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宣传
  • 科技创新推动中药材生产进入无公害时代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杨朝晖)多种药材检出剧毒农药,金银花多种农残超标……农残重金属超标严重影响中药疗效及安全性,中国乃至世界都十分关注如何解决中药材品质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11日表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陈士林团队与多家单位联合完成的《中药材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推广》项目,具有多项重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显著。11日,中国中药协会组织召开了无公害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总结验收会。专家组认为,项目首次制定了中药材无公害生产通用规程,建立了150种常用大宗中药材无公害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已在盛实百草有限公司等200余个推广基地通过GAP或GACP认证,近十年累计推广数百万亩,销售收入上百亿元,产生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推动了我国中药材生产进入“无公害时代”。该研究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整体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据了解,该项目已完成100多个中药材基因组图谱构建,建立了基因组学水平的中药材分子辅助育种体系,突破了传统选育表型一致而遗传不稳定的局限,构建了抗性品种选育平台,奠定了中药材分子育种基础,获得新品种和良种证书十余个。此外,该项目对260个中药基原物种进行了产地生态适宜性数值分析,构建了无公害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并进行大田推广,化学农药综合用量减少20%—80%,为解决中药材农残超标难题提供了新途径,把论文写在了中国大地上。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盛实百草药业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联合起草的中国中药协会团体标准《无公害人参药材及饮片农药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最大残留限量》也于当天发布。                               来源: 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陈龙  作者: 2018/06/13 10:31
  • 漫谈|发展高端农业 要在六大商业模式上下功夫 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力发展高端农业,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什么是“高端农业”?有人曾给高端农业下了这么一个定义:它是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凭借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手段,开发出具有高科技含量,可以获得高效益回报,位于农业产业链顶层的优质、生态、绿色、安全农业。  可以说,高端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决定了发展高端农业不能再用过去的思维模式。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认为,高端农业将会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徐春晖: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我国农业正面临高成本时代到来,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高端农业、设施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  近些年,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高消费人群对高端农产品的需求也是呼之欲出。总结了一下,高端农业有这几个特点,大致就是“三高”:一是品质高,必须是优质、生态、绿色、安全的食品;二是效益高,我看了一个新闻,有的公司开始进军高端农业领域,0.4kg一份的菠菜价格为22.28元,0.35kg一份的油麦菜价格为17.18元,一只土鸡可以卖到698元,收益是普通产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第三是消费高,开展高端农业虽然模式各有不同,但价格都走起了“贵族路线”。  现今,食品安全已经越来越有保障,但问题还是会偶尔发生。于是,有机无害农产品越来越火,高端农产品也逐渐成为都市人的消费新宠。比如,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开始规模种植的水上种蔬菜,水下养鱼的纯天然有机种养,更是代表了未来高端农业的新方向。但是,高端农业绝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如何落地或者如何更好地运作才是真正的出路。于是,有人给高端农业列举了6大商业模式,其中就包括:生态养殖、有机农业、设施农业、生物育种,还有植物工厂和互联网农业等。  此外,在有些地方,高端农业竟然玩起了融合发展之路,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形成从田间地头到产品加工、再到物流运输、农事旅游和餐饮消费的一二三产业相互联动、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农业种植支撑农业加工,农业加工带动农业服务,农业服务反哺农业种植的可持续循环的绿色健康生态产业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而高科技和现代化种植也成为未来发展高端农业增加收入的一个方向。  高端农业已经成为农业的新风口,未来还将引领农业现代化之路。虽然我们一直在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高端农业,但是,发展高端农业还是有它的难度,有些企业因发展高端农业而导致经营困境。究其原因,我觉得一是高端农产品的价格普遍偏高,与大众消费存在一定的距离;二是从外观和口感上来说,高端农产品和大众农产品的区别并不大,只有了解种植过程才能真正的体会,普通消费者很难区分,所以不愿意为高价买单;三是发展高端农业的企业运作成本比较高。所以,在发展高端农业上,还是要形成独特的发展渠道,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品牌化。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我国的高端农业,还是大有可为的。 作者: 2018/06/12 10:35
  • 生猪价格下降 收购屠宰养殖等产业受冲击 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今年以来,生猪价格不断下降,养殖户出现了较大亏损。此轮猪周期不仅养殖户受到影响,生猪的收购、屠宰、饲料等相关产业也不同程度受到冲击。  2018年3月左右,生猪的价格开始出现大幅下跌,2018年5月中旬,生猪的价格出现小幅反弹。中国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认为,通过市场监测,目前生猪养殖还处于亏损状态。  冯永辉:目前生猪的价格还是略低于成本线,大概一头猪微亏几十元的水平。这次的亏损是从3月2号开始的,已经有了3个月的时间。  这3个多月的亏损,给生猪的养殖户、猪贩子、屠宰企业、饲料企业都带来了一定影响,行业内部的调整也在逐渐进行。  朱芳丽是陕西省扶风县的养猪大户,养了1000多头猪,3个月的时间里,她亏损了不少。  朱芳丽:今年的猪价,对我们养殖户打击很大,我是自繁自养的猪,保底价要卖到5块5我才不会亏,再要坚持到年底就不行了。  朱芳丽有着一定的资本积累,她坚持到了现在,不过,那些养殖小户们的境遇就要难过多了。  朱芳丽:目前那些养几十头猪的都不养了,他们都赔了,像我们扶风这里养百十头猪的,好多人都不养了。  朱芳丽说,她要坚持到年底,她相信届时生猪的价格会反弹,而那些被淘汰的小的养殖户,则是行业调整的一个部分。  养殖户,是整个行业链条的起点,他们的状态,直接传导到了中段和下游。  赵建华:以前都是当地的散户养猪,亏了的话价格上浮不了,去年到现在,养殖户养殖的少了。  说话的叫赵建华,是浙江湖州的一名猪贩子,从事收猪工作有30多年的时间,今年,赵建华的一个感受就是:收猪变得很困难,农户家里散养的猪几乎没有了,要猪可以,得从批发商那里买。  赵建华:要么不宰,你要宰的话,不到那里去抓就少了。  赵建华说,无猪可收的现状急坏了当地的商贩。  赵建华:在农户手里收猪利润要高一点,在屠宰场里拿的猪肯定利润薄一些,一斤猪比到农户那里抓要高出5到6毛钱,利润就给中间商拿走了。  猪的来源不一样,每斤价格就会相差5到6毛钱,一头猪的重量,一般在240斤左右,如果一个商贩一天收购5头猪,一天的利润就减少了500到600元,这是赵建华算的小账。  赵建华:利润没了,利润只有40块钱一头,宰一头猪就赚这么几个钱。  商贩追逐的是利润,所以除了从批发商那里买猪,一旦碰上农户散养的猪,就会尽量压低价格,而农户因为已经出现了亏损,面对商贩们的压价更加难以接受,就出现了迅速卖猪,并且不再补栏的情况,两者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剧了当前散养猪数量的减少,加大了行业洗牌的力度。  在这场博弈中,养殖户朱芳丽、商贩赵建华还面临着一个压力,这个压力来自于屠宰企业。朱芳丽说:  朱芳丽:天热猪的死亡率很高,像三伏天天气太热,猪容易肥,屠宰场不愿意要,价格会低很多的。  现在不是冬天,不是北方杀年猪,也不是南方做腊肉的时候,肥猪屠宰企业不喜欢要,进一步降低了养殖户存栏的意愿,而商贩赵建华从小户里收猪的可能性就变得更低,中国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说,由于信息化的进步,在此种情况下,商贩的利润空间更小,这个行业也迎来了洗牌,小的猪贩子将难以为继。  冯永辉:最近这几年,猪经纪和猪贩子确实不好干了,原因是市场的价格比较透明,因为信息化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屠宰场有什么样的价格,第一时间在网上就能看到,猪经纪和猪贩子可以操作的空间减少,他们的利润明显下滑,赚钱也就是赚运费和规模上的钱。  在中间的链条上,还有一个行业受到了影响,那就是饲料行业。豆粕是猪的主要饲料,采访中记者发现,部分饲料企业采取了缩减生产天数等措施,来应对销量下滑的情况。  卓创资讯分析师于洋:现在贸易商的反馈就是基本是随用随买,豆粕的价格直接受到了影响,涨涨跌跌非常频繁,幅度也比较大,导致他们也没有办法进行一个长期的备货。现在来说,像贸易商这边的库存,基本保持在7天的量,饲料厂最近进行了一次调价,把饲料的成品价下调了,是受到了需求的影响。  猪价下跌,生猪养殖户亏损,生猪养殖产业链的饲料、屠宰等上下游的环节也受到了影响。猪周期的到来,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应对这个局面,需要养殖户把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整个产业链条也需要升级,饲料、养殖、屠宰、冷链物流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提升竞争力,这是我国生猪产业未来健康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记者李鑫) 作者: 2018/06/12 10:31
  • 临河区推广玉米割苗壮苗增产技术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近日,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临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科技人员在临河农场玉米示范园区内进行了割苗壮苗增产技术试验。  为保证割苗试验的准确性,农技推广中心的科技人员严格按照玉米割苗壮苗规程进行技术指导,并全程跟踪服务。玉米割苗壮苗增产技术是该区近年来推出的一项新技术,具有降低株高、抗倒伏、抗旱、抗早衰、减少病虫害、减少分蘖等优势,使植株整齐健壮,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通讯员 孙香春 任志江)  作者: 2018/06/12 10:01
  • 我市产权交易、税务缴纳、不动产登记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近日,市政务服务中心牵头协调市房管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地税局、相关金融机构等进行“全城通办、一窗受理、一厅办结”改革。  6月7日,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大厅、房屋产权交易中心分大厅、地税局互派业务骨干联合办公,不动产登记中心派驻17人入驻房屋产权交易中心分大厅,房屋产权交易中心派驻8人、地税局派驻3人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大厅。目前相应信息管理系统顺畅接入,业务程序重新梳理,人员全部到位,工作顺利开展。至此产权交易、税务缴纳、不动产登记一条龙业务两厅均可全部办理,实现房屋产权交易和不动产登记“全城通办、一窗受理、一厅办结”。老百姓和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选择业务办理大厅,不再“两头跑”,真正实现便民、惠民、利民。  下一步,市政务服务中心将继续积极推行“综合受理、集成服务、一网通办”改革。改革预计6月底完成,为全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助力,以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记者 胡东育 通讯员 丁瑞) 作者: 2018/06/12 09:56
  • 小麦收购价一周内快速上涨 近期涨势将延续 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收购的进度已经推进到了山东南部和河北南部地区。从当前小麦的收购现场情况来看,今年小麦普遍减产20%-40%,据最新数据显示,自本周起国内主产区新季小麦收购价格一路上涨,真可谓是一天一个价。  从新麦上市时的1.10-1.12元/斤到目前的1.15元/斤,小麦收购价格快速上涨。那么这次小麦涨价的原因有哪些,这轮涨价的时间会持续多久呢?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枣林镇范家塬村的种粮大户余桂凤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今年小麦虽然因灾减产了,但是价格却让她喜出望外。  余桂凤:前两天是一块,昨天是一块一毛五。  余桂凤所组织成立的红发生态种植合作社总共托管流转有将近一万亩的小麦,而她自己也种了六百多亩的小麦,今年由于前期低温冻害,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是因为统一种植,统一管理,今年小麦的质量非常好,因此价格也卖得十分高。  余桂凤:像我们这样的大户能签到大单,价格相比小户要好的多了。没有参加合作社的才一块一,一块零八到零五都卖。我们这今天已经一块二。今天刚化验了,我们的千粒重是达标的。  余桂凤把今年行情和去年做了对比,发现今年虽然亩产下降,但是价格反而比去年高。  余桂凤:今年亩产量最高就是七百斤,因为前面受冻了,亩产量不行,但是质量比往年好得多。今年麦子价格好多了,去年这个时间价格才九毛钱一斤,今年已经上到一块二了。  数据统计显示,随着新季小麦收割工作往北推进,新小麦的价格也出现了较明显的上涨。据卓创分析师王文凤介绍,从新麦上市后一周的时间里价格每斤上涨了0.03元。  王文凤:从新麦零星上市贸易商开秤价格的1.10-1.12元/斤的水平,在短短一周左右的时间,提升至目前的1.13-1.15元/斤,部分地区出现1.16-1.17元/斤的收购高价,上涨0.03元/斤左右。下游面粉企业收购主流价在1.15-1.19元/斤,各地轮换储备库收购价在1.16-1.20元/斤之间。  助推今年新麦上涨较快的因素有哪些,王文凤认为助推原因有三个:一是今年小麦普遍减产20%-40%,加重农户惜售心理,其次,下游企业收购积极,最后轮换补库收购新麦也较为积极,促成了眼下供不应求的行情。  王文凤:首先,今年新麦出现明显的减产,农户收割入库的量较往年减少,加重农户的惜售心理;其次,国家公布暂停国储小麦竞拍的消息,使得面粉企业收购积极性提升,再加上出于后期利润考虑,小麦贸易商及下游面粉企业积极收购新粮,部分地区出现争收情况,也带动价格上涨;再次,今年轮换补库收购新麦较为积极,明确收购价格,也对市场价格启动提振作用。  分析师认为,近期新小麦仍将延续上涨走势。面粉企业的收购价格涨至与当地粮库收购价持平或略高的水平后,或暂趋于平稳。不过受新麦减产、农户惜售等影响,今年新麦售粮进度偏慢,企业的收购量仅在往年同期的三分之一水平左右,为了保障后期加工用粮,也会出现继续提价收购的情况。  王文凤: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地轮换粮库收购任务结束后,收购重心在面粉企业这边,企业应该会牵制小麦涨幅。后期国储小麦投放时间仍是未知数,因此价格涨至过高后,市场也存在一定风险。(记者刘瑜颖 陕西宝鸡台党祺)                                                                                               编辑: 孔明 作者: 2018/06/11 10:43
  • “杂交小麦,不再是传说”  “杂交小麦,不再是传说。”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兆波激动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杂交小麦“京麦9号”“杂交小麦种子供不应求,去年我销售了5万斤的‘京麦9号’种子,看今年的长势表现我预计销售40—50万斤不会有问题,现在就是担心种子量不够。‘京麦9号’表现出的抗旱、抗寒、抗倒等综合抗性太突出了,田间长势好、皮实、产量还很高,农民都交口称赞。”8号,在天津武清崔黄口镇周家务村的杂交小麦示范观摩现场,廊坊市孟山都农资销售有限公司经理王新潮说,今年的经销商都希望能拿到更多的杂交小麦种子。 杂交小麦“京麦9号”中国二系杂交小麦作为我国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正快速走向大面积生产。去年,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制的京麦系列杂交小麦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这是中国杂交小麦人50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梦想。 杂交小麦示范观摩现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杂交小麦就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及产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跨国公司及国外研究机构纷纷投入巨资开展杂交小麦研发。长期以来,由于不育系难以繁殖和恢复困难、杂交种生产不稳定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小麦至今尚未实现利用不育系突破杂交种大面积应用,已成为世界性科学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说。 杂交小麦示范观摩现场,左二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书记高华,左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中间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右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右二为美国科学院院士邓兴旺,右一为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昌平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昌平说,1992年以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现象和材料,历时二十余年坚持自主创新,创制出了一批增产20%以上的强优势杂交小麦新组合,在国际上率先创立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很好地解决了国际杂交小麦长达60 多年的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令人振奋的是,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其整体研发水平和应用速度领跑国际杂交小麦领域。“实践证实,杂交小麦在丰产、节水、抗旱、耐瘠薄等方面综合优势明显,与常规小麦相比,可增产20%以上,节水30%-50%,用种量减少30%以上。”赵昌平说。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马爱平  作者: 2018/06/11 09:56
  • 东北等地玉米栽培面积大增 或影响下半年行情 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5月底,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等地的春耕结束。记者调查发现,在上述地区,一部分改种杂粮和其他作物的种植户们,今年不约而同的又种回了玉米,部分地区玉米的增幅达到了20%,这些玉米将在秋天收获,届时新增的量这么多,会不会给玉米的价格带来不利影响呢?农民改种玉米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种子销售商:玉米种子,达到销量的90%,较去年同期比增加30%。  在吉林省四平市的一家种子销售店里,老板正在核算今年的收益,玉米种子的销量超出预期,花生、谷子等种子的销量出现了下降。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多家种子店里。  种子销售商:现在看玉米的面积得达到98%以上,去年有60%至70%是玉米,大家都又种回来了。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今年很多农户种植玉米的热情很高。  记者:你们村今年玉米种植的情况怎么样?  农户:扩大面积的在村里得占70%以上。  改种玉米,或者扩大种植面积,农户们热情高涨的原因只有一个:对今年玉米的行情有着较高的期待。  农户:怎么也得卖到7毛钱左右,这是按照去年年景推测的,去年很多人家的玉米一斤都卖到8毛5。  农户:说是2018年的秋玉米价格还是很可观的,我上网查了一下,确实是这样子,网上说今年到秋天干玉米一斤能到8毛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从春耕到秋收,一晌地种子化肥农药等大概需要4000元,秋收时机器花销1000元,按照每晌地8000元租赁费计算,每斤玉米成本不超过0.6元,如果秋季每斤能卖0.7元,一斤至少赚0.1元,如果届时玉米价格卖得更高,那么就会赚得更多,再加上玉米的种植相对省事儿,农户有空闲打工,所以在较高的行情预期下,改种玉米成了很多农民的选择。  问题是,现在离玉米的收获还有不少的时间,届时玉米的行情真的会那么高么?改种、新增的玉米这么多,不会影响供求关系,最终影响行情呢?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栋:  刘栋:价格走势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想要看清市场,也要结合多项数据。新粮上市之后,影响价格的因素就比较多了,一个是要看现在玉米的种植面积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第二今年秋天的产量究竟是高还是低,第三就是看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7年的5月份到2018年的4月份,每吨玉米的价格最终上涨了150元,最高时上涨了200元,由此带来了较多的玉米改种、新增面积,不过今年春耕期间,东北部分地区遭遇了干旱,玉米出苗率降低,很多需要补种,华北地区小麦收割尚未完毕,增加的玉米种植面积预估不多,因此刘栋认为今年玉米的总产量不会增加太多。不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玉米去库存还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刘栋:2018年玉米去库存的力度大于往年,受临储拍卖等因素的影响,4、5月份玉米的价格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预计短期内政策粮投放节奏维持现状,市场供需在一段时间里也将围绕陈粮展开,因此,今年玉米的价格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农业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周期性长,影响因素多,一些临时性的、突发性的因素甚至会影响整个行情的走势,因此行情预估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栋认为,在变量较多的情况下,农民尤其是种植大户,要重视大数据的参考作用,大数据可以带来更多的数据参考,可防止出现较大的偏差。  刘栋:我们现在很多资讯机构会有数据应用的APP,农户可通过平台购买数据信息,当然这些数据花费不菲,有的一条信息可能会1000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合作社等联合购买重点数据信息,来减少摊薄成本。(记者李鑫)[责任编辑:孔明 王肖军] 作者: 2018/06/07 10:58
  • 流星坠落云南 但你捡到的就是真陨石  来源: 科技日报   搜寻者自称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发现的陨石身边的天文学本报记者 赵汉斌6月1日晚,云南昆明、西双版纳等地的网友看到一个发光的火球,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划过天际,疑似陨石坠落。次日,有爆料称,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有村民搜寻到了“宝贝”,还拍摄了图片和视频。村民手中的黑色物体究竟是不是陨石?陨石有哪些特点又如何分辨?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研究人员。村民捡到的或是“新鲜”陨石云南天文台科普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兴祥一直在关注整个事件的报道与进展。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发生在云南南部的是典型的火流星现象。火流星是一种偶发流星引,通常其亮度非常高,如同一条巨大火龙划过天际,直径远大于常见的流星。有的火流星会发出“沙沙”的响声,有的会有爆炸声。也有极少数亮度非常高的火流星,在白天也能看到,是令人惊叹的一种天文现象。西双版纳的这个事件符合这个特点。由于这种流星体在稠密的地球低层大气内高速运行,并有大量的物质在大气中挥发燃烧,最终可能有残余的物体坠落到地面,这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陨石。陨石与地球上常见的石头不同,有其独特的特点。由于还没有得到权威部门检测的相关信息,目前还不能完全证实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遮镇曼伦村搜寻到的物体就是陨石。“但村民屋顶被高速运动的物体击穿,所得到的黑色物体大小、形态,以及表面约一毫米厚的黑色熔壳,符合陨石的基本特点。”张兴祥说,与2017年10月4日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出现的火流星略有不同,那次流星坠落在野外,难以搜寻,或许已燃烧殆尽,很难判断;而这次坠落在有居民生活的区域,所以能很快找到,且没有被污染,很难得。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已得到勐遮镇相关负责人的证实。但张兴祥强调,最终信息应以当地官方发布为准。生命起源信息的使者在贵阳,长期从事月球与比较行星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世杰,也在关注这一事件的进展。除了初步与张兴祥持相似观点外,李世杰描述了陨石的共性特点。人们常说的陨石,是指坠落于地面的陨星残体,由铁、镍、硅酸盐等矿物质组成,亦称陨星石;也指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收集到4万多块各种各样的陨石样品,它们大致可分为石陨石、铁陨石和石铁陨石三大类。大多数陨石来自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石陨石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铁陨石主要成分是铁镍合金,石铁陨石则是铁和硅酸盐的混合物。在含碳量高的陨石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氨、核酸、脂肪酸、色素和11种氨基酸等有机物,因此,人们认为地球生命的起源与陨石有相当大的关系。张兴祥介绍说,在云南天文台科普展览室,有一块一个半拳头大小的陨石,重达2.8千克。陨石的平均密度在3至3.5之间,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陨铁密度为7.5至8.0,主要由铁、镍组成。而陨铁石成分介于两者之间,密度在5.5至6.0间。最大的陨石是重1770千克的吉林1号陨石,最大的陨铁是纳米比亚的戈巴陨铁,重约60吨。中国陨铁石之冠是新疆青河县发现的“银骆驼”,重约28吨。真假难辨?陨石自有其特点由于不具备相应的天文与自然知识,不仅在国内,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疑似”陨石的物体也层出不穷。多年以来,经常有人声称找到了陨石,但经专家鉴定,这些“陨石”多为假货。而且用来假冒陨石的石块,材质形状各异,不一而足。 作者: 2018/06/07 10:53
  • 2020年我国当季地膜回收处理利用率达80%以上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农膜回收行动2018年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地膜回收示范县建设经验与成效,加强地膜新国家标准宣贯,交流地膜回收利用的好经验、好做法。会议提出,确保到2020年农田地膜残留量明显下降,当季地膜回收处理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全国地膜覆盖面积基本实现零增长,地膜污染严重地区率先实现负增长。会议强调,农膜回收行动要继续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源头控制、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综合施策,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拓宽试点示范广度,提升回收利用高度,加大科技支撑强度。要加强源头把控,加强地膜生产企业行业自律,严禁脱标地膜进入市场、铺进农田;要加强推动减量增效,开展覆盖技术适宜性评价,适时调整种植结构,调整地膜覆膜方式,调整农业生产模式,早日实现地膜覆盖零增长;要加强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构建市场主导、多方回收、公众参与的地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体系,继续探索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要加强政策创设,积极推动解决当前地膜回收加工行业面临的税收、用电、用地等问题;要加强科技支撑,继续加大地膜回收捡拾机具、全生物降解地膜产品及其配套农艺技术、高强度地膜、地膜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的支持力度。做好100个地膜回收示范县,要制定工作方案,做好监测工作,做好模式提炼,加强宣传引导,加强绩效考核。                                                                来源: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作者: 2018/06/07 10:42
  • 每周精选
  • 央视曝光!含1类致癌物,很多家庭在用→ 央视曝光!含1类致癌物,很多家庭在用→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