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冲洗生肉易感染病毒?先学学口腔科是如何防飞沫的
 作者: 2020/07/31 03:22 0收藏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作者:富饶

  随着新冠疫情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防护措施的关注焦点不断发生变化。近期,一则“不能用自来水直接冲洗生肉”的新闻更是引发了大众的热议。甚至,人们开始以“洗了这么多年肉,居然还不会洗肉了”自嘲。

  其实,“不能用自来水直接冲洗生肉”蕴含的道理,有些人早就知道了,而且一直是这样做的!

  “不能冲洗生肉”背后的道理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虽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因为肉眼不可见,所以不会被人们轻易察觉。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人们对它们往往是防不胜防。

  别看微生物身材小,能量却很大。某些对健康有害的微生物一旦发威,很可能把人体的免疫系统杀的是片甲不留!比如说那个“臭名昭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微生物危害越来越重视,逐步掌握了一些有关微生物传播方式的知识和预防感染的办法。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可分3类:①接触传播,又可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前者即人体直接接触微生物,而后者则是人体通过媒介物等间接接触微生物;②飞沫传播;③空气传播。

  在微生物无所不在的世界里,生肉在未经任何“灭菌”处理(煮熟)的情况下,很可能成为以微生物载体形式存在的传染源。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肉,有可能因为产生喷溅而形成飞沫,由此导致微生物发生飞沫传播。

  防飞沫,口腔医护最擅长

  感染控制,一直是许多医学诊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感染控制不力,一方面会影响甚至决定医生救治病人的结局;另一方面则可能造成“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的局面。所以医学界一直尝试采取各种办法,避免微生物在诊疗过程中播散。

  由于口腔诊疗过程的特殊性,常会用到一些高速旋转和高频震荡的器械,如高速涡轮手机、洁牙机等,很容易产生喷溅,故飞沫传播往往更为常见。为了应对飞沫传播,口腔医护下足了功夫。常见办法如下:

  1 “隔离”法

  所谓“隔离”法,即将人体与飞沫隔离的方法,这是控制飞沫传播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办法。如医生戴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而病人用一次性围巾,有利于保护医患双方。

  2 “吸引”法

  所谓“吸引”法,即将牙科用的吸引器(原理与吸尘器类似)放置于被磨削、被清洁牙齿等“手术”区域附近,磨削或清洁过程中产生的飞沫就可以被负压吸引并收集到一起。在无法实施“隔离”法的情况下,这种办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微生物飞沫传播的污染范围,有利于保护医患双方和诊室环境。

  3 “控菌”法

  所谓“控菌”法,即在口腔诊疗操作正式开始前,请病人用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的漱口水漱口,以降低口腔内“菌”的生物活性。人的口腔是一个大“菌”库,这里的“菌”不限于细菌,而是泛指所有的微生物。这种方法虽然不能缩小微生物飞沫传播的污染范围,但可以降低其污染程度,同样有利于保护医患双方和诊室环境。

  4 “浸泡”法

  这种方法常见于器械处理过程。口腔科的诊疗器械有一次性器械和可重复使用器械2类。可重复使用器械通常需要经过预清洁和消毒灭菌,才能被再次使用。所谓“浸泡”法,即在用毛刷对可重复使用器械进行预清洁的过程中,务必将毛刷和器械一并浸入清洁液中(保持在液面以下)。这种办法能够避免喷溅产生,可以达到控制微生物飞沫传播的目的,有利于保护器械处理区环境和器械处理人员。

  上述方法都是防止飞沫传播的专业方法。

  对于一块生肉而言,如果采用自来水冲洗,可能产生喷溅。一旦上面存在致病性的微生物,很容易导致飞沫传播。在此情况下,“隔离”法保护人容易,但保护环境不易,被污染的环境仍可能造成微生物传播;“吸引”法则因居家环境条件有限,很难实现;“控菌”法对食物而言,根本不具有可行性。只有“浸泡”法相对可行,但用清水大家还是感觉洗不净。疫情当前,家庭“煮”妇们的生活也是难上加难了!

  本文由上海市健康委员会“医苑新星”医师学院核心讲师富饶进行科学性把关。


全部评论

  • 最新资讯
  • 异体器官移植,马上就可以成为常规操作?
  • 做对5件事,口腔溃疡好得快!
  • 生孩子,顺产好还是剖腹产好?看完这篇不用再纠结了!
  • 6岁女孩因常玩购物小票导致性早熟?热敏纸还能碰吗?
  • 老药新用!“伟哥”还能预防老年痴呆症?
  • 尿酸高是吃出来的?很多人都误解了!可能是这些地方出了问题…
  • 关于口罩——真的只是几层布而已嘛?
  •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高血压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