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打好全市农业节水增效攻坚战
乌兰布和灌域位于我市西南部,是河套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磴口县等地耕地的灌排任务。近年来,乌兰布和灌域全面实施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打造了完备的工程体系,同时,强化用水管理,深化水价改革,不断健全节约用水机制,节水效益明显,入选2022年度全国节水型灌区名录。
将黄河水引到蓄水池进行沉淀 记者 胡东育/摄
计划3年节水1800万立方米
用水权改革,是推动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关键一招。
近日,在磴口县深度节水控水用水权交易改革工作试点项目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用水量分配。
“深度节水控水用水权交易改革工作试点项目旨在将农业节余下来的水进行市场化交易,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项目技术负责人孟庆喜说,“项目把磴口县确定为全市水权交易的重点县,以渡口镇为典型片,通过建立市场主导、政府协调、部门协同、乡镇主责、群众参与的模式,为磴口县下一步深度节水控水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调试测控一体化闸门 记者 胡东育/摄
磴口县深度节水控水用水权交易改革工作试点项目总投资7800多万元,通过精准核定灌溉面积,实施系列节水工程,解决水利设施破损、水资源浪费等问题,着力提高灌域管理效率和水平。“今年我们计划通过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3种措施节水1000万立方米。”孟庆喜告诉记者。
据介绍,今年该项目将通过工程节水200万立方米,主要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维修36座铸铁闸门水闸,改造和衬砌7.2公里渠道;通过农艺节水350万立方米,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等;通过管理节水450万立方米,主要通过安装测控一体化闸门,成立水权合作社,大力推广“一把锹”浇地和“包浇小组”等好经验、好做法,实现田间用水的精细化管理。
“我们计划利用3年时间节水1800万立方米。”孟庆喜说。
向17075户用水户颁发到户水权证
查看引黄滴灌设备 记者 胡东育/摄
今年,渡口镇重新核定了耕地面积,按照耕地面积、灌水定额决定用水户的用水总量,同时配套实施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项目实施后,大田亩均节水50%,设施农业亩均节水80%以上,省出的水可以进行水权交易。
渡口镇东地村党支部书记陈小军告诉记者:“东地村原来每亩地的水费在100元左右,水权交易改革后,每亩地的水费降到80元左右。看到了水权交易改革的好处,村民们的节水意识更高了。全村8000多亩土地,大约能节水70多万立方米,通过水权交易预计收入20万元左右。”
乌兰布和灌域为项目区内17075户用水户颁发到户水权证,目前正在与相关部门筹建灌域内的水权交易平台,使农业水权在灌域内高效流通转换,积极探索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新途径。
每亩地节本增效近700元
检查滴灌情况 记者 胡东育/摄
乌兰布和灌域将黄河水引到蓄水池进行沉淀,再经过泵站提水加压、管道输水等环节,将水输送到田间地头。
在沙金套海苏木哈业乌素嘎查,经过滴灌工程的蓄水池、调节池、供水泵站低压渗透微滤机和自动反冲洗叠片式过滤器净化后的黄河水滋润着田里茁壮的玉米苗。
站在地头,种植户付明山高兴地说:“我今年在哈业乌素嘎查承包了1500亩地种植玉米,全部配套使用引黄滴灌设备,每亩能节省水费50元,节省肥料费用50元,节省人工费用200元,增收大约300元,粗算下来每亩地能节本增效近700元。”
“哈业乌素嘎查这个引黄项目是从2021年开始实施的,总投资1550万元,滴灌面积1.3万亩,蓄水池的蓄水量是9万立方米。”孟庆喜向记者介绍道,“引黄滴灌模式的实施推广显著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大幅减少了水肥用量。”
近年来,乌兰布和灌域大力发展引黄滴灌工程,目前已建成引黄滴灌面积近8万亩,已经立项实施的有18万亩,明年有望实现引黄滴灌面积20万亩。
下一步,乌兰布和灌域将在科学调度、精细化用水、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节水型农业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为河套灌区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内蒙古黄河干流水权盟市间转让二期工程河套灌区复兴灌域渠系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理论丨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贡献河套水利智慧和力量
喜报 | 我市两个项目荣获2024年度自治区水利建设工程工地标准化建设
李强对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扎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和防灾减灾能力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李强对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扎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和防灾减灾能力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学习时报》头版头条刊发李国英部长署名文章:新时代治水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
巴彦淖尔水利知识点(128)乌兰分干渠
巴彦淖尔水利每周动态(11月2日-11月8日)
天气都冷了,农田为何还需要灌溉?
© 2014 内蒙古科学技术厅 | 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141号科技大厦二楼
技术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呼和浩特市山丹街2号科技大厦501
Copyright © 2024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服务云平台 版权所有 蒙ICP备17002470号-1
Visitor:7065400 | 技术支持:0471-5262056 | 移动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