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种不动,年轻人不想种”,看这个村如何破局!
 作者: 2024/07/11 09:31

黄河金岸魅力临河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8.70%。也就是说几乎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年龄达到60岁或以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不少地方农村土地“老年人种不动,年轻人不想种”的情形日益加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发展,影响了乡村振兴的推进。面对这一困境,如何破题?临河区八一乡联丰村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之路。


图片

土地活,破解“老年人种不动”困局




“我们家的地全部流转出去了,一亩地一年的流转租金加分红有一千多块钱。”丁文学,八一乡联丰村四组村民,今年68岁,有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家中只有他和老伴儿两个人。


图片


2012年,丁文学做了一次大手术,术后虽然恢复得不错,但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就将地转包给了其他村民。“那个时候地块儿分散,包出去也没有多少钱,一亩地一年最多也就三百块钱。但是没有办法,自己种不动,娃娃们又不愿意种,总不能放在那儿撂了荒。”说起这事儿,丁文学语气中满是无奈。“现在好了,政府帮我们做了高标准农田改造,村里帮着把土地整体流转,每亩每年的流转金涨到了1000元,年底还能跟着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分红300-500元,收入比过去增加了好多。”好事总能让人眉眼舒展,心情舒畅。虽然近期又做过两次手术,但提到土地的事,丁文学还是乐得咧开了嘴。

八一乡联丰村有耕地9644亩。近年来,该村村支“两委”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稳妥、有序”的原则,积极引导、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有效破解农村土地“老年人种不动”的困局。目前,该村已流转土地5200亩。流转土地的农户中,因年纪大而无力耕种的户数约占该村总户数的11%,约占该村60岁以上人口的40%。


图片

产业兴,吸引年轻人回乡发展




90年代末开始,“年轻人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意在家种地”成为农村一种普遍现象。根据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4.9亿,较2010年增长88.52%。同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流动人口呈现典型的“三八”特点,即80%以上人口来自农村,80%进入城镇,80%是青壮年劳动力。由此说明,有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了城市。家住八一乡联丰村七组的薛贺龙也曾是其中一员。


图片


“那会儿在农村种地确实挣不上钱,尤其是年轻人,总觉得没什么发展,还不如去外面闯一闯。”薛贺龙说,2013年之前,她和丈夫一直在外地打拼。2013年,公公家里的大棚由于人手少,忙不过来,就想让她们两口子回来种,还说村里不少人家种大棚很挣钱。经过慎重考虑,夫妻俩最终决定回乡发展。“当时主要还是看到大棚种植确实挺能挣钱,还方便照顾老人。从这几年回来的情况看,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尝到了甜头,2022年薛贺龙自己投资16万元新建了一栋大棚,当年还享受到新建大棚政府补贴款2万元/亩,今年他又从别人手里转包了一栋,创业信心十足。

八一乡联丰村距离临河城区约15公里。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科学制定发展路径,注重产业合理布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如今,作为主导产业,该村已建成温室大棚720栋,并已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产品有商贩定期上门收购,不存在卖难现象,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效应基本显现。良好的产业发展形势,吸引了不少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乡发展,仅2023年至今就有13户。据统计,目前联丰村455户常住户中,有420户在从事设施农业生产,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中,25-60岁人口是60岁以上人口的2.1倍。


图片

村民富,迈出乡村振兴关键一步




7月的河套大地,满目葱翠,迷人眼、醉人心。走进联丰村七组村民王跃兵家的大棚里,只见长势良好的黄瓜秧上挂满了黄瓜,一根根顶花带刺,鲜嫩喜人。


图片


王跃兵,今年58岁,家有3口人,女儿在城里工作,妻子因多年前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偏瘫,无法从事体力劳动。这样的农村家庭,情况能好吗?

“我现在就种的一栋大棚,还有5亩大田。虽然忙,但还能忙得过来。”王跃兵说,“去年,家里的纯收入大概是13.85万元,其中5亩大田加上14亩土地流转的收益大概是2.85万元,大棚收益11万元。”说到家里的现状,王跃兵的脸上不但没有一丝愁苦,反而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稳妥、有序流转,是提高农业经营收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八一乡党委书记张帅介绍,近年来,八一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土地流转、产业发展为支点,撬动富民强村大杠杆,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目前,该乡共流转土地23393亩,其中流入企业3371亩、流入农民合作社8687亩、流入家庭农场523亩;已形成设施农业、肉羊养殖、家庭绒纺、新能源装备制造、劳务服务“五大支柱产业”。2023年,全乡年育苗总量可满足约18万亩、全区80%以上大田用苗需求,肉羊产业、绒纺产业、劳务产业产值均超过5亿元,以风能为主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 最新资讯
  • 【聚智荟才】杭锦后旗:党建引领聚合力 人才振兴促发展
  • 磴口县:椒农喜算“丰收账” 辣椒红出“致富经”
  • 乌拉特前旗: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新华社聚焦 | 内蒙古巴彦淖尔:现代肉羊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党建+乡村振兴 | 临河区双河镇“一地两种”促增收
  • 贺伟华调研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 党建+乡村振兴 |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村民集体都增收
  • 国庆有约!第一届内蒙古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优质农畜产品市集要开集啦!
×
×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