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bynr.gov.cn
规模化种植
一直以来,经营规模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农村土地流转有助发展规模化种植,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临河立足区情,科学谋划、精心布局,按照“培育一个龙头、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思路,不断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促进农民增收。
让撂荒地“一田双收”
7月的河套大地,绿意盎然、满目葱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双河镇进步村鱼蟹稻共生现代立体农业园区,绿色的稻田风吹浪涌、一望无际,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
双河镇进步村辖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86户,人口1307人,耕地11933亩。2019年,镇、村两级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引进内蒙古德欣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200万元,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不改变土地用途、保障农民长远收益的基础上,流转了183户村民的5000亩土地,采取集中连片种植模式,发展无公害优质水稻及稻下养鱼蟹项目。同时,通过大破大立土地整理项目,为园区开挖主渠道1条4000米、排水渠2条5000米,沟渠共计36条,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为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种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园区建成后,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种植中全面推广、落实测土施肥和秸秆还田、土壤深翻技术,亩均使用农家肥、有机肥400公斤,不断增加土壤自身肥力;统一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利用无人机统防统治,亩均农药使用量仅158克,较过去减少30%以上,从源头上提升了农产品绿色品质。同时,采取“零覆膜”种植方式,推广旱播籽播技术,统一组织大型机械播种;采取激光平地技术平整土地,优化灌溉条件,做到种养殖“一水两用”,综合节水20%以上,有效降低了农业投入,提升了种植效益。2019年,园区亩均纯收入达5120元,实现了“一田双收”,利润增倍。“由于盐碱化严重,这部分土地以前基本属于弃耕撂荒地,现在不仅能种稻还能养鱼养蟹,收益挺高,村民们干劲儿挺足。”该村支部书记陈茂伟说,“这都是土地流转带来的变化。”
让农民“一人三薪”
眼下,正值新华镇永红村花菇特色产业种植园收获期。“我们采摘花菇一天能挣150块钱,采摘期过了还可以在基地打理大棚,平均一个月下来能收入3000多。”46岁的永红村村民赵大姐高兴地说。她和丈夫两个人现在都在基地打工,一年下来差不多能挣六七万。
永红村土地盐碱化严重,种植传统农作物收益不高,村民增收困难。而花菇是在层架上栽培,不直接和土壤接触,很适合当地种植。2018年,该村通过与企业合作,流转土地2147亩,计划建设总投资3亿元的花菇特色产业种植园。项目于当年9月开工建设,11月开始在已建成的大棚育菌,2019年4月开始出菇。种植园采用“支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经过近两年探索,不仅让花菇产业成了该镇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之一,还帮助当地农户实现了“一人三薪”,即一个劳动力享有土地流转金、花菇种植收益和园区打工三份收入,每户年均增收4.5万元。
“今年我们共培育了240万棒花菇,4月20号开始出菇,现在采摘的是第三茬,花菇的出菇期从4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一年能收6茬,总产量在2万斤左右,平均每斤售价为5块多钱,一栋占地0.58亩的大棚6个月的纯收入在3万元左右。”新华镇永红村花菇特色产业种植园负责人连建兵介绍。目前,种植园已建成400栋钢结构大棚,其中100栋为育菌棚、300栋专门提供给村民免费种植。一户人家包3栋棚的话,一年的种植收益在八九万元。据了解,为了增加村民收入,园区还将每日的用工量平均分配到每个村,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生产,共同致富。目前,园区已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近900个,每年的用工支出约为600万元。
实现亩均产值破2万
临河区地处北纬40度“黄金农业种植带”,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来到这里,我一下子就被这里的自然环境吸引了,这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金伯利先生在介绍金伯利(临河)农场时,一语道出了当初选择在临河区投资的原因。
金伯利农场位于临河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内,占地面积1800亩。园区通过采用德国能源系统降低能耗,引进以色列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节约水肥70%、减药50%,使用0.01mm新国标地膜且全部回收利用等举措,实现了控肥增效、控水降耗、控药减害、控膜减污、提高品质的目的。同时,企业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集约化、品牌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亩均产值突破2万元。产值效益的提高,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我家的地就流转给了园区,现在我还在园区里打工,比过去种地省心多了。”今年61岁的高学文家有35亩地,往年只能种些小麦和玉米,辛苦一年也收入不了多少。2018年,他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了金伯利农场,自己再到农场里打工,年收入比过去翻了一番。同时,企业还为农民提供了大量培训机会和就业岗位,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以上,并将被流转土地的农民吸纳到农场就业。2019年,这些农民户均收入5.2万元,较流转土地前增长2倍以上。临河区以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为重要抓手,把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作为第一战略,全面落实《巴彦淖尔市推进土地流转实施办法(试行)》,积极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改变一家一户“花花田”式的粗放经营,让更多专业大户、农牧民合作社、龙头农牧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示范引领带动发展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打造的现代农牧业,全面打响“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带动更多河套绿色优质农畜产品走向高端市场。截至去年,临河区共流转土地652055亩,其中流转到种养大户的占流转总面积的65%以上、流转到企业的占21%以上、流转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的占5%以上。流转土地进行千亩以上规模化经营的主体有25家,经营面积99826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5%以上。(通讯员 吕春云 文/图 )
试论巴彦淖尔人文精神特质
致敬“最可爱的人”刘光子!
河套二十风味
巴彦淖尔旅游十大景点
巴彦淖尔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视频
9.4亿亩!农业农村部:确保粮食耕种面积只增不减
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获批
玉米供需持续改善 价格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我市两家企业入选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 2014 内蒙古科学技术厅 | 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141号科技大厦二楼
技术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呼和浩特市山丹街2号科技大厦501
Copyright © 2024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服务云平台 版权所有 蒙ICP备17002470号-1
Visitor:7065400 | 技术支持:0471-5262056 | 移动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