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的和谐交响,民族团结的活力乐章
 作者: 2024/07/11 11:14 0收藏

  道中华

图片

城市幸福生活行记之


图片

1923年,初次探访上海的日本作家村松梢风,被这座城市的多元色彩和迷人魅力深深吸引。次年,他在小说《魔都》里,首次将“魔都”这一充满浪漫与冒险、机遇与挑战的别称赋予了上海。


如今,这座昔日长江入海口的小村庄,已蜕变为一座集“时尚之都”“科创中心”“金融中心”“文化名城”等美誉于一身的国际大都市。百余年的沧桑巨变,让这座城市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于世界舞台。


在这繁华的外表下,上海更有着一颗温暖的心。她始终是人民的城市,一个充满温情与包容的港湾。


在这里,56个民族的中华儿女和谐共处,构成了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图片

▲黄浦江畔的上海城市远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

▲2023年,上海市推出“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展示上海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奋进新征程上人心凝聚、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图片来源: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官网)


01

向东流,向西看

图片


图片



雅鲁藏布江与黄浦江的温暖

交响曲

位于上海市长临路的共康中学,是一所以藏族学生为主、藏汉合校的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在成立之初便与所在地彭浦新村街道协同开展“陪伴教育”,在各族学生成长中培养“西藏有我的家、上海也有我的家、中华民族是一家、伟大祖国是大家”的“家国情怀”。


丹增央宗,一位曾就读于共康中学的藏族学生,2016年与汉族学生笑笑在参加陪伴活动时成为了结对伙伴,结下了割舍不断的情谊。


丹增央宗在给母校的信中回忆道,“初中三年的每一顿年夜饭,我们都一同度过。看着身边的结对伙伴、自己的父母和上海的‘爸爸妈妈’,幸福的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2023年,已在北京读大学的丹增央宗放假回到上海,看望笑笑和结对爸妈。一进家门,丹增央宗发现一切好像都未曾改变,七年时光过去,两家的感情更浓更深。于是,她在纸上写下:


“愿这盏情谊的明灯陪伴和照耀着我们的未来,愿这段‘雅鲁藏布江与黄浦江’的情谊,如同一泓甘甜的清泉,永远滋润和涤荡着我们的心灵!”


二十多年来,共康中学累计有超过4000名学生参与了“陪伴教育”活动。许多曾在共康中学求学的藏族学生,现已成为西藏各行业的骨干力量。在街道和学校的共同呵护下,学生们健康成长,为沪藏友谊书写了新的篇章。


图片

▲共康中学西藏班“上海也有我的家”共建活动(图片来源:上海市共康中学官网)


图片



文旅交流话新篇

自古以来,云南各地就流传着土罐茶的制茶和饮茶方式。保山市施甸县聚居着布朗、彝等民族,分布着众多古茶树。为了传承和保护这一传统技艺,位于上海的中版创意设计产业基地与当地手艺人合作,完成了土罐茶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文旅IP设计和版权保护等工作。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土罐茶技艺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随着东西部协作的深入推进,上海与云南、新疆、西藏等地签订协作框架,在青少年教育、人才培训、高新技术支持等层面形成稳定合作机制。这些合作推动了人才、技术、资源等发展要素向西部地区流动,共同建设美丽的祖国边疆。


上海的许多企业也在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和保护项目,为当地产业赋能。由以往的“输血”式帮扶到现在的“造血”式合作,上海以其独有的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优势,为东西部交流与发展贡献着新的支持和动力。



02

我在上海有个家

图片


图片



“夏妈妈”和她的五个“藏族女儿”

1995年夏,东华大学第一批藏族班大学生永桑和她的同学们来到华阳路街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夏妈妈”和五个“藏族女儿”的故事自此开始。


初到徐家宅居委会实习时,永桑显得有些拘谨内向。时任妇联主席的夏菁棣见状,主动帮她与居民交朋友,指导她开展居委会工作。工作之余,夏菁棣还经常带永桑到家里吃饭。永桑在学校的舍友非常羡慕她在上海有一个这么温馨的家,于是永桑就把舍友一起带到“家”里,夏妈妈一下拥有了五个“藏族女儿”。


永桑毕业后回到西藏,成为了一名教师,她念念不忘与“夏妈妈”一家的深厚情谊。电话里,两人的贴心话说不完。2001年,听说永桑有了对象,夏菁棣为永桑买了羊绒大衣、围巾、被套、枕套……就像为女儿准备嫁妆。


永桑的故事,其实不止“永桑”。在长宁区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华阳路街道党工委在外来各民族大学生中开展了“家在华阳”的特色系列活动。“家在华阳”不仅是一曲民族团结凝聚的颂歌,更是城市民族工作的又一创新性探索和实践。


图片

▲《解放日报》报道凝聚力工程(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街道供图)


图片

▲2022年11月15日,东华大学携手华阳路街道举行“家在华阳回家日”活动(图片来源:东华大学官网)


图片



热心人“老达”的街区工作室

图片

▲位于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的“达先生工作室”(达先生工作室供图)


1995年,回族大哥达庆熙退休后和上海籍爱人在石门二路街道定居。不久,他就成为街道联络各族群众的组长。热心的他发现,一些来沪工作的少数民族家庭常因子女教育问题而苦恼。于是,他主动伸出援手,帮助协调孩子们的借读事宜。多年来,达庆熙一直默默奉献,帮助来沪各族同胞融入城市生活,及时化解矛盾,成为深受社区各族群众喜爱和尊敬的志愿者,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达”。


2010年,年近七十的“老达”依然奔走在街头巷尾,为社区各族群众提供帮助。为了更好传播“老达”的志愿服务事迹,让更多街区居民参与进来,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达庆熙志愿者工作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上海在城市民族工作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品牌化、社会化的新途径。


2023年10月25日,在静安区北京西路995号,焕新升级后的“达先生工作室”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升级后的工作室不仅实现了服务功能的提升,更吸引了众多年轻志愿者。他们接过了老一辈志愿者的接力棒,传承“老达”精神,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从“一个人”的工作到“一群人”的工作,“达先生工作室”成为上海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工作室不仅扩大了城市民族工作的“朋友圈”,还促进了各民族群众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鼓励大家共同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03

我在这里奉献爱

图片


图片



“老买热线”——城市的幸福热线

2022年3月7日,伴随着大家一齐拍手唱起生日歌,90岁的买玉秀激动地吹熄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并许下愿望。24年前,居住在彭浦新村街道的买玉秀夫妇利用自家的电话创立了“老买热线”,为社区各民族同胞提供帮助,成为彭浦新村街道的“连心桥”。


1998年,创立之初的“老买热线”主要提供婚丧嫁娶等咨询服务,后来随着口口相传,咨询范围逐渐拓展到帮助解决各民族同胞在就医、就业、养老、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等方面的问题。


二十多年来,“老买热线”已经接听超过6000次电话,为千余名来自不同民族的群众提供义务服务,成为社区工作的一个特色品牌。


如今,“老买热线”已经由街道民族团结促进会负责运作,从最初的一个家庭发展成为一个团队。买玉秀夫妇的奉献精神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为构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安居乐业的和谐社区作出自己的贡献。


图片



“金石榴”花开满花木

图片

▲广场宣传活动(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供图)


2012年,浦东新区最年轻的街道——花木街道,获批成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试点单位。随着众多外来务工人员来此居住就业,花木街道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让花木更好接纳各族群众,让各族群众更好融入花木。花木街道致力于将这座以花木种植业闻名的地区,打造成一个各族居民一家亲的温馨“苗圃”。十余年来,街道持续举办“花木人看浦东”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居民参与,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此外,连续六年举办的“我是拉面王”社区技能大赛,为居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共建共享社区生活的平台。同时,街道还组织了“圆梦花木”爱心帮扶活动,帮助32名社区贫困家庭学生实现学业梦想。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记录了花木街道与各族居民共同成长的历史。作为浦东新区首批“金石榴工程”基地之一,花木街道在促进和维护社区民族团结中开展的系列活动,为其他地方构建互嵌式社区提供了经验。


图片



园区内有一处幸福生活角

图片

▲园区幸福角(上海市莘庄工业区供图)


位于上海西南部的闵行区,是众多工业基地、科技创业园区和现代居住区的聚集地。其中,像莘庄工业区这样的园区,已成为多民族同胞集聚地。


为了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各产业园区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和职业结构,积极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团结之家”和“文化展示角”。这些空间不仅展示了各民族的精美服饰和手工艺,还定期举办特色舞蹈表演和各民族风味美食品尝活动,为“园区人”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促进交流的幸福生活空间。


从企业楼宇到整个园区,人才的聚集带来了创新的活力,创新又激活了发展的动力。上海的包容性,激励着每一位在这里奋斗的人,让各族人民在工作之余能够深切感受到“家”的温度。  


在新时代的城市建设进程中,上海以其前瞻性思维和创新实践,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各族群众营造了一个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和谐环境。通过街道、社区、学校、产业等多元平台,各族群众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理解,更在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情感中,提升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黄浦江奔流入海,滔滔不息,带着各族人民的奋斗与梦想,激励着上海人民向着更加繁荣的未来奋勇前进。上海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方面的成功探索,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抹和谐的色彩,更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作者简介:高旸,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时代深入推进民族社区互嵌式治理的实践逻辑”(项目编号:CSQ23030);中南民族大学学术创新团队经费资助项目(项目号:XTS24012)研究成果。


































































  • 最新资讯
  • 王延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 【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每周一学】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纽带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启示
  • 内蒙古:让表彰大会精神深入人心
  • 【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每周一学】各民族经济相依,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强大力量
  • “京蒙青年思政教师走进额济纳 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内涵”研学活动启动
  • 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每周一学】各民族文化相通,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