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炭疽病?牛羊养殖最易感染的季节性疾病!
炭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型传染病,是由于感染炭疽杆菌而导致,任何家畜以及野生动物都能够感染。病牛临床主要特征是突然出现高热,可视黏膳明显发绀,天然孔发生出血,死后尸僵不全,血液不容易凝固,皮下以及浆膜存在出血性浸润,目脾脏出现肿大。
1、流行特点
该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通常在夏季放牧阶段容易发生,主要呈散发。如果暴发洪水,就容易使存在于地下,土壤深层的炭疽芽孢杆菌浮起,经由洪水导致周围环境被污染,促使易感动物经由消化道等途径接触病菌而发生感染。
暴露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露容易形成芽孢,其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土壤如果污染有炭疽芽胞就会变成持久性的疫源地,这也是导致该病常在一定的地区内流行的主要原因。自然情况下,食草动物比较容易感染,特别是牛、马、山羊、绵羊以及鹿具有非常强的易感性,而水牛、骆驼及野生草食动物相对较弱,猪、猫和犬具有很低的感染性,家禽基本不会发生感染。另外,人具有中等程度的敏感性,主要由于较多的接触动物以及畜产品加工或者误食病畜肉而发生。
2、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一般在该病流行初期容易发生。病牛往往突然出现发病,或者如醉酒状走动,或者突然倒地,全身出现颤栗。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0~42℃,可视黏膜发紫,呼吸困难,持续呜叫,且有血样泡沫或者煤焦油样的血液从天然孔流出,大部分突然倒地死亡或者在数小时内发生死亡。
急性型:该病最为常见的类型,病牛体温明显升高,一般达到40~42℃,精神萎靡,心跳和呼吸加速,脉搏每分钟超过80~100次。可视黏膜发紫,食欲不振或者废绝,反刍完全停止,并出现瘤胃朦气。母牛发病后减少或停止泌乳,妊娠母牛患病则容易发生流产。症状严重时,病牛会表现出兴奋不安,甚至冲撞其他畜禽或者工作人员,之后又变得极度萎靡,部分病牛还会伴有腹痛或者发生血样腹泻。此时,病牛会出现呼吸困难,肌肉震颤,行走不稳,可视黏膜上存在小点出血,鼻腔等发生出血,病程持续1~2天左右。
亚急性型:临床症状与急性型类似,只是病程持续时间较长,病情略微缓和。颈部、胸部、腰部、直肠等处发生局限性水肿,且用手对水肿部位触摸感觉发热、坚硬,并具有痛感。之后呈捏粉状,肿胀处变冷,没有痛感,患中央部位出现,坏死龟裂,有淡红黄色液体流出。颈部发生水肿一般会蔓延至咽喉,导致呼吸更加困难,通常在3~5天内发生死亡。
慢性型:该类型很少发生,病牛只表现出体质逐渐消瘦,病程能够持续2~3个月。
3、鉴别诊断
牛气肿疽病:二者区别是,牛气肿疽病通常会形成气性肿胀,发出捻发音,病变肌肉呈黑红色,切面类似海绵,但血液和脾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患有炭疽病的牛只会导致脾脏显著增大,且血液凝固不良。炭痕病与气肿疽病可根据这以上两点进行区别。
巴氏杆菌病:二者都会导致机体颈部发生肿胀,但患有炭疽病牛的脾脏发生明显肿大,而牛巴氏杆菌病不会出现该病变,且血液凝固正常。二者可根据以上两点进行区分。
4、防控措施
及时隔离:该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为此当该地动物防疫机构收到疑似炭疽的疫情报告,必须及时派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临床检查,并对疑似感染该病的肉牛以及其他动物进行隔离,严格控制活动范围,患病死亡病牛的尸体进行检查时,要严格禁止采取开放式的解剖方式。进行采样检查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周围环境污染病原而使其成为永久性的疫源地。
适时免疫接种:如果该地已经成为该病的疫源地,在短时间内较难根除。因此,对于炭疽疫病区中存在的易感染动物则要求每年定期进行接种。通常选择使用无毒炭疽芽孢菌苗、1号炭疽芽孢苗。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肉牛不同生长阶段调整无毒炭疽芽孢菌苗接的种剂量,一般情况下,成年牛每次常规皮下注射1mL疫苗;小于1岁的牛每次常规皮下注射0.5mL疫苗,经过2星期就能够形成免疫效力,最长能够持续1年的保护,使用1号炭疽芽孢苗时,任何阶段牛只都采取皮下注射1mL疫苗,经过2星期即可形成免疫力,也能够持续1年进行保护。
药物治疗:血清疗法,也就是在发病早期使用抗炭疽血,清进行治疗,通常注射经过12h,病牛体温就能够恢复正常。为进一步巩固疗效,可再进行1次重复注射。抗生素疗法,也就是使用常见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每头病牛每次可肌肉注射100万~300万IU青霉素,每天3次,1个疗程为3~5天;或者每头每次肌肉注射100万~200万IU链霉素。每天2次,1个疗程是3-5天,在临床实践中,最好配合使用血清疗法和抗生素疗法,治疗效果更好。磺胺类药物治疗,该方法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病牛可选择使用磺胺嘧啶钠。或者磺胺噻唑钠溶液,每头每次肌肉注射80~100mL,每天2次,1个疗程为3~5天。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护理,促使其尽快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