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巴彦淖尔时强调“河套灌区灌溉工程是千年基业,花了很大功夫,也很值得。要继续完善提升,提高科学分水调度水平。同时要量入为出,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尽可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巴彦淖尔市和河套灌区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践行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重要讲话精神,在水利部和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指导下,强化农业节水和深度控水,加快灌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水权交易和节水奖励,加快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全力保障灌区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守护好发展好河套灌区“千年基业”。
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和全国三个面积超过千万亩的特大型灌区之一,现有七级灌排渠(沟)道10.36万条、6.4万公里,各类建筑物18.35万座,灌溉面积1000多万亩,是全国唯一拥有完整七级灌排渠系的灌区,也是北方重要的生态战略要地、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2023年粮食产量58.89亿斤,素有“塞外粮仓”美誉。近年来,河套灌区守牢“一条底线”、坚持“两轮驱动”、做好“三个统筹”,加快建设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
一、坚持节水优先,守牢“水安全”一条底线
河套灌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河套地区条件得天独厚,虽然不缺水,但也要节约水资源,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节水产业,不能搞大水漫灌”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行深度节水控水。
一是工程节水效率稳步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规划投资18.4亿元,支持河套灌区实施“十四五”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项目。2023年引入社会资本23.1亿元,用2年时间实施盟市间水权转让二期工程;项目实施后,预计到2025年年底,可新增节水能力3.49亿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400万亩以上。2023年争取总投资149亿元支持河套灌区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项目,已完成引黄滴灌120万亩,每亩实现节本增效600元以上,2023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7。
二是农艺节水能力逐步显现。坚持以水定地,推行以水定种,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和规模,根据土壤和灌溉条件,大力推广集中连片种植。2023年在临河区双河镇创建智慧农业样板区,组织农民根据渠系分布、土壤质地合理播种,推行集中连片种植作物3967亩,推行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水模式。与过去农民种植“花花田”和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节水率达到30%,节肥30%,节省农药20%;农产品品质提高1~2个档次,生产和管理用工减少50%以上,实现节水增效。
三是管理节水水平更加高效。河套灌区2761个国管直口渠全部发放用水权证并实现精准计量。在永济灌域西济支渠、大滩渠灌域等群管渠道上试点推行水权到户,将水权确权到末级渠系最适宜计量单元。充分发挥水价杠杆作用,发放36万份用水户征求意见表,通过成本测算、价格监审和召开听证会等程序,将国管水价由0.103元每立方米调整为0.154元每立方米,执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群管水价实行协商定价,合同化管理。巴彦淖尔市安排1亿元资金对节约用水的用水户进行奖励,全面调动各方节水积极性。
二、坚持改革与科技“两轮驱动
一是深化体制改革,灌区运行管理框架进一步夯实。将河套灌区管理单位由自收自支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调整为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破解“以水养人”的难题,从体制上推行节约用水。对全市2381个群管用水组织依法依规进行整改、撤销、重组,注册成立358个水务合作社,全面规范基层用水组织管理,灌区逐步走上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是推行水权改革,水资源节约集约水平进一步提升。将工程措施节约的部分水量指标用于跨区域、跨行业水权交易,获取的收益用于工程节水改造和维修养护。在乌兰布和灌域实施完成的水权转让一期工程,获取社会投资18.03亿元。2023年实施的盟市间水权转让二期工程,获取社会投资23.1亿元。2023年大滩渠交易水权331万立方米,实现收益102万元。形成了“节水—交易—改造—节水”的良性循环。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灌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4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聚焦河套灌区土壤盐碱化、高效节水灌溉等难点问题开展300多项科技研究,获得113项科研成果奖,为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其中,应用“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研究”成果183.68万亩,实现节水30%、节肥30%、省药20%,千亩地灌溉用工由80~100人减至3~5人,作物亩均增收500元。“河套灌区水肥盐高效协同调控技术与应用”项目应用区域,节水25%、节肥20%、增产 24%。
四是数字孪生赋能,灌区智慧管水成效进一步凸显。河套灌区建成覆盖东西300公里、南北60公里的1284处通信站点和2141处数据监控点,通过有关部门认证的无线专网极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国管渠道断面流量自动采集覆盖率达到62%,水情自动采集覆盖率达到81%。与相关银行机构、通信企业、科研单位深度合作,“两手发力”争取软硬件和运行维护资金投入。应用来水、需水、配水等模型,提升工作效率20%;建立灌区综合查询和服务应用系统,提升农业产能10%。
三、做好农业供水、水盐、水生态“三个统筹”
一是统筹保障农业供水,助力国家粮食安全。在引黄用水指标未增加的前提下,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方水资源,强化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灌溉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灌区引水总量从多年平均50亿立方米下降至2023年的42亿立方米,粮食总产量逐年增长至2023年的58.89亿斤。
二是统筹水盐动态平衡,保障灌区可持续发展。将河套地区“土壤—水—盐”平衡的长期研究成果体现在秋浇制度上,通过秋浇“合理灌溉、保证排水”,实现灌区淋洗盐分、防治盐渍化、耕地保墒,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增产增收等成效。2023年探索新的秋浇制度,建立秋浇和春汇协同调控灌溉模式,秋浇用水较往年减少40%以上,达到维持灌区水盐动态平衡的良好效果。
三是统筹水生态安全,灌区水环境持续向好。全市1193名河湖长上岗履职,为灌区各级渠沟、湖泊、海子保驾护航,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湖库“清四乱”(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在山洪沟口冲积扇实施水源涵养项目。在保证黄河凌汛安全的前提下,将凌汛水资源化利用,向乌梁素海及灌区众多湖泊海子进行分凌补水。综合采取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膜提效、控水降害等“四控”行动,乌梁素海水质明显变好,坚决守护好这颗“塞外明珠”。
内蒙古黄河干流水权盟市间转让二期工程河套灌区复兴灌域渠系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理论丨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贡献河套水利智慧和力量
喜报 | 我市两个项目荣获2024年度自治区水利建设工程工地标准化建设
李强对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扎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和防灾减灾能力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李强对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扎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和防灾减灾能力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学习时报》头版头条刊发李国英部长署名文章:新时代治水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
巴彦淖尔水利知识点(128)乌兰分干渠
巴彦淖尔水利每周动态(11月2日-11月8日)
天气都冷了,农田为何还需要灌溉?
© 2014 内蒙古科学技术厅 | 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141号科技大厦二楼
技术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呼和浩特市山丹街2号科技大厦501
Copyright © 2024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服务云平台 版权所有 蒙ICP备17002470号-1
Visitor:7065400 | 技术支持:0471-5262056 | 移动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