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29日天气预报 临河区短期预报发布单临河区气象台                           2024年9月29日16时制作:周千慧            审核:刘迪             签发:樊丽坤预计未来三天临河区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明天白天风力仍较大,阵风6~9级,气温继续下降,10月1日清晨降至最低,最低气温1℃左右,大部地区有霜冻,2日清晨气温维持较低。请您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一、天气预报29日夜间:多云,平均风力4-5级西北风。30日:多云转晴,平均风力4-5级西北风。10月1日:晴,平均风力2-3级西南风。二、24小时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 二级、较好。较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临河城区多云转晴7~11℃八一乡多云转晴6~11℃金泰园小区多云转晴7~11℃乌兰图克镇多云转晴6~11℃双河镇多云转晴7~11℃白脑包镇多云转晴6~11℃城关镇多云转晴7~11℃狼山镇多云转晴6~10℃干召庙镇多云转晴8~11℃新华镇多云转晴6~10℃三、24小时乡镇城区天气预报(29日夜间至30日白天)  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抵御灾害能力!-------------------------------------------------------------------------------------------------------- 作者: 2024/09/29 18:20
  • 9月28日天气预报 临河区短期预报发布单临河区气象台                           2024年9月28日16时制作:李雪冰           审核:周千慧            签发:樊丽坤预计9月28日至10月1日,临河区有一次大范围降水、大风、强降温、霜冻天气,其中今天夜间有小到中雨,明天白天多云转晴,28日夜间至29日白天风力较大,阵风7~8级;过程气温下降12℃左右,10月1日清晨最低气温1℃,有霜冻,2日清晨气温维持较低,仍然有霜冻。请您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一、天气预报28日夜间:多云,有小到中雨,平均风力4-5级西北风。29日:多云间晴,平均风力4-5级西北风。30日:多云转晴,平均风力3-4级西北风。二、24小时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 三级、一般。对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无明显影响。临河城区中雨转多云11~19℃八一乡中雨转多云11~18℃金泰园小区中雨转多云12~19℃乌兰图克镇中雨转多云11~18℃双河镇中雨转多云11~19℃白脑包镇中雨转多云10~18℃城关镇中雨转多云11~18℃狼山镇中雨转多云10~18℃干召庙镇中雨转多云11~18℃新华镇中雨转多云10~18℃三、24小时乡镇城区天气预报(28日夜间至29日白天)  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抵御灾害能力!-------------------------------------------------------------------------------------------------------- 作者: 2024/09/29 10:06
  • 2024年9月27日天气预报 临河区短期预报发布单临河区气象台                           2024年9月27日16时制作:刘迪             审核:李雪冰             签发:樊丽坤预计9月28日至10月1日有一次降水、大风、强降温过程。28日午后至夜间小到中雨,29日白天分散小雨;28日夜间至29日白天平均风力4~5级、阵风7~9级,有扬沙;气温下降12℃,10月1日最低气温2℃左右,有霜冻。请您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一、天气预报27日夜间:多云,平均风力3-4级南风。28日:多云,平均风力3-4级南风。29日:中雨转多云,平均风力4-5级西北风。二、24小时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 二级、较好。较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临河城区多云16~24℃八一乡多云14~24℃金泰园小区多云16~24℃乌兰图克镇多云15~23℃双河镇多云16~24℃白脑包镇多云15~22℃城关镇多云15~24℃狼山镇多云14~22℃干召庙镇多云15~24℃新华镇多云14~22℃三、24小时乡镇城区天气预报(27日夜间至28日白天)  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抵御灾害能力!-------------------------------------------------------------------------------------------------------- 作者: 2024/09/27 17:56
  • 国庆有约!第一届内蒙古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优质农畜产品市集要开集啦! 内蒙古农牧厅 想要一睹“头雁”学员的风采吗?想要品尝内蒙古的优质农畜产品吗?那就不要错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精心策划的“头雁”市集盛宴!10月1日至3日,每天15:00-22:00,第一届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优质农畜产品市集将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宽巷子美食街举办。在这里,您可以尽情浏览琳琅满目的优质农畜产品,感受“头雁”项目的培育成果。还有精彩的沉浸演出,可爱的萌宠互动,好玩的集章打卡,免费的美食品尝等让你收获满满。准备好你的味蕾和心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假期之旅吧!产品展销全区“头雁”带头人将带着他们的优质农畜产品在这里齐聚一堂,健康的有机蔬菜、美味的特色肉类、醇香的奶制品、还有那些巧夺天工的手工艺品等,足不出“呼”带你尝遍特色美食,逛遍地方集市。沉浸演艺悠扬的马头琴、豪迈的蒙古舞、嘹亮的草原歌,乌兰牧骑和“头雁”学员们在这里等待你加入!一路走来,一路唱响,带你尽情领略最纯粹的内蒙古歌舞风情!互动体验超级好玩的南瓜保龄球等农家小游戏,保证让你乐翻天!还有免费的烤全羊和现熬奶茶,让你的味蕾跳起舞来!别忘了,还有那些超酷的现代农机具和巨型农作物等你拍照打卡哦!当然啦,小朋友最爱的小动物们也在等着你们来互动玩耍呢!打卡集章活动期间还准备了超多超赞的礼品等你来拿!只要参与游戏互动、趣味问答,集齐足够的章章,就能兑换精美的小礼物一份哦!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呦!国庆佳节,与您相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诚邀广大游客、市民朋友们积极参与,共同助力自治区乡村产业振兴! 作者: 2024/09/27 10:31
  • 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新面貌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领航定向,行稳致远。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崭新面貌,进一步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思想之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擘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宏伟蓝图万山磅礴有主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复兴伟业展现出越来越光明的前景,归根结底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同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10年来,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同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不断丰富、理论不断深化——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2018年3月,“中华民族”首次写入我国《宪法》;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鲜明提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理论所指,行之所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巩固和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指明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字字千钧、振聋发聩,思想的火炬照亮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从各民族勠力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风雨同舟战胜新冠疫情、甘肃积石山地震等一次次灾难考验,再到众志成城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在共克时艰、共创荣光中,各民族心靠得更紧、情融得更深,团结奋进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强大。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正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绝佳案例。2023年2月,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共同印发意见,对建立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作出部署,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不断走向深入。▲5月14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推进会在京召开。民族画报社滕俊 胡琪摄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建立“定榜揭榜”“挂帅攻关”、定向委托等选题申报机制;优化学科设置,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等重点工程……一系列举措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掌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不竭的理论源泉和思想动力。2024年2月,由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正式在全国出版发行。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统编教材,《概论》教材立足中华民族整体视角,以断代史为经线,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为纬线,紧扣不同时段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脉络,发行仅半年时间即覆盖近千所高校,更成为广受喜爱的干部培训和社会教育读本。实践之路——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践行的。▲在湘西十八洞村,讲解员施艳琴为游客们讲解十八洞村的故事(2023年11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看望苗族贫困村民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我这次到湘西来,主要是看望乡亲们,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看到一些群众生活还很艰苦,感到责任重大。”正是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不仅开启了苗乡巨变,更引领全国脱贫攻坚事业进入全新历史阶段。2020年11月,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5月1日,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厅里,讲解员为游客带来公益讲解。韦颖琛摄2021年4月,在广西民族博物馆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全中国56个民族都脱贫了,兑现了我们的庄严承诺。但我们还不能停步,接下来要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迈进,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加油、努力,再长征!”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更好的日子”,体现在顶层设计中,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落实到日常生活里,是一日三餐的柴米油盐、社区学校的琅琅书声、开在家门口的老年食堂、拎包就能入住的长租公寓……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济基础和本质要求。在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共同走向现代化的实践路上,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今年7月以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组织的“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内蒙古、广西、宁夏、西藏、新疆,探访民族地区的新发展新面貌。从塞北草原到八桂大地,从塞上江南到雪域高原,一个个美丽的村寨,一片片希望的田野,一项项宝贵的非遗,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在记者们的镜头中和文字里,大好河山与丰饶物产、经济腾飞与文化繁荣的景象,汇聚成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与日俱增。“黑龙江是一片美好的土地。”2024年6月,在国家民委联合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的“民营企业进边疆·龙江行”大会上,一批民营企业走进黑龙江,寻找投资兴业的机会。最终,大会达成签约项目99个,签约金额391.8亿元。一股创新创业的活水,涌动在白山黑水间。中国民族报,赞9日前召开的全国民委系统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会议上提及,5年来,国家民委和对口支援省市民族工作部门帮助培训西藏、新疆干部人才约5300人次,组织开展西藏、新疆民族工作部门干部学习交流活动约7500人次,推动干部双向交流1900余人,为两地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日光城拉萨,一所“北京中学”让高海拔农牧区孩子们梦想的种子生出新芽;藏西阿里,71岁几近失明的扎珍老人在陕西省援藏医生的诊疗下,重获光明与希望;珠峰脚下,日喀则白朗县温室大棚让当地群众吃上了新鲜蔬菜……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以“融”为导向,从实行转移支付、对口支援、西部大开发,到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和美村寨建设……近年来,伴随一项项扶持政策和资金项目落地生根,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团结之力——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团结奋斗民族团结重在交心。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正是各族群众彼此加深理解、增进亲情的交心过程。2021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广大的民族地区和众多的民族,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基于的国情特色。只有引领各民族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以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手挽手,中华民族才有前途和希望。金秋九月,位于北京西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游人如织。听歌赏舞、体验非遗技艺……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景观“浓缩”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蒙藏学校旧址内,让人们在一馆之内就能饱览中华家园之美。沿着长安街继续西行约一公里,民族文化宫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吸引着八方来客。置身近3000平方米的展厅,1500余件文物与古籍穿越千年时光,见证中华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脉络与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赓续前行的生命力。“我想用新生代年轻的视角,把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来。我想让更多人知道,传统的、民族的,也可以是很潮的选择。”在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上,来自浙江宁波北仑区中学的“网红”音乐教师陈嘉玮即兴演唱了一曲传统藏族音乐。作为一名“95后”汉族姑娘,她给自己起了一个好听的藏族名字“措香”。▲8月9日,首档民族音乐交流特别节目《乐在其中》音乐盛典正式开播,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音乐盛宴。由国家民委策划指导的《乐在其中》民族音乐交流特别节目同样在今年暑期掀起了“最炫民族风”。不同风格的民族乐器与唱腔演绎出中华文化的绚烂多彩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诗情画意。“这次活动,让我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参加“京蒙手拉手 中华一家亲”各族青少年暑期实践交流营活动后,来自内蒙古的小学生金熙晨说。“远方客人到景宁,山笑水笑人欢唱……”今年9月,“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走进景宁畲族自治县,畲乡古城非遗文化巡游热闹非凡,中华民族一家亲为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一件件文物、一项项文艺展示、一场场主题活动……将概念转化为实体,将思想转化为行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进和美村寨,抵达边境国门,深入千家万户。近年来,国家民委、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最新精神,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完善相关配套机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创建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深度融合。“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项目绵绵用力,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如今在中华大地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正越来越深度融入人民生活,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一致行动。▲卓嘎(左)、央宗姐妹俩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几十年如一日,以放牧、巡逻的方式,守护着祖国边境数千平方公里国土,书写着“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家国情怀;在海拔4655米、“连鹰都飞不过”的詹娘舍哨所,达吉、次仁曲珍和普赤三位藏族阿妈,几十年风雪无阻,义务为边防战士背菜上山……这是脍炙人口的“老故事”。新疆柯尔克孜族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帮助自驾游客,在拒收报酬时自豪地亮出党员徽章;一心戍边的塔吉克族“雄鹰”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新疆维吾尔族兄弟为受伤江苏司机免费代驾八天八夜千里奔走……这是争相传颂的“新故事”。自1988年国务院首次隆重召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至今,这一专项模范表彰已逐步被纳入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七次大会累计表彰逾9400个模范集体和个人。作为一项顶层设计和制度性安排,模范表彰鲜明体现了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国家意志。今年,这一模范表彰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立意高远与宏阔深邃,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现安放于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园内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云南日报社记者陈飞/摄今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希望你们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各族人民都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正是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一代代中国人精神的传承,如一面面镜子,照见了不同时代各民族的心心相印、守望相助,照见了中华儿女团结凝聚、踔厉奋发的昂扬姿态,照见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向心力与感召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不久,我们将迎来新中国75周年华诞。站在新的起点上,让我们56个民族、14亿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前进!来源:国家民委官方微信编辑:文化宣传处 作者: 2024/09/27 10:17
  • “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成果荣获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内蒙古分赛区二等奖 创新内蒙古 近日,“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大数据技术在基于常规检验数据对疾病识别中的应用”项目科研成果——慧诊宝,即基于医学检验数据智能辅助全面健康管理,荣获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内蒙古分赛区二等奖。该产品由内蒙古卫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数”)完全自主研发,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海量常规检验数据深度挖掘与分析,实现疾病早期预警与精准识别,有力提升健康监测、疾病预防与健康风险评估水平。“项目中的人工智能检测技术覆盖循环、消化、呼吸等十大人体系统的风险预测。我们依托海量检验数据,运用机器学习和特征提取技术,构建多个健康风险评估大模型,在疾病发展早期迅速捕捉微观病理性变化。”卫数总经理张永刚介绍道。此次参赛的“慧诊宝”以其高效精准的特性,能够快速解析用户上传的血常规检验数据,融合先进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全面细致的健康评估服务。它不仅有便于大众使用的微信小程序版本,还有适合医疗场景的电脑版,真正实现通过一份血常规检验即可早期发现疾病的创新突破。此外,该产品还提供健康风险等级预警、个性化就诊建议以及丰富的健康科普知识,有效提升健康监测、疾病预防与健康风险评估的整体水平。作为“慧诊宝”的研发单位,卫数汇聚人工智能、临床医学、统计算法、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顶尖人才,并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专家学者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目前,卫数已在SCI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起草两项国家标准,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建立80余个疾病早筛算法模型,且有5个人工智能产品已在全国多个省市成功上线。“慧诊宝”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卫数技术创新实力的全面展示,更是对大数据处理、分析及应用领域的深刻诠释。卫数数据凭借先进算法与模型,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与精准分析,为医疗健康领域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张永刚表示,卫数数据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深耕大数据技术领域,积极探索与医疗健康行业的深度融合。(来源:呼和浩特科技局) 作者: 2024/09/27 10:16
  • 进入秋季,小心这六类疾病! 创新内蒙古 秋季是寒暑交替的季节气候干燥、冷暖多变昼夜温差逐渐变大易发生季节性疾病秋季需要警惕哪些常见疾病?又该如何应对?让我们一起来划重点!(来源: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 作者: 2024/09/27 10:15
  • 各民族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原标题:各民族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纪实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各族儿女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举旗定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西北大地,山河辽阔、风物壮美。各族儿女共同生活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宁夏考察。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非常重要,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进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迎来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看国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民族分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如何顺应形势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仍需加强探索;看全球,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这是高瞻远瞩的思想引领——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开创性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升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的高度,强调“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2023年,在内蒙古考察和在新疆听取工作汇报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引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履行新使命、完成新任务的思想武器。这是情真意切的牵挂叮嘱——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我多次同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收到了各族群众许多来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在四川大凉山腹地,总书记走进彝族贫困户家里,和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在火塘边,谋划精准脱贫之策;在内蒙古赤峰市河南街道马鞍山村,总书记走进四世同堂的“多民族之家”,同乡亲们亲切交流;在西藏,总书记指出“我们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新疆,总书记强调“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一定是有着光明未来的”……从世界屋脊到天山南北,从西南山区到塞北草原,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到各族群众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共话民族地区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这是系统全面的工作实践——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本单位涉及民族工作的重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领,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贡献。《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一系列重要著作民族文字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入和美村寨、抵达边境国门,成为各族群众深刻领悟思想伟力权威读本。新征程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凝聚起强大合力,汇聚起磅礴力量。团结携手:“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民生为本,各族群众生活迎来新面貌——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2014年元旦前夕,贡山县干部群众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喜讯,总书记接到信后立即给他们回信。一年后,带着对贡山县干部群众尤其是独龙族乡亲们的惦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紧张的云南之行中抽出时间,把当初写信的5名干部群众和2名独龙族妇女专程接到昆明见面,指出:“中国共产党关心各民族的发展建设,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独龙族2018年实现整族脱贫。独龙江乡党委写信报告喜讯,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回信,鼓励独龙族群众“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如今,从新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到覆盖全乡的5G信号,再到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一步跨千年”的独龙族群众日子越过越好。独龙族的巨变,正是各族群众走向美好生活的缩影。在宁夏,西海固群众的钱袋子一天比一天鼓;在内蒙古,拍短视频成为农牧区群众的新时尚;在贵州,多举措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城市融入新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携手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秋日里,雅鲁藏布江河谷中,拉林铁路上的复兴号列车呼啸而过。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来到川藏铁路的重要枢纽站林芝火车站,了解川藏铁路总体规划及拉萨至林芝段建设运营情况。总书记强调,“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你们规划很科学,全路段在推进,看了很振奋”“‘两路’精神要继续弘扬,敢打敢拼,一段一段拿下来。要做就做好”……不仅是路。电网清洁能源总体占比超90%,行政村通电率达到100%,生态环保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中,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放眼民族地区,从水风光资源被充分利用转化为清洁能源,送往大江南北,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成为产业新名片,再到一批批品牌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成色更足、信心更足。亲如一家,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大人们翩翩起舞,小孩子快乐嬉戏……傍晚时分,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前的小广场热闹起来。“无论是端午节还是古尔邦节,我们社区里的居民都会带着各家特色美食,聚在一起庆祝。大伙儿像一家人一样其乐融融。”社区居民说。各族群众共同生活的社区,既是安居乐业的温暖家园,也是凝聚各族群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力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中华一家,情深意长。新时代以来,各地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断巩固,以“互嵌”为导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深入开展,拓展到企业、乡村、机关、社区、学校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佳话不胜枚举。多元一体,中华文化不断焕发新活力——形态各异的彩陶、出土自新疆的铜币……位于北京西长安街的民族文化宫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吸引八方来客。置身展厅,1500余件文物古籍穿越千年时光,见证中华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脉络与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生命力。“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留言簿上,每一句话都那么质朴真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搭建起各民族展示风貌、交流互鉴、情感交融的舞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走进贵州、云南、浙江等地,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各民族文化更加创新交融;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参加“石榴籽祖国行”主题队日、“向国旗敬礼”等系列活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田……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更加有形有感有效,激发出中华文化的生机活力,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赴未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今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全会《决定》提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前程远大,未来可期。“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汇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力量——2023年12月,在广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指出“要从基层社区抓起,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营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如今,在蟠龙社区,居民自发组成合唱团,每周都会聚在一起,带上自己民族的乐器,进行合唱练习。社区还开展了家庭共读、民族歌舞、育儿课堂等互动式、沉浸式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多来往、多交流。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新征程上,要进一步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推动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不断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深度,汇聚起各民族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的强大合力。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2022年7月,在新疆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数千年的文明瑰宝,璀璨夺目。习近平总书记深受触动:“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精神家园构筑必须久久为功。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面向各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生动故事,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一系列举措,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扎实推进实现共同富裕,让各族人民共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考察。总书记强调:“从全国来看,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这些边疆民族地区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掉队。”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边境旅游等产业,努力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各族群众和民族地区“不能掉队”的信念与决心,一以贯之。迈上新征程,要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加牢不可破。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将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各族儿女团结一心,必将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来源:新华社编辑:文化宣传处 作者: 2024/09/27 10:14
  • 出坞下水!我国这一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科普中国 9月24日,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热采一号”在山东威海出坞下水,标志着我国海上稠油热采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规模化、高效化撬动海上稠油资源开拓新路径、激活“新引擎”,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端稳能源饭碗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稠油即相对黏稠、流动性差的原油,宛如“黑琥珀”一般,开采难度很大。作为世界四大稠油生产国之一,我国稠油资源量约有198.7亿吨,仅在渤海海域,稠油储量就占原油总探明储量的近一半。据悉,“热采一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首个海上移动式试采平台“海洋石油162”升级改造而成。项目于今年1月启动,改造重点包括新增海水处理系统、蒸汽锅炉系统、氮气系统等。项目团队攻克了高温高压注气管线、电缆传输等多项技术难题,对原平台100余台套设备进行拆除利用,并完成新平台500余吨钢结构的焊接和管线电缆安装工作。策划制作来源丨科技日报责编丨一诺审校丨徐来 林林 作者: 2024/09/27 10:13
  • 市科技局召开党组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创新巴彦淖尔9月25日,市科技局召开党组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论述精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通报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观看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题片《为基层减负 破顽瘴痼疾》,市科技局党组书记贾培新主持会议,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及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牢记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着力提升生态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紧密结合地区实际和科技创新要素,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有效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结合科技创新工作实际,优化工作流程,加大政策研究,提升业务水平能力,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要逐条逐项抓好细化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学习宣传,引导干部职工领会主旨要义,说实话、办实事,坚定不移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更加积极主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 作者: 2024/09/27 10:13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