:32
  • 中国农业探索“走出去”新路径 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在2007年。这些年来,我国农业“走出去”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近两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促使我国企业掀起新一轮的海外农业投资热潮。  中国农业走出去有哪些新趋势?未来国际农业合作将走向何方?对此,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表示我国农业领域双向开放不断加深,农业企业赴海外投资亦成为新的开放趋势。  徐春晖: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双向开放不断加深,不仅进口农产品持续增加,而且农业企业赴海外投资亦成为新的开放趋势。比如,不断加强与拉美国家农业领域的合作;我国在非洲国家的农业投资也呈现多样化格局。我国的一些大型农业企业在坦桑尼亚、塞内加尔和赞比亚等国投资了规模较大的种植园,也在其他国家投资种植水稻、木薯、芝麻等作物,一部分供应当地需求,另一部分输送到中国。  与此同时,不少省市也在着力推动当地农产品“走出去”。比如农业大省山东,已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协议,在农业领域开展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农业“走出去”,不仅规模在扩大,合作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最近,我关注到了一则“中俄探索农牧业合作新模式”的新闻,说的是中国的一家企业买下俄罗斯当地的一个农场,目前这家农场面积已经扩大到10万公顷,并从中国引进约5万头泌乳牛,日产原奶1500吨。企业负责人表示,俄罗斯土地和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同时中国乳制品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双方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这种“国外种养,国内加工”的新模式,不仅让俄罗斯的这家老农场焕发出新的生机,也将质优价廉的原奶源源不断运回中国。  虽然我国农业“走出去”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不完善、跨国农业市场体系不健全、缺乏农业国际合作政策的有效支持,还有农业国际合作机制不健全等等。  所以,我国农业“走出去”一定要有系统谋划,做到着眼长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逐步拓展。  一、加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与支持。比如,要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发展需要,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金融服务、风险预警等方式,指导、引领本地涉农企业、相关社会服务组织的国际市场开拓、对外交流合作,提高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尤其鼓励企业“走出去”建立境外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  二、要布局全球农业产业链条。例如,在农业科研、农资研发、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等诸环节合理布点,长远谋划,形成全产业链的掌控能力。  三、要深化和拓展农业国际合作。以涉农大型企业为核心,以农业科技研发机构为重点,以农业社会服务组织为基础,提高农业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塑造高效运行的农业产业组织,为农业国际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对大型跨国农业企业的培育。鼓励各类企业加大境外农业投资力度,参与国际农业贸易与合作,打造一批能够在国际农业产业链条和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灵活运营、长期发展的实力派跨国农业企业。  应该说,目前我国农业“走出去”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国际合作成为沿线国家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推动农业“走出去”,这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促进作用。我们相信,未来,我国会有更多的农业企业走上国际舞台,不仅“走出去”,而且“迎进来”,不断开拓国际农业合作新局面。 作者: 2019/07/25 09:39
  • 临河区垃圾兑换超市受欢迎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猪可以吃的是厨余垃圾,吃了会生病的是有害垃圾,连猪都不吃的是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可以卖了钱买猪。”欢乐的段子也预示着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如何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临河区在部分乡镇试点推行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群众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工作……  有了垃圾兑换超市 乡村更美丽  6月1日,白脑包镇西海村开始尝试探索垃圾分类的有效方法。经村“两委”班子成员商议,决定在村里建立垃圾兑换超市,实施垃圾分类收集,村民可以用分类收集好的垃圾到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首先,我们从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入手,带头开始践行垃圾分类。只要有第一个人来超市用垃圾兑换了物品,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人来。”白脑包镇西海村支部书记王继伟说,“慢慢的大家就会转变观念,像每天洗脸、刷牙一样形成习惯,早上收拾院落、打扫巷道,闲时收集塑料瓶、易拉罐、烟头等垃圾并进行分类,然后带去超市兑换各种生活用品。等垃圾分类箱装满后,镇里会有专人来把垃圾运到镇上的集中回收点进行处理。”  西海村垃圾兑换超市设在村部,超市里有毛巾、苏打、盐、醋、洗衣粉等10种生活用品,价格在1~5元之间。打开超市垃圾兑换物品领取台账,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兑换记录:张海云农药瓶10个,兑换醋5袋;郑明忠700个烟头,兑换洗衣粉1袋……  有激励就有动力。西海村参与垃圾分类的村民越来越多。据悉,垃圾超市开业第一天就兑换出4000多元的生活用品,截至目前,已兑换出14000多元的物品。西海村垃圾兑换超市运营一个月来,村庄变得更干净了,道路两旁的生活垃圾也不见了。  垃圾兑换超市让垃圾也能当钱花  在临河区,不仅仅是白脑包镇西海村实施垃圾分类,双河镇团结村垃圾分类工作也在进行中。  “张叔,你今天拿来的是4公斤,加上上次的一共是7公斤了。”在双河镇团结村垃圾兑换超市,工作人员正忙着给村民张占元带来的废弃物称重。超市里,一个个装满旧地膜、农药瓶、饮料瓶等废弃物的编织袋等待着被分类投放;旁边的垃圾桶上分门别类地贴着废旧地膜、育苗盘子、废塑料袋等标识;货架上摆满了洗衣液、卫生纸、牙刷等日用品;印有各项规章制度的展板整齐地挂在墙上。  65岁的张占元是团结村二组的村民,也是村里的保洁员,他经常拿着捡来的塑料瓶、塑料袋、农药瓶等废弃物到垃圾兑换超市兑换日用品。“过去,这些废品捡回来也没人收,堆在院子里又乱又难闻,但又不知道咋处理,现在村里有了兑换超市,不但废品都有了去处,还能换回来日常用的东西。自从有了这个超市,我可是没少省下钱。”张占元拿着兑换来的日用品高兴地说。村里其他人看张占元真的拿垃圾换回了日用品,都行动了起来,每周一、三、五,村民们都会把积攒的旧地膜、农药瓶拿到超市进行兑换,目前,团结村已回收旧地膜500公斤、废旧纸箱160公斤、旧塑料袋43公斤、农药瓶30公斤、废塑料瓶20公斤。  目前,临河区的部分乡镇通过设置垃圾兑换超市,极大地调动起了群众分类收集垃圾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农业垃圾回收率,切实降低了白色污染和土壤污染,在做好“四控”工作的同时,也改善了村里的人居环境。现在,村里的环境整洁干净多了,村民们也住得更加舒心了。  环境就是民生。垃圾分类,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其实施的价值与意义不可估量。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涉及千家万户,要靠政府发力,靠市民给力,靠媒体助力,才能够推行下去,让居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作为,做到你我举手之劳,垃圾变废为宝。(通讯员 闫鑫) 作者: 2019/07/23 09:29
  • 玉米价格旺季不旺 后期上涨可能性不大 来源:央广网  (记者刘璐)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7月,本应是玉米青黄不接时期,价格理应走强,但近期玉米价格一直表现出涨跌两难的态势。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上半年玉米市场是先弱后强。年初受非洲猪瘟影响,饲料消费预期降低,玉米价格持续下跌。4月份以来,随着市场粮源减少,玉米价格开始止跌回升,到5月中下旬达到高潮,6月份涨幅趋缓。今夏玉米的一反常态是什么原因?未来玉米价格会是何种走势?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玉米价格可谓是一波三折。从今年五月份开始,玉米价格逐步走强,但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对生猪养殖业的影响逐步显现,生猪存栏稳步下降,连带着生猪饲料行业对玉米用量的需求降低,玉米价格一直上涨比较缓慢。卓创资讯市场分析师唐晓霄总结说,今年玉米价格是旺季不旺。  唐晓霄:6月份以来,国内玉米价格持续稳定,产销区涨跌变化不大,区间内趋弱调整运行。截止到当前(7月19日),全国玉米均价在1909元/吨,较6月份同期环比下跌4元/吨,环比跌幅0.21%;同比去年涨136元/吨,同比涨幅7.69%。  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随着疫情的发展和防疫力度的加大,今年6月,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再降5.1%,同比减少25.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再降5%,同比减少26.7%。而另一方面,临储拍卖底价成为市场价格的成本支撑,玉米价格下跌空间同样有限。  卓创资讯市场分析师唐晓霄:玉米价格持续稳定的根本原因是供需宽松。供应面看,6月份以后临储拍卖常态化,新粮和陈粮同时供应市场,粮源供应宽松;而需求层面看,进入6月,各地猪源大幅减少,南方局部重疫区生猪存栏同比减少5-7成,饲料销量大减,玉米需求较差,价格维持低迷运行。虽然需求较差,但是临储拍卖底价支撑下,产区继续降价意愿不大,报价坚挺,从而对南方销区价格有支撑,导致玉米价格持续稳定。  据了解,今年玉米总产量较去年有小幅下滑,另外,今年拍卖总体成交量较低,陈粮补充市场较少,预计今年新季玉米上市之后,新粮销售将比去年好转。  河南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分析师王向博:市场普遍预估本年度临储库存在7500万吨左右,库存水平已经较前两年大幅下降,目前临储拍卖维持每周400万吨投放量。截止本周,本年度临储玉米拍卖已经进行到第9轮,成交52.3万吨,较上周74.8万吨减少22.5万吨;拍卖成交率13.47%,低于上周的18.83%;平均价1684.24元/吨,较上周提高8.87元/吨。新季玉米方面,目前华北和东北产区土壤墒情良好,光照适宜,玉米生产稳定。  目前,虽然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对市场的影响还在持续。农村部市场经济与信息司司长唐珂认为,未来玉米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唐珂:从后期走势看,目前临储玉米库存依然较为充足,玉米饲用需求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稳中偏弱,预计玉米市场供需大体平衡,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作者: 2019/07/22 09:34
  • 下半年需求回暖 面粉价格预计将温和上涨 来源:央广网  (记者纪翔)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回顾上半年小麦市场表现,新麦上市之前,陈麦市场乏善可陈,供需两淡。新麦上市后,虽然产量和质量都明显好于去年,价格却明显下跌。与此同时,面粉行业整体开机率不到一半,低迷的下游行业对小麦需求提振乏力。整体来看,上半年,小麦市场稳中偏弱运行。  今年春节前,小麦市场整体购销活动平稳,市场优质粮源流通量一直不大,粮商出货意愿不强,面粉厂家收购也不积极,传统节日带来的旺季效应并不明显。随着春节结束,小麦市场逐步恢复交易,但市场仍然弥漫着节日气氛,粮商供应量和厂家需求量都延续低位运行。  卓创资讯分析师李红超:2月底,麸皮价格迅速下跌,厂家运营压力大,开机负荷下降,下调原粮价格以缓解运营压力。3月上旬,麸皮价格依然延续弱势,且出现大幅跳水,厂家利润不足的情况下,对原粮需求十分有限,报价开始下调。3月期间,粮库小麦供给充裕,轮换粮价格陆续下滑。第一季度末小麦市场整体呈现弱势。  进入二季度,小麦市场价格开始有所恢复,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主产省份表现不一。分析师李红超介绍,小麦市场价格探底之后,农户开始惜售,加之轮换粮出库接近尾声,厂家小幅提高小麦收购价格。但是随着新麦上市临近,5月份小麦市场价格又逐渐回落。  李红超:5月上旬,面粉销售情况依然不佳,小麦消耗量有限,原粮需求也有限,小麦价格保持稳定;中下旬开始新小麦陆续上市,加上最低收购价统一下调,小麦价格开始逐步走低。今年多地新小麦上市时间较往年比略有推迟,新麦未上市地区陈粮价格跌幅暂不大。  随着新麦大量上市,6月份新小麦市场价格出现季节性下跌,且幅度较为明显。目前面粉厂家小麦到厂平均价在1.13元/斤,比去年同期低0.09元/斤,同比下跌达7.37%。但李红超认为,这是新麦上市之初的正常表现。  李红超:新小麦品质、产量双丰收,上市初期粮商及厂家抢先收购,积极性较高,上货量较大,厂家收购进程较快,库存较高,因此部分高端报价出现小幅下跌。6月上旬,国家在安徽、江苏陆续启动托市,对于小麦市场底部价格形成支撑。农户陆续收粮入仓,粮商利润不足,厂家到货量减少,中下旬开始小麦市场价格维持低位运行。  再来看面粉市场,上半年国内面粉市场先涨后跌,跌多涨少。这主要是需求季节性转淡和小麦价格下跌引起。6月新麦上市之后,物美价廉,面粉淡季竞争激烈,很快跌破去年同期水平,主产区中小企业平均开工率仅为40%。  卓创资讯分析师徐学平:6月新麦大量上市,小麦价格季节性大幅回落。厂家掺配新麦提升较快,面粉价格加快下滑。由于新小麦价格较去年比回落较多,给面粉腾出较多下调空间,在竞争压力下,面粉价格跌破去年同期。截止6月底,主产区特精粉平均价在1.57元/斤,比去年低0.02元/斤,跌幅3.39%。  下半年面粉的走势主要看市场需求和小麦价格,也会受到麸皮等副产品行情的制约。从原料来看,今年新小麦喜获丰收,质量比去年提高一个等级,主产区产量同比增加1成以上,市场供应销售压力较大。  从需求来看,下半年需求正常好于上半年,将先后经历中秋节、元旦春节重要旺季节点。分析师徐学平认为,下半年,面粉价格预计将有季节性温和上涨。  徐学平:预计8~9月购销较旺,面粉价格会季节性上涨。由于小麦原料成本低于去年同期,面粉价格涨幅不会太大,预期延续低于去年同期的局面。到元旦春节时期,随着小麦价格继续上涨,面粉价格预计还有一定上涨动力,加上麸皮需求疲弱,将支撑厂家继续挺价面粉,春节前后面粉价格达到最高点,基本回升到去年同期水平。 作者: 2019/07/19 17:34
  • 夏粮丰收与适度规模经营和科技普及息息相关 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同比增长6.3%。经济增长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上半年,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全国夏粮总产量14174万吨,比上年增加293万吨,增长2.1%,与历史最高年——2017年——持平。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朱启臻认为,这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和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息息相关。  朱启臻:今年夏粮再次喜获丰收。这次丰收与以往不同的是,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比如,逐渐形成的家庭农场和适度规模经营发挥了很大作用。不少农民通过“三权分置”把经营权流转给了承包大户,很多地方形成了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再有,科学技术的普遍使用,特别是家庭农场、承包大户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比小农户要积极很多,他们用新的品种、新的栽培方式,广泛的机械化作业等,解决了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很多问题。这让夏粮播种面积在稳中有所增长,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今年夏粮的增产。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824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26万人,增长1.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朱启臻认为,这意味着城镇为农民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有更多的岗位虚位以待。同时,城乡收入比继续缩小,也进一步反映了农业、农民、农村良好的发展前景。  朱启臻:现在大家都有一个强烈的感觉,乡村劳动力越来越短缺。很多年轻人初高中毕业后都涌向了城镇。城镇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为乡村劳动力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就业空间,也成为这些年农户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农村,这些年企业的雇人成本也越来越高了,这些都反映了劳动力的紧缺问题,同时岗位的增多也让农民选择的空间更大,通过劳务获得收入也更多,与城市收入差距也逐渐减小。所以在不久的将来,农业将成为人们羡慕的产业,农民成为人们向往的职业,农村成为我们的美丽家园。 作者: 2019/07/18 16:58
  • 让河套的土地永葆绿色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当垃圾分类再度成为全国热议话题之时,大家可曾捕捉到我们身边的一些信息:  位于五原县新公中镇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仓储点,交售农药瓶和残膜的农民络绎不绝;  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城关村也建起了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瓶村级回收点,5斤废旧地膜可以兑换1袋洗衣粉,5斤农药包装可以兑换1块肥皂;  我市相关部门已经建立农药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一瓶(袋)一码”追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推动实现“卖出去、收回来”……  在河套农村,昔日被丢弃于田间地头的农药包装、废旧地膜,现在有了专门的回收机构。憨厚的老乡说:“以前我们也知道药瓶、药袋的危害,但是不知道该往哪儿放。现在交到回收点,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我们还能得到实惠。”  2018年开始,我市全面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四控”行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集中处置、废旧农用地膜回收利用都被提上议程,如今已破题。  这些垃圾的分类回收是保护资源环境的大事,对于我们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以极大的决心,持之以恒做下去。要继续加大宣传教育、督促引导、鼓励扶持力度,加大监督管理,把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做实做细,形成长效机制,取得实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希望垃圾分类的长路,就此起步。从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地膜到废旧电池、废旧灯管、过期药品……从农业生产废弃物到城镇生活垃圾、农村生活垃圾……一件一件,一步一步,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做好垃圾分类,让河套的土地永葆绿色。(记者  包晶) 作者: 2019/07/11 10:09
  •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5G+农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社会效应 来源:央广网  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随着5G时代的来临,农业的智能化加速发展,并呈现出新的趋势:种植技术智能化、农业管理智能化、种植过程公开化、劳动力使用智能化等。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认为,除了带来技术层面的变化之外,5G+农业也将催生社会领域的诸多变化,为农业农村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张子雨:5G时代近在眼前。现在各地已经开始5G基础设施的建设,5G手机也已问世。  其实,5G并不只是比4G更快这么简单。有一句话叫做,“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那么,5G是如何改变社会的,又和咱们老百姓种地有啥关系呢?咱们先来看看5G技术是咋来种田的。  在浙江瑞安市,农民现在就种上了“5G田”。这个“5G田”里的稻苗长势还挺好。田里有个2米来高、自带太阳能板的电子设备,是“5G田”的核心装置,名字叫做农田数字采集站。  据介绍,数字采集站依靠太阳能自主发电工作,可以自动采集稻田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酸碱性、土壤肥力等信息,还能拍摄照片和视频。这些数据会被自动、快速、稳定地传送至云端,随时都可以查看。这样就可以少用甚至不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保证农作物绿色有机种植。  另一方面,在“5G田”里,无人机撒药、机器人巡田已经成为常态,这也意味着会节省大量人力。  听完了这“5G田”里的情况,我有一个直接的感受,那就是农业成了技术活。而且这个技术活,指的是最尖端的信息技术成果。  其实在4G时代,我们就用上了无人机、无人车、远程数据采集这些技术。那为什么说5G能改变社会呢?  从技术上来讲,5G的特征可以简单总结为速度高、延迟低、用途广。正是借助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通过遥控远程种地。打个比方,如果你在上海,承包了一块甘肃的地,在5G的环境下,是可以通过远程操控机器的方式来耕种的。在之前,这肯定是无法想象的。  这种变化最终会带来几个社会效果,一个,就是咱们再不用守着一亩三分地,不管人在哪里,地都照种不误。咱们甚至可以搬到5G覆盖的城市里,享受更方便的生活,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且是大江南北,想住哪里住哪里,一点都不耽误农活。而这也最终意味着,城镇化的程度会进一步提高。  另一个效果则是,种地需要的人越来越少,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可以通过进一步学习,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制造业以及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农业更快地发展。  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城乡差距越来越小,农业则慢慢像工业一样,有了标准化、智能化的操作流程,农民也会越来越像工人,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  所以你看,5G改变社会,真的不是说说而已。而咱们也要做好准备,千万不能在5G的大潮中掉队。 作者: 2019/07/11 10:07
  • 优质粮食工程打造中国好粮油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来源:央广网  (记者纪翔 任磊萍 刘源源 河南台王发艳)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形成了“黑龙江大米”“吉林大米”“山西小米”“广西香米”等一大批区域粮油品牌。2018年,“优质粮食工程”被写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国好粮油”项目也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  2018年,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实现总产值3.1万亿,增幅超过6%。在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得实惠。  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广西企业联合搭建的广西香米品鉴台挤满了人。广西新发展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雷一辉介绍,近年来,广西大力打造广西香米品牌,并逐步向外省份扩张。  雷一辉:广西土质比不上安徽湖北,但广西香米的产量并不比普通杂交稻产量低,口感、品质比杂交稻好很多,收购价格也高。杂交水稻去年保护价1.2元/斤,我们的香米去年最高收购价2.1元/斤,农民的收益差不多高了一倍。  在吉林展区,在中国创业的韩国人文华,带来了长白山火山岩稻米核心产区的大米。文华的企业,也借着“吉林大米”这一公共品牌,成长为吉林省农业龙头企业。  文华:我现在有2.3万亩基地,19个合作社,做粮食加工。长白山的水是龙湾水,昼夜近13度的温差,水稻含有丰富的钙锌等矿物质。生产的大米四成出口韩国,六成在国内各大城市销售。  山西展区更是热闹,各式各样的杂粮杂豆色彩斑斓,主打品牌还是山西小米。山西石鼓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武生介绍说,当前山西有350万亩小米生产基地,19家企业组成山西小米产业联盟,共同使用“山西小米”这一公共区域品牌。  刘武生:必须有五千亩以上基地,绿色、有机认证的,才有条件进来。我们不用农药化肥,用羊粪等有机肥,海拔在800到1200米,生长期125天以上,天然有机旱作,地道山西小米。我们2018年进入北京市场,2019年在上海打开销路,2020年要进入整个南方市场。  刘武生的石鼓小米2017年被评为“中国好粮油”品牌。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公司全面升级,更新设备,扩大产能,社会带动能力也进一步加强。  刘武生:“产供储加销”五个环节国家大力扶持,国家给50%的资金扶持,我们再自筹一部分,把产能扩大,带动当地86户贫困户,每一户最少多给3000元钱。现在我们机械化种植,种植、加工工艺变了,统一种子化肥,产量也高了,减少劳动力了,收入还高。  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王云龙介绍,近年来,山西立足“杂粮纯优势,小米大产业”,大力打造“山西小米”区域公共品牌。  王云龙:一是加大优良品种的提纯复壮和应用推广,逐步实现统一供种,从源头保证高品质;二是将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纳入重点任务,逐步实现所有授权企业实现产品种植、加工、储存、销售可视化追溯;三是出台《“山西小米”产业联盟企业评价办法》;四是着手编写“山西小米”专著,挖掘品牌文化,放大品牌效应。  2017年,我国启动“优质粮食工程”,实施范围逐步扩大到31个省份。中央财政连续三年投入奖励资金19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450多亿元,相继落地了一批兴粮惠农项目,在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得实惠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司长钱毅:流通对种植的反馈激励作用明显,分等、分仓储存和精细化需求逐步扩大,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不断提升、供应链不断优化,辐射带动作用稳步提高,粮食产业产能结构不合理、优质产品供应不够、深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整合培育了“黑龙江大米”“吉林大米”“山西小米”“广西香米”等一批粮油品牌,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  在优质粮食工程的推动下,2018年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实现总产值3.1万亿,增幅超过6%。但是,“优质粮食工程”实施覆盖面广,各地情况差异大,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从实施情况看,也存在着各地进展不平衡、部分项目进展不快、目标任务不够聚焦等问题。  为此,今年6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要求把“三链协同”作为着力点,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重点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着力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并且把“五优联动”贯穿于“优质粮食工程”实施全过程。  钱毅:发挥流通反馈激励作用,引导立足特色优势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促进“优粮优产”;发挥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作用,引导收购环节强化质量导向,促进“优粮优购”;发挥示范企业和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引导分等、分仓储存和精细化管理,促进“优粮优储”;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支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促进“优粮优加”;发挥粮食品牌建设作用,引导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消费,促进“优粮优销”,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优质粮食工程”包括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三个子项。钱毅表示,这三个子项既自成体系,又互相支撑,整体推进。  钱毅: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突出需求导向,合理配置清理、干燥、收储、加工、销售等服务功能,也可提供“一卖到位”等便捷服务和技术指导、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等延伸服务;粮食质检体系突出服务功能拓展,提高检验监测能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突出市场品牌提升,建设种植、加工基地,增加优质粮油产品,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引领城乡居民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根据工程项目要求,到2020年,我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要力争实现全国产粮大县全覆盖,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要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监测覆盖面提升60%左右,“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要实现全国产粮大县的粮油优质品率提高30%左右。 作者: 2019/07/09 10:50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