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这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应对民族领域重大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解决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必然要求。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把这一任务抓落地、抓到位、抓见效。
健全政治建设制度机制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要健全政治建设制度机制,确保党的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加强思想引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坚持党的领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巩固、发展、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确保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
突出政治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第一标准,确保各级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强化政治担当,严明政治纪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健全法治建设制度机制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近年来,全国各地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健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也要看到,当前,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成熟。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领域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贯穿立改废释和学法普法用法执法全过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项规章制度,使之成为各族群众的行为准则和日常习惯。
健全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制度机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把理论研究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规范工作运行机制,推动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展研究。加强相关学科、教材、课程建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汇聚理论研究工作合力,特别是加强青年专家学者的培养,激发广大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理论研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体系。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健全贯彻落实制度机制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强化从讲政治的高度抓落实的意识,始终把抓好落实作为做好一切工作、实现一切目标的根本途径,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制度机制。
要明确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强化督导考核,确保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提高落实水平,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做好民族工作的思路、举措,以实际工作成效体现“两个维护”。掌握落实方法,准确把握原则方法,既解决好“等不得”的问题,又处理好“急不得”的事情,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稳妥有序推动相关工作。改进落实作风,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过硬作风、实事求是谋事干事的踏实劲头、“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王延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每周一学】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纽带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启示
内蒙古:让表彰大会精神深入人心
【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每周一学】各民族经济相依,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强大力量
“京蒙青年思政教师走进额济纳 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内涵”研学活动启动
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每周一学】各民族文化相通,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
© 2014 内蒙古科学技术厅 | 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141号科技大厦二楼
技术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呼和浩特市山丹街2号科技大厦501
Copyright © 2024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服务云平台 版权所有 蒙ICP备17002470号-1
Visitor:7065400 | 技术支持:0471-5262056 | 移动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扫一扫下载APP,体验更多功能!