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60 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达22%,相当于每5 位老年人里就有一位便秘患者。
便秘表现为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 次),且粪便干结、量少、便后有排便不尽感,甚至需要用手法帮助排便。老年人便秘多属慢性便秘,症状迁延,看似平常的便秘症状,却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轻者可引起腹胀不适、食欲不振、心烦失眠,重者可因粪石形成而引起肠梗阻等并发症,甚至诱发心绞痛、脑血管意外等严重问题。下面就带着老年人一起慢慢解“秘”。
老年人为何易发便秘?
慢性便秘的发生主要与4 大因素有关:
生理功能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减少,对食物的消化功能逐渐减退,同时肠道的蠕动减弱,加之肛门内外括约肌收缩乏力,使食物在肠道内停留过久,导致水分过度吸收,引起粪便干结。
不良饮食习惯。老年人口渴感觉迟钝,水分摄入不足增加便秘的危险。另外,老年人牙齿脱落,喜吃低渣精细的食物,少数独居老人图方便省事,饮食简单,缺乏粗纤维,使粪便体积缩小,黏滞度增加,导致便秘。
生活行为方式。体力活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排便。但老年人活动减少,特别是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因缺少运动性刺激使得肠道蠕动减弱,往往更易患便秘。
精神心理因素。肠道运动受到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影响,这两个系统均与情感中枢处于同一解剖部位,故易受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均会诱发便秘。
如何预防或缓解便秘?
1.不可忽视的水和膳食纤维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强调,合理的膳食、多饮水、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是慢性便秘的基础治疗措施。美国结肠和直肠外科医师学会发布的《临床实践指南:便秘的评估和管理》中也同样提出,便秘最初的治疗是饮食调整,包括水和膳食纤维的补充。
首先,我们来说说水的问题。足够的水分摄入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水能加快身体中的新陈代谢,建议老年人保证每日饮水量2000 ~ 2500 毫升左右。尤其每天清晨饮1 杯温开水或淡盐开水可较好地刺激胃结肠反射而达到促进便意、缓解便秘的作用。
这里要提醒老年人,随着机体老化,口渴感觉会逐渐下降,即便体内缺水,也不一定会感到口渴,因此,老年人应定时饮水,每次50 ~ 100 毫升,既不会因一次饮水过多导致腹胀等不适,又保证了充足的水分摄入。
另外,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是防治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基础,建议老年人每天膳食纤维摄入应在25 克以上。
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吸收水分后膨胀,可使粪便软化增加粪量,并且具有促进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繁殖、增强胃肠蠕动功能、润肠通便的作用。
膳食纤维包括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纤维能够提高食物的口感,使食物口感细滑, 同时作为肠道菌群的底物, 具有益生元性质, 对老年人尤为合适。
富含可溶性纤维素的食物包括麦麸、鲜豆荚、嫩玉米、花生、菠菜、蒜苗、马铃薯、南瓜、胡萝卜、地瓜、海带等。老年人在主食中可酌情添加粗制面粉、玉米粉等,并且建议老年人适当多吃带馅的面食,如水饺、包子、馄饨等,既有利于营养全面,又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目前,市售的菊糖粉剂是从菊苣等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可溶纤维, 是一种优质的膳食纤维补充剂,咽障碍及管饲的老年便秘患者尤为适用。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老年人应注意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
结肠活动在晨醒、餐后最为活跃, 因此建议老年人在晨起或餐后2 小时内在马桶上坐10 分钟尝试排便。
很多人有边排便边读报的习惯,其实,这种做法会分散便意,导致延长排便时间,久而久之发生便秘。
要提醒的是,相比蹲厕,坐厕更适合老年人使用。在使用坐厕排便困难时,可以把脚踩在平时准备的小凳子上,增加腹壁压力,有利于大便排出。
另外,老年人一定不能忽视便意或强忍不便,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过久,大便干燥,会加重便秘发生。
3.坚持两招可通便
腹部按摩: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取仰卧、双腿屈曲位,双手重叠从右下腹部开始顺时针向上、向左、再向下至左下腹,按摩至左下腹时应加强力度,每天2 ~ 3 次,每次5 ~ 15 圈,时长为10 分钟左右。由慢到快、从轻到重,以加快肠蠕动,促进排便。
收缩运动及提肛运动:吸气时,收缩腹部及肛门肌肉10 秒,随后呼气放松,重复训练数次,以提高排便辅助肌的收缩力,增强排便能力。这个方法操作简单,可采用站、坐、卧等姿势。
全部评论(0)
季节转换血压易波动,高血压患者如何“稳压”
食用腌菜易患癌吗?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
生抽、老抽、酱油、味极鲜…竟有这么多区别!原来以前都用错了
牛奶、香蕉,真的不能空腹时食用吗?
辟谣:隔夜茶真的致癌吗?
如何识别正规渠道的猪肉
带老年人解“ 秘 ”
菜炒不好,癌症来找!9条炒菜经验,教你避开健康隐患
发芽的食物到底哪个能吃,哪个有剧毒?一定看清了
© 2014 内蒙古科学技术厅 | 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141号科技大厦二楼
技术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呼和浩特市山丹街2号科技大厦501
Copyright © 2024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服务云平台 版权所有 蒙ICP备17002470号-1
Visitor:7065400 | 技术支持:0471-5262056 | 移动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