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宣传
  • 让沙漠都变绿洲,那是违背自然规律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张景阳  日前,中央媒体联合采访团在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库布其沙漠中进行了深入体验采访,在沙漠无人区的亿利资源集团治理现场,科技日报记者看到了一排排疏密有致的防风固沙林,多灌木、少乔木,行走其间,只感觉到风,而感觉不到沙。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亿利资源集团与中国林科院合作营造的基于“低覆盖度治沙”理论的防风固沙实验林,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低覆盖度治沙”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一理论始终遵循的原则就是:“治沙一定要遵从自然规律,治沙并不等于消灭沙漠,不等于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治沙好似治病 切忌矫枉过正一味种树长期以来,我国业界一直认为:植被覆盖度与沙漠(地)固定程度成正比。植被覆盖度大于40%为固定沙地,10%—40%为半固定、半流动沙地,小于10%为流动沙地。“覆盖度高、治沙效果好”,便是这一判断的通俗表述。基于这一判断,我国先后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一系列生态治沙工程,客观来看,效果良好。然而同时,一个现象逐渐也引起了基层和学界的注意:沙区大面积中、幼龄林衰退或死亡,不成林或“小老树”现象普遍存在。我国许多治沙造林区随处可见这样一种情形:原本可以长到50年的杨树、长到80年的榆树、长到140年的针叶树,大都寿命缩短。阔叶乔木的衰败大致出现在造林后的20年内,针叶乔木出现在造林后的40年内。“这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当地生存环境过于恶劣,”杨文斌说:“通过十年的思考和实践我们得出结论,沙漠治理不能一味造幼林,必须把林业周期长的特征充分表达在漫长的治理与修复过程中,这是林业治沙与生态修复的优势。”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北部几大沙区治理,都以杨树等常见乔木树种为主,在植造林地的时候,往往追求多多益善。在有效固定沙丘移动的同时,这种方式在二十多年后终于出现了弊端:树木大面积死亡,沙区地下水位严重下降。2014年,一篇题为《三北防护林杨树林之殇的新启示》的报道在内蒙古自治区刊发,引起了国内多家媒体对于防沙治沙理论实践的新思考和新讨论。杨文斌和他的团队,其实早已开始了相同的思考和探索。低覆盖度造林 向大自然学习植被修复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森林培育学家尹伟伦曾说:“地球生态的特点就是生物多样性,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覆盖的植被,是低覆盖度疏林或稀疏灌丛,这是自然现象。大自然造就了沙漠沙地,治沙的理论和实践,也要向大自然学习。”也是从上世纪末开始,杨文斌团队曾在水量平衡的基础上,按照覆盖度大于40%的原则,研究提出了乔木带间距小于等于10米、灌木小于等于8米的“两行一带”造林固沙模式,能够确保林木在正常年份中幼林阶段的正常生长,且能够发挥显著的防风固沙效益。然而,各地在推广中发现,1998年、2001年和2009年等极端干旱年份,“两行一带”的林分仍出现了严重的水分胁迫及衰败死亡现象。经研究杨文斌团队发现,他们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高覆盖度植被的治沙效果固然好,但是生态用水却难以支撑这种高密度的覆盖。顺应自然规律、尊重植物生长规律,防沙治沙需要找到合理的造林密度,逐渐成为杨文斌低覆盖度造林的理论技术基础。杨文斌团队在思考,如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各自的特性,营建有序配置、生态作用互补、能修复近自然地带性植的防护植被。经过长期研究他们发现,即便在干旱区,依然有天然稀疏林分。这种林分密度一般低于每公顷800株,覆盖度低于30%。这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延续下来的一种林分状态,是由干旱、半干旱区的水分状况所决定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杨文斌在毛乌素、科尔沁沙地发现,当地呈带状栽植的固沙林覆盖度仅为20%—30%,却在防风固沙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既要降低植被覆盖度,又要保证防护效益,低覆盖度防沙治沙体系的提法由此诞生。如何总结低覆盖度防沙治沙体系?杨文斌说:“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适当进行人为干预,即将自然随机分布的植被按一定林分格局重新排列组合,使原本不具有固沙效果的林子发挥防沙治沙效益。”尊重顺应自然 沙漠是地球生态一部分 作者: 2018/08/14 11:56
  • 乌加河镇万亩蜜瓜迎来热销季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最近几天,中旗乌加河镇宏丰村万亩蜜瓜产业园的第一批蜜瓜成熟,吸引了各地商贩竞相购买。  今年,乌加河镇党委、政府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有利契机,引导宏丰村与巴山淀粉有限公司子公司内蒙古易中易冷链有限公司签订土地流转经营合作项目,以800元/亩进行土地流转合作,今年流转土地7000亩,涉及敖勒盖图、利民、西沙窝等5个村民小组700余户农民。流转的7000亩土地全部采用自动化施肥新技术。当前上市的是在东补隆和西沙窝试种的300亩双膜早蜜瓜。该批蜜瓜比大田种植蜜瓜上市早,果实既大又甜,一上市就受到了各地经销商和小商贩的青睐。销售价达到1元/斤,每亩产量5000斤,300亩早瓜销售收入可达150万元。(记者 张静 通讯员 庞意茹) 作者: 2018/08/14 10:51
  • 我市稳步推进农村牧区环境整治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启动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稳步推进农村牧区环境整治,目前各项任务进展顺利。  根据安排,我市今年要重点完成10个村庄的污水集中处理、100个中心村村容村貌提升、10000户农村水冲厕所改造。目前,我市10个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前期可行性研究、立项、环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等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同时开展了“两评一案”编制工作。截至目前,4个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其余6个近期可开工。  各旗县区按照方案要求因地制宜开展了村容村貌提升,重点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五堆清理、美丽庭院、庭院种植经济、农户改厕、配备垃圾筒、标准化圈舍建设、道路硬化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35个村庄村容村貌提升任务。  各旗县区加大力度推进水冲厕所入户改造,选择三格式化粪池、无动力蒸发式和复合酵素等处理工艺进行改造,截至目前完工7486户水冲厕所改造。  各旗县区不断探索总结村庄后续维护管理经验,在已完成整治的村庄中,对3136个村庄实施了垃圾治理和后续管护机制,占总数的73%,村庄环境面貌整体提升。  依据《巴彦淖尔市2016—2020年创建绿色村庄实施方案》,我市全面推进绿色村庄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全市七个旗县区按照绿色村庄评定标准已创建完成2744个村庄,达标率为64%。(记者 杨志利) 作者: 2018/08/14 10:49
  • 漫谈|新型营销模式帮你“玩转”传统农业 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做“私人订制”发展农业营销新模式、上电视搞“路演”参加农产品营销大赛、搭电商平台将农产品销售至千里之外……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不少新农人正在通过创新营销方式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将传统农业“玩”出新花样。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魏延安点评:做农业可以尝试一些新型营销模式。  魏延安:近年来,农业营销方式越来越多样,可谓是“遍地开花”。  第一,众筹,目前发展风风火火,农业众筹的规模也已经不小,而且各大电商平台也都开设了农业众筹的频道,有的电商平台还自己参与设计一些新颖的众筹项目,比如京东扶贫推出的“跑步鸡”计划。从新闻报道看,有一批新农人的创新型农业众筹项目,已经得到了网上的资助和大量公众参与。众筹分为股权众筹、产品众筹等多种形式,可以因农业项目不同而对应设计。  第二,预售,很适合那些市场价格预期不明确,有可能出现滞销的生鲜农产品。可以参照往年价格基数,提前和消费者达成购销协议,成熟季节只需要按订单发货即可。但必须注意的是,要注意防范因气候造成的违约风险和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产品质量风险。  第三,共享经济,目前也非常火爆,农业的共享领域也不少。  共享的热点之一就是民宿行业,依托农村的好山好水好人居,把大量农民不住的房子进行改造,租给城里人。浙江的乡村民宿,条件好的住一晚要两三千元,还订不上。  共享的热点之二是土地,把零散的土地从农民手里流转过来,请城里人当“地主”,种什么、用不用化肥农药,都由“地主”说了算,产品由“地主”来支配,“地主”随时可以来地里检查或通过手机上的软件实时查看,也可以来地里体验劳动。共享土地很好地融合了前些年QQ农场、社区支持农业和现在体验经济、农村电商的优势,是融合性的创新项目,“我在乡下有块田”等项目各地已经开展不少。  第四,领养,农民的羊、鸡、果树等,让城里人以一定价格认养,农民平时来管护,最终获得安全生态的农产品,既让城里人吃得放心,也让农民增加收入。  第五,定制,比如大企业和单位,在扶贫过程中依托单位食堂和工会办福利向农民采购农产品,让农民按需求养猪种菜,加工农产品,价格高于市场,而且不愁销路,是良好的消费扶贫模式。  第六,对新型营销载体的应用,比如微博、微信和短视频软件。以前有微博卖货的,基于微信的微商发展很快,现在抖音、快手也能把家乡的农产品变成网红产品。  第七,体验经济,原来的农家乐是做好了让大家吃,现在则是让大家参与过程。比如今天中午炒的菜,让孩子去地里“偷菜”,体验劳动的快乐;再如今天吃的土鸡,可以让客人去挑,去抓,滑稽搞笑的抓鸡过程还可以传到朋友圈和小视频软件上。另外,凉皮、豆腐等,也可以让大家体验制作过程,城里人往往很好奇,这种体验能够增强客户粘性。  总之,随着各类创新型营销方式出现和互联网载体的广泛应用,农产品完全可以突破原有的区域性限制和单纯原产品的低价特征,在各种营销方式的推动下,把更多的利润留给农民,留在农村。 作者: 2018/08/10 11:45
  • 金色葵海 装扮河套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彭源   2018年内蒙古花季旅游河套向日葵旅游文化节正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举行。巴彦淖尔地处河套平原,向日葵是这里的主要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400多万亩。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已逐步形成以葵花经济作物带动葵产业观光、葵花籽加工、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格局。图为8月9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游客在葵花丛旁拍照。新华社记者 彭源摄 作者: 2018/08/10 11:10
  • 河套农产 献给世界的友好食物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草美羊肥  沃野千里的巴彦淖尔大地,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种植黄金带,得黄河水滋养,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享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农业优势,农畜产品品质优良闻名全国。  今年5月,“河套农产,献给世界的友好食物”品牌广告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中心的纳斯达克大屏。  那一刻,巴彦淖尔市展示了让河套农产走向全球的实力和决心。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施品牌战略,为河套农产走向全球奠定了基础。土壤测试大棚采摘   推进追溯体系建设 生产放心农畜产品  今年4月16日,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我市要利用五年的时间,实现全市农畜产品追溯体系全覆盖。即,利用5年时间,将全市农牧业龙头企业、“三品”认证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农产品规模种植企业(合作社)、年出栏育肥羊500只、猪100头、牛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年产30吨以上的水产品养殖场,实现全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可追溯。上市流通的农畜产品以“扫码上市”“一物一码”为准则,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的追溯总体要求。  2016年起,我市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开始建设自己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目前,我市130家企业入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平台,录入追溯信息完善的企业有94家,其中“三品一标”80家、龙头企业14家。这94家企业,实现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  3月底,市食品质量安全智慧追溯平台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我市的食品生产经营开始进入智慧追溯时代。  市食品质量安全智慧追溯平台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将我市生产企业种植、养殖、生产、仓储、物流、销售各环节的信息上传,以赋码的形式确保每一个最小销售单元食品都有“身份证”,让消费者可以快速便捷地查询到所购买食品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和产品质量状况,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消费者使用任意手机软件“扫一扫”功能扫描食品追溯二维码,就可获得追溯信息。在追溯平台上,消费者可以清晰地获取产品从种植到企业生产,再经出厂检验最终成为合格品进入市场的全部过程。  在食品质量问题发生时,监管部门能够迅速掌握问题批次产品具体情况,实现产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责任可追究,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我市计划采取以重点带一般、分批推进的形式,逐年将全市生产、经营企业及大型餐饮单位纳入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平台。计划到2019年底,全市重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单位实现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全覆盖。瓜王比赛  实施品牌战略 擦亮河套金字招牌  今年3月,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见》,为我市深入推进河套区域品牌建设做出了规划。  根据这个《意见》,我市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从2018年至2020年,利用3年的时间,建立和完善农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现代农牧业新格局,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塞外粮仓、天下厨房”“草原上的菜篮子、黄河边上的农艺园”,建设成为全区乃至全国的农业商标品牌大市,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增加品牌经济总量。  ——七个旗县区均创建成为国家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旗县,打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市这一政府品牌。争创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6个、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1个、国家质量强市示范旗县区1个。  ——新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企业不低于50家,新增市长质量奖企业9个,争创主席质量奖企业1个。  ——大力推进河套系列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注册“河套农耕”“河套山耕”“河套渔耕”“河套牧歌”等集体商标30件,注册地理标志商标80件以上,农畜产品“三品一标”数量达到530个以上(农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达到30个以上),培育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产品10个以上,品牌经济占农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升到40%以上,全市商标注册以年平均8%的速度增长,商标注册总量达到8000件。  同时,我市成立了河套农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和推广专项工作组,稳步推进品牌建设工作。  我市聘请国内专业团队深入调研,作出河套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为河套农畜产品设计商标名称、标识,计划提交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为河套农畜产品集体商标,作为全市农畜产品的统一品牌名称和标识,即母品牌,各自原名称为子品牌。  同时,工商质监部门积极指导各类市场主体及时申请注册商标,扩大商标总量,夯实基础。截至2017年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达到6834件。其中农牧业商标3514件,新增有效注册商标1211件,同比增长29%;有河套面粉、河套酒、金川啤酒、维信羊绒、富川饲料和巴运情等7件中国驰名商标,有内蒙古著名商标83件,有巴彦淖尔小麦、巴彦淖尔羊肉、巴彦淖尔肉羊、磴口华莱士瓜、乌拉特羊肉、五原向日葵等6件地理标志商标,有大有公香瓜1件集体商标。    作者: 2018/08/10 10:12
  • 漫谈|疫情与猪价的涨与跌 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8月3日下午,农业农村部发布非洲猪瘟重大突发动物疫情预警,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发生一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首次发生该疫情。  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当地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禁止所有生猪及易感动物和产品运入或流出封锁区,沈阳市已暂停全市范围的生猪向外调运。  非洲猪瘟虽然不直接对人造成有害影响,但该病的爆发可以直接影响养猪业。历史来看,生猪重大疫情为猪价拐头向上的重要推手,在猪价下行周期中,重大疫情或导致周期拐点提前。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分析疫情与猪价的涨与跌。  徐春晖:2018年上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国的猪肉市场不怎么景气,尤其是今年春节后猪价下跌之快、跌幅之大让人始料未及。从5月底开始,全国猪肉价格出现了止跌回升的走势。  应该说,这次非洲猪瘟的疫情控制的很好,非洲猪瘟从8月3日11时确认,到农业农村部发布疫情预警,并紧急启动了重大疫情Ⅱ级应急响应,这中间仅仅用了5个多小时的时间,并且及时公布给了全国人民。农业农村部强调,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病毒不会感染人。  2006年以来,中国生猪市场共经历了三轮猪周期。比如,2006年初并持续到当年年中的蓝耳病、五号病;2010年初,五号病全国性爆发,加上3月份的瘦肉精事件,重大疫情都是这两轮周期中导致猪价迎来拐点的重要因素。而从2011年以后,生猪疫情逐渐稳定,疫情对于猪周期的影响有限,仅影响短期季节性的供给和猪价。从历史上这几次生猪疫情对猪价的影响来看,疫情对短期猪价的影响要么助涨要么助跌。  首先从助涨方面来说,猪价上涨一般表明当前行业生猪供给不足,疫病爆发使得生猪死亡数增加,供给进一步减少,推动猪价进一步上涨。而此次沈阳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农业农村部已经发出公告,沈阳市生猪暂停外调。东北历来是生猪外调的养猪大省,同时也是我国生猪重点发展的养猪区域,这样也会造成其他地区的生猪供应产生暂时性的短缺,也会有可能间接的造成猪价上涨;而此次疫情,海关总署也已发布加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的警示通报,猪肉产品进口管理力度加大,进口将受到一定限制,而国内调运也将受到一定影响,或对猪价形成利好。  再从猪价下跌方面来说,在猪病疫情还未确认或者过分传播,夸大事件本身的影响,会造成养猪生产者心理恐慌,产生恐慌性大面积抛售,就会对短期猪价造成一定的打压。  眼下,暂停沈阳全市范围的生猪向外调运,将之置于因环保新政所催生的“南猪北养”大背景下,会对北猪南运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打压东北地区猪价,导致南北区域价差扩大。总之,非洲猪瘟或助推猪价上涨,但也需警惕屠企压价,造成恐慌抛售的现象。  当前防病是头等大事,应该注意猪舍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要想方设法把温度控制在30度以内;其次,大家也不要一听疫情就“闻猪色变”,首先“非洲猪瘟”,不会传染给人;还有,这个病毒经过六十度以上的温度十几分钟就能完全杀死,并不会影响猪肉的质量。所以,一定要理性对待,严格、提前做好防疫,而这次非洲猪瘟的疫情各方就控制的很好,我想对整个生猪市场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作者: 2018/08/09 16:00
  • 中旗: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牧业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大棚葡萄上市  近年来,中旗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思路,立足农牧业发展实际,积极构建“标准化、规模化、精优化、品牌化”农牧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步伐,推动农牧业全面升级、农牧区全面进步、农牧民全面发展。  发展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 构建现代农牧业经营体系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更是决定农牧民共同富裕的关键。为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中旗积极探索创新龙头企业与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新模式和新举措,重点培育发展现代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该旗以培育发展“六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即:“龙头企业+基地+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新型职业农牧民+农牧户”),产销结合的生产和信用服务、利益联动的利润分配、技术支撑的风险保障新模式的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为突破口,构建上下游相互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  目前,全旗共有市级以上农牧业龙头企业11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已组建乌拉特肉羊、乌拉特硬麦、二狼山白绒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蒙羊牧业、草原恒通、北平纺织、高塔梁有机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标准化生产、技术创新、品牌创建、质量安全、市场开拓等方面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上半年,全旗农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4.58亿元,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以上。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牧户达到55%以上,农企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新格局。  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加快现代农牧业进程  中旗农牧业资源十分丰富,有100多万亩耕地和近3000万亩可利用草场。在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中旗积极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大胆尝试增收致富新方法。  该旗制定了《乌拉特中旗农牧业生产标准化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筛选一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制定适合当地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标准。制修订农业以玉米、小麦,畜牧业以肉羊、绒山羊、肉牛等为主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目前,全旗经过认证的标准化农牧区家庭农牧场共256家,建成2个高标准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打造各具特色标准化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11个。新建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处,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处,肉驴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处,扩建标准化存栏基础母羊300只优质肉羊种羊场3个,二狼山白绒山羊种羊场2个。扩建标准化生态家庭牧场10处(正在开工建设)。落实800亩良种小麦基地建设;灌区建成9万亩标准化小麦生产基地,35万亩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山旱区建成2万亩标准化莜荞麦生产基地;建成8个标准化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基本上形成了质量、绿色、品牌强农兴牧的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体系框架。  建设多元化种植养殖体系 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近年来,中旗针对“一粮独大”“一畜独大”的现状,大力推进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建设多元化种植养殖体系,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该旗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牧户有机合作和谐共赢”的方式,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发展以及特色种养殖业多元化种养殖体系,发展药材、花生、甜瓜、西瓜、杂粮杂豆等特色种植面积4万余亩,预计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较上年翻一番,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依托蒙羊牧业和大众顺、祥园两个巴美肉羊育种、二狼山白绒山羊绒基地,加强优质种羊繁育,优化肉羊畜群品种。提高“乌拉特羊肉”“巴美肉羊”和 二狼山白绒山羊绒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实现优质优价。目前,全旗已建成规模化肉羊养殖园区66个,经营发展蒙古马、牛、猪、驼、民族传统奶食、风干肉、农(牧)家乐旅游等本地特色产业。  创新“互联网+农畜产品标准化”模式 培育知名品牌  品牌化是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旗高度重视地域品牌的培育和建设,聘请权威机构编制乌拉特农畜产品品牌发展计划,制定完善扶持政策,深度挖掘特色农畜产品,做好品牌的注册、认证和保护工作。与此同时,该旗有效运用和创新“互联网+农畜产品标准化”营销模式,“互联网+农牧业”新业态,探索完善出“种养殖+加工+贮藏+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培育知名品牌。  目前,中旗共有电子商务企业53家,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1个,发展了134家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带动就业1万人,基本形成保障健全、产业集聚、初具规模的农村牧区电子商务格局。全旗有“三品一标”无公害产品认证企业8家20个产品、绿色食品认证企业1家5个产品、“恒牧钧”被评为内蒙古著名商标,授权地理标志2家。有机食品认证企业达到5家,共有23个有机品牌。现正在积极申报绿色食品企业1家(乌拉特中旗酒厂)、申报无公害企业3家,积极进行追溯体系、检测体系、监管体系建设,“三品一标”及自治区龙头企业已全部入驻自治区追溯平台。“乌拉特肉羊”“高塔儿梁有机食品”“好联丰有机产品”“有机油荞麦”“乌拉特硬麦”“高原水库鱼”等品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通讯员 菊娜 杜霞)  作者: 2018/08/09 15:42
  • 库布其治沙“黑科技”创新显威力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7日电 题:库布其治沙“黑科技”创新显威力新华社记者于嘉、彭源、勿日汗与库布其沙漠初见,人们就被敦厚的绿色震撼了。那一丛丛、一簇簇的沙柳、柠条和花棒,给连绵沙丘披上绿衣,抹掉了荒寂与苍凉。无垠黄沙,是它的前世;满目绿洲,是它今朝的容颜。游客穿行于沙海绿洲之中,宛如零星开放的花朵,给库布其增添几许生机。在穿沙公路两旁,他们不时遇到植树造林的治沙人,正用一个个新奇的技术扮绿沙漠;他们驻足观看,探寻这片广漠中的绿色传奇。走到一处沙谷,只见亿利集团的两名治沙人员,一人手持1米多长的自制水气枪,在沙地冲出一个深约1米、直径5厘米左右的栽植孔洞;另一人将沙柳苗插入孔中,再用水气枪给苗浇水。来自江苏、四川等地的游客好奇地看着,还跃跃欲试上手体验。“在城市里种一棵树都要花些时间,而在沙漠里采用这种‘黑科技’,十几秒就能种下一棵沙柳,太神奇了。”成都游客刘杰秋说。亿利集团治沙专家张吉树介绍说,若用传统方法,在沙漠挖坑、插条、填土、踩实要四五分钟,用水气法种树就像给沙漠做微创手术一样,提高了效率和成活率,还减少了对沙土的扰动。张吉树说,这项技术是从治沙人长期的造林实践中提炼和发展的,2011年研发成熟,2013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仅库布其沙漠就有150万亩采用该技术治理,如今还被用于科尔沁沙地和腾格里沙漠的治理项目中。库布其,蒙古语意为“弓上的弦”。库布其沙漠,恰如一把弓弦,把黄河拉成“几”字形,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北部,是我国第七大沙漠,也曾是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漫漫治沙路,创新技术是精准治沙的重要推动力。经过几代人的实践探索,在地方政府、治沙企业和沙区农牧民的共同努力下,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治沙技术被研发出来。站在库布其沙漠深处一个名为“那日沙”的地方,稀疏乔木和低矮灌木遮盖了连绵的沙丘。林木间,一根高十多米的标尺立在沙上。标尺上每隔一两米悬挂一个年份标牌,最高点是2009年,向下依次为2012年、2014年、2016年。“每个标牌都反映了当年的沙丘高度。”张吉树说,治沙人采用风向数据法造林技术,使沙丘高度明显降低,这项技术利用削峰填谷原理,先确定流动沙丘所在地的主风向,然后在迎风坡四分之三的高度以下种植灌木,未造林的坡顶便会被大风逐渐削平,栽植灌木的地方得以固定。据统计,2009年至今,亿利集团利用风向数据法造林技术,在库布其沙漠种树30多万亩,治理区沙丘高度平均下降三分之一左右。“嗡……”一架无人机在百米开外的沙山完成飞播作业,平稳返航。操作员郝亚峰是亿利集团的技术研究人员,专攻无人机飞播技术。趁无人机还未降落,他向记者展示了飞播过程:按下遥控器上的“播撒”按钮,无人机装载的种仓出粒口便有种子飞洒而出。每一粒种子的表面都被裹上一层可降解的“包衣”材料,它既让种子更好地固定在沙地里,又能为种子提供营养和水分。郝亚峰说,无人机能装10公斤树种,飞播一亩只需1分钟,最远飞行距离达3公里,可预先设定航线,使其在空中自主飞行播种,并能紧急避障,“一架无人机一天可以种树400多亩,比起人工打孔植树,效率大大提高。”一些成效显著的治沙技术也被沙区农牧民熟练掌握。在库布其沙漠腹地,亿利集团成片的甘草地满目苍翠、郁郁葱葱。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农民高毛虎与十几名村民锄草、浇水。 作者: 2018/08/08 10:51
  • 高温干旱可能给土壤带来深层次负面影响    今夏的热浪使北半球不少人感到酷暑难耐。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近日警告说,高温干旱还可能给土壤带来意想不到的深层次负面影响,进而给农业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曼彻斯特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土壤在面对气候变化时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强的抵抗力。气候变化致使干旱等现象频发,植物组成和土壤湿度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土壤中的生物也会受到影响。研究人员说,他们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全面分析显示,持续的高温干旱会破坏土壤中细菌群落的平衡状态,而细菌群落对维持土壤功能至关重要。土壤正常功能受损可能带来较大负面影响,甚至危及粮食安全。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张家伟                                                                                       责任编辑:夏青  作者: 2018/08/08 10:46
  • 每周精选
  • 央视曝光!含1类致癌物,很多家庭在用→ 央视曝光!含1类致癌物,很多家庭在用→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